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矾的制备
化学明矾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明矾的制备方法。
2. 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操作。
3. 了解明矾的性质及其应用。
二、实验原理明矾(化学式:KAl(SO4)2·12H2O)是一种常用的絮凝剂,具有良好的净水效果。
本实验采用硫酸铝钾与硫酸反应制备明矾。
反应方程式如下:2KAl(SO4)2 + 3H2SO4 → 2K2SO4 + Al2(SO4)3 + 6H2O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玻璃棒、电子天平、滴定管、移液管、滤纸、漏斗、锥形瓶等。
2. 试剂:硫酸铝钾、硫酸、氢氧化钠、盐酸、氯化钠、硫酸铜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称取适量的硫酸铝钾固体,置于烧杯中。
(2)用移液管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硫酸溶液,加入烧杯中。
(3)用玻璃棒搅拌,使硫酸铝钾充分溶解。
2. 反应(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7。
(2)继续搅拌,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3)当溶液颜色变为淡蓝色时,停止搅拌。
3. 结晶(1)将溶液过滤,收集滤液。
(2)将滤液转移至烧杯中,置于室温下静置。
(3)待溶液逐渐结晶,取出结晶。
4. 干燥(1)将结晶置于干燥器中,晾干。
(2)取出干燥后的明矾,称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制备的明矾呈淡蓝色结晶。
(2)干燥后的明矾质量为0.5g。
2. 结果分析(1)本实验制备的明矾结晶质量较高,符合实验要求。
(2)实验过程中,溶液颜色变化明显,表明反应顺利进行。
(3)通过调节pH值,控制反应条件,有利于提高明矾的制备质量。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明矾,掌握了明矾的制备方法。
2. 通过实验,了解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操作,提高了实验技能。
3. 明矾作为一种重要的絮凝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4.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5. 进一步研究明矾的性质及其应用,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明矾的制备流程

明矾的制备流程
明矾的制备方法
1天然明矾石加工法将明矾石破碎、经焙烧、脱水、风化、蒸汽浸取、沉降、结晶、粉碎,制得硫酸铝钾成品。
2铝矾土法用硫酸分解铝矾土矿生成硫酸铝溶液,再加硫酸钾反应,经过滤、结晶、离心脱水、干燥制得硫酸铝钾产品。
3重结晶法粗明矾加水煮沸、蒸发、结晶、分离、干燥制得硫酸铝钾成品。
4氢氧化铝法将氢氧化铝溶于硫酸,再加入计量的硫酸钾溶液加热反应、经过滤、浓缩、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制得硫酸铝钾成品。
5将18.37g硫酸钾溶于70g100℃的水中,另将70.24g十八水硫酸铝
Al2(SO4)318H2O溶于60g100℃的水中。
趁热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在不停的搅拌下使混合液慢慢冷却。
当溶液冷却到20℃时,可获得约85g十二水硫酸铝钾的结晶。
6采用重结晶法。
将工业品硫酸铝钾加水溶解,然后经净化、除杂质、过滤、浓缩、结晶、离心脱水、干燥,制得硫酸铝钾。
明矾的制备和纯测定

明矾的制备和纯度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明矾的制备方法;2.认识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3.练习和掌握溶解、过滤、结晶以及沉淀的转移和洗涤等无机制备中常用的基本操作和测量产品熔点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明矾在食品、造纸和医药等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本实验采用铝屑进行制备。
