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意见[整理版]-6页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少数民族群体在生活、工作、娱乐中形成的一组体育运动及相关活动。

这些运动和活动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和历史内涵,是展示少数民族文化魅力、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一、藏族传统体育藏族传统体育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战争中形成的一种体育活动,包括了马术、赛马、箭术、斗牛、躲藏、跳绳、摔跤、跑步等多种运动。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马术和赛马比赛。

藏族人驯养马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这些马匹饱经战争的磨难,已经形成了非常出色的身体素质和战斗能力。

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战争中,不断完善和开发马术和赛马技能,形成了独特的马术文化和民俗文化。

藏族人在马术方面的表现可以说是独步全球,以其特有的跑马方式、骑马技巧和镌刻于心的马术信仰,让人们在马术赛事中不断体验着这种神秘而盛行的流行文化。

二、蒙古族传统体育蒙古族传统体育是蒙古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包括了摔跤、赛马、斗牛、射箭等多种运动。

其中,摔跤和赛马被视为最为重要的两个体育项目。

摔跤在蒙古族传统文化中拥有着极高的地位,被誉为“万众瞩目、雄心勃勃”的比赛。

蒙古族的摔跤比赛规则简单,且比较开放,让选手展现了他们的技巧和力量。

若想成为一名具备强硬性格和过人技巧的摔跤手,对蒙古人来说,勤奋和专注是不可或缺的基石,更是蒙古族人民对摔跤的激烈热爱。

赛马是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另一个标志性运动。

在蒙古族传统赛马中,选手骑着精壮马驹,在赛场上奔驰而行,三、五匹马并排在一起,争分夺秒地奋勇前进。

蒙古族人民对马的独特情感和热爱远远超过了对其他动物和族群的热爱,他们认为马就是骄傲、自由、生命、精神和信仰的标志。

三、朝鲜族传统体育朝鲜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悠久,包括了跳绳、板凳舞、权势舞、重头戏——花轮骨舞等多种运动。

这些体育运动既达到了身体锻炼的目的,同时又能够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成为了朝鲜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2.10.22•【文号】国办发[2012]53号•【施行日期】2012.10.22•【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体育正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10月22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体育总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学校体育科学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体育的重要性1.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生命力旺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

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有效途径,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把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作为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基础工程,把加强学校体育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多年来,各地不断完善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有力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发展。

但总体上看,学校体育仍是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学校体育未能得到足够重视,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体育教师短缺,场地设施缺乏,影响和制约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民委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民委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民委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01.10•【文号】体群字〔2018〕9号•【施行日期】2018.01.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族区域自治正文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民委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体群字〔2018〕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民(宗)委(厅、局):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民委2018年1月10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深受各民族群众的喜爱,在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各族人民体质健康水平,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顺应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需要,繁荣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促进健康事业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按照《全民健身条例》《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和《“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总体要求,坚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促进群众身心健康”的宗旨,结合实施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理论建设,改革完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建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丰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第一章绪论[本章要点]:本章主要介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1、运动本能和顺应自然的生活节律的需要2、生存与生产劳动的需要3、原始军事战争的需要4、源于民俗、风俗5、源于宗教;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及现状1、古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2、近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3、现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4、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生存现状;了解1、民运会的发展历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价值与功能;掌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念、民族传统体育的界定。

第一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念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

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古朴。

以其独特的作用和巨大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要素,承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体现出一个民族的自我认同的凝聚力。

同时,它对提高各民族人民的健康水平,增强各民族体质和促进各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的社会文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民族体育的概念1、民族传统体育的界定何谓民族传统体育?我们经常从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和网络上看到、听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体育一类的词语。

感觉到这些词语涵义十分清楚,但仔细一想,则发现它们的涵义很复杂。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涵义进行理论上的界定。

所谓的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三个名词组合而成的体育专门术语。

是指特定民族从过去传承到现在的体育文化而言。

民族传统体育一词,1981年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工作座谈会”上决定的,从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迄今在体育界里广为流传。

所谓的民族传统体育就是指特定民族普遍享有的游戏或身体运动,是体现该民族文化的具有代表性的身体运动文化。

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的项目是从56个民族中具有代表性的民俗竞技、民俗游戏、民俗艺能、传统游戏、乡土娱乐等构成。

近30年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概述

近30年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概述

鄂州大 学学报Journal of Ezhou University 2021年3月Mar.2021第28卷第2期Vol.28 No.2doi:10.16732/ki.jeu.2021.02.029近30年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概述张青1 ,朱亚成2,张济琛2,蔡传喜3(1.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部,陕西杨凌712100;2,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院,陕西咸阳712082;3.武昌理工学院体育课部,湖北武汉430223)摘 要: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是西藏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足藏族同胞对美好体育生活的向往、促进藏族同胞身心健康、提高藏族同胞体质健康水平和丰富藏族同胞业余文化生活等具有积极作用。

