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说课稿

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说课稿
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说课稿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说课稿

第1课时认识升和毫升

一、教材分析:

"空间与图形"领域测量部分的内容,教材设计了两个数学活动,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升和毫升,是因为这两个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广,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些教学升和毫升,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

二、学情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几乎每天都要接触与“升和毫升”有关的事物,如早餐喝的牛奶、服用的液体药、饮用的矿泉水、各种饮料等,学生既有学习知识的生活经验,又有学习知识的现实需要。在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升和毫升,既可以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能力。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这同时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积极参与"玩水"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和数学活动经验

四、教学流程

(一)、检查导入认识容量:

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如何验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操作,可以两个容器互相注水比较。

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合作探究认识“1升”

1.出示例2情景图。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知道物品后面的几升代表什么意思吗?(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做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2.那么1升有多少呢?我们可以用量杯来量出1升水。师操作用量杯量出1升水,让学生观察。继续操作:教师取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将刚才量出的1升水倒正方体,让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说一说这个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多少?猜一猜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验证过程中提问:为什么要从里面量?而不从外面量?

3.继续感受1升水多少。

(1)教学“试一试”

先让学生估计下1升水大约能倒满几个纸杯,再验证下(5个)。

(2)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这桶水你拎得动么?介绍: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那你知道1升水大约是这样的几杯呢?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够了么?

(三)、展示点拨

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观察,同桌交流。指名回答,说明如何比较。

2.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同桌之间说一说。集体订正。

说说今天的学习,让你明白了哪些知识?

五、教学效果分析

容量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学生又是在没有认识体积的基础初次接触,所以课堂上我尽量采用直观教学,每节课都搜集了各种容器,做了大量的准备,教学时我也改变了以往数学课的模式,用大量的实验操作来代替空洞的说教。学生对我这种实验式的数学课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不说,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估计能力都得到了很好地锻炼。从这个角度思考,我这样教学符合课改理念,是完全可行的。

六、板书设计

容量:容器所盛液体的多少

容量单位:升毫升

测量容量工具:量杯

兴趣、才华、人生说课稿

兴趣、才华、人生说课稿 一、说学情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高职是进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前的最后的系统的学校教育阶段,走上社会,意味着学生要以一个“社会人”的形象面对人生的众多选择、机遇、困惑和坎坷。作为最能发挥德育功能的《大学语文》,承担着帮助学生提高修养、树立人格、调整心态的重要作用。 一、说教材 《兴趣、才华、人生》本篇课文选自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是一篇关于修养人生的的课文,文中写了兴趣、才华、人生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写了一些关于人生的大道理。以及在教大学生该怎么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文章 二.教学目标 1.对矫揉造作等生字词。做到会读会写,并且掌握作者在文中运用的形容词和动词 2:我将借助多媒体,并且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探讨和互动,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3.通过学习本篇文章使学生了解兴趣、才华、人生三者

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理解兴趣、才华、人生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教会学生们怎么处理好兴趣、才华、人生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对一些年轻人来说,“没有兴趣”仿佛已经成为口头禅,“怀才不遇”似乎已经是家常便饭。社会看起来永远索然无味,老板们一个个不识贤愚。其实,这不是一代青年的困惑,而是刚刚走进社会或者准备走进社会的青年的常见问题。 但是我们真的理解兴趣和才华的真谛吗?我们真的明白怎么样才能有兴趣盎然、才华舒展的人生吗?其实幸福人生的真谛很简单,就是“求均衡”:既重视个人的内部的均衡,又重视个人与社会的均衡。冯友兰的这篇文章在这些方面能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1.学习1-6自然段,了解生字词学习、疏通文意。 2.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兴趣都有哪些?然后师生共同 精读课文,研讨1-6自然段的文章主旨。 4.小结:学习了第一段,我们明白了该怎样为人处事, 希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能够学习本文中为人