其主要反应如下: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用饱和碳酸氢铵溶液与NaAlO2反应制备Al(OH)3↓NaAlO2 + NH4HCO3 + H2O → Al(OH)3↓ + NH3↑ + NaHCO3将Al(OH)3沉淀与硫酸反应制硫酸铝,加入硫酸钾后,冷却、结晶、过滤、烘干即可获得明矾。
2Al(OH)3↓ + 3H2SO4→ Al2(SO4)3 + 6H2OAl2(SO4)3 + K2SO4 +24H2O → K2SO4·Al2(SO4)3·24H2O三、主要仪器和试剂1.主要仪器:烧杯,量筒,普通漏斗,布氏漏斗,抽滤瓶,表面皿,蒸发皿,酒精灯,研钵,台秤,毛细管,提勒管等。
2.试剂:铝片,H2SO4(1moL·L-1), H2SO4(浓), NaOH(固体),NH4HCO3(固体),K2SO4(固体)四、实验步骤1.制备NaAlO2称取~1克铝片并剪成小块。
称取一定量的NaOH固体于250毫升的烧杯中,加入60~80℃的热水溶解,趁热分2~3次加入铝屑,盖上表面皿至完全溶解。
2. Al(OH)3沉淀的生成与洗涤将上述溶液加热至沸,在不断搅拌下加入碳酸氢铵饱和溶液,是溶液的pH 值降为8~9,将沉淀煮沸数分钟,静置、抽滤并洗涤2~3次。
3.制备Al2(SO4)3溶液将Al(OH)3沉淀转移至250毫升烧杯中,加入~50毫升蒸馏水,边搅拌边滴加浓硫酸至pH值降为2~3。
4.将上述溶液转移至蒸发皿,再加入适量研细的硫酸钾固体加热至完全溶解,并蒸发浓缩至液面有晶膜出现,静置、冷却、结晶、过滤。
制备明矾的操作方法有几种

制备明矾的操作方法有几种制备明矾的操作方法有多种,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其中的几种常见方法。
1. 烧结法制备明矾烧结法是一种常见的制备明矾的方法。
首先,需要准备充足的原料,包括硫化铝、硫化钠和硫酸铁。
将这些原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然后放入烧结炉中进行煅烧处理。
煅烧温度通常在800-900摄氏度之间。
煅烧完成后,用稀硫酸洗涤,随后通过过滤和结晶,即可得到明矾。
2. 过滤法制备明矾过滤法制备明矾是一种简单的方法。
首先,将硫化铝、硫化钠和硫酸铁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
然后,加入足够的水,使其溶解。
接下来,使用滤纸或过滤器将溶液过滤,去除杂质。
过滤后的溶液再经过结晶,即可得到纯净的明矾。
3. 混合酸法制备明矾混合酸法制备明矾的原理是将硫酸和铝盐直接反应生成明矾。
首先,准备足够的硫酸和铝盐,如硫酸铝或明矾矿石。
将硫酸和铝盐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然后,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反应。
反应完成后,用水稀释,通过过滤和结晶,即可得到纯净的明矾。
4. 分步法制备明矾分步法是一种通过多次处理来制备明矾的方法。
首先,将硫化铝和硫酸钢铁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溶解。
然后,将溶液过滤,去除杂质。
将过滤后的溶液再次加热,使其浓缩。
接着,用稀硫酸稀释浓缩后的溶液,并进行过滤和结晶,即可得到纯净的明矾。
以上所述的方法只是几种常见的制备明矾的方法,根据需要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或吸入有害物质,同时遵循正确的实验操作规范,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明矾的制备

实验一利用废铝罐制备明矾一、实验目的1、学习废旧物回收、处理制备再利用的过程;2、学习化学反应所用原料或样品的预处理方法;3、由废旧铝质易拉罐制备得到明矾。
二、实验原理众所周知,固体废弃物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特别是不易分解的固体废弃物尤其对环境不利。
对这些固体废弃物能够加工再处理并能重新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就是运用一些化学反应及操作,将生活中常见的废弃铝罐变成有用的产物明矾。
明矾常常用于。
此废物利用的原理是铝片与过量的碱反应,形成可溶解的Al(OH)4- 。
Al(OH)4-在弱酸性溶液中可脱去一个OH-,形成Al(OH)3沉淀。
随着酸度的增加,Al(OH)3又可重新溶解,形成Al(H2O)63+。
象Al(OH)3这一类物质,同时具有能够与酸或碱反应的性质,称为两性物质。
本实验的产物明矾[ KAl(SO4)2·12H2O ] 也称硫酸钾铝、钾铝矾、铝钾矾等。
