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量元素肥料硼与锌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施用技术

合集下载

施用锌肥对水稻试验报告5篇

施用锌肥对水稻试验报告5篇

施用锌肥对水稻试验报告5篇第1篇示例:施用锌肥对水稻试验报告一、研究目的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各种营养元素的支持,其中锌被认为是极其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

本试验旨在研究施用锌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设计及方法1. 试验地点:本次试验选择了位于广东省XX县的水稻田作为研究地点。

2. 试验对象:选取了当地常见的水稻品种进行试验。

3. 实验设计:本试验采用了随机区组设计,共设有3个处理组:施锌处理组、对照组和不施肥处理组。

4. 施肥方法:施用锌肥的处理组每亩土地施加了一定比例的锌肥,对照组和不施肥处理组则分别不施加或不添加锌肥。

5. 测定指标:试验期间定期测量各处理组的水稻植株生长情况、叶片氮、磷、钾、铁等各营养元素的含量,并在水稻成熟时测量产量。

三、试验结果分析1. 水稻生长情况:施用锌肥的处理组水稻植株长势良好,叶片颜色翠绿,生长健壮,叶片展开比例较高,表现出较好的生长状态。

2. 营养元素含量:施用锌肥的处理组水稻叶片中锌含量明显提高,而对照组和不施肥处理组的锌含量较低。

四、结论及建议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施用锌肥有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可以在实际生产中加大施肥量,提高水稻产量。

2. 需要根据土壤情况和水稻生长需要,合理调整施肥比例,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3.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锌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对施用锌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信在实际生产中会有更好的效果。

希望本次试验结果能为广大农业生产者提供参考,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第2篇示例:施用锌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是许多农业科研人员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了探究施用锌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

下面将针对我们的试验设计、实验结果和结论进行详细的报告。

一、试验设计我们选取了一块水稻种植面积为0.5公顷的农田作为实验区。

中微量元素肥料硼与锌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施用技术

中微量元素肥料硼与锌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施用技术
k g ] h m2 . 增收 1 3 9 2 . 6元/ h m , 减去成 本 1 8 0元/ h m , 纯 增 收
新 建 县 农 业 局 土肥 站 研 究微 量 元 素 肥 料 硼 、 锌 对 水 稻
生 产 影响 始 于 2 0 0 9年 。 当时新 建 县土壤 含 硼 O . 8 m g / k g , 含 锌2 . 2 9 mg / k g , 含量 均 属 中等 。 为 验证 硼 、 锌 对水 稻 生长 发 育 的影响, 新 建 县 农业 局 土 肥 站 、 中 国农 业技 术 推 广协 会 、 北
覆盖 ) , 各 小区 单独 排灌 。 2 0 0 9 年 7月 1 4日 , 中国 农 业技 术 推 广协 会 、 新 禾 丰公
司、 新 建 县农 业局 土肥 站 共 同组织 新建 县 农业 局领 导 、 各 乡 镇 农 业技 术 推 广 站站 长 及 部 分种 粮 大 户 参观 试 验 , 并 共 同 邀 请 省 技术 推 广 总站 、 省 植 保站 、 市土 壤肥 料 站 、 市 植保 站 有 关专 家对 试验进 行 测产 , 结 果如 下 。 ’ ( 1 ) 水 稻 分蘖 、 有效 穗 数 增加 。 增 施 微 量 元 素 肥 料
京新 禾 丰公 司 江西 分公 司联合 在新 建 县石 埠镇 留 田村 一农
户 的 田块 做 早稻对 比试 验 。
根据 田块 土壤养 分状况 , 应用测 土配方 施肥技 术确 定试 验 田早稻 大量 元素肥 料 的施 肥量 。 试 验设 3个处理 , 分别 为 : 测 土配 方施 肥 区 ;测 土配 方施 肥 的基 础上 增加 禾 丰颗 粒 锌 3 k g / h m 和 禾丰 颗粒 硼 3 k g / h m 区; 农 民常 规 施肥 区 ( C K) 。 小 区面 积 1 0 0 m , 3次 重复 , 随机 排 列 , 试 验 小 区四 周设 1 m 以 上保 护行 , 小区 间作 田埂 隔离 ( 田埂作 3次成 形 后 用薄 膜

施用锌肥对水稻试验报告

施用锌肥对水稻试验报告

施用锌肥对水稻试验报告一、引言锌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于植物的生理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锌肥在水稻种植中的施用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并改善其抗逆性。

