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制浆造纸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82-制浆造纸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82-制浆造纸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制浆造纸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1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制浆造纸企业生产箱纸板、瓦楞纸、涂布白纸板及生活用纸等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以下简称能耗限额)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河北省辖区内制浆造纸企业进行制浆工序、造纸工序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及制浆造纸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的计算、考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方法的引用而成为本方法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方法,然而,鼓励根据本方法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方法。

GB/T 2587 热设备能量平衡通则

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 3484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

GB/T 3486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

GB/T 12723 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

GB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方法。

3.1 制浆造纸企业综合能耗

制浆造纸企业在统计期内,生产全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折算为标准煤的总和。

3.2 主要生产系统(直接生产系统)

对于采用自制纸浆生产纸张的制浆造纸企业,主要生产系统是从纤维原料经计量进入备料输送设备始至成品纸入库为止的有关工序组成的完整的工艺过程和装备。

对于采用商品浆生产纸张的造纸企业,主要生产系统是从浆板经计量进入打浆工序开始,到成品纸入库为止的有关工序组成的完整的工艺过程和装备。

3.3 辅助生产系统

辅助生产系统是为生产系统工艺装置配置的工艺过程、设施和设备,包括动力、供电、

机修、供水、供气(汽)、采暖、制冷、仪表和厂内原料场以及安全、环保装置。

3.4 附属生产系统

附属生产系统是为生产系统专门配置的生产指挥系统和厂区内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和单位,包括办公室、职工休息室、更衣室、中控室、中心化验室、成品检验室等。

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称为间接生产系统。

4 制浆造纸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限定值

现有制浆造纸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应符合表1中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限定值的要求。

表1 制浆造纸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限定值

5 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

5.1能耗统计范围及能源折标准煤系数取值原则

5.1.1 统计范围

5.1.1.1 企业综合能耗统计范围

制浆造纸企业综合能耗是企业用于生产全过程中消耗的各种能源,包括主要生产系统、间接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消耗的能源;还包括统计期内企业各种能源的损失量。不包括生活用能(如企业系统内的宿舍、学校、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商业服务和托儿幼教等)和基建项目用能以及企业外销(转供)的能源。

5.1.1.2 制浆工序综合能耗统计范围

制浆工序综合能耗包括主要生产系统消耗的各种能源,间接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消耗的各种能源以及能源损失量的分摊量。

制浆工序主要生产系统,是指从纤维原料经计量进入备料输送设备开始,到成品湿浆或浆板入库(或纸浆装车销售)为止的各工序组成的完整的工艺过程和装备。包括备料、除尘、蒸煮、洗涤、净化、筛选、漂白、浓缩及漂液(化学品)制备、黑液提取、碱回收、中段废水处理。成品浆板还包括浆板抄造和直接为浆板机配备的真空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热风干燥系统、通风系统、通气和冷凝水回收系统、白水回收系统、供水系统。废纸制浆主要包括碎解、高浓除渣、粗筛、中低浓除渣、精筛及脱墨、漂白等。

5.1.1.3 造纸工序综合能耗统计范围

造纸工序综合能耗包括主要生产系统消耗的各种能源,间接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消耗的各种能源以及能源损失量的分摊量。

造纸工序主要生产系统,是从浆板(或自制浆)经计量进入打浆工序开始,到成品纸入库为止的有关工序组成的完整的工艺过程和装备。包括打浆、调成、流送、抄纸、复卷、切纸(打孔)、选纸、(折叠)包装、机内涂布、机外涂布以及直接为生产系统配备的辅料制备系统、涂料制备系统、真空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热风干燥系统、纸机通风系统、干湿损纸回收处理系统、纸机通气和冷凝水回收系统、白水回收系统、纸机供水和高压供水系统等。

辅助生产系统是为生产系统工艺装置配置的工艺过程、设施和设备,包括动力、供电、机修、供水、供气、采暖、制冷、仪表和场内原料场以及安全、环保等装置。

附属生产系统是为生产系统专门配置的生产指挥系统(厂部)和厂区内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和单位,包括办公室、中控室、中心化验室、成品检验室等。

生产多种产品时,间接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消耗的各种能源以及能源损失量,按间接能耗分配比例分摊。

本企业自产转换的耗能工质和自供水因已计算了相应能源消耗,故不再重复计算。只统计计算外购的耗能工质和水(自来水)。

系统回收利用的余热,用于本系统时不计入综合能耗,送出本系统时,折算为标准煤从本系统综合能耗中扣除。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用能应计入本系统能源消耗。

5.1.2 能源折标准煤系数取值原则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的系数以各种能源在报告期内实测的收到基低位热值除以每千克标准煤的低位热值所得的商(小数点后保留四位小数)为准。没有实测条件的,采用附录A 中该能源的平均低位发热值对应的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电能(包括企业自备电站送出的电)折标准煤系数按当量值取0.1229kgce/kwh。

外购蒸汽(包括企业自备电站送出的蒸汽)折标准煤系数按蒸汽的实际压力、温度查得的热焓值除以每千克标准煤的低位热值所得的商(小数点后保留四位小数)为准。

本企业采用工业锅炉自产蒸汽或热力,其蒸气或热力按实际投入的能源实物量折算标准煤。

外购的耗能工质和外购水(自来水)折算标准煤的系数采用附录A中给出的折算系数。

5.2 计算方法

5.2.1综合能耗的计算

5.2.1.1 主要生产系统综合能耗

主要生产系统综合能耗按式(1)计算:

n

E z=∑(e s×ρs) (1)

s=1

式中:

Ez——统计期内企业主要生产系统综合能耗,单位为吨标准煤(tce);

e s——统计期内企业主要生产系统消耗的第s种能源实物量,单位为实物量单位;

ρs——第s种能源折算为标准煤的系数;

n——能源的种类数。

5.2.1.2 间接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综合能耗及能源损耗

间接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综合能耗及能源损耗按式(2)计算

n

E j=∑(e ji×ρi) (2)

i=1

式中:

E j—企业间接生产系统综合能耗及能源损耗,单位为吨标准煤(tce);

e ji—统计期内企业间接生产系统消耗及能源损耗的第i种能源的实物量,单位为

实物量单位;

ρi—第i种能源折算为标准煤的系数;

n——能源的种类数。

5.2.2产品综合能耗的计算

某种纸(纸浆)产品综合能耗按式(3)(4)(5)计算:

E ci=E zi+E ji (3)

n

E zi=∑(e zi×ρi) (4)

i=1

E ji=ξi.E j (5)

式中:

E ci—统计期内某种纸(纸浆)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为吨标准煤(tce);

E zi—统计期内某种纸(纸浆)产品主要生产系统综合能耗,单位为吨(tce);

E ji—统计期内某种纸(纸浆)产品间接生产系统综合能耗的分摊量,单位为吨(tce):

e zi——统计期内某种纸(纸浆)产品主要生产系统消耗的第i种能源实物量,单

位为实物量单位;

ξi——间接生产系统综合能耗及能源损耗分配到某种纸(纸浆)产品上的分配系数,即间接能耗分配比例;该间接能耗分配比例等于某种纸的主要生产系

统综合能耗占企业全部主要生产系统综合能耗的比值。按式(6)进行计

算:

ξi=E zi/ E z (6)

5.2.3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的计算

某种纸(纸浆)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按式(7)计算:

E di=E ci/M i (7)

式中:

E di—统计期内某种纸(纸浆)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

(kgce/t);

M i—统计期内某种纸(纸浆)产品的合格品数量,单位为吨(t)。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和耗能工质能源等价值A.1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见表A.1。

A.2耗能工质能源等价值

耗能工质能源等价值参考见表A.2。

表 A.2能耗工质能源等价值

起草人:甘久明王林

成本核算含复习资料解析

1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第一次交互分配是在()之间进行的。 A、各辅助生产车间 B、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 C、各受益的基本生产车间 D、各受益的企业管理部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交互分配法是分为两步的,一步是对内分配,一步是对外分配,其中第一步对内分配也就是在各辅助车间之间进行分配。 2下列成本核算方法中,不利于考察企业各类存货资金占用情况的是()。 A、品种法 B、分批法 C、逐步结转分步法 D、平行结转分步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在产品的费用在产品最后完工以前,不随实物转出而转出,即不按其所在的地点登记,而按其发生的地点登记,因而不能为各个生产步骤在产品的实物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不利于考察企业各类存货资金占用情况。 单选题 生产车间登记“在产品收发结存账”所依据的凭证、资料不包括()。 A、领料凭证 B、在产品内部转移凭证 C、在产品材料定额、工时定额资料 D、产成品交库凭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生产车间根据领料凭证、在产品内部转移凭证、产成品检验凭证和产品交库凭证,登记在产品收发结存账。由此可知,该题答案为选项C。 单选题 某企业有供电和维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供电车间提供电力85000度,其中被维修车间耗用5000度,共发生费用60000元;维修车间提供维修工时11360小时,其中被供电车间耗用360小时,共发生费用11000元。若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则供电车间的费用分配率为()。 A、0.67元/度 B、0.61元/度 C、0.75元/度 D、0.97元/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直接分配法是直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或产品,即不考虑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量,不经过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所以供电车间的费用分配率=60000/(85000-5000)=0.75(元/度)。 单选题 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不包括()。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变动制造费用 D、固定制造费用

制浆造纸产品能耗限额(广东省地方标准)

制浆造纸产品能耗限额 一、能耗限额 1、制浆产品能耗限额指标按表1。 表1 产品单位限额新建项目能耗准入指标 漂白硫酸盐木浆 kgce/Adt ≤550≤490 漂白硫酸盐竹浆≤650≤590漂白亚硫酸镁盐蔗渣混合浆≤1100≤950木色硫酸盐木浆≤450≤420化学机械针叶木浆(自用)≤1150≤1100 化学机械阔叶木浆(自用)≤1050≤1000 漂白硫酸盐竹浆(自用)≤600≤560 漂白硫酸盐木浆(自用)≤500 ≤460 漂白亚硫酸镁盐蔗渣混合浆(自用)≤950≤900脱墨废纸浆(自用)≤400≤350 本色废纸浆(自用)≤250≤210 2、造纸产品能耗限额指标按表2。 表2 产品单位限额新建项目能耗准入指标 新闻纸 kgce/Adt ≤600≤550 印刷书写纸(包括双胶纸、复印原纸)≤680≤630 生活用纸≤900≤870 白板纸≤650≤600 箱板纸≤600≤550 瓦楞原纸≤500≤460 白卡纸≤680≤640 灰板纸≤600≤550铜版纸(涂布纸)≤730≤700 注:无碳纸原纸归类于印刷书写纸,无碳纸归类于涂布纸。 二、说明 1、适用范围 本限额方案适用于制浆造纸企业对部份纸张、纸浆(包括商品浆、自用浆)综合能耗的计算及考核。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限额引用而成为本限额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限额。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限额。GB/T 2586 热量单位、符号与换算 GB 2587 热设备能量平衡通则 GB 2588 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 GB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 3484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 GB 3486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 GB 5623 产品电耗定额制定和管理导则