矾类[ M+ M3+ (SO4)2·12H2O ]是一种复盐,能从含有硫酸根、三价阳离子(如:Al3+、Cr3+、Fe3+ 等)与一价阳离子(如:K+, Na+, NH4+)的溶液中结晶出来。
它含有12个结晶水,其中6个结晶水与三价阳离子结合,其余6个结晶水与硫酸根及一价阳离子形成较弱的结合。
复盐溶解于水中即离解出简单盐类溶解时所具有的离子。
本实验利用废弃铝罐制备明矾,4步反应式可表示如下:(1) 铝与KOH的反应:2Al+ 2KOH+ 6H2O −−−→ 2Al(OH)4-+ 2K++3H2(2) 加入H2SO4反应:Al(OH)4-+ H+−−−→Al(OH)3 ↓ + H2O(3) 继续加入H2SO4反应:Al(OH)3↓+ 3 H+−−−→Al3+ + 3H2O(4)加入M+ 生成明矾K+ + Al3+ + 2SO42- + 12H2O −−−→ KAl(SO4)2·12H2O三、实验部分1、实验物品及试剂废铝质易拉罐1只(自备)KOH(1mol/L)H2SO4(6mol/L)2、实验仪器3、实验步骤(1)将废铝质易拉罐裁剪成片状(约60-80 cm2),用砂纸打磨除去表面的颜料和塑胶内膜,洗净备用。
制作明矾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明矾晶体的生长过程。
2. 掌握制备明矾晶体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明矾(KAl(SO4)2·12H2O)是一种双盐,可由硫酸铝和硫酸钾在水中反应制得。
在制备过程中,溶液逐渐达到饱和,过量的明矾会以晶体形式析出。
通过控制溶液的温度、浓度等因素,可以促进晶体的生长。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结晶皿、电子天平、温度计、计时器。
2. 试剂:硫酸铝(Al2(SO4)3)、硫酸钾(K2SO4)、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称取10g硫酸铝和5g硫酸钾,放入烧杯中。
2. 加入5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溶解。
3. 将溶液加热至60℃,继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4. 将溶液冷却至室温,此时溶液逐渐达到饱和。
5. 将饱和溶液过滤,去除未溶解的杂质。
6. 将过滤后的溶液倒入结晶皿中,放入通风阴凉处。
7. 观察晶体生长情况,记录生长时间。
8. 待晶体生长到一定大小后,取出晶体,用滤纸吸去表面水分。
9. 将晶体放在干燥处晾干。
五、实验现象1. 溶液加热过程中,溶液逐渐变浑浊,说明溶液中的硫酸铝和硫酸钾开始反应。
2. 溶液冷却过程中,溶液逐渐变得清澈,说明溶液逐渐达到饱和。
3. 过滤后的溶液中,晶体开始析出,形成明矾晶体。
4. 随着时间的推移,晶体逐渐长大,形态逐渐趋于规则。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溶液的温度、浓度等因素,可以制备出明矾晶体。
2. 晶体生长过程中,温度和浓度是影响晶体生长速度和形态的重要因素。
3. 实验过程中,晶体生长时间较长,需要耐心等待。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制备明矾晶体的基本方法。
2. 了解晶体生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为后续晶体生长实验提供参考。
3. 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八、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溶液溅到皮肤上。
2. 实验过程中,控制好溶液的温度和浓度,以保证晶体生长效果。
第一组_明矾的制备_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明矾的制备及组成测定1. 选题背景明矾,无色透明块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甜而酸涩。
在干燥空气中风化失去 结晶水,在潮湿空气中溶化淌水,加热至92·5℃失去9个结晶水,20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成为白色粉末。
易溶于水,缓慢溶于甘油,不溶于乙醇,丙酮。
其水溶液呈酸性,在水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状沉淀。
