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

合集下载

心灵的慰藉与寄托—宗教建筑_佛教资料

心灵的慰藉与寄托—宗教建筑_佛教资料

佛教建筑的特点:
明、清佛寺的布局,一般都是主房、配 房等组成的严格对称的多进院落形式。在主 轴的最前方是山门——整个寺院的入口。山 门内左右两侧分设钟、鼓楼。中央正对山门 的是天王殿,常做成三间穿堂形式的殿堂。 穿过天王殿,进入第二个院落,座落在正中 主轴上的是正殿,常名为“大雄宝殿”。正 殿对于整个佛寺建筑群体是中心建筑物,它 不论在建筑体积和质量,都在其他单体建筑 之上。正殿左右配殿或作二层楼阁形式。正 殿后一进院落,常建筑二层“藏经楼”。另 外,多在主轴院落两侧布置僧房、禅堂、斋 堂等僧人居住的房屋。
基督教的教义 基督教义
1、上帝是有位格的独一真神; 2、上帝是天地万有的创造者; 3、上帝是历史的主宰; 4、上帝要拯救他的百姓,赦免 他们的罪孽,令他们作他的儿女; 5、上帝将于世界末日审判世人。
教堂(基督教教会建筑物)
教堂特征 : 1.平面一般为十字架形。 2.高耸入云的塔楼多为笋状。 3.斜柱加固支撑较薄的墙面,形成一种特殊的外墙结构。 4.薄壳般的穹顶正中有三个大门,中间的大门为主要通道。 5.内部为轻盈、裸露的棱线飞肋骨架穹隆。 6.高大、宽敞、明亮的内部空间具有良好的采光性能。 7.窗户多位植物的叶片式,窗户上以五彩玻璃镶嵌图案。 8.正门上为大圆形的玻璃蔷薇纹样,正门为若干层次逐步向内收缩的 门道,每层均有雕像。
婆罗浮屠
这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佛塔。“婆罗浮屠”是梵 文的译音,意为“山丘上的佛塔”。像这样独特的 建筑形态,意在创造一座立体的“曼陀罗”。实际 上是佛与菩萨的修身养性之地,也是佛教徒心中的 理想境界。
基督教
基督教发源于犹太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 世界三大宗教,是以新旧约全书为圣经,信仰人类 有原罪,相信耶稣为神子并被钉十字架从而洗清人 类原罪、拯救人类的一神论宗教。 早期的基督教是作为群众运动产生的。相对于 传统犹太教强调遵循律法,基督教则强调耶稣救赎 的恩典,并认为只要信奉耶稣基督就是旧约圣经里 众先知所预言的救世主,愿意接受他为主,并决意 以上帝的心意为生活的准则,让耶稣基督为自己承 担所犯的过错,就被认为是已悔改,可以借着洗礼, 被接纳成为教会的一分子。

