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合集下载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它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来感知和发现世界。

在化学实验中,学生能亲自操作试管和试剂,亲眼看到化学反应产生的变化,从而激发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

这种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探索和发现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

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要求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操作仪器、进行观察、记录数据,这些都需要学生动手完成。

通过这些实验操作,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操作中,从而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常常需要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需要进行有效地沟通和协作。

在生物实验中,学生可能需要组成小组观察昆虫的生长过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

通过这样的合作实验,学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协商,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有益的。

在实验教学中,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验自主选择权。

在化学实验中,老师可以让学生选择实验方案、控制实验条件,这样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面临各种问题和困难,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来解决这些问题。

在物理实验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测量数据的误差,需要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并进行修正,从而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结合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结合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结合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实验教学的特点实验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并掌握知识。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实验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

而且实验教学更具灵活性,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实验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验能力。

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培养出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二、实验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1. 提供自由的探索空间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去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有机会进行自主探索和发现。

在自由的探索空间里,学生可以更好地激发自己的创造力,通过不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培养出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创造力的前提,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才有可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出创新的能力。

3. 提供多样化的实验内容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引入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验内容也可以进行创意设计,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有更多的发挥空间,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4. 培养实验精神实验教学不仅是为了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需要不断地进行试错、总结,培养他们的耐心和毅力。

而这些素质恰恰是培养创造力的必备条件。

三、案例分析1. 科学实验中的创新在科学实验课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实验内容,让学生在实验中进行探究和创新。

在物理实验课上,可以设计一个题目为“如何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能发出声音的小乐器”,学生可以通过材料的选择、结构的设计、声音的调试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最终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小乐器。

结合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结合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结合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实验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作用实验教学是指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来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形式。

与传统的课堂讲授相比,实验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感,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具体来说,实验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直观的认识和体验。

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观察现象、收集数据、分析结果,从而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和直观。

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出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从而促进学生的创造力的发挥。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实验教学是一种典型的“动手能力”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手脑协调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实践和总结,这种锻炼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需要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来克服,这种过程会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结合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仅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技巧,还需要教师具有一颗开放的心态和鼓励学生创新的意识。

下面从实践教学设计、教师指导和学生参与等方面探讨如何结合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 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实验项目。

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内容时,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实验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科学的奥秘。

可以设计一些跨学科的实验项目,让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进行综合实践,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2. 提供开放式的实验环境。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开放式的实验环境,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度来进行实验设计、操作和探索。

教师不仅可以提供一些基本的实验仪器和材料,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创新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当今社会中,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验中得到自我认识和成长,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验教学是一种很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且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

因此,我们应该利用这个特点,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让学生感受到实验的乐趣实验教学是一种很有趣的教学方式。

在实验中,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知识的神奇和伟大,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实用性。

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实验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让学生参与实验的设计过程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参与实验的设计过程,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过程,确定实验步骤和实验的目的,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注重实验过程中的互动和合作在实验教学中,互动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实验教学需要学生进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开发等活动,这些活动需要学生与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动。

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应该注重实验过程中的互动和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建立小组合作制度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建立小组合作制度,让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开展实验活动。

每个小组中可以包括不同层次和不同能力的学生,这样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促进彼此的学习成长和发展。

2.创建良好的互动氛围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应该创造良好的互动氛围,让学生之间能够互相交流和学习。

例如,在实验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共同探讨实验的结果和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探索创新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探索。

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增加探究成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物理教学中安排了相当多的演示实验,过去,演示实验时,教师总是让学生预先知道实验的目的、原理、结论,要求学生熟记实验步骤后用固定的实验器材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学生根本不知道为何这样做。

在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探究实验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与验证性实验相比,它的优点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培养学生的性格品质,更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探究实验已明显增加,而且我认为演示实验、小实验等都可以挖掘一些探索的要素。

例如在讲《电阻》一节时,我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设计,充分引导和鼓励学生提出多种假设、多种猜想,设计尽可能多的方案来验证假想。

对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学生提出的猜想大致有:(1)导体材料,(2)导体长度,(3)导体横截面积,(4)导体形状(直弯),(5)导体温度,(6)导体两端所加电压的高低,(7)通过导体电流的大小等。

接着引导学生设计出相应的实验方案,对这些因素一一进行探索。

类似实验很多,如研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电流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等。

实验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探究问题的习惯,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在学生实验中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改变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我尝试着把学生实验教学改为设计性实验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设计性实验教学就是让学生根据实验课题,运用物理知识和技能,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设想,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的去解决,最后完成实验报告的一种教学模式。

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1)査阅资料,设计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2)根据实验要求,正确选择实验仪器;(3)设计独特的实验方案;(4)独立进行实验操作。

浅谈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网论文摘要:浅谈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关键词:浅谈,实验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未来世界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素质,而人才素质的优劣则体现在其创新能力上。

因此创新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动手做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和探索,尝试去揭示和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运用对比、归纳等方法,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并运用这些规律来解释现象,解决问题。

这些对于激发学生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创新能力发展都十分有利。

所以在科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一些看法。

一、培养兴趣激发创新欲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基础和动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向导。

有兴趣,思维就会活跃、敏捷,想象力也就丰富,这就有助于激发其创新和探究的欲望。

鉴于此,在科学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充分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演示实验习惯上都是由教师在讲台上做,学生在下面看,学生总是处在被动参与与观看者的位置。

这些由教师做的实验,虽然也能引起多数学生的兴趣,但因为不能亲自做,兴趣持续时间不长,教学效率就大打折扣。

如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他们喜爱的实验中去,则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努力创设一种“给出题目,大家想办法解决的”研究式课堂气氛,原则上,只要操作不过于繁琐的演示实验大都可采用此法,让学生自己去研究,从而得出结论。

