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师资现状调查
郴州市农村中学体育师资力量现状的调查

郴州市农村中学体育师资力量现状的调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中学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是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他们团队合作、竞争意识等方面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然而,在农村中学体育教育中,师资力量的短缺成为了一大难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本文将对郴州市农村中学体育师资力量现状进行调查。
一、主要情况在我市农村中学体育教育中,确实存在师资力量短缺的情况。
在采访过程中,有不少教师反映,他们的学校中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很多学校的体育课都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代课,这些教师非专业出身,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另外,即使有专业的体育教师,也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为他们的数量偏少,而农村中学的人数又比城市中学多,这导致每个班级的体育课人数普遍较多,师生比例高,学生们的体育锻炼难以得到充分的保障。
二、原因分析师资力量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传统观念的束缚。
在农村中学,很多人仍然认为学术成绩是唯一的标准,体育发展并不重要。
这也反映在校方的人事安排上,很少有学校重视体育教育,招聘专业的体育教师也不多。
这就导致了学校中师资力量的不足。
2.薪资福利待遇低。
与城市中学相比,农村中学的薪资待遇要低一些,这也影响了专业体育教师的招聘和留用。
同时,体育教师所担负的工作量也较大,很多教师需要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训练或者赛事组织,但他们的劳动强度并未得到相应的补偿。
3.教师队伍流动性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中学的发展迅速,自然吸引了很多有能力的教师去城市从事教育工作,从而加剧了农村教师队伍的流失。
这也是造成农村中学体育师资力量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改进措施针对上述问题,需要采取下列措施:1.加强师资培训。
针对非专业教师,学校应该组织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同时,为了吸引高水平的体育教师,学校也可以向教师提供进修和培训的机会。
2.提高薪资福利待遇。
湖南省国家贫困县农村中学体育师资现状

在 山 区 , 交 通 不 便 , 息 较 闭 塞 , 的 中 学 基 本 无 专 职 体 育 且 信 有 教 师 , 育课 基 本 由班 主 任 兼 任 。 1 9 学 校 中 主 要 是 镇 乡 体 6所 中学 没 有 专 职 体 育 教 师 占 1. , 职 体 育 教 师 占 2 . , 87 兼 65
src e vl g si u a o i e rc i d t n s ia in Thep pe n ls s t e P. tik n ia e n H n n pr vnc e eve heive tg to . l a ra ay e h E. ta h r tu t r e c e ss r c u e,ta hn e c ig,pr o
需 要 , 种 状 况 与 周 边 和 沿 海 地 区 中 学 体 育 教 师 相 对 富 裕 形 这
成 很 大 的反 差 。究 其 原 因 , 主要 与 贫 困地 区 经 济 、 化 和 教 育 文 发 展 滞 后 , 以 吸 引教 师和 教 师 队伍 不 稳 定 有 关 , 也 是 贫 困 难 这
造 成 贫 困 山 区 中学 体 育 教 师 缺 额 较 大 , 远 不 能 满 足 教 学 的 还
1 研 究 对 象 与 方 法
1 1 研 究对 象 .
以湖 南 省 的 泸 溪 县 、 山 县 、 江 县 、 化 县 、 回 县 、 龙 平 新 隆 凤 凰县、 桑植 县 、 陵 县 、 华 县 、 道 县 的 1 沅 江 通 O个 国 家 贫 困县 的 1 9所 中 学 的体 育 教 师 为研 究 对 象 。 6
湖南省偏远农村地区教师资源短缺现状及思考

湖南省偏远农村地区教师资源短缺现状及思考摘要:在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国情下,偏远农村地区教师资源短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一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偏远农村地区教师资源短缺现状变现为年龄和知识老化,对应岗位偏缺,师资队伍不稳定,短缺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少”,更严重的是质量上的“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偏远农村教师资源师资短缺一、偏远农村地区教师资源短缺现状1、年龄和知识老化素质教育在农村偏远学校艰难推进,很大程度上与教师日趋老龄化有直接的联系。
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老化现象突出,偏远村校更集中反映了这个问题。
笔者在离乡镇较远的村小调查发现,全校12名教师,其中女教师4人,43岁以上的3人,男教师8人,45岁以上的6人,教师年龄老化现象明显。
农村偏远学校教师年龄老化带来了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的老化。
该校一线教师10人,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生仅2人,有2名50岁以上的70年代师范生,其他则是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工作后经过学历补偿教育,取得中师及以上学历的。
而这一批学历达标的教师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学非所教。
真正能胜任小学教学工作的教师不到1/3。
农村偏远学校教师年龄老化带来的教师心理老化现象比较普遍。
