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心理治疗中的五种人格
躯体化障碍的特征是存在一种或多种躯体症状

躯体化障碍是躯体形式障碍中较常见的一类亚型。
它是一种可以影响到多系统的具有多种症状的精神障碍。
躯体化障碍有过许多名称,其研究历史也非常复杂。
4000年前古埃及人首次描述了此综合征,并将其称为“癔症”。
他们认为该障碍源子宫的自然移位,并尝试通过将“游走的子宫”拖回原位来治疗这种疾病。
1859年,Briquet在巴黎的一所医院里观察了430以多种躯体症状为主的患者,将其称为“癔症”,在1951-953年间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确立了癔症涉及多个系统的念。
在其专著中进一步将癔症定义为在缺乏器质性病变的前下出现的多种戏剧性的和过分的躯体不适。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学家认为,自我防御机制在癔症转换症状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这种机制“心理能量”被转换成躯体症状。
随后Steke1首次提出了躯体化的概念,认为这一概念等同于Freud的转换概念[1]。
病因和发病机制躯体化障碍的病因学机制尚不确定,不同研究从生物、心理、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了探索。
遗传学因素躯体化障碍具有家族聚集性特点。
研究显示,患者女性一亲属中约20070达到躯体化障碍诊断标准。
躯体化障碍的家聚集性可以受到遗传、环境因素或两者共同的影响。
寄养子究发现,若是女性在3岁前被寄养,并且其养父母有酗酒或反社会的问题,她们罹患躯体化障碍的风险增加5倍。
随着寄养父母社会地位的不同,寄养子罹患躯体化障碍的风险也会相应改变[2]。
生物学因素早期的“癔症性”信息处理理论认为,患者大脑对信息的加工缺陷导致了许多临床症状,这种缺陷可能是躯体化障碍患者及其生物学亲属躯体不适、症状无明确定位的精神状态和病理性赘述及一些社会、人际关系、职业功能受损等的基础。
神经心理实验结果提示躯体化障碍患者注意和记忆功能缺陷。
功能性神经影像学研究进一步发现躯体化障碍患者的一些特点,如双侧额叶对称性功能缺陷,优势大脑半球的功能障碍抑郁障碍患者更严重(亦见诸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非优势半球前部的功能障碍比后部的严重等。
心理治疗学不同心理障碍的诊断与治疗-3

心理治疗学不同心理障碍的诊断与治疗-3(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关于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说法错误的是A.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属于躯体形式障碍的一种B.病程要求在6个月以上C.完全治愈的难度较大D.如疼痛迁延不愈需要使用阿片类进行镇痛治疗E.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有一定疗效(分数:1.00)A.B.C.D. √E.解析: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不主张采用阿片类镇痛,阿片类药物由于存在成瘾性,主要用于肿瘤患者的镇痛治疗。
2.以下是自主神经兴奋的体征的是A.心悸 B.出汗 C.口干D.脸发烧 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 √解析:3.神经衰弱的个体,其常见的兴奋症状不包括A.精神易兴奋 B.回忆增多难以控制C.联想增多 D.言语活动增多E.A、B可同时出现(分数:1.00)A.B.C.D. √E.解析:言语增多主要见于躁狂症患者。
4.关于躯体形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主要特征是A.自主神经兴奋症状B.患者主诉非特异性、个体特征明显和主观性的症状C.患者存在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D.包括A和BE.包括B和C(分数:1.00)A.B.C.D. √E.解析:5.躯体形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患者在自主神经哪项基础上,发生非特异性、有个人特征和主观性的症状A.兴奋症状 B.抑制症状C.疲劳症状D.部分兴奋、部分抑制症状E.功能紊乱(分数:1.00)A. √B.C.D.E.解析:6.某个人的认知、情绪常受他人语言、电视影响而改变,这表示此人A.适应性强 B.暗示性高C.顺应性强 D.自控力差E.自制力强(分数:1.00)A.B. √C.D.E.解析:7.可直接导致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的是A.思维障碍 B.情绪冲突C.躯体障碍 D.生理过程紊乱E.以上都可(分数:1.00)A.B. √C.D.E.解析:8.下列哪项症状不见于转换型运动障碍A.肢体瘫痪 B.肢体震颤C.缄默症 D.