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四上

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 【例1】如图的容器正好是1升,请你分别标出200毫升、550毫升和800毫升。 解析:根据上图可知,容器的容量正好是1升,平均分成10个小格,每小格表示100毫升;200毫升即2个小格;550毫升即5.5个小格;800毫升即8个小格;由此依次标出即可。 解答: 【例2】6000毫升和4升合起来是( )。 A.6004毫升 B.1000毫升 C.10升 D.10毫升 解析:求6000毫升和4升合起来是多少,可以先把 6000毫升转化为6升,再与4升合起来是:6升+4 升=10升;也可以先把4升转化成4000毫升,再与6000毫升合起来是:4000毫升+6000毫升=10000毫升。 解答: C 【例3】一个健康成人的血液约有( )。 A.4500毫升 B.450升 C.45毫升 解析:根据生活经验、对容积单位、体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一个健康的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为4500毫升。 解答:A 【例4】一个纸杯可盛水200毫升,5个纸杯可盛水( )升。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一个纸杯可盛水200毫升,求5个纸杯的盛水量,即200×5=1000(毫升),再根据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1升=1000毫升”进行单位换算。 解答:1 【例5】爸爸买了一瓶啤酒,净含量为550毫升,将这瓶啤酒浸没在一个装满冰水的盆中,溢出的水( )。 A.550毫升 B.比550毫升多 C.不足550毫升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 550毫升是这瓶啤酒的净含量,所以啤酒瓶的体积大于550毫升;然后根据桶里溢出的水等于啤酒瓶的体积,可得桶里溢出的水比550毫升多。 解答:B 【例6】下面两种包装的果汁,哪种便宜呢?

【小学数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升和毫升测试题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升=()毫升 6000毫升=()升 5000亳升=()升 8000毫升=()升 9升=()毫升 2升=()毫升 60升 = ()毫升 17000毫升 = ()升 二、在○里填上“﹥”、“﹤”或“=” 8500毫升○8升 1001毫升○999升 301毫升○3001毫升 7000毫升○7升 6000毫升○5升 13升○1300毫升 三、在括号里填上“升”或“亳升” 一瓶油2.5()一瓶果汁汁500()一缸水30()一杯水有200()一瓶牛奶有250() 一个热水瓶可装水3()一个油桶可装16()油 四、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一瓶娃哈哈有180升。…………() 2、明明今天喝了400毫升牛奶。………() 3、水瓶的容量比奶瓶的容量大。………() 4、1升水重1千克。…………() 5、用滴管滴100滴水大约是100毫升。………………() 五、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计量比较少的液体;用()作单位;计量比较多的液体;用()作单位。 ①升②毫升 2、一瓶洗发水有750();一瓶可乐有3() ①升②毫升 3、一个纸杯可盛水200毫升;5个纸杯可盛水1() ①升②毫升 4、甲容器可盛水3000毫升。乙容器可盛水3.1升。甲容器的容量比乙容器的 容量()。 ①大②小

六、解决问题 1、一瓶娃哈哈饮料200毫升;多少瓶娃哈哈正好1升? 2、食堂的王师傅把4升油平均装在8个油壶里;平均每个油壶装多少毫升? 3、甲容器可盛水200毫升;乙容器比甲容器多盛水50毫升;丙容器的容量是乙容器的2倍;丙容器可盛水多少毫升? 4、一瓶光明牛奶的容量是2升;明明每天喝了200毫升牛奶;喝了8天。这些牛奶喝完了吗? 5、甲、乙两个容器一共可盛900毫升水;已知甲容器的容量是乙容器的8倍;甲、乙两个容器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6、将一瓶1380毫升的可乐饮料全部倒入容量为300毫升的杯中;需要准备几个杯子? 7、如下图;请用这三个杯子量出100ml的水。(简要写出过程) 700ml 500ml 300ml

《人生难免有挫折》说课稿

《人生难免有挫折》说课稿 一、教材、学生分析 (一)教材分析 《人生难免有挫折》本课共分两部份:第一部份“感受生活中的挫折”,先讲解挫折的含义,然后讲挫折往往会引起人们心理和行为上的一些消极反应,阐述了挫折难以避免在于造成挫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第二部份:“挫折也是财富”,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分析了面对困难和挫折有三种人生态度,这三种人生态度会导致三种不同的人生结果,引导学生要树立积极对待挫折的人生态度。 (二)学生分析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受到过分的溺爱,在学习上得到过多的帮助,所以遇到困难很容易产生情绪低落,并逐渐形成了行为退缩的不良人格。加上青少年的耐挫心理很弱,在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上也还存在偏差。这个问题已普遍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加强青少年耐挫心理的教育,使学生能够以一种平常心来接受和对待挫折,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造成挫折的因素;认识面对挫折时的态度。 2.能力目标:理解挫折带来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坚持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挫折,做到扬长避短,健康成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挫折具有不可避免性,从而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挫折。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不可避免性“挫折为什么是难以避免的”(人的活动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现在的青少年生活条件比较优越,而且在家里也是倍受宠爱,因此容易造成青少年一些错误的认识,认为人生的旅途会事事顺利,畅行无阻。因此这个问题就显得很重要,讲好这个问题也为后面内容的讲解打下基础。 (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抗挫折的正确态度、能力讲清挫折的含义是本课的基础,要善于挖掘隐含的挫折含义,重点落在理解挫折是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后产生的紧张、消极、烦躁、伤心、气愤等心理反应。正是这些不良心理反应,使人不能正确面对挫折,从而在挫折面前退缩。 (3)重难点的突破:从多种媒体挫折情境的导入,到学生成长过程或生活挫折的体验及名人坎坷的人生经历的感悟,