第三课__心灵的慰藉和寄托

第三课__心灵的慰藉和寄托

(2)、婆罗浮屠
婆罗浮屠梵文音译, 意思是“山丘上的佛塔”。是 佛教的圣地,它是佛与菩萨修 身养性的地方,是佛教徒心中 的理想境界。 它建造利用四周低中间高 的地形,建起一个高台,人们 在这样一个台上,向四周看都 视线都比较开阔,使人们心情 舒畅,所以它是佛教徒修心养 引导学生欣赏 性的好地方。 问题1:大家看,高台上的塔外形与桑奇大塔有没有联系?
问题2:它有几层台子,几道门,每层台子有多高(用场中人作参照)?
学生思考: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上去过婆罗浮屠,他站在婆 罗浮屠下面,向上看这个台子 ,他会产生怎样的感觉?
(二)、基督教
基督教建筑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今巴勒斯坦地区。公元313 年取得合法地位。公元392年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欧洲 中世纪时,在欧洲占有至高上的统治地位。 基督教建筑充分体现出欧洲中世纪美术风格。基 督教建筑有三种比较著名的建筑风格:拜占庭式、罗 马式和哥特式。其中最著名的是哥特式建筑风格。
用途 印度称这种建 筑为“窣”,用于埋葬 佛祖或圣徒的舍利子。 外形特点桑奇大塔 是一个半球形,给人以 圆浑之感。半球体象征 着孕育宇宙的金卵,半 球体顶上的伞柱象征着 宇宙之轴,三层伞盖代 表着佛教的三大元素佛、 法、僧。
桑奇大塔运用半球体又体现了佛教的一些教义——桑奇大塔运用无 棱角、带有曲线的半球体,它体现 出佛教对待事的原则。佛教教义从它 的建筑外形上体现出来。
半球体周围的四个塔门象征着 宇宙的四个方位。塔门上方布 满许多精细的雕刻。 药叉女雕像,古代印度早期 农耕文化生殖崇拜的象征。在 当时那个年代,能拯救人,给 人治病她就是神的化身,所以 药叉女形象作为佛教元素被运 用一佛教建筑造型中了。它是 古印度最美的女性祼体雕像之 一。这个雕像在这儿起着支撑 的作用和装饰的作用。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ppt课件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ppt课件

• "基督"一词在希腊文作"Christos",意为"受膏者",即希伯来文"弥 赛亚"的对应词。在《新约》圣经中,常同耶稣连用或换用。但近代 研究者常将耶稣同基督分开。有的还将"历史的耶稣"和"信仰的基督" 加以区分。
.
9
发展

在起初的一二百年间,基督教是作为异教被政府(罗马帝国)禁
止的,基督教信徒受到迫害,甚至被处死。直到313年,罗马帝国皇
罗马地区的教会和国家为解放圣地耶路撒冷在1095年-1291年间先
后八次十字军东征。
16世纪,德国、瑞士、荷兰、北欧和英国等地发生了宗教改革运
动,它产生出脱离天主教会的基督教新教教会。领导人物是马丁·路
德、加尔文等人,他们建立了新教和圣公会,脱离了罗马天主教。中
国所称的“基督教”,基本上都是这个时候产生的新教。
在蛮族之间传播基督教,具有开化功能并能确保罗马法的精髓和
拉丁语于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地区流行。只有英国视罗马基督教为
异教信仰。在克洛维的统治之下,法兰克人成为基督教徒,尔后并渡
过莱茵河把基督教基督教传播给日耳曼人。拜占庭人则在保加利亚人
和斯拉夫人之间传播东正教。在公元第五世纪初期,圣巴特瑞克把基
督教带到爱尔兰,然后传播到苏格兰,再从北方返回英格兰。在第六 世纪后期,教皇格列哥里(伟大者)派传教士由南部进入英格兰。在同 一个世纪,英格兰人再一次皈依基督教。
帝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诏书,从而使基督教成为政府所允许的宗教。
325年,尼西亚信经在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上通过,并成为基督教的
最基础的原则,现在几乎所有的基督教教派都接受这一原则。392年,

第三课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

第三课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

第三课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教学目标:1、对宗教的性质有一些初步的认识。

2、对建筑的空间结构有一定的感知方法和感知能力。

3、了解建筑是如何体现一定的思想观念并感受宗教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的知名小区——宇信凯旋城,整体建筑风格以欧式罗马风格为主。

主要特征为拱形门、厚重高大的墙体、雕塑。

这一节,我们来赏析为宗教服务的建筑——基督教建筑。

(板书课题: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宗教对于一时还找不到正确出路的广大人民群众,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支柱,它寄托着人们的理想和幻想。