共济失调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 √解析:9.下列不是转换性障碍的诊断要点的是A.有心理社会性应激因素作为诱因B.主要表现为感觉、运动功能的丧失或障碍C.有人格解体症状D.临床表现形式与神经解剖生理相矛盾E.有依据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分数:1.00)A.B.C. √D.E.解析:10.下列器官系统中不属于躯体形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涉及的是A.心血管 B.呼吸 C.泌尿生殖D.胃肠道 E.运动(分数:1.00)A.B.C.D.E. √解析:11.睡行症通常出现于睡眠的A.前三分之一段B.前半段C.中三分之一段 D.后半段E.后三分之一段(分数:1.00)A. √B.C.D.E.解析:12.患神经衰弱的个体,其情绪症状的主要特点不包括A.烦恼不安 B.易激惹C.心情紧张D.由重大事件刺激引起E.可有轻度焦虑或抑郁(分数:1.00)A.B.C.D. √E.解析:13.关于惊恐发作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一般在没有客观危险的情景下发作B.惊恐发作时患者有濒死感C.惊恐发作可出现胸痛、胸闷症状D.惊恐发作时意识模糊,事后难以回忆发作时经过E.患者可同时伴有抑郁症状(分数:1.00)A.B.C.D. √E.解析:惊恐发作时患者意识清醒,事后也能回忆,这点可以和癫痫发作相鉴别。
心理治疗规范(2013版)

心理治疗规范(2013年版)为加强医疗机构心理治疗的规范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办法》《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医疗机构临床心理科门诊基本标准(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规范。
第一章总则一、心理治疗的定义心理治疗是一类应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由专业人员有计划地实施的治疗疾病的技术。
心理治疗人员通过与患者建立治疗关系与互动,积极影响患者,达到减轻痛苦、消除或减轻症状的目的,帮助患者健全人格、适应社会、促进康复。
心理治疗要遵循科学原则,不使用超自然理论。
二、心理治疗的人员资质以下两类在医疗机构工作的医学、心理学工作者可以成为心理治疗人员:(一)精神科(助理)执业医师并接受了规范化的心理治疗培训。
(二)通过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心理治疗专业),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
三、心理治疗的对象和场所(一)心理治疗的服务对象是心理问题严重、需要系统性心理治疗的人员,以及符合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国际疾病分类(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的患者。
心理治疗的适应证包括以下种类:1.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2.心境(情感)障碍;3.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如进食障碍、睡眠障碍、性功能障碍等);4.通常起病于儿童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5.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6.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7.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8.心理发育障碍,以及器质性精神障碍等。
在针对以上各类精神障碍的治疗中,心理治疗可以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也可以作为其它治疗技术的辅助手段。
心理治疗的禁忌证主要包括:1.精神病性障碍急性期患者,伴有兴奋、冲动及其它严重的意识障碍、认知损害和情绪紊乱等症状,不能配合心理治疗的情况。
2.伴有严重躯体疾病患者,无法配合心理治疗的情况。
心理学了解不同人格类型与特征

心理学了解不同人格类型与特征人是社会中最复杂的存在之一,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人格类型和特征。
心理学家们对不同人格类型的研究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人类行为和个体差异。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如何了解不同的人格类型以及不同人格类型的特征。
1. 人格类型的定义人格是指个体的长期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情感反应的组合。
