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___历年中考题
中考专题复习----初中化学方程式专题训练4

化学反应方程式专题训练1.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1) 用烧碱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2) 高温下,用一氧化碳还原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炼铁(3) 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时,产生可燃性气体的原因2.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分解)(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红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5)氧化汞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6)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 现有两瓶大小相同且用玻璃片盖上的无色气体,一瓶为SO2,另一瓶为H2S,将两瓶气体口对口放置,抽出玻璃片(此时两瓶相通),可观察到瓶壁逐渐有黄色固体单质和水珠附着,请回答:1) 用分子的有关知识解释上述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4分)X-射线不能穿透硫酸钡,因此常用硫酸钡作为诊断胃病的造影剂(钡餐)。
可溶性的钡盐是有毒的,但是如果病人误服了碳酸钡,却会发生中毒。
一旦中毒,应立即服用泻盐(MgSO4)解毒。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误服碳酸钡引起中毒的原因________ ;(2)用泻盐可以解毒的原因_______ 。
5. 荷兰是一个沿海的低地国,有一位地球化学家正在从事用化学手段抬高沿海地区海拔高度的研究,以永久性的解决海水淹没陆地的威胁。
其方法是根据相同分子数目的情况下,硫酸钙比碳酸钙的体积大一倍的事实,用废弃的硫酸灌入地下的石灰岩层中。
2020年中考化学必考点复习:实验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实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1.如图是CO与Fe2O3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在装置出口处验纯后,点燃酒精灯,再点燃酒精喷灯B.实验过程中看到,玻璃管里的粉末由红棕色逐渐变为黑色C.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CO2Fe+CO2D.尾气处理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CO22.钢铁厂会利用焦炭产生的还原性气体来炼铁,某同学用此原理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不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B.该实验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验纯后再加热C.NaOH溶液可以检验气体产物D.反应结束后,含有未反应的Fe2O3固体,可以采用加入盐酸的方法来提纯铁3.如图所示,小文同学利用长柄W形玻璃管完成了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
已知:甲酸在热浓硫酸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微型实验具有药品用量少、清洁环保、操作简单等优点B.灯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酒精灯火焰的温度C.A处发生的反应中,一氧化碳夺取氧化铁中的氧,发生还原反应D.A处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4.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测定某赤铁矿中氧化铁的纯度:向赤铁矿中通入纯净的一氧化碳气体,假设赤铁矿中杂质不参与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通入一氧化碳②加热(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A中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装置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该实验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前称量赤铁矿的质量为20 g。
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完全反应后B装置总质量增加了13.2 g,则赤铁矿中氧化铁的纯度为________。
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专题三核心实验突破第4讲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习题课件鲁教版

五、突破常见误区 1.操作中不能颠倒的四个步骤以及错误操作导致的实验 后果。 2.尾气处理的原因和方法。
针对训练 1.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如图)中,Fe2O3转化为铁
的具体过程是:Fe2O3―400~―500→℃ Fe3O46―00~―680→℃ FeO―700~―800→℃ Fe。 已知铁的氧化物除Fe2O3外,其余均为黑色。
(1)制备CO的原理是HCOOH=浓==硫△=酸=CO↑+H2O(HCOOH 在常温下为液态),图b所示三种气体发生装置中,可 用于制备CO的是___C___(填字母)。
【点拨】 加热HCOOH和浓硫酸的混合溶液时能生成CO
气体,则需选择可加热液体制气体的装置C作发生装 置;A装置试管口向下倾斜,会使液体从导管口流出, B装置不能加热,不符合要求。
(3)装置D中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_干__燥__C__O_气__体__。
(4)装置E中发生反应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红__色__粉__末__逐__渐__ _变__成__黑__色___。
(5)图中装置F是安全瓶,能防倒吸,从实验安全角度考 虑,本实验还应该在装置__B__和__C__之间添加装置F。
3.【2022·杭州二模】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进行一氧化 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其中氮气可用作本实验的保护 气,盛放氧化铁的是一支带有支管的试管,其支管可 用于导出试管内的气体, 酒精灯带网罩,整套装 置的气密性良好。
一、实验原理 Fe2O3+3CO==高=温==2Fe+3CO2
二、实验现象 玻璃管内: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三、尾气处理 一氧化碳有毒,需要进行尾气处理,可通过点燃处理 或收集备用,防止污染空气。
四、操作先后顺序 实验前: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目的:排尽空气,以 防发生爆炸; 实验后:先停止加热,后继续通一氧化碳。目的:防 止生成的铁再被氧化。简记为“CO早出晚 归,酒精喷灯迟到早退”。
2021学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实验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实验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考向1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的常规考查(★★★★★)【例题1】(2019·河南中招)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开始时应先预热玻璃管,后通入一氧化碳B.实验中玻璃管里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棕色C.参加反应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质量比为40∶7D.将尾气点燃或收集,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陷阱1:将实验步骤、现象、尾气处理等易错、易混点整合到一起考查,引导考生疏忽出错。
