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雾霾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4年北京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范文

《北京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篇一一、引言近年来,北京雾霾天气频发,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
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治理对策的制定和实施也需多方面的努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北京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二、北京雾霾天气形成原因1. 气象因素北京地处华北平原,气候干燥,风力较小,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此外,静稳天气、逆温层等气象条件也容易导致雾霾天气的形成。
2. 工业排放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工业发达,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工业排放。
这些排放物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对空气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3. 交通排放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发展,汽车尾气排放成为了雾霾天气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北京市机动车数量庞大,交通拥堵现象严重,尾气排放量大且难以有效扩散。
4. 城市绿化不足城市绿化对于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北京市的绿化面积相对较小,绿地面积的不足也加剧了雾霾天气的形成。
三、治理对策1.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建立完善的气象监测网络,及时掌握雾霾天气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同时,加强预警系统建设,提前发布雾霾天气预警信息,提醒市民采取防护措施。
2. 控制工业排放加强工业企业的环保监管,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加强工业园区的集中供热和供气,减少散乱污企业的存在。
3. 优化交通结构加大公共交通投入,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便捷性,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同时,加强交通管理,减少交通拥堵现象,降低汽车尾气排放。
4. 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加大城市绿化投入,增加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化率。
同时,加强绿化植被的种植和养护工作,提高其吸附污染物的能力。
5. 强化法律法规建设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排放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加强环保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四、结论北京雾霾天气的治理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措施。
只有通过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控制工业排放、优化交通结构、增加城市绿化面积以及强化法律法规建设等措施的综合应用,才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
北京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

北京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近年来,北京的雾霾天气日益严重,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本文将深入探讨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一、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1. 工业和交通排放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是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量的尾气和工业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有害物质,排放到大气中后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反应形成颗粒物,导致雾霾天气的生成。
2. 天气条件特定的天气条件也会促成雾霾天气的形成。
冬季的高压天气、低温和逆温层等天气现象会导致空气层稳定和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的扩散,从而形成雾霾天气。
3. 秸秆焚烧农民焚烧秸秆是雾霾天气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每年秋天,大量的秸秆被焚烧,释放出大量的污染物,如一氧化碳、硫化物和颗粒物等,进一步加剧了大气污染。
二、雾霾天气的治理对策1. 减少工业和交通排放要改善雾霾天气,首先要减少工业和交通的排放。
政府应加强环保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另外,鼓励绿色出行,推广公共交通和新能源交通工具等,以减少尾气的排放。
2. 加强农田管理针对秸秆焚烧问题,政府应加大农业技术研发力度,开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鼓励农民采用秸秆还田、秸秆发电等方式,避免焚烧产生的污染物。
3. 提高大气扩散条件改善大气扩散条件对于治理雾霾天气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手段限制城市规划和建设,减少高楼大厦的密度,增加绿地和公共空间,提升城市的通风能力。
此外,合理调整工业布局,避免工业集中排放,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
4. 提升环境意识提升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保素养是治理雾霾天气的基础。
