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金属练习题附答案及部分解析

九年级化学金属练习题附答案及部分解析
九年级化学金属练习题附答案及部分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 12 S:32 Cu: 64 Fe: 56 Ca: 4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4小题,共28分)

1.某金属放入稀硫酸中,不产生气泡,该金属可能是( )

A.Mg B.Al C.Zn D.Ag

2. 不法分子常用金光闪闪的“金元宝”(铜锌合金)蒙骗人们。下列鉴别方法中错误的是:

A. 加盐酸

B. 测密度

C. 加硝酸银溶液

D. 看颜色

3.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离不开金属材料。通常所说的“金属材料”,既包括纯金属,也包括

各种合金。下列金属材料不属于合金的是:( )

A.青铜 B.紫铜C.生铁 D.焊锡

4.2009年2月12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就法国佳士得公司拍卖圆

明园兔首和鼠首两件文物,发表严正声明:中国对其拥有不可

置疑的所有权。这两件文物均为青铜器,青铜属于

A.金属材料B.合成材料

C.无机非金属材料D.复合材料

5. 将铁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后能使铁片质量增重的物质是:

A. H2SO4

B. FeSO4

C. HCl

D. CuSO4

6.下列物质中,不能

..在氧气中燃烧的是()

A.金箔B.铁丝C.木炭D.氢气

7.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A.Mn + H2SO4 = MnSO4 + H2↑

B.Mg + MnSO4 = MgSO4 + Mn

C.Fe + MnSO4 = FeSO4 + Mn

D.Mn + CuSO4 = MnSO4 + Cu

8国家建设部、化工部等有关部门规定,新建小区户外给水管必须使用塑料管,新建建筑不得再使用传统铸铁排水管。国家推广使用塑料建材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金属资源 B.金属易腐蚀,而塑料使用时间长

C.塑料密度小,减少房屋的自身重量 D.降低成本

9. 芜湖铁画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下列关于铁画生锈与防护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悬挂在干燥的环境中 B. 经常清扫表面的灰尘可以防止生锈

C. 表面涂漆防止生锈

D. 生锈时主要生成四氧化三铁

10.在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

质是()

A、Fe和Cu;

B、Cu;

C、Fe;

D、Mg和Cu

11. 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烧杯中都盛有足量的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如果一边投入少许锌粒,另一边投入相同质量的铁粉,两者都完全溶解后,天平指针将:A.偏向放锌粒的烧杯一边 B.不发生偏转C.偏向放铁粉的烧杯一边 D.无法判断12. X、Y、Z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Y+ZCl2===Z+YCl2 X+ZCl2===Z+XCl2 Y+2HCl===YCl2+H2↑ X+HCl 不反应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Z>Y>X

B. X>Y>Z

C. Y>X>Z

D. Y>Z>X

1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质的方法

A.稀硫酸铜过滤

B.CaSO4溶液稀硫酸过量CaCO3、过滤

C.FeCl2溶液CuCl2过量铁粉、过滤

D.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点燃

33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一定含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

C.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

D.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是铁

和铜

15.在面盆、痰盂等铁制品表面烧制搪瓷的目的是( )

A.增大硬度防止撞坏B.增大厚度防止磨损

C.防止铁生锈且美观D.美观和杀菌消毒作用

16.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下列描述或判断错误

..的是

A.常温下,金属镁在空气中要比铁容易氧化

B.在氧气中灼烧时,铁丝要比铜丝反应剧烈

C.在同一盐酸中反应时,锌片比铁片反应剧烈

D.铜活动性不强,故铜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金属银

17. 取3枚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加入3支试管中,如图所示的

物质进行实验,试管中铁钉锈蚀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A.①②③B.②①③

C.②③①D.③①②

18.将M、N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M表面析出铜,N没有明显现象。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 N>Cu>M

B. M>Cu>N

C. Cu> M > N

D. M > N> Cu

二.填空题:(共36分)

19. 随意丢弃的废旧电池会造成环境污染,废旧电池中的许多物质是可

以回收利用的。请根据废旧电池中的物质(如右图所示),选用适当物质用化学

式填空。

(1)金属活动性相对较强的金属是;

(2)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中用作催化剂的是;

(3)含氮元素的物质且可作氮肥的是。

20. 如图测所示,弹簧秤下挂着一重物A,烧杯中盛有溶液B,试根据

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铁块,B为稀硫酸,则将A放入B中,过

一会儿,弹簧秤的读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

同 )_____________;

(2) 若A为铁块,B为硫酸铜溶液,则将A放人B中,过一会儿,弹簧秤的读

数将_________。

21. 如图所示,大试管底部有螺旋状的光亮的铁丝,把试管倒插入水中,放置一周后,观察

到铁丝表面有______生成,试管内的水面将_______,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现有①汽车②机器上的齿轮③门把手④锯条⑤铁洗脸盘等常见铁制品。

为了防止它们生锈,通常适合采用下面哪一种方法。(填序号)

(1)在表面喷漆_________;(2)在表面涂油_________;(3)在表面镀一层其他金属_________;(4)在表面烧制搪瓷_________;(5)使其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_________;(6)制成不易生锈的合金不锈钢_________;