四上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第一单元 知识点一:认识容量和升 (1)认识容量:容器所能容纳液体的多少,就是它的容量。容器的容量有大有小;为了准确测量或 计量容器的容量,要使用统一的单位。 (2)认识升: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棱长 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不计壁厚)的容量是1升。 知识点二:认识毫升以及升与毫升的单位转化 (1)1升(L)=1000毫升(ml 、mL) (2)生活中的升和毫升的运用:生活中滴眼液大约5毫升,一汤勺水有10毫升;一瓶墨水50毫升;一盒牛奶250毫升;一瓶饮料大约是500毫升,大瓶饮料1-2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一锅水有5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升, (3)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000----5000毫升。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4)1毫升大约等于23滴水。 练习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升=( )毫升 6000毫升=( )升 7升=( )毫升 8000毫升=( )升 9升=( )毫升 20000毫升=( )升 2.妈妈买来一大瓶可乐,有2L.明明用容量250毫升的纸杯去喝可乐,每天喝2杯,那么这瓶可乐 够明明喝几天? 3.有甲、乙、丙三个容器.把甲容器装满水,倒入乙容器中,乙容器没有倒满;把丙容器的水倒入乙容器中,丙容器的水还有剩余.问:最大的容器是() A.甲容器 B.乙容器C.丙容器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瓶易拉罐饮料有250( )。 (2)一瓶洗发液的净含量是250( )。 (3)义务献血者每次的献血量为200( )。 (4)一瓶口服液为18( )。

认识升与毫升教案

《认识升与毫升》教案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把升和毫升的认识安排到四年级上学期,并且安排在第一单元,我想:第一,现实生活中人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和这些单位有关的事物,如:一瓶饮料245mL、一袋牛奶250mL、一桶花生油5L 等。学生既有学习知识的生活经验,又有学习知识的现实需要。第二,把这个内容安排在第一单元,一方面考虑这部分知识比较容易,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材借助水杯,用水杯装水的多少,来说明容器的容量有大有小。这个单元的内容共 2 课时,我要讲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认识"升"和"毫升"。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了计量物体的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后接触的容量单位。四年级小学生既有学习知识的生活经验,又有学习知识的现实需要。在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升和毫升,既可以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又能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能力。学生刚刚结束暑假生活,心还有些散,课堂"玩水"活动是学生乐于做的事,通过"玩水"让学生了解杯子容量的意义,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1~3页《认识升与毫升》。 教学目标