本试验旨在研究施用锌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二、材料与方法1. 试验材料:选取现代改良良种水稻作为试验材料。

2. 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

处理1:基础施肥(不添加锌肥);处理2:施用锌肥100g;处理3:施用锌肥200g。

3. 试验方法:3.1 施肥:基础施肥使用常规肥料,锌肥使用硫酸锌混合制成的水溶性肥料。

3.2 施肥时间:锌肥在水稻播种2周后分2次施用,第一次施肥在生育期的拔节前,第二次施肥在抽穗期后。

3.3 观测指标:测定水稻的株高、叶片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

4.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较法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1. 株高:施用锌肥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水稻的株高均有所增加。

施用100g和200g锌肥的处理组的株高分别增加了5%和10%,差异显著 (P < 0.05)。

2. 叶片数:施用锌肥的处理组的叶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施用100g和200g锌肥的处理组的叶片数分别增加了8%和12% (P < 0.05)。

3. 穗长:施用锌肥的处理组的穗长显著高于对照组。

施用100g和200g锌肥的处理组的穗长分别增加了6%和10% (P < 0.05)。

4. 穗粒数:施用锌肥的处理组的穗粒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施用100g和200g锌肥的处理组的穗粒数分别增加了7%和12% (P < 0.05)。

5. 千粒重:施用锌肥的处理组的千粒重显著高于对照组。

施用100g和200g锌肥的处理组的千粒重分别增加了5%和8% (P < 0.05)。

6. 产量:施用锌肥的处理组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施用100g和200g锌肥的处理组的产量分别增加了8%和14% (P < 0.05)。

施用锌肥对水稻试验报告

施用锌肥对水稻试验报告

施用锌肥对水稻试验报告标题:施用不同浓度锌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的锌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通过设定不同浓度的锌肥处理组和对照组,对水稻的苗期生长情况、成熟期产量及品质进行了观测和分析。

结果表明,适量施用锌肥可以显著改善水稻的生长状况和产量,提高水稻的品质。

1.引言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增加粮食产量、改善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锌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施用锌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材料和方法2.1 试验地点本试验选择了湖南省某农场的水稻田作为试验地点。

2.2 试验材料选用当地适宜生长的水稻品种,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设置了三个处理组,分别施用不同浓度的锌肥,另设对照组。

2.3 处理方法将试验地分为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相同。

将不同浓度的锌肥均匀施入土壤中,控制对照组不施锌肥。

2.4 观测指标观测水稻的苗期生长情况,记录植株高度、叶片颜色、叶面积等生长指标。

成熟期对产量和品质进行观测,记录水稻的籽粒数、籽粒大小、水稻质量等指标。

3.结果与分析3.1 水稻苗期生长情况在不同浓度锌肥处理下,水稻的苗期生长情况表现出明显差异。

适量的锌肥处理组水稻植株比对照组更为茂盛,叶片颜色更加翠绿,叶面积也更大。

3.2 水稻成熟期产量及品质在成熟期,对各处理组的水稻进行了产量和品质的观测。

结果显示,适量锌肥处理组的水稻产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水稻的籽粒大小更为均匀,水稻质量也更好。

5.结论本试验结果表明,适量施用锌肥可以显著改善水稻的生长状况和产量,提高水稻的品质。

在水稻种植中合理施用锌肥可以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对于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硼锌钼肥的合理施用

硼锌钼肥的合理施用

硼、锌、钼肥的合理施用苏聪莉1 闫东林1 杨浩2(1.洋县农技中心;2.洋县农广校)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微量营养元素的需求量虽然很少,而且所适宜的浓度范围也很窄,但是土壤中缺乏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或含量过高,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导致产量和品质的严重下降,并且通过食物链进一步影响到人类和动物(家畜)的营养需求和健康。

随着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土壤中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间不平衡日益突出,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一项重要的农艺增产措施。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丰欠状况,常与形成地区的地理条件有关。

根据土壤普查结果,我县存在大面积微量元素缺乏的土壤,主要缺乏硼、锌、钼等几种。

1 硼肥1.1硼的生理作用:硼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代谢;参与细胞壁组织的合成,促进细胞的伸长和细胞的分裂;促进植物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减少花粉中糖的外渗。