陷阱2:引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增加解题难度。
①CO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或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实验时应先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质量关系确定参加反应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
③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可将尾气点燃或用气球收集。
答案:D1.考查实验原理Fe2O3+3CO2Fe+3CO22.考查实验现象玻璃管内: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考查尾气处理一氧化碳有毒,需要进行尾气处理,需要进行点燃处理或收集备用,防止污染空气。
4.考查操作先后顺序实验前: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目的:排尽空气,以免爆炸;实验后:先停止加热,后继续通一氧化碳,目的:防止生成的铁再被氧化。
简记为“CO早来晚走,酒精灯迟到早退”。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三防”防爆炸(提前通入CO,排尽空气)、防氧化(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CO)、防污染(要有尾气处理装置) 考向2变形创新考查(★★★★)【例题2】(2020·河南中招)如图为CO 还原Fe2O3的微型装置图,则A处V形管内的固体粉末由________色逐渐变黑; B处V形管内的溶液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__;将尾气点燃,化学方程式为__。
【母题延伸】(1)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氧化铁充分反应后,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典型例题

(每日一练)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典型例题单选题1、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开始时应先预热玻璃管,后通入一氧化碳B.实验中玻璃管里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棕色C.参加反应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质量比为40:7D.将尾气点燃或收集,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答案:D解析: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A、实验开始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后,再点燃酒精喷灯加热玻璃管中的氧化铁,先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的原因是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故A不正确;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出现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故B不正确;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质量比为,故C 不正确;D 、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本实验的缺陷是没有设计尾气处理装置,可将玻璃管改成尖嘴点燃或用气球收集,故D 正确。
故选D 。
2、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B .镁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可用于制作烟花C .氢气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D .活性炭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净化饮用水答案:C解析:A 、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制造电极,错误。
B 、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烟花。
错误。
C 、氢气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正确。
D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化饮用水。
错误。
故选C 。
3、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
说法错误的是A .实验中观察到a 试管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B .刚开始预热,b 试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232Fe O +3CO 2Fe+3CO 高温160:(283)40:21⨯=C.碳在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答案:D解析:A. 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实验中观察到a试管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选项正确;B. 刚开始预热,b试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因此时排出的是装置内原有的空气,不是生成的二氧化碳,选项正确;C. 碳在反应中得氧成为二氧化碳,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选项正确;D. 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再停止加热,如操作顺序颠倒,易导致水倒流使试管,使试管炸裂,选项错误。
专题 09 碳和碳的氧化物-2020年中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

专题09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 1 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1.(2020年贵州遵义中考)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Fe 2O 3转化为铁的具体过程是:400~500600~680700-8002334Fe O Fe O FeO Fe −−−−−→−−−−−→−−−−→℃℃℃℃℃℃ 。