1. 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测量工具。 2. 结合观察在具体操作中体验、认识?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并会用字母表示。 3. 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形成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升与毫升,并会用字母表示。 教学难点 理解容量的含义,形成1升与1毫升的容积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茶杯,水,饮料瓶,量杯等。 教学过程 一感受旧知、揭示课题 1、计量物体用哪些长度单位? 2、计量物体重量用哪些质量单位? 你们知道吗?我们喝的牛奶、饮料是用什么做计量单位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升和毫升(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用旧知为新知做好铺垫,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动手活动、探索新知 1. 教师出示两个大小有明显区别的空杯: 问:哪个杯子装水多? 在分组"玩水"的过程中,比较这两个杯子哪一个能盛比较多的水?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升和毫升测试试题共六套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测试试题 姓名:得分: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升=()毫升 6000毫升=()升 5000亳升=()升 8000毫升=()升 60升 = ()毫升 17000毫升 = ()升 二、在○里填上“﹥”、“﹤”或“=” 8500毫升○8升 1001毫升○999升 301毫升○3001毫升 7000毫升○7升 6000毫升○5升 13升○1300毫升 三、在括号里填上“升”或“亳升” 一瓶油2.5()一瓶果汁汁500() 一缸水30 ()一杯水有200 () 一瓶牛奶有250()一个热水瓶可装水3() 一个油桶可装16()油一针筒药水有5 () 四、判断 1、一瓶娃哈哈有180升。…………() 2、明明今天喝了400毫升牛奶。………() 3、水瓶的容量比奶瓶的容量大。………() 4、1升水重1千克。………………() 5、用滴管滴100滴水大约是毫升。……() 五、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计量比较少的液体,用()作单位,计量比较多的液体,用()作单位。 ①升②毫升 2、一瓶洗发水有750(),一瓶可乐有3() ①升②毫升 3、一个纸杯可盛水200毫升,5个纸杯可盛水1() ①升②毫升 4、甲容器可盛水3000毫升。乙容器可盛水3.1升。甲容器的容量比乙容器的 容量()。 ②小 六、解决问题 1、食堂的王师傅把4升油平均装在8个油壶里,平均每个油壶装多少毫升? 2、甲容器可盛水200毫升,乙容器比甲容器多盛水50毫升,丙容器的容量是乙容器的2倍,丙容器可盛水多少毫升?

3、一瓶光明牛奶的容量是2升,明明每天喝了200毫升牛奶,喝了8天。这些牛奶喝完了吗? 4、将一瓶1380毫升的可乐饮料全部倒入容量为300毫升的杯中,需要准备几个杯子? 5、一名重症病人手术时需要输血2000 ml,340L血液可以帮助多少名重症病人 手术? 6、一吨甘蔗水约可榨出186kg的糖,现有35吨甘蔗水,约可榨出多少千克的糖?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测试试题

《人生的道路充满矛盾》说课稿

《人生的道路充满矛盾》说课稿 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德育》第一册中《人生的道路充满矛盾》这一知识内容,它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共同构成第一册教材第六课第一节《正确面对人生》的内容。《正确面对人生》是从人生常见的矛盾出发,在对其进行辩证分析后,提出人生价值的真正含义,帮助学生实现观念上的适应。而《人生的道路充满矛盾》这一知识内容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非常重要,有利于学生把握人生真谛,正确看待世界、正确看待社会、正确看待人生,从而培养“终身”德育的能力。 一、主要内容: 阐述人生常见的矛盾:理想与现实、顺境与逆境、竞争与合作,在对其进行辩证分析之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念,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动力。 而现实是,我们有的学生,受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面对困难,消极悲观;看待问题,片面武断;不能正确处理人生的各种矛盾。但这个阶段的学生可塑性强,有较强的事非辨别能力,只要社会和老师坚持以人为本,在教学实践中,最大程度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认识和实践的能力;在情感交流上,与学生保持尽可能近的距离,充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在具体操作中,主动放权,重视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就能培育出一颗颗美的心灵,培养出一个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青年。 所以,我为本课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体验人生的各种矛盾,懂得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评价自己、自我教育的能力 2、培养价值判断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辨析和思考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确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2、引导学生感悟人生,树立思考人生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以上教学目标的确定,符合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人生的各种矛盾,理清理想与现实、顺境与逆境、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关系四、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依据:这是因为竞争与合作是社会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两者在形式上是对立的,但在社会生活中却又是统一的。青少年看待问题容易走极端,往往认为竞争就排斥合作,合作就不

第一单元练习升和毫升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知识点分类复习题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一、概念。 1.容器越大,它的()就越大。 2.为了比较几个杯子的容量的大小,知道它们的容量是多少, 我们要用()或()统一计量。 3.测量饮料的多少,可以用()和()。 4.升用字母()表示,毫升用字母()表示。它们都是()单位。 5.计量液体,如汽油、饮料、药水等,用()或()作单位。6.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常用的重量单位有:()、() 常用的容量单位有:()、() 7.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是() 二、用“升”或“毫升”填空。 1.一瓶眼药水有5()一大瓶可乐是1.8() 2.一盒牛奶是120()一桶桶装纯净水是18.9() 3.一瓶彩虹电热蚊香液有45()小明的水杯一杯能装水400()4.一支藿香正气口服液是10()一瓶乐百氏纯净水550()5.一个面盆可以装水2200()太阳能热水器能盛水120()6.一口电饭锅能盛水6() 三、升和毫升的进率及之间的转换 1升=()毫升3升=()毫升()升=5000毫升1200毫升+480毫升=()毫升33升-19升=()升7升2毫升=()毫升1升20毫升=()毫升 1900毫升=()升()毫升2500毫升=()升()毫升3.2升=()毫升4.5升=()毫升 6700毫升=()升4100毫升=()升 5.8升+4.2升=()升=()毫升 ()个500毫升是1升 一个杯子装250毫升的水,()杯这样的水是1升。 一袋醋的容量是250毫升,()袋这样的醋是2升。 四、应用题。 1.明明的水杯可以装200毫升的水,他今天喝了这样的5满杯水,他一共喝了多少毫升?合多少升?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升的认识说课稿