虽然绝大部分老教师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是教育的宝贵财富,但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和家庭负担的重压,不愿意参加继续教育,缺乏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50岁以上的时刻盼望熬到退休,40岁到50岁之间的,不求教学上有多大成就,只想保个学生平安,有个岗位吃闲饭就好。
教育思想僵化,教学手段也跟不上形势,如此前景无不令人担忧。
2、对应岗位偏缺在偏远农村地区学校,笔者调查发现存在各学科结构比例不合理,师资力量不平衡的现象。
语文、数学师资力量基本满足现在教学需要,但音体美教师、英语教师、科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师紧缺。
英语学科几乎没有开设,音体美学科则作为副科由多位教师兼任。
3、师资队伍不稳定偏远农村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教师住房艰难,几个人挤在一起,生活、工作环境艰苦,社会地位低下,许多教师不愿来这里工作,即使来了,也不愿扎根,一两年就想办法调走。
郴州市农村中学体育师资力量现状的调查

郴州市农村中学体育师资力量现状的调查调查目的:
本调查旨在了解郴州市农村中学体育师资力量现状,包括体育师资数量、专业素质、培训情况等,以便为提升农村中学体育教育水平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建议。
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面向郴州市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进行,通过填写问卷来收集相关数据。
一、体育师资数量调查:
1.您所在学校目前拥有的体育教师总数是多少?
2.您所在学校招聘体育教师的频率是多久一次?
3.您觉得学校目前体育教师的数量是否足够?
二、体育师资专业素质调查:
1.您所在学校体育教师的学历情况如何?(本科、硕士、博士)
2.您所在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背景主要是体育教育专业还是其他专业?
3.您觉得学校目前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如何?(评分制,1分为最差,5分为最好)
三、体育师资培训情况调查:
1.您所在学校是否定期组织体育师资培训活动?
2.体育教师参加的培训活动主要以何种形式进行?(专业培训、研讨会、线上课程等)
3.您觉得学校目前的体育师资培训活动是否满足教师的需求?
六、体育教育问题调查:
1.您认为学校体育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2.您认为学校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3.您对未来改进农村中学体育教育的期望是什么?。
湖南省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师资现状调查

湖南省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师资现状调查湖南省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师资现状调查摘要: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湖南省9个国家级贫困县的112所中小学体育师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基本结构、教学工作状况、科研情况、工资待遇、体育教师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情况及影响体育师资队伍的稳定性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研究,为今后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供湖南省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提供参考。
关键词: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国家教育部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学校体育工作重点要转移到农村和薄弱地区,制定了“学生人人享有体育和健康教育”的奋斗目标。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施动主体,是教师队伍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的国民经济发展迅速,教育、文化及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但发展还很不平衡,仍有多个国家级的贫困县,其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与其它地区比较有较大差距。
因此,研究这些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师资现状与发展对策,事关我省落实新世纪国家体育教育工作目标的实现。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以湖南的永顺县、凤凰县、桑植县、龙山县、泸溪县、平江县、新化县、沅陵县、江华县等9个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原国家教委和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国家贫困县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有关文化,以及论述贫困中小学体育的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根据所研究的内容设计出《湖南省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情况调查问卷》,并通过学生放假回乡、下乡带教及假期时间拜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等方式发放问卷215份(小学129份,初中86份),回收问卷206份(小学126份,初中80份),有效问卷205份(小学125份,初中80份),有效率为95.34%,符合统计要求。
3.数理统计法问卷回收后,对各类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作为分析的依据。
湖南省贫困农村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近况与对策浅析.