23. 下表是某种常见金属的部分性质:

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银白色固

较软 2.70g/cm3660.4℃良好良好良好体

将该金属投入稀盐酸中,可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试推断该金属可能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强”或“弱”);

(3)请自选试剂,设计实验探究该金属与铁的活动性强弱,并完成下表:

你的一种猜想验证方法现象结论

24. 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某学生想

探究铁生锈是否必须同时有空气和水,他将干净的铁钉放入A、B、C三支

干净的试管中,再各加入某些物质或用品进行研究。

(1)在右图的每支试管中画出并标明所加的物质或用品。

(2)一周后,编号为__ ____的试管中铁钉最易生锈。

(3)比较吐鲁番盆地和海南岛两地,铁生锈相对较慢的地区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5.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1)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

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2)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

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12+2NaBr=2NaCl+Br2 ;I2+Na2S=2NaI+S↓+Br2;Br2+2KI=2KBr+I2 由此可判断:

①S、C12、I2、Br2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C12+2NaI=2NaCl+I2(B)I2+2KBr=2KI+Br2 (C)Br2+Na2S=2NaBr+S↓

(D)C12+K2S==2KCl+S↓

26.某溶液仅含有AgNO3和CuNO3两种溶质,某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将溶液分为A、B、C 三份,各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分别得到滤渣和滤液。

(1)若将A得到的滤渣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其滤液中的溶质是

(2)若将B得到的滤渣加入稀盐酸中没有气泡产生,则其滤渣中一定有

(3) 若将C得到的滤液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此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16分)

27. (2008年眉山市)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

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

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

①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充分作用。无明显现象

③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充分作用。

(2)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3)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 > Fe > H >Cu

的结论。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4)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Al > Fe > H >Cu的结论,不必做补充实验,中需将小明同学方

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你认为调整后插入金属的顺序是。

四. 计算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28. 某炼铁日产含碳3%的生铁310t,问该厂每天至少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多少吨?

29、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

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

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

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试计算:

(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反应所消耗的硫酸溶液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

参考答案

1.D

2.D

3.B焊锡是锡铅合金生铁和钢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含碳量高

4.A 5D 6A 7C 8A (可再生) 9D 10C 11A铁生成的氢气多 12C yz xz yh hx 13D (加CUO) 14B 15 C D B B

19、(1) Zn (2) MnO2 (3) NH4Cl

20、(1) 变小 (反应了) (2) 变大(cu )

21、铁锈上升铁与氧气、水等物质反应使试管内压强减小

22、⑴①;⑵②;⑶③;⑷⑤;⑸④;⑹③

23、(1)做电线;(2)强;(3)

猜想验证方法现象结论

该金属的活动性强可能比铁强将该金属放入

FeSO

4

溶液中

金属表面有黑色

物质析出

该金属的活动性

强比铁强

24、(1)如右图

(2)B (3)吐鲁番盆地;气候干燥

25、 (1)Cu+2AgNO3== Cu(NO3)2+2Ag (2)①C12>Br2>I2>S ②B

26、(1)Fe(NO3)2(2)Ag (3) Fe(NO3)2、Cu(NO3)2、AgNO3

27、(1)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铜丝;铝丝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2)用砂纸打磨其表面的氧化铝(3)把铜丝插入稀盐酸中(4)Cu Fe Al

解析:②Fe > Cu ③Al > Fe

28、537t

29、解:设样品中Zn为Xg,反应消耗H2SO4O为Yg , Z

n + H2SO4=== ZnSO4 + H2↑

65 98 2

X 9.8%Y 0.1g 65/X =98/9.8%Y=2/0.1g

解之得X=3.25g Y=50g (1) Cu=10g-3.25g=6.75g (2) 50g (3)50g+10g-6.75g-0.1g=53.15g 答:(略)

初三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2.doc

周周清一(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 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Fe+6HCl==2FeCl3+3H2 B. Fe+H2SO4==FeSO4+H2 t C. Fe+ CuSO4==FeSO4+Cu D. 4Fe+3O2==2Fe2O3 2.将适量的铁粉投入到盐酸屮,下列现象不会出现的是() A.溶液变成浅绿色 B.有无色气体产生 C.铁粉不断减少 D.有棕色沉淀生成 3.国外目前掀起购买“屮国铁锅热”,这主要是因为铁锅() A.传热快 B.价格便宜 C.不易腐蚀 D.被加工的食品屮含有铁元素 4.收藏家收藏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丁分完好,该艺术品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C.铝易氧化,其表面的氧化膜具有保护内部作用 D.铝很难与酸发生反应 5.在LI常生活屮的金属炊具和医院屮的金属医疗器械的主要成份是() A.白铜合金 B.武徳合金 C.不锈钢 D.青铜 6.下列关于生铁和钢的描述屮,正确的是() A.生铁和钢都是混合物,其主要成份都是碳 B.生铁硬而有韧性,既可以铸又可锻 C.生铁与钢的性能由很大的并别,主要是由于生铁和钢屮的含碳最不同 D.钢是用铁矿石和焦炭作原料炼制而成的 7.垃圾时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该分类|叫收,生活屮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冋收,它们属于() A.氧化物 B.化合物 C.金属或合金 D.非金属 8.将铁放入下列溶液屮,溶液的质量会减少的是() A.盐酸溶液 B.硫酸溶液 C.硫酸亚铁溶液 D.硫酸铜溶液 9.新买的铝锅、铝壶用来烧开水,凡是水浸到的地方都会变黑,这现彖说明该水中含有() A.钾元素 B.钠元素 C.钙元索 D.铁元索 10.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①合金屮至少含有两种金属;②合金屮元素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③合金屮一定含有金属;④合金一定为混合物;⑤合金依然具有金属特性,其屮正确的是() A.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③④⑤ 11?为适应火车提速,沪宁线上原有的短轨全部连接成超常轨,在连接过稈屮,工程技术人员点燃铝热剂(铝粉和氧化镁的混合物)能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生成熔融状态的铁可用来连接铁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2Allf AI2O34-2Fe其屮还原剂是()