政府可以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环保知识,引导居民绿色出行,倡导减少燃放烟花爆竹等有害行为。
5. 国际合作雾霾天气治理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参与和合作。
政府可以积极加入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环境治理。
三、结语北京雾霾天气的治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北京雾霾的成因及对策

北京雾霾的成因及对策北京的雾霾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1.工业污染:北京地区工业污染较为严重,尤其是燃煤工业企业和重工业活动,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和颗粒物,造成空气污染。
2.机动车尾气:北京市机动车辆数量庞大,尾气排放量巨大,尤其是老旧车辆和柴油车辆,排放了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加重了空气污染。
3.秸秆焚烧:北京周边地区的农民在收割庄稼后常常采用焚烧的方式处理秸秆,释放了大量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
4.天气条件:北京地处于地势低洼的盆地,冬季气温低,加上地势所限,大气层中的湿气和颗粒物凝结在城市上空无法散去,形成了雾霾。
面对雾霾问题,北京市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1.治理工业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推行严格的环保法规,限制污染物的排放,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改造老旧工业企业,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2.限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实施了车辆尾气污染排放标准和限行措施,促进了更环保的燃油和电动汽车的推广,减少了机动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贡献。
3.秸秆综合利用:鼓励农民采用秸秆还田、秸秆发电等方式替代焚烧,提供相应的补贴和技术支持,减少农村地区的秸秆焚烧,降低了雾霾的形成。
4.加强大气环境监测和预警:建立了多个气象监测站点,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及时发布雾霾等级预警,提醒市民采取相应的防护和应对措施。
5.治理室内空气污染:加强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改善,提高公共场所和居民楼的通风设施,减少室内污染源的释放,保障市民的健康。
6.推广清洁能源: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入和推广力度,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对空气污染的贡献。
总之,解决北京的雾霾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涉及工业、交通、农业等各个领域,需要政府、企业和市民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加强环境保护,采取有效的对策,才能改善北京的空气质量,让市民能够呼吸清新的空气。
北京雾霾的成因及其管制政策

北京雾霾的成因及其管制政策近年来,北京市频繁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北京雾霾的成因,并探讨相关管制政策。
一、雾霾成因分析雾霾主要由气象条件和人为排放物共同形成。
首先,气象条件对雾霾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冬季温度低、湿度大,加上静稳的气流条件,导致空气污染物难以扩散,进而形成严重的雾霾。
其次,人为排放物也是雾霾的重要成因。
这些排放物包括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燃煤和燃油等,它们中的细颗粒物(PM2.5)和二氧化硫(SO2)是雾霾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雾霾管制政策为了应对雾霾问题,北京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管制政策。
首先,限制工业排放。
北京市建立了严格的工业排放标准,并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进行整改或关停。
其次,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
北京市实施了“京六”准排放标准,逐步淘汰高污染排放的老旧机动车,并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
此外,政府还推动居民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燃煤污染。
最后,加强大气污染监测和预警。
北京市建立了全市范围内的大气污染监测系统,通过监测数据预测雾霾的发生,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三、雾霾管制政策的成效北京市的管制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根据数据显示,近年来北京市的空气质量有所改善,雾霾天数减少。
这一成绩得益于政府的积极执政和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
然而,雾霾问题依然存在,进一步管制政策的完善依然是重要的任务。
四、进一步的措施和建议除加强已有管制政策外,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来应对雾霾问题。
首先,加强环境监管执法。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各类污染源的执法力度,对违法排放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肃查处。
其次,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
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此外,还可以鼓励居民使用清洁燃气替代燃煤,减少家庭燃煤造成的污染。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
雾霾问题是全球性的,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共同应对雾霾危机。
综上所述,北京雾霾的成因复杂多样,需要综合多种管制政策来应对。
《2024年北京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范文