心理学家使用一种称为五大人格特质的模型来描述人格类型。
这五大特质分别是:外向性、神经质、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
每个人在这些特质上都有不同的倾向。
2. 外向性外向性是指个体对社交交往和外部刺激的倾向。
外向性高的人通常乐观、冒险、容易与他人建立联系,并喜欢成为关注的焦点。
相反,外向性低的人可能更沉静、内向、害羞,并倾向于独立思考和独自行动。
3. 神经质神经质是指个体情绪稳定性和易怒程度的度量。
神经质高的人更容易焦虑、压抑和易怒,而神经质低的人更稳定、放松和乐观。
4. 开放性开放性度量了个体对新观念、体验和文化多样性的接受程度。
开放性高的人喜欢尝试新事物,对变化持开放态度,并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开放性低的人更喜欢传统和熟悉的事物,对变化和新观念持保守态度。
5. 宜人性宜人性是指个体与他人相处的方式以及是否慷慨、友善、合作和宽容。
宜人性高的人通常受人喜欢,容易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宜人性低的人可能更有竞争性、冷漠和不合群。
6. 尽责性尽责性体现了个体是有组织、可靠和自律,还是无秩序、不负责任和缺乏自制力。
尽责性高的人通常有较高的自律能力、目标导向性和可靠性。
尽责性低的人可能更易于拖延、缺乏自制,并且对时间管理不善。
7. 个体差异和环境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在五大人格特质上的倾向都各不相同,而且人格类型的形成也受到环境和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人格特质是一部分遗传的,同时也会受到教育、文化和社会经历的影响。
8. 应用和意义了解不同人格类型和特征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提高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一、医学心理学概述。
1. 定义。
-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2. 研究范围。
- 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 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制。
- 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 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
- 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二、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观察法。
- 定义: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探讨心理行为规律的一种方法。
- 类型。
- 自然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中对个体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和分析。
例如,观察患者在病房中的日常行为。
- 控制观察法:在预先设置的情境中进行观察。
例如,在特定的实验房间内观察被试者对某种刺激的反应。
2. 调查法。
- 定义:通过晤谈或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的方法。
- 类型。
- 晤谈法: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的交谈来获取信息。
晤谈时要注意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问清晰、避免诱导性问题。
- 问卷法:通过书面形式,让被调查者填写问卷来收集资料。
问卷设计要合理,包括问题的内容、顺序、措辞等方面。
3. 实验法。
- 定义: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的一种研究方法。
- 类型。
- 实验室实验:在实验室环境中严格控制各种变量,对被试者进行实验研究。
例如,研究不同噪音强度对人的注意力的影响。
- 现场实验:在实际生活场景中进行实验,对变量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
例如,在学校环境中研究某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4. 心理测量法。
- 定义: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能力、人格及心理健康等心理特性和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 常用心理测验。