产品生产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生产成本计算方法 1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1.1 生产的主要类型和成本管理要求 1.2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 2 正确划分各项费用的界限 3 产品成本计算的程序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我们知道,不同的企业,其生产过程有不同的特点,其成本管理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这对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只有根据企业生产的特点和成本管理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才能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 生产的主要类型和成本管理要求 不同的企业。按生产工艺过程和生产组织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来分,可分为:①单步骤生产:也叫简单生产,是指生产技术上不间断、不分步骤的生产。如发电、熔铸、采掘工业等。②多步骤生产也叫复杂生产,是指技术上可以间断、由若干步骤组成的生产。如果这些步骤按顺序进行,不能并存,不能颠倒,要到最后一个步骤完成才能生产出产成品,这种生产就叫连续式复杂生产。如纺织、冶金、造纸等。如果这些步骤不存在时间上的继起性,可以同时进行,每个步骤生产出不同的零配件,然后再经过组装成为产成品,这种生产就叫装配式复杂生产。如机械、电器、船舶等: 2.按生产组织的特点来分,可分为:①大量生产。它是指连续不断重复地生产同--品种和规格产品的生产。这种生产一般品种比较少,生产比较稳定。如发电、采煤、冶金等。大量生产的产品需求一般单一稳定,需求数量大。②成批生产;它是指预先确定批别和有限数量进行的生产。这类生产的特点是品种或规格比较多,而且是成批轮番地组织生产。这种生产组织是现代企业生产的主要形式。③单件生产。它是根据订单,按每一件产品来组织生产。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并不多见。主要适用于一些大型而复杂的产品。如重型机械、造船、专用设备等。 不同的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也不完全一样。例如,有的企业只要求计算产成品的成本,而有的企业不仅要计算产成品的成本.而且还要计算各个步骤半成品的成本。有的企业要求按月计算成本,而有的企业可能只要求在-批产品完工后才计算成本等。成本管理要求的不同也是影响选择成本计算方法的一个因素。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 不同的企业,由于生产的工艺过程、生产组织,以及成本管理要求不同,成本计算的方法也不--样。不同成本计算方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成本计算对象不同。二是成本计算期不同。三是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半成品之间的分配情况不同。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主要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 1.品种法;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种方法。由于品种法不需要按批计算成本,也不需要按步骤来计算半成品成本,因而这种成本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品种法主要适用于大批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等。或者虽属于多步骤生产,但不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小型企业,如小水泥、制砖等。品种法一般按月定期计算产品成本,也不需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

试谈广东省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限额(doc 79页)

试谈广东省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限额(doc 79页)

关于印发广东省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限额(试行)的通知 粤经贸环资〔2008〕274号 各地级以上市经贸局(经贸委、贸工局)、发展改革局、质监局,省节能监察中心,有关行业协会,有关企业: 为配合我省节能监督检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以及节能评估审查工作,更好地促进全省节能工作,根据《节约能源法》和《广东省节约能源条例》规定,省经贸委会省发改委、省质监局编制了《广东省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限额(试行)》。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本限额执行过程中的情况和问题,请及时向省经贸委(环资处)反映。 附件:1. 广东省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限额(试行) 2. 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P207表)指标的计算方法

二○○八年四月九日 附件1: 广东省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限额(试行)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和《广东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粤府〔2007〕6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节能工作的意见》(粤府〔2006〕120号)精神,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管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确保实现“十一五”期间我省节能约束性目标,依据《广东省节约能源条例》的要求,结合我省重点耗能行业实际情况,特制订《广东省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限额(试行)》。 一、有关规定 (一)能耗限额公布实施以后,凡在我省生产的相关产品,其能耗指标必须低于本限额,否则要限期整改。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广东省节约能源条例》的规定,采取必要的惩罚性措施,并作为落后产能予以淘汰。具体实施方案,我委另行制定细则;新建项目的能耗指标不得高于本限额中的准入指标,否则不予审批、核准

成本核算的几种主要方法

成本核算的几种主要方法 因产品生产类型的不同特点和企业不同的管理要求,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即产品的品种、批别、生产步骤。而成本对象的不同,形成了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此外,如果产品的品种规格繁多,为了简化产品成本核算工作,可将产品的品种规格归并分类,按类别开设成本计算单归集费用,然后再按品种规格或生产批别、生产步骤分配费用、计算成本。这种用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的方法,成为分类法。分类法不是单独应用的成本计算方法,需与某一种或某两种基本方法结合应用,以便简化基本方法的核算工作,所以属于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以下面表格简单列示不同成本核算方法使用的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工艺过程和管理的要求及使用的类型。 成本核算方法 生产组织形式 生产工艺过程和管理的要求 适用的类型 品种法 大量大批生产 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工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发电、采煤 分批法 小批单件生产 管理上要求分步计算成本 精密仪器、专用设备 分步法

