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24小时计时法
《 24时计时法》学历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24时计时法》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是《24时计时法》,它是小学数学中时间单位和计时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24小时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初步掌握其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时间的流转和时间的表达方式。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24小时制的基本概念,认识时钟上的24小时标记。
(2)能够正确读出和书写24小时制的时间。
(3)初步掌握24小时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发现12小时制与24小时制的区别与联系。
(2)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24小时制的使用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宝贵和重要性。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三、评价任务1. 评价学生是否掌握24小时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读出和书写24小时制的时间。
3. 评价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24小时制的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对比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的区别,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2. 新课学习:(1)介绍24小时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通过实物钟表,让学生观察和比较12小时制与24小时制的不同之处。
(3)引导学生尝试读出和书写24小时制的时间,并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
(4)通过实际情境的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24小时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时间观念的重要性。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或作业的方式,检测学生对24小时制基本概念和特点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总结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教训。
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24时计时法》课件

24 时计时法
深夜 中午12时
12
11
1
10
2
93Βιβλιοθήκη 84午夜第1圈
中午7
6
5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11 10
1 2
9
3
8
4
午夜
中午7
5
6 第2圈
午夜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
4:00
10: 45
下午2:00 晚上7时 凌晨4:00 上午10:45
这些都是第一圈的时刻。
悟空烧烤店
营业时间 晚上 17:00~23:00
方法1:把“晚上”两个字去掉,营业时间为17:00~23:00 方法2:“晚上”不去,把17:00改成下午5:00,23:00 改成晚上11:00,营业时间为下午5:00~晚上11:00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 些知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13 141516 1718192021222324
今天
24时计时法
为了简明且不易出下错排,的经数常比采上用排的从数0时多到12
24 时的计时法,通常叫作24时计时法。
12时计时法 时刻前面加上时间限制词。
午凌凌凌凌早早早上上上上正下下下下下下晚晚晚晚晚午 夜晨晨晨晨上上上午午午午午午午午午午午上上上上上夜 12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 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
时间我知道!
1、一天当中时针共转了()圈。 2、第一圈是()到(),一共经过()小时。 3、第二圈是()到(),一共经过()小时。 4、一天共有()小时。
三年级数学学习:24时计时法部分知识点及练习

三年级数学学习:24时计时法部分知识点及练习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被誉为科学的皇后,对于我们的广大小学生来说,数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24时计时法部分知识点及练习,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喜欢。
知识点1、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把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进行互化。
如: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上午9时→9时 ;晚上9时→21时(9+12=21) 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缀。
2、【计算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结束时刻】【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① 如:火车11:00出发,21:30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经过10小时30分钟),但这里不要写成(10:30)。
正确的列式格式为:21时30分-11时=10时30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
② 再如:火车19时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小时)。
像这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24-19=5(时),再加上第二天行驶的8个小时:5+8=13(时);③ 又如: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先换算,155分=2时35分,再计算。
3. 会根据给出的信息制作月历和年历。
如:某年8月1日是星期二,制作8月份的月历。
再如:某年4月30日是星期四,制作5月份月历。
练习题改写成另一种计时法。
18:30( ) 晚上10:45( ) 17:38( )傍晚6:15( ) 22:10( ) 19:22( )2:00( ) 早上7:55( ) 下午1时10分( )参考答案改写成另一种计时法。
18:30( 晚上6点30 ) 晚上10:45( 22点45 ) 17:38( 下午5点38 )傍晚6:15( 18点15 ) 22:10( 晚上10点10 ) 19:22( 傍晚7点22 )2:00( 凌晨2点) 早上7:55(七点55 ) 下午1时10分(13点10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24时计时法 课件ppt