因此,在缺硼时作物受精作用受阻,子实不能正常发育,甚至完全不能形成,导致油菜“花而不实”,花生“有壳无仁”。

果树缺硼会明显影响花芽分化,致使结果率低,果肉组织坏死,果实畸形。

1.2硼肥的种类1.2.1硼砂,化学名称为硼酸钠或四硼酸钠,无色半透明或白色结晶粉末,溶于水。

硼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硼肥,可用作基肥、种肥和叶面肥。

1.2.2硼酸,白色粉末状、磷片状结晶,溶于水,溶液呈微酸性。

硼酸也是常用硼肥之一,其施用方法与硼砂相同。

1.3硼肥施用技术硼肥对种子的萌发和幼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故应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

1.3.1基肥:一般每亩用0.5-0.75公斤与有机肥混合后施用,也可拌细沙或细土撒施、条施、穴施。

1.3.2叶面肥:一般喷施浓度为0.1-0.2%。

在油菜移栽前两天叶面喷施可提高成活率,促进幼苗生长。

为了完全防治“疯花不实”,还需要在苗期和蕾苔期各喷施一次。

果树在盛花期及幼果期用0.3%的硼砂溶液与波尔多液或0.5%的尿素配成混合液进行喷施可有效地提高坐果率。

几种微量元素作用及对水稻发育的影响(精)

几种微量元素作用及对水稻发育的影响(精)
1微量元素的分布和存在形式
我国土壤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微量元素分布差异性较大。调查显示:我国土壤中硼的含量由北向南有降低趋势,西藏平均含量最高达到154mg/m3,河南含量较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有43mg/m3。另外,由于土壤分布类型差异,各种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也明显不同。硼元素在红色石灰土中含量最高,黑栌土、黄绵土中含量次之,暗粟钙土由于成土母质中硼含量较低,有效硼元素也很缺乏;锌元素含量主要与成土的母质类型有很大的关系,南方酸性土壤,锌普遍含量较高,北方碱性土壤,有效态锌元素十分缺乏,其中红色石灰土含量最高;土壤中锰元素含量高于其他微量元素,土壤偏酸性的地方锰元素含量相对较高,石灰性土壤则相对缺少锰元素;硅元素在我国分布很广,储量较大,是世界上第四大出硅的国家,主要分布在广西、安徽、辽宁、江西等地,以硅矿石的形态存在;硒元素分布从东三省起斜穿至云贵高原,有2/3以上的地区缺硒,其中湖北、陕西、贵州、安徽等省分布相对较高[1]。
早在20世纪30年代,微肥就在国外示范和推广应用。例如,1937年前苏联施用硼肥达到2700t,美国50年代施用硼砂量达到40t,硫酸锌达到3310t。最近几年,国际上微肥研究发展迅速,许多国家为了合理使用微肥,对本土土壤进行全面普查,然后因地制宜补充农田微量元素,进一
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目前,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广泛开展微量元素的研究,大量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已取得显著成效。我国微量元素研究起步较晚,开始主要集中于种子萌发、幼苗分化和花器官形成等方面,现在主要对微量元素在植物中的作用和土壤微量元素分布及有效性进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Key words:Si;Zn;Mn;B;Se;trace fertilizer;Oryza Sativa L.世界上的一切生物体均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截至目前,有研究证实世界上存有107种化学元素,共同构成了世界上的生命体。然而,这些元素在自然界和各种生命体中的含量却存在很大差异。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农田主要施用以含氮、磷、钾等大量元素为主的肥料,发现有时作物遭受病害减产甚至颗粒无收,起初人们错误的认为是由于菌类引起,但后来经过研究证实,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以保证作物健康旺盛生长,说明微量元素是作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

水稻锌肥不同施用方式应用效果试验

水稻锌肥不同施用方式应用效果试验

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09期粮食·油料·经作水稻锌肥不同施用方式应用效果试验顾文健(来安县汊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安徽来安239236)摘要为研究锌肥不同施用方式对水稻产量及籽粒含锌量的影响,开展了水稻锌肥不同施用方式田间效果比较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锌肥能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和籽粒含锌量,尤以锌肥基施+叶面喷施的施用方式效果最佳,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水稻产量及籽粒的锌含量。

关键词水稻;锌肥;施用方式;产量结构;经济效益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09-0071-04锌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施用锌肥是改善作物缺锌、提高作物产量和籽粒锌含量的重要措施,同时锌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1-2]。

由于土壤缺锌引起的稻米锌含量低,进而导致人体缺锌,因此,掌握锌肥高效施用技术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籽粒锌含量具有重要意义[3]。

