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

合集下载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症状护理分析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症状护理分析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症状护理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黏膜进行性慢性炎症反应的疾病。

在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症状会加重,需要进行症状护理来缓解不适和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症状的护理分析:1. 咳嗽和咳痰:咳嗽和咳痰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护理措施包括:-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水分摄入量充足,使痰液稀化,便于咳出。

- 提供合适的咳嗽辅助措施,如进行背部拍击、体位引流等,帮助患者咳出痰液。

- 给予咳嗽抑制剂或镇咳药物,可缓解咳嗽症状。

- 建议患者使用盐水漱口或含漱剂来缓解咽部不适。

2.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另一个常见症状。

护理措施包括:- 给予支气管扩张剂,以帮助舒张支气管,减轻气道阻塞,改善呼吸困难。

- 建议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如深呼吸、腹式呼吸等,以改善肺功能和呼吸困难。

- 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和粉尘。

4. 疲乏和乏力: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常会感到身体疲乏和乏力。

护理措施包括:- 为患者提供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瑜伽、太极拳等,以增强体力和精神状态。

- 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增强患者的体力和免疫力。

5. 情绪不稳: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往往受到疾病的困扰和不适,情绪易波动。

护理措施包括:- 提供情绪支持和倾听,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健康。

- 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和兴趣爱好,增强心理的积极性和幸福感。

- 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提供音乐疗法、艺术疗法等,缓解情绪不稳。

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症状,症状护理的重点是缓解咳嗽和咳痰、改善呼吸困难、缓解胸闷和胸痛、减轻疲乏和乏力、关注情绪健康等。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

慢性支气管炎药物治疗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

慢性支气管炎药物治疗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

成绩:90分,考试合格!
知道了
单选题
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的常见病原体有流感嗜血杆菌()(A) 正确
A.正确
B.错误
2.左氧氟沙星属于常用口服抗菌药物()(A) 正确
A.正确
B.错误
3.下列哪项不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A) 正确
A.慢性咳嗽、咳痰
B.喘息
C.连续1年出现症状
D.每年至少3个月出现
4.下列哪个药物不是镇咳药(D) 正确
A.苯丙哌林
B.可待因
C.复方甘草口服液
D.氨溴索
5.下列哪个药物不是祛痰药(C) 正确
A.乙酰半胱氨酸
B.桃金娘油
C.沙丁胺醇
D.羧甲司坦
6.桃金娘油可将胶囊打开或咀嚼服用()(B) 正确
A.正确
B.错误
多选题
1.沙丁胺醇的不良反应包括(ABC) 正确
A.骨骼肌肉的震颤
B.头痛
C.心动过速。

D.高钾血症
2.复方甘草口服液的不良反应包括(AD) 错误
A.高血压
B.高血钾
C.高血钠
D.水钠储溜
3.关于异丙托溴铵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正确
A.起效慢,30-60分钟后效应最大,持续6-8小时,不作为缓解药物
B.对于支气管扩张作用不及β2受体激动剂
C.对气道阻塞的老年患者有效
D.用于β2受体激动剂不能控制的患者
4.下列关于乙酰半胱氨酸的药物相互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BC) 正确。