九年级化学金属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同步练习(附:答案) 课题1金属材料 1.下列不属于 ...合金的是 A.焊锡B.黄铜C.生铁 D.石墨 2.在金属铝所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性B.导热性C.延展性 D.还原性 3.以下各组物质中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灰水、水银?B. 钢、24K金?C. 蒸馏水、汽油 D. 大理石、金刚石5.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的进步史。下列物品的主要材质当时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 A.马踏飞燕(青铜器)B.龙泉剑(铁器)C.金缕衣 D.塑料器具6.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 击,它的主体结构为四根巨型钢筋混凝上制成的核心筒。其中 钢属于 A.金属材料:B.合成材料 C.天然材料D.复合材料 7.2009年2月12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就法国佳士得公司拍 卖圆明园兔首和鼠首两件文物,发表严正声明:中国对其拥有 不可置疑的所有权。这两件文物均为青铜器,青铜属于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无机非金属材料??D.复合材料 8.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 C.是银白色的固体 D.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答案:DD C A C A A B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在这五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铁B.金 C.银 D.铜 2.下列物质中,不能 ..在氧气中燃烧的是() A.金箔B.铁丝 C.木炭D.氢气 --

3.下列金属中,只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的是( ) A.镁B.银C.铜D.铝 4.下列关于铁、铝、铜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银白色的金属B.都能被磁铁吸引 C.都能与氧气反应? D.都能与硫酸锌溶液反应 5.废旧手机的某些部件含有Mg、Al、Cu、Ag等金属。为了回收重金属,将旧手机部件浸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含有的金属是 A.Cu、Ag B.Mg、Ag C.Al、Cu D.Mg、Al 6、在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A、Fe和Cu; B、Cu;C、Fe;D、Mg和Cu 7.下列物质中能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A.Ag ? B.Fe?C.NaOH溶液? D.HCl溶液 8.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丙的硫酸盐溶液中,甲表面有金属丙析出,乙表面没有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甲>丙>乙B.丙>甲>乙 C.乙>甲>丙 D.甲>乙>丙 9.A、B、C、D是四种金属单质,A能从B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B,但A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相同条件下,C、D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H2,且D比C反应剧烈。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A、B、C、D B.B、A、C、D??C.D、C、A、B D.D、C、B、A 10.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甲能产生气体;将乙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乙的表面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甲>乙>丙B.乙>甲>丙C.丙>乙>甲 D.甲>丙>乙 11.将M、N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M表面析出铜,N没有明显现象。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 N>Cu>M B. M>Cu>N? C. Cu> M >N? D. M > N> Cu 12.有A、B、C三种金属,如果把A和B分别放入稀盐酸中,A溶解并产生氢气,B不反应;如果把B放到C的硝酸盐溶液中,过一会,B表面有C析出。则A、B、C三种金属的活动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和金属材料

金属和金属材料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常见的金属材料 1、金属的共同物理性质 有金属光泽、能导电、能导热、有延展性等。不同的金属物理性质也有很多差别,如:多数金属常温下呈固态,汞是液态:多数金属是银白色的(铁在粉末状时呈黑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铁、钴、镍能被磁铁吸引,其他金属一般不能被吸引。 2、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 金属的物理性质应用 具有金属光泽贵重金属如金、银、铂等可作装饰品 机械强度大加工成多种工具、如铁锤、剪刀等 延展性好制成车辆外壳、钢丝绳、铝箔纸 导电性好电极、电线、电缆 传热性好铁锅、铝壶等 3、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1)合金:是在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从而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合金的用途比纯金属更广,是因为合金与组成它的金属相比:硬度更大、熔点更低、因而性能更优越,加工更容易。 (2)常见的合金:生铁()、不锈钢()、黄铜()、青铜()、铝合金()等。 知识点2 常见金属的化学反应 1、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1)镁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表面形成氧化膜。点燃时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化学方程式: (2)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常涂在铁器的表面用来保护铁。 化学方程式:

(3)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 化学方程式: (4)铜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加热时才反应,红色的铜变为黑色的氧化铜。 化学方程式: (5)金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很高温度下也不能被氧化 2、金属与酸的反应(发生置换反应) (1)反应规律:金属 + 酸→盐+ 氢气 (2)反应条件: ①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面的金属(如镁、铝、铁等)能与酸(一般指盐酸、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并且金属位置越靠前,与酸反应越剧烈;而氢后面的金属一般不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②酸必须是除硝酸、浓硫酸外的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等)。 ③生成的盐应为可溶性盐。 金属 稀盐酸稀硫酸 现象化学方程式现象化学方程式 镁 铝 铁 铜 3、金属与盐发生置换反应 (1)反应规律:金属+ 盐→新金属+ 新盐 (2)反应条件: ①K、Ca、Na三种金属非常活泼,不能将其单质直接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②金属活动性顺序前面的金属置换后面的金属; ③反应的盐必须是溶于水的。 简记: (3)规律:当一种金属和几种盐的混合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其中排在活动性顺序中最后的金属优先被置换,然后再依次置换出稍后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两金属间距越大,则上述反应越易发生。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与金属材料单元测试卷.docx

九年级上化学金属与金属材料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1.联合国卫生组织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认为我国的铁锅是最理想的炊具,并向全世界大力推广,其主要原因是() A.价格便宜 B.熔点高 C.烹饪的食物中留有铁元素D.导热性好 2.下列各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颜色是无色的是() A.锌和稀硫酸B.铁和稀硫酸C.铁和硫酸铜D.铁和稀盐酸 3.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铜的导电性是金属中最好的,故用于制作电线 B.铜、黄铜、锡、焊锡都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 C.铝比铁金属活动性强,但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 D.镀锌的“白铁皮”不易生锈,说明锌没有铁活泼 4.已知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下列化学反应不能发生的是()A.Mn+2HCl=MnCl2+H2↑ B.Mg+MnSO4=MgSO4+Mn C.Fe+MnSO4=FeSO4+Mn D.Mn+CuSO4=MnSO4+Cu 5.“绿箱子环保计划﹣﹣废弃手机及配件回收联合行动”已在全国40个重点城市中开展了近两年.下列有关废弃手机的金属材料回收利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可以节约金属资源B.可以减少对环 境的污染 C.可以节约冶炼相关金属所消耗的能源D.回收废弃手机 中的金属材料没有任何价值 6.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 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 B.t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 C.t2时,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相同 D.t2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7.某合金与铁的物理性质比较如下: 熔点密度硬度导电性 某合金2500℃ 3.00g/cm37.4 2.3 铁1535℃7.86g/cm3 4.5 17 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该合金适合用作() A.导线 B.保险丝C.飞机外壳 D.炊具 8.将锌片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取出,溶液的质量减轻的是()A.盐酸 B.CuSO4溶液C.AgNO3溶液D.稀硫酸 9.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金属可以跟盐酸反应的是() ①Zn ②Fe ③Ag ④Cu ⑤Al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2.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铁丝表面有红色金属铜生成 B.溶液颜色有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C.溶液质量增加 D.铁丝中铁的质量逐渐减少 3.除去铜粉中少量铁粉,不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用磁铁吸引 B.加入足量稀盐酸再过滤 C.加适量CuSO4溶液 D.在空气中灼热 4.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Fe+6HCl====2FeCl3+3H2↑ B.CO2+Ca(OH)2====CaCO3↓+H2O C.CaCO3+HCl====CaCl+CO2↑+H2O D.Mg+O2点燃 MgO 5.铝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金属之一。关于铝的“自我保护”能力极强的原因,这一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兴 趣,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①铝的化学性质本来不活泼,难被腐蚀;②市场上的铝材料通常是铝合金,合金是不发生化学反应的;③铝性质活泼,表面能产生一层结构致密的氧化膜。你所认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6.有A、B、C、D四种金属,分别把它们加入到稀盐酸中,A、B、D反应后有气体放出,C无明显现象,再把A,D加入B盐溶液中,D表面有B析出,而A没有,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A>B>D>C B.B>D>A>C C.D>A>B>C D.D>B>A>C 7.将过量的铁粉投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出剩余的铁和生成的铜,在滤液里 含有的物质是( ) A.FeSO4 B.CuSO4 C.Fe2(SO4)3 D.H2SO4 8.下列金属中,常温下最易和氧气反应的是( ) A.铝B.铂C.铁D.铜 9.用铁和铝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氢气,则需要用去铁和铝的质量比是()A.28:27 B.28:9 C.56:27 D.112:81 10.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Fe>Cu>Ag。则下列各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的是()A.Fe和CuSO4溶液B.Ag和FeSO4溶液C.Cu(NO3)2和Ag溶液D.Cu和FeSO4溶液11.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则析出的少量金属是() A.Cu和Fe B.Ag C.Cu D.无法确定 12.将下列各组药品进行实验,能判断出铁比铜活泼的一组() A.Fe、Cu、稀H2SO4 B.Fe、Cu、ZnSO4溶液 C.Fe、Cu、AgNO3溶液 D.Fe,Cu、FeSO4溶液 13.我国古代的“药金”外观和黄金相似,经常被误认为金子其冶炼方法为(ZnCO3)、赤铜(Cu2O)和木炭混合的物质加热至800℃左右,即得到金光闪闪的“药金”。试推断“药金”组成()