已知铁的氧化物除Fe 2O 3外,其余均为黑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装置中漏斗的作用是防止倒吸B. 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氧化铁是否完全转化为铁C. 该实验中所有的化学反应里,氧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D. 当硬质玻璃管内固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4%时,固体成分是Fe 3O 4和FeO2.(2020年黑龙江牡丹江中考)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完全正确的是( )A .组成:CO 2、CO 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 .性质:CO 2、CO 都有可燃性C .用途:CO 2可用于灭火;CO 可用于人工降雨D .危害:CO 2会导致酸雨;CO 会引起中毒考点 2 二氧化碳的制取、性质和检验3.(2020年宁夏中考)如图为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据此回答问题:(1)欲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填序号,下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若要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判断该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4.(2020年青海中考)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可选择装置_________(填序号)作为气体发生装置,但在该装置中还需要补充的是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收集气体应选用装置______(填序号);若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装置F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的物理性质。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专题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专题1.已知木炭粉(假设木炭粉中不含杂质)和氧化铁粉末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某兴趣小组对该反应展开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将CO 通入氯化钯溶液中,会出现黑色沉淀。
【实验过程】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⑴ 探究反应中产生气体的成分 甲称取9.0 g 氧化铁和1.2 g 木炭粉,混合均匀后进行实验。
打开止水夹a 通一段时间的氮气,关闭a 。
再对木炭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氯化钯溶液中出现黑色固体。
木炭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一定生成了 气体;E 处酒精灯的作用是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加热前通一段时间氮气的原因是 。
⑵探究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成分【提出猜想】猜想1:只含有铁; 猜想2:含有铁和木炭; 猜想3:含有 ;猜想4:含有铁、木炭和氧化铁。
【实验验证】小组同学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6.6 g ,将剩余固体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且有大量气泡出现,猜想不成立的是 ,剩余固体中含有的物质及质量分别为 。
2.生活中广泛应用各种金属。
(1)目前世界上一半以上的铜用于电力和电信工业,主要是因为铜具有 (填字母)A .导热性B .延展性C .导电性D .金属光泽(2)铁质水龙头长期使用容易生锈,铁生锈的条件是 。
(3)小明从自家水龙头上取下一些铁锈样品,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①C 处酒精灯的作用是 。
实验结束,小明将所得的黑色固体物质放入足量的硫酸中,发现生成物中没有铁,小明得此结论依据的现象是 。
为解释这一反常情况,小明查到下列资料:Ⅰ已知铁的氧化物有FeO 、Fe 3O 4、Fe 2O 3,在一定条件下,均能逐步失去其中的氧,最终被还原为铁。
Ⅱ某炼铁厂对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进行热反应分析,获得相关数据并绘制成图乙。
A B C D E 澄清 氢氧化 氯化钯 石灰水 钠溶液 溶液乙②通过分析资料知道,小明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在小明的实验中,A 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___历年中考题说课讲解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历年中考题1、(2012•武汉)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室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节顺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乙→甲→丙→甲→丁 D.乙→甲→丙→乙→丁2、(2011•武汉)实验室里,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B.实验结束时,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C.反应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证明一定有铁生成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3、(2012•株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1)写出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2)实验中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3)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4)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CO,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加热,以防发生爆炸.检验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4、(2012•雅安)某实验小组模拟高炉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1)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处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3)实验结束后,小李看到红色固体全部变黑了,认为产物就是单质铁,但小王提出了质疑:还有可能生成其它物质.为了进一步验证其固体成分,小王查到下列资料:①铁的氧化物有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该化合物中铁有+2、+3两种化合价),其中氧化铁为红棕色,其余都为黑色;并且只有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②铁的氧化物(四氧化三铁除外)都能与酸发生反应而溶解.根据上述信息,小王又设计了两个实验.【实验1】将黑色固体研磨后,取少量加入足量溶液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溶液未变黄色,据此得出的结论是.【实验2】再用磁铁吸引余下黑色固体,实验后即可对黑色固体成分进行判断.5、(2012•潍坊)某同学模拟工业炼铁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取8g氧化铁,通入足量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冷却,将玻璃管中的固体移入盛有49g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1)该同学首先按如图所示装配好仪器,检查了气密性并装好仪器,接下来的操作是(只写一步即可).(2)计算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写成计算推理过程).6、(2012•佛山)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某同学利用该原理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装置见图: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1)给玻璃管加热的仪器叫酒精喷灯,要用其(填“外焰”、“内焰”或“焰心”)进行加热.(2)实验中玻璃管里氧化铁粉末的颜色变化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3)实验前“通入CO”与“开始加热”的顺序是;实验后“停止通入CO”与“停止加热”的顺序是.