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之俄罗斯
外国文学笔记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

外国文学笔记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一、俄罗斯的独特文化品位:宗教热忱:“不信仰东正教就不是俄罗斯人”——陀思妥耶夫斯基;圣母崇拜(俄罗斯文学作品多优美女性形象);罪孽意识;顺从性格。
反思精神:关注抽象问题,特别是社会问题;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与对现实社会的否定和对人生道路的思索;忧郁气质。
忏悔意识:外族入侵,专制压迫,自然环境的恶劣——在宗教中寻求精神寄托,形成罪孽意识——注重忏悔——肯定灵魂,否定肉体——热爱苦难和自虐。
二、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特征:1、名家如林,名作如海,群星璀璨:代表作家有: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高尔基等。
2、两大主题:《谁之罪》赫尔岑——————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怎么办?》车尔尼雪夫斯基——————推翻沙皇专制。
3、具有强烈的自我反省和忏悔意识:出现了“多余人”形象和忏悔的贵族4、俄国文学不仅是一种社会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而且是一种“心灵现实主义文学”三、俄国文学经典作家:茹科夫斯基——俄国浪漫主义诗歌奠基人,“俄国第一位抒情诗人”,代表作:《斯维特兰娜》;普希金——俄国民族诗人,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果戈理——代表作《死魂灵》、《钦差大臣》;莱蒙托夫——《当代英雄》塑造了30年代“多余人”彼巧林的形象;屠格涅夫——《父与子》,表现贵族阶级与平民知识分子的斗争;《罗亭》塑造了40年代“多余人”形象;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塑造得“多余人”奥勃洛摩夫,说明了贵族阶级已经丧失了生存的能力和必要;亚历山大·奥斯特洛夫斯基——“俄罗斯戏剧之父”,其剧作《大雷雨》被杜波罗留波夫誉为“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塑造了一系列平民知识分子——“新人”形象,取代了贵族知识分子——“多余人”形象;涅克拉索夫——长诗《在俄罗斯谁能过上好日子?》表现农民的觉醒与反抗;列夫·托尔斯泰——代表了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又一座高峰;陀思妥耶夫斯基——其探讨人性复杂的作品在同时代无人企及,被追认为“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四、作家:屠格涅夫:1818生于俄罗斯贵族家庭,父为军官,母性暴虐。
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特点及代表作

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特点及代表作1. 引言1.1 概述19世纪俄罗斯文学是俄罗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当时的俄罗斯国内具有深远影响,也对整个世界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个时期的俄罗斯文学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思想内涵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本文将探讨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特点,并介绍几位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首先,在引言中我们将概述文章的目的和结构,简单介绍19世纪俄罗斯文学所涵盖的范围以及研究意义。
然后,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详细描述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特点,包括社会背景与历史环境、各种流派和运动、以及主题与风格。
接下来,第三部分将列举几位代表性作家及其作品,其中包括亚历山大·普希金、尼古拉·高尔基和列夫·托尔斯泰。
第四部分将探讨19世纪俄罗斯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和意义,包括国际影响力、对后世文学发展的贡献和启示,以及当代人对其理解和评价。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总结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特点,并强调其经典地位和永恒价值,指出对文学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启示。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探讨该时期俄罗斯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思想内涵。
同时,通过介绍其国际影响力以及对后世文学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展现19世纪俄罗斯文学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性。
