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估价市场比较法例题

土地估价市场比较法例题
土地估价市场比较法例题

市场比较法作业

又知,可比实例乙、丙的付款方式均一次付清,可比实例甲为分期付款:首期

96万元;第一年末72

万,月利率1%;第二年末72万,月利率1.05%O 2002年8月初人民币与美元的市场汇价为 1:.8.5 , 2003 年8月初的市场汇价为1:.8.3。该类房地产人民币价格 2001年逐月下降0.8% ,2002年逐月上涨1.0% ,2003 年逐月上涨1.2%。又知1m2=10.764平方英尺。试利用上述资料评估该房地产 2003年8月初的正常单价

(如需计算平均值,请采用简单算术平均值) 解:(1)建立价格可比基础:

甲单价=2162.65 (元/m 2) 乙单价=300X8.5=2550 (元 /m 2)

丙单价=24300009687.6 X 0.764=2700 (元 /m 2)

2)计算比准价格

2002年6月1日到

1.5%。以3月1日为基准,以后每月递减1% , 1日

的正常价格。

上表中各百分数均是以估价对象为标准,正数表示比估价对象好,负数表示比估价劣。

2003年3月1日,该类房地产市场价格每月平均比上月上涨 试利用上述资料评估该房地产

2003年10月 解:(1)计算比准价格

(3)将上述三个比准价格的简单算术平均数作为比较法的估价结果

估价对象价格(单价)

=(2722.19+2856.34+2762.22 ) £=2780.25 (元 /m 2)

甲一次付清总价

960000

720000

2

1 1% 12

1 1%1

720

:00

.05%12

2162653(

比准价格甲

比准价格乙

比准价格丙

100 2162.65 —— 95

100 2550 ——1 100 100 2700

——1 100 3

1 0.8% 3 1 1.0% 1.0% 5 1.2% 6

12 1 1.2% 7

2722.19(元/m 2) 1 1.2% 7 100 2856.34(元/m 2

) 102 誥 2762.22(元/m2) A 3800 100

1 1.5% 5 98

日为基准,以后每月递减 1%,

98、 97、 96、 95、 94、 93。

比准价格

以3月1 为 100、99、 100 100 100 一 2 17 1^^——

3809.77 兀/m 2

103 100

99

则2003年3月1日到2003年10月1日之间的价格指数分别

)交易情况分析判断

交易情况分析判断中的数据是以正常价格为准,正值表示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高于其正常价格的幅 度,负值表示低于其正常价格的幅度。

(3)调查获知该类写字楼的价格,

2000年11月1日至2001年6月1日平均每月比上月上涨 1.2%,

2001年6月1日至2001年10月1日平均每月比上月上涨 1.8%。

房地产状况中的三个因素对价格影响的重要程度是:因素

1是因素3的4倍,因素2是因素3的1.67

倍。房地产状况各因素的正值表示可比实例的状况优于估价对象状况的幅度,负值表示劣于估价对象状况 的幅度。(2001年考试题)

解:(1) 可比实例 可比实例 可比实例

(2)交易日期修正系数

可比实例 A 1

1.2% 2

1

1.8% 4 1.0999 可比实例 B 1 1.2% 4 1 1.8% 4 1.1265 可比实例 C 1 1.2% 1

1 1.8% 4

1.0869

(3)房地产状况修正系数 ① 因素权重值的计算

因素1的权重=4/( 1+1.67+4)

因素 2 的权重=1.67/( 1+1.67+4)=0.25 因素 3 的权重=1/( 1+1.67+4)=0.15 ② 房地产状况修正系数的计算

比准价格B 4100 比准价格C 3950

101.5 98 100 102 100 100 93 100 100 100 2

3758.15 元/m 100 97

99

99

102

(2)求算估价对象的比准价格

比准价格=(3809.77+3758.15+3788.24 ) £=3785.39

3、为评估写字楼2001年10月1日的正常市场价格, 类似

写字楼的交易实例作为可比实例,有关资料如下:

(1)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与成交日期

2

3788.24 元/m

(元 /m 2)

估价人员在附近地区调查选取了

A 、

B 、

C 三宗

交易情况修正系数 A=100/103 B=100/99 C=100/102

=0.6

上表中,交易情况、房地产状况中的各正、负值都是比较所得结果。其中, 房地产状况中的三方面因

素产生的作用程度相同。另据调查得知:从 2001年7月1日至2002年1月1日该类住宅楼市场价格每月 递增1.5%,其后至

2002年11月1日则每月递减 0.5%,而从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4月30日的市 场价格基本不变,以后每月递增 1%。

试利用上述资料根据估价相关要求选取合适的 3个交易实例作

为可

比实例,并估算该住宅楼

2003年8月31日的正常单价(如需计算平均值,请采用简单算术平均) 。

解:(1)选取可比实例。实例 B 误差太大,实例D 成交时间与估价时点间隔一年以上,故实例 B 和实

例D 不作为可比实例,而选取 A 、C 、E 作为可比实例。

(2) 计算公式:

比准价格=可比实例价格咬易情况修正系数仗易日期修正系数粉地产状况修正系数 (3) 交易情况修正系数 可比实例 A=100/102 可比实例 C=100/100 可比实例E=100/97 (4) 交易日期修正系数 可比实例A= (1 + 1%) 可比实例C= (1 + 1% ) 可比实例E= (1 + 1%) (5) 房地产状况修正系数为

因房地产状况中的三方面因素产生的作用程度相同,故设三方面的因素的权数相同均为

(4)计算比准价格

3 6343.73 6470.02 6456.56

6423.44 6410.93 元 / m 2

1/3,则有:

(100-2) X1/3+ (100-4) X1/3]=100/98 X1/3+ (100+2) X1/3+ (100-2) X1/3]=100/101

( 100-1) X1/3+ (100+1 ) X1/3]=100/100

(100/102) X ( 1 + 1%) 4x( 100/98) =5309.20 (元 /m 2) (100/100) X (1+1%) 4

x( 100/101) =5357.57 (元 /m 2) (100/97) X (1 + 1%) 3x (100/100) =5310.83 (元/m 2)