运用文献计量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近30年CNKI 收录的203篇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文献进行概述,从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研究、文化研究、资源开发利用研究、项目研究、赛事研究、发展策略研究等6大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旨在全面梳理、归纳和总结近30年西藏民族传统 体育研究概况,为后续从事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西藏体育;民族传统体育;藏族体育;民族体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图分类号:G8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004(2021)02-0085-05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内涵丰富,是西藏具有民族 特色且独一无二,拥有浓厚文化历史渊源,同时还 具备体育健身功能的总和。

2018年1月两部委联 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 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指导意见》主要任务中“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基础性研究 和应用性研究”中专门提及“支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

《指导意见》的出台和颁布,引起了众多学者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和重视,并对少 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做出了进一步的规划和部署。

《指导意见》的主要宗旨和文件精神对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加强对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古籍的挖掘、整理、翻译、出版和研究,同时也要加大力度支持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的发展。

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的通知

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的通知

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化部(已撤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布日期】2000.02.12•【文号】文社图发[2000]8号•【施行日期】2000.02.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族区域自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文化部、国家民委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文社图发〔2000〕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民(宗)委(厅、局):为贯彻落实1999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二000年二月十二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意见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发展,不仅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维护祖国统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特殊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央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工作,采取特殊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

但是,从整体来看,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仍然落后于内地,特别是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比较大,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比如,国家“六五”计划提出的“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迄今尚未实现的主要是少数民族地区,有一部分文化设施极其简陋,文化艺术人才缺乏,边远地区各族人民群众看戏难、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有的地区由于文化生活贫乏,封建迷信、赌博等沉渣泛起,影响了社会安定。

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成因以及改进建议

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成因以及改进建议

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成因以及改进建议摘要: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几千年来各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世界文化之林的奇葩,更是现代竞技项目产生的沃土。

但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存在着人才匮乏,评价机制制约,文化、理念冲突等制约因素,为促进其社会化发展,改进路径是提供政策支持、建构学校传统体育课程,拓展节庆活动平台,在学校民族体育发展和社会化发展相辅相成中走向繁荣。

关键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现状;成因;改进建议中图分类号:G6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3-0179-01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政府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予以了高度重视,为了让更多国民了解、掌握和热爱传统体育项目,国家规定自1982年起每四年举办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各个地方政府也定期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正从分散走向集中、从无序走向规范、从封闭走向开发,促进了如武术、气功、龙舟竞赛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蓬勃发展。

然而我国拥有近千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少项目由于保护不力和后继无人,数量正在逐年递减。

1990年出版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显示,全国977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中汉族拥有301项,其他55个少数民族一共拥有676项;时隔16年之后的2006年调研却发现,真正被传承的只有几十项。

除了武术、气功、太极拳、象棋、五禽戏、舞龙舞狮等较为流行以外,大部分民族传统项目正面临着销声匿迹的风险,而作为我国“国粹”的中华武术也在走下坡路,仅30%的学校在体育学科中开设了武术课程。

由此可见,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在享受超高声誉的同时却面临着巨大的现实发展困境。

二、制约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社会化发展的因素剖析1、体育人才匮乏。

近年来过度注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体系的构建,而忽视了实践活动的开展,导致我国目前虽然在理论建设上已初具雏形,建立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门类和框架,但是严重缺乏专业的民族传统体育实务人才,如专业教师、专业裁判、职业运动员、职业评论员等。

贵州苗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研究

贵州苗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研究
排名前五的省市中有 3 个属于中国西南地区,整 个西南地区苗族人口占全国人口超过了 55%,说明苗族
在中国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且大部分都在贵州省,相
比于其他地区,贵州省的苗族传统体育文化也较为丰富。 1.3 地域
苗族在中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历史较为悠久的 民族,苗族人民聪明睿智,勤劳勇敢。根据历史文献 和中国古代典籍中,远古的“九黎”“三苗”是苗族 的族属溯源,和“荆蛮”有着一脉相承的紧密关系。 在“三苗”后期,夏禹部落打败“三苗”。“三苗” 一部分西迁,到达甘肃敦煌县城后持续南下,到达今 天的四川、贵州和云南的边境。在商朝时期,苗族祖 先在长江中下游从事农业活动,但是他们并非一直在 长江中下游居住生活,为了躲避战乱以及保护民族, 先后进行了多次大迁徙。[4] 苗族先民最早居住在我国南 方地区,现如今的重庆、四川、江西、贵州以及云南 都是苗族的发源地。贵州苗族主要是在苗族的第三次 迁徙波中来到贵州,时间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苗族 亚鲁王带领苗人最早在黔中建立格洛格桑城,所以民 间一直称贵阳为老苗城。并在此期间展开了激烈的斗 争。如此多的战争,受苦的终究是黎明百姓,使苗族 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为了躲避战乱,苗族的祖先 不得不离开自己的故乡,西迁至人烟稀少的武陵山区。 贵州苗族主要是在“三苗”国失败后,苗族历经了三 次大迁徙,到了贵州山川、河流、密林等地。[5] 2 苗族体育文化资源调查 2.1 生存环境分析 2.1.1 自然地理环境 2.1.1.1 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
贵州虽在党中央领导下脱贫攻坚战中实现脱贫, 但大部分地区还属欠发达地区,苗族人民多在贵州较 偏远的山区世居,生活环境尚不完善,交通不够便利, 周边配套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地方政府财 政支出有限,对苗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制约较大。 随着社会发展,时代的进步,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 展缓慢前行,也有越来越多的部门制定相关政策让各 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顺利开展,有效的传承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2.1.3 民族文化环境 2.1.3.1 民族认同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传统
体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颁布单位: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
民委发〔2006〕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宗)委(厅、局)、体育局:
为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将《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
二○○六年一月十六日
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少数民族体质,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根据《民
族区域自治法》和《国务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有关规定,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有1亿多人口,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群体。