希望读者能够深入了解这一时期俄罗斯文学创作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联性,并从中获取到有关文学与社会的智慧并进行思考。
2. 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特点:2.1 社会背景与历史环境:19世纪时,俄罗斯正处于大动荡和社会变革之中。
农民起义、废奴运动以及工业化的兴起等事件对整个俄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个时期的俄罗斯文学反映了社会现实,展现了贫困、压迫以及人们内心的挣扎和追求。
2.2 文学运动与流派:在19世纪,存在着两个重要的文学运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强调情感、超越现实以及对民族传统和历史的热爱,而现实主义则更加关注于真实生活和社会问题的描绘。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第一部分十九世纪初二十五年文学一、主要作家、作品:1.进步的改革派、新派的领袖:卡拉姆津2.茹科夫斯基:继杰尔查文后成为俄国诗坛泰斗,是俄国第一个浪漫主义作家,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早期浪漫主义)(1)抒情诗:1806年的哀歌《黄昏》。
(2)故事诗:《斯维特兰娜》是茹科夫斯基全部创作中最著名的一部作品。
(3)“翻译的天才”(普希金称他):他译的罗马史诗《奥德修纪》是俄国译本中的杰作。
他认为:诗人在翻译诗歌的时候,不应当是作者的“奴隶”,而应当是一个“竞争者”,甚至可以超越作家。
3.雷列耶夫:(十二月党人中产生了许多杰出的作家,其中最著名的有:雷列耶夫、别斯图热夫、丘赫尔别凯、奥陀耶夫斯基、拉耶夫斯基等人。
)(后期浪漫主义)19世纪初期,俄国贵族革命家。
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
十二月党诗人中最著名的诗人。
特别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和诗人的社会职责。
他的诗歌充满高度的政治激情,号召人们起来为自由而战。
他们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爱国志士。
诗歌充满鲜明的俄罗斯特色。
(1)政治抒情诗:起义前不久写的《公民》(2)长诗:《沃伊纳罗夫斯基》是他唯一的也是最好的一篇长诗。
(3)组诗:他一生中共写过二十一篇《沉思》(组诗)4.克雷洛夫:(别林斯基称它为“俄国唯一的一位真正的、伟大的寓言作家。
)5.里鮑耶陀夫:手抄喜剧(诗体本)《智慧的痛苦》(恰茨基、索菲娅)表现进步青年(十二月党人)的思想情绪,盼望自由民主。
是俄国批评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始。
6.普希金:俄国文学之父。
在俄国文学史上是继往开来的人物,他既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又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并对俄罗斯文学语言的改革作了划时代的贡献。
(1)1814年,普希金在一次考试期间读自己的新作《皇村回忆》一诗,深得在场的老诗人杰尔查文的赞赏,称他是自己的继承者。
1814年,公开发表了第一首诗《致诗友》。
(2)抒情诗:普希金是这一时期俄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之俄罗斯

普希金(1799-1837)
“十二月党”
俄国19世纪初期的贵族革命家,绝大多数属 于贵族军官和知识分子,参加过反对拿破仑的 战争。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欧洲各国反专制 的斗争,对他们的思想影响很大。十二月党人 主要革命目标是推翻专制政体和农奴制度,纲 领带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主要作品
诗: 《自由颂》(1817) 《致恰达耶夫》(1818) 《高加索的俘虏》(1822)《茨冈》 (1824) 《致大海》(1824)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824?) 《致凯恩》(1825年) 戏 剧:《波里斯· 戈都耶夫》 (1825年) 小 说: 《别尔金小说集》(1830年,短篇小说集) 《叶甫盖尼· 奥涅金》(1823-1830年,诗体小说) 《黑桃皇后》(1834年,心理小说) 《上尉的女儿》(1837年,历史小说)
(《叶甫盖尼· 奥涅金》)
莱蒙托夫
生于莫斯科一个退伍军官家 庭,自幼丧母,由外祖母养大, 性情忧郁、孤僻,但很聪颖。 1830年进入莫斯科大学文学系。 1832年因参加抵制反动教授的 活动而转到彼得堡军官学校, 毕业后成为禁卫军骠骑兵团的 军官。 1837年因《诗人之死》一 诗流放到高加索。其间受十二 月党人和山区民间口头文学影 响。后在茹科夫斯基等人帮助 下返回彼得堡。 1840年因与法国公使的儿 子决斗再次流放高加索。次年, 他因病到五岳城疗养,和这里 的退伍少校玛尔廷诺夫决斗而 死。 莱蒙托夫继承普希金的传 统,对俄国19世纪中叶批判现 实主义文学的繁荣起了继往开 来的作用。
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
源头:欧洲古典主义、感伤主义、浪漫主义。 改造:民族精神与民族语言 特点:突破欧洲影响,追求民族特色;多方面 的尝试,取得很高成就;与现实主义的并不截 然分割;思想性与情感并重。 代表人物:茹科夫斯基、普希金、莱蒙托夫
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

《白帆》,尤其是这首 诗的末尾两句———
而他,不安分的, 祈求风暴, 好像在风暴中倒有 安宁!