在古代,人们是怎样来记时的呢?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相互转化
巩固练习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 中午12时( )凌晨3时 ( ) 早上7时 ( )晚上9时 ( ) 下午6时 ( )凌晨 0 时( )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 21时是 ( )时 5时是 ( )时 16时10分是 ( )时( )分 11时40分是 ( )时( )分
脑筋急转弯
小明和小波约好周六8时 到电影院门口见面.他们俩 都按时去了同一个电影院 门口,但是却没有见到面. 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了区分某一时刻,我们要在时刻的前面加上“凌晨、早晨、 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夜里”等表示时段的词。这就是普 通计时法,也叫12时计时法。
生活中的时间
这就是24时计时法
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
想一想:
1、一天的开始从几时开始? 2、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多少小时? 3、12小时是一天吗? 4、钟面上只有12个数字,为什么会出现13:37,17:3间 展开,就会得到这样的时间尺。
发现
从0时到中午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中午12时之后到夜里12时,时针所指的数字要加上第一圈走过的12时.
要求:边拨边用24时计时法说出时刻,并回 答下面的问题
(1)从0时到中午12时,经过了( )小时。 (2)从中午12时再到0时,又经过了( )小时。 (3)一天是( )小时。经过一天,钟面上的时 针转了( )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二课 24小时计时法 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二课 24小时计时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24小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能够用24小时计时法表示时间。
2. 培养学生运用24小时计时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24小时计时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运用24小时计时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24小时计时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24小时计时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一天中的时间。
引出24小时计时法。
2. 探究新知(1) 讲解24小时计时法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钟表,了解钟表上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行规律。
(2) 讲解24小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24小时计时法表示时间。
3. 实践应用(1) 出示一些时间,让学生用24小时计时法表示。
(2)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24小时计时法解决。
4.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对24小时计时法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五、作业布置1. 完成《同步练习》中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题。
2. 观察家里或学校的钟表,用24小时计时法记录一天中的时间。
六、板书设计1. 24小时计时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运用24小时计时法解决实际问题。
七、课后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3. 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是否需要针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3.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24小时计时法。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部分,特别是24小时计时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的讲解。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核心,学生能否理解和掌握24小时计时法,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实践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四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模板四篇小学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模板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52页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认识年月日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24时计时法,并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刻,在能力上要求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迁移,培养善于思考、发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熟悉场景,认识24时计时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24时计时法的意义教学难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
教学突破: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大课堂的容量,将抽象知识形象化,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钟面模型、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入新课。
1.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课件出示图片)2.话说一天猪八戒收到了一张请柬,打开一看,(课件演示)兹定于6月10日7时在瑶池举行蟠桃宴,请天篷大元帅届时光临!王母娘娘6月9日3.原来是王母娘娘要请他赴宴。
这下可把他乐坏了,第二天天还不亮,他就一个骨碌爬了起来,匆匆赶往瑶池去赴宴,可是他从早上一直等到晚上7时,瑶池的大门才姗姗打开。
4.这是怎么回事呢?5.请柬上的时间该怎么修改呢?(课件演示:晚上7时)6.一天中原来有两个7时,那一天中还有两个几时呢?(学生回答)7.下面咱们把同学们说的这些时间按先后顺序排一排。
首先要先弄清楚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谁知道?(学生回答) 大家都见过这个场面吗?(课件出示春晚倒计时场面) 这是年三十的晚上春晚倒计时的场面,当时针和分针同时指向12的时候,旧的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8.利用活动钟表熟悉普通计时法,丰富感知。
(播放活动钟表课件) 夜里的12时就是一天的开始,接下来就是凌晨1时,凌晨2时……。
夜里12时,这一天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24时计时法-人教新课标

标题:三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24时计时法-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24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能够熟练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24时计时法的概念2. 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转换3. 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4.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24时计时法的概念、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
2. 教学难点: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转换。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时间的意义,引导学生关注时间的重要性,引出24时计时法的学习。
2. 新课讲解(10分钟)(1)介绍24时计时法的概念,让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是一种将一天24小时均等划分的时间表示方法。
(2)讲解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掌握两者的转换方法。
(3)举例说明如何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24时计时法。
3. 案例分析(10分钟)提供一些关于时间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24时计时法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练习(10分钟)出示一些关于时间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掌握程度。
5.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24时计时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24时计时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关于24时计时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运用24时计时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24时计时法》