大量大批生产 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冶金、纺织、造纸 分类法 综合性生产 分步、不分计算成本的生产 家电、服装 http: 产品制造成本构成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⒈直接材料成本 ⑴采用实际成本方法核算 获取成本计算单、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材料明细账中各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等资料。 ①审查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相关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标准是否合理。审查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非生产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如果成本计算单直接材料金额大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的分配金额,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审查材料使用对象有无将非产品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 但企业会计人员如果有意识地挤占产品成本,在耗用材料进行分配时,就会将非生产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产品成本,使得成本计算单和材料分配汇总表金额相等。核对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问题,可采取通过非生产性项目的审查,即采用“反查法”的方法进行审查,查明问题后,按照谁耗用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纳税调整。账务处理: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财务核算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一、中小企业的管理特点决定其适用简易的成本核算方法 中小型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不大、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管理(含财务人员)较少的企业,组织体系通常利用垂直式管理体系,管理跨度较小。中小型企业因数量众多而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员创办新兴的科技企业将呈不断增长趋势,其中将有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由于受到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一般不完整,不系统,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数据采集不准确。 在生产方面具体表现为: 1.没有专职的成本核算人员; 2.辅助核算部门不独立核算; 3.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经常失真; 4.车间管理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不易区分——说到这,是否有人会说,那还能核算准,核算不准核算又有何意义?我也有这要样的疑问,也正是如此才更想通过介绍这样一种简单的方法以期能对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应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简化,使成本核算方法能适应其管理现实的需要;也同时决定了他们多数应使用的是实际成本法,而做不到使用标准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 二、核算方法的选择 无论什么工业企业,无论什么生产类型的产品,也不论管理要求如何,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算出产品成本。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订单生产,可使用分批法。 同时因小企业一般不对外筹集资金,(待查措词)不向公共部门报送报表,所执行的也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是参照税法规定的一种四不像的尽量能起到一些避税效果的会计政策。这在本文所要介绍的核算方法上也能体现出来。 三、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 1.不再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科目,将其合并为一个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账,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燃料动力)、制造费用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因为一般中小企业经营范围有限,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归属到具体产品外,其它项目并不能归属到具体产品,核算到产品没有实际意义。但当所用原料及所产产品区别较大,可以按产品设明细账;也可不设,而用成本核算表代替,即所谓的以表代账。

库存成本计算方法

库存成本计算方法 商品销售成本是指已销商品的进价成本,即购进价格。由于批发商品的进货渠道、进货批量、进货时间和付款条件的不同,同种规格的商品,前后进货的单价也可能不同。除了能分清批次的商品可以按原进价直接确定商品销售成本外,一般情况下,出售的商品都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来确定一个适当的进货单价,以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和确定库存价值,据以核算商品销售损益,以反映经营成果。 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程序,有顺算和倒算两种方法。顺算法先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再据以计算期末结存金额;倒算法先计算期末结存金额,再据以计算商品销售成本。 顺算法的计算公式: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数量X进货单价 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数量X进货单价 倒算法的计算公式: 期末结存金额=期末结存数量X进货单价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金额+本期增加金额-本期非销售减少金额-期末结存金额按照以上计算方法和商品的不同特点,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 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加权平均单价=(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成本+月初存货成本)/ (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数量+月初存 货数量)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X加权平均单价 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X加权平均单价 注:差价计算模块中就是按这种方法处理 月综合差价率=(期初差价+入库差价)/(期初金额+入库金额) 差价=出库金额X月综合差价率 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商品销售成本比较均衡,计算结果亦较准确,但工作量较大,一般适用 于经营品种较少,前后进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 二、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 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移动平均法与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加权平均法一个月计算一次单位成本,而移动平均法每收进一次存货,就计算一次单位成本。 其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 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本批发出存货成本=本批发出存货数量X存货当前移动平均单价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举例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方法举例 【例6-1】某厂为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企业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还设有一个辅助生产车间-运输车间。基本生产车间生产所需材料系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该厂2004年5月份有关产品成本核算资料如下: 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 表6-1 月初在产品成本 2、产量资料 表6-2 产量资料(单位:件) 3,该月发生生产费用如下: (1)生产甲产品耗用A材料44000元,生产乙产品耗用B材料16000元,甲乙产品共同耗用C材料4480千克,实际单位成本15元,共计67200元。甲产品C材料定额耗用量为5千克,乙产品C材料定额耗用量为3千克。产品耗用材料均系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运输车间耗用材料800元,基本生产车间一般消耗性材料3650元,厂部管理部门耗用材料1200元。 (2)基本生产车间工人工资3000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8900元,运输车间人员工资2600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15000元。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 (3)运输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为3500元,水电费为200元,办公费为80元;基本生产车间厂房、机器设备折旧费为15200元,固定资产修理费为1620元,水电费为3900元,办公费为462元;厂部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费为8500元,水电费为1200元,办公费为3800元。 (4)甲产品实际耗用工时为3800小时,乙产品实际耗用工时为2200小时。 (5)本月运输车间共完成21000公里运输工作量,其中:基本生产车间耗用6000公里,企业管理部门耗用15000公里。 要求:甲乙产品共同耗用材料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生产工人工资按甲乙产品实际耗用工时比例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按运输公里比例直接分配;制造费用按甲乙产品实际耗用工时比例分配;按约当产量法分配计算甲、乙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材料系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材料费用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分配,其他费用按约当产量法分配) 采用品种法计算甲、乙产品成本。 1,分配材料费用 表6-3 材料费用分配表单位:元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案例(1).doc

