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幼儿的想象与创造性
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幼儿时期是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关键时期,因为幼儿在这个时期呈现出了极大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其整个成长过程和将来的学习能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幼儿在富有创造力的学习环境中,更容易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了营造这样的环境,我们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具、工作坊、艺术角等材料和空间,让幼儿进行自由的探索和创造。
同时,让幼儿参与到各种开放性的活动中,例如绘画、手工制作等,鼓励他们尝试并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创意。
2. 鼓励幼儿进行自由游戏和角色扮演自由游戏和角色扮演是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创造自己的情节和故事。
教师和家长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启发,例如提供一些开放性问题,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创造力。
同时,要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不要给他们过多的限制和指导,让他们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推动幼儿参与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是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活动,幼儿有机会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需要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去构思和创作,这有助于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发展。
同时,教师和家长也可以提供引导和反馈,帮助幼儿不断提高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力。
4. 阅读与故事讲解阅读是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活动。
通过阅读丰富多样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和幻想故事,可以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进行讨论和解读,引导他们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同时,也可以鼓励幼儿自己创作故事,让他们尝试将自己的想象力付诸实践。
5. 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了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我们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和情境,激发他们动脑思考和找寻解决方法。
第六章第一节幼儿想象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六章第一节幼儿想象发展的主要特征幼儿的想象发展是指幼儿在认知和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展现出自己独特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在这一阶段,他们开始能够创造出与现实世界不同的情境和角色,并运用想象力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意愿。
幼儿想象发展的主要特征如下:
1.创造新的情境:幼儿在想象中创造出一些与现实不同的情境,如想象自己是一只小鸟,在天空中飞翔。
他们能够通过创造新的情境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扮演不同的角色:幼儿在想象中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想象自己是一位医生、一位消防员或是一位公主。
他们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情感。
3.表达内心感受:幼儿通过想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如通过角色扮演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他们能够用想象创造出一种情境,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4.建立虚构关系:幼儿在想象中可以建立虚构的关系,如想象自己有一个超能力的朋友或者是一个神奇的玩具。
他们通过建立虚构关系来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和沟通能力。
5.发展批判思维:幼儿在想象中可以进行思维的反复推理和比较,能够自己判断和评价不同情境的合理性和可能性。
他们通过想象来发展自己的批判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幼儿想象发展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幼儿个体的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还能够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和社交能力的提升。
通过想象,幼儿能够自主地探索和学习,并且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合作。
因此,教师和家
长应该在幼儿的想象发展中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支持,创造有利于幼儿发展想象力的环境和条件。
第六章 第二节 幼儿的想象与幼儿的活动

• (三)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在游戏中,特别是 角色扮演和造型游戏中,幼儿的想象异常活 跃
• 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引起幼儿想象的物质基础。
• (四)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 儿的想象力。
• 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是提高幼儿想象 力的重要措施
想象力测试
我准备了几道题目,想考考大家的想象力。当我出 示题目后,请在你的草稿纸上写下你的摆了两只倒扣着的杯子(如图),只要动 五根火柴,就可以让杯子的口倒过来,该怎么动呢?
第二题
有一个三角形,用十枚硬币组成, 现在要求只移动三枚硬币,就将 其改变成倒立三角形。
第三题
20世纪中有这样一年,把这一年的 年份写在纸上,把纸张倒过来时纸 张上的数还是这个年份数,请写下 这个年份数。
第二节 幼儿的想象与幼儿活动
• 幼儿想象发展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 措施
• 在幼儿想象发展中常常会把自己想象的事 情当作真实的事情。
• 幼儿想象的特点:想象有时和现实混淆 • 幼儿记忆不精确 • 耐心指导,帮助幼儿分清假象和真实情况
课后作业
• 课后习题P87 • 第一题 • 第三题
• 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
• (一)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 表现力
• 表象是想象的材料,表象的数量和质量直 接影响想象的水平。
• 语言可以表现想象,语言水平直接影响想 象的发展。
• (二)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 儿想象发展的条件