(7) 将上述三个比准价格的简单算术平均数作为比较法的估算结果,则有:

估价对象价格(单价)

=(5309.20+5357.57+5310.83 ) /3=5325.87 (元 /m 2)

5、评估某块城市规划确定的住宅用地

土地总面积为1500m 2。 (1)

收集有关资料:共调查了 A 、B 、C 三宗土地买卖实例作为比较实例。

(2) 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如下:

试运用上述资料估算该土地 2004年9月20日的正常市场价格。

解:(1)公式:比准价格=可比实例价格 咬易情况修正系数X 交易日期修正系数X 房地产状况修正系数 (2) 交易情况修正系数 可比实例 A=100/100 可比实例C=100/97 可比实例E=100/105 (3) 交易日期调整系数为:

可比实例 A=0.985X 1.026 X .013 X .028 X1.035 X .033 X .038=1.168 可比实例 B=1.013X 1.028 X .035 X .033 X1.038=1.156 可比实例 C=1.033X 1.038=1.072 (4) 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为:

可比实例 A=100/ ( 95X0.4+105 X 0.35+110 X 0.25) =100/102.25 可比实例 B=100/ (92X0.4+96 X 0.35+98 X 0.25) =100/94.55 可比实例 C=100/ (106X0.4+109 X 0.35+97 X 0.25) =100/104.8 (5) 计算比准价格 比准价格A=1200X 比准价格B=1150X 比准价格C=1380X

(6) 将上述三个比准价格的简单算术平均数作为比较法的估算结果,则有: 估价对象价格(单价)

=(1370.76+1449.51 + 1344.38 ) /3=1388.22 (元 /m 2)

可比实例 A=100/[100 X 1/3+ 可比实例 C=100/[ (100+3) 可比实例 E=100/[100 X1/3+ (6) 计算比准价格 比准价格A=5100X 比准价格C=5200X 比准价格E=5000X (100/100) X1.168 X( 100/102.25) =1370.76 (元 /m 2) (100/97) X1.156 X( 100/94.55) =1449.51 (元 /m 2) (100/105) 1.072 X( 100/104.8) =1344.38 (元 /m 2)

估价对象价格(总价)

=1388.22 X 1500=208.33 (万元)

6、估价对象为一政府用办公楼:土地总面积

1000m 2;建筑总面积4500m 2;建于1984年9月底,钢筋

混凝土结构,需评估该办公楼

2004年9月30日的价格。收集有关资料如下:

(1)收集三宗土地交易实例作为可比实例,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从年月?年月地价每月上升 。

(2)当地征用农地的费用等资料如下: 在估价时点征有郊区农地平均每亩需要 10万元的征地补偿、安置等费用,向政府交付土地使用权出

让金等150元/m 2, 土地开发费用、税金和利润等

120元/m 2,以上合计为城市边缘熟地的价格。 该城市土地分为8个级别,城市边缘土地为第 8级,而估价对象处于第

3级土地上。各级土地之间的

价格差异如下表所示。

(3) 建筑物的重置价格为 1100元/m 2。 (4) 建筑物耐用年限为 60年,无残值。 试用成本法评估该办公楼 2004年9月30日的价值。土地重置要求用市场法和成本法求取(如需计算

平均值,请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

解:(1)成本法公式如下:

房地产价格=土地重置价+建筑物重置(或重建)价-建筑物折旧 (

2) 求取土地的重置价 ① 用市场法求取

A 修正后的单价

B 修正后的单价

C 修正后的单价 再用简单算术平均法求得土地价格

=(2336.94+2330.56+2244.99 ) /3=2304.16 (元/m 2)

② 用征用农地费用加土地开发费和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再加上地段差价调节办法求取土地价格为:

[(100000/666.67) +150+120] X .38=2259.60 (元 /m 2)

③ 再用简单算术平均法求得上述两法的平均土地价格为 (2304.16+2259.60) /2=2281.88 (元 /m 2) 土地总价=2281.88 X1000=228.19 (万元) (3) 求建筑物的重置价格为:

1100 >4500=465 (万元)

(4 )求建筑物的折旧总额为

495 >0/60=165 (万元)

(5)计算估价额

该房地产价格(总价)=228.19+465=558.19 (万元) 该房地产价格(单价)

=558.19/4500=1240.42 (元/m 2)

7、为评估某写字楼2002年9月1日的正常市场价格,估价人员在附近地区调查选取了 类似写字楼的交易实例作为可比实例,有关资料如下:

=2200 X( 100/100) =2050 X( 100/100) X (1+0.5% ) 9X (100/92) =2330.56 (元/m 2)

=2380 X (100/103) X ( 1+0.5%) 4 X( 100/105) =2244.99 (元 /m 2)

X (1+0.5%)

6

X( 100/97) =2336.94 (元 /m 2)

A 、

B 、

C 三宗

(2)

交易情况分析判断中的数据是以正常价格为准,正值表示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高于其正常价格的幅度, 负值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低于其正常价格的幅度 (3) 调查获知该类写字楼的价格, 2001年12月1日到2002年4月1日平均每月比上月上

涨 1.1%,

2002年4月1日至2002年9月1日平均每月比上月上涨

1.6%。

(4)

房地产状况中的三全因素对价格影响的重要程度是:因素 1是因素3的3倍,因素2是因素3的2.4

倍。房地产状况各因素的正值表示可比实例的状况优于估价对象状况的幅度,负值表示可比实例的状况劣 于估价对象状况的幅度。 试利用上述资料估算该写字楼

2002年9月1日的正常市场价格(如需计算平均值,请采用简单算术

平均法)。

解:(1)公式:比准价格=可比实例价格 (2)交易情况修正系数

可比实例 A=100/103 可比实例B=100/98 可比实例 C=100/102 (3 )交易日期修正系数为:

可比实例 A= (1+1.1% ) 1<( 1+1.6% ) 可比实例 A= (1+1.6% ) 4

=1.0656 可比实例 A= (1+1.1% ) 2< ( 1 + 1.6%) (4)房地产状况修正系数 因素权重值的计算

因素 1 的权重=3/ ( 3+2.4+1) =47% 因素 2 的权重=2.4/ (3+2.4+1 ) =38% 因素

3 的权重=1/ ( 3+2.4+1) =15%

房地产状况修正系数的计算: 可比实例

可比实例 咬易情况修正系数仪易日期修正系数粉地产状况修正系数

5

=1.0945 5

=1.1065

A=100/ (103X 47%+98< 38%+95< 15%) =100/99.9

B=100/ (105X 47%+99< 38%+10< 15%) =100/102.27

C=100/( 100X 47%+103< 38%+96< 15%) =100/100.54 (5)计算比准价格 比准价格 A= 6000

100 1.0945

100

103

99.9

比准价格 B=6149

100 1.0656 102.27

98

比准价格 C= 5890 100 1.1065 100

可比实例 102

(6)估价对象价格(单价)

2

6382.11 元 /m

6528.12 元/m 2 2

6355.18 元 /m

100.54 =(6382.11+6528.12+6355.18) /3=6421.8 (元 /m 2)

8、需要评估某商品住宅在 1996年11月1日的正常价格,在该住宅附近地区调查选取了 A 、B 、C

三宗已成交的类似商品住宅并作为可比实例,有关资料如表: 上表交易情况中,负值表示低于正常价格的幅度,正值表示高于正常价格的幅度。区域因素、个别因 素中,以估价对象

的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为基准,负值表示劣于估价对象的因素对价格影响的幅度,正值 表示优于估价对象的因素对价格影响的幅度。 另外1995年8月1日人民币与美元的市场汇价为 1美元=8.5 元人民币,1996年11月1日人民币与美元的市场汇价为 1美元=8.3元人民币;1995年7月1日至1996 1%。试利用上述资料估计该商 日以人民币表示的正常单价(如需计算平均值,请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 A 的单价修正

100 100 100 年11月1日期间,该类商品住宅以 美元为基准的价格平均每月比上月下降 品住宅在1996年11月1 解:(1)对可比实例 5000 = 1 1% 8.5

15 99 102 100 2 8.3 4158.36人民币元/m (2)对可比实例 B 的单价修正=560 1% 10

100 100 100 (3)对可比实例 B 的单价修正=530 6 1% 100 100 102 103 100 100 101 100 98 _ 2 8.3 4040.73人民币元/m 8.3 4143.23人民币元 /m 2

(4 )计算计算估价房地产某商品住宅单价 4158.36

4040.73 4143.23 --------------------------------------- 4114.11 2 4114人民币元/m

3 9、为评估某写字楼的价格,在该写字楼附近地区调查选取了 为

A B 、 C 三宗类似写字楼的交易实例作 上表交易情况中,正(负)值表示可比实例高(低)于其正常价格的幅度;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中, 正(负)值表示可比实例的相应因素优(劣)于估价对象的幅度。从 市场价格基本不变,以后月均递减 1%。试利用上述资料估算该写字楼 平均值,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 2002.1.1到2002.6.31该类写字楼的 2002.10.31 的正常单价(如需计算 解: :( 1)对可比实例A 的单价修正=5000 100

102 对可比实例B 的单价修正=5200 100

100

对可比实例B 的单价修正=4900

100

97

(2)

(4) 计算估价房地产某商品住宅单价

4756.37 1 0% 0% 3

1% 4 100 詈4756.37元卅 4

1 1%

100 100 100

4948.58 元/m 2

103 98

100 100

100 101

4948.58 4852.98

一 2 ------------------------ 4852.63元/m

1% 3

2

4852.98 元/m

土地估价方法及案例汇总情况

收益还原法案例 一评估土地价格 案例1 某公司于2000年7月1日经政府出让取得一块商业用地,土地面积5000m2,土地出让年限为2000年7月1日至2040年6月30日,共40年。该公司在该地块上建成一栋钢筋混泥土结构商业楼,总建筑面积为15000 m2,于2001年7月1日竣工投入使用,该建筑物当时重置价格为1300元/ m2。现该物业由业主自行经营,经营状况正常,年经营收入6000万元,年销售成本及经营成本共4000万元,管理费、财务费用为年经营收入的6%,商品销售税及附加为销售收入的8.5%,经营利润为年经营收入的10%,若2005年7月1日同类型建筑物重置价值为1500元/ m2,房屋还原利率为8%,土地还原利率为6%,不考虑递增及物价因素,求该地块于2005年7月1日价值。 (注释:1该物业为自营物业,总费用中需扣除经营者利润;2总费用中扣除房屋年折旧的计算,由于土地终止日期2040年6月30日短于房屋经济寿命到期日(钢筋混凝土非生产用房经济寿命为60年,本例房屋经济寿命到2061年6月30日止),故折旧年限到土地终止日2040年6月30日止,共39年) 解: ①年经营收入=6000万元 ②年须扣除总费用: 销售成本及经营成本=4000万元;管理费、财务费用=6000*6%=360万元; 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6000*8.5%=510万元; 房屋年折旧:折旧年限从2001年7月1日至2040年6月30日共39年 房屋重置价=1500*15000=2250万元;年折旧额=2250/39=57.69万元;