- 智力测验:如韦氏智力量表,用于评估个体的智力水平。
- 人格测验:如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等,用于了解个体的人格特征。
躯体化症状与心理因素考试

躯体化症状与心理因素考试(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躯体化症状与心理因素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A. 躯体化症状是心理因素的唯一表现B. 心理因素一定会导致躯体化症状C. 躯体化症状可能是心理因素的表现,但不一定是唯一表现D. 躯体化症状与心理因素之间没有必然联系2. 躯体化症状在心理咨询中的重要性如何?A. 躯体化症状是心理咨询中的主要问题B. 躯体化症状在心理咨询中并不重要C. 躯体化症状需要与其他症状一起考虑D. 躯体化症状在心理咨询中有一定的重要性,但不是首要关注点3. 心理咨询师如何处理躯体化症状的客户?A. 首先解决客户的心理问题B. 首先排除所有躯体疾病的可能性C. 与客户讨论他们的感受和经历D. 使用多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和心理治疗4. 躯体化症状可能会如何影响心理咨询过程?A. 客户可能会对心理咨询师产生不信任B. 客户可能会避免谈论他们的躯体化症状C. 客户可能会认为他们的症状是不可控的D. 客户可能会对治疗效果有较高的期望5. 躯体化症状可能与哪些心理因素有关?A. 抑郁症B. 焦虑症C. 人际关系问题D. 生活压力6. 心理咨询师如何评估躯体化症状的客户?A. 通过排除法来确定是否存在躯体疾病B. 通过询问客户关于他们的症状和生活经历C. 通过进行身体检查来确认症状的存在D. 通过使用量表或问卷来评估症状的严重程度7. 躯体化症状可能会如何影响客户的生活质量?A. 客户可能会因为症状而无法参与社交活动B. 客户可能会因为症状而感到焦虑和不安C. 客户可能会因为症状而影响工作表现D. 客户可能会因为症状而感到自卑和孤立8. 躯体化症状在心理咨询中的诊断和治疗中应该如何处理?A. 应该将躯体化症状视为独立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B. 应该将躯体化症状视为心理问题的表现并进行心理治疗C. 应该将躯体化症状与可能的躯体疾病进行鉴别诊断D. 应该将躯体化症状与心理因素进行综合治疗9. 躯体化症状是指将心理问题转化为身体症状的表现。
双相情感障碍的中医五态人格特征初探

Jun. 2021Vol. 42 No. 32021年 6月 第 42 卷% 第 3 期首都医科大学学报Joumai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doi : 10. 3969/j. issn 1006-7795. 2021. 03. 011]・精神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 *基金项目:北京医院管理中心登峰人才项目(DFL20191901),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临床医学发展专项(ZYLX202129),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培育计 戈卩(PZ2021031 ) & This study was suppOTted by Dengfeng Talents of Beijing Hospital Management Centes ( DFL20191901 ) , Beijing Hospitals Authority CetntcaeMedtctne DeeeeopmentooSpectaeFundtng Suppoet ( ZYLX202129 ) , Betitng MuntctpaeAdmtntteatton ooHo:pttae Incubattng Peogeam (PZ2021031).* Corresponding authos , E-mail :jhxlj@ccmu. edu. com网络出版时间:2021 -05 -31 14: 57 网络出版地址:https ://'ns. cnki. net/kcms/detail/11.3662. R. 20210531. 1319.018. html双相情感障碍的中医五态人格特征初探李自艳1!2刘鑫子1>2杜 渐3王 昊3杨秋莉3贾玆晓1>2*(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8; 2.首都医科大学人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100069 ; 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29)$摘要】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五态人格特征。
人格心理学六大流派综述【精选资料】

人格心理学论文——六大流派综述第一大流派:精神分析流派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提出,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经典学说。
