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第六章-想象课件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第三节 幼儿想象的培养
一、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二、提高幼儿的语言水平,促进想象能力的提高
案
正在吃饭时,范老师生气地对我说:“尹老师,你看看文文这
例
孩子,昨天明明给她吃药了,结果她一放学见到妈妈的时候却
思
说‘老师没有给我吃药’,这孩子怎么这样撒谎?”我回头一
考
看,文文表情悲苦地望着我,一副要哭出来的样子,我一笑,对 范老师说:“没关系的,她也不是故意的,咱们下回不会这样做
第二节 幼儿想象发展的特征
一、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
(一)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 (二)想象的主题易受外界的干扰而变化 (三)想象过程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
案
老师要求幼儿画画时,许多幼儿漫无目的,部分幼儿自己玩
例
游戏,有的幼儿看到别的小朋友画其他东西,又突然改变了主
思
意。
考
幼儿在游戏中一会儿当老师,一会儿当医生。在画画时,本来
第六章
幼儿的想象发展与教育
1.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2.幼儿想象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3.创造想象与再造想象的发展过程。 4.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第一节 想象概述
一、想象的概念
儿童绘制的《未来交通工具》图
二、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想象在幼儿的学习、游戏等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1.想象在幼儿学习中的作用 2.想象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 (二)想象的发展是幼儿创造思维发展的核心
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正在吃饭时,范老师生气地对我说:“尹老师,你看看文文这
例
孩子,昨天明明给她吃药了,结果她一放学见到妈妈的时候却
思
说‘老师没有给我吃药’,这孩子怎么这样撒谎?”我回头一
心理学PPT课件第六章 思维与想象

•
(172-173页)
(二)青少年思维的培养
• 1、激发求知欲,增强思维的自觉性
• 2、创建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 力
• 3、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独立思考 的能力
• 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 5、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
(174-177页)
• 亚里士多德被誉为是西方的“圣人”,其著作 被奉为“经典”不容置疑。亚里士多德说过: 推动一个物体的力取消后,原来运动的物体便 归于静止。伽利略对此提出质疑,他看到这个 事实:有人推辆小车走,如果他忽然停止推动, 小车并不立即停止,而是继续走一段路,要使 路面平滑,还会走得更远。他由此进一步推论: 如果毫无摩擦,小车将会永远运动下去。这个 观点为后来牛顿的运动第一定理奠定了基础。
1 2 3 4 5 6 7
8
给定空瓶(单位:升)
A
B
C
29
3
21
127
3
14
163
25
18
43
10
9
42
6
20
59
4
23
49
3
15
39
3
所需的 水量
20 100 99
5 21 31 20
18
解决方式
A-3B B-A-2C B-A-2C B-A-2C B-A-2C B-A-2C
A-C A+C
• 功能固着
第六章 思维与想象
主要内容:
• 一、思维概述 • 二、概念的获得 • 三、问题的解决 • 四、想象 • 五、青少年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思维概述
• (一)思维
(142页)
• 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幼儿心理第六章-想象课件

A
49
四、学前儿童想象力的 培养
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 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2、在文学艺术等活动中 ,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 条件(绘画、音乐)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 导幼儿大胆想象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50
4、创设问题情境,训练 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 儿异想天开。
5、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 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30
1、学前儿童再造想象的特点; (1)幼儿的再造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
言描述;
(2)常常根据外界情景的变化而变化; (3)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
件。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31
整个幼儿时期,幼儿是以再造想象为主的。 从内容上可分为: (1)经验性想象:想象凭借个人生活经验 (2)情境性想象:想象由某个情境引起 (3)愿望性想象:想象表露个人愿望 (4)拟人化想象:把客观事物想象成人 (5)夸张性想象:幼儿园孩子“说大话”的现象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8
(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 的描述和图样、图纸、符号的 示意,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 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如:续编故事、娃娃家游戏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9
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 两个必要条件:
1、是正确理解语词描述和图 样、符号标志的意义。
2、是丰富的表象储备。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6
三、想象的种类
(一)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的,在 一定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地进 行的想象。
如: 仰望浮云 梦
幼儿心理学第六章想象的发展演示文稿