已折旧年限从2001年7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共4年。 ③房地产年纯收益=6000-5527.69=472.31万元 ④房屋年纯收益=房屋现值*房屋还原利率=(2250-57.69*4)*8%=161.54万元 ⑤土地年纯收益=472.31-161.54=310.77万元 ⑥该地块于2005年7月1日的价值:P=a/r地*[1-1/(1+ r )n]=(310.77/6%)*[1-1/(1+6%)35] 地 =4505.62万元;土地单价=9011元/平方米。 二评估房地产价格 案例2 某酒店拥有的房地产占地面积为10000平方米,土地使用权通过有偿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出让年期为50年。该宗地上建有一座饭店,在2005年8月尚可有效使用50年,容积率为3,。据当地市场资料用比较法评估的宗地在2005年8月50年期土地适宜权价格为1000元/平方米(容积率为1时)。据当地资料,容积率每增加1,地价增长60%。该饭店每月的客观净收益为15万元。已知土地还原率r1=6%,该饭店的建筑还原率取r2=8%。评估该饭店的价格,估价期日为2005年8月。 解: 房地年纯收益=15万元/月*12月=180万元/年; 土地总地价=10000m2*1000元/m2*(1+2*60%)=2200万元; 土地年纯收益=(2200*6%)/[1-1/(1+6%)50]=139.58万元/年; 房屋年纯收益=房地产年总纯收益-土地年纯收益=180-139.58=40.42万元/年; 房价=(房屋年纯收益/r2)*[1-1/(1+r2)50]=(40.42/8%)*[1-1/(1+8%)50]=494.48万元。

土地估价的五种方法

对收益还原法,市场比较法,成本法,剩余法,基准地价修正法做出了详细地讲解 每种方法地公式是牢记地,步骤也要清楚,做题第一步把主要方法地公式列出来,就得分,然后根据步骤一步步作就不会乱.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一,收益还原法 .在收益法中选择相关资料,年、年地会在理论方法地小题中考选择持续稳定长期 .年总收益包括租金收入、押金利息收入.押金利息收入会是一个小考点. ()每个方法中都涉及到利息,收益法中唯一地利息就是在年总收益中地,而且是押金地利息收入. 在计算年总收益地时候,往往会给月租金,所以不要忘记乘以,而且是客观租金,还要记得考虑空置. ()复杂一点地就是分不同用途,商业、写字楼,要合并计算 然后说年总费用,要明白种情况下包含地内容.在理论选择里也可以考,综合计算也可以考,这是收益法至关重要地一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几种主要用地方式中土地年总费用地主要内容如下: 土地租赁:土地使用税、土地管理费、土地维护费及其它费用; **房地出租:经营管理费、经营维修费、房屋年折旧费、房屋年保险费、房屋出租年应交税金及其它费用; 经营性企业: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经营管理费、销售税金、财务费用及经营利润; 生产性企业: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费、人工费、运输费等)、产品销售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及企业利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我们比较常见地就是房地出租地情况,千万不要忘记年折旧费.建议收益法看到重置价格地时候就把年折旧费和房产现值都算出来,这样肯定有分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在我们地年实务地第一题,是一道用收益法求出不动产开发总价值,再用剩余法求土地地.这里面容易糊涂地就是年折旧是根据重置价格来求得,而不是所谓地现值或者售价.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计算年总费用中地税金,一定要审题,看房产税给地是按月计征租金地,还是按原值扣除一部分后地,按月就要换算成年.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不常见地经营性企业、生产性企业求年总费用中,一定不要忘了销售费用和利润. .确定土地纯收益 ***要明白一个原理几乎用于所有方法“房地产价格房产价格(现值)土地价格”“房地产年净收益房产年净收益土地年净收益”也就是说“房地房地”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在确定地土地净收益地时候,我们先要求出房产净收益. 房产净收益房产现值*建筑物还原率. 房产现值重置价*成新度重置价折旧总额重置价年折旧额*经过年. ()这里面就牵扯到了折旧年限地确定,要根据耐用年限和土地使用年限综合确定,还要考虑是否扣除建筑物残值地问题,常考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经过年限即建成后到时点. ()值得注意地是“房产净收益房产现值*建筑物还原率. ”这里没有年期修正,因为现值已经反映了使用年限.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房产折旧体现了年期,所以无需修正.而后面地土地净收益求出土地价格地时候,用了使用

二手车评估方法-重置成本法详解

二手车评估方法重置成本法详解 重置成本法是指在现时条件下重新购置一辆全新状态的被评估车辆所需的全部成本(即完全重置成本。简称重置全价),减去该被评估车辆的各种陈旧贬值后的差额作为被评估车辆现时价格的一种评估方法。 (一)基本计算公式: (1)被评估车辆的评估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 (2)被评估车辆的评估值=重置成本×成新率 重置成本是购买一辆全新的与被评估车辆相同的车辆所支付的最低金额。 重置成本有两种形式: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 复原重置成本指用与被评估车辆相同的材料,制造标准、设计结构和技术条件等,以现时价格复原购置相同的全新车辆所需的全部成本。 更新重置成本指利用新型材料,新技术标准、新设计等,以现时价格购置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全新车辆所支付的全部成本。 在进行重置成本计算时,应选用更新重置成本。 如果不存在更新重置成本,则再考虑用复原重置成本。

影响车辆价值量变化的因素: (1)机动车辆的实体性贬值 实体性贬值也叫有形损耗,是指机动车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物理和化学原因而导致的车辆实体发生的价值损耗,即由于自然力的作用而发生的损耗。 (2)机动车辆的功能性贬值 功能性贬值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的车辆贬值,即无形损耗。 (3)机动车辆的经济性贬值 经济性贬值是指由于外部经济环境变化所造成的车辆贬值。 外部经济环境,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市场需求、通货膨胀、环境保护等。 外界因素对车辆价值的影响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对车辆价值影响还相当大,所以在旧机动车的评估中不可忽视。 (二)重置成本法的估价计算 1、估价模型 模型1: 被评估车辆的评估值=更新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