九年级化学金属练习题附答案及部分解析

西岗中学周周清试卷班级: 姓名学号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 12 S:32 Cu: 64 Fe: 56 Ca: 4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8小题,共16分) 1: 将铁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后能使铁片质量增重的物质是: A. H2SO4 B. FeSO4 C. HCl D. CuSO4 2:.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A.Mn + H2SO4 = MnSO4 + H2↑ B.Mg + MnSO4 = MgSO4 + Mn C.Fe + MnSO4 = FeSO4 + Mn D.Mn + CuSO4 = MnSO4 + Cu 3:.在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A、Fe和Cu; B、Cu; C、Fe; D、Mg和Cu 4:. 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烧杯中都盛有足量的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如果一边投入少许锌粒,另一边投入相同质量的铁粉,两者都完全溶解后,天平指针将:A.偏向放锌粒的烧杯一边 B.不发生偏转C.偏向放铁粉的烧杯一边 D.无法判断5:. X、Y、Z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Y+ZCl2===Z+YCl2 X+ZCl2===Z+XCl2 Y+2HCl===YCl2+H2↑ X+HCl 不反应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Z>Y>X B. X>Y>Z C. Y>X>Z D. Y>Z>X 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33 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一定含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 C.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 D.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是铁

九年级化学下册 金属和金属材料重点人教版

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一节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金属的物理性质 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导电性、导热性、熔点较高、有延展性、能够弯曲、硬度较大、密度较大。 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铁>铝>铜)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银>铜>金>铝) 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硬度最大的金属——铬 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金属的分类 金属的应用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铜、铝——电线——导电性好、价格低廉 钨——灯丝——熔点高 铬——电镀——硬度大 铁——菜刀、镰刀、锤子等 汞——体温计液柱 银——保温瓶内胆 铝——―银粉‖、锡箔纸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是混合物。金属氧化物不是合金。 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多种,而合金已达几千种。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抗腐蚀性强。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用来造人造骨。 钛和钛合金的优点:① 熔点高、密度小; ② 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③ 抗腐蚀性能好。 生铁和钢性能不同的原因:含碳量不同。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

重庆市綦江区三江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分) 1、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 A、黄铜 B、生铁 C、铜绿 D、18K黄金 2、很早的时候,人们将铅块压制成细长的铅条来写字,这就是最早的铅笔。下列有关前的物理性质,不能据此得出的是() A、铅的硬度较小 B、铅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C、铅条呈深灰色 D、铅的密度较大 3、下列关于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2(SO4)3和H2 C、能用铁桶盛农药波尔多液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氧化铁 4、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丁的化合物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存放,但可以用丙制的容器盛放,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甲>乙>丁>丙 B、丙>丁>乙>甲 C、丙>乙>丁>甲 D、乙>丁>丙>甲 5、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有铁和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绿化亚铁,一定没有氯化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绿化亚铁、氯化铜 6、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等。根据它们的重要性能,下列用途不切合实际的是()A、用来做保险丝 B、用于制造航天飞机 C、用来制造人造骨 D、用于制造船舶 7、为了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8、下列有关铁及其合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只不过是含碳量不同而已 B、铁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它是铁与空气中的O2和H2O发生缓慢氧化的过程 D、高炉炼铁原理过程中,冶炼出来的主要是铁 9、菜刀在下列四种情况下放置,锈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①切湿咸菜后;②切酸菜后;③切青菜后擦干;④切猪肉后用干布擦干再涂上一层豆油

初中化学金属试题及答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习题精选(一) 1.下列叙述中,属于金属化学性质的是() A.纯铁是银白色固体B.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C.铜容易传热、导电D.钨有很高的熔点 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发出蓝色火焰B.发出耀眼白光 C.发出黄色火焰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3.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种金属在常温下都不能与氧气反应B.各种金属在高温下都能与氧气反应 C.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可以初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 D.各种金属都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 4.下列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Fe + CuCl2 = FeCl3 + Cu B.Fe + 2HCl = FeCl2 + H2↑ C.Cu + ZnSO4 = Zn + CuSO4D.2Cu + O2 2CuO 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氯化亚铁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都是浅绿色的B.氧化铝和氧化铜都是黑色固体 C.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溶液D.硫酸铝溶液是无色溶液 6.为适应火车提速,我国一些铁路线上原有的短轨已全部连接为超长轨。工程技术人员常用如下反应来焊接钢轨间的缝隙:2Al + Fe2O3Al2O3 + 2Fe。有关此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该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7.小兰家中收藏一件清末的铝制佛像,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该佛像未锈蚀的主要原因是()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C.铝不易被氧化D.铝易被氧化,但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8.镁、铁在日常生活中有较为广泛的用途。如: (1)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来制造镁闪光灯,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市场上出售的补血麦片中常含有微量颗粒细小的还原性铁粉,铁粉与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反应转化成氯化亚铁,起到补血作用,写出这个反应方程式:。 9.我国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早在西汉时期,刘安在《淮南万毕术》中写到“曾青得铁则化铜”,这里的“曾青”就是铜的化合物(如硫酸铜)。在宋朝利用这个反应冶铜的生产具有一定的规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10.(1)实验室的废酸液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是因为。 (2)工人师傅在切割钢板时常用硫酸铜划线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初中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题