• 文学活动中的讲故事能发展幼儿的再造想 象;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创造性讲述,更能 激发幼儿广泛的联想。
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

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时期是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的关键阶段。
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不仅仅对幼儿个人的成长有益,也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本文将通过探讨各种方法和具体技巧来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一、丰富的环境创造提供一个丰富多样的环境对于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创造一个具有丰富资源的环境,包括多种玩具、材料、图书和艺术品等,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角落里放置各种装饰用品和玩具,或者提供丰富多样的颜色和形状的纸张,都可以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想象力。
二、游戏和戏剧游戏和戏剧是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角色扮演、戏剧表演等活动,幼儿可以释放他们的想象力并创造自己的故事情节。
在游戏和戏剧中,幼儿可以扮演各种角色,思考并模拟不同情境,这有助于他们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艺术和手工活动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和手工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提供各种材料和工具,鼓励幼儿自由地进行艺术和手工创作,他们可以从中发挥想象力,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作品。
此外,可以引导幼儿参与团体创作,通过合作和分享,拓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故事和音乐故事和音乐是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资源。
通过讲述和阅读各种富有想象力的故事,幼儿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创造自己故事的能力。
音乐也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力工具,通过欣赏音乐、合唱、舞蹈等活动,幼儿可以发展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五、鼓励自由思考和表达鼓励幼儿自由思考和表达是培养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
在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权利,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同时,给予幼儿足够的探索和发现的机会,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总结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
通过提供丰富的环境创造、游戏和戏剧、艺术和手工活动、故事和音乐以及鼓励自由思考和表达,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完整版)第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一、幼儿无意想像的特点:
▪ (一)想像没有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 引起
▪ (二)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 (三)想像的内容零散,没有系统 ▪ (四)以想像的过程为满足 ▪ (五)想像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二、有意想像的萌芽和发展
▪ 有意想像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了 比较明显的表现。主要表现在: ▪ 在活动中出现了有目的、有主题的想像; ▪ 想象的主题逐渐稳定; ▪ 为了实现主题,能够克服一定的困难。
▪ 幼儿创造想像发展的表现在于:情节逐渐 丰富,对原型的改造成分越来越大。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区别:
▪ 同样是“造”,再造想象出来的形象是现 实生活中已有的事物,是描述者知道而想 象者不知道的事物;
▪ 创造想象出来的形象是所有的人都不知的、 现实生活甚至可能不存在的事物。
(三)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的水平
在幼儿初期尤为突出。
(二)再造想象在幼儿生活中占主要地位 ▪ 1.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相比,是较低发展 水平的想象。他要求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较 少,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 ▪ 2. 再造想象是幼儿生活所大量需要的。他 们在听故事、看图像时需要再造想象;在 理解文艺作品和音乐作品时也需要再造想 象。
二、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发展
总的来说,学前儿童有意想像的水平还很低!
有意想像是需要培养的
▪ 成人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有主题的想像 活动,启发幼儿明确主题,准备有关 材料,如游戏中的玩具,绘画的材料 等等,成人及时的语言提示对幼儿有 意想像的发展期重要作用。
第四节
学前儿童再造想象与创造想像的发展
第四节 学前儿童再造想象与创造想像的发展
第六节 各年龄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
第六节 各年龄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
一、2—3岁儿童想像的特点
幼儿心理学教案 第六章幼儿的想象与创造性

幼儿心理学教案第六章幼儿的想象与创造性第六章幼儿的想象与创造性第一节幼儿想象发展的主要特征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幼儿想象发展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难点:幼儿想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方法: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练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复幼儿的记忆与幼儿的活动。
二、课程内容:1、想象的概念①定义:想象是人脑在一定刺激的影响下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例如古代人们面对美丽的月亮产生了___的想象,创造出“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
②补充:想象的分析、综合活动有四种形式:1.黏合:如___、美人鱼等形象。
2.夸张与强调:如大头儿子。
3.拟人化:如黑猫警长。
4.典型化:文学创作运用普遍,如___笔下的阿Q、___等。
请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哪些例子?明确:想象发生的条件是头脑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具有稳定性的表象储存作为想象的对象,同时要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以便运用内部的智力动作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2、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①想象在幼儿研究、游戏中的重要意义。