土地估价:市场比较法试题及答案

土地估价:市场比较法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类似区域是指与待估宗地所隶属的相邻区域相类似的、不在同一供需圈的其他区域。() 2.以一个标准宗地或条件俱佳的土地为基准,把交易案例和待估土地均与其逐项比较,然后将结果转化为修正价格,此方法为直接比较。() 3.运用市场比较法测算的价格能反映近期市场行情,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4.市场比较法估价程序先后为收集交易资料、确定比较案例、修正、确定土地价格。() 5.选择比较交易案例,一般应选择4年内成交的不动产交易案例,最长不超过5年。() 6.正常和非正常交易均可作为比较交易案例,通过修正予以运用。() 7.宗地用途虽不同,但影响其价格的区域因素却是一样的。() 8.土地使用年期属于个别因素。() 9.市场比较法评估地价时,需对交易案例依次进行个别、区域、期日、情况修正。()10.比较案例选定以后,还应根据各案例的情况,建立价格比较基础。() 11.用来比较的交易案例应与待估土地处于具有相同特性的不同区域,或处于不同供需圈的类似地。() 12.可通过公式“情况修正后的交易案例价格一比较交易案例价格×比较案例宗地情况指数/待估宗地情况指数”对交易案例进行情况修正。() 13.商服用途的宗地,其所临道路若为交通型干道或生活型干道,其利用效用会产生很大差异。() 14.采用市场比较法评估宗地抵押价格时,可选用买卖交易实例作为比较案例。()15.容积率是指建筑面积与占地面积的比率。() 16.估价期日是指决定待估土地价额的基准日期。() 17.运用市场比较法,可评估土地价格、建筑物价格,还可评估土地及建筑物为一整体的价格。() 18.某宗地1998年9月的价格为2000元,1998年9月至2001年9月该市地价指数上涨15%,若其他情况不变,则该地块在2001年9月的价格应为2600元。()19.在采用市场比较法评估土地价格时,若某正常交易案例的价格为1000元/m2,设其区域条件指数为100,评估对象的区域条件与之相比指数为110,则经区域因素修正,评估对象的价格为1100元/m2。() (二)单项选择题 1.市场比较法是在求取一宗待评估土地的价格时,根据(),将待估土地与在较近时期内已经发生交易的类似土地交易实例进行比较对照,并根据后者已知的价格,参照该土地的交易情况、期日、区域以及个别因素等差别,修正得出待估土地评估时日地价的方法。 A.类似原则B.相关原则C.等同原则D.替代原则 2.市场比较发育地区的经常性交易的土地价格的评估适用()。 A.市场比较法B.成本逼近法c.剩余法D.收益法 3.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与整个宗地面积之比为()。 A.建筑密度B.容积率c.利用率D.有效面积系数 4.市场比较法是通过已发生交易案例的价格求算待估土地价格,所以所求价格也称为()。

2021土地估价实务基础-多项选择_1110(精选试题)

土地估价实务基础-多项选择 1、估价要考虑()等因素对土地收益的影响。 A.社会经济发展 B.土地利用方式 C.土地预期收益 D.土地利用政策 E.地块大小 2、估价师接受估价业务后,首先必须决定估价的基本项目包括()。 A.确认评估对象 B.估价方案 C.约定现场勘察时间 D.议定评估收费 E.确定委托方估价的目的 3、评估对象土地上有建筑物评估土地价格可采用()。 A.市场比较法评估土地价格 B.利用剩余法从不动产总售价中扣除建筑物现值,推求土地价格 C.市场比较法评估的整个不动产价格,扣除成本法评估的建筑物价格 D.收益还原法评估的整个不动产价格,扣除成本法评估的建筑物价格 E.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评估土地价格

4、土地价格是土地在()的价格。 A.某一权利状态下 B.某一时点 C.某一土地利用方式 D.某一经营管理水平下 5、根据土地估价原则,()应成为估价的主要依据。 A.既往收益 B.实际收益 C.客观收益 D.预期收益 6、评估对象土地上无建筑物评估土地价格可采用()。 A.市场比较法评估土地价格 B.收益还原法评估土地价格 C.路线价估价法评估土地价格 D.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评估土地价格 E.采用比较法预估开发完成后房地销售总金额,再采用剩余法扣减建筑成本、利润及税金等,推求土地价格 7、土地估价的使用方向包括()。

A.为土地权利转移进行土地估价 B.为法律诉讼进行土地估价 C.为他项权利设定进行土地估价 D.为土地开发与整理进行土地估价 E.为投资顾问与决策进行土地估价 8、土地估价要考虑()等因素对土地收益的影响。 A.社会经济发展 B.土地利用方式 C.土地预期收益 D.土地利用政策 E.地块大小 9、土地估价中的替代原则是指土地价格水平()。 A.由具有相同性质的替代性土地的价格所决定 B.由最了解市场行情的买卖者按市场交易案例相互比较后所决定 C.可通过比较地块的条件和使用价值来确定 D.根据过去实际收益的高低来确定

土地估价师考试模拟试题(一)

土地估价师考试模拟试题(一) 一.判断题(共20题,题号1~20,每题1分,共20分。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或错误, 并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认为正确的涂”√ “,认为错误的涂”×”.答题错误倒扣1分,本题总得分最多扣至0分) 1.与工业产品一样,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也是由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估算土地纯收益时,不仅要考虑有形收益,还要考虑各种无形收益。 3.城镇土地等应与现行行政建制相协调,在省及省级以下的同一行政区域内,行政级别较高的城市土地等不宜低于行政级别较低的城市。 4.有两相邻地块,原用途一块为水田,一块为荒地,开发后作为住宅用地。水田由于征地成本高,因而土地价格高,而荒地由于征地成本低,因而土地价格低。 5.根据马克思地租理论,农产品的生产价格由中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决定。 6.运用收益还原法公式测算地价时,未来各年的还原率应当相等。 7.利用城镇主城区土地市场交易资料验证土地分等初步方案时,宜以涉及城镇数量最多的相应类型土地的总平均价格为主要分等依据。 8.采用市场比较法评估某宗住宅用地的使用权价格,所选比较实