初中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Zn:65 Fe:56 H:1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共40分) 1.某物质为金属材料,则该物质()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 2.金属钛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4.5g/cm3,熔点为1725℃,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下列物品不能用钛制作的是() A、保险丝 B、医疗器械 C、潜艇外壳 D、眼镜架 3.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主要是因为() A、钨的导电性好 B、钨的熔点高 C、钨的硬度大 D、钨的密度大 4.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 A、是否为纯净物 B、含碳量不同 C、机械强度不同 D、铸造性不同 5.在常温下,将下列物质投入足量地稀盐酸中,能产生气体且有金属不溶物残留的是 ( ) A.铁 B.黄铜 C.碳酸钙 D.生石灰 6.公元二世纪我国炼丹专家魏殃著有《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在的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书中描写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强热条件下()A.很稳定 B.很活泼 C.易氧化 D.易还原 7.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一组是() ①镁②硫③铁④磷⑤铜 A、①③ B、③ C、③④⑤ D、③⑤ 9.下列不能由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得到的物质是() A、氯化镁 B、硫酸锌 C、氯化亚铁 D、硫酸铜 10.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反应 11.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下列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铁门表面喷漆 B.冰箱保存食物 C.用扇子扇煤炉火,火会更旺 D.将木头电线杆埋入地下的部分用火微微烧焦12.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被锈蚀的速率最慢的是() 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 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C. 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 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13、在车船表面刷油漆的目的是()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题

昆明思创教育《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学案 一、【复习目标】 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2、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能灵活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决实际问题。 3、了解金属锈蚀条件及防锈措施,增强节约金属资源的意识。 二、【复习重点、难点】 1、金属的化学性质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三、【复习方法指导】 整理本单元“学教案”的知识点并把错题归纳总结;记忆金属活动顺序表。 四、【复习过程】 (一)(知识整理)几种常见的金属:、、 纯金属共性:常温下,大多是体, 色,有金属光泽,为 电和热的,有 延展性,密 度, 物理性质熔点。

化学性质 3、与化合物溶液反应:(铁、铝与硫酸铜溶 液和铜与硝酸银溶液) 4、金属活动性顺序: 1、原料: 1、生铁的冶炼 2、原理(方程式): 金属资源的3、设备: 1、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2、金属资源保护:铁锈蚀条件: 防锈措施: 2、保护的途径: (二)、(简单运用) 1.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给人强烈的 视觉冲击,它的主体结构为四根巨型钢筋混凝上制成的 陔心筒。其中钢属于() A.金属材料B.合成材料C.天然材料D.复合材料 2. 铝、铜、铁、金四种金属具有相似的性质是() A.都是银白色的固体B.有导电性 C.能和稀硫酸反应D.通常状况下能与氧气反应

3. “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在这五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铁B.金C.银D.铜 4. 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丙的硫酸盐溶液中,甲表面有金属 丙析出,乙表面没有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甲>丙>乙B.丙>甲>乙C.乙>甲>丙D.甲>乙>丙 5.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2H2O2=2H2O+ O2↑ B. CuO+CO =Cu+CO2 C. H2+CuO =Cu+H2O D. CO2+H2O =H2CO3 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4Fe+3O 22Fe2O3 B.2Fe+6HCl=2FeCl3+3H2↑C.Al + CuS04== AlSO4 + Cu D. Fe2O3+3CO2Fe+3CO2 7.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若能,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1)银与稀盐酸(2)锌与硫酸铜溶液(3)铜与硫酸锌溶液(4)铝与硝酸银溶液(5)银与氯化铜溶液(6)镁与硫酸亚铁溶液 8. 某钢铁厂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过程如下: 焦炭(1) (2) 写出步骤①②③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③