运行时 间
7、一场排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 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 束?
30+155=185(分钟) 185分=3时05分 19时+3时05分=22时05分
答:比赛22时05分结束。
你能给上面的钟面画上时针、分针吗?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下面的时刻
下午 3 时 15 时 下午 6 时 18 时 上午 10 时 10 时 晚上 10 时 22 时 晚上 9 时 21 时 下午 2 时 14 时
17时00分 - 8时00分 9时00分
17时00 – 8时00 = 9(小时)
答:每天展出9个小时。
4、
1 春风饭馆晚上的营业 时间是从下午(5:00 ) 到晚上(8:30)。
2 一天共营业多长时间? 14时00-11时00 =3(小时) 20时30-17时00=3小时30分 3小时 + 3小时30分=6小时30分 20时30 3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17时00 3时30分
想一想:
这个钟面外圈的数表示什么? 它和内圈的数有什么系?
在时针走第二圈时,把时针所指的 钟表上的数15 16
20 19
7
6 18
5 17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 时法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凌晨1时 凌晨2时 凌晨3时
1时 2时 3时 4时 5时 6时 7时 8时 9时 10时 11时
这个时是: 6时(6:00) 也是:
18时(18:00)
这个时刻是: 10:10 也是:
22:10
这个时刻是: 2:05 也是: 14:05
1. 你会填吗?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 中午12时( 12时)凌晨3时20分( ) 早上7时(7时 ) 3时20分 晚上9时(21时) 下午6时半( 18时30) 分 凌晨 0 时( 0时 )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 21时是 晚上 ( 9 )时 5时是 早上 ( 5 )时 16时10分是 下午 ( 4 )时( 10 )分 11时40分是 中午( 11)时( 40 )分 2. 连一连: 吃早饭 19:00 中午放学 14:00 下午上学 11:30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7: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达标
1.填空。 (1)从上午8时到中午11时,经过了( )小时 3 (2)从上午9时到下午4时,经过了( )小时 7 8 (3)从中午12时到晚上8时,经过了( )小时 7 (4)从上午10时到下午5时,经过了( )小时 (5)妈妈晚上10时上班,工作8小时,第二天( 6 )时下班。 (6)小明16:40放学,17时40分到家,小明路上走( 1小时)。 (7)小新上午7:30到校,10:40放学;下午1:30到校,4:40放学; 他一天在校时间是( 6 )小时( 20 )分。
8时至9时( 1小时 ) 10时至12时( 2小时 ) 12时至13时30分( 1小时30分 ) 13时30分至17时30分( 4小时 )
小结
春蕾画展每天的开放时间是8:00~17:00。 这个画展每天展出多长时间? 9小时
课外小组14:30开始活动,经过一小时 20分结束,结束时间是( ) 15)时(50 分
18
17时45分
( 3小时 ?5分钟 )
题
下午2时40分 =14时40分
11 12 10 9 8 7 6 5 1 2 3 4
17时45分
11 12 10 9 8 7 6 5 1 2 3 4
出发时刻 到达时刻 时间= 到达时刻 - 出发时刻 =17时45分-14时40分 =3小时5分钟
题
口算经过的时间:
上午9时用9时表示,晚上9时用21时 表示 那下午5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几时? 你是怎么知道的?
24时计时法中,时针走第一 圈时,钟面上的时数与普通计时 法相同;而时针走第二圈时,就 等于用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
练一练
普通计时法
下午3时 上午10时 晚上9时 早上6时 早上5时30分
24时计时法
2、
9小时7分钟 14小时 13小时35分钟
小结
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
完成练习十三的全部题目。
时刻一般用“几时几分”表示,就是 平时所说的“几点几分”,但书写时 应写“时”。
下午2时40分到17时45分中间经过的一 段表示的是行驶的时间,一般用“几 小时几分”表示。
练习
15时
10时
21时 6时 5时30分
下午3:30
晚上9:00
例3
14时40分
表
图
算
下午2时40分 =14时40分
11 12 10 9 8 7 6 5 1 2 3 4
17时45分
11 12 10 9 8 7 6 5 1 2 3 4
出发时刻
到达时刻
题
可以用图表示 13 14
14时40分
15
16
17
上午:9:00 ~12:00 下午:2:00 ~ 4:30
上午 下午 8:00--7:00
8:00----19:00
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计时方法?
问题 你知道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的吗?
夜里12时也叫做0时。
开始 0时
凌晨5时
上午9时
中午12时
下午1时
下午5时
晚上9时
夜里12时
结束
在一日(天) 的时间里,钟 表上时针正好 走两圈,共24 小时。
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 到24时的计时法,通 常叫做24时计时法。
问题
刚才我们在钟面上用普通计时 法表示了一天经过的各个时刻,那 用24时计时法如何表示呢?
这个钟面外圈的数表示什么? 它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
钟面外圈的数字就是时针走到 第二圈时所对应的24时计时法 的时刻。
外圈的数与内圈的数相差都是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