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流变学检查各指标的意义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血液流变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液流变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液流变学检测的临床意义血液流变学检测的临床意义血液流变学主要研究的是血液及其成分的流动性和变形性规律的科学它与临床多种疾病有关。

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就是描述血液各种流变性质的定量半定量参数这些指标的异常改变及其改变程度对疾病的病因诊断预防治疗疗效观察及病情监测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和药物研究及群体普查及亚健康检查。

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已成为临床医学和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血液流变学检测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和掌握血液在人体内的流动状态是处于生理状态还是处于病理状态一、血液粘度测定血液粘度是血液最基本的流变特性是血液流变学研究的核心是反映血液“ 浓、粘、聚、凝” 的一项重要指标。

血液粘度的高与低能反映血液循环的优与劣或血液供应的多与少是血液流变学的基本参数。

测定血液粘度研究血液粘度的特点掌握血液粘度变化规律对于了解血液的流动性质和凝固性质尤其是对于揭示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血液粘度测定:包括全血粘度(η b )和血浆粘度(η p )测定。

测定全血、血浆粘度对了解血液的流动性及其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变化规律评价微循环障碍的原因诊断、防治血液粘度异常的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临床资料表明许多表现有明显微循环障碍的疾病都同时伴有全血、血浆粘度增高。

而且微循环障碍程度和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全血、血浆粘度增高是平行的。

微循环障碍同时伴有全血或血浆粘度的增高常见于多种疾病如脑中风、心肌梗塞、冠心病、肺心病等。

如果经过治疗随着临床症状和微循环障碍的改善血液粘度亦有所降低。

血液粘度的测定在缺血性和出血性脑中风的鉴别诊断疗效观察予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血液流变性的改变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引起重视。

影响血液流变性的因素主要包括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沉和纤维蛋白原等。

这些指标的变化直接影响血液的流动性粘滞性和凝固性其变化超出正常范围就可能引起脑血管病。

血液流变学课件

血液流变学课件


普通流变学(general hemorheology)研究上述流变 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
临床意义

研究高粘滞血综合征:由于机体一种或多种血液粘滞 因素升高,造成机体血液循环特别是微循环障碍,导
致组织、细胞缺血和缺氧。
临床可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源性心脏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高山病(高原反 应)、烧伤、创伤、中风、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
血液屈服应力 血液粘弹性 血液触变性 血小板聚集性
红细胞沉降率 红细胞聚集性 红细胞电泳 红细胞变形性


血小板粘附性
血凝参数
血液粘度/血浆粘度

血液流动时,其内摩擦力阻碍血液的流动,这
种阻碍血液流动的内摩擦力就是血液的粘性。
度量这种血液粘性的物理量,就是血液粘度。 单位:毫帕﹒秒(mPa﹒s)
如何分析患者血液粘度的改变?
论ESR是否增快,K值增高便反应红细胞的聚集性增加。
红细胞聚集性

红细胞表面带有负电荷,在流动的血液中,细胞间具
有相互排斥的力,防止红细胞聚集。当血液在静止状
态下,红细胞在血浆中即发生聚集,相互形成网络,
构成红细胞聚集体。

这种红细胞网络具有一定的强度,当推动血液流动的
切应力大于此强度时,血液再开始流动,使红细胞的
流变学特性
● 血液
● 血浆
● 红细胞
● 白细胞 ● 血小板
血液的流变学特性


血液具有流动性
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形式---层流,即血液在血管中的
流动是分层流动的,越靠近中央流速越快,反之越慢, 在管壁上速度为零。

层流中单位距离的两个液层的流速之差称速度梯度

宏观血液流变学常用检测指标与临床意义

宏观血液流变学常用检测指标与临床意义

宏观血液流变学常用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血液流变学主要研究的是血液及其成分的流动性和变形性规律的科学,它与临床多种疾病有关。

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就是描述血液各种流变性质的定量,半定量参数,这些指标的异常改变及其改变程度,对疾病的病因,诊断,预防,治疗,疗效观察及病情监测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和药物研究及群体普查及亚健康检查。

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已成为临床医学和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血液流变学检测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和掌握血液在人体内的流动状态,是处于生理状态还是处于病理状态。

血液粘度的测量是其中最重要的指标,它的重要性在伯肃叶(poiseuille )定律中已经体现出来。

血液粘度测量包括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测量,但是,单单地测量血液粘度是远远不够的,目前,以围绕血液粘度测量为中心,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在逐年增多,血液流变学最初只给 5 个参数,即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与红细胞刚性指数。

以后发展增加了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高切还原粘度,低切还原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 值,红细胞电泳时间与电泳率,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粘附与聚集。