例的土地剩余使用年期为xx年,待估宗地的剩余使用年期是xx年,如果其他因素条件均相同,则待估宗地的土地价格比比较实例的土地价格低20%。 9.采用成本逼近法进行地价评估,其中的土地取得费是指因土地所有权由农民集体所有转为国家所有而发生的费用。 10.建筑物的主体折旧率与附属设备的折旧率之和等于建筑物的综合折旧率。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镇土地估价规程》于20xx年11月12日发布,自20xx年1月1日起实施。 12.采用市场比较法进行地价评估时,如果个别因素中各因子的条件修正系数是在确定因素修正总幅度的基础上进行因子分解后确定的,则应采用因子修订系数加和的方式确定因素修正幅度,进而确定因素条件指数和因素修订系数。 13.采用成本逼近法评估地价时,土地取得费及其税费利息是以整个取得费为基数,计息期为整个开发期的一半。 14.路线估价价法计算公式的表现形式是:宗地总价=路线价×深度百分率×其他条件修正额×宗地面积。 15.国有土地使用权期满,土地使用者应交还土地使用证,并依照规定办理注销登记,该土地上的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由国家考虑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补偿。 16.在对基准地价评估所需的样点地价资料进行出让年期修正时,没有明确使用年期的,应按无限年期使用权价格修正到法定最高出让

土地评估市场法参考

一、市场比较法与估价过程 根据《城镇土地估价规程》以及估价对象的具体条件、用地性质及估价目的,结合估价师收集的有关资料,考虑到当地地产市场发育程度,选择估价方法。 由于澳头镇土地成交市场比较活跃,同类土地交易案例比较多,可采用市场比较法求取土地价格。市场比较法是将估价对象与在估价时点近期有过交易的类似土地进行比较,对这些类似土地的已知价格做适当修正,以此估算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 根据本公司所掌握的市场资料,采用土地交易中的替代原则,选取与估价对象所属土地具有相关性的案例,并分别进行实地勘察,做出交易情况、交易期日、区域因素与个别因素的修正,计算估价对象价格。 1. 选取案例 通过对澳头镇土地交易市场的调查,选取近期同一供需圈内邻近地区的三个交易案例进行比较。 案例A: ·地点:澳头猪仔潭 ·时间:2004年9月 ·用途:商住 交易价格为地面单价470元/平方米。地块为“三通一平”熟地;规划容积率,剩余土地使用年限63年,土地面积5451平方米。 案例B: ·地点:澳头镇澳霞大道边 ·时间:2004年8月 ·用途:商住 交易价格为地面单价420元/平方米。地块为“三通一平”熟地;规划容积率,剩余土地使用年限60年,土地面积7200平方米 案例C: ·地点:澳头镇国税局边 ·时间:2004年9月

·用途:商住 交易价格为地面单价520元/平方米。地块为“三通一平”熟地;规划容积率,剩余土地使用年限65年,土地面积11900平方米 2.比较因素选择 依据估价对象的区域条件及个别条件,采用市场比较法时选择的比较因素主要有:交易时间、交易方式、土地位置、土地用途、土地级别、土地使用年限、交通条件、集聚程度、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宗地形状、地上容积率、工程地质条件、公交便捷程度、土地利用难易程度。 (1)用途:指土地的合法规划用途; (2)土地使用年限:指土地的合法有效可使用年限; (3)交易时间因素:指由于时间的因素房地产交易价格会不同; (4)交易情况因素:指房地产交易中交易双方的公开、公平及客观程度等; (5)区位因素:区域因素主要有位置、用途、距市中心距离、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状况、环境质量等; (6)个别因素:个别因素主要有地势、地貌、宗地形状、宗地面积、宗地容积率。 3. 比较因素条件说明 将以上案例与待估宗地进行分析比较,并作具体的因素条件说明(见表一)。 表一:因素条件说明表

土地评估技术要点

各种用途土地价格评估技术要点 (一)主要用途土地价格评估技术要点 1、居住(普通居住、高档公寓、独立别墅)用地的评估 评估居住用地地价时,主要技术要点有: (1)客观合理的选择影响居住用地地价的影响因素 居住用地受环境条件、交通条件、市政配套设施等因素影响比较大。 (2)估价方法选择 宜选用市场比较法、剩余法、收益还原法和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对新开发完成的居住用地,可以使用成本逼近法。 ◆居住用地的出让和转让案例比较多,尤其是房地产交易市场比较发育、成熟、规范的区域,适宜选用市场比较法评估地价。 ◆居住房屋的交易量大且类型多样,既有房屋的出售信息,也有房屋的出租信息,适宜选用剩余法评估地价。 ◆全国各地大多数县(市),甚至乡镇均已完成基准地价的测算工作。 (3)估价技术要点及处理方法 A、评估别墅等独立住宅用地,重点分析:城镇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居民生活方式、地区经济增长、财政经融状况与利率水平、景观、人文环境、建筑密度、间距、容积率、绿化率等因素对地价的影响。首选市场比较法,如极具特殊性则不以采用。 B、评估高档公寓用地,重点分析:居民生活方式、人文环境与景观、基础设施与公用设施状况、交通通达度、规划限制、容积率、地形条件等因素对地价的影响。首选市场比较法,辅之以受益还原法、假设开发法、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 C、评估普通居住用地,重点分析:城镇人口数量与家庭规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居民住房条件、政府的住房消费政策与住房金融政策、区域位置、交通便捷程度、基础设施与公用设施状况、规划限制、容积率、宗地面积、地形及地质条件等因素对地价的影响。首选市场比较法,辅之以受益还原法、假设开发法、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对新开发土地可以用成本逼近法。 D、对于待拆迁改造的危旧居住用地,如无特殊需要一般不得依现状用途评估,