(4)实验要在装置末端a处燃着一盏酒精灯,其作用是.7、(2011•重庆)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IYC2011),其宗旨是“增进公众对化学重要性的认识,鼓励青年人热爱化学,学习和研究化学”.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课本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作了绿色化改进后制取单质铁(K1,K2是活塞):(1)关闭K1、开启K2,可以验证CO还原Fe2O3的产物.①这是关于气体的实验,实验前必须对装置进行②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为③在e处点燃气体的目的是(2)关闭K2,开启K1,可以将d口出来的气体再从a通人装置而循环使用.①c瓶中应装(填序号).A.澄清石灰水B.水C.石蕊溶液D.浓硫酸②反应完后(假设b瓶中NaOH全部转化为纯碱),要从b瓶中溶液得到纯碱固体,必要的实验操作为转移、结晶.③该实验这样改进的主要优点是.8、(2011•宿迁)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教师提醒】它由Cu、Fe2O3二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①只有Cu;②只有;③是Cu、Fe2O3的混合物【资料获悉】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实验探究】(1)甲同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甲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③,而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的观点正确(填“甲”或“乙”).(2)丙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右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反应前反应后Ⅰ组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g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gⅡ组洗气瓶和所盛溶液的总质量为180.0g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83.1g【交流讨论】(1)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2)应该选择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组(填序号).(3)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4)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反思评价】丁同学指出:从环保角度,上图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9、(2011•达州)A-F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C是无色气体,B、F是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反应.(3)含D的生产、生活用品腐蚀的过程,实际上是D与空气中的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10、(2010•昭通)某同学设计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试回答:(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你的改进方法是,(2)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铁加热,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3)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答案:CC 3、(1)3CO+Fe2O3高温2Fe+3 CO2;;(2)石灰水变浑浊;(3)燃烧多余的CO(或消除CO对空气的污染);(4)在右端导气管口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移近火焰,若发出轻微的爆鸣声,证明空气已经排尽.4、Fe2O3+3CO高温2Fe+3CO2 Ca(OH)2+CO2=CaCO3↓+H2O 燃烧未反应的一氧化碳,防止剩余的CO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稀盐酸一定有单质铁,一定没有氧化铁如果黑色固体被磁铁全部吸引,说明只有单质铁;如果被部分吸引,说明黑色固体为Fe和FeO 5、先通一段时间的一氧化碳6、(1)外焰;(2)红色粉末变黑色,石灰水变浑浊;(3)先通入CO再开始加热,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CO;(4)除去反应剩余的CO.7、气密性检查3CO+Fe2O3高温2Fe+3CO2 防止污染空气 D 蒸发减少碳的排放,提高原料利用率8、Fe2O3 乙排净装置中的空气(或防止CO和装置中的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Ⅰ③3CO+Fe2O3高温2Fe+3CO2 部分红色粉末变黑不需要因为一直通入CO气体,B中溶液不会倒吸到A装置中在B装置后放一燃着的酒精灯将剩余气体烧掉(或用塑料袋收集等9、3CO+Fe2O3高温2Fe+3CO2 Fe+CuSO4=FeSO4+Cu 置换氧气和水10、尾气没有进行处理,会污染空气点燃或收集先通入一氧化碳红色固体变为黑色3CO+Fe2O3高温2Fe+3CO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并吸收二氧化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历年中考题
1、(2012武汉)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室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节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C.乙→甲→丙→甲→丁D.乙→甲→丙→乙→丁
2、(2011武汉)实验室里,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关于该实
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B.实验结束时,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
C.反应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证明一定有铁生成
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3、(2012株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中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
(4)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CO,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加热,以防发生爆炸.检验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的方
法是.
4、(2012雅安)某实验小组模拟高炉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
(1)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处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
(3)实验结束后,小李看到红色固体全部变黑了,认为产物就是单质铁,但小王提出了质疑:还有可能生成其它物质.为了进一步验证其固体成分,小王查到下列资料:
①铁的氧化物有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该化合物中铁有+2、+3两种化合价),其中氧化铁为红棕色,其余都为黑色;并且只有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
②铁的氧化物(四氧化三铁除外)都能与酸发生反应而溶解.
根据上述信息,小王又设计了两个实验.