这里有诗人对于自由的 向往,和对于这种向往 的富于个性的诗意表达 。而且,我也愿意接受 莱蒙托夫的一个暗示— ——太平日子未必都是 好日子。
不是,我这样热爱着的并不是你
不是,我这样热爱着的并不是你, 你美丽的容颜也打动不了我的心; 我是在你身上爱着我往昔的痛苦, 还有我那早已消逝了的青春。
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 在我的面前出现了你, 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 有如纯洁之美的精灵。 在绝望的忧愁的折磨中, 在喧闹的虚幻的困扰中, 我的耳边长久地响着你温柔的声音, 我还在睡梦中见到你可爱的面影。
波尔金诺的秋天(1830)
普希金的小说创作
1.小人物主题 《驿站长》 2.多余人主题 《叶甫盖尼· 奥涅金》
Leabharlann
“请您平静地听我的忠告: 少女们往往喜欢想象, 不时变换着转瞬即逝的幻想; 犹如一棵小树到了春天, 总要换上一片能绿的新装。 看来上天就是这样注定。 您会重新爱上一个人:但是…… 您应该学会克制自己, 不是每个人都象我理解您, 不谙世故往往招来祸事。”
上尉的女儿
18世纪普加乔夫领导的 农民起义,是俄国文学 史上第一部反映农民斗 争的现实主义作品。 格里尼奥夫
致西伯利亚囚徒
行看星星之火,燃成熊熊烈焰。
冰雪笼罩的俄罗斯,有自己的独特的民族 精神和气质:对苦难的坚忍承受,对精神生 活的关注以及对净化灵魂的向往……这一切 也造就了俄罗斯文学特有的忧郁和高贵的品 质。
恰达耶夫:“我宁愿伤害俄国,我宁愿让它伤心, 让俄罗斯蒙羞,我也绝对不说一句谎言,我必须把 真理和祖国联系在一起。” “我比你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更爱自己的国家,我 希望它获得光荣,我也能够对我的民族的高尚品质 做出评价;但是,我的爱国感情与有些人的有所不 同……我没有学会蒙着眼、低着头、闭着嘴地爱自 己的祖国。我发现,一个人只有清晰地认识了自己 的祖国,才能成为一个对祖国有益的人;我认为, 盲目钟情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首先要 献身于真理的祖国。”
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史简介PPT课件

《死魂灵》节选
• 奇奇科夫踌躇满志地坐在马车里,......大道上他的马车早就在滚动了。从上一章里已经能够看到他梦 寐以求。全神贯注的是什么,因此,毫不奇怪,他的心情很快就全部陷入这件事情中去了。从他的脸上 闪过,估计。盘算。计划......种种神情,看得出来,这都使他感到很愉快,因为惬意的微笑每一分钟都在 他的脸上留下了。他只顾遐想,丝毫没有理会他因为受到马尼洛夫家仆人的热情款待而飘飘然起来的 车夫,正在极其切实地指责右帮套的花斑马呢。这匹花斑马特别狡猾,只是装出拉车的样子,实际却不 使劲,而架辕的枣红马和拉左帮套的淡栗色马(被叫做税务官这匹马,由于是从一个税务官手里买下来 的)却在全心全意地劳动着,甚至从它们的眼神里都可以看出它们从劳动中所得到的满足心情。谢利 凡站起身,抽了懒马一鞭子,说:"滑头,我叫你耍滑头!你这滑头!你要认真负责,你这个德国衬裤匠!一匹 漂亮的马是枣红马,它肯尽职,多给它一斗燕麦我甘心,因为它是一匹漂亮的马,税务官也是一匹好 马......喂,喂!你做什么扇忽耳朵?你这个混蛋,人家跟你说话,好好听着!你这不学无术的家伙,坏事我不 会教你干的!瞧,它往哪儿磨蹭!"说着,又抽了它一鞭子,骂道:"啊,野家伙!你这个可恶的拿破仑!"又向所 有的马喊了一声:"喂,亲爱的先生们!"并在三匹马身上各抽了一鞭子,可是已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 表示他已经使它们满足了。得到了这种满足之后,他又教训起花斑马来:"你以为,你的行为,别人看不 透吗?你就得正正派派地过日子,你想让大家尊敬。