在世界三大宗教盛行的年代里,世界各国建造了一大批宗教建筑。

二、讲授新课:基督教建筑艺术的几个发展阶段和风格特征。

1、希腊式建筑2、罗马式建筑2、拜占庭式建筑 4、哥特式建筑 5、巴洛克式风格三、结合课件,欣赏并讨论:学生围绕这几幅图片欣赏,分组讨论:希腊式建筑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围绕这几幅图片欣赏,分组讨论:罗马式建筑的风格特点是什么?学生围绕这几幅图片欣赏,分组讨论,拜占庭式建筑的风格特点是什么?学生围绕这几幅图片欣赏,分组讨论,哥特式式建筑的风格特点是什么?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

它们直接反映了中世纪新的结构技术和浓厚的宗教意识。

尖峭的形式,是尖券、尖拱技术的结晶;高耸的墙体,则包含着斜撑技术、扶壁技术的功绩。

而那空灵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态,则是基督教精神内涵的最确切的表述。

高而直、空灵、虚幻的形象,似乎直指上苍,启示人们脱离这个苦难、充满罪恶的世界,而奔赴“天国乐土”。

这种风格所表述的这些宗教意识以及所显示的技术成就,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具体地感受到。

首先是外部造型。

哥特式建筑特别是教堂,外观的基本特征是高而直,其典型构图是一对高耸的尖塔,中间夹着中厅的山墙,在山墙檐头的栏杆、大门洞上设置了一列布有雕像的凹龛,把整个立面横联系起来,在中央的栏杆和凹龛之间是象征天堂的圆形玫瑰窗。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

宗教建筑的社会意义
宗教建筑作为社会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 部分,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影响力。
宗教建筑在社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信仰的场所,也是人们交流互 动的场所,它能够促进社区凝聚力和文
化认同感的提升。
宗教建筑对于城市规划和景观建设也有 着重要的影响,它能够丰富城市的文化
内涵,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04
现代社会中宗教建筑的角色与 挑战
现代社会中宗教建筑的地位
心灵的慰藉
宗教建筑是人们寻求精神寄托和 安慰的重要场所,为信徒提供心
灵上的庇护。
文化传承
宗教建筑是不同文化背景下历史 和传统的见证,代表着不同宗教
信仰的独特文化。
社会凝聚
宗教建筑作为信仰的聚集地,有 助于增强社区凝聚力和认同感。
宗教建筑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麦加克尔白天房的建筑风格独特,其圆顶、高塔和洁白的 外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内部装饰也非常精美,充满了 伊斯兰文化的特色。
作为伊斯兰教的核心圣地,麦加克尔白天房不仅是一个建 筑奇迹,更是人类文化和宗教信仰的结晶。
道观:以中国道教青城山为例
01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这里有许多著名的 道观,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信徒前来参观和朝 拜。
峨眉山金顶不仅是佛教信徒的心灵寄托,也是旅游者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好去处 。
基督教教堂:以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为例
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罗马式和巴洛 克式建筑风格,其宏伟壮观的外观和内部装饰令人叹 为观止。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第三课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