初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初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2016 甘肃省嘉峪关六中期末考)某病人被诊断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指()。 A.铁元素B.铁粉C.四氧化三铁D.三氧化二铁 2.在烧杯中加水和苯(密度:0.88 g/cm3)各50 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 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上、下跳动 3.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条件以后,反应产物不会改变的是()。 A.钠与氧气B.NaOH溶液和Al2(SO4)3溶液 C.盐酸与铁粉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 4.小王喜欢做实验,一次他将一把没有擦干的小刀放在火上烤了一下,发现表面变蓝,他又将一把干燥的光亮小刀放在火上烤了一下,发现也有同样的现象发生,他分析后认为可能是火烤的过程中小刀表面生成了某种物质造成的。你认为此物质最有可能是()。 A.Fe3O4B.Fe(OH)3C.Fe2O3D.Fe(OH)2 5.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红褐、淡黄、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②向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③向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④将无水硫酸铜放入75%的酒精中 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 6.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将丁溶液滴入甲溶液中时,无明显现象,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A.Al2(SO4)3B.FeSO4C.NaOH D.BaCl2 7.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两种物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分别用砂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 B.用洁净的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灯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 C.用两只小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的两种样品,再加入等量的食醋,产生气泡快的是纯碱 D.先将少量两种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氯化钙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 8.(2016 安徽省太和八中期末考)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 Cu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在烧杯中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A.有铜无铁B.有铁无铜C.铁、铜都有D.铁、铜都无 9.(2015 广东深圳市宝安区期末考)向Mg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整理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知识比较复杂,学习时一定要多思考,另外多做些练习题。金属的化学性质在生活中应用也很广泛,比如防止护栏被腐蚀、存放物品容器的选择等等,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生活的骗局哦,比如识破“钛圈”广告宣传说可以治疗颈椎病。本节有配套免费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在空气中在氧气中 镁常温下逐渐变暗。点燃,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生成白色的固体点燃,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2Mg + O2点燃 2MgO 铝常温下表面变暗,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膜点燃,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4Al + 3O2点燃2Al2O3 铁持续加热变红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3Fe + 2O2点燃Fe3O4 铜加热,生成黑色物质;在潮 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而被 腐蚀 加热生成黑色物质2Cu + O2加热 2CuO 银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发生反应 注:①由于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所以可用镁做照明弹和烟花。 ②常温下在空气中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的进一步被氧化, 因此,铝具有较好的抗腐蚀能力。 ③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反应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Mg,Al常温下就能反应,而Fe、Cu在常温下却不和氧气反应。金在高温下也不会和氧气反应。 ④可以利用煅烧法来鉴定黄铜和黄金,过程中如果变黑则是黄铜,黑色物质是氧化铜。

2、金属 + 酸→盐 + H2↑【重点】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ZnCl2 + H2↑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FeCl2 + H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MgCl2 + H2↑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注:根据不同金属和同一种酸的反应剧烈程度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顺序,越剧烈说明此金属越活跃。 规律:等质量金属与相同足量酸完全反应所用时间越少,金属反应速度越快,金属越活泼。 3、金属 + 盐→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重点】 (1)铁与硫酸铜反应:Fe+CuSO4==Cu+FeSO4 现象:铁条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古代湿法制铜及“曾青得铁则化铜”指的是此反应) (2)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3CuSO4+2Al==Al2(SO4)3+3Cu 现象:铝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3)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2AgNO3+Cu==Cu(NO3)2+2Ag 现象: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4)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现象: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注意:CuSO4溶液时蓝色,FeSO4是浅绿色。 4、置换反应【重点】 (1)有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2)特征: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 (3)常见类型:

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卷

《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 1、下列叙述中属于描述铁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铁在高温下加热时变成铁水 B、铁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C、铁质软并有良好的延展性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2HCl=FeCl2+H2↑ B、4Fe+3O2=2Fe2O3 C、2Fe+3CuSO4=3Cu+Fe2(SO4)3 D、2Fe+H2SO4=Fe2(SO4)3+3H2↑ 3、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是 A、将铁片放入稀盐酸中 B、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 C、将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4、炼铁的主要原料是: A、石灰石、焦炭、生铁 B、焦炭、氯酸钾、二氧化锰 C、石灰石、焦炭、铁矿石 D、铁矿石、氧气、二氧化锰 5、在铁的某种氧化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7:3,则该氧化物中铁原子和 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A、1:1 B、2:3 C、3:2 D、3:4 6、2.8克CO在高温下跟5.8克铁的某种氧化物完全反应,这种氧化物是:

A、FeO B、Fe2O3 C、Fe3O4 D、无法确定 7、向CuSO4、ZnSO4、H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 A、ZnSO4、H2SO4 B、FeSO4、H2SO4 C、ZnSO4、CuSO4 D、ZnSO4、FeSO4 8、下列金属各n克,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最多的是: A、Al B、Mg C、Fe D、Zn 9过量的Mg、Zn、Fe三种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放出H2的质量w 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正确的是 10、不锈钢是一种合金钢,有耐腐蚀的重要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反应釜、 炊具、装饰材料等。不锈钢中添加的主要合金元素是: A、硅 B、锰 C、铬和镍 D、钨 11、7g某金属M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得到19gMSO4并放出H2,则M的相对原子量: A、24 B、40 C、56 D、65 12、将m克铁片放入某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干燥、称重、结果质量大于m克。则此溶液可能是: A、盐酸 B、稀硫酸 C、FeCl2溶液 D、硫酸铜溶液 13、多数合金与组成成份相比较,合金的:

最新九年级化学金属专题复习(综合)