土地估价理论方法_模拟试题二_2013年版

1、按生产方式分类的土地价格不包括()。 A:理论价格 B:协议价格 C:评估价格 D:交易价格 答案:B 2、土地价格按()分类,可分为拍卖价格、招标价格、协议价格、挂牌价格。A:使用目的 B:土地的存在形态 C:土地交易的方式 D:表示方法 答案:C 3、影响土地区位的主要因素为()。 A:社会经济因素 B:自然因素 C:行政因素 D:以上三种因素的综合 答案:D 4、工业区位论认为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有()。 A:运输成本

B:工资因素 C:集聚与分散因素 D:三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答案:D 5、级差地租I是指由于()所创造的超额利润所转化的地租。 A:利用肥沃土地 B:利用位置较好的土地 C:追加投资 D:利用肥沃程度和位置较好的土地 答案:D 6、根据杜能区位理论的内容,杜能圈的第二圈为()。 A:草田轮作区 B:林业区 C:谷物轮作区 D:自由农作区 答案:B 7、金融状况是否活跃和稳定反映了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金融最核心的是()。 A:货币供给量 B:投资水平

C:经济规模 D:经济效率 答案:A 8、土地功能实现的基本条件是()。 A:交通条件 B:基础设施 C:繁华程度 D:环境质量 答案:B 9、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是()形成的根本原因。 A:经济地租 B:绝对地租 C:商业地租 D:级差地租 答案:B 10、由中心地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称为中心地职能。中心地职能不包括中心地()方面的活动。 A:服务业 B:社会 C:文化

D:制造业 答案:D 11、申报地价是由()。 A:土地出让方和受让方向有关方面申报的地价 B:土地所有人向有关机关申报的地价 C:下级向上级申报的地价 D:用地单位或个人向政府申报的地价 答案:D 12、根据总报酬、平均报酬和边际报酬,可以将生产划分为()个阶段。A:5 B:4 C:3 D:2 答案:C 13、城镇土地定级中,商服繁华影响度是指()。 A:某一区域的商服繁华程度 B:某一区域受各级商服中心的影响程度 C:市级商服中心对各级区域的影响 D:商服中心的优劣 答案:B

土地估价报告市场比较法(工业)模板201X.09.26

(一)市场比较法 指求取一宗土地的价格时,根据替代原则,将待估土地与较近时期内已经发生了交易的类似土地实例加以比较对照,并依据后者已知的价格,参照该土地的交易情况、期日、区域因素、个别因素以及使用年期等差别,修正得出估价对象的价格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P=P B×A×B×C×D×E 式中:P—待估宗地价格 P B—比较实例价格 A—待估宗地交易情况指数/比较实例宗地交易情况指数 B—待估宗地估价期日地价指数/比较实例宗地交易日期地价指数 C—待估宗地区域因素条件指数/比较实例宗地区域因素条件指数 D—待估宗地个别因素条件指数/比较实例宗地个别因素条件指数 E—待估宗地使用年期修正指数/比较实例使用年期修正指数 1、比较实例选择 (1)收集宗地交易实例 根据地块位置、面积、用途、成交时间、地块条件、使用年期、交易条件、影响地价的区域和个别因素、土地价格及内涵等因素,按照替代原理,并符合用途相同、交易类型相同、区域类似等因素的要求,估价人员从中国土地市场网中选取交易实例。详见下页表:(2)确定比较实例 在上述交易实例中,根据《城镇土地估价规程》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地价评估技术规范(试行)》(抵押的不需要此文件)的规定,按照比较实例数量应达到3个以上(含3个)且估价期日距比较实例的交易日期原则上不超过3年、与待估宗地条件相似性大于差异性、与待估宗地用途相同、土地条件基本一致、属同一供需圈内相邻地区或类似地区的正常(或可修正为正常)交易实例为原则,选择

了以下三个比较实例:

. 可编辑范本

比较实例1:郑州科步科技有限公司 该宗地位于红松路西、化工路辅道北,于2015年10月21日由郑州科步科技有限公司以挂牌方式取得,地块编号为2015-62,用途为工业用地,容积率大于1.6,出让年限50年,出让总面积5965.38平方米,总成交价款333万元,单价558.22元/平方米。土地开发程度为宗地外部“七通”(通路、通电、通讯、供水、排水、通气、通暖)、内部“场地平整”。 比较实例2:瑞驰有限公司 该宗地位于化工路北、白松路东,于2015年10月12日由瑞驰有限公司以挂牌方式取得,地块编号为2015-56,用途为工业,容积率大于1.6,出让年限50年,出让总面积150471.57平方米,总成交价款7795万元,单价518.04元/平方米。土地开发程度为宗地外部“五通”(通路、通电、通讯、供水、排水)、内部“场地平整”。 比较实例3:郑州力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该宗地位于化工路辅道北、白杨路东,于2014年11月14日由郑州力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以挂牌方式取得,地块编号为2014-145 号,用途为工业,容积率大于1.6,出让年限50年,出让总面积25993.41平方米,总成交价款1347万元,单价518.21元/平方米。土地开发程度为宗地外部“五通”(通路、通电、通讯、供水、排水)、内部“场地平整”。 开发程度的修正:比较实例1为宗地外“七通”(通路、通电、通讯、供水、排水、通气、通暖)、比较实例2和比较实例3为宗地外“五通”(通路、通电、通讯、供水、排水)内部“土地平整”。待估宗地为宗地外“七通”(通路、通电、通讯、供水、排水、通气、通暖)、内部“土地平整”。开发程度不同需进行修正,参照郑州市市区土地平均开发费用,开发费分别为通气30元/平方米,通暖30元/平方米,通路35元/平方米,供水15元/平方米,排水15元/平方米,通电25元/