《北京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篇一一、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雾霾天气问题备受关注。
雾霾不仅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也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深入了解北京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并寻求有效的治理对策,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北京雾霾天气形成原因1. 自然因素(1)气候条件:北京地处北方,冬季干燥寒冷,容易形成逆温层,导致空气中的污染物无法有效扩散。
(2)地形因素:北京地势平坦,周围缺乏高山阻挡,风力较小,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2. 人为因素(1)工业排放: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粉尘等污染物是雾霾形成的主要来源。
(2)交通排放:汽车尾气、道路扬尘等也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
(3)冬季取暖:冬季为了保暖,大量燃烧煤炭等燃料,释放大量污染物。
(4)绿化不足:城市绿化不足,无法有效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
三、治理对策1. 加强源头治理(1)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使用,推广清洁能源,如天然气、太阳能等。
(2)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低碳、环保的产业,减少工业排放。
(3)加强交通管理:加强交通管控,减少车辆尾气排放,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骑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
2. 强化政策支持(1)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加大对违法排放的处罚力度,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
(2)实施空气质量达标奖励制度:对达到空气质量标准的地区和企业给予奖励,激励各方积极参与治理。
(3)加强国际合作:与周边地区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雾霾问题。
3. 增加绿化面积(1)加大城市绿化投入:增加城市绿地、公园、绿道等公共空间的面积,提高城市绿化率。
(2)鼓励市民植树造林:鼓励市民参与植树造林活动,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4. 提高公众意识(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渠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
(2)倡导低碳生活:倡导市民采取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如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节约用水用电等。
《2024年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及控制对策分析》范文

《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及控制对策分析》篇一一、引言北京作为我国首都,其空气质量始终受到广大市民及国内外关注。
近年来,北京雾霾天气频发,给城市环境和居民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针对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控制对策。
二、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1. 气象因素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冬季气候干燥,风力较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同时,逆温层现象频繁出现,使得大气层稳定度增加,空气中的污染物难以向高空扩散。
2. 工业排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迅速,大量工业排放物进入大气中,增加了雾霾污染物的来源。
3. 交通排放北京作为全国交通枢纽,汽车保有量巨大,交通排放成为雾霾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尤其是柴油车尾气排放的颗粒物对雾霾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 建筑扬尘城市建设中产生的扬尘也是雾霾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建筑施工现场的土方作业、道路清扫等都可能产生大量扬尘,加重雾霾污染。
三、控制对策分析1. 源头控制(1)工业排放控制: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排放监管,严格执行环保标准,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
(2)交通排放控制:推广新能源汽车,限制高排放车辆的行驶,提高公共交通设施的覆盖率和便捷性,引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3)建筑扬尘控制: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扬尘管理,规范土方作业和道路清扫等作业行为,减少扬尘产生。
2. 气象因素应对(1)加强气象监测:建立完善的气象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大气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人工影响天气: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增雨、消雾等措施,改善气象条件,促进污染物扩散。
3. 政策法规支持(1)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加大对违法排放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法律威慑力。
(2)实施空气质量奖励政策:对达到一定空气质量标准的地区和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和经济奖励,鼓励各方积极参与空气质量改善工作。