慢性支炎急性加重病历范文

慢性支炎急性加重病历范文

慢性支炎急性加重病历范文英文回答:As a patient with chronic bronchitis, I have experienced several episodes of acute exacerbations of my condition. These exacerbations have significantly impacted my daily life and have required medical intervention for relief. Let me share with you my recent medical history and the management of my acute exacerbation.Last month, I started experiencing a worsening of my usual symptoms, including increased coughing, wheezing, and shortness of breath. It was particularly challenging for me to perform simple tasks like climbing stairs or taking a brisk walk. I also noticed an increase in the production of mucus, which was thicker and more discolored than usual. These symptoms were indicative of an acute exacerbation of my chronic bronchitis.I promptly sought medical attention and visited myprimary care physician. After a thorough examination and review of my medical history, my doctor confirmed the diagnosis of an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bronchitis. He prescribed a course of oral antibiotics to combat any bacterial infection that might have triggered the exacerbation. Additionally, he prescribed a short-acting bronchodilator to help alleviate my breathing difficulties.I diligently followed my doctor's instructions and took the prescribed medications as directed. I also made sure to rest and avoid any triggers that could worsen my symptoms, such as exposure to cigarette smoke or cold air. Despite these measures, my symptoms did not improve significantly after a week.Concerned about my persistent symptoms, I scheduled a follow-up appointment with my doctor. During this visit, he decided to modify my treatment plan. He prescribed a higher dose of oral corticosteroids to reduce the inflammation in my airways. He also recommended the use of a long-acting bronchodilator to provide sustained relief and improve my lung function.I continued to adhere to my treatment plan and noticed gradual improvement in my symptoms over the next few weeks. The increased dose of corticosteroids helped reduce the inflammation, and the long-acting bronchodilator provided long-lasting relief. My coughing and wheezing decreased, and I regained my ability to perform daily activities without significant difficulty.In addition to medication, I also made some lifestyle changes to better manage my chronic bronchitis. I quit smoking, as smoking is a major trigger for exacerbations. I also started practicing breathing exercises and incorporated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into my routine. These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have helped improve myoverall lung function and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acute exacerbations.中文回答:作为一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我经历过多次急性加重的病情。

住院病历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详细病程记录

住院病历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详细病程记录

主诉:反复咳嗽、咳痰20年,伴气急5年,再发7天。

现病史:患者于20年前起经常于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痰为白色泡沫样,多于冬春寒冷时发作2-3次,每次发作持续1-2个月左右,自行口服消炎药(具体不详)后可好转,未予足够重视。

于5年前起咳嗽、咳痰逐渐加重,每年发作持续2个月以上,早晚尤剧,痰量多,为白色泡沫样,有时为黄色脓性痰,且渐出现爬楼梯、干体力活等时气短,但日常生活尚可自理。

曾多次来本院就诊,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门诊或住院治疗予消炎等治疗后症状渐好转。

7天前起受凉后咳嗽加剧,痰量增多,为白色脓性痰,粘而不易咳出,气急较前加重,自行口服“复方甘草片”等无效而来本院就诊,门诊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而收入住院。

病程中无胸痛,无盗汗、咯血,无体重减轻,无双下肢水肿,胃纳夜眠欠佳,二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有“脑梗塞”病史15年,有“冠心病”史10年,否认高血压、风心病、糖尿病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无食物、药物等过敏史,无手术、重大外伤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随社会进行。

个人史:出生本地,无疫水接触史,无烟酒等特殊嗜好,无职业病史,适龄结婚,配偶体健,育有五儿二女,均体健。

家族史:家族中无传染病接触史、无遗传病史可询。

体格检查T 36.8℃P80次分R 25次/分Bp 128/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取半卧位,体检合作。

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皮疹、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无畸形。

眼睑无浮肿,球结膜轻度水肿,巩膜无黄染,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耳无畸形,无脓性分泌物。

鼻无畸形,通气良好。

口唇发绀,口腔粘膜无溃疡,咽不充血,扁桃体不肿大。

颈部对称,颈软,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

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

桶状胸,双侧肋间隙增宽,两侧呼吸运动对称、减弱,节律规则。

两侧语颤对称、减弱,未触及胸膜摩擦感、皮下捻发感。

两肺叩诊呈过清音。

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音延长,两肺上部可闻及干性罗音,两肺底可闻及细湿罗音。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病例模板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病例模板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病例模板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特点是慢性咳嗽、咳痰和气道梗阻。

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是指病情加重,症状严重的临床状态,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和需要住院治疗。

下面是一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病例模板,详细记录了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检查结果和治疗过程。