房地产估价之成本法

第六章成本法 教学时数:6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掌握成本法的基本公式,掌握建筑物的重新构造成本与折旧,掌握建筑物减价修正额的估算方法教学重点:建筑物减价修正额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建筑物的重新构造成本与折旧方法 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 第一节基本原理 一、成本法的称呼 原价法、承包商法、成本逼近法、旧房评估方面称重置成本法、重建成本法 二、概念 成本法是指以开发或建造估价对象房地产或类似房地产所需的各项必要费用之和为基础,再加上利润和应纳税金得出估价对象房地产价格的一种估价方法,积算价格。 三、理论依据 从买方的角度看,是替代原理;从卖方的角度看,生产费用价值论。 四、适用条件与对象 ——特别适用于既无收益又很少交易的学校、图书馆、医院、政府办公楼、军队营房、公园等公共建筑、公益设施。 ——单纯建筑物 ——独立或狭小市场上无法运用市场法进行估价的房地产 估价时须用客观成本,不能用实际成本 五、一般步骤: 1、搜集有关成本、税费、开发利润等资料 2、估算重置价格或重建价格 3、估算折旧 4、求出积算价格 第二节房地产价格构成 房地产价格的一般构成(采用成本法) 1、土地取得费用 ——征地费和“房屋折迁安置补偿费” ——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地价款 ——有关土地取得的手续费及税金 2、开发成本 ——勘察设计和前期工程费 ——基础设施建设费 ——安装工程费 ——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费 ——开发过程中的税费 3、管理费用 主要是指开发费和开发过程中管理人员工资等 4、投资利息 5、销售税费 ——销售费用:广告费、代理费 ——销售税金及附加:营业税、城市建设税、教育附加 ——其他销售税费:由卖方负担的印花税、交易手续费、产权移转登记费 6、开发利润 第三节基本公式 一、基本公式: 房地产价格=重新构建价格-折旧

《土地估价理论与方法》模拟题-市场比较法

《土地估价理论与方法》模拟题-市场比较法[判断题] 1、采用市场比较法评估某宗住宅用地的使用权价格,所选比较案例宗地的剩余使用权年期为xx年,待估宗地为xx年,在其他因素均相同的情况下,则待估宗地的土地价格比比较案例的土地价格低20%( x ) 解析:这类小题不值得去计算,因此主要靠对土地使用权年期修正方法的理解来进行判断。由于年期修正系数的公式为k=[1-1/(1+r)m]/ [1-1/(1+r)n],直观上就能看出,它不是xx年和xx年的简单比较,还需要参数r,所以不可能直接得出固定结果,因而无需计算就可判断为错。再说算也没法算出来的,缺一个参数嘛。 2、采用市场比较法时,若区域因素中个因子的条件修正系数是在确定因素修正总幅度的基础上进行因子分解后确定的,则应采用因子修订系数加和的方式确定因素修正幅度,进而确定因素条件指数和因素修订系数( v ) 3、只要由交易案例资料,市场比较法就可用于不动产的买卖、租赁、抵押等各种交易形式的价格及租金确定( x ) 4、在利用市场比较法评估土地价格时,方法应用上要选择同类型的土地交易案例,修正时所考虑的因素也要以影响土地利用效益的因素为主( v ) 5、间接比较是以待估土地的状况为基准,把各交易案例与其逐项比较,然后将比较的结果转化为修正价格( x )

6、类似土地是指土地所在区域的区域特征,以及影响地价的因素和条件都与待估土地相同的土地( x ) 7、在一定宽度条件下,地块临街深度越深,土地效用越差;地块临街深度越浅,土地效用越好( x ) [单项选择题] 1、某城市地价指数为19xx年100、19xx年110、20xx年125、20xx年140、20xx年180,若该市某宗地19xx年1月1日地价为1000元/平方米,那么20xx年1月1日的地价为( c )元/平方米。 a. 1800 b. 1286 c. 1636 d. 1440 2、甲宗地楼面地价为800元/平方米,建筑容积率3,乙宗地楼面地价为1000元/平方米,建筑容积率5,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两宗土地的总价相比( c ) a. 甲等于乙 b. 甲大于乙 c. 甲小于乙 d. 无法判定 3、采用市场比较法进行招标底价评估时,选择的某交易案例为协议方式交易,成交价格1000元/平方米,如果交易方式修正为:协议0.5,招标0.75,拍卖1.0,则修正后的交易案例地价为( b )元/平方米。

一成本法估算房屋的价值

一)、成本法估算房屋的价值 成本法是求取估价对象在估价时点的重置价格,扣除折旧,以此估算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的方法。 成本法的基本公式为: 建筑物价格= 建筑物重置价格- 折旧= 建筑物重置价格×成新率 1、开发成本 估价对象房产为砖混结构五层楼房,建造年代不详。其房产总建筑面积为2956.66 m2;本估价报告采用重置成本法评估房屋价格,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⑴建筑安装工程费 建筑安装工程费包括直接费、间接费及工程造价的全部费用,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资料和博白县有关建安工程预算定额和费用定额等造价文件及近期造价指标, 结合估价对象建筑结构、设计标准、装饰水平确定其单位建筑面积造价为350元/M2。 ⑵勘察设计和前期工程费 前期工程费包括勘察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报建费等,取总建安费的10%,则勘察设计和前期工程费:350×10% =35元/m2 ⑶基础设施建设费 包括建造区内的道路、供水、供电、排水、排污、照明、绿化、环境卫生等费用,约为建安费的5%。则基础设施建设费为:350×5% ≈18元/m2 ⑷公用配套设施建设费 包括建造各种非营业性的公用配套设施的建设费用,约为建安费的

8%,则公用配套设施建设费为:350×8% =28元/m2 ⑸开发过程中的税费及不可预见费 包括开发过程中的各种不可预见费用,约为建筑安装工程费的5%,则开发过程中的及不可预见费税费为:350×8% =28元/m2 ⑹估价对象开发成本为⑴~⑸之和,即: ⑴+ ⑵+ ⑶+ ⑷+ ⑸=350+35+