后来又增加了卡松粘度与卡松屈服应力值。

全血高切相对粘度,全血低切相对粘度等。

指标虽多,但总是围绕着红细胞的聚集性与变形性的(血液粘度)。

随着检测仪器设备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还会不断增加反映红细胞聚集,红细胞变形,凝血,血液触变性,血液粘弹性,血栓弹力图等指标,血液粘滞性异常都是根据上述参数检测结果来判断的,所以,我们测量这么多指标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从多方面来寻找血液粘度增高的原因,不同原因所导致的血液粘度增高,其治疗方法是不同的。

有些指标,如血脂等,虽不算血液流变学指标,但是,它的含量与血液粘度密切相关,因此亦将其列为血液流变学指标中来进行讨论。

临床常用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血液流变学的每一项指标都是其相应流变性的数值表达。

血液具有诸如粘滞性,红细胞聚集性与变形性,血小板聚集性与粘附性等等各种流变性质,因而相应地形成了表达这些流变性质的指标体系。

血液流变学检查各指标的意义

血液流变学检查各指标的意义

血液流变学检查各指标的意义血液流变学检查各指标的意义:一、全血粘度:表示血液总体(包含血细胞和血浆)流动性的指标。

全血粘度增高表示血液粘滞性增加而流动性降低。

由于血液在不同的流动状态(切变速度)下所表现的粘度是不同的,因而一般测定由高到低几种不同切变速度下的全血粘度,用以大致反映血液在体内不同粗细、不同压差的血管中的流动性。

1、高切全血粘度:是指血液在高切变速度下流动时所表现的流动性大小。

高切全血粘度增高的直接原因依次是:(1)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浓度增加;(2)血浆粘度增加;(3)红细胞刚性增加(即变形能力降低)。

2、低切全血粘度:表示血液在低切变速度下流动时所表现的流动性大小。

低切全血粘度增高的直接原因依次是:血细胞浓度增加,血浆粘度增加,红细胞聚集性增加.二、全血还原粘度:是除去血细胞浓度这个影响因素后的全血粘度。

本指标反映血浆粘度和血细胞本身性质对血液流动性的影响.它包含下列二个指标:1、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其增高的直接原因是血浆粘度增加,或红细胞刚性增高(变形能力降低)。

2、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其增高的直接原因是血浆粘度增加,或红细胞聚集性增加。

三、全血相对粘度:是指除去血浆粘度这个影响因素后的全血粘度,它反映血细胞浓度和血细胞本身性质对血液流动性的影响,它也有二个指标:1、全血高切相对粘度:其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血细胞浓度增加,或红细胞刚性增高(变形能力降低)2、全血低切相对粘度:其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血细胞浓度增加,或红细胞聚集性增加.四、血浆粘度:其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血浆纤维蛋白原或大分子球蛋白增加,或血脂显著增加。

五、红细胞压积(又称红细胞比容或比积):它是血细胞浓度的指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血流变指标,本指标增加时全血粘度各指标都可能增加.六、红细胞沉降率(又称血沉、ESR):它是表示血液在静止状态下红细胞在自身血浆中的沉降速度.影响血沉快慢的直接因素是红细胞聚集性(正相关)和红细胞压积(负相关)。

血流变各项指标代表了什么

血流变各项指标代表了什么

血流变各项指标代表了什么血流变是指血液流变学的一种研究方法,用于评估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及其对血管的影响。

血流变各项指标是血流变学研究中常见的几个参数,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指标及其代表的意义。

1. 粘度粘度是血液流动的一项重要指标,它代表了血液的黏稠程度。

血液的黏稠度受到血细胞数量、血细胞形态以及血浆中蛋白质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正常情况下,血液粘度适中,有助于血液在血管内的正常流动。

而粘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血液流动产生影响,导致血流阻力增加或减小。

2. 剪切力剪切力是指血液在流动中受到的剪切应力,也可称为血流剪切应力。

它是血流变学中的重要参数之一,用以评估血液流动的剪切应力大小。

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是不连续的,存在着不同速度的层流现象,而剪切力正是由于不同速度的血液层之间的摩擦力而产生的。

剪切力的大小可以反映血液对血管壁的刺激程度,过大或过小的剪切力都可能对血管产生损伤或影响正常流动。

3. 弹性弹性是血流变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指标,用于评估血液对外界应变的适应能力。