你看,我们方才拜访的那位地主,一家全是好人。 要是好人,我们总是同好人交朋友,我就愿意同他谈谈;不分彼此:钦酒呀,喝茶呀......要是好人,我们愿 意奉陪。好人,谁都尊敬。瞧,我们的老爷,谁都尊敬他;因为他,你听着,尽心尽力于国家,当过六品官 儿......" 越说谢利凡离题越远,一些毫不相干的事情终于议论起来了。奇奇科夫要是留心听的话,可以听到涉 及他个人的许多详细评论。但他只顾盘算自己的心事了;直到听见一声响雷,他才惊醒过来,看了看周 围:乌云布满了天空,驿道上尘土飞扬大雨点儿散落着。更大的霹雳终于在更近的地方响了一声,大雨 便忽然倾盆而降。起初,雨斜着倾泻下来,抽打着车篷的一侧,后来又抽打在篷的另一侧,进击的方式后 来干脆改变了,径直打在车篷顶上;雨滴最后溅到奇奇科夫的脸上了。这使他不得不把皮帘拉下来(那 皮帘上各有一个圆窗孔,供观赏沿途景色之用),并吩咐谢利凡快马加鞭。话头被打断了,谢利凡正讲得 兴高采烈,他忽然醒悟,的确事不宜迟,立即从车座下边拽出了一件破灰呢子上衣,套到身上,拿起缰绳, 对着三匹马吆喝起来,......差一点那三匹马要停蹄不走了,因为它们已被责怪得浑身舒服。四腿酥软了。 可是,谢利凡怎么也想不起究竟是走过两个还是三个十字路口了。想了了一番之后,终于他记起了走 过的路,发觉已经驶过了许多个十字路口了。因为在关键时刻俄国人不假考虑就能找到出路,所以他 到了下一个十字路口,往右一拐,喊了一声"喂,你们哪,可敬的朋友们!"便飞奔而去,并没有多想想这条 路会引他们到哪里去
致恰达耶夫

普希金,19世纪俄国的伟大诗人。
在俄罗斯文学中,他是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创者,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
他一生创作的抒情诗总数在800首以上。
其中以当代社会政治题材为内容的抒情诗虽然数量不多,但影响极大,故而有"十二月党人运动的歌手"之称,著名的政治抒情诗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
他的其他作品有长诗《青铜骑士》,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②写作背景《致恰达耶夫》写于1818年,当时俄罗斯处于沙皇专制暴政的黑暗年代,俄罗斯人民在残暴政权的重压之下,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普希金深受"十二月党人"和好友恰达耶夫追求自由、反对沙皇暴政等进步思想的影响,开始思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作品内容也由爱情诗的创作转入到政治抒情诗的创作。
本诗就是他19岁时写给好友恰达耶夫的一首著名的政治抒情诗。
恰达耶夫,俄国唯心主义的哲学家和政论家,是普希金在皇村学校读书时结识的驻扎在皇村的近卫骑兵团的一位军官,他的自由思想对普希金有很深的影响。
普希金在与恰达耶夫的交往中,深受其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
反对专制、追求自由,成了普希金这一时期的思想基调,在普希金早期的不少诗作里,他甚至把恰达耶夫比作罗马帝国的布鲁图斯,希望他推翻封建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政权。
《致恰达耶夫》就是在这种高昂的情绪中写成的鼓舞人心的诗篇。
三、诵读品味1.诵读指导《致恰达耶夫》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篇。
当我们读这首诗时,感情的波澜要随着节律的变化逐步发展,由低渐高,由缓至急,最后达到高潮。
感情的发展变化可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爱情、希望、平静的光荣"到"也已经像梦、像朝雾一样地消亡"。
