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溧阳市汤桥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鸟》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初中课文鸟教案

初中课文鸟教案

初中课文鸟教案一、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察和感悟。

2. 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意象和深层次含义。

2.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鸟》2. 相关鸟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 教学课件或黑板4. 学生阅读笔记本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上课之初,教师可以通过展示鸟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鸟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其作品,为深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律和美感。

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发音、停顿和情感把握。

朗读结束后,教师可以简要概括课文内容,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做好准备。

3. 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在此基础上,深入解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鸟的观察和感悟,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

4. 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教师挑选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如:“鸟的翅膀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宛如一幅幅生动的画卷。

”通过分析句子,让学生了解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鸟的美丽。

5. 讨论与交流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互相解答,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知识点。

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鸟的短文,画一幅鸟的图画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7. 板书设计课文《鸟》作者:郑愁予主题: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命观念。

专题《鸟》教案4(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专题《鸟》教案4(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专题《鸟》教案4(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课题专题鸟主备人编号教学目标(幻灯片2)1.通过学习《专题鸟》,引起学生对鸟的关注,初步了解“鸟文化”的内涵,引发学习兴趣。

2.在观察中亲近鸟,发挥联想和想象,获得美的启示。

3.通过阅读鸟的诗文,体味作者的审美情趣,领悟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深入体会“鸟文化”的内涵。

4.谈鸟时,围绕课文提出的四个问题,发挥创造性思维,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

5.通读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写出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鸟的诗文,体味作者的审美情趣,领悟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教学课时:四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语:两个黄鹂鸣翠绿,一行白鹭上青天。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走进大自然,鸟语花香,莺歌燕舞,无不触动着历代文人的诗情、豪情;走进鸟的世界,给我们带来一场视觉的盛宴;更触动我们关爱自然,保护鸟类的侠骨丹心。

在春天步履匆匆的走过时,留下了同学们探寻的足迹。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专题鸟》。

二、观鸟——欣赏其美。

阅读一组“鸟”的图片,思考:(1)观鸟的目的是什么?(2)观鸟的时间是什么?(3)观鸟有哪些内容?(幻灯片11)过渡语:感受了一组同学给我们带来的鸟的视觉盛宴,更让我们喜欢鸟,亲近鸟,做鸟的朋友,就让我们一起歌咏鸟。

三、咏鸟——体会其情。

(一)学习古诗《闻雁》。

(幻灯片16)1.作者简介:韦应物,唐代诗人,长安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

因曾出任过苏州刺史,退职后定居苏州永定寺,故世称“韦苏州”。

783年,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

夏天离京,秋天到任。

这首《闻雁》大约就是他抵滁后不久写的。

2.译文:故乡遥远,模糊不清,不知道在哪里啊?归家的思绪正无穷无尽。

在淮河的南部的夜晚下着冰冷秋雨,我听到大雁的叫声由远而近的传来。

3.阅读全诗,思考问题:(1)“故园渺何处?”采用何种修辞?句中“故园”指什么?“渺”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设问。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专题鸟教学设计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专题鸟教学设计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专题鸟教学设计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专题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参考提示
学习这个专题引起学生对鸟与人类关系的关注,初步了解“鸟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

在观察中,要亲近鸟,要善于发挥联想和想象,获得美感和启示。

在阅读鸟的诗文中,要体味作者的审美情趣,领会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鸟文化的内涵。

在谈鸟时,要围绕课文中所提出的四个问题,要发挥创造性思维,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

在写鸟时,要培养多角度思维的能力,写出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

内容阐释
本专题中几篇古今诗文以审美眼光从多角度写鸟的体形美、色彩美、鸣声美、飞翔的姿态美、有灵性的鸟所具有的人性美,展示了“鸟文化“的丰富内涵。

在深入观察形形色色的鸟的形状和习性的根底上,诵读咏鸟的古诗,理解作者所寄托的情趣。

在阅读写鸟的文章和介绍鸟的资料时,引导学生体会其文化内涵。

在观察与阅读的.根底上,引导学生进展写作。

总之,把“观鸟”“读鸟”“写鸟”三者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美的研究性过程,使学生有所得,有所创新。

关于“谈鸟”
占有一定的材料;再次,要选准角度,从某一角度切入;最后,语言要优美,既准确,又生动形象。

《空山鸟语》的作者郭枫“偏爱”听鸟声的原因是:
① 听鸟声能使自己的心灵贴紧山的心灵;
② 作者从小就喜欢听鸟声,希望通过听鸟声来重温“旧梦”;
③ 作者从鸟的“美妙的清音”中,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
④ 鸟鸣是自由自在的,作者向往这种自由生活,甚至自己“想做一只鸟”。

意见,但一定要实事求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故。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专题《鸟》教案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专题《鸟》教案 苏教版

专题《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有关的诗文,帮助学生理解并建构文学作品中的鸟这个形象中蕴涵的文化信息。