4. 公众参与与教育(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社区等渠道,加强雾霾污染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北京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

北京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北京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近年来,北京市的雾霾天气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为了更好地理解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并制定有效的治理对策,本文将探讨相关问题。
一、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1.1 煤炭燃烧煤炭在北京地区的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其高排放量直接导致了雾霾天气的形成。
煤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在空气中积累并与水蒸气反应形成颗粒物,从而形成雾霾。
1.2 机动车尾气排放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使得尾气排放成为雾霾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可在大气中产生光化学反应,形成臭氧和细颗粒物,使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
1.3 工业废气排放工业废气排放是雾霾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和经济中心,拥有大量的工业产能。
这些企业的生产活动造成了大量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加剧了雾霾天气的形成。
1.4 天气条件天气条件也是雾霾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冬季的北京常常遇到低温、高湿和无风的天气,这些条件有利于颗粒物在空气中的聚集和积累,从而导致雾霾天气的发生。
二、雾霾天气治理对策2.1 降低煤炭消耗减少煤炭的使用可以明显降低雾霾天气的发生概率。
政府应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加大对燃煤企业的整治力度,加快推进燃煤锅炉和工业炉窑的改造,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2 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是治理雾霾天气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汽车排放标准的监管和执行力度,鼓励和推广电动汽车的使用,加强公共交通的建设以减少私家车的数量。
2.3 加强工业废气治理加强对工业废气的治理是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排污监管,推动工业企业进行升级改造,提高排放标准。
同时,提倡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方式,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2.4 科学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应充分考虑雾霾治理的因素。
合理规划道路、建筑等布局,增加绿化覆盖率,提高市容环境质量。
《2024年北京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范文

《北京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篇一一、引言近年来,北京雾霾天气频繁出现,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详细分析北京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二、北京雾霾天气形成原因1. 自然因素(1)气候条件:北京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风力较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冬季供暖期,大气层结稳定,空气流动性差,导致污染物在局部地区积聚。
(2)地形因素:北京地势低洼,周边有山脉环绕,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
2. 人为因素(1)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大量排放,是雾霾天气形成的重要原因。
(2)交通排放: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在道路交通密集的地区形成局部污染,加剧了雾霾天气的严重程度。
(3)生活污染:建筑工地扬尘、道路清扫等生活污染也是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之一。
三、治理对策1. 政府层面(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加大对违法排放的处罚力度,确保各项环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2)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发展绿色产业,减少高污染产业的比重。
(3)推广清洁能源: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4)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建立完善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实时监测污染物的浓度和来源,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5)提高绿化覆盖率:加大城市绿化力度,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减少裸露地面,改善空气质量。
2. 企业层面(1)加强自身管理: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2)技术升级改造: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污染物排放。
(3)参与环保公益活动:企业应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共同为改善空气质量贡献力量。
3. 个人层面(1)绿色出行:尽量选择公共交通、骑行、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使用,降低交通排放。