《升的认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空间与图形”领域测量部分的内容,教材设计了两个数学活动,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升和毫升,是因为这两个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广,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些教学升和毫升,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 二、学情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几乎每天都要接触与“升和毫升”有关的事物,如早餐喝的牛奶、服用的液体药、饮用的矿泉水、各种饮料等,学生既有学习知识的生活经验,又有学习知识的现实需要。在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升和毫升,既可以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能力。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这同时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积极参与"玩水"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和数学活动经验。 四、教学流程 (一)、检查导入认识容量: 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如何验证?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操作,可以两个容器互相注水比较。 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

杯。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 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合作探究认识“1升” 1.出示例2情景图。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知道物品后面的几升代表什么意思吗? (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做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2.那么1升有多少呢?我们可以用量杯来量出1升水。师操作用量杯量出1升水,让学生观察。 继续操作:教师取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将刚才量出的1升水倒正方体,让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说一说这个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多少?猜一猜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验证过程中提问:为什么要从里面量?而不从外面量? 3.继续感受1升水多少。 (1)教学“试一试” 先让学生估计下1升水大约能倒满几个纸杯,再验证下(5个)。 (2)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这桶水你拎得动么?介绍: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那你知道1升水大约是这样的几杯呢?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够了么? (三)、展示点拨 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观察,同桌交流。指名回答,说明如何比较。 2.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同桌之间说一说。集体订正。 说说今天的学习,让你明白了哪些知识? 六、板书设计 升的认识 容量:容器所盛液体的多少 容量单位:升毫升 测量容量工具:量杯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说课稿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是中职一年级《哲学与人生》第五单元第十四课的内容。本教材为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教材,由高教出版社出版。全书结构清晰,内容充实,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本课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是人生观的根本问题,是本元和本教材的基本哲学观点,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共需两课时完成,本次说课涉及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即第一个知识点:人生价值贵在奉献。 二、说学情 本节课的讲授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的学生,学习基础和自学能力相对薄弱。但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已经开始对人生进行思索,但是不善于思考,对人的存在价值不清,常感到迷茫,同时,缺乏对问题深入剖析的能力,行动时比较冲动。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观念:通过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而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理解并学会在诚实劳动中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认识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教学重点: (1)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2)社会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大小的尺度。 教学难点: (1)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正确认识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 四、说教学理念和教法学法 依据中职新课程改革精神与学生认知发展现状,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平等和谐的高效课堂,用“学哲学、用哲学”的思想,达到使学生学会做人的德育目标。 具体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小组教学法,穿插案例分析比较、自主探究讨论等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增强学生行动的效率。使学生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分析归纳能力得到提高。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实课堂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会学习的人。 五、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中央十套“寻找最美乡村医生”颁奖典礼现场张也演唱的歌曲——《田野太阳》。创设情境,引出课前案例:“最美乡村医生”周月华。 (二)教师板书课题,展示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三)展开教学 这部分是教学主体,分四部分完成: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单元检测B卷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单元检测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 (共10题;共31分) 1. (1分)一瓶可乐3________ 2. (3分)求做一辆小汽车的长方体油箱需要多少铁皮是求油箱的________;求这个油箱所占空间的大小是求油箱的________;求这个油箱能够装多少油是求油箱的________。 A.底面积B.体积C.容积 D.表面积 3. (5分)单位换算.(用小数表示结果) 48分=________元 4千克38克=________千克 70升20毫升=________升 20千米+20米=________千米 60平方米80平方分米=________平方米. 4. (3分)800cm3=________L 0.5平方千米=________公顷2时15分=________时 5. (5分)一列火车每小时行驶125千米,4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6. (2分)2.12L=________mL 4500mL=________L 7. (2分)比十万少一万的数是________,比九千多一千的数是________。