其人格理论主要有脑解剖模型、结构模型、本能论、防御机制、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和了解无意识的方法等。
弗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部分,他把这种划分称为脑解剖模型,心理活动的主体是无意识。
后来,他又提出了结构模型,即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补充、相互对立。
人类行为受驱力或称本能的强大内部力量驱使,本能分为力比多和塔纳托斯(死的本能),两者相互交织,共同驱动行为。
自我经常会将不符合社会期望的无意识内容控制在意识之外,以避免焦虑,防御机制就是“自我处理非期望想法和欲望的技术”,包括压抑、升华、移置、否认、反向作用、合理化、投射等。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形成是在生命早期。
他把早期发展以动情区为标志划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口唇期(0~18个月)、肛门期(18个月~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岁~青春期)、生殖期(进入青春期后)。
在经历每个发展阶段如果形成了固着,成人后就会具有相应的人格特征。
无意识是人类心理中的主要部分,了解无意识的方法主要有梦、投射测验、自由联想、口误、催眠、意外行为、象征性为等等。
弗洛伊德第一个概述并提出了心理治疗体系,即精神分析。
“其目的是将重要的无意识东西带入意识,并在意识中用理性的方式加以考察”。
移情和反移情是重要概念。
精神分析师经常使用投射测验来考察无意识,常用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墨迹测试、主题痛觉测验和画人测验等。
对投射测验的主要批评是其信度和效度过低,但如果使用正确,投射测验会带来很好的启发。
“新精神分析主要应该被看做在总的精神分析方法内关于人格的不同观点”。
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有阿德勒、荣格、埃里克森、霍尼、沙利文及弗洛姆。
阿德勒提出需求优越、克服自卑的概念,认为这是人类的主要动机,人人都有一种内在驱力以摆脱源于婴儿期的无助感。
父母的溺爱和忽略会导致人格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躯体心理治疗中的五种人格
一个小婴儿开始构建他未来的人格时候,需要思想和身体共同运做,要一起努力来构成人格。
人格不仅是精神层面上,也在躯体上有所反应。
(中国的)气实际上就是把思想和躯体连接在一起。
一、分裂样人格:被母亲接纳得少。
是在哺乳期形成的问题。
分裂样人格常常感觉自己没有权利在社会上生存。
他们经常有很深的恐惧和伤心。
这种人具有精神分裂的人某一些特征。
这种分裂样的人没有发作的时候智商是非常高的。
他是把思维和感觉给分裂开了。
对这些人,他们自己怎么想比世界和现实更重要。
他们能量更多集中在自己内部,在内心里。
这种能量只是积聚在他的内心,没有流到手和脚。
(我们的)手脚是用来与外界接触的器官。
而他们用了特定的紧张的肌肉,就是脖子、肩膀、肚子、髋部、膝盖、肘,他们走路象木偶一样,不灵活。
他们没有真正去感觉他们的身体。
但这样的人是非常坚强的人。
他们会感觉到痛苦,但是不那么在乎痛苦。
他们看起来比较懒,没有驱动力,没有兴趣,行动力较少。
想让他去行动是很困难的。
必须给予强大刺激,甚至暴力。
他们身体比较细瘦,面目象面具,胳膊无力地下垂。
这些人一年四季手和脚都是凉的。
他们也并不自信。
有时候他们会表现自大、自负,这不是自信,是对自卑的补偿。
他们不常用自己的胳膊(行动和动手),内心是非常敏感的。
他们没有多少行动,但他们感受力很强。
当他们去行动,往往出于意愿,而不是感觉。
我们与这类人打交道,会感觉他们不够真诚。
他们自己也感觉到如此。
他们的困境来自小时侯他们的妈妈感觉与他们在一起有风险。
孩子学会不去表达感情。
不但只是不表达,甚至当感情发出的时候,他还要阻止和控制他。
他们是很精神化的。
他们坚强到你可以把世界上其他类型的人都杀死,也不能把他们分裂样人格的人都杀死。
二、口欲期:这些孩子是被母亲所接纳的,但是母亲的接纳并没有满足他的需求。
他们总是依赖,渴望从他人身上得到帮助,总是感觉别人没有给予他足够的东西,他们常感觉缺乏爱,感到空虚。
他们总是渴望得到什么或者走入另一个极端,什么也不要。
身体是虚弱的,人容易疲乏,性格有软弱。
能量流动到四肢上。
但整个身体还是虚弱的。
很多人近视。
他们可能有性冷淡。
他们身体下半身尤其虚弱。
他们的髋部比普通人要窄一些。
当他们是小婴儿时候他们吮吸乳汁不够。
当他们呼吸时候也总是象吸奶。
当我们身边有一些人泪流满面,可能就是口欲期人格。
他们痛恨一个人。
也可能为抑郁痛苦。
很多人身体长得快,发育早一些。
这是一种身体上的补偿。
他们往往慷慨,给人感觉干事情总是很有道理,尤其与伙伴联系很紧密。
他们可以很快敬佩一个人,然后很快把他抛开。
感情起伏大。
三、受虐性人格:这些孩子小时侯被妈妈接纳,排便训练时期形成的性格。
但要求他成长为母亲要求成长的孩子。