通过农艺措施等方式增加籽粒中锌的含量,是解决锌缺乏问题的最经济有效的途径[4]。

据报道,中国约有40%缺锌或潜在缺锌的土壤[5]。

近年来,一些农户片面追求水稻产量,持续不断地增加氮、磷、钾肥的用量,使得部分地区土壤缺锌的现象更加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壤生产力和水稻产量的持续提高[6]。

施用适量的锌肥有助于提高水稻产量,而不同的施锌方式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研究表明,水稻锌肥施用量在15.0~30.0kg/hm2较为适宜[7-8];土施锌肥的增产效果高于叶面喷施,而叶面喷施对于提高水稻植株各器官富锌能力显著优于土施[9-10]。

为此,笔者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在田间条件下开展水稻锌肥不同施用方式应用效果试验,通过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子、成熟期籽粒和稻草的锌含量及累积量的测定进行比较分析,评价锌肥不同施用方式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改善籽粒锌营养含量方面的差异,为指导水稻生产实践中高效施用锌肥提供参考和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来安县汊河镇董青村,于2022年5—10月实施。

水稻缺锌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水稻缺锌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水稻缺锌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水稻缺锌是指水稻生长过程中缺乏锌元素,导致植株生长发育不良,产量和品质下降。

以下是水稻缺锌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水稻缺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土壤锌含量不足:一些土壤中锌含量较低,或者锌含量高,但形态不易被水稻吸收利用,都会导致水稻缺锌。

2.土壤pH值过高或过低:土壤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锌的有效性和水稻对锌的吸收能力。

3.土壤中有害物质:一些有害物质如铜、磷酸盐等会与锌发生反应,降低锌的有效性。

4.土壤湿度过高:土壤湿度过高会导致土壤中锌离子结合变得不稳定,使锌在土壤中难以吸收。

针对水稻缺锌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土壤改良:可以通过施入有机肥料、添加石灰等方式,调整土壤pH值,提高土壤锌的有效性。

2.土壤调理:可以通过施入含锌肥料,如硫酸锌、碳酸锌等补充土壤中锌的供应,提高水稻对锌的吸收能力。

3.合理施肥:必须按照水稻生长期的需要,正确施入含锌肥料,并控制施肥量和施肥时间,以保证水稻能够充分吸收利用锌元素。

4.增施微量元素:可以适当增施一些微量元素肥料,如硼、钼等,以提高水稻对锌的吸收能力。

5.防治土壤有害物质:可以对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进行修复,如选择合适的修复剂,进行土壤修复,以减少对锌的影响。

6.合理管理水田:合理管理水田的水分,避免土壤湿度过高,保持土壤湿润适度,有利于锌的吸收和利用。

7.科学轮作:进行合理的轮作方式,有利于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提高水稻养分吸收的能力,防止水稻缺锌。

水稻缺锌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施肥、土壤改良、合理管理水田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理水稻缺锌问题,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微量元素肥料硼与锌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施用技术
摘要微量元素与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都是同等重要、不可代替的。

阐述了中微量元素肥料硼与锌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并介绍了微肥的施用技术,以期为正确应用微肥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微量元素肥料;硼;锌;水稻;影响;施用技术
部分微量元素具有生物学意义,是植物和动物正常生长和生活所必需的,称为必需微量元素或者微量养分,通常简称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与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都是同等重要、不可代替的,只有在满足了植物对大量元素需要的前提下,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才能充分发挥肥效,才能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

我国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研究微量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50年代开始研究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形态。

60年代开始研究微肥在生产中的应用,相继发现:大豆施用钼肥增产显著;硼能促进根系生长,对防治油菜花而不实、棉花蕾而不花等症均有明显改善;针对性施锌、硼肥,增产极显著,大大促进了微肥应用。

因此,以前研究硼肥针对油菜和棉花比较多,而硼对水稻生长的作用却无人研究。

1 微量元素肥料硼与锌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新建县农业局土肥站研究微量元素肥料硼、锌对水稻生产影响始于2009年。

当时新建县土壤含硼0.8 mg/kg,含锌2.29 mg/kg,含量均属中等。

为验证硼、锌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新建县农业局土肥站、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北京新禾丰公司江西分公司联合在新建县石埠镇留田村一农户的田块做早稻对比试验。

根据田块土壤养分状况,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确定试验田早稻大量元素肥料的施肥量。