正常的血液在流动中会受到外界的力量作用,而此时血液的变形能力以及恢复形态的能力就体现了它的弹性。

弹性的好坏会影响血液的流速和流动性,弹性较好的血液更容易顺畅地通过血管,而血液弹性降低则可能导致血液在血管内凝聚、瘀滞等现象。

4. 活性活性是指血液中红细胞、血小板等细胞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

血细胞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作用不同,这意味着它们对血液流动的影响也不同。

例如,血小板在受到刺激后会聚集形成凝块,而红细胞则是通过变形适应血管内的流动。

因此,血液的活性有助于判断血液对外界刺激的响应程度,也能部分反映血液流动状态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血流变各项指标代表了血液流变学中的不同方面,它们能够揭示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以及血液对外界刺激的响应能力。

了解这些指标的意义,有助于我们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和异常情况有更深入的理解,也有助于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血液流变学在临床分析中的意义

血液流变学在临床分析中的意义

血液流变学在临床分析中的意义血液是人体内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之一,其流动特性对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流动特性的科学,对于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血液流变学在临床分析中的意义。

一、血液流变学的定义和目的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流动的物理性质和相关因素的学科。

其目的在于探究血液的黏度、变形能力、流动性和凝聚性等指标,以评估血液循环的正常与否,并对异常情况进行分析。

二、血液流变学的应用领域血液流变学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1. 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血液流变学可以评估血液中红细胞、血浆以及血小板的黏度,从而判断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风险。

例如,高血液黏度可能导致血栓形成,从而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

通过检测血液黏度,可以为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并且指导治疗措施的制定。

2. 血液疾病的检测与监测血液流变学可以通过测量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来评估血液的流动性。

在贫血、白血病和血小板功能异常等血液疾病的检测中,血液流变学有助于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

此外,血液流变学还可用于监测肾功能不全、肝功能损害等疾病的发展情况。

3. 临床药物的研发与评价血液流变学可以评估药物对血液流变性能的影响,从而为药物的研发和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药物的副作用往往与血液流变性能有关,通过血液流变学的研究,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血液流变学在临床中的意义血液流变学在临床分析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疾病的早期预测和预防通过检测血液的流变性能,可以提前预测一些疾病的发生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疾病的发展。

例如,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中,通过血液流变学可以及早发现高血液黏度,以便及时调节血液黏稠度,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2. 疾病的辅助诊断与治疗血液流变学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病情的全面评估,从而辅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在肝功能不全的治疗中,通过检测血液流变性能,可以了解肝细胞的损害程度,并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血液流变学常规体检项目及临床意义

血液流变学常规体检项目及临床意义

血液流变学常规体检项目及临床意义血液流变学是专门研究血液流动及血球变形规律的一门医学分析学科。

血液流变学检查主要是测定血液粘稠度,血液粘稠度随切变率的变化而变化,分为高切变率、中切变率、低切变率,切变率高,血液粘稠度大,流动性差,形成血栓的危险性高,反之则血液粘稠度小,流动性好,形成血栓的危险性小。

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疾病的发展和预防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包含的检测内容及临床意义如下:一、全血粘度:全血粘度是反映血液流变学基本特征的参数,也是反映血液粘滞程度的重要指标。

在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

影响全血粘度的主要因素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性和变形性及血浆粘度等。

根据切变率的不同,一般分为高、中、低切粘度。

高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反映红细胞的变形性,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反映红细胞的聚集性,中切变率是过渡点,临床意义不十分明显。

血液粘度增高,血液的流变性质发生异常,可直接影响到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发生组织缺水和缺氧、代谢失调、肌体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严重后果。

血液粘度的测定,在缺血性和出血性脑中风的鉴别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意义。

在出血性脑中风时,以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降低最明显,它预示将要有出血性血管疾病的发生。

在缺血性脑中风时,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其他血液流变学检验指标均增高。

其中红细胞压积和全血粘度升高,是造成缺血性血管病的主要原因。

正常参考值:男性:低切6.80-9.58mPa.s中切4.51-5.57 mPa.s高切3.73-4.60mPa.s女性:低切6.50-9.25mPa.s 中切4.35-5.45mPa.s 高切3.65-4.40mPa.s二、血浆粘度:血浆粘度是反映血液粘滞程度的又一重要指标。

血浆粘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与血浆蛋白,主要是纤维蛋白浓度,其次是球蛋白分子,还有脂类等。