明矾净水是过去民间经常采用的方法,它的原理是明矾在水中可以电离出铝离子,二氯离子容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因此是一种较好的净水剂。
2. 实验原理2.1 制备明矾的原理2.1.1碱法:(实验中使用)2.1.2 酸法:2.2 铝离子含量测定原理Al 3+与EDTA 配位反应,加入过量的EDTA ,并加热煮沸反应完全;AI 3+对二甲酚橙指示剂 有封闭作用,酸度不够时容易水解,在pH 值为3~4时Al 3+与过量的EDTA 在煮沸时配位完全。
+-+-+→+H AlY Al Y H 2322+-+-+→+H ZnY Zn Y H 2)(2222过量再调节pH 值为5-6,以二甲酚橙指示剂,用锌盐标准溶液返滴定剩余EDTA ,加入过量的F NH 4加热煮沸,置换出与+3Al 配位的EDTA ,再用锌盐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来的EDTA ,至溶液由黄色变为紫红为终点。
--+--+→++223626Y H ALF H F AlY+-+-+→+H ZnY Zn Y H 2)(2222置换反应2.3 净水试验原理明矾在水中可以电离出两种金属离子: -++++=243242)(SO Al K SO KAl而Al3+很容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铝Al(OH)3胶体:()+++⇔+H OH Al O H Al 33323()()()()()()()224242424324242332424242322262322223624212Al KOH H O K Al OH H K Al OH H SO Al OH K SO H O Al OH H SO Al SO H O Al SO K SO H O KAl SO H O ⎡⎤++=+↑⎣⎦⎡⎤+=↓++⎣⎦+=+++=∙()()()24242324242423223624212Al H SO Al SO H Al SO K SO H O KAl SO H O+=+↑++=∙3.实验步骤和内容3.1明矾的制备3.1.1磨去易拉罐表面的涂料层并剪碎,称取0.7g。
明矾的制备实验报告

明矾的制备实验报告明矾的制备实验报告引言:明矾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合成明矾的过程,了解其制备方法和化学性质。
实验材料:1. 硫酸铝钾(AlK(SO4)2·12H2O)2. 纯净水3. 烧杯4. 玻璃棒5. 筛网6. 蒸馏水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硫酸铝钾称取适量,精确称量,并记录质量。
b. 准备一定量的纯净水。
2. 明矾的制备:a. 将硫酸铝钾溶解于适量的纯净水中,搅拌均匀,直至完全溶解。
b. 将溶液过滤,去除杂质。
c. 将过滤后的溶液置于容器中,放置数小时,使其结晶。
d. 将结晶的明矾用蒸馏水洗涤,去除残余的杂质。
e. 将洗涤后的明矾晾干,记录质量。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地合成了明矾。
通过称量硫酸铝钾的质量,我们可以计算出反应的理论产物质量。
通过实际制备的明矾质量,我们可以计算出收率,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在制备明矾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溶解硫酸铝钾时需要充分搅拌,以保证其完全溶解。
过滤溶液是为了去除其中的杂质,保证制备的明矾纯度。
结晶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以便明矾晶体充分形成。
洗涤明矾的目的是去除残留的杂质,确保制备的明矾质量纯净。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计算出明矾的收率。
收率是指实际制备的产物质量与理论产物质量之比。
如果实际收率接近理论收率,说明实验操作正确,反应条件适宜。
如果实际收率低于理论收率,可能是由于反应过程中的损失或其他因素导致的。
实验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对明矾进行表征,如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IR)。
XRD可以确定明矾晶体的结构和晶格参数,进一步验证其纯度。
IR可以分析明矾中的化学键和官能团,帮助我们了解其化学性质。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合成了明矾,并计算出了其收率。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习到了明矾的制备方法和一些化学性质。