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测土配方施肥区;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增加禾丰颗粒锌3 kg/hm2和禾丰颗粒硼3 kg/hm2区;农民常规施肥区(CK)。

小区面积100 m2,3次重复,随机排列,试验小区四周设1 m以上保护行,小区间作田埂隔离(田埂作3次成形后用薄膜覆盖),各小区单独排灌。

2009年7月14日,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新禾丰公司、新建县农业局土肥站共同组织新建县农业局领导、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及部分种粮大户参观试验,并共同邀请省技术推广总站、省植保站、市土壤肥料站、市植保站有关专家对试验进行测产,结果如下。

(1)水稻分蘖、有效穗数增加。

增施微量元素肥料硼、锌后,早稻起苗快、苗壮、叶色更浓绿。

水稻分蘖力明显增强,与常规施肥区(CK)比较,平均每蔸多1~2根,有效穗数增加18万穗/hm2。

与配方施肥区比较,有效穗数增加4.5万穗/hm2。

(2)穗实粒数、千粒重明显提高。

与常规施肥区(CK)比较,每穗实粒数增加1.7粒,结实率增加了1个百分点,株高增2.3 cm,千粒重也增加了0.1 g。

与配方施肥区比较,每穗实粒数增加0.8粒,结实率增加了1个百分点,株高增加0.8 cm,千粒重增加了0.1 g。

(3)抗纹枯病、稻曲病能力增强,不易倒伏。

增施微量元素肥料硼、锌后,水稻根系发达,水稻根系比常规施肥区(CK)增加22.1%,根系呈白色、粗壮且长,扎入土壤更深。

茎秆粗壮,剑叶挺、直。

抗纹枯病、稻曲病能力明显增强。

水稻光合作用和肥料利用率明显提高,不易倒伏。

(4)增产明显。

与常规施肥区(CK)比较,增产稻谷633 kg/hm2,增收1 392.6元/hm2,减去成本180元/hm2,纯增收1212.6元/hm2。

与配方施肥区比较,增产稻谷207 kg/hm2,增收455.4元/hm2,减去成本180元/hm2,纯增收275.4元/hm2。

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而且微量元素肥料与大量元素肥料的基肥同时施用,不增加劳动力(表1)。

2 微量元素肥料施用技术
施用微量元素肥料虽然可以增产增收,但同时必需注意其施用方法。

2.1 土壤施肥
常用的微肥除化学肥料(如硼砂、硫酸锌)外,还有玻璃肥料、整合肥料、矿渣或下脚料等,通常都用作基肥和种肥。

施用量要根据作物和微肥种类而定,一般不宜过大[1-2]。

如对水稻,可施七水硫酸锌15 kg/hm2,硼砂一般用7.5~15.0 kg/hm2,并与厩肥等有机肥混合均匀基施。

2.2 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微量元素的水溶液浸泡种子或拌种[3-4]。

如硼酸或硼砂的浸种液浓度为0.01%~0.03%,每500 kg种子仅用5 L这种溶液。

2.3 根外追肥
将可溶性微肥配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对作物茎叶进行喷施,也可补充一定的微量元素。

同时也可以在作物的不同发育阶段,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多次喷施[5-6]。

一般喷洒浓度为0.01%~0.05%。

2.4 注意事项
一是注意改善土壤环境条件。

微量元素的缺乏,通常是其有效性低,通过调节土壤条件如土壤酸碱度、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等,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微量元素营养条件。

二是注意施用量及浓度。

作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且从
适量到过量的范围很窄,因此要防止微肥用量过大;土壤施用时还必须施得均匀,浓度要保证适宜[7-8]。

3 参考文献
[1] 杜福斌.农作物如何科学施用微肥[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11):27.
[2] 陈茂春.农作物如何科学施用微肥[J].四川农业科技,2012(11):42-43.
[3] 李蓉春,潘宁军,臧壮望.合理施用微肥应注意的问题[J].上海蔬菜,2012(1):61-62.
[4] 贾占光,郭兰英,何叶.秋播作物施用微肥四法[J].现代农村科技,2011(20):52.
[5] 刘玮,郭伟,张清旺.作物常用微肥科学施用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1(13):42.
[6] 胡启山.几种常用微肥及其施用技术[J].农家科技,2011(5):12.
[7] 闫孝贡,刘剑钊,郭金瑞,等.微量元素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有效施用[J].农业与技术,2010,30(1):69-71.
[8] 张秀菊.常用微肥施用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7):1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