【案例4】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案例 【案例1】小李刚大学毕业,就到某家啤酒生产企业从事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小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归结出该公司啤酒生产过程为:啤酒生产工艺流程可以分为制麦工序、糖化工序、发酵工序、包装工序四个工序。从而就可以完成整个的生产流程。根据掌握的资料,小李认为该啤酒生产企业是典型的分步骤生产,因此将其成本核算方法设计为分步成本计算法。这种分析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还有其他反嘎可供选择?实际核算工作中又应怎样去实施呢? 【案例2】某汽车生产企业是新成立的股份制企业,主要生产低排量的小汽车,汽车的所有零部件都是由自己生产,而且使每一种零部件都是在一个独立的生产车间生产。所产零部件大多是企业自己使用,也有部分对外出售;各零部件生产车间生产完成后都移交进入半成品库,最后由装配部门从半成品库领取组装成产品对外出售。根据该企业生产特点,可以采用哪一种或哪几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请说明理由。 【案例3】品种法下的成本计算 一、[资料]海西集团下属的北方公司20×7年8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本月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 1.月初在产品成本。甲、乙两种产品的月初在产品成本如下,见表9-1。 表9-1 甲、乙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表 20×7年8月 工时100 000小时;乙产品本月完工200件,月末在产品40件,实际生产工时50 000小时。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都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加工费用发生比较均衡,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50%。 3.本月发生生产费用如下: (1)本月发出材料汇总表,见表9-2。 表9-2 发出材料汇总表

材料的比例进行分配。 (2)本月工资结算汇总表及职工福利费用计算表(简化格式),见表9-3。 表9-3 工资及福利费汇总表 250元,市内交通费65元;供电车间负担的市内交通费145元;机修车间负担的外部加工费480元;厂部管理部门负担的办公费1 360元,材料市内运输费200元。 (4)本月以银行存款支付的费用为14 7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负担的办公费1 000元,水费2 000元,差旅费1 400元,设计制图费2 600元;供电车间负担的水费500元,外部修理费1 800元;机修车间负担的办公费400元;厂部管理部门负担的办公费3 000元,水费1 200元,招待费200元,市话费600元。 (5)本月应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22 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折旧10 000元,供电车间折旧2 000元,机修车间折旧4 000元,厂部管理部门折旧6 000元。 (6)根据“待摊费用”账户记录,本月应分摊财产保险费3 195元,其中供电车间负担800元,机修车间负担600元,基本生产车间负担1 195元,厂部管理部门负担600元。 二、[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1.设置有关成本费用明细账和成本计算单 按品种设置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见表9-10、表9-11)和成本计算单(见表9-21、表9-22),按车间设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见表9-12、表9-13)和制造费用明细账(见表9-14),其他与成本计算无关的费用明细账,如管理费用

《包装用纸和纸板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包装用纸和纸板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福建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为贯彻执行国家能源政策,促进海西建设健康发展,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决定组织有关行业协会编制单位产品地方能源消耗标准。福建省纸业协会响应号召,于2009年9月23日在省节能中心和福建省标准化研究所的指导帮助下向省技术监督局提报了《包装用纸和纸板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地方能耗标准申报表,表达了省纸业协会有信心有能力完成这个任务的意愿,并组织了福建省浆纸质量监督检验站、福建省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前期工作,2009年12月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以闽质监标函[2009]379号文对本项目拟立项公示,其后又以闽质监标〔2010〕39号文明确由福建省纸业协会、福建省节能监测中心、福建省标准化研究所共同起草本标准。 二、编制目的 国家在《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把节能减排作为造纸行业首要的四大任务之一,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造纸产业发展政策》也把节能减排放在产业发展的首要位置,虽然造纸企业都在进行节能工作,但目前中国造纸行业还没有统一的节能标准。包装用纸和纸板是我省主导产品,福建省是我国纸袋纸最大的产销省份,理应走在全国前列,制定本标准,对促进我省包装用纸和纸板节能工作的开展,为造纸企业清洁生产和环境污染治理指明奋斗方向,对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是国家纸业发展政策的要求,也是行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和要求。 三、前期主要工作 为使制定的标准合理可行,省纸业协会牵头组织了福建省浆纸质量监督检验站、福建省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优兰发集团等单位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负责标准的编制起草前期工作。并与其他三个编制组(文化纸、包装纸和生活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起草小组)建立资料共享、信息互通,及时交流和相互促进关系。福建省纸业协会曾在2004年进行过我省主要造纸产品能耗和水污染物排放调查工作,本次制定工作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更详细地调查和收集我省包装用纸和纸板造纸行业的主要企业纤耗、能耗和水污染物排放实情,以及产生现状的原因,同时收集省外相关的能耗标准,在此基础上按照GB/T 12723-2008和GB/T 1.1-2009的要求,起草了福建省地方标准《包装用纸和纸板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征求意见稿(初稿)。接着将征求意见稿(初稿)发送到我省有关造纸企业征求意见,按照它们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初稿修改稿),供初审会审查,并根据初审会意见进行修改,形成本稿。