这部分要读得缓慢一些,感情的基调是忧郁的、低沉的,类似于歌曲《三套车》中忧郁的感情基调,体现了作者近似"幻灭"的沉重感情。
浪漫主义文学(俄国)

莱蒙托夫
•
莱蒙托夫一生写作400多首抒情诗和20多首长诗,主 题是自由与死亡。诗歌代表作是长诗《恶魔》(1841)和 《童僧》(1840),这是他浪漫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充 满爱国热情和追求自由的反抗精神。《恶魔》体现了诗人 的叛逆思想,恶魔精神受西欧文化的影响。恶魔是一切现 存秩序的破坏者和反抗者。他从天国到人间,孤独地反抗, 最终失败。诗人用西方文化个人反抗的恶魔精神莱冲击俄 国传统文化的顺从精神。《童僧》描写一个童僧反抗奴役, 憧憬自由,充满理想和激情。他逃离修道院,渴望返回家 乡,最终失败。童僧表达了诗人的追求。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永远向前憧憬 尽管活在阴沉的现在;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的更加美好。
的 英 国 诗 人 拜 伦
的 希 金 书 房 是 模 的 书 他 房 布 崇 置 拜 所 仿
普
米哈依洛夫斯克村
•
柴可夫斯基三幕歌剧《奥涅金》 (1878)的音乐细腻,充满激情。 导演彼特·维格尔将其拍成电影,画 面明朗,清新美丽。配合激情的音 乐,视听效果突出。奥涅金拒绝达 吉雅娜的唱段,安排在色彩明媚的 原野。自然有情,人无情,更显出 了他的冷漠。 视频:奥涅金拒绝达吉雅娜
•
歌剧《奥涅金》的结尾 与原作一致。所不同的是, 充分显示了音乐的力量。奥 涅金重新向达吉雅娜求爱, 遭到拒绝。两人的对唱展示 了内心矛盾与冲突,激情昂 扬,将歌剧推向高潮。表现 了达吉雅娜忠贞、坚强的意 志力量。
•
长篇小说《当代英雄》(1840)是他的现实主义代表 作,主人公毕巧林是一个贵族青年军官,他厌倦了上流社 会生活,却做一些无聊的挑逗人、戏弄人的事情。他醉心 于情欲的诱惑,只想获得,不愿付出,从不考虑他给恋人 带来的痛苦。最后死在旅途中。毕巧林是俄国文学史上的 第二个“多余人”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坦司
我爱凝望我的姑娘, 当她羞得涨红了脸, 犹如那绯红的晚霞 在狂风和暴雨之前。 我爱谛听月夜林中, 她发出的一声长叹, 好像金弦琴的幽音 正在和那冷风絮谈。 然而更是我心醉的, 是她祷告时的泪珠, 宛似纯朴的海鲁文, 正仰望上帝的痛苦。
不,我不是拜伦
不,我不是拜伦,我是另—个人 虽被选中,却还默默无闻, 像他一样被世界放逐, 却怀有俄罗斯的灵魂。 我更早开始,也将更早结束 难以实现自己的抱负; 一堆破碎的希望沉在心底, 就像沉在海底深处。 海洋阿,阴郁,沉默, 谁能把你的秘密猜度? 谁能把我的思想说破? 我——或上帝——或竟无人能说!
关于达吉亚娜的拒绝
A、别林斯基:难道忠实于那样一种夫妻关 系——这种关系实质上是对女人的感情与纯洁 的莫大的歪曲; B、陀斯妥耶夫斯基:她的拒绝是出于她高贵 的自我牺牲精神; 达吉亚娜是普希金塑造的俄罗斯理想女性形象, 温柔敦厚,感情真挚,自然纯真,知书达理。
《别尔金小说集》
代表篇目:《驿站长》、 《风雪》、《射 击》、《棺材匠》、《村姑小姐》
《黑桃皇后》
人物:格尔曼、丽莎、伯爵夫人 内容:赌博成风的上流社会 纯洁的情感与虚妄的欲望 赌徒心理的描写,疯狂、心理疾病与欲望
《上尉的女儿》
取材于普加乔夫起义 格利涅夫 玛丽娅 施伐布林 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普加乔夫的形象
普希金的死亡预言
我那春天的黄金般的岁月, 那枪弹会射中我,叫我倒下, 你们往哪里,往哪里飞驰? 还是从我的身旁飞过, 未来给我准备下了什么? 两者都好:是清醒还是沉睡, 我的目光枉然地搜寻着, 就要来到了,那命定的时刻, 它还隐藏在浓重的黑暗里。 操劳的白昼固然美好, 别找了,命运的法律是公正的。 黑暗的来临也很美妙!