病例模板:患者信息:姓名:李年龄:68岁性别:男性职业:退休工人主诉:持续咳嗽和咳痰,伴有胸闷、气急。

现病史:患者近十年来有反复咳嗽、咳痰的病史,以冬春季发作为主。

先前多次在社区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用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控制病情。

最近一周开始咳嗽加重,咳痰量增加,胸闷气急,行走稍有气喘,出现肢体浮肿。

既往史:高血压病20年,未规律服药。

冠心病10年,曾行冠脉造影术,未行介入治疗。

脂代谢异常。

个人史:吸烟史,60年,目前已戒烟。

家族史:父亲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意识清楚,神志稍差,全身皮肤湿冷,呼吸困难。

呼吸系统:呼吸频率22次/分钟,指氧饱和度93%,可闻及呼吸音粗,双侧胸部呼吸不对称活动,有干湿性杂音,呼气时喘鸣音较明显。

心血管系统:心率112次/分钟,心律不齐,心律不规则,有三度心脏传导阻滞。

辅助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3.2×10^9/L,中性粒细胞占比83.4%。

2. 动脉血气分析:pH 7.32,PaO2 60mmHg,PaCO2 56mmHg,HCO3-32mmol/L。

3.胸部X线片:双肺纹理增粗,肺野散在可见支气管壁增厚。

诊断:1.慢性支气管炎2.心律失常(三度心脏传导阻滞)治疗过程:1.给予足够氧气:使用鼻导管给予氧气吸入,维持氧饱和度在94%以上。

2.控制炎症反应:给予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呋辛等。

3.抑制支气管痉挛: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吸入,缓解呼吸道痉挛。

4.支持性治疗:监测血压,纠正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注意心律失常的处理。

5.监测和矫正酸碱平衡: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调整酸碱平衡。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需避免的药物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需避免的药物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需避免的药物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常常导致气道狭窄、黏液过多、肺功能下降等症状。

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来说,合理的药物选择非常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详细介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该避免的药物。

1.非处方药物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该避免使用含有麻黄素的非处方药物,例如感冒药中的伪麻黄碱或伪麻黄碱盐酸盐。

这些药物含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成分,可能会增加心率、引起心律失常、诱发心血管事件,并引起呼吸困难。

2.支气管扩张剂支气管扩张剂是减缓支气管痉挛、减少黏液分泌的重要药物类别。

然而,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时需注意避免滥用。

长期过量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可能会导致心率加快、心律失常、抑制免疫系统等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按照合适的剂量使用。

3.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地减轻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缓解气道炎症。

然而,激素类药物的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许多副作用,包括免疫系统功能下降、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等。

因此,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该避免长期过量使用激素药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减少药物的使用。

4.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间,细菌感染是常见的。

抗生素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减少症状。

然而,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谨慎使用抗生素,并且不应当滥用。

长期过度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并减弱身体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使用。

5.止咳药物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该避免长期使用含有鸦片类成分的止咳药物。

这些药物可能会抑制咳嗽反射,导致痰液堆积并增加感染的风险。

此外,长期使用止咳药物会导致药物依赖,使咳嗽症状更加难以控制。

如果出现咳嗽症状,患者应该咨询医生,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止咳药物。

总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药物的使用上需要格外谨慎。

避免使用含有麻黄素的非处方药物、合理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激素类药物、谨慎使用抗生素和止咳药物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该遵循的原则。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临床路径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临床路径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路径一、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必须符合(ICD-10:J44·01)疾病编码。

(二)诊断依据:1.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三个月,并连续二年或二年以上。

2.患者受凉或感冒后,在短期内咳嗽、咳痰或伴喘息加重,痰量增多,或痰的性状发生改变。

3.肺部无阳性体征或可有肺气肿体征,可在背部或双肺底闻及干、湿性啰音,咳嗽后减少或消失。

4.可有白细胞数量>10×109/L或<4×109/L,或/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5.胸部影像学检查可无异常或肺气肿征象或/和肺纹理增重、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双下肺野明显。

