浅谈英语阅读中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从语境角度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开题报告

从语境角度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开题报告

从语境角度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当前,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已经成为高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然而,由
于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和能力有限,往往存在阅读能力不足的问题。

因此,如何提高
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关注焦点。

从语境理解角度来看,英语阅读是通过分析文章结构与表达方式进行整体理解的过程。

因此,理解英语阅读的语境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
过语境来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英语阅读材料,增强
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

二、研究方法和步骤
1. 文献综述:
通过查阅相关研究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语境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研究现状、
方法和成果,从中获取对本研究的启示,确定研究方案和实验设计。

2. 实验设计:
选取一组高中学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注重语境的分析
和理解,对照组则不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通过一定的实验时间,比较两组学生的英语
阅读水平差异,验证语境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

3. 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阅读水平。

利用SPSS等相关分析工具分析实验数据,探究语境在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方面的作用,得出结论。

三、预期成果和价值
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揭示语境在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可
以为英语教学探索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阅读材料,提
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从而为教育领域提供借鉴和参考。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1.研究背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偏重于语言表面的理解,缺乏对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和引导,导致学生阅读能力提升有限。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如何通过有效的阅读策略培养和引导,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如何通过阅读策略的培养和引导,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探究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研究有效的阅读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3)探究有效的评价方式对于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的影响。

(4)提出适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及实施方法。

3.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查、实验研究等方法进行深入探究。

首先,通过文献调查了解国内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其次,实验研究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对比实验,分析不同阅读策略对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影响。

最后,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学生和教师对于阅读策略培养和引导的反馈和评价。

4. 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入探究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有效的阅读策略,探究评价方式对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升的影响,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新校园XinXiaoYuan教育教学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唐琳(新乡卫生学校,河南新乡453000)摘要:外语阅读能力是综合运用外语知识的能力。

学习者在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中,要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有意识地扩大学生知识面,这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阅读能力;文化背景知识;综合能力英语阅读材料绝大部分是由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所撰写的,浸透着英语国家的文化。

如果学生缺乏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不了解西方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就不能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英语语言信息中所包含的实际意思和说话人的真实意图,这无疑是在英语阅读理解中设置了重重障碍。

文化背景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设置的障碍就像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要想有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必须成为“打虎英雄”,把拦路虎赶得远远的,清除这些障碍。

一、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重要性文化背景知识也叫世界知识,是读者理解特定语篇所必需的外部世界知识。

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了解文章的隐藏含义,其中包括作者的立场观点、写作意图、所处时代的思想潮流等。

大量研究表明,如果读者不具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便无法更好地理解整个文章。

二、传授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策略阅读材料取材广泛,形式多样,涉及面广,要做到透彻理解文章,就必须有足够的英语国情知识。

因此,必要的背景与文化知识对阅读理解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如果忽视英语文化性,缺乏背景知识,会无法理解或完全误解一些典故和熟语,造成文化“休克”,阻碍学生阅读理解与阅读能力的提高。

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从广义上讲,它包括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狭义上讲,包括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例如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和形体表情等无声语言。

这些都能够反映出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

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一、引言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阅读在英语的听、说、读和写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那么我们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呢?学生在讨论做阅读理解时,提出很多共通的诸如词汇量、阅读速度、篇章理解等方面的难题,在查阅相关文章资料并结合自己对英语阅读研究实践后,笔者发现要做到会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能否对阅读的内容有所了解,特别是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等。

由此可以看出,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广泛了解文化背景知识的基础上的。

二、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与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相辅相成(一)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决定阅读理解水平的基础。

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与阅读水平的提升是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不同的作品代表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若不对其有基本的了解,就难以从作品中体悟作者的本意、作者想在文化作品中表达出来的深层次的感情,就此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也是肤浅的、浮于表面的。

另一方面,不同地域的文化多元化也在作品中加以体现,不同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对文章产生不一样的理解,如果我们用惯性思维去考量不同作品,那么有时候可能难以在文中找到与我们思想的契合点、找到共鸣。

比如说到friendship类似的主题,东西方文化的多元化差异就会有所体现,中国式友谊,追求的是高山流水式的知音,美国人的友谊,重在共有类似爱好的短期的合拍者。

(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使读者更广泛地了解相关文化背景。

通过阅读,我们对作品周边的文化背景会略有涵盖地了解,不自觉地在阅读中可能加以联系和运用,使读者对一个时代、一个类型的时代特征、感情色彩有所知晓,比如说阅读雨果的《悲惨世界》会对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阅读《傲慢与偏见》会对英国风光与生活状态有所知晓,从而在阅读同系列作品时,读者可以加以联系,丰富充实相关的文化知识,同时知识面的扩充可以为阅读理解能力的大力提升打好基石。