第三课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

《圣索菲亚大教堂》土耳其伊 斯坦布尔, 拜占庭式建筑的代表作,突出 成就在于创造了帆拱上的穹顶 为中心的复杂拱卷结构平衡体 系,以及在这个体系下的集中 式开放型空间,对后世东方建 筑都产生了影响。
这幅马赛克壁画名 叫“圣人及伟大的 皇帝”(944年), 君士坦丁大帝手捧 君士坦丁堡、查士 丁尼一世手捧圣索 菲亚大教堂奉献给 怀抱圣婴耶稣的圣
泰姬陵度日,直至伤心忧郁而死。他死后,与宠妃一起被葬在泰姬陵。
《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奥玛尔清真寺》
伊斯兰教建筑涉 端庄,肃穆的陵墓,装 饰雕琢简约,最大的特色是建筑与水的结
合形成独特的美感。
பைடு நூலகம்
知识回顾
佛教建筑,基督教建筑,伊斯兰教建筑
母玛利亚。
皇门上方的马赛克壁画“和平与你同在,我是世界 的光”制作于公元9世纪。坐在宝座上的耶稣,右 手摆出祝福的手势,左手捧着圣书。跪在地上祈求 赐福的是莱昂六世。在耶稣旁边的纪念章中,是圣
母玛利亚与大天使加百列。
柏拉仁诺教堂始建于公元1555年,公元1560年完成。 位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外红场南端,是俄罗斯中后
座全世界最美丽的陵墓。同时,下令宫廷为她致哀两年,禁止一切娱乐活动。
1633年,泰姬陵在沙·贾汗选中的印度北部亚穆纳河转弯处的大花园内开始动工兴建。因为建筑学和珠宝最受 沙贾汗喜爱,所以,他选用大理石建造泰姬陵,并在大理石上镶嵌无数宝石作装饰。此间,印度本国以及波 斯、土耳其、巴格达的建筑师、镶嵌师、书法师、雕刻师、泥瓦工共计两万多人参与了泰姬陵的建设。1650 年,泰姬陵建成。但沙贾汗在泰姬陵建成不久便被儿子废除了王位,被囚禁在阿格拉城堡,晚年靠每天远望
期建筑的主要代表
《比萨教堂建筑群》包括教堂,洗礼堂,钟塔(比萨斜塔),是 为了纪念1062年打败阿拉伯人而建立,建筑形态各异,对比强烈,

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1)PPT课件

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1)PPT课件
宗教建筑的产生在那个宗教盛行的年代,也就产生了与之相关的宗教 建筑。在当时,宗教建筑一统治权力的象征,是所谓“主”或神力的寄托。 所以当时产生了一大批高规格的宗教建筑。
世界宗教建筑中相当一部分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名录。
3
(一)、佛教建筑
★播放图片。
桑 奇 大 塔
★大家看这个宗教建筑,它有什么特点呢?
宗教建筑的产生
宗教的产生世界宗教分为三大部分,佛教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恩格斯说,“一切的宗教都不过是支配 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 中,人间的力量采用了超人间的力量和形式。” 在统治阶级社会, 在当时科学不发达、心理空虚的时代,统治阶级利用它来巩固他们 的地位,劳动人民也通过它转移所受的苦难的痛苦,通过它来进行心 理安慰和精神寄托。
10
③、建筑风格特点
拜占庭时期创造了集中式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形式是,穹顶依靠四个或更多 的独立支柱来撑起,通过帆拱作为中介连接,成组的圆顶集合在一起,形成了复 杂拱券结构平衡体系。形成集中式开放型空间。
(2)建筑实例分析
①索菲亚大教堂
它是拜占庭建筑的代表 作品。
它中间的顶非常大,位 置最高,靠周围小和复杂 拱帆连接,靠周围较多的 立柱支撑。建筑跨度大, 整体宽。
9
1、拜占廷式建筑
(1)知识讲解
①、什么是拜占庭
拜占庭原是古希腊的一个城堡,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 国家,西罗马的首都仍在当时的罗马,东罗马定都拜占庭,东罗马也被称为 拜占庭帝国。
②、建筑风格的产生 拜占庭式建筑就从这个时 期产生。
拜占庭建筑是以古罗马 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的, 同时,又吸收了波两河流 域等东方建筑文化,孕育 生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 格。

第三课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

第三课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

比萨教堂建筑群是欧洲中世纪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它位于意大利的古城
比萨。这一建筑群包括教堂、洗礼堂、钟塔和公墓四个部分,其中前三个部 分最为重要。