例如,在画画时常边画边根据已画出的线条、图形而 改变原定想象的内容。
3、幼儿晚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成人的教育
引导下,儿童不仅能根据成人的要求展开想象, 而且在一些活动中能自己确定主题,围绕主题想 象,并能排除无关事件的干扰,将主题进行到底 。
大班幼儿不仅对想象活动的过程感兴趣,而且开 始对想象的结果感兴趣,并进行简单的评价。
例如,画画时会边画边自言 自语:“画得不像,小兔子 的耳朵画得太短了,应该再 长一些
1、幼儿初期 儿童的想象常依靠成人的言语描述或外 界情境的变化,想象中的形象多是记忆表象的简单加 工,缺乏新异性。
2、幼儿中晚期 想象的内容日益丰富,而且在再造想 象中出现了一些创造想象的因素。例如:能根据一些有
5、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 6、抓住日常生活中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进行想象 。
1、幼儿初期,儿童的想象常无预定的、明确 的目的,是在外界事物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 ,主题易变。
例如,小班幼儿画画时,并不知道要画什么,只满 足于在纸上乱画;搭积木时,只对结构动作感兴趣 重复搭好推倒的动作,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地产生的想象 。
注:梦是在睡眠状态下产生的一种正常的心 理现象,是 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二)有意想象
❖ 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 的想象 。
❖ 科学家提出的各种假说,文学艺术家在头脑中构思 的人物形象等都是有意想象的结果。
1、再造想象
❖ 根据语言的描述和非语言(图样)的描绘,在 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 (二)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幻 灯片 14
幼儿心理学第六章

第一节幼儿想象发展的主要特征一、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什么是想象?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有何作用?(一)想象的概念想象是人脑在一定刺激的影响下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如:一名6岁的儿童画的未来的交通工具(见图),就是对汽车和直升飞机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出的新的形象。
孩子自己解释为:去外地外婆家,就让“它”飞起来,到那个城市,就降到公路上去,到外婆家的速度就快了。
生活在二十世纪末叶的我们,对二十一世纪祖国的发展面貌似乎清楚地看到了;对以前中国人民所遭受的压迫情景也似乎历历在目。
这些都是想象的结果。
想象中的形象似乎是我们从未感知过的,有些甚至是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形象。
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聊斋志异》中,的狐仙等都是客观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这些形象都是人们自身想象出来的。
而这些形象无一不是我们中国人的打扮。
可见人是根据自己的感知经验,即记忆表象进行想象的。
从这个意义上看,想象,归根结底还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二)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想象在幼儿的学习、游戏等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想象在幼儿学习中的作用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直接感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但人不可能事事都去亲身实践,因此就有必要通过他人的描述间接地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人们在获取间接认识的过程中,没有想象是无法构建出新形象、新知识的。
想象在幼儿学习活动中帮助幼儿掌握抽象的概念,理解较为复杂的知识,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幼儿在学习“4可以分成2和2”的组成概念时,教师可以用直观的语言激发幼儿的想象,让幼儿通过实物表象(如:头脑中出现4个桔子分两份的分法)理解数的组成概念。
又如语言课中的续编故事,教师讲出故事的前半部分,让幼儿通过想象编出不同的结尾来。
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幼儿也离不开想象这一心理过程。
缺乏想象力的幼儿,是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
想象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幼儿的主要活动是游戏。
幼儿心理学第六章想象的发展PPT课件

向,喜欢提出一些新奇的问题和使成人感到幼稚可笑的想法。
幼儿受生活经验和空间知觉发展水平的限制,想 象常脱离实际,与现实混淆,这是幼儿想象的突出特 点。幼儿常根据自己的主观体验和经验来体会和想象
现实,使想象具有特殊的夸大性和缩小性,夸大印象 中特别深刻的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缩小其余部分。 (例如:儿童画“寻找失落的铅笔”,用主观的空间 关系代替客观的空间关系,把正面和侧面重叠在一起, 大小比例失调,过分夸大了找到的铅笔和手。)
▪ 例如:各种神话、童话中的形象。
▪ 注:当人们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想象未来 时,这种想象叫做 理想 。
▪ 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甚至违背事物发展的 客观进程,这种不可能实现的想象叫做 空想 。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 一、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 (一)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初 步发展。幻灯片 12
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想象 。
注:梦是在睡眠状态下产生的一种正常的心 理现象,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二)有意想象
▪ 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 自觉进行的想象 。
▪ 科学家提出的各种假说,文学艺术家在头 脑中构思的人物形象等都是有意想象的结 果。
1、再造想象
▪ 根据语言的描述和非语言(图样)的 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心理 过程。
(三)想象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 1、想象的产生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标志 ▪ 2、想象是儿童理解的基础 ▪ 3、想象在游戏中作用:游戏离不开想象 ▪ 4、想象发展是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核心 ▪ 5、想象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二、想象的种类
幼儿园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案例课件