湖南省贫困农村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近况与对策浅析内容导读:湖南省作为体育课程改革的首批试点省份之一,十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贫困农村中小学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此之前,在知网中查找,还未发现有学者对此进行整体研究。
通过对贫困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为当地有关部分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和给政府职能部分提供发展学校体育决策的第一手材料。
以此丰富和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研究。
本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湖南省的10个贫困县60所学校的体育教师和学生为进行分析、研究。
主要调查体育课的开课率是否达到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师是否按大纲要求去上课;如何选择上课的内容与方法;如何真确的评定学生的成绩;课外活动开展是否正常,能否保证天天一小时的身体锻炼;体育教师的队伍结构是否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体育教师的职业态度如何;有待解决的事情有哪些;教师、学生如何理解新课标;他们的理解程度对新课标实施的现实意义在哪里;制约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硬件有哪些;体育教学设施能否满足需要?学体育校经费到位情况如何、是否能满足渴求?学校领导的观念及对体育的重视对体育教育事业的影响有多大。
探讨制约贫困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课率为100,97.0的学校能够每周开设2节或2节以上的体育与健康课,体育教师学历情况为:小学本科学历的占40.37,初中本科学历的占69.05,都呈上升趋势,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也有了明显的改观。
制约湖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有职后培训不到位,体育教师教学方较陈旧,单一,缺少必要的改革和创新。
课余活动开展不宜乐观,难保证学生天天活动一小时。
领导“重文轻武”现象还比较严重;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体育经费的投入不足,且有挪用现象;教学设备、场地器材虽有改善,但还不能满足需要。
针对制约发展的因素,从实际出发提出:把体育成绩加入高考成绩;新课标实施成效和领导业绩相挂钩;建立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121.2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12-171.2.1国外文献12-141.2.2国内文献14-17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7-222.1研究对象17-182.2研究方法18-222.2.1文献资料法182.2.2观察法182.2.3问卷调查法18-202.2.4访谈法20-212.2.5数理统计法212.2.6逻辑分析法21-223研究结果与分析22-733.1湖南省农村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与分免费培训机制;依“教师法”、立学校的“小法”,把体育教师工作量落到实处。
贫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来自湖南省新田县的声音

t e s u t n o a h r r m e s h o ,t ev n e S au ,f a c a h i ai f e c esfo t c o l h e u tt s i n il t o t h n
sa u tt s.t tt s o fe he sau fa r—s h o po n lss a d r s a c o i t c o ls ts a ay i n e e r h t — de t y t c os i o r a h a k o h sc le c to ni he s ho l n po ra e st e lc fp y ia du ai n,a f nd prpo e out ns a o ntr a u e . o s d s l i nd c u e me s r s o
1 研 究 对 象
湖 南 省 新 田县 石 羊 中学 、 头 中 学 、 视 陶岭 中学 、 井 中学 、 三 茂 家 中学 、 盆 圩 中学 、 里 中 学 、 陵 中 学 、 楼 下 中 学 、 水 井 金 毛 金 门 冷
中 学 、 村 中学 、 圩 中学 、 字 中 学 共 1 冀 新 十 3所 离 县 城 较 远 的农 村 初 级中学。
省 贫 困 地 区 学 校 体 育 的基 本 情 况 , 而 探 究 贫 困 地 区 农 村 学 校 从
通 过 问卷 调 查 文 献 资 料 、 卷调 查 、 地 访 谈 等 科 研 方 法 , 1 问 实 对 3 所 中学进行 了调 查和分析 , 学校 的师 资状 况、 从 场地 状 况、 费 经 状 况 、 余 体 育状 况 进 行 了 分 析 和 研 究 , 而 找 出 贫 困地 区 学 课 从 校 体 育教 学 的 不 足 , 提 出 了解 决 方 案 与 发 展 对 策 。 且
郴州市农村中学体育师资力量现状的调查

郴州市农村中学体育师资力量现状的调查【摘要】郴州市农村中学体育师资力量是关系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对郴州市农村中学体育师资力量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了体育师资的数量与结构分析、影响力量的因素以及解决不足的对策和提升建议。
研究发现,目前郴州市农村中学体育师资力量存在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主要受到师资培训和素质提升不足、待遇不公等因素的影响。
解决不足的对策包括加强培训、提高待遇等方面的措施,同时建议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政策支持,提升体育师资力量水平。
本文对郴州市农村中学体育师资力量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关键词】郴州市、农村中学、体育师资、现状、数量、结构、影响因素、对策、提升、总结、发展方向、局限性、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郴州市是湖南省辖地级市,其农村中学体育师资力量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随着农村中学教育的发展和体育事业的兴起,体育教育在农村中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由于各种原因,郴州市农村中学体育师资力量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给学生的体育教育和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
由于郴州市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中学的体育师资力量相对不足,部分学校甚至存在体育师资空缺的情况。
体育教育在农村中学中的地位相对较低,学校在招聘、培养、激励体育教师方面投入不足,导致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有待提高。
