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专项练习(含答案) (1253)

合集下载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含课后习题)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含课后习题)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含课后习题)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中学生一步的距离大约是70()A.mB.dmC.cmD.mm【答案】C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8848.86m=8848.86×100cm=8.84886×105cmB.50μm=50x109m=5×10-10mC.2.4×107nm=2.4×107×10-9nm=2.4×10-2mD.0.5h=50min=500s【答案】A3. 学习长度的测量以后,老师布置了测量物理课本长和宽的任务。

某位同学的测量结果为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这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1mB.1dmC.1cmD.1mm【答案】D4. 下列事件中最接近1秒的是()A.人心脏跳动一次B.人打一个哈欠C.人正常呼吸一次D.中学生从起跑到10m处【答案】A5.某同学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50.1mm、51.5mm、50.3mm、50.2mm、50.3mm,他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50.48mmB.50.5mmC.50.2mmD.50.225mm【答案】C 解析①51.5mm这个值的倒数第二位与其它值不一致,说明它是错误值,应先把错误值去掉再求平均值。

②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时,最终结果要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有效数字,以保证相同的准确程度。

6.物理课堂上,为了准确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度,同学们对误差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 只要测量工具足够精确就不会产生给误差B. 误差就是测量过程中数据方面的错误,细心就可以避免C. 再读数时,多估读几位也可以减小误差D.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答案】D7.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是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测得该物体的长度为cm。

(第7题图)(第8题图)【答案】B 3.40cm 解析①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及答案(人教八上)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及答案(人教八上)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单选题:(提示:本大题共10小题,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相信你一定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努力~~加油~~你是最棒的!)1.某同学在学习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后,自己总结出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其中不正确的是()A.不能用零刻度被磨损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刻度尺要放正,不能歪斜C.要使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物D.读数时,视线要与尺垂直并正对刻度线2.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测量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开始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3.小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4次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A.17.31cmB.17.32cmC.17.52cmD.17.30cm4.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下列数据的单位是“厘米”的是()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B.茶杯的高度是11.2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5.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工件的长度,将其一端与10cm处的刻度线对准,另一端恰好与24cm的刻度线对齐,此工件的长度应记为()A.14cmB.14.00cmC.0.14mD.0.140m6.能比较方便地用来表示银河系大小的长度单位是()A.光年B.米C.纳米D.千米7.裁剪衣服要量身长,下列测量工具较合适的是()A.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B.最小刻度是厘米的皮尺C.最小刻度是米的测绳D.以上三种测量工具都不能用8.木杆铅笔是同学们常用的文具,下列对木杆铅笔的估测你认为估测错误的是()A.质量约为5kgB.长度约为20cmC.横截面约为0.5cm2D.铅笔芯的直径约为1mm9.你身体上最接近5cm长度的是()A.肩膀的宽度B.大拇指的长度C.指甲的长度D.手臂的长度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C.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D.某人的拇指长度约为50mm二、填空题:(提示:本大题共5小题,要仔细思考,认真填写哦~~)。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含答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选择题1. 同学们参加了初中毕业体育测试。

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A.立定跳远成绩为40mB.女子800m跑的成绩为50sC.男生肺活量成绩为100mlD.掷实心球成绩为7.8m2.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B.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D.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3. 走时准确的指针式手表的秒针,一昼夜内秒针转过的圈数是()A.24B.1440C.86400D.432004.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A.1cm、5.50cm B.1cm、8.30cmC.1mm、8.30cm D.1mm、2.80cm5. 如图所示,测量玻璃球的直径的方法中,正确的是()6. 最接近4.5厘米的是()A.铅笔的直径B.课本的长度C.火柴盒的长度D.钢笔的长度7. 甲乙两人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了讲台的长度,甲记录的是60.50cm,乙记录的是60.505cm,则记录结果合理的是()A.甲B.乙C.都合理D.都不合理8.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A.3.7米=3.7×1000毫米=3700毫米B.3.7米=3.7米×1000=3700毫米C.3.7米=3.7米×1000毫米=3700毫米D.3.7米=3.7×1000=3700毫米9. 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做法不正确的是()A.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B.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C.记录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D.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10.我国科学工作者对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进行了测量,结果是8844.43m.数据表明,这次测量所用仪器的精度(最小分度值)是()A.1m B.1dm C.1cm D.1mm11.某同学先后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cm、2.61cm、2.58cm、2.58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A.2.58cm B.2.57cm C.2.576cm D.2.577cm12.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量长度时,若刻度尺的零刻线已磨损,可以从其他没有磨损的刻线起测量B.测量长度时,读数的视线应与尺面平行C.测量长度时,必须从尺的零刻线起测量,否则测量就是错误的D.测量长度时,只要读到刻度尺的分度值13.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A.测量者决定B.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决定C.由测量工具的量程决定D.由测量者、测量工具共同决定14. 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书本的长度,要求测量得尽量准确一点应该()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B.尽量使用精确的工具C.A和B两种方案都要考虑D.A和B两种方案选其一15.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值分别测出个1元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多次测出个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求平均值后再除以,求得一个1元硬币的厚度二、填空题16、给下列物体标出单位中学生身高大约15.7粉笔盒高约8一支铅笔直径约为10 张华身高174.0课本的宽度约为0.23 教室的长度约为5017、如图所示是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18.图所示的秒表所示时间为____________s。