影响血浆粘度的因素有纤维蛋白原、球蛋白、白蛋白、脂类和血糖等。

血液流变学检验

血液流变学检验

血液流变学检验一、全血比粘度检验1.英文或缩写:Blood Viscosity,BV。

2.标本采集:空腹静脉采血5ml,置肝素抗凝管内,轻轻颠倒混匀后送检。

3.正常参考值:低切:9.50±1.50(男);8.50±1.30(女)。

中切:5.20±0.80(男);40.60±0.80(女)。

高切:4.60±0.60(男);4.00±0.70(女)。

4.临床意义:血液粘度是指液体的粘性而言。

它是流动的倒数。

粘度越大,流动越慢;反之,流动越快。

全血表观粘度随切变率增大而减少,属于非牛顿液体。

因而在报告中全血粘度有低切、中切、高切三种粘度值。

全血比粘度指全血和血浆与水在同一温度下的粘度之比。

全血粘度增高常见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红细胞增多症、血液病、肿瘤等。

降低常见于尿毒症、肝硬化等。

5.注意事项:因肝素抗凝剂是被烘干的,所以抗凝混匀要反复多次,以保证抗凝充分。

否则将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二、全血还原粘度检验1.英文或缩写:Blood Reduction Viscosity ,BRV。

2.标本采集:空腹静脉采血5ml,置肝素抗凝管内,轻轻颠倒混匀后送检。

3.正常参考值:低切:15.0±2.00(男);14.0±2.00(女)。

中切:9.00±1.50 男)8.00±1.50(女)。

高切:7.50±1.50(男)6.70±1.50(女)。

4.临床意义:全血还原粘度增高表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说明血小板和红细胞的聚集性增高。

增高常见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红细胞增多症、血液病、肿瘤等。

降低常见于尿毒症、肝硬化等。

5.注意事项:因肝素抗凝剂是被烘干的,所以抗凝混匀要反复多次,以保证抗凝充分,否则将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三、血细胞比容1.英文或缩写:Hematocrit in Blood,HCT。

2.标本采集:空腹静脉采血5ml,置肝素抗凝管内,轻轻颠倒混匀后送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流变学检查各指
标的意义
血液流变学检查各指标的意义
血液流变学检查各指标的意义:
一、全血粘度:表示血液总体(包含血细胞和血浆)流动性的指标。

全血粘度增高表示血液粘滞性增加而流动性降低。

由于血液在不同的流动状态(切变速度)下所表现的粘度是不同的,因而一般测定由高到低几种不同切变速度下的全血粘度,用以大致反映血液在体内不同粗细、不同压差的血管中的流动性。

1、高切全血粘度:是指血液在高切变速度下流动时所表现的流动性大小。

高切全血粘度增高的直接原因依次是:(1)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浓度增加;(2)血浆粘度增加;(3)红细胞刚性增加(即变形能力降低)。

2、低切全血粘度:表示血液在低切变速度下流动时所表现的流动性大小。

低切全血粘度增高的直接原因依次是:血细胞浓度增加,血浆粘度增加,红细胞聚集性增加。

二、全血还原粘度:是除去血细胞浓度这个影响因素后的全血粘度。

本指标反映血浆
粘度和血细胞本身性质对血液流动性的影响。

它包含下列二个指标:
1、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其增高的直接原因是血浆粘度增加,或红细胞刚性增高(变
形能力降低)。

2、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其增高的直接原因是血浆粘度增加,或红细胞聚集性增加。

三、全血相对粘度:是指除去血浆粘度这个影响因素后的全血粘度,它反映血细胞浓
度和血细胞本身性质对血液流动性的影响,它也有二个指标:
1、全血高切相对粘度:其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血细胞浓度增加,或红细胞刚性增高
(变形能力降低)
2、全血低切相对粘度:其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血细胞浓度增加,或红细胞聚集性增
加。

四、血浆粘度:其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血浆纤维蛋白原或大分子球蛋白增加,或血脂显
著增加。

五、红细胞压积(又称红细胞比容或比积):它是血细胞浓度的指标,是一个非常重
要的血流变指标,本指标增加时全血粘度各指标都可能增加。

六、红细胞沉降率(又称血沉、ESR):它是表示血液在静止状态下红细胞在自身血浆中的沉降速度。

影响血沉快慢的直接因素是红细胞聚集性(正相关)和红细胞压积(负相关)。

血沉增速,可能是红细胞聚集性增加,也可能是红细胞压积降低。

七、血沉方程K值:为了使血沉能更准确地反映红细胞的聚集性,就需要把红细胞压积的影响消除,这就使血沉方程K值,它是除去红细胞压积的影响后的血沉校正值,它能纠正由于贫血或血液受稀释后的血沉“假性”增速,因此只有血沉方程K值增加用上
述六、七两项指标来判断红细胞聚集性:
八、红细胞刚性指数:是红细胞硬度的指标,刚性指数高表示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

其测定方法有多种,本室使用高切全血粘度除去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来计算。

九、红细胞变形指数:是表示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指标,它是红细胞刚性指数的另一种
计算方法,该指数增高表示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