他喜欢痛苦,他们不是真正喜欢受虐,而是认为生命中所有体验都是痛苦的。
他们已经对所有痛苦做了准备,以便让别人更舒服。
小时侯他们让自己受苦,让妈妈舒服。
这些人不停抱怨,他们受了多少苦。
他们实际上是坚强,他们也确实体验了很多痛苦。
就象他们不能选择自己的人格,他们也不能选择自己的生活。
他们吞下别人给予的。
他们有很多幽怨,但不愿意表达。
他们有很多精力,他们的能量还只是在身体的内部,从来不把能量表达出来。
四肢看起来强壮,其实并不是这样。
他们不愿意表达太多。
他们骨架是很大的,很坚固,强大,有时候长得快,脖子要短一些。
腰部斜肋内部特别短,好象看不到一样。
一些需要唱歌和吹管乐的人必须要训练这个部分的肌肉。
(画出来人体腰部肌肉)这类
人会阴肌肉紧张,性生活会遇到问题。
他们的妈妈是想做好妈妈。
这样的妈妈有非常强大的超我。
所以他们养育孩子总是把孩子变成和她自己一样的人。
孩子被迫吃,被迫排泄。
即便这些孩子不想吃,也不想排泄。
如果他们吐了拉了,妈妈会严厉对待他,使他感觉到强烈的耻辱感。
这种人是可靠的人,尽一切努力做别人托付的工作。
战士常常是受虐型。
四、精神病性人格:我不知道这个名字如何被命名。
在心理学上能用这个词的已经是重度精神病了。
这些人即使他们不好,有心理问题也并不严重。
他们否认感情。
第一种(分裂样人格)是把感情从思维中分离开。
而这一种(精神病性)是拒绝承认感情。
他们不在乎身体,也不在乎性。
他们小时侯没有被母亲拒绝,而在俄狄浦斯期却遭到了拒绝。
俄狄浦斯时期形成的性格。
儿童性欲需要表达的时候遭到了母亲或者父亲的拒绝。
关于儿童性欲,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是有性欲的。
人们也许误解儿童性欲与成人一样,事实上是不同的。
第一个误解儿童性欲的人常常是儿童的父母。
当孩子用一种新的方式来向父母表达,一些父母会认为孩子的表达是性欲的表达而拒绝孩子或者排斥孩子的表达。
这种拒绝性的对待给孩子带来很大的痛苦。
(事实上)有很多孩子在被拒绝之前曾是被父母所接纳的。
他们以前是好的性格,直到被拒绝那一刻来临。
这些孩子突然发现他们被父母排斥了。
(人们在生活中)总对于大多数分裂样人格难于理解。
因为分裂样人格这一类问题形成在非常早期,是在哺乳期形成的。
而正常成长的人已经忘记了那一时期的事情。
对于其他人格,理解分裂人格是很困难的事情。
而大部分人都能理解精神病性的人格。
当精神病性人格来表达他内心的痛苦,是容易被理解的。
他们对很多事情记得很清楚。
“我记得我13岁时候爸爸拒绝拥抱我。
父亲在我13岁前是非常关心我的。
为何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抱我了。
”因此他开始憎恨父亲。
你们能理解吗?13岁的女孩已经发育了。
对于成年父亲来说拥抱发育的孩子,会觉得有性的意味。
有趣的事是听起来不象女儿抱怨父亲,更像一个女人抱怨背叛。
这一类孩子在被拒绝前他们的自我认定都是良好的。
他们三四岁以前感到被拒绝前他们对于自我的发展是很好的,被关爱,感觉自信。
俄狄浦斯期后他们下意识停止了去感觉。
如果有一个人非常爱自己,实际上这样的人并不是真正爱自己,他们爱的是自己的意象。
他们并不能真正爱他们自己,他们这个意象已经停滞在孩童时期。
这种被弗洛伊德称为自恋的人格。
我开玩笑说每一个心理学家扮演的是字典的功能。
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释,这种人就是自恋性人格。
为何弗洛伊德称为自恋性人格呢?因为古希腊的神话。
那西司非常美貌,他爱上了女孩,其实是他的回声。
他看到了自己水中的倒影,爱上了倒影,试着接近并吻他,结果掉到水中淹死了。
这个神话传说爱的是自己的意象。
他们永远也不能接触到真正的自我,因为他们害怕死亡。
他们的自我被一些东西压倒而无法与真实的自我接近。
因他们构建的是虚幻的自我。
象湖面的倒影一样。
从另一方面,他们若允许自己感觉,会承受太多的痛苦。
在俄狄浦斯期他们恐惧真实的感觉,这一类的人变成成人他们喜欢去引诱别人,渴望得到对别人的控制,不这样做他们会空虚、不舒服。
这些能量集中在身体的上半部分。
他们的腿是比较僵硬的。
胸部挺出来,腹部向内陷。
他们非常骄傲自大,眼神也是很直的,好象能穿透你内部。
他们不是有真正感觉的人,他们往往是自私与冷漠的。
在他眼中,其他人只是扮演观众的角色。
当他与父母发生对抗的时候,他们会感觉自己是受害者。
在做爱中又得不到乐趣,只对展示自己的智力有兴趣。
这些人身上有一种特殊特质,去吸引别人按照他的意志去做。
五;固化型(强硬型、僵直性、僵化性)人格:他们是被父母所接纳的。
分裂是哺乳期形成的。
受虐是他们被训练大小便遇到的问题,精神病性是在俄狄浦斯时期形成的性格。
固化则在俄狄浦斯期之后。
这些人很热情、自大,也很有礼貌,他不喜欢表达情绪是因不愿意显得虚弱。
他们要求时显得强硬,这些人特别强硬的时候是一种补偿,一个真正强大的人不需要刻意地表现强大。
他们性生活很好,他们要停止对外界的渴望,他们有强烈责任感。
这
些人把快乐原则牺牲而屈从现实原则。
他们有很多能量。
可以解决掉这些能量。
他们有强大的自我控制。
如果他们自我控制不是过度强大,他们人生会很丰富多彩。
他们眼神发亮,动作看起来生机勃勃,有雄心壮志,对自己真正的感觉有很好的觉察,在亲密关系中表现不错,在很多方面能力都非常好,发展出非常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