幼儿园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案例课件这个19课件。
主要包含想象的概述,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等。
第六章学前儿童第象的发展一、想象的概念想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形式,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经形成的一些表象进行新的结合的过程。
二、想象的构成方式想象的分析和综合活动有以下几种方式:(一)黏合黏合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特征或某一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二)夸张夸张又称强调,是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征,使其某一特性经过增大、缩小、数量加多或色彩加浓等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进行各种创作的一种重要手法。
(三)典型化典型化就是根据一类事物同的、典型的特征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这是一种在文学艺术创作中普遍采用的方式。
(四)拟人化拟人化是把人类的形象和特征加在外界客观对象上,使之人格化的方式。
拟人化也是文学和其他艺术创作的一种重要手段。
三、想象与现实的关系想象与现实的关系(一)客观现实是想象的原材料(二)想象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四、想象的分类(一)无意想象无意想象即不随意想象,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产生的想象。
(二)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即随意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努力进行的想象。
根据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不同程度,可以将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1.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或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的有关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再造想象产生的新形象是相对的,想象内容对于想象者来说是新的,而实际上却是已经存在的事物形象。
2.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自己积累的记忆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创造想象的特点是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
产生创造想象应具备的三个条件第一丰富的表象储备。
第二知识经验的积累。
第三创造原型的启发。
3.幻想幻想是一种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它的显著特点是体现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6心理学 第六章 想象