比萨教堂建筑群

比萨教堂建筑群 内部景象及装饰
比萨教堂内、外部
比萨教堂建筑群 外部景象及装饰
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流行于12-14世纪。以其高超的技术和 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建筑 是欧洲中世纪建筑的高峰。
北欧最大的哥特式 教堂,也是世界最高的 教堂之一,两座塔楼高 达152米。
科隆主教堂——宏伟的中央大礼拜堂及 教堂内部彩色玻璃窗画
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1163-1345年 法国)
巴黎圣母院内部
哥特式建筑——米兰主教堂
米兰主教堂又名“多摩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华丽的教堂,属 于“晚期哥特式”或称“国际哥特式”教堂。
1211---1290年
兰斯主教堂内部
总体风格特点
直接反映了中世纪新的结构技术和浓厚的宗教 意识,尖峭的形式是尖券、尖拱技术的结晶,高耸 的墙体,则包含着斜撑技术,扶壁技术的功绩,而 那空灵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态,则是基督教精神 内涵的最确切的表述。高耸,空灵,尖峭、轻盈、 虚幻的形象、似乎直指上苍,启示人们脱离这个苦 难,充满罪恶的世界,而赴“天国乐土。
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
——宗教建筑
印度的桑奇大塔
世 佛教建筑

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

大 宗
拜占庭式
教 的
基督教建筑 罗马式
代 表
哥特式


印度的泰姬.玛哈尔陵

伊斯兰教建筑 耶路撒冷的奥马尔清真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①罗马式教堂普遍采用类似古罗马的拱顶和梁 柱相结合的体系,而哥特式教堂是以肋穹结构 为基础的建筑体系。②罗马式教堂建有沉重的 拱顶,稳定性取决于厚重的墙壁,而哥特式教 堂负重区域被挪到了教堂外部,在玻璃窗外修 了扶墙。③罗马式教堂窗户很小,内部昏暗, 而哥特式教堂窗户大大增加,空前规模采用彩 色玻璃画,内部充满各色光线。④罗马式教堂 强调巨大的支撑力,而哥特式教堂追求向上高 升的感觉,内部充满上升的直线。⑤罗马式教 堂内部雕刻运用幻想、变形的手法。而哥特式 教堂中的雕塑表现手法越来越写实,越来越世 俗化。
《华西里· 柏拉仁诺大教堂>>1555-1561 俄罗斯莫斯科为纪念1552年俄国 战胜外族侵路者而建,是一座具有纪念碑性质的基督教教堂建筑.它的风格属 拜占廷式与俄罗斯建筑风格的结合.华丽而又浓郁的装饰风格,突出了俄国历 史上民族独立人民胜利这一伟大主题.
2.罗马式教堂:厚石墙、圆形穹隆、连拱柱廊。 意大利比萨教堂。
<<比萨教堂建筑 群>>11-13世纪 意大 利比萨
这一建筑包括教堂、洗礼堂和钟塔(即著名 的比萨斜塔).是为了纪念1062年打败阿拉伯人而 建.三座建筑形态各异,但统一在以连续券空廊和 古典柱式为特征的共同建筑风格上,虽然不很规 范,但仍可见古罗马的遗韵,是罗马式建筑的代表 作.
3、哥特式教堂:
存在于12世纪后期到15世纪末,由法国兴起。 特点是高直尖,即高耸、尖拱券、飞扶壁和长 立柱。 代表性的有法国夏特尔教堂、巴黎圣母院、意 大利米兰教堂、德国的科隆教堂、法国兰斯主 教堂。
巴黎圣母院 (1163——1345) 法国巴黎塞纳河 斯德岛
圣徒小教堂的阞拱和花窗
夏特尔主教堂(1194—— 1260)法国巴黎夏特尔城
佛教 世 界 三 大 宗 教
印度桑Hale Waihona Puke 大塔 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 拜占庭式
基督教
罗马式
哥特式
伊斯兰教
1、拜占廷式教堂
基本特点:厚石墙、圆形穹隆。 代表性教堂:圣索非亚教堂、俄罗斯东正教教堂 (圣瓦西里· 勃拉日内教堂)。
<<索非亚大教堂>>(532-537年 在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这是拜 占廷式建筑的代表作.它的突出成就在于创造了以帆拱上的穹顶为中 心的复杂拱券结构平衡体系,以及在这个体系支持下的集中式开放型 空间.这一型制对后来欧洲乃至东方建筑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公元前250年
桑奇大塔(直径32米、高12.8米)