工业企业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工业企业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一、产品生产成本计算的基本要求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同时也是费用发生、成本形成的过程。成本计算,就是对实际发生各种费用的信息进行处理。我们计算成本,总是计算某个具体对象的成本。而企业规模有大有小,经营性质和项目各不相同,因而如何组织成本的计算,如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实际情况而定。而一个企业发生的费用种类繁多,制造某个对象的过程又是由各个部门、各项生产要素密切配合,经过很多环节才最终形成的。所以,记录归类汇集和分配企业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是--项比较复杂的工作。但是,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企业,也不论计算什么成本,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般原则和基本程序却是共同的。总的来看,成本计算都要遵守以下要求: 1.合理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所谓成本计算对象,就是费用归集的对象.或者说是成本归属的对象。进行成本计算,必须首先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如果成本计算对象确定得不准确或不恰当,就会大大增加成本计算的难度,计算出来的成本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甚至不能完成成本计算的任务。 如何确定成本计算的对象呢?一般来说,成本计算的对象就是各种耗费的受益物,也就是耗费各种投入品后形成的产出物,是'制造'活动取得的直接成果,即'产品'。如工厂生产的工业品、农场生产的粮食、学校培养的学生、文艺组织摄制的电影、电视剧、演出的剧目等,都是一种'产品',都是成本的计算对象。 2.恰当确定成本计算期。所谓成本计算期,就是多长时间计算一次成本。从理论上说,产品成本计算期应该与产品的生产周期相--致。但这种情况只适合于企业的生产过程为一批(件)接一批(件),即第一批(件)完工了再生产第二批(件)的情况。而事实上现代企业的生产大都采用流水线的形式,不是一批接一批地生产,而是不断投产,不断完工,绵延不断,无法分清前后批次。在这种情况下,按批计算成本显然是很困难的,只有人为地划分成本计算期(一般是以一个月作为一个成本计算期),成本计算才有可行性。 3.正确选择成本计算的方法。由于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成本的具体计算方式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经过人们的长期实践,形成了几种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即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等。 恰当地确定成本计算的对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企业的规模、生产组织形式和技术特点不同,成本计算的对象也会不一样。例如,有的企业只生产最终的产成品,而有的企业除生产最终的产成品外,还生产各种各样的半成品。有的企业是采用大批量生产,而有的企业是采用小批量生产,甚至是单件生产等。 如果企业的产品不是成批生产,且只有一个步骤,一般可以直接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这种方法称为品种法。如果产品生产是以按批生产为主,则以批次作为成本的计算对象,这种方法称为分批法。 如果产品生产要分成若干个步骤,中间有半成品,并且产品是连续不断的大量生产或大批量的生产,则以每个步骤的半成品和最终产品为成本的计算对象,这种方法称为分步法,:4.合理设置成本项目。为了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产品的成本耗费情况,使成本计算能提供比较丰富的信息,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不仅要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而且要对总成本按用途分类,以反映产品成本的组成和结构。这样,便于我们对成本进行控制,也便于我们分析产品生产中的经济效益问题和对生产部门进行考核评价- 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一般把成本分成三个项目,即:①直接材料;②直接人工;③制造费用。有的企业规模比较大,生产过程比较复杂,成本项目分得比较细。如果单位的规模很小,生产过程也很简单,可以只:划分为两个项目,即:①材料费用;②其他费用。 5.合理选定费用分配标准:生产过程往往是比较复杂的,一项费用发生后,其用途往往不止一个,生产的产品不止一种,成本计算的对象也不止一个。这样,一-项费用发生后,往往不能直接地、全部地记入反映某一个对象的明细账户,而需要把这项费用在几个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练习题答案

第九章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适合汽车修理企业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品种法 B.分批法C.逐步结转分步法 D.平行结转分步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汽车修理业一般属于小批单件生产,所以适合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2.在大量大批且为单步骤生产情况下,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一般是()。 A.品种法 B.分步法 C.逐步结转分批法 D.平行结转分步法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大量大批且为单步骤生产情况下,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一般是品种法。 3.在下列方法中,属于不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是()。A.平行结转法B.综合结转法 C.分项结转法 D.逐步结转法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平行结转分步法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4.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时,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是()。 A.各生产步骤完工半成品与月末加工中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 B.各步骤产成品与各步骤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C.产成品与月末各步骤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和各步骤已完工但尚未最终完成的产品 D.产成品与月末加工中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其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是指产成品与月末广义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

5.某企业生产B产品,属于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为100元,上年实际产量为1800件,本年实际产量为2000件,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为98元,则本年B产品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为()。A.2% B.2.22% C.2.04% D.2.27%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B产品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2000×100-2000×98=4000(元),降低率=4000÷(2000×100)=2%。 6.下列各种产品成本核算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是( )。 A.品种法 B.分批法C.逐步结转分步法 D.平行结转分步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分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 7.下列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且需要计算半成品成本的是()。 A.品种法B.分批法C.逐步结转分步法D.平行结转分步法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分步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根据是否需要计算半成品成本,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其中逐步结转分步法需要计算半成品成本。 8.下列各项中,属于品种法特点的是( )。A.分品种、分批别、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B.分品种、分批别、不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C.分品种、不分批别、不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D.不分品种、分批别、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品种法,是指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特点是分品种、不分批别、不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9.某企业生产A产品,属于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为120元,上年实际产量为1000件,本年实际产量为1200件,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为114元,则本年A产品可比产