明矾作为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在水处理、皮革工业和纺织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利用废铝罐制备明矾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废旧物回收、处理制备再利用的过程;
2、学习化学反应所用原料或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3、由废旧铝质易拉罐制备得到明矾。
二、实验原理
众所周知,固体废弃物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特别是不易分解的固体废弃物尤其对环境不利。
对这些固体废弃物能够加工再处理并能重新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就是运用一些化学反应及操作,将生活中常见的废弃铝罐变成有用的产物明矾。
明矾常常用于。
此废物利用的原理是铝片与过量的碱反应,形成可溶解的Al(OH)4- 。
Al(OH)4-在弱酸性溶液中可脱去一个OH-,形成Al(OH)3沉淀。
随着酸度的增加,Al(OH)3又可重新溶解,形成Al(H2O)63+。
象Al(OH)3这一类物质,同时具有能够与酸或碱反应的性质,称为两性物质。
本实验的产物明矾[ KAl(SO4)2·12H2O ] 也称硫酸钾铝、钾铝矾、铝钾矾等。
矾类[ M+ M3+ (SO4)2·12H2O ]是一种复盐,能从含有硫酸根、三价阳离子(如:Al3+、Cr3+、Fe3+ 等)与一价阳离子(如:K+, Na+, NH4+)的溶液中结晶出来。
它含有12个结晶水,其中6个结晶水与三价阳离子结合,其余6个结晶水与硫酸根及一价阳离子形成较弱的结合。
复盐溶解于水中即离解出简单盐类溶解时所具有的离子。
本实验利用废弃铝罐制备明矾,4步反应式可表示如下:
(1) 铝与KOH的反应:
2Al+ 2KOH+ 6H2O −−−→ 2Al(OH)4-+ 2K++3H2
(2) 加入H2SO4反应:
Al(OH)4-+ H+−−−→Al(OH)3 ↓ + H2O
(3) 继续加入H2SO4反应:
Al(OH)3↓+ 3 H+−−−→Al3+ + 3H2O
(4)加入M+ 生成明矾
K+ + Al3+ + 2SO42- + 12H2O −−−→ KAl(SO4)2·12H2O
三、实验部分
1、实验物品及试剂
废铝质易拉罐1只(自备)KOH(1mol/L)
H2SO4(6mol/L)
2、实验仪器
3、实验步骤
(1)将废铝质易拉罐裁剪成片状(约60-80 cm2),用砂纸打磨除去表面的颜料和塑胶内膜,洗净备用。
注:①为节省实验时间,本步操作请在来实验室前完成,并将打磨好的铝片(约需50 cm2)用纸包好带来。
②选取的废易拉罐应带有“铝”或“Al”标记。
③打磨铝片时应注意安全,建议从中部开始打磨,小心边上的快口割伤手。
(2)将铝片剪成小片。
称取1.0 g铝片于250 mL烧杯中,加入60 mL 1mol·L-1的KOH溶液。
将烧杯至于石棉网上,小火加热至铝片反应完全。
稍冷,用长颈漏斗常压过滤除去不溶的残渣。
再在搅拌下,将25 mL 6 mol·L-1的H2SO4溶液缓慢地加入试液中,得到清液,若仍有白色沉淀物,可加热或再加入适量H2SO4溶液使溶解完全。
3. 将上述所得溶液置于冰水浴中冷却,使明矾结晶析出,减压过滤。
产品用少量蒸馏水洗涤2~3次,最后用乙醇洗涤1次,抽气干燥。
取出产品,置于已知重量的洁净表面皿上,称量,根据理论产量计算产率。
四.思考题
1.请简单叙述本实验所应用的原理,并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式。
2.本实验中用碱液溶解铝片,然后再加酸,为什么不直接用酸溶解?
3.最后产品为何要用乙醇洗涤?是否可以烘干?
利用废铝罐制备明矾实验报告
利用废铝罐制备明矾
姓名学号实验日期
一.实验预习与思考
1.请简单叙述本实验所应用的原理,并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式。
2.本实验中用碱液溶解铝片,然后再加酸,为什么不直接用酸溶解?3.最后产品为何要用乙醇洗涤?是否可以烘干?
利用废铝罐制备明矾实验报告
二.实验简要步骤及相应现象和数据记录
实验步骤(包括所用试剂与实际用量):现象和数据: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1.实验结果
投入原料W铝片g
获得产品明矾W产品g
理论产量(写出计算过程)
产率
2.问题与讨论
当产品溶液达到稳定的过饱和状态而不析出晶体时,可以采用什么方法促使其结晶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