8. (4分)填上“>”“<”或“=”。 8500毫升________8升 2002毫升________2升 1000毫升________999升 301毫升________301升 9. (1分)一本字典25.5元,孙老师拿150元钱,最多能买________本. 10. (5分)公顷=________平方米 2.04升=________毫升 3.25小时=________小时________分 2吨50千克=________吨 二、判断 (共5题;共10分) 11. (2分)一个橘子的体积约是500立方分米。() 12. (2分)一瓶矿泉水的包装上标有净含量为560mL,是指矿泉水瓶子的容积是560mL。() 13. (2分)判断对错. 一个瓶子的容积就是它的体积. 14. (2分)判断 一台冰箱最多能容纳216 的物体,这台冰箱的容积是216L. 15. (2分)一瓶饮料约有180升。 三、选择 (共5题;共10分) 16. (2分)一个墨水瓶的容积约是50() A . 升 B . 立方分米 C . 克 D . 毫升 17. (2分)把一块橡皮切成相等的两段,体积()。

五年级数学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

《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长方体与正方体》中的《容积和容积单位》,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容积和容积单位》属于小学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 的内容。依据课程标准,本课的具体目标是了解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升和1毫升的实际意义。 《容积和容积单位》是这一单元的第5个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一节数 学概念课。意图就是让学生用体积的知识学习容积的知识,因为学生会混淆体积就是容积,容积就是体积。在升与毫升的体验比较肤浅, 认识也模糊;为了进一步学习容积单位和计算方法的基础。 因此,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出发,寻找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容积 的概念。同时也多次提供了实践机会,让学生自己操作实验的过程, 在操作中感知1升、1毫升的大小和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学目标 1、理解容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感知1升和1毫升的实际大小,并掌握容积单位、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通过实验的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究容积单位、容积单位和体

积单位之间的关系的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 1、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概念,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2、会计算容积。 四、说教法 为了使课堂的主人能活跃起来,我用了自主探究式发现问题、谈论交流和实验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说学法: 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在自主尝试、观察、讨论和探究中获取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是复习导入 1、回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找学生背出它们的体积公式,激发它们的学习兴趣; 2、进行2道单位换算题,其目的在于,巩固复习换算单位的方法,为后面的单位换算做铺垫。 第二环节是新授。 第一步,先通过实际中的木盒能装东西,引出“容器”概念,在 让学生们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都是容器。 第二步,出示容积和容积单位的概念,多次强调了,只有容器才 有容积,例如“电视机”它有容积吗?学生们能清楚的回答问题,也 能理解哪些物体是有容积的。

哲学与人生说课稿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说课设计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教版德育教材《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我的说课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是高教版德育教材《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第五课的内容。第二单元是关于哲学中辩证法的部分内容,教学要求学生学会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其中第五课是教会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的一课。由于内容较多,准备安排两课时来讲解。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发展的含义与实质;正确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在人生发展中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 能力目标: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情感目标: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逆境,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立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教学难点:顺境、逆境的联系与转化;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二、说学情 学生初步具备了运用哲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本框的学习打下了能力基础。同时,职专二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关心社会热点。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以生为本,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职专学生思想的深度、看问题的全面性还存在不足,知识迁移的能力也还不够强,因此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必要的有效指导。三、说教法 根据《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及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特点,构建开放互动的教学模式。 (1)启发教学:适时运用媒体创设情景,通过问题-讨论-归纳-新问题,