一些农村中学存在师资结构不合理、培训机会不足、激励政策不健全等问题,影响了体育师资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对郴州市农村中学体育师资力量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探讨其现状、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有效解决对策和建议,对于促进农村中学体育教育的改进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目的郴州市农村中学体育师资力量现状的调查旨在深入了解目前该地区农村中学体育师资力量的实际情况,明确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体育师资数量、结构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旨在为解决郴州市农村中学体育师资力量不足问题提供科学的对策和建议,促进该地区农村中学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师资现状调查摘要: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湖南省9个国家级贫困县的112所中小学体育师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基本结构、教学工作状况、科研情况、工资待遇、体育教师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情况及影响体育师资队伍的稳定性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研究,为今后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供湖南省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提供参考。
关键词: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国家教育部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学校体育工作重点要转移到农村和薄弱地区,制定了“学生人人享有体育和健康教育”的奋斗目标。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施动主体,是教师队伍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的国民经济发展迅速,教育、文化及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但发展还很不平衡,仍有多个国家级的贫困县,其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与其它地区比较有较大差距。
因此,研究这些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师资现状与发展对策,事关我省落实新世纪国家体育教育工作目标的实现。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以湖南的永顺县、凤凰县、桑植县、龙山县、泸溪县、平江县、新化县、沅陵县、江华县等9个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原国家教委和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国家贫困县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有关文化,以及论述贫困中小学体育的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根据所研究的内容设计出《湖南省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情况调查问卷》,并通过学生放假回乡、下乡带教及假期时间拜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等方式发放问卷215份(小学129份,初中86份),回收问卷206份(小学126份,初中80份),有效问卷205份(小学125份,初中80份),有效率为95.34%,符合统计要求。
3.数理统计法问卷回收后,对各类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作为分析的依据。
二、结果与分析(一)体育教师人数及师生比、班级比1.初中体育教师人数及师生比、班级比依据本次发放并回收的205份有效问卷,农村初中专职体育教师93人,学生46128人,班级756个,师生比和班级比分别为1:496和1:8.1。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城镇小学和农村中学生每6个教学班配备一名专职体育教师。
另据,教育部关于专职体育教师人数与学生人数的比例规定,中学为1:300。
以上数据说明,湖南省贫困地区初中体育教师的师生比和班级比都远远高于国家有关规定。
2.小学体育教师人数及师生比、班级比连年来,《湖南省教育统计年鉴》没有对农村小学体育师资的数据作出详细的统计,根据本次调研所发放的调查问卷看,46名体育教师中,专职教师仅有7名,占15.2%,其它39名均为兼职教师,因兼职体育教师所占比例高达84.8%,所以无法核实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师生比和班级比。
造成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缺额较大,还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这种状况与周边和沿海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相对富裕形成很大的反差。
究其原因,主要与贫困地区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滞后,难以吸引教师和教师队伍不稳定有关,这也是贫困地区体育教学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
(二)体育教师年龄及性别结构在调查的139名体育教师中,男教师106人,占76.3%;女教师33人,占23.7%。
统计结果显示,贫困地区的重点中学或中心小学女体育教师所占比例为36.3%,一般中小学女体育教师比例为8.7%。
从性别结构来看,男女教师比例失衡,女教师比例明显偏低;就年龄结构而言,重点中学和中心小学的体育师资队伍基本是老中青结构,比例较合理,但一般中小学是属于一支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队伍,其结构暴露出不合理性的特点,主要是存在青年教师偏多、中年教师偏少的现象。
从合理的师资结构来看,一般中小学应该也要有经验的教师带领或全面指导年轻老师,从而较快地成熟起来,达到担负起学校体育工作的重担。
(三)体育教师的学历及职称结构学历是从事一定层次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和相应的文化素质。
被调查的7名小学专职体育教师中,第一学历中师毕业的教师3人,占42.9%;高中学历以下4人,占57.1%。
在93名初中体育教师中,第一学历为大专的32人,占34.4%;第一学历为中师的55人,占59.1%第一学历为高中毕业的6人,占6.5%。
最后学历为大专的88人,本科学历者5人。
现今,对学历的认定有第一学历和最高学历,第一学历的高低也是衡量人才的一个主要指标。
从表面上看,湖南省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专职体育教师基本达标,但第一学历达标率明显偏低,说明这些地区专职体育教师的学历状况仍不容乐观。
职称结构衡量教师群体素质状况的指标之一,是反映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
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有着自身的特点。
一般来说,一定比例的高级教师和以中青年为主的一级教师组成的结构最佳。
统计结果显示:小学具有中级职称体育教师仅1人,占14.3%;初中具有高级职称体育教师6人,占6.5%,中级职称体育教师27人,占29%。
这说明湖南省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中高级职称偏低。