【实验1】
将黑色固体研磨后,取少量加入足量溶液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溶液未变黄色,据此得出的结论
是.【实验2】
再用磁铁吸引余下黑色固体,实验后即可对黑色固体成分进行判断.
5、(2012潍坊)某同学模拟工业炼铁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取8g氧化铁,通入足量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冷却,将玻璃管中的固体移入盛有49g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
(1)该同学首先按如图所示装配好仪器,检查了气密性并装好仪器,接下来的操作是(只写一步即可).
(2)计算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写成计算推理过程).
6、(2012佛山)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某同学利用该原理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装置见图:
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给玻璃管加热的仪器叫酒精喷灯,要用其(填“外焰”、“内焰”或“焰心”)进行加热.
(2)实验中玻璃管里氧化铁粉末的颜色变化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3)实验前“通入CO”与“开始加热”的顺序是;实验后“停止通入CO”与“停止加热”的顺序是.(4)实验要在装置末端a处燃着一盏酒精灯,其作用是.
7、(2011重庆)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IYC2011),其宗旨是“增进公众对化学重要性的认识,鼓励青年人热爱化学,学习和研究化学”.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课本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作了绿色化改进后制取单质铁(K1,K2是活塞):
(1)关闭K1、开启K2,可以验证CO还原Fe2O3的产物.
①这是关于气体的实验,实验前必须对装置进行
②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在e处点燃气体的目的是
(2)关闭K2,开启K1,可以将d口出来的气体再从a通人装置而循环使用.
①c瓶中应装(填序号).
A.澄清石灰水B.水C.石蕊溶液D.浓硫酸
②反应完后(假设b瓶中NaOH全部转化为纯碱),要从b瓶中溶液得到纯碱固体,必要的实验操作为转移、
结晶.
③该实验这样改进的主要优点是.
8、(2011宿迁)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Fe2O3二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①只有Cu;②只有;③是Cu、Fe2O3的混合物
【资料获悉】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甲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③,而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的观点正确(填“甲”或“乙”).
(2)丙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右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反应后
Ⅰ组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g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g
Ⅱ组洗气瓶和所盛溶液的总质量为180.0g洗气瓶和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83.1g
【交流讨论】
(1)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
(2)应该选择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组(填序号).
(3)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4)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
【反思评价】丁同学指出:从环保角度,上图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9、(2011达州)A-F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C是无色气体,B、F是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含D的生产、生活用品腐蚀的过程,实际上是D与空气中的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10、(2010昭通)某同学设计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试回答:
(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你的改进方法是,(2)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铁加热,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
(3)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答案:CC 3、(1)3CO+Fe2O3高温2Fe+3 CO2;;(2)石灰水变浑浊;(3)燃烧多余的CO(或消除CO对空气的污染);(4)在右端导气管口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移近火焰,若发出轻微的爆鸣声,证明空气已经排尽.4、Fe2O3+3CO高温2Fe+3CO2 Ca (OH)2+CO2=CaCO3↓+H2O 燃烧未反应的一氧化碳,防止剩余的CO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稀盐酸一定有单质铁,一定没有氧化铁如果黑色固体被磁铁全部吸引,说明只有单质铁;如果被部分吸引,说明黑色固体为Fe和FeO 5、先通一段时间的一氧化碳6、(1)外焰;(2)红色粉末变黑色,石灰水变浑浊;(3)先通入CO再开始加热,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CO;(4)除去反应剩余的CO.7、气密性检查3CO+Fe2O3高温2Fe+3CO2 防止污染空气 D 蒸发减少碳的排放,提高原料利用率8、Fe2O3 乙排净装置中的空气(或防止CO和装置中的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Ⅰ③3CO+Fe2O3高温2Fe+3CO2 部分红色粉末变黑不需要因为一直通入CO气体,B中溶液不会倒吸到A装置中在B装置后放一燃着的酒精灯将剩余气体烧掉(或用塑料袋收集等9、3CO+Fe2O3高温2Fe+3CO2 Fe+CuSO4=FeSO4+Cu 置换氧气和水10、尾气没有进行处理,会污染空气点燃或收集先通入一氧化碳红色固体变为黑色3CO+Fe2O3高温2Fe+3CO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并吸收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