最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检测题

四年级第一单元升和亳升测试题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升=()毫升 6000毫升=()升 5000亳升=()升 8000毫升=()升9升=()毫升 2升=()毫升 60升 = ()毫升 17000毫升 = ()升二、在○里填上“﹥”、“﹤”或“=” 8500毫升○8升 1001毫升○999升 301毫升○3001毫升 7000毫升○7升 6000毫升○5升 13升○1300毫升 三、在括号里填上“升”或“亳升” 一瓶油2.5()一瓶果汁汁500()一缸水30() 一杯水有200()一瓶牛奶有250() 一个热水瓶可装水3()一个油桶可装16()油 四、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一瓶娃哈哈有180升。…………() 2、明明今天喝了400毫升牛奶。………() 3、水瓶的容量比奶瓶的容量大。………() 4、1升水重1千克。…………() 5、用滴管滴100滴水大约是毫升。………………() 五、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计量比较少的液体,用()作单位,计量比较多的液体,用()作单位。 ①升②毫升 2、一瓶洗发水有750(),一瓶可乐有3()①升②毫升 3、一个纸杯可盛水200毫升,5个纸杯可盛水1()①升②毫升 4、甲容器可盛水3000毫升。乙容器可盛水3.1升。甲容器的容量比乙容器的 容量()。①大②小 七、计算 803×70 56×230 199×51 175×47 28×208 130×60 八、解决问题(第5题4分,其余5分) 1、一瓶娃哈哈饮料200毫升,多少瓶娃哈哈正好1升? 2、食堂的王师傅把4升油平均装在8个油壶里,平均每个油壶装多少毫升? 3、甲容器可盛水200毫升,乙容器比甲容器多盛水50毫升,丙容器的容量是乙容器的2倍,丙容器可盛水多少毫升? 4、一瓶光明牛奶的容量是2升,明明每天喝了200毫升牛奶,喝了8天。这些牛奶喝完了吗?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升和毫升说课稿_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升和毫升说课稿_冀教 版 1.1 认识升和毫升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最后,教材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试一试〞是通过测量自己的喝水的杯子的容量,来计算自己每天喝水量来介绍一个人每天补充水的数量1 400毫升。〝练一练〞第1题是直接读出量液体的多少;第2题是填空;第3、4题是操作活动,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其中第3题是一道具有挑战性的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使两个杯子里的水变得同样多。 〔2〕学情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几乎每天都要接触与〝升和毫升〞有关的事物,如早餐喝的牛奶、服用的液体药、饮用的矿泉水、各种饮料等,学生既有学习知识的生活经验,又有学习知识的现实需要。在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升和毫升,既可以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能力。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 3〕情感与态度目标:积极参与"玩水"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和数学活动经验。 〔4〕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难点: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5〕教法、学法

教法:依据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基本理念,本节课采用探究发现法、直观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动手探究的教学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学法: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因此,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来参与教学活动。 〔6〕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本节课由生活实际入手:出示三个不同的杯子,通过比较引出〝哪个杯子装水最多?哪个杯子装水最少〞的问题,让学生观察、猜测,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亲身体验,探究新知。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此环节教材设置以下四个活动: 活动一:玩一玩,了解容量的概念。 1.这个活动要有充足的时间保证,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合作,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2.在交流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怎样判断的。学生的实验过程可能有多种方法,比如:把甲杯子装满水倒入乙杯子里,甲杯水如果剩下,就说明甲杯装水多,乙杯装水少,如果乙杯不满,就说明甲杯装水少,乙杯装水多;还可以把两个杯子都倒满水,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盛哪个杯子水的水面高,就说明哪个杯子装水多。除了这两种方法外,学生如果有其他办法,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和表扬。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提出容量的概念,告诉学生:哪个杯子装水多,就说哪个杯子容量大;两个杯子装水同样多,就说它们的容量相等。 活动二:量一量,认识容量单位。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升和毫升单元测试卷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得分 一个单元已经学完了,相信同学们有很多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来挑战吧! 一、认真细致,正确填空。(14分) 1、4升=()毫升6000毫升=()升 3000毫升=()升8 升=()毫升 2、在里填上“>”、“<”或“=”。 900毫升9升2400毫升2升 5600毫升6升7升708毫升 3、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4、装有2升的酸奶,倒了一半后还剩()毫升,再倒一半后还剩()毫升。 二、请你做裁判。(8分) 1、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毫升作单位。() 2、一个洗脸盆能装水4升。() 3、爸爸发烧,医生给他挂了25毫升的药水。() 4、一听可乐的容量是250毫升,8听可乐的容量是2升。() 三、对号入座。(8分) 1、一个太阳能热水器的容量大约是()。 A、8升 B、10升 C、80升 2、1小瓶眼药水大约有()毫升。 A、1 B、10 C、100 3、把1升的水倒入容量为200毫升的纸杯中,可倒()杯。 A、1 B、4 C、5