许多年过去了,暴风骤雨般的微笑 驱散了往日的梦想, 于是我忘却了你温柔的声音, 还有你那天仙似的的倩影。
别林斯基:
“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 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 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 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 击。
《叶甫盖尼· 奥涅金》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
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
俄罗斯历史
在某种意义上说,考察欧洲对俄罗斯的影响似乎是有悖 常理的,因为俄国毕竟是欧洲的一部分,俄罗斯人是欧洲 的一个民族。但是,俄国位于欧洲的边缘,由欧洲和亚洲 之间的一大块缓冲地带构成。由于这一位置的缘故,俄罗 斯人的历史经历完全不同于其他欧洲人,他们所发展起来 的文化也相应地不同。因此,俄国思想家一代一代地以民 族方向和民族目标这一基本问题来烦扰自己, 俄国同西方的关系通常一直是被动地接受的关系。只是 在过去一个半世纪里俄国才能报答西方,先是报答以俄国 伟大的作家和作曲家的作品,以后有报答以布尔什维克的 革命产生的社会促进手段。但是,在20世纪以前,欧洲对 俄国的影响比俄国对欧洲的影响大,而且这种影响一直是 俄国发展中的一个主要因素。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斯塔夫里阿诺斯。
俄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写“小人物”的作品
《驿长》开了俄国文学 中描写“小人物”的先河。是指生活在生活底 层的小人物的典型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官阶、 地位即地下,生活困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 守己、性格懦弱、胆小怕事因此成为“大人物” 统治下被侮辱的牺牲者。 代表作品:果戈理《外套》、《狂人日记》, 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契诃夫《套中人》
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
源头:欧洲古典主义、感伤主义、浪漫主义。 改造:民族精神与民族语言 特点:突破欧洲影响,追求民族特色;多方面 的尝试,取得很高成就;与现实主义的并不截 然分割;思想性与情感并重。 代表人物:茹科夫斯基、普希金、莱蒙托夫
茹科夫斯基:浪漫而感伤
出生在图拉省的地主家 庭,母亲是被俄国人掳 来的土耳其人。茹科夫 斯基从小受到良好教育, 很早就对文学感兴趣, 尝试自己创作剧本。 翻译:《奥德赛》奥维 德《变形记》、席勒 《奥尔良姑娘》、拜伦 《锡庸的囚徒》 创作诗歌:《黄昏》 《斯拉夫女人》《维特 兰斯基》
沉思
我悲哀地望着我们这一代人! 那前途不是黯淡就是缥缈, 对人生求索而又不解有如重担, 定将压得人在碌碌无为中衰老。 我们刚跨出摇篮就足足地占有 祖先的过错和他们迟开的心窍, 人生令人厌烦,好象他人的喜筵, 如在一条平坦的茫茫旅途上奔跑。 真可耻,我们对善恶都无动于衷, 不抗争,初登人生舞台就退下来, 我们临危怯懦,实在令人羞愧, 在权势面前却是一群可鄙的奴才。 恰似一只早熟又已干瘪的野果…… 不能开胃养人,也不能悦目赏心, 在鲜花丛中象个举目无亲的异乡客, 群芳争艳的节令已是它萎落的时辰!
俄罗斯地图
背景:十九世纪的俄罗斯
1、封建专制: 亚历山大一世时期(1801-1825) 尼古拉一世时期(1825-1855) 亚历山大二世时期(1855-1881) 2、反封建斗争: 贵族自由派时期,“二月党”(18251861) 平民知识分子时期(1861-1895) 无产阶级时期(1895-1918) 3、经济: 农业 4、文化: 基督教(东正教),国家民族意识和群体精神 5、文学: “俄罗斯文学黄金时期”普希金、莱蒙托夫、 赫尔岑、冈察洛夫、屠格涅夫、涅克拉索夫、陀思妥耶 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萨尔蒂科夫-谢德林、托尔斯 泰、契诃夫
致凯恩
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 在我的面前出现了你, 有如昙花一现的幻想, 有如纯洁之美的天仙。 在那无望的忧愁的折磨中, 在那喧闹的浮华生活的困扰中, 我的耳边长久地响着你温柔的声音, 我还在睡梦中见到你可爱的倩影。
在穷乡僻壤,在囚禁的阴暗生活中, 我的日子就那样静静地消逝, 没有倾心的人,没有诗的灵感, 没有眼泪,没有生命,也没有爱情。 如今心灵以开始苏醒: 这时在我面前又重新出现了你, 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 有如纯洁之美的天仙。 我的心在狂喜中跳跃, 心中的一切又重新苏醒, 有了倾心的人,有了诗的灵感, 有了生命,有了眼泪,也有了爱情。 (戈宝权 译)