研究中的作用:想象帮助幼儿掌握抽象的概念,理解较复杂的知识,创造性的完成研究任务。
游戏中的作用:角色的扮演、材料的使用,游戏的整个过程都需要依靠幼儿的想象。
结构游戏中对结构材料、结构物体进行想象,通过一定的建构技能才能进行结构活动。
②想象的发展是幼儿创造思维的核心。
人的创造力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创造思维方面,而创造思维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直觉、灵感和想象。
三、教师小结。
四、课堂练:1.想象是人脑在一定刺激的影响下对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
2.人是根据自己的感知经验进行想象的。
3.想象在幼儿研究、游戏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4.人的创造力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创造思维方面。
5.创造思维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直觉、灵感和想象。
6.想象是幼儿创造思维的核心。
五、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一)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按照想象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分,想象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六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课程代码:12340)第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想象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第二节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第三节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第四节学前儿童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发展第五节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第一节想象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想象是儿童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未感知过的新形象的过程。
按照是否具有目的性来划分想象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按照形成方式和和新颖程度的不同来划分,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一、想象与学前儿童的认知活动(一)想象依靠原有表象儿童的想象要以头脑中已有的表象作为基础,这些表象是儿童之前感知过的事物在其头脑中留下的具体形象。
换言之,想象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客观事实作为加工原材料。
(二)想象和记忆密不可分想象需要以记忆为基础。
想象的发展对记忆活动也有积极影响。
(三)想象和思维关系密切儿童的想象只是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依然具有夸张、易混淆以及受情绪影响等特点,还不能达到思维的水平。
换言之,儿童的想象介于记忆和创造性思维之间。
二、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一)想象引发情绪儿童的情绪往往是通过想象引发的。
(二)情绪影响想象想象能够引发情绪,而情绪和兴趣也会影响儿童的想象。
情绪不仅能够引起想象过程,还能够改变想象方向。
三、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一)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想象能丰富学前儿童游戏的内容和形式等,是游戏活动的关键。
(二)想象与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想象能够促进理解和记忆活动,引发情绪和兴趣,丰富游戏。
第二节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一、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因此,想象的发生离不开儿童表象和语言的发生与发展,也离不开大脑皮质的成熟。
另外,儿童语言的发生和发展也是想象发生的关键因素。
二、学前儿童想象萌芽的特点1.记忆表象在新情境中重演2.简单的相似联想3. 此阶段儿童的想象没有或很少有情节的组合三、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前儿童想象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的趋势:1. 想象从无意性发展到初步出现有意性2.想象从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3.想象从极大的夸张性发展到初步具有逻辑性第三节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一、学前儿童无意想象的特点(一)什么是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一种不自觉的,没有预定目的的想象。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第三节 幼儿想象的培养
一、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二、提高幼儿的语言水平,促进想象能力的提高
案
正在吃饭时,范老师生气地对我说:“尹老师,你看看文文这
例
孩子,昨天明明给她吃药了,结果她一放学见到妈妈的时候却
思
说‘老师没有给我吃药’,这孩子怎么这样撒谎?”我回头一
考
看,文文表情悲苦地望着我,一副要哭出来的样子,我一笑,对 范老师说:“没关系的,她也不是故意的,咱们下回不会这样做
第二节 幼儿想象发展的特征
一、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
(一)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 (二)想象的主题易受外界的干扰而变化 (三)想象过程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
案
老师要求幼儿画画时,许多幼儿漫无目的,部分幼儿自己玩
例
游戏,有的幼儿看到别的小朋友画其他东西,又突然改变了主
思
意。
考
幼儿在游戏中一会儿当老师,一会儿当医生。在画画时,本来
第六章
幼儿的想象发展与教育
1.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2.幼儿想象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3.创造想象与再造想象的发展过程。 4.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第一节 想象概述
一、想象的概念
儿童绘制的《未来交通工具》图
二、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想象在幼儿的学习、游戏等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1.想象在幼儿学习中的作用 2.想象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 (二)想象的发展是幼儿创造思维发展的核心
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正在吃饭时,范老师生气地对我说:“尹老师,你看看文文这
例
孩子,昨天明明给她吃药了,结果她一放学见到妈妈的时候却
思