4、小明喝一杯牛奶,第一次喝了一半后,加满水;第二次又喝了一半后,又加满 水,最后全部喝完。他喝的牛奶与水比较()。 A、牛奶多 B、水多 C、一样多 四、计算题。 1、口算。(12分) 40×2=50×6=23×30=3000÷2= 30×13=100÷4=4800÷80=750÷15= 18×30=90÷5=130×20=900÷30= 2、用竖式计算,题前带*的要验算。(20分) 375×16 109×42 560×47 302÷3 498÷5 *976÷9 3、列式计算。(6分) (1)583的15倍是多少? (2)164乘43的结果是多少?再减去599,结果是多少?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说课稿

树立正确人生观——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书中第三章的第一节。本章第二节讲的是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必然是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后才可能实现,第三节是科学对待人生环境,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必然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从而可以看出第一节是本章的起点和基础。 本节课涉及到“世界观与人生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四个方面。 …… 二、学情分析 ……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学情分析,我结合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制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有三点,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含义,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情感目标是使学生端正对待大学的态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能力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自觉地为人民服务。 四、教法学法

下面说教法。 我坚持一个原则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打算运用案例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启发式和参与式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参与中得到认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下面我详细的解释一下以上几种方法: 1、案例讨论法:…… 2、多媒体教学:…… 下面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 五、教学过程 首先,我会启发式的提问:如果你有上百万,你打算做什么? 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和发言进而引入人生观的定义及内涵…… 其次,我会用PPT放映名人名言: …… 通过让学生欣赏名人名言引出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和确立人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重要性。 接着我会让学生做这样的一个有意思的小算式: 中国传统称60 岁为花甲,70 岁为古稀。即使以现代的医疗条件和生活条件,能活80-90 岁的人也不是太多。如果折算为天,人生也就大约 3 万余天。计算一下,若以 3 万天(82.2)计算,你的生命已用去?天,你的生命还剩下?天。让学生算完以后,谈谈自己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r认识升和毫升的说课稿与教案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第一课时:(认识容量和升) 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包括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容量单位经常用来度量容器里容纳液体的体积。本册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容量和容量单位,是因为这一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点教学容量以及容量单位,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由于在体积之前教学,因此采取了直观认识、直觉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 第一道例题通过三个活动使学生从不同的层次认识容量这一新的概念,同时产生认识容量单位的心里需求,由此过渡到第二道例题容量单位“升”的教学,感受升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并通过实验认识1升容量的大小,从感性上认识1升有多少。 “想想做做”培养学生以不同的方法比较容器的容量,认识容量单位“升”。学情分析: 学生的已有生活知识经验是:1.容器越大,能盛的水就越多;2.对正方体容器的感性经验。第一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建立“容量”概念的表象至关重要,并为深层次理解“容量”的含义打下基础,学生建立概念的线索是“感性材料→数学含义→概念的具体化”。第二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理解、体会“1升到底有多少”也是很重要的;虽然通过一个标有“1L”烧杯似乎也能让学生体会这“1升到底有多少”,但这样无法让学生将“升”的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衔接起来,学生的认知也是“无本之木”,是表面化的,很难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 2、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

音乐与人生说课稿与教案

《音乐与人生》说课稿 一、说大纲 根据大纲要求,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以下三个问题.即: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艺术作用;怎样鉴赏音乐;音乐与人生的关系.这三个问题,不仅对学生学习音乐鉴赏具有基础性,指导性的意义,而且对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形成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用音乐来提高生活质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说教材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的第一节《音乐与人生》.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这一课的导言和琵琶曲《草原放牧》以及交响乐《第六悲怆交响曲》,还有的就是要讲授音乐的基本要素.因为内容比较多,我用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由于学生普遍对理论知识兴趣不浓,我在分析基本要素的时候会结合音乐作品来分析.这两节课我都会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贯彻思考,体验,表现的原则,使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音乐.三、说教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配合学生的特点,应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和谐而愉快的情感氛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和感受音乐. 四、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在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时候,我会尽量的结合作品,而不是生搬硬套的讲授.两节课我会充分做好跟学生的互动,在第一课时的导入中,我用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起讨论,最后总结,从而达成与学生的互动.总之,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会让学生感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也能从乐趣中学习到一些音乐知识. 五、说重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在音乐作品中体会音乐要素的形式以及作用,难点是能对比聆听出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音乐要素所发挥的作用. 六、说教学过程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几首音乐作品来说明音乐要素的形式和作用,下面我主要讲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课中我主要采用对比聆听法,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等. 1)导入:谈话导入: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是引起学生的思考,在这有环节中我用的是谈话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