八年级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长度的测量,说法正确的是:A. 使用刻度尺前,应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B. 测量时,刻度尺必须从被测物体的一端开始。

C.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

D. 记录测量结果时,只需记录到分度值。

答案:A2.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下列记录正确的是:A. 180.0mmB. 18.0cmC. 0.18dmD. 1.8dm答案:A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误差就是错误,可以避免。

B.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C. 测量中,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D.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答案:B4.在进行时间测量时,下列哪个工具最适合测量较短的时间间隔,如跑步的冲刺时间?A. 秒表B. 停表C. 电子表(带秒显)D. 手机计时器答案:A(注:秒表和停表在功能上是相似的,但秒表更常用于测量较短的时间间隔)5.下列关于刻度尺使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 刻度尺的刻度线要贴近被测物体,但不一定要紧贴。

B.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平行。

C. 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必须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

D. 测量结果只包括准确值,不包括估读值。

答案:A(注意:A选项的描述虽然不完全准确,但在四个选项中相对最接近正确答案,因为刻度尺应紧贴被测物体以减少误差,但实际操作中可能因物体形状等因素而难以完全紧贴。

B、C、D选项均有明显错误)二、填空题6.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__。

7.答案:刻度尺8.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刻度尺的__、__和__。

9.答案: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10.误差是__值与__值之间的差异。

11.答案:真实、测量12.在进行时间测量时,常用的工具有__和__。

13.答案:秒表、停表(或电子表等带秒显的计时工具)14.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视线应与尺面__。

15.答案:垂直三、简答题11.解释什么是误差,并举例说明如何减小误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 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夯基达标1.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需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

下列对长度和时间的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 )A.物理课本厚度约5 cmB.一支普通圆珠笔的长度在40~50 cm 之间C.做一套眼保健操所需的时间大约是5 minD.学校教室的长度约20 m2.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且必须从零刻度线量起B.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C.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3.关于实验中的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值误差较大,便是错误B.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C.错误和误差均是人为造成的D.误差时大时小,因而无法减小误差4.小刚是一位八年级的学生,他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

上体育课时他跑100 m 所需时间约为16 。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5.如图所示,用A、B 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放置正确的是刻度尺,其分度值是 ,该物体的长度为cm。

A、B 两把刻度尺精确度更高。

6.给下列数字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珠穆朗玛峰峰顶海拔8 844.43 。

(2)伦敦奥运会运动员手持的火炬长800 。

7.1908 年第四届奥运会是最后一次使用机械停表计时的奥运会。

如图甲所示,当时运动员在参加长跑比赛,某一运动员在到达终点时停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停表所表示的时间为min s, 合s。

8.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结果分别记录为25.1 mm、25.2 mm、25.1 mm、27.2 mm、25.3 mm。

其中记录明显错误的一次是。

其他四组结果的尾数不相同,这属于测量中的( 选填“误差”或“错误”)。

二、培优促能1.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0.8B.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D.中学生身高约为1.682.教室的宽度最接近于( )A.60 mmB.8 dmC.8 mD.60 m3.用皮尺测量教室长度,测量时若用力拉皮尺,那么由此可能引起测量结果( )A.偏大B.偏小C.不变D.无法确定4.如果被测物体的长度较短,而尺的量程较大,多次测量物体长度时,应尽量用尺上不同部位的刻度来测量。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含答案)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单选题1.教室门框的高度最接近于()A.1m B.2m C.5m D.8m2.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B.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C.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D.改进实验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3.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A.B.C.D.4.下列物品能用毫米刻度尺直接测量的是()A.一根铜丝的直径B.一支铅笔的长度C.一只网球的直径D.地图上上海到南京的铁路长度5.单摆、脉搏、刻度尺、打点计时器、秒表、电子天平中可以用来计时的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6.如图所示,四个计时器能成功地记录下100m短跑时间的是()A.只有甲和乙B.只有丙和丁C.只有乙和丙D.只有乙和丁7.小明把粗细均匀的细铜丝紧密地绕在铅笔杆上。