三、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一)背景知识能帮助读者联系上下文推断知识盲点。

了解阅读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了解阅读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智课网TOEFL备考资料了解阅读背景知识的重要性摘要:了解托福阅读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好多学生在备考托福阅读时,只注重解题技巧却忽视了对托福阅读背景的了解,其实在托福阅读考试中,背景知识这一块还是很重要的。

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托福阅读背景知识对于考生解题时候的帮助都是“隐性”的。

大部分考生在准备托福考试的过程中,将阅读部分分为若干种题型,其中“标题配对题”(List of Headings),“判断正误有无题”(True, False, Not Given/ Yes, No, Not Given),选择题(Multiple Choice)及“填空题”(Summary)等,是考生准备阅读考试中训练的重点。

在这几种重点题目类型中,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段落信息配对题”成为几乎每次考试必考的题型,其地位取代了“判断正确有无题”,因此,许多考生将大量的时间花在准备这一体型上。

这种准备方法固然能帮助考生找到不少应试技巧,在考场上提高解题正确率,但在正式考试时,文章涉及的内容往往五花八门,如果仅仅具备了考试技巧,而对文章所涉及的内容一无所知,最终迫于时间的压力,不少考生还是会选择放弃,十分可惜。

一般而言,这种状况的发生可以归之于两方面因素:首先,单词。

单词问题是所有语言类考试必须首先克服的问题,也是几乎所有考生的老大难。

但是,不管单词记忆方法有多少,归根到底是要通过背诵的方式将之熟记。

其次,对文章所涉及的背景知识的缺乏。

对于背景知识的理解,在托福阅读的备考过程中往往会被考生所忽略。

虽然,托福出题机构明文规定,为了保持考试的公平性,托福不涉及考察学生专业知识。

但事实上,对于中国考生而言,即便有些文章并不涉及专业知识,但因为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体系过分强调应试技巧,而缺乏对诸如社会学和科学的普及性教育,从而使考生面对这些议题时感到十分慌张。

而这些文章却是西方人长期接触并加以辩论的。

本文试图以2009年上半年常考的社会学类文章和“气候问题”为例,介绍此类文章的背景知识,与此同时,讲解文章作者的思维惯势,以期对考生有所启发。

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频繁交往,显得世界越来越小,人们愈发趋向于用地球村来形容现在的世界。

所以,学习英语被认为是首项重要任务。

然而,在学习的整个过程当中,阅读通常被认为是最困难的。

能够很好地理解产生语言的社会背景文化对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文化承载着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语言并不是固定的,它会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这些不同的文化风俗又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

语言与文化不可分离,语言表现文化,文化承载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所以理所当然地离不开文化教育。

只有打破了背景障碍,才能理解材料的内在含义。

阅读理解是读者对所读的读物所进行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

但是阅读和理解又有着不同的概念。

阅读是一种手段, 人们通过阅读获取有用的信息, 了解作者的意图。

而最终的目的却是理解。

作为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 阅读理解可以在以下两个不同的层次上进行: 1)浅层上的字面理解: 读者仅理解文章的字面意义, 基本上了解文章大意、细节、事件的发生顺序、人物特性和因果关系等。

2) 深层次上的推断性理解: 读者根据文章结构, 分析作者观点,进而从字里行间推测作者没有明说的暗指含义,如推测词义、文章大意、事件发生顺序、细节及人物特性等。

阅读课教学当中, 往往会碰到这样的一种情况: 即使所阅读的文章在语言上通俗易通, 可是学生还是不能透彻全面地理解文章。

另外一种情况, 就是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时, 题材熟悉的文章容易读懂,不熟悉的文章难懂或干脆不懂, 因此更没有涉及到文章的深层次推断性的理解了。

这绝不仅仅是词汇量不够的问题。

主要是学生缺乏了解对文章所涉及到的背景知识。

也就是说文化背景知识的缺失影响着学生的阅读理解, 尤其是影响着深层次的推断性理解。

阅读是语言中最频繁的一种活动,英语也一样,大量的英语阅读能促进其它语言技能的提高,如要提高口语水平就必须有大量的地道英语输入才行,听力、写作水平的提高也离不开大量的英语阅读,英语的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初中英语阅读策略开题报告

初中英语阅读策略开题报告

初中英语阅读策略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初中英语阅读策略一、研究背景阅读是英语学习的核心技能之一,也是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初中英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英语阅读材料。

然而,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应试压力等因素的限制,初中生在英语阅读方面面临一些困难。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初中英语阅读策略的有效性,以及如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些适合初中生的英语阅读策略,并给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三、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