《制浆造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表 主要生产系统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注:“a ”包括碱回收系统;“b ”adt指吨风干浆。 纸浆 漂白化学木浆a 自用浆/(kg ce /adt b ) 商品浆/(kg ce /adt) 未漂化学浆a 自用浆/(kg ce /adt) 商品浆/(kg ce /adt) 漂白化学非木浆(自用浆)a /(kg ce /adt)化学机械浆及机械浆(自用浆)/(kg ce /adt)脱墨废纸浆(自用浆)/(kg ce /adt)未脱墨废纸浆(自用浆)/(kg ce /adt) 机制纸和纸板新闻纸/(kg ce /t) 非涂布印刷书写纸/(kg ce /t)涂布印刷纸/(kg ce /t)生活用纸 木浆/(kg ce /t) 非木浆/(kg ce /t) 包装用纸/(kg ce /t)白纸板/(kg ce /t)箱纸板/(kg ce /t)瓦楞原纸/(kg ce /t)涂布纸板/(kg ce /t) 产品分类 ≤200≤320≤150≤270≤280≤235≤140≤60≤210≤300≤300≤420≤460≤320≤220≤220≤210≤230 先进值 ≤240≤360≤180≤300≤310≤290≤175≤75≤260≤375≤375≤490≤550≤400≤275≤275≤260≤290 准入值≤280 ≤400≤220≤340≤400≤350≤210≤90≤320≤450≤450≤560≤600≤460≤330≤330≤315≤345 限定值本刊讯(记者钟华 报道) 标准号为GB 31825-2015的《制浆造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了纸浆、机制纸和纸板主要生产系统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技术要求、统计范围、计算方法和节能管理与措施。适用于以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的纸浆、机制纸和纸板主要生产系统单位产品能源消耗的计算、考核,以及对新建及改扩建企业(装置)的能耗控制。详见下表。 其中第一列数值“限定值”,是指针对现有纸浆、机制纸和纸板主要生产系统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第二列数值“准入值”,是指针对新建及改扩建制浆造纸主要生产系统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限定值”和“准入值”,是强制性的。第三列数值“先进 强制性国标《制浆造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 值”,是推荐性的。 该标准由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中国造纸协会、芬欧汇川(中国)有限公司、东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起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5年6月30日以“2015年第21号”公告发布。据《中华纸业》2015年第15期报道,该标准经多次讨论、修改,前后耗时六年。 该国标与山东省质监局2015年上半年发布的山东省《纸浆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特种纸和纸板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包装用纸和纸板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生活用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书写印刷用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等五项强制性地方标准相比,数值偏小,要求偏低。 焦点 11 Jun ., 2016 Vol.37, No.11 China Pulp & Paper Industry

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练习 【练习1】:华海公司生产A、B、C、D四种产品,已知201X年3月份有关产量及费用资料如下:要求:根据不同情况,运用不同在产品计算方法。(选作) 1、本月产品数量资料: 本月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数量 2、本月费用相关资料: 本月生产费用 要求: 1、由于A产品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所以A种品采用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则A产品的成本计算单可编制为如下: A产品成本计算单 201X年3月

2、由于B产品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所以,B产品采用在产品成本按年初固定成本计算,则B产品的成本计算单如下: B产品成本计算单 201X年3月 3、C产品直接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所以采用在产品只计算材料成本,假设C产品的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则C产品的成本计算单可编制如下: C产品成本计算单 201X年3月 4、假设D产品的在产品月末已接近完工,则D产品的在产品成本按完工产品成本计价,D产品的成本计算单可编制如下: D产品成本计算单 201X年3月

【练习2】A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60元,生产中经三道工序其中:第一道工序材料消耗定额30元,工时50小时;第二道工序材料消耗定额18元,工时30小时;第三道工序材料消耗定额12元,工时28小时。各道工序月末在产品的数量分别为:第一道路工序100件;第二道工序80件;第三道工序60件。本月完工产品为69件,月初在产品及本月发生的材料费用共计4000元,人工费用2300元,制造费用1380元。 要求:计算A产品分次投料、陆续加工各工序投料程度、加工程度下的约当在产品数量及成本和完工产品成本。 【练习3】光明公司生产甲产品,月初在产品和本月生产费用合计为654 000元,其中,直接材料成本为480 000元,直接人工成本为54 000元,制造费用为120 000元。该月完工甲产品1000件,月末在产品盘存200件,甲产品所耗直接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月末在产品完成定额工时500小时。甲产品定额资料:单位产品直接材料费用定额为300元,每小时直接人工定额为20元,每小时制造费用定额为32元。则甲产品本月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分配计算单,如下表 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品名称:丁产品2011年7月金额单位:元 要求:根据已知资料,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在产品成本 【练习4】 里尼公司生产乙产品,乙产品有关成本资料如表