以上1-2项可加第3-5项,并除外其他慢性气道疾病和肺部其他疾病后,可明确临床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支持、对症治疗。

2.经验性抗菌治疗。

3.根据病原学检查及治疗反应调整抗菌治疗用药。

(四)标准住院日为8-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44·10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辅助检查(入院后第1-3天)1.必需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CRP (3)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2.可选项目: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咽拭子、支原体抗体、结核抗体、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血气分析、胸部CT、血气分析、D-二聚体、血氧饱和度、B超、肺功能、有创性检查等,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若乡镇卫生院条件限制,部分检查项目可在上级医院完成。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评估特定病原体的危险因素,入院后尽快(4-8小时内)给予抗菌药物。

2.药物选择: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结合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是常见呼吸道疾病如何进行急性发作期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是常见呼吸道疾病如何进行急性发作期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是常见呼吸道疾病如何进行急性发作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并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

在慢性支气管炎的发展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急性发作期,患者症状加重,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本文将介绍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方法和措施。

一、急性发作期治疗的目标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目标主要包括缓解症状、改善呼吸功能、预防并发症和减少再发率等。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二、药物治疗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措施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黏液溶解剂等。

1. 抗生素的应用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建议使用广谱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类药物等。

而对于轻度病情的患者,则可以选择口服红霉素等窄谱抗生素。

患者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规范用药,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

2. 支气管舒张剂的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对于缓解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症状有良好的效果。

可通过支气管扩张,减轻支气管痉挛,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常用的支气管舒张剂有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合适的舒张剂。

3. 黏液溶解剂的应用黏液溶解剂主要用于改善患者的咳痰症状。

通过促进黏液的溶解和排出,减少黏液的粘稠度,从而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

常用的黏液溶解剂有N-乙酰半胱氨酸、溶菌酶等。

患者在使用黏液溶解剂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量使用。

三、辅助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还可以进行一些辅助治疗,如氧疗、物理疗法等。

1. 氧疗在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较重,氧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合情况,减轻呼吸困难。

氧疗可以通过给予高浓度的氧气,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
【概述】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是多种致病因素共同导致的后果;慢性支气管炎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特别在老年人发病率更高。

慢性支气管炎除了常年咳嗽咳痰外,在气候变化、理化因素刺激、感染等情况下,病情可以加重,即所谓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

反复急性加重可加重患者呼吸道损害,逐步导致阻塞性肺病、肺心病等。

【诊断要点】
1.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在排除其他心肺疾病(咳嗽变异性哮喘、肺结核、支气管肺癌、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等)的情况下,凡有慢性或反复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至少持续3个月,连续两年或以上者可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2.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一周内出现症状加剧,或痰量增加,或咳脓性痰,或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时可诊断为急性加重;体格检查以肺部广泛干湿鸣音为主,长期发作者有肺气肿体征。

3.实验室与X光检查急性加重者血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正常或增加;X光胸片检查早期可无异常。

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以双下肺明显,部分患者可见支气管周围炎。

【药物治疗】
1.对症治疗。

咳嗽可用复方甘草(l0ml,每日3次),祛痰可口服溴己新(8~16mg)或氨溴索(30mg),每日3次;有喘息者可口服氨茶碱(0.lg,每日3次)或沙丁胺醇(2~4mg,每日3次)。

重症喘息可静脉给予氨茶碱(0.25g,每日1-2次)/多索茶碱(0.3g,每日3次/0.2 每日2次)解痉平喘,氢化可的松琥珀酸(100mg,每日1-2次)抗炎。

2.合并细菌感染者适当应用抗菌药物,一般选用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氨苄、阿奇霉素等口服;重症患者可用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

3.对有明显诱因者,需要加以去除,如粉尘、有害气体防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