(2)节能减排: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用电、用水、用气等资源,减少能源消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雾霾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通过分析雾霾形成原因,综合多种类数据,揭示了北京雾霾成因的一些
误区,指出空气污染物并不是北京地区雾霾形成的主要因素,气象原因才是罪魁
祸首。
北京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其不利的气象条件,除北京自身产生的空
气污染物外,其周边区域对北京地区的污染物传输也为北京雾霾形成做出了突出“贡献”。
针对各种成因提出一系列实际的解决措施,由浅入深,治标与治本同
步推进。
【关键词】北京雾霾;PM2.5;大气污染物;成因分析;对策研究;气象原因
随着北京乃至全国诸多地区雾霾现象的影响,雾霾,PM2.5
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关键词。
如何科学的理解和看待北京雾霾呢?首先来正确认识雾霾。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而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
总体来说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
那究竟是哪些原因造就了被人们推上风口浪尖的北京雾霾天气?又有何有效措施减缓或
者从根本上消除这足以遗臭万年的雾霾现象?
一、北京地区雾霾成因分析
1.关于PM
2.5的常见误区
人们通常用PM2.5来衡量雾霾天气的恶劣程度,但是PM2.5的检测值实际上并不能十分准确的真实反映事实。
相关数据显示,在北京某些污染源很少,环境清洁的地方有时也会出现PM2.5超标的现象,这似乎与现实状况背道而驰,由现象可追究其原因:监测站自动检测的PM2.5值是受大气湿度影响的,如果湿度过高,
PM2.5值便会失真,因此会出现虚高现象。
所以一味的将PM2.5
值作为反应雾霾的指标是错误的,我们有时看到PM2.5值严重超标很可能情况并非如此恶劣。
2.北京雾霾主要影响因素
似乎一说到雾霾,人们总会习惯性的把它与机动车尾气一类的大气污染物联系起来,但事实上真正对雾霾形成起主要原因的是气象因素。
不得不说,北京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给其带来了不利的气象条件。
北京南部为平原,西部和北部是高原,而且三面环山,一面靠海,这一独具特色的位置及地貌使得大气流动不畅,加之全球变暖的影响,使北京地区的季风不易扩散反而北京周边地区的季风容易在此囤积,这样就形成了“静稳天气”。
这种气
象造成的结果就是北京地区大气污染物在横向和纵向上都不易
扩散,北京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物反而能扩散至北京地区。
这样一来,即使北京空气污染排放并不高,如果大气流动性差,污染物不能很好的扩散,就相当于把污染物压在一定高度范围内的空气中,雾霾现象也会比较严重。
同样,如果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比较高,但是大气对流和互换效果好依然可以表现出很乐观的天气,雾霾也不会很猖獗。
3.北京雾霾其他成因
北京雾霾备受瞩目,但是绝非“首屈一指”。
不说其他地区,北京周边就分布着许多重工业发达城市,这些地区产生的大气污染物要比北京多得多。
以河北为例,河北省能源消耗在全国占很大比例,煤炭消费高于全国五分之一,津冀区域的高污产业不胜
枚举。
从前面提到的不利气象条件可知,这些周边区域的大气污染物可通过大气活动缓慢扩散至北京地区,而且一旦进入北京地区,这些污染物便不易扩散至其他区域,从而不断积累并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雾霾。
除了这些外在原因,北京地区本身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也是雾霾形成的重要原因。
北京的汽车保有量早在2013年就已经突破500万辆这一大关,其燃油消耗超600万吨。
另外燃煤消耗已超2300万吨。
除此之外,扬尘对PM2.5的贡献不容小觑。
机动车废气排放、扬尘、燃煤这三方面是北京地区的三大污染源。
二、解决对策
气象条件不利已成为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是改变人为因素仍是解决北京地区雾霾现象的重要手段。
1.机动车控制
加大力度推行绿色交通,增设并改进公共自行车服务设施,优化公共交通机制。
2.优化能源结构
更加重视新能源的开发,作为化石燃料的辅助。
3.研发新技术
一方面要大力开发混合动力技术。
目前混合动力车已经面世但并未得到推广,究其原因还是技术不纯熟,如果将技术成熟化,低成本化和高效化必将能缩减因燃油污染造成的影响。
另一方面加快研发效率更高的气体污染物的处理技术,比如化石燃料的脱硫脱硝。
4.国家加大产业调整力度
向第三产业转型,降低制造业占产业的比例。
三、总结
北京雾霾是对中国的一个巨大的挑战,这是一个正在飞速成长中的大国必须要克服的问题。
解决北京地区的雾霾问题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努力,这不是单纯靠政府就能够解决的,企业乃至每个人都肩负着责任。
【参考文献】
[1]于兴娜,李新妹,登增然登,德庆央宗,袁帅. 北京雾霾天气期间气溶胶光学特性[J]. 环境科学,2012,04:1057-1062.
[2]崔铁宁. 由北京雾霾污染引发的环境保护建议[J]. 团结,2013,02:54-57.
[3]吴俊. 北京雾霾的成因及其管制政策[J]. 经济视角
(下),2013,07:12-13+67.
[4]彭应登. 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及控制对策分析[J].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3,03:233-239.
[5]朱生志. 北京雾霾为何挥之不去?[J]. 北京观察,2013,11:14-17.
[6]张楫泽,刘憬然,孔漪宝. 北京雾霾现象与机动车尾气排放关系分析[J]. 北方环境,2013,11:115-117.
[7]谢元博,陈娟,李巍. 雾霾重污染期间北京居民对高浓度PM_(2.5)持续暴露的健康风险及其损害价值评估[J]. 环境科学,2014,01:1-8.
[8]刘瑞婷,韩志伟,李嘉伟. 北京冬季雾霾事件的气象特征分析[J]. 气候与环境研究,2014,02:164-172.
[9]吴春. 北京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J]. 教师博览(科研
版),2013,06:94-95.
[10]梁文婷. 从北京雾霾看环境立法和治理路径[J]. 绿叶,2013,07:27-32.
[11]李晓琪. 从“北京雾霾”看我国大气污染防治[J]. 青春岁
月,2013,13:382-383.
[12]陈子薇. 北京雾霾政策的分析与政策性建议[J]. 法制与社
会,2015,09:158-159.
[13]张爱群,蔡青,张金月,郭月虹,刘林,郭秀莲,谢贵仲,张春波,阎显荣. 北京地区雾霾趋势及趋势[A]. 中国气象学会.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分会场论文集[C].中国气象学会:,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