2、引起学生对鸟的关注以及对鸟与人类关系的兴趣。

3、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开发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

4、培养学生对诗歌和散文的鉴赏兴趣5、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爱护环境的情感(隐性目标)教学重点:1、理解和建构鸟文化内涵2、培养学生对诗歌和散文中鸟这一文学形象的理解力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诗歌和散文的鉴赏能力课前准备:课下收集资料,课上展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二、合作探究(一)鸟的起源阅读文中资料,寻找答案。

(二)鸟的美学欣赏鸟的图片,从色彩,姿态,形体,叫声等方面说说自己的感受(三)鸟与文学(资料课下收集,课堂展示)展示收集到的与鸟相关的谜语,古诗,成语,俗语,故事。

三、研读赏析(一)、《闻雁》1反复朗诵《闻雁》(韦应物),体会其感情:诗中思乡之情是一目了然。

(学生一般是就字面答“归思”)2、介绍文学作品中大雁的文化内涵:“闻雁思乡”和“鸿雁传书”。

“闻雁思乡”:人在什么时候最容易产生思乡之情?晚上,特别是月圆之夜,夜深人静,常使游子望月思乡;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逢年过节,常回家看看;秋天,“秋”字底下加一“心”字便是“愁”字,游子在外漂泊大半年了,到了秋季也是该考虑回家看看的时候了。

此时看到大雁已经列队向南归去,怎么不叫人产生强烈的乡愁呢?(鸿雁为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自然成为秋的标志,成为典型的归家信号,顺理成章的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鸿雁传书:3、分析《闻雁》: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韦应物由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任滁州刺史。

一个秋天的雨夜。

独坐高斋的诗人在暗夜中听着外面下个不停的淅淅沥沥的秋雨,益发感到夜的深沉、秋的凄寒和高斋的空寂。

这样一种萧瑟凄寂的环境气氛不免要触动远宦者的归思。

提问:如果将诗歌后两句前置,与原诗有什么区别?这样写的好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初中 鸟 教案

初中 鸟 教案

初中鸟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鸟》一文,使学生了解作者对鸟的喜爱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感情,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对鸟的喜爱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感情。

2. 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中抽象的语言和深层次的含义。

2. 如何将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转化为自己的行动。

教学准备:1. 课文《鸟》的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树木和天空,注意到的鸟儿。

2. 提问:你们对鸟儿有什么了解?你们喜欢鸟儿吗?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 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讨论,解决生字词和句式的问题。

三、课堂讲解与讨论(20分钟)1. 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2.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作者喜欢鸟?作者对保护自然环境有什么看法?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给学生展示一些关于鸟类保护的案例,如保护鸟巢、禁止捕鸟等。

2.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的意义和价值,讨论如何将这些案例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课堂学习的内容,总结自己对鸟的喜爱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看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如参加环保活动、倡导身边的人保护鸟类等。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保护鸟类的短文,可以是倡议书、心得体会或故事。

2. 要求学生在短文中运用课堂学习的内容,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阅读理解的训练。

初中课文《鸟》教案

初中课文《鸟》教案

初中课文《鸟》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了解鸟类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掌握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 了解鸟类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与理解。

2. 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生字词卡片。

3. 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对鸟类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哪些关于鸟类的知识?2. 学生分享自己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鸟》。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

2. 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三、合作探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鸟类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点评。

2. 引导学生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保护鸟类的意识。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观察身边的鸟类,记录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 写一篇关于鸟类的短文,可以是科普知识、故事、感想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鸟类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在合作探讨环节,学生能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

但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可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鸟类,提高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课内外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鸟》专题说课稿

《鸟》专题说课稿

《鸟》专题说课稿《鸟》专题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鸟》专题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新课标认为:综合性学习应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发展,语言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主动参与精神,特别要注重探索和参与过程,并且要提倡跨学科领域的学习。

根据以上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理念: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感悟理解,互相合作、共同发展。

二、说教材本节课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后面的一个专题。

实践性、综合性很强,通过探究学与学习,要使学生认识到鸟的美以及它与人类的关系,并且要学会保护鸟,全面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说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及本专题的地位我特定了以下教学目标要重难点活动目标:知识与能力:1、对鸟的种类、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存状态能有一些了解。

2、识记一些关与鸟的诗词名句,学会欣赏关于鸟的歌曲。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美感。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完成本次活动。

2、学会欣赏鸟的形态美动态美、静态美、神态美、并能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从而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3、学会收集资料、加工材料、整理材料,并在加工整理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鸟是人类的朋友,是国家的巨大的自然财富,也是人类生存必备的资源,应该积极地保护和合理的利用鸟资源,养成爱鸟的美德。

2、为自己的生活环境能处处花香鸟语献计出力。

重难点:1、重点:①识记一些关与鸟的诗词名句,学会欣赏关于鸟的歌曲②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完成本次活动2、难点:①学会收集资料、加工材料、整理材料,并在加工整理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结论。