金属专题的复习(综合) (一) 1.探究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 2O 3)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左上图,回答问题: ①写出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 ②实验过程中的现象,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由 色变成 色。澄清的石灰水 。 ③实验开始时应先 ,再 ;(A .通一氧化碳 B .点燃①处的酒精灯),这样做的原因是 。④右边酒精灯的作用为 。 2.右上图所示是高炉炼铁时高炉内的化学变化过程:认真阅读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将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 ⑵取少量高炉中炼出的生铁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反应停止后,还可观察到烧杯底部有黑色不溶物,该物质是(填化学式) ,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你的判断,简要写出主要操作和现象 。 (二)、金属锈蚀: 1.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对钢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设计了如下图 所示的实验,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一周后看到编号为 的试管中的铁锈蚀严重。 (2)常温下,铁生锈的条件是铁跟 和 等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 小丽发现钢铁生锈能够造成巨大的损失,如果我们合理的利用其反应原理,就能够“化不利为有利”。如:现在有一些食品包装袋内使用了“双吸剂”——铁粉。原因是铁粉生锈时不但能消耗水还能与 反应,而且由于铁锈具有 的结构,使更多的气体被吸收,可以更好的防止食品腐败。 她还联想到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颗粒极小的铁粉在空气中能够剧烈燃烧。可见化学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很大。实际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请你归纳出其中三条 、 、 。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加快或者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实例有(叙述一例即可): 。 2.铜锈的主要成份是铜绿〔Cu 2(OH)2CO 3〕。某同学为了研究铜在空气中生锈的条件,利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经过近一个月的观察,该同学发现B 装置中的铜丝生锈了,而AC 装置中的铜丝无明显变化。由此,该同学得出结论说:“铜生锈的主要原因是铜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 试回答下列问题:该同学所得出的结论正确吗? 。理由是 。 ⑵你认为影响铜生锈的因素还可能有 。为了验证你的判断,你应选择下图 中的 装置(选填“甲”或“乙”)进行实验,其中每个仪器中所盛的试剂是 。 1.湿法炼铜原理: 。 (配制波尔多液不能用铁桶的原因)。 2.高炉炼铁原理: 。 (作为还原剂的是 )。

初三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卷(有答案)经典

初三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卷(有答案)经典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 1.锡(Sn)是五金之一,它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位于铁和铜之间,则下列反应不会发生的是() A.Zn+Sn(NO3)2═Zn(NO3)2+Sn B.Sn+2HCl═SnCl2+H2↑ C.Sn+2AgNO3═Sn(NO3)2+2Ag D.Sn+MgSO4═SnSO4+Mg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于锌位于铁的前面,锡(Sn)位于铁的后面,所以锌能置换硝酸锡中的锡,故A能发生反应; B、锡(Sn)位于铁和铜之间,且锡位于氢的前面,能与酸反应,故B能发生反应; C、因为锡(Sn)位于铁和铜之间,银位于铜的后面,所以锡位于银的前面,故C能发生反应; D、因为镁位于铁的前面,锡(Sn)位于铁的后面,所以锡(Sn)位于镁的后面,所以该反应不能发生. 故选D. 【点睛】 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对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 (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现象. (2)取大小相等的甲、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比丙的快.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甲>丙>乙B.丙>乙>甲C.甲>乙>丙D.丙>甲>乙 【答案】A 【解析】 ①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Y没有现象,可判断X、Z的活动性比Cu强而Y的活动性不如Cu强.②取大小相等的X、Z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X、Z表面都产生气泡,但X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Z的快,可判断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X、Z都位于氢之前且X的活动性比Z强.综合以上分析,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Y;故选A. 【点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

初三化学-金属单元试题及答案资料

初三化学-金属单元试 题及答案

1.下列物品的主要材质当时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 A.马踏飞燕(青铜器) B.龙泉剑(铁器) C.金缕衣 D.塑料器具 2.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 C.银白色的固体 D.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3.下列金属中,只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的是() A.镁 B.银 C.铜 D.铝 4、在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A、Fe和Cu; B、Cu; C、Fe; D、Mg和Cu 6.将M、N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M表面析出铜,N没有明显现象。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 N>Cu>M B. M>Cu>N C. Cu> M > N D. M > N> Cu 7.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游离态存在。丁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但可以用丙制的容器盛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甲>乙>丁>丙 B.丙>丁>乙>甲 C.丙>乙>丁>甲 D.乙>丁>丙>甲8.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其中可行的是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9.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体生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Ag B.滤出的固体一定是Ag和Cu的混合物 C.滤液中一定有Zn(N O3)2和C u(N O3)2 D.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 u(N O3)2 1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九年级化学金属与金属材料练习题.doc

秋初三化学第八单元试卷(试题内容:金属与金属材料) 题号心- ?总分 得分 温馨提示:1、《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名准确作答,?体验 成功!葵 2、相对原子质量:Fe—56, Cu—64, H—1, C—12, 0— 16o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 28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 意) 1、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 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A.延展性 B.导电性 C.弹性 D.导热 性 2 、关于金属物品的使用正确的是.......................................... 【】 A.铝合金门窗变旧变暗后用砂纸或钢幺幺球打磨 B.铁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配制杀菌剂波尔多液

C.铝壶内的水垢用质量分数为18%的热盐酸长时间浸泡 D.校内用钢架制作的自行车防雨棚应定期喷涂油漆防锈 3、下列对金属及金属资源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废弃易拉罐无回收价值 B.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z。, C.生铁是纯净的铁 D.用水冲洗自行车可防止生锈 4、垃圾时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 制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A.氧化物 B.化合物 C.金属或合金 D. 非金属 5、下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铜写金可熔合成合金 B.在—216°C时,氧气是固态 C.铜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D.水银温度计可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