半球体象征印 度神话中孕育宇宙 的金卵,半球体之 上的伞柱象征宇宙 之轴,三层伞盖代 表佛、法、僧三宝。 “药叉女”的裸体 人像雕刻,是古代 印度早期农耕文化 生殖崇拜的象征, 被认为是古印度最 美丽的女性裸体雕 像之一。
婆罗浮屠意思就是「山顶的佛寺」。后来因为火山爆发,使这佛塔群下沉、并隐 盖于茂密的热带丛林中近千年,直到19世纪初才被清理出来,与中国的长城、埃 及的金字塔和柬埔寨的吴哥窟并称为古代东方四大奇迹。
<< >>(1248-1880
(
, 152 ).
请同学们归纳基督教三种建筑形式的特点:
1.罗马式特点: 厚石墙、穹隆圆顶、连拱柱廊。代表性教堂: 圣墓教堂。
2、拜占廷式特点:
厚石墙、帆拱上 + 穹隆圆顶。代表性教堂:圣 索非亚教堂、俄罗斯东正教教堂(圣瓦西里· 勃 拉日内教堂)。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吴哥寺>>
(12世纪上半期 柬埔寨)
<< 圣 马 可 教 堂 >>(11 ) 世 纪 重 建 意 大 利 威 尼 斯
宗教建筑的价值意义: 1.反映了当时宗教势力的强大。
2.体现了劳动群众在虔诚的宗教感
情驱使下进行的杰出艺术创作, 为人类留下了一批宝贵的文化遗产。
活动建议
从课文中任意挑选一件表现佛教、 从课文中任意挑选一件表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 教或希腊神话故事的美术作品,用写报告的形式讲述它 的具体内容、表现手法以及你的看法。
心灵的慰籍和寄托
——宗教建筑
印度桑奇大塔
世 界 三 大 宗 教
佛教
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印度本土佛教建筑的代表应该是盛放佛 祖舍利的桑奇塔。桑奇塔从整体上使用圆 形造型,单纯洗练,有强烈的稳重感。这 与塔内部的繁复雕刻形成了鲜明对比。高 起的石门也增加了整体的错落有致。其中 “药叉女”的雕像轻快活泼与古希腊端庄 的女神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形成了印度 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东亚的佛教建筑 影响深远。
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 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 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以及 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 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 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 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 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佛教 世 界 三 大 宗 教
印度桑奇大塔
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 拜占庭式
基督教
罗马式 哥特式 耶路撒冷的奥马尔清真寺
伊斯兰教
西班牙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印度泰姬玛哈尔陵
泰 姬 玛 哈 尔 陵
·
年 印 度 阿 格 拉
<<
>>(1630-1653
)
<<科尔多瓦大清真寺>>(785-987年 西班牙科尔多瓦)
法国哥特 式教堂最典型的 实例,最高的钟 塔高105米,内部 的彩色玻璃窗最 为著名,共有176 个,总面积达 25000平方米。
阳光透过大面 积的万紫千红的窗 子,把教堂内部映 照得五彩缤纷、光 彩夺目,这时的教 会已经淡化了禁欲 主义,主教堂都追 求装饰的华丽,教 士们说这是上帝居 住的地方,是天堂。 这里渗透着当时市 民们的理想和幻想。
米兰 主教 堂 (138 5—— 19世 纪初) 意大 利米 兰市
<<兰斯主教堂>>(12111290年 法国)法国哥特式教 堂盛期的代表作.钟塔高101 米,原是法国国王加冕教堂, 以形体匀称、装饰纤巧著称.
科 隆 主 教 堂
年 )
世 界 最德 高国 的科 教隆 堂市 之北 一欧 两最 座大 塔的 楼哥 高特 达式 教 堂 米也 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