普希金(1799-1837)
“十二月党”
俄国19世纪初期的贵族革命家,绝大多数属 于贵族军官和知识分子,参加过反对拿破仑的 战争。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欧洲各国反专制 的斗争,对他们的思想影响很大。十二月党人 主要革命目标是推翻专制政体和农奴制度,纲 领带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主要作品
诗: 《自由颂》(1817) 《致恰达耶夫》(1818) 《高加索的俘虏》(1822)《茨冈》 (1824) 《致大海》(1824)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824?) 《致凯恩》(1825年) 戏 剧:《波里斯· 戈都耶夫》 (1825年) 小 说: 《别尔金小说集》(1830年,短篇小说集) 《叶甫盖尼· 奥涅金》(1823-1830年,诗体小说) 《黑桃皇后》(1834年,心理小说) 《上尉的女儿》(1837年,历史小说)
茹科夫斯基1783-1852
斯维特兰娜
杯里盛着清水, 放进黄金宝戒, 翠绿耳环; 铺上白色披巾, 向着杯子齐声唱 占卜礼歌。 月儿朦胧闪耀 在迷雾的暗处—— 忧伤地祈祷 那亲爱的斯维特兰娜。
普希金
出生于老牌贵族家庭,青年时 代就读于皇村高等学校,毕业后在 外交部供职,同“十二月党”人有 往来。1820年因写政治诗而被变相 流放南俄,十二月党人起义后被召 回莫斯科,但受严密监视。1837年, 同法国保皇党人丹特士决斗负伤并 因此逝世。 普希金受卢梭和拜伦影响较 大,是俄国较早受西方思想尤其是 启蒙思想影响的作家。 普希金是现代俄国文学的创 始人。既是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 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 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 文学之父”,在诗歌、小说、戏剧 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 斯文学提供了典范 ,被高尔基誉 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
创作
浪漫主义代表作
《诗人之死》(1837) 《童僧》(1839) 《恶魔》(1841)
现实主义代表作
《当代英雄》(1840)
《诗人之死》
诗人殒没了!——光荣的俘虏—— 他倒下了,为流言所中伤, 低垂下高傲的头颅,胸中 带着铅弹和复仇的渴望!…… 诗人的心再不能够容忍 那些琐细非礼的侮辱了, 他起来反抗人世的舆论, 依旧是匹马单枪……被杀了! 被杀了!……到如今哀泣悲痛、 怨诉的剖白、辩解的空谈、 空洞的赞扬,又有什么用? 命运最后的决定已宣判! 不正是你们首先凶狠地 迫害他自由勇敢的天才、 而你们自己只为了寻欢取乐 把隐蔽的大火煽扬起来? 好了?你们称心了……——他已经 不能忍受这最后的苦难:
你们,以下流卑贱著称的 先人孳生下的傲慢无耻的儿孙, 你们用你们那奴隶的脚踵践踏了 幸运的角逐中败北的人们的迹踪! 你们,蜂拥在宝座前的贪婪的一群, 这些扼杀自由、天才、光荣的屠夫啊! 你们躲在法律荫庇下,对你们 公认和正义——一向是噤口无声!…… 但是还有神的裁判啊,荒淫的嬖人! 严厉的裁判等你们; 他决不理睬金银的声响, 他早看透你们的心思、你们的行径。 那时你们求助于诽谤将徒然无用: 鬼蜮伎俩再不帮助你们, 而你们即使用你们那所有的污血 也洗不净诗人正义血痕!
“多余人”
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俄国贵族青年的一种 典型。受过资产阶级启蒙教育,不满于贵族社 会的庸碌、自视清高,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有一定的评判能力,但是远离社会和人民,缺 乏生活目标,灵魂空虚,毫无能力,缺乏实现 目标的毅力,最终无所作为。
达吉亚娜:
“对于我,奥涅金,这豪华富丽, 这令人厌恶的生活的光辉, 我在社交旋风中获得的名气, 我的时髦的家和这些晚会, 都算得了什么?我情愿马上 抛弃这些假面舞会的破衣裳, 这些乌烟瘴气、奢华、纷乱, 换一架书,换一座荒芜的花园, 换我们当年那所简陋的住处, 奥涅金啊,换回那个地点, 在那儿,我第一次和您见面; 再换回那座卑微的坟墓, 在那儿,一个十字架、一片阴凉, 如今正覆盖着我可怜的那娘。 而幸福曾经是那么靠近 那么有可能!……但是,我的命运, 我的命运啊,已经全部都注定。 这件事我或许做得不够谨慎: 母亲流着泪苦苦哀求我; 对于可怜的达尼娅来说, 怎么都行,她听随命运摆布…… 我便嫁给了我这个丈夫。 我求您离开我,您应该如此; 我了解:您的心中有骄傲, 而且也有正直的荣耀。 我爱您, 可是我现在已经被嫁给别人; 我将要一辈子对他忠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