(四)体育教师的科研情况提高体育教育质量的思想束缚还存在,研究教学、课堂、学生的氛围不够浓厚。
新课程要求中小学教师应该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进行科研活动是持续进步的基础,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在被调查的100位专职体育教师中,仅有16名教师发表过体育方面的论文,有84%的体育教师没有发表过论文。
原因在于:青年体育教师工作时间短,教学经验不丰富,同时科研能力较差;图书科研资料稀缺,加上教学工作量较大,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科学研究;领导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不能鼓励体育教师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最终导致体育教师对科研工作的不重视。
(五)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和工资待遇调查显示:贫困地区小学兼职体育教师多为每周8-12学时,专职体育教师多为每周20学时以上;初中体育教师课时量平均每周24-26学时。
特别是初中、小学体育课时量增加后,由于体育教师数量没有增加,很多学校都是一个教师包揽所有的体育课程。
每校按6个教学班计算,每周每班4个学时,多数小学体育教师课时量在每周23-24学时,若再加上“两操一活动”以及运动队训练等工作,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因此要保证农村体育课开足、开全、开好,解决好师资问题是当务之急。
应采取相应措施,增加体育教师的数量,使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趋于合理,以保障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体育还不同于其他科目,由于其教学的特殊性,体育教师在待遇上应该有特殊的照顾。
但走访部分被调查学校领导及其他科目教师,多数人认为体育教师的福利待遇应与其他学科一致,但仍有部分领导及教师认为体育教师的待遇应低于其他学科教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要给体育教师定期发放体育服装,而在被调查的100名专职体育教师中,89%的教师反映学校没有按相关规定发放,甚至有83%的小学从来就没有给体育教师发放过体育服装。
(六)体育教师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情况在对湖南省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环境满意度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对工作环境非常满意的没有;比较满意的有10人,占7.2%;一般的15人,占10.8%;不太满意的有52人占37.4%;很不满意的有62人,占44.6%。
从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体育教师对工作环境是不满意的。
此外调查还发现,认为自己的工作能力已得到发挥的仅有6人,占4.3%;表示自己的能力大部分得到发挥的有13人,占9.4%;表示自己的能力基本上没有得到发挥的有27人,占19.4%;而绝大多数的93人表示完全没有得到发挥,占66.9%。
由此可见,湖南省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对工作环境表示不满意,而自己的工作能力也得不到上级领导的肯定,也是造成教师队伍不稳定因素之一。
(七)体育师资队伍的稳定性统计结果从总体上显示出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欠稳定这一突出问题。
在被调查教师中,有83.3%的教师表示,若有机会愿意转行,说明我省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的极不稳定性,应引起有关职能部门的重视。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体育教师社会地位低下,在调查中,有77.4%的人认为体育教师社会地位较低或很低,主要表现在体育教师的工作普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体育教师的上课待遇比其它文化课教师待遇低,不能做到同工同酬,在对体育教师职称评定、业务考核、分房待遇、进修学习等方面不能与其它学科教师一视同仁。
并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经济领域发生变化,体育教师的收入相对较低,收入的差距使一些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失去信心,在思想认识上发生淡化。
再者,我省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设施简陋、艰苦的工作条件和工作压力等,这些负面影响对体育教师的冲击较大,是直接影响我省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三、对策与建议1.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和支持贫困地区学校体育工作,明确办学指导思想,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校体育工作的制度建设和工作业绩评价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和地位,改善体育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对做出较大贡献或长期在贫困地区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并且在职称评定、工资晋级等事情上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体现广大体育教师在事业中的价值。
2.加大对贫困地区体育教育经费投入的力度,保证政策性经费到位,同时,建议建立贫困地区体育教育基金会,建立经费使用的良性运行机制,增加贫困地区体育教师经济收入,有效改善教学条件及场地设施,确保贫困地区体育师资队伍的稳定发展,并逐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
3.加强贫困地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思想素质建设和在职培训工作,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的培训。
利用我省体育学院和各地方院校的体育系,建立适合贫困地区学校体育发展的教师队伍培养培训体系,有计划地分批进行培训与交流,以满足各类教学需要。
同时要建立健全教师网络,为各级学校的青年教师创造有利条件,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建立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另外,也可利用大学生去贫困地区实习或者是城市教师定期下乡任教的形式来带动贫困地区体育师资的发展。
参与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20xx.[2]曲宗湖,尚大光,王龙等.素质教育与农村学校体育教育[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9.[3]邓昔平.新课改下湖南省初中体育师资现状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xx,8(2):102-105.[4]钟全宏,罗向东.西北贫困民族聚居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xx,21(1):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