成本计算方法习题.doc

分批法: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1)5月份的产品批号有:9414批号:甲产品10台,本月投产,本月完工6台。9415批号:乙产品10台,本月投产,本月完工2台。 (2)5月份各批号生产费用资料见表: 生产费用分配表 9414批号甲产品完工数量较大,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 9415批号乙产品完工数量较少,完工产品按计划成本结转。每台产品单位计划成本:原材料费用460元,工资及福利费用350元,制造费用24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分批法,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各批产品的完工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2.某工业企业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产品批数多,而且月末有许多批号未完工,因而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1)9月份生产批号有: 9420号:甲产品5件,8月投产,9月20日全部完工。 9421号:乙产品10件,8月投产,9月完工6件。 9422号:丙产品5件,8月末投产,尚未完工。 9423号:丁产品6件,9月初投产,尚未完工。 (2)各批号9月末累计原材料费用(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和工时为: 9420号:原材料费用18000元,工时9020小时。 9421号:原材料费用24000元,工时21500小时。 9422号:原材料费用15800元,工时8300小时。 9423号:原材料费用11080元,工时8220元小时。

(3)9月末,该厂全部产品累计原材料费用68880元,工时47040小时,工资及福利费18816元,制造费用28224元。 (4)9月末,完工产品工时23020元,其中乙产品14000小时。 要求:1.根据上列资料,登记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和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 2.计算和登记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3.计算各批完工产品成本。 分步法 1.有关资料如下: 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品名称:甲产量: 100件单位:元 要求:(1)计算还原分配率。 (2)将还原前产成品成本中的半成品费用,按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的结构进行还原,计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 2.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分三个步骤连续加工,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步骤发生的费用已填列在成本计算单中,三个步骤的产量记录如下: 计量单位:件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1.A工厂是一个生产某种汽车零件的专业工厂,产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1)成本差异账户包括: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2)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除直接材料外的其他费用陆续发生,其在产品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月初在产品0.6,月末在产品0.4。 (3)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在每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4)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56元,其中:直接材料30元(10千克×3元/千克),直接人工16元(4小时×4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6元(4小时×1.5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 4元(4小时×1元/小时)。 (5)本月生产能量11000小时,月初在产品数量600件,本月投产数量25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700件,月初产品数量100件,月末产品数量120件。 (6)期初库存原材料1000千克,本月购入原材料30000千克,实际成本88500元(已用支票支付);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25500千克。 (7)实际耗用工时9750小时;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000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500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0000元。 要求: (1)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②领用原材料; ③将生产工人工资记入有关成本计算账户; ④结转本期变动制造费用; ⑤结转本期固定制造费用; ⑥完工产品入库; ⑦期末结转本期成本差异。 (2)计算本月的主营业务成本。 (3)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1.【正确答案】(1)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实际成本88500(元) 标准成本3元/千克×30000千克=90000(元) 价格差异-1500(元) 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90000 贷:银行存款88500 材料价格差异1500

常用高耗能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常用高耗能产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摘录)1、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256-2007)(1)当电力折标系数为:0.1229 kgce/(kW·h) (2)当电力折标系数为:0.404 kgce/(kW·h) (3)粗钢生产工序主要能源回收量先进值

2、常规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258-2007) (1)机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限定值、先进值基础值 (2)新建机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准入值 3、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16780-2007) (1)水泥企业水泥单位产品能耗限额限定值

(2)水泥企业水泥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先进值 (3)新建水泥企业水泥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准入值

4、烧碱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257-2007) (1)烧碱装置单位产品能耗限额限定值、先进值 (2)新建烧碱装置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准入值

5、焦炭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2-2008) 焦炭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定值、先进值、准入值(kgce/t) 6、合成氨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4-2008) 合成氨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定值、先进值、准入值(kgce/t)

7、平板玻璃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0-2008) 13、电石生产装置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3-2008) 电石生产装置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定值、先进值、准入值(kgce/t) 14、铝合金建筑型材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51-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限定值、先进值、准入值(kgce/t)

制浆造纸行业能耗专项节能监察

制浆造纸行业能耗专项节能监察××××企业自查报告 ××××年××月

诚信自查承诺: ××××××××××××××××××××××××××××××××××××××××××××××××××××××××××××××××。 编制人签字:联系电话: 负责人签字:联系电话: 编制日期: 批准人签字:联系电话: 批准日期: 企业(盖章):××××造纸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企业简介(含产品种类、产品产能、主要生产工艺及装备情况等信息);年度(20XX年)年企业能源消耗总量及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年度( 20XX年)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填写附表1-1)。 二、能源消耗情况 年度(20XX年)企业全年各类产品产量和能源消耗情况、能源加工转换情况、主要设备情况等。企业应提供全年 1-12 月生产台帐、能源消耗和能源加工转换台帐备查。(填写附表1-2、附表1-3、1-6)。 三、能耗限额标准达标情况 对照《制浆造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1825-2015),说明主要生产系统单位产品能耗达标情况,有特殊情况予以说明。 四、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 对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17167-2006)、《制浆造纸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9454-2012),企业自查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三级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情况,填写附表 1-4(准备计量制度、资质证书、检定证书、能源计量网络图等备查)。 五、能源管理情况

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能源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建立、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和运营情况等。 六、节能措施和节能项目情况 企业已经实施和正在实施的主要节能措施和节能项目及具体建设内容,填写附表 1-5。 七、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企业能源利用存在问题以及相应的整改措施,特别是对达不到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的生产线,应提出明确的节能改造等整改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