用刻度尺测得绕有17匝细铜丝的铅笔的长度L=18.4mm。

如图所示。

则正确的表示细铜丝直径的是()A.1.1mm B.1.08mm C.1.079mm D.1.0787mm 8.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金属刻度尺,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测量结果为L,用同样规格在室内放置的金属刻度尺,测量同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测量结果为L′,那么A.L=L′B.L>L′C.L>L′D.无法比较二者的大小9.如图所示,在一条长绳的一端系一个小铁块就做成了一个摆.要尽可能准确地测量它的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停表测出它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B.用停表测出它摆动四分之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再乘4C.用停表测出它摆动3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再除以3D.用停表测出它摆动50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再除以5010.某同学用同一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5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12.45cm B.12.34cm C.12.35cm D.12.36cm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______ cm。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共8题)1.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

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CB.学生书桌高约为200mm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75次左右D.在中学生运动会百米赛跑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可达15m/s2.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布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cm3.以下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40∘CB.人食指的指甲宽度约为1cmC.人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30次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4.3.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应先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再读数B.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可以不让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C.用托盘夭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发现横梁不平衡时可调节平衡螺母D.体温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5.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cm6.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A.一枝铅笔的直径是7B.茶杯的高度是100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7.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实验总会产生误差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完全消除误差C.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大意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也是不能避免的D.虽然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但人们还是不能完全消除误差8.关于实验器材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将装水的量筒放上天平左盘,能同时称取质量和水的体积B.称取质量时,可以通过增减砝码或调节平衡螺母来使天平平衡C.用弹簧测力计测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时,应使测力计水平放置D.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后仍可使用二、填空题(共5题)9.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金属片的长度是cm。

八年级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及答案解析(打印)

八年级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及答案解析(打印)

第一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基础练习1.(2分)要测量长度,首先要定出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此外还规定了一些其他单位:千米(km )、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2.(6分)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千米=_____米10分米= 米13厘米= 米23毫米=_________米45微米=_________米76纳米= 米.3.(11分)完成下列单位换算,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物理结果:(1)8cm=_________µm(2)4。

2nm=_________cm (3)6。

7dm=_________km (4)0.18km=______m (5)1.7dm=_________cm=_________mm=_________nm=_________µm(6)20min=h (7)0。