说‘老师没有给我吃药’,这孩子怎么这样撒谎?”我回头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限和不足 • 3. 代替功能 • 想象的代替功能是指当某些需要和活动不能满足或完成时,
可以通过想象,从心理上得到某种替代与回忆痛苦的事情,但有好的结果。如同游戏一样, 儿童自己对痛苦的事情赋予良好的结果。在幼儿园 美育玩到玩具,梦里有好多的玩具包围着。
• 4、噩梦。在噩梦中会有恐惧或悲伤等体验,这是对 没有意识到的不愉快的回忆。如一个5岁的女孩,有 一天半夜突然惊醒,又哭又叫,说:“妈妈,我怕, 我怕!”清醒后她说自己看见很多妖怪在追她。
梦
再造想象
想
象
有意 创造想象
想象
理想
幻想
空想
• 根据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有意想 象和无意想象
• 根据有意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的 不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拓展:幻想
•幻想:与个人的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也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 式
•根据幻想的社会价值和有无实现的可能性,可以把幻 想分为积极的幻想(理想)和消极的幻想(空想)
象结果。不感兴趣的活动,缺乏想象。
• (二)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 再造想象:对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语言文字 的描述或图样,图纸、符号的示意,而在头脑中 形成有关这一客体新形象的过程。
• 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赖现存 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的区别和联系
• 4、幼儿创造性常常体现于游戏活动中
• 幼儿的游戏是对周围生活种种现象的再现或模仿, 但这种再现或模仿并不是简单地、直接地再现周围 生活现状,而是幼儿再造想象、创造想象的结果。
(二)幼儿创造性学习的特征
• 幼儿创造性学习是幼儿在学习活动中所具有的创 造性人格特征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 强调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强调自我 建构、自我发现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 5、受到自我惩罚的梦。这种梦,有时是听父母讲了可 怕的故事造成的,有时则是其他原因。例如,某幼儿 入睡前用东西砸了自觉的脚趾头,醒来后说小狗咬了 她的脚趾头。
• 6、由身体受到刺激直接转化而来的直接象征。如小孩 晚上睡觉尿湿了,会梦见自己坐在水盆里。
• 幼儿以无意想象为主,其主要特点为: • 1、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 • 幼儿想象的产生,常由外界刺激物引起 • 2、想象的主题易受外界的干扰而变化 • 主要由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决定 • 3、想象过程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 • 情绪高涨时,幼儿想象就活跃,不断出现新的想
• 1、创造性学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
• 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 • 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人 • 幼儿是探索者和追求者
• 2、创造性学习离不开学习动机
• 需要(需要的表现形态:兴趣、爱好、态度、理 想和信念等)
• 情感因素
• 在学兴趣上,创造型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有旺盛的 求知欲,对智力活动有广泛的兴趣,表现出出众的意 志品质,能排除外界干扰而长期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 问题上;在学习动机上,创造型幼儿对事物的变化机 制有深究的动机,渴望找到疑难问题的答案,喜欢找 缺点并加以批判,且对自己的直觉能力表示自信;在 学习态度上,创造型幼儿对感兴趣的事物思花大量的 时间去探究;在思考问题的范围与领域上,往往不为 教师所左右。
• 2、幼儿创造性表现为具有好奇心
• 愿意了解和接触事物 • 好奇心是创造性的巨大动力,是创造性想象不断
发展的条件
• 3、幼儿创造性就是善于组织自己的“材料” • 能根据相关经验,组织这些经验与材料
• 幼儿的再造想象就是对经验进行组织加工的想象, 对幼儿创造性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 在摆弄操作的过程中,幼儿不断组织自己的经验与 “材料”,也是创造性活动的过程
(三)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 想象的发展是幼儿创造思维发展的核心 • 人的创造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创造思维方面。而
创造思维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直觉、灵感和 想象。 • 评价幼儿创造思维的水平主要从想象的水平出发。
三、幼儿想象的主要特征
• (一)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 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和意图,在一定刺激影
三、幼儿创造性的表现
• (一)幼儿创造性及表现
• 幼儿创造性是指幼儿根据一定的目的或意愿,在已 有经验的基础上,经创造性的想象,用新颖、独特 的方法产生具有个人价值结果的一种心理品质。
幼儿创造性具体表现为:
• 1、幼儿创造性突出表现在想象力上
• 幼儿处于探索周围事物的关键时期,好奇心强, 较少受社会文化的影响,较少受已有知识经验的 制约。
• 区别:再造想象出来的事物是现实生活中已经存 在的;创造想象出来的事物是现实不存在的事物。
• 联系:创造想象是在再造想象的基础上形成的, 再造想象贫乏的人是不可能有丰富的创造想象。
• 幼儿期,以再造想象为主,想象在很大程 度上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
• (三)想象有时与现实混淆
• 幼儿期,常将想象的东西和现实进行混淆,表现 在三个方面:
➢ 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到
➢ 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成已经发生的事情来描述 ➢ 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往往身临其境,与
角色产生同样的情景反映。
• 有人说:幼儿比成人更善于想象?你同意吗?
• 想象的水平直接取决于表象的数量和质量, 以及分析综合能力的发展程度。幼儿的知识 经验和语言水平都远不如成人,且表象的丰 富性和准确性都差,思维也不如成人。
第六章:幼儿想象的发展
第一节幼儿想象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 (一)想象的概念 • 想象是人脑在一定刺激的影响下对已有表象进行
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 想象不同于表象,它属于高级认知过程。人们往
往可以借助于想象解决问题。
• 想象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吗?
拓展:想象的功能
响下,不由自主地进行的想象。 • 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 有意想象:根据一定目的,自觉地创造出新形象
的过程。
小资料:
幼儿梦的种类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了幼儿梦的种类,认为可能分为下 列几类:
•1、反映愿望的。例如,有两个月不让小女孩吃雪糕,她在梦 中吃了好多的雪糕。
•2、以一物代替他物的。例如,在梦里如同在游戏中医院,有 象征性的大人、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