或者我们也可以把演示实验改为师生互动的合作实验。

例如:实验“会吹泡泡的瓶子”我首先让学生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样吹泡泡的吗?学生大都疑惑不解,瓶子怎么会吹泡泡呢?但也都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出来。

实验教学是学生进行科学实践、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实验教学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本文探讨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注重实践操作实验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内容。

只有真正地动手实践,学生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思考解决方案。

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不仅仅知道理论知识,更能够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技能,通过实际的应用解决实际的问题。

二、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实验,可以有效地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通过合作,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缺点,更能够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有效地协作完成任务。

这些技能在未来的工作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教学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更是为他们提供设计的平台。

在实验教学中,不仅仅是教师设计实验,学生们也应该积极探索并设计自己的实验。

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更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思考,设计出自己的独特实验,从而锻炼自己的实验设计能力。

四、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实验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更好地掌握数据处理方法。

在实验结果分析过程中,学生也要学会通过数据推理,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通过不断分析实验数据,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

浅谈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浅谈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浅谈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变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实验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探讨了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方法和策略,包括设计开放性实验、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合作学习等。

通过实践和案例分析,可以看到这些方法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实验教学、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开放性实验、自主解决问题、合作学习1. 引言实验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巩固学习的知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现代社会,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是学生必备的重要素养,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 设计开放性实验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通常是按照固定的步骤和实验指导书来进行实验,学生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

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发挥。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我们可以引入设计开放性实验的教学模式。

设计开放性实验是指给学生提供一个实验的问题,让他们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和实施实验。

这样的实验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设计开放性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实验的目的、步骤、所需材料等,并根据自己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操作。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3. 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实验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思考来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但更多地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抓实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发表时间:2013-08-28T16:00:45.403Z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3年7月供稿作者:熊荣坤
[导读] 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调动学生发散思维,探索多种实验途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熊荣坤(陕西省安康中学熊荣坤)
【摘要】化学教学离不开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教学不仅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主要切入点。

化学实验对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方法和态度等各方面都有其特有的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实验教学科学方法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化学实验教学不仅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主要切入点。

化学教学离不开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对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对学生创新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培养等各方面都有其特有的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

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 在改进课本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曾有一位科学家说过:“如果人云亦云,就永远不会超越,只有形成自己的思路、思想,多方面看问题,才能超出前人。

”课本中的有些实验有刺激性气体或有毒气泄漏,污染环境,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为此,我向学生提出了改进这些实验,防止污染的课题。

学生经过研究,提出了很多有创新性的改进方案。

例如: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如按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操作,必然会有氨气外逸,对此,学生提出用倒扣的漏斗于水中吸取氨气,防止氨气外逸。

又如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气体有外逸,有的同学提出用盛碱石灰的球形干燥管吸收,有的学生提出倒扣的漏斗于碱溶液中吸收。

通过讨论,学生思维被激活了,创新胆子大了,创新能力提高了。

2 在设计实验方案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调动学生发散思维,探索多种实验途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例如针对《用实验方法比较铁和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一题,学生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①将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②将铜片和铁片分别插入稀硫酸溶液中;③设计铜———铁原电池。

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了实验方案的多样性。

又如对制取硝酸铜实验方案设计的讨论,有的学生设计用铜屑和浓硝酸为原料制取硝酸铜;有的设计用铜屑和稀硝酸为原料制取硝酸铜;有的提出先把铜屑在空气中灼烧,再跟用等体积水稀释的浓硝酸反应来制取硝酸铜;有的提出先把铜屑在空气中灼烧,再跟浓硝酸反应来制取硝酸铜。

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了各方案的利弊,从中选择出最佳方案,创新的能力也提高了。

3 在探索性实验研究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在实验中设计探索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铁的化合物》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动手做Fe(OH)2 的制备实验。

有的学生按教材中的做法,得到了白色沉淀,但瞬间又变成了灰绿色,也有一部分学生做实验时振荡较剧烈,发现沉淀转化为红褐色。

同学们相互比较议论着原因,这时我及时引导他们探究产物颜色不同的原因,得出是由于Fe(OH)2 被氧化成Fe(OH)3 的缘故,同时提出:怎样使Fe(OH)2 的氧化速度减慢?怎样才能看到较稳定的白色沉淀呢?学生们思考后得出了很多种想法,我让几个学生出来谈他们的设想,让全体学生评判,然后让学生带着这种探索心理去动手实验,最后达成共识,得出了几种较为可行且效果好的方案。

4 在开放性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中经常设计一些开放性实验,可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学生可以在化学实验活动中动手又动脑,亲临其境,大胆创新,感受和体验各种学习过程和乐趣。

化学实验教学之所以能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最好的教学活动形式,是因为化学实验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提供各种感性材料,这就足以引发学生的认真观察和积极的思维。

如:针对怎样搞好金属的防护这个课题,学生提出了采用喷油漆、涂油脂、电镀、喷镀以及设计原电池等保护法防止金属腐蚀的多种实验方案,并进行社会调研和实践,从而学到了比课本上更多的知识,开阔了视野。

5 在研究性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化学研究性实验就是运用一定的实验方法,创设一定的实验情景,引导学生对一些化学反应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分析,研究某一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规律。

在教学中,我常把一些研究性实验课题布置给学生,如:自来水成分的研究,自来水厂怎样消毒、调节其PH,又如加碘食盐中碘含量的测定。

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运用所学知识原理,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改进完善实验方案,写出研究性学习论文,提高了学生创新实验能力。

实践证明,在实验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能力的认识,让学生在探索性、开放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中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大有裨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