5h=_________min=_________s.4.(2分)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较精密的还有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等;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5.(9分)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首先应仔细观察刻度尺,找出它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并注意:(1)使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_________被测量的物体,并且尺的位置要_________;(2)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_________.(3)记录测量结果时,既要记录数字,又要注明_________.测量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_________位,而且测量值应包括准确值和_________值.6.(4分)如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物体A长度为_________厘米.(2)图(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A长度为_________厘米.7.(1分)如图所示是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mm.8.(3分)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A.B.C.D.9.(4分)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忘了写单位,请你选用恰当的单位填在横线上(1)一位同学的身高175_________; (2)一本物理书长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
A. 171.2mm ;
B. 1.712dm ; C. 0.01712km ; D. 0.1712m.
11.(2 分)误差产生的原因只与:( )
A.测量工具有关而与测量的人无关
B.测量的人有关而与测量工具无关;
C.测量的工具有关也与测量的人有关;
D.被测物体有关.
12.(2 分)你身体上最接近 5cm 长度的是:( )
A.肩膀的宽度;
B.大拇指的长度;
C.指甲的长度;
D.手臂的长度.
13.(2 分)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尺的位置放得不正确 B.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平行 C.木块的读数为 1.20mm D.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14.(2 分)一名粗心的学生的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他的记录数据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
d L=n 28.先用直尺量出瓶底到液面的高 L1(图 a),即装酒部分的高度,然后将酒瓶倒置,再用 直尺量出液面到瓶底的高度 L2(图 b),即瓶内空余部分的高度。 设瓶的容积为 V',瓶底的 面积为 S,酒的体积为 V,则: 故酒瓶的容积为:V'=V+L2S=V+L2×LV1 29.1 . 75 ( 1.72―1 . 78 ) 30.(1)两把钢尺长度变化太小,简单的测量工具无法测量出微小的变化。(2 分,其他合理 答案亦可得分) (2)指针示数变化(2 分,答指针偏转角度亦可);放大(2 分) (3)物体在温度变化时,物体的长度变化是否与材料(物体的自身长度、温度的变化大小等) 有关?(1 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得分)
D.被测物体有关.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B.一名同学的高度:1.64; D.一本外文字典的厚度 1.35.
C.0.5m;
D.0.5km.
17.(3 分)2008 年北京奥运会圣火在境外传递后,于 5 月 3 日抵达海南省,开始在我国境内 的 31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间传递。奥运圣火将传遍辽阔的中华大地,并抵达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玛峰,最终于 8 月 8 日到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会场。在全国境内传递天数为 97 天,传递 113 个城市和地区,途经上千个市县和城镇乡村,总里程约为 41200km,平均每 天运行约_________km(保留整数)。 18.(3 分)一个轮子的半径为 25 厘米,绕学校跑道滚一周,轮子转了 255 转,校道的周长 是_________米。 19.(3 分)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长约 6400____________ 20.(3 分)最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________;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工具是_______;用温度 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______ 要全部浸入液体中。 21.(3 分)小丽同学对一支铅笔的长度进行了精确测量,记录结果为 185.2mm,在这个测量 数据中,准确值是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_。 22.(3 分)如图所示,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cm,测得木块的长度是 _________cm.
乒乓球改为“大球”。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 )
A.2cm
B.2mm
C.2μm
D.2dm
5.(2 分)某技师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工件的长度为 980.0mm,后来经过精确测
量,发现此米尺上所标出的 1m 实际为 1002.0mm,则该工件的真实长度最接近于( )。
A.1002.0mm
是 m:( )
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1.75;
C.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 0.24;
15.(2 分)中学用的课桌的宽度接近:( )
A.0.5cm;
B.0.5dm;
16.(2 分)误差产生的原因只与:( )
A.测量工具有关而与测量的人无关;
B.测量的人有关而与测量工具无关;
C.测量的工具有关也与测量的人有关;
评卷人 得分
三、实验探究
26.(7 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这把尺的最小分度值是
.
(2)小明用这把尺测得文具盒的宽为 110.2,他的错误是
,应记为 110.2 .
27.(7 分)有一叠纸,怎样测得某中一张纸的厚高?
28.(7 分)一个瓶内装有体积为 V 的酒,现给你一把直尺,如何测出酒瓶的容积大约是多少?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7.425 18.400(约) 19.km 20.刻度尺 托盘天平 液泡 21.185mm 0.2mm 22.0.1 1.27 23.5.000.16 24.2.64 25.1 1.05—1.12
评卷人 得分
三、实验探究
26.(1)1mm(2)没有写单位;mm 27.一张纸的厚度一般约为几十微米,而常用的测量工具达不到这样的准确程度,不能直 接测量,只能用积多求少法间接地测量。用刻度尺测出一叠纸(几张)的厚度为 d,则一张 纸的厚度为:
3.(2 分)几个同学在讨论测量出现的错误和误差时,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取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B.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
C.只要选择较精确的测量工具就可以避免误差
D.测量中,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
4.(2 分)2001 年第 47 届世乒赛,国际乒联做出重大改革:为了增加乒乓球的可观赏性,将
C.不能测量;
D.用弹性不大的软棉线跟曲线重合,拉直后测出线的长度.
2.(2 分)在长度的测量中,为了减小误差,以下方法 ,不正确的是............................. ( )
A.采用分度值较小的刻度尺
B.测量中不能估计,只取准确值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D.采用比较精确的刻度尺
B.1000mm
C.982.0mm
D.978.0mm
6.(2 分)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7.(2 分)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 172.5mm,下面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A.物理课本的厚度 B.一根粉笔的长度
C.黑板的长度
D.饮水杯的高度
8.(2 分)一3.(3 分)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 32 圈.如图所示,用 分度值是 1mm 的刻度尺测得这 32 圈的总宽度为 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 。
24.(3 分)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___cm.
25.(3 分)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如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 纽扣的直径是 cm。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三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2 分)要想比较准确的量出地图上两点间铁路的长度,比较好的办法是:( )
A.用直尺直接去测量; B.用准确度较高的直尺直接去测量;
29.(7 分)木块长度
cm
30.(7 分)小明了解到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会有一些因素引起测量误差,其中刻度尺的温 度变化也是引起误差的原因之一.他想通过实验研究刻度尺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1)小明找来两把完全相同,长为 20cm 的钢尺,一把放在冰箱充分冷冻,一把放在阳光下 长时间曝晒,再将两把钢尺互相测量,结果发现两把钢尺的长度几乎没有差异,请写出造 成妆种结果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重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装置中 AB 是粗细均匀 的铜棒,COD 是可绕 O 点转动的指针。实验时,A 端固定不动,指针 C 端紧靠在铜棒 B 端,当用酒精灯给 AB 加热时,小明可以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金属棒 受热时长度的变化.装置中指针设计成 CO 段比 OD 段短,这对实验现象起到了________ 作用.
(3)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D 2.B 3.D 4.B 5.D 6.C 7.D 8.B 9.B 10.C 11.C 12.B 13.D 14.B 15.C 16.C
A.10cm;
B.20cm;
C.30cm ;
D.40cm.
9.(2 分)第 46 届世乒赛是改用“大球”后世界乒坛上的首次高水平较量,这里说的“大
球”是把乒乓球直径增加了: ( )
A.2μm ;
B.2mm ;
C.2cm;
D.2dm.
10.(2 分)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