第六章学前儿童的想象一、想象概述1、想象的概念: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
2、想象的种类:(1)想象按其功能分为:认知性想象和情感性想象(2)根据想象有没有目的,划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3)根据想象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的差异,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3、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想象与学前儿童的认知活动:①想象依靠原有的表象。
②想象和记忆密不可分。
③想象和思维关系密切。
(2)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①想象往往能引发情绪。
②情绪影响想象。
(3)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是游戏,想象在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没有想象,也不可能进行任何游戏活动。
(4)想象与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想象是学前儿童学习活动必不可少的。
没有想象,就没有理解,而没有理解,就无法学习,掌握新知识。
(5)想象的发展是幼儿创造思维发展的核心。
创造思维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直觉、灵感和想象。
换言之,想象是创造思维的一个主要方面。
二、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和发展1、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1)想象发生的年龄:1岁半-2岁儿童出现想象的萌芽。
(2)想象发生的原因:1大脑皮质的成熟儿童语言的发生生活经验的积累(3)想象萌芽的表现和特点:儿童最初的想象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简单迁移。
表现为下列特点:①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
②简单的相似联想。
③没有情节的组合。
2、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的一般趋势(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2)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3、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1)无意想象的特点:①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例如:看见小碗小勺,就想喂洋娃娃。
看见小汽车,就想要玩开汽车。
看见书包,又想去当小学生。
②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例如:在游戏中,幼儿正在当医生,忽然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包糖果,她就跑去当工人,和小朋友们一起包糖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20
3、空想
也称消极的幻想,它违背 客观事物发展规律,且 毫无实现的可能,是一 种无益的幻想,常使人 脱离现实,想入非非, 以无益的想象代替实际 行动,害怕艰苦的劳动 和逃避困难。
人的头脑不仅能够产生过去感知过的
事物形象,而且能够产生过去从未感知过
的事物形象。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5
二、想象在幼儿心理
发展中的作用
1.想象的产生是幼儿认知发展的标志。 2.想象与幼儿的学习、游戏等实践活动 密不可分,幼儿的学习、游戏离不开想象 3.想象的发展是幼儿创造思维发展的核心
人的创造力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创造思维方面。 而创造思维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直觉、灵感和想象。对于幼儿来说, 创造思维的核心就是想象
滑、天冷。这种想象是( A )
A.经验性想象
B.情境性想象
C.愿望性想象
D.拟人性想象无忧PPT整理发布
A
59
4 作家创作新小说,科学家提出新构想等活动,所进
行的想象都属于( c )
A无意想象 B 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5 幼儿在游戏中,看见小碗,就想象娃娃吃饭;看见 书包,又想象去当小学生。这些反映出幼儿想象活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42
2岁以后3岁以前偶然画出的图形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43
3—4岁的自由联想性 质的无意想象
(一)想象活动没有 目的,没有前后一 贯的主题
(二)想象内容零碎 ,无意义联系,想 象内容贫乏,数量 少而单调
A
无忧PPT整理发布
44
4—5岁的无意想象中出 现了有意成分
(一)想象仍以无意性 为主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26
2、有意想象的萌芽
有意想象在幼儿中期开始萌芽, 幼儿晚期有了比较明显的表现。这 种表现是:在活动中出现了有目的 、有主题的想象;想象的主题逐渐 稳定;为了实现一定的主题,能够 克服一定的困难。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27
我的家(二)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28
(二)再造想象为主,
6、抓住日常生活中发布
A
51
表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 作用
表象是想象的材料。表象的数 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想象的水平。 表象越丰富、准确,想象就越新颖、
越深刻、越合理。反之想象就会 狭窄、肤浅甚至是荒诞的。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52
在语言活动中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A
49
四、学前儿童想象力的 培养
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 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2、在文学艺术等活动中 ,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 条件(绘画、音乐)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 导幼儿大胆想象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50
4、创设问题情境,训练 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 儿异想天开。
5、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 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34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35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36
(三)想象易脱离实际, 与现实混淆。
1、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 到。
2、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成已发生 的事情来描述。
3、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
,往往身临其境,与角色产生
同样的情绪反应。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37
学前儿童想象具有夸张性; 表现: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22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23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24
1、幼儿无意想象的特点
(1)想象无预定目的, 常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25
幼儿的想象有明显的主观 情绪性,对感兴趣的主题常 百听不厌,百玩不厌;对不 感兴趣的主题,即使成人提 出要求,幼儿也常予以拒绝 。
Your Subtitle Goes Here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1
什么是想象?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2
一、定义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 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是思维的特殊形式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3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4
第一,想象的基础是客观现实。 想象是以头脑中记忆表象为原材进行加
工改造而形成的。 问题:天生的盲人可以想象出颜色的绚丽 的色彩和五彩的花朵吗?为什么? 第二,想象的结果可以超越现实。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10
2、创造想象
(1)定义: 创造想象是根据 一定的目的、任务,不依赖 现存的描述,而在头脑 中独 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 理过程。
如:设计师、《月牙荡秋千》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11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12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13
课堂游戏
请同学画出一棵你 梦想中的树
无忧PPT整理发布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8
(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 的描述和图样、图纸、符号的 示意,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 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如:续编故事、娃娃家游戏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9
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 两个必要条件:
1、是正确理解语词描述和图 样、符号标志的意义。
2、是丰富的表象储备。
联系:创造是在再造的基础上形成的,创造 有再造因素。再造想贫乏的人是不可能 有丰富的创造想象的。 因此,要培养人的创造力, 首先要培养人的再造想象。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18
(三)幻想、理想和 空想
1、幻想
幻想是一种与个人愿望相 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我是灰 姑娘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19
2、理想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48
2、原因及教育措施 原因:(1)这是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幼儿还
不能把想象的事物与现实中的事物清楚地区别开
来。
(2)幼儿记忆的不精确,想象表象能力有限。
教育措施:我们绝不能误认为孩子在“说谎”。
而应耐心指导,帮助孩子分清什么是假想的,
什么是真实的,从而促进幼儿想象的发展。
无忧PPT整理发布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6
三、想象的种类
(一)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的,在 一定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地进 行的想象。
如: 仰望浮云 梦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7
2、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 任务,自觉地创造出新形象的 过程。
是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主要想象形。
如:画画 玩积木
无忧PPT整理发布
46
3、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
有意性;
(2)从想象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开始出现 创造性;
(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 的逻辑性。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47
三、幼儿想象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措施
1、正确对待幼儿的“撒谎”现象
一个3岁多的幼儿听到他爸爸介绍了出差 广州了的情况,他也很想去广州玩一玩。星 期一去幼儿园,老师问他:“星期天去哪儿 了,玩得好吗?”他回答说:“去广州了, 玩得真高兴。”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30
1、学前儿童再造想象的特点; (1)幼儿的再造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
言描述;
(2)常常根据外界情景的变化而变化; (3)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
件。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31
整个幼儿时期,幼儿是以再造想象为主的。 从内容上可分为: (1)经验性想象:想象凭借个人生活经验 (2)情境性想象:想象由某个情境引起 (3)愿望性想象:想象表露个人愿望 (4)拟人化想象:把客观事物想象成人 (5)夸张性想象:幼儿园孩子“说大话”的现象
A
14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15
看完这几幅图画 你有什么感想?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16
(2)特点
独立性 首创性 新颖性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17
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 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再造想象出来的形象是现实生活 中已有的事物,创造想象出来 的形象 所有的人都不知现实生活中甚至可能 不存在的事物。
如:续编故事 续编儿歌 一问一答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53
通过美工活动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54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55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56
小结
幼儿期是儿童想象非常活跃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每 一位老师,每一位家长都有责任了解学 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并珍惜孩子想 象成果,拆除束缚孩子想象的栅栏,因 势引导地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无忧PPT整理发布
A
21
一、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一)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 象开始发展。
小班:想象常无预定的、明确的目的 ,
主题易变 。
中班: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想象出现了
主题,但不能持久 ,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