广泛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少数民族群众强身健体和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特殊需要,是在体育工作中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实际举措,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对西部大开发和各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二)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进步。

形成了四年一届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把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纳入了各省(区、市)的民族体育工作规划;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经过发掘整理,内容不断丰富,规则不断完善,水平不断提高,人才不断涌现;群众性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日益活跃,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作为全民健身项目进入城乡社区。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增进交流,推动民族团结,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目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现状与民族地区发展要求和国家群众体育形势相比仍然滞后,还不能适应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一些地区和部门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还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对民
族传统体育的经费投入太少,项目挖掘整理工作不够系统,缺少培训基地和专门人材,项目的宣传、普及、规范、提高等都有待进一步加强,群众性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还需要努力扩展和积极推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行机制还在探索之中。

(四)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经过艰难的起步阶段,现已进入发展期。

抓住机遇,巩固成果,创造条件,大力推进,这是当前民族体育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

为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

二、民族传统体育是群众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把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坚持政府主导与民间推动相结合的方针,立足于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加强领导,统筹规划。

各级体育部门与民族工作部门要通力合作,共同做好民族传统体育工作。

民族地区的各级体育部门,应有专门负责民族传统体育的工作人员,有条件的还应设立民族传统体育工作机构。

在民族地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中,要有一定数量的民族传统体育指导员。

建立健全各级少数民族体育协会,协助政府做好民族传统体育工作。

(六)各级民族工作部门每年要从民族工作经费中安排民族传统体育专项经费,体育部门每年要在体育事业经费中专门安排民族传统体育专项经费,用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事业。

民族地区进行体育设施建设,要考虑
当地的特殊需求,建设适应民族传统体育需要的设施。

体育部门开展的扶助西部、支持农村体育的活动,要向民族传统体育倾斜。

要通过制定奖励和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资助民族传统体育事业,扩大民族传统体育的经费来源。

三、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七)继续办好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定期检阅和指导群众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带动全国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发展。

各民族自治地方要定期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散杂居地方要根据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需要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各级民族和体育工作部门要密切配合并筹办好当地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要逐步完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竞赛制度,加强对运动会的组织和管理,突出运动会的民族性、体育性、观赏性和科学性。

(八)在民族地区广泛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健身活动。

体育部门要把民族传统体育作为群众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工作日程,会同民族工作部门研究并推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群众健身活动,支持民族传统体育健身项目进入城乡社区,并在经费、场地、设施、器材、训练、比赛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

鼓励和支持民族传统体育参与旅游,进入健身中心,使民族传统体育在更大范围为各族人民服务。

四、发掘整理和研究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九)各级民族和体育工作部门要有计划地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和整理工作,提高项目认定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保证挖掘和整理以及推广、普及工作所需的必要经费。

体育工作部门对属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活动申报等要给予特殊扶持政策。

(十)要扶持民族传统体育器材的生产,对民族传统体育器材按民族特需用品对待,给予政策优惠。

五、建立民族传统体育基地
(十一)各地要选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项目,集培训和训练于一体,逐步建立和完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民委共同制定民族传统体育基地管理办法,定期进行考核评比,命名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

六、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人才
(十二)鼓励和支持各类学校在开展现代体育教学和活动的同时,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和活动, 培养民族体育人才。

民族学校和民族地区的体育学校应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并创造条件将民族传统体育列为正式体育课程或乡土教材。

民族高等院校体育系和民族地区体育院校应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和研究。

尽快制定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级标准,加强规范化管理。

七、加大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力度
(十三)加强宣传工作,形成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舆
论导向,增强在体育工作中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意识,提高对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重视程度。

民族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是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一项重要内容。

(十四)鼓励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对外交流,积极参与、举办世界性的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扩大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

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2、“我欲”是贫穷的标志。

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3、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