首先,我们将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阅读策略的相关理论。

然后,我们将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和调查,以验证不同阅读策略的有效性。

最后,我们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教学建议。

四、预期结果通过本次研究,我们预期能够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的阅读策略对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有不同的影响。

2. 一些特定的阅读策略对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有效的阅读策略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五、研究意义本次研究的意义在于帮助初中生掌握有效的英语阅读策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英语阅读学习方法。

同时,本研究也可以为进一步研究英语阅读策略提供参考和借鉴。

六、研究计划本次研究的计划如下:1. 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阅读策略的相关理论。

2. 设计实验和调查方案,收集数据。

3. 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结论。

4. 提出教学建议,撰写研究报告。

背景知识对英语阅读理解影响的实证性研究

背景知识对英语阅读理解影响的实证性研究

知 识 是 指 一 个 人 已有 的 整 体 知 识 以及 有 关 某一 专 一 , 把 “The system of Chinese iaw”指 定 为文
题 的专 有 知识 。 整 体 知 识是 校 内外 学 习 与各 种 经 童 二 。
验 的 积 累 ,专 有 知 识 则 是 理 解 某 一 课 文 或 某 一 主
学 模 式 中 的 重要 环 节 。背 景 知 识 是 阅读 理解 中 一 computer runs” 和 “The system of Chinese
个 十 分 重 要 的 因素 。 从 语 言 学 的 角 度 来 看 ,背 景 1aw”。笔者 把 “How computer runs”指 定为 文章
第 一 步 , 让两 个 组 做 “How computer runs”
必 要 性 和 意 义 所 在 。本 研 究 以背 景 知 识 和 个 体 体 这 篇 文章 ,并在卷 子 旁边 写上 每个 人做 完题 目的 时
验 为 知 识 理 论 框 架 。对 阅 读 理解 的 程 度 和 阅读 速 间 。第 二 步 ,让两 个 组做第 二 篇文 章 “The system
框 架 的 话 语 分 析模 式 ,其 教 学 程 序 分 3步 :宏观 之前 对 语 篇 内容 的熟 悉程 度 , 以及 情 景 图式 对 阅
导 入 、微 观 剖 析 、整 体 吸 收 …。在 第 一 步 的宏 观 读 的影 响 。实验选 取 的两 篇文 章 分别 是 以计算 机和
导 入 中 ,背 景 知 识 列 在 首 位 ,可 见 背 景 知识 是 教 法 律 知 识 为 背 景 知 识 的 文 章 。 题 目分 别 是 “How
摘 要 :本文通过实验报告的形式来说明背景知识对英语阅读的影响。实验的目的在于证明知识熟知程度和背景知识对 阅读理解 和 阅读速度有 影响 。实验 结果也恰恰表 明了背景知 识对 阅读理 解的正确率 和速 度都有 一定影响 。以及 由此讨论 如何激活 学生 的背景知识来提 高英语教 学效率 。 关键 词 :背景 ̄oSR;阅读教育;熟知度 中图分 类号 :G642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673—2065(2008)05—0126—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search ProposalThe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ce of Background Knowledge in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浅谈英语阅读中背景知识的重要性By Chen Yuchao Ⅰ、SignificanceThe place of English in current society is important. It plays a indispensable role in our study and life. We learned English from our primary school time, we use it in our daily study and life, and we will go with it in our future work. It will be throughout all our lives. Especially, 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becomes increasingly fierce, especially since 2008 Olympic Game and 2010 Shanghai Expo, China and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technological and cultural exchang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active and the development keeps the state of sustaining. Therefore, as the international demand for talent increases, the quality of English talent is required higher and higher.I think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English,and as we all know, reading comprehension is a basic skill in our society. Every day, every hour, every minute, we need to read materials for the meaning of them when we acquire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from the outside world and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our daily life. And background knowledge is the key factor affect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Because comprehension is an interactive process between the learner’s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the text. Although some clues are provided in the passage, reading cannot be finished without necessary background knowledge. People may know the meaning of words, but they can never understand the whole passage or deep meaning if it is lack of background knowledge. Background knowledge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reading.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introduce the importance of accumulating background knowledge in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how to accumulate them.From the above, 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 the background knowledge is so crucial to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at we should accumulate background knowledge as much as possible. However, it is of importance that we should accumulate them by appropriate methods.Ⅱ、Literature ReviewBackground knowledge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schemata theory.We reach reading comprehension by schemata theory in order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background knowledge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The earliest formulation of schema was put forward by Immanuel Kant, the most famous philosopher in Germany. Bartlet,a German psychologist, concluded the first concept of schemata theory in 1932. He considered: “someone comprehending an article does not copy the context directly, it is the l earner’s construction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context and his previous knowledge. ” David Rumelhart, Americ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xpert, developed the theory in 1970s. His point is one’s comprehension process depends on one’s own knowledge and kno wledge structure. The result of experiment done by Johnson in 1982 confirmed that the experience of readers could make them familiar with textual message and was beneficial to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e research result of Steffensen, Joag-dev & Anderson(1979)、Carrel(1981)、Johnson(1982)stated that someone would comprehend the article of his own country culture more easily. Hudson(1982)research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foreign language competenc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schema is a crucial factor affect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effect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is bigger than foreign language competence. Entin & Klare(1985)made a research on the interests and background knowledge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They discovered background knowledge affected reading comprehension competence seriously by analysis.In the recent years, many scholars have made lots of research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by using schema theory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background knowledge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The Effect of Schema Theory in ReadingComprehension: Zhang Weiyou 1995, Yuan Bo 1997, Lin Ting 1996; The Function of Culture Background Knowledge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Xia Yunwen, Li Gang 2008; Schema Theory and Reading Teaching: Zhang Shaojuan 2006, Ye Wei’er 1998, Zhang Huaijian, Huang Jianbing 1995, Wang Zi 1995 and so on)I think the comprehension without background knowledge does not exist. The problem of reading does not lie in linguistic knowledge but the learners’ backgrou nd knowledge. If we want to obtain high quality reading comprehension, we should own enough、appropriate background knowledge.From the above, we all know that in the former research, most scholars put attention to researching the effect of background knowledge in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However, few focus on the accumulating methods of background knowledge in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Hence, I intend to discuss the accumulating method of background knowledge in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as the same time when I research the importance of background knowledge.Ⅲ、Research content and outlineChapter Ⅰ IntroductionChapter Ⅱ Background Knowledge Theory2.1 Content Background Knowledge2.2 Formal Background KnowledgeChapter Ⅲ The Importance of Accumulating Background Knowledge in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3.1 The Importance of Accumulating Content Background Knowledge in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3.2 The Importance of Accumulating Formal Background Knowledge in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Chapter ⅣThe Methods of Accumulating Background Knowledge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4.1 The Methods of Accumulating Content Background Knowledge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4.2 The Methods of Accumulating Formal Background Knowledge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Chapter Ⅴ ConclusionⅣ、Key points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importance of background knowledge in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the methods of accumulating background knowledge. There is a difficult point in the paper: schema theory. It is the technical term of background knowledge. Schemata theory describes how knowledge is represented and how new knowledge is integrated with a network of prior knowledge.Ⅴ、Research MethodologyThe research method adopted in this paper is Theoretic research of reviewing the literature records and document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related to the topic. This method emphasizes collecting former points, and puts forward my own points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of predecessors.Ⅵ、ScheduleDec.26 Hand in research proposalJan.10—Feb.10 Study literature and improve the literature reviewFeb.10—Feb.20 Integrate informationFeb.20--May.5 Make the first draftMar.10 Deliver the first draft to the InstructorMar.15—Apr.1 Revise the paper and hand in the second draft.Apr. 5 –Apr.20 Improve the essay and hand in the third daft.May.5—May.11 Oral defenseⅦ、Reference[1] 谢继春. 背景知识与英语阅读理解[J].内江科技, 2009,(5): P179[2] 张维友. 图式知识与阅读理解[J]. 外语界. 1995. (2):P5-8[3] 袁波. 图式知识与阅读理解模式的关系[J]. 外语研究. 1997. (4):P51[4] 夏文云, 李刚. 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8. (4):P79[5] 马彦峰. 谈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力的提高——内容和形式背景知识对阅读的作用[J]. 2006. (03): P87-88[6] 张晓燕. 从图式论看形式图式对大学生阅读理解的作用[J]. 科教文汇.2009. (33): P151[7] 傅静. 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 (6): P95[8] 林挺. 应用图式理论提高阅读效果[J]. 现代外语.1996. (4):P29-33[9] 叶为尔. 图式理论与阅读教学[J]. 外语教学. 1998. (1):P24-28[10] 张怀建, 黄建滨. 背景知识与阅读教学[J]. 外语界. 1995. (4):P10-14[11]Carrel, P. L. (1983). Three components of background knowledge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Language Learning, 34, P87-112.[12] Carrel , P L & J C Eisterhold. Schema Theory and ESL Reading Pedagogy [J] . TESOL Quarterly , 1983 (17) .[13]Carrell , P. L. Three Components of Background Knowledge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J] . Language Learning , 1983(33) .[14]Johnson. Effects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Building Background Knowledge [J] . TESOL Quarterly , 1982 (16) .[15] Melendez, E. J. . Applying Schemata Theory to Foreign Language Reading. 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94. 70 . P350-3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