江苏省溧阳市汤桥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杨柳》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江苏省溧阳市汤桥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杨柳》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1、了解品味作者独具慧眼的联想。

2、学习杨柳的永不忘本的高尚品质。

3、培养联想的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课前学习:收集古代诗人咏柳的诗句,并理解诗的意境。

课堂学习:
一、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导入: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所收
集到的诗词。

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贺之章的
《咏柳》和白居易的《杨柳枝
词》,明确唐人写柳主要写杨
柳婀娜的姿态。

朗读、交流阅读、理解
2 问题设计:丰子恺写了杨柳怎
样的姿态,并从中产生了怎样
的联想?
引导学生明确本文的主旨。

朗读短文,思考、交流
二、比较阅读、拓展思维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问题设计:白杨树的力争上游
和杨柳的下垂不忘本是否矛
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思考、讨论、交流
2 创设情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
止一个,你能从下列事物中产
生怎样的联想?
(雪、网、落叶、昙花)
思考、讨论、交流
课后学习:阅读《杨柳》全文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溧阳市汤桥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鸟》教学设计新人教

学习目标:
1、学习这个专题,引起学生对鸟的关注,初步了解“鸟文化”的内涵,引发学习兴趣。

2、学会收集资料、加工材料、整理材料,并在加工整理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结论。

3、在观察中亲近鸟,发挥联想和想象,获得美的启示。

4、体味作者的审美情趣,领悟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深入体会“鸟文化”的内涵。

5、围绕本专题设计的问题,发挥创造思维,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

6、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写出真情实感,真知灼见。

课前学习:
1、自读《专题鸟》相关的诗文。

2、收集并整理有关“鸟”的成语、俗语、谚语、诗歌、歌曲等。

3、回忆并准备讲述你知道的与“鸟”相关的故事。

4、通过各种途径了解鸟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好处。

第一课时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导入:
随着屏幕上盘旋飞舞的白鸽的
身影,伴着婉转清脆的鸟鸣声,
我们将一起走进丰富多彩的鸟的
世界。

开始这一节综合实践专题
课:鸟。

观看播放有关鸟的视频资料
2 观鸟——展示台(感受鸟的外形
美)
问题设计;1、说说观鸟之美的感
受。

2、展示并介绍收集的有关
鸟的图片、观鸟所作绘画作品等。

3、演唱有关“鸟”的歌曲。

学生自由上台介绍、展示。

可小组合作完成
3 咏鸟——积累库(领略鸟在诗歌
里的魅力。


布置学习任务:1、咏诗《闻雁》、
《迎燕》
2、朗诵收集的咏鸟诗。

3、汇总收集的有关鸟的成语、谚
语等1、男、女生分别朗诵,体
会其中蕴涵的情感。

2、自由发言
3、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教师可准备好思考题
1、为什么作者听到大
雁飞来,就想家了
呢?此时的作者处
境如何?
2、为什么怅望云水
田?
3、人们为什么如此喜
爱燕子?
4 读鸟——阅览室(体会鸟文化的
内涵)
问题设计:1、说出屠格涅夫、
郭枫在鸟儿身上倾注了怎样的情
感。

2、《古鸟化石》中,作者赞美日
本民族是个注重美与文化的民
族,而认为“国人”普遍欣赏品
位不高,你同意这种看法吗?1、自读书中短文
2、思考、讨论、交流
5 教师小结:天高任鸟飞,万古人
类情。

鸟是人类的益友。

古往今
来,鸟的色泽和灵巧,矫健和辛
劳,啼声和灵性,赋予文人骚客
多少情思和灵感。

人们也在对鸟
的感悟、移情、联想中,以鸟为
审美对象,在人与鸟这一命题下,
谱写了一篇篇以鸟为题的华章。

所以说人与鸟是共存的,人与鸟
的心灵是相通的。

思考人类与鸟的关系也可由学生总结
第二课时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议鸟——问题屋(关注鸟的命运)
问题设计:1、你知道“鸟”给人
类带来哪些好处?
2、你认为现在“鸟”的生存环境
怎样?
3、你认为在“爱鸟”、“护鸟”活
动中我们能做些什么?
思考、交流、讨论
2 写鸟——练功房(训练写作能力)
问题设计:1、生活中有我们喜爱的鸟,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有条理地介绍你喜爱的鸟,让大家分享你的所爱。

2、鸟是如此可爱,请你把对鸟儿的感情抒写出来吧。

学生说鸟,学生评说。

学生写作,展示诗作,评
议。

可参考〈〈写鸟〉〉中的第
一题。

3 组织评议
课后作业:就专题〈〈鸟〉〉的学习自己确立主题,或写一篇小论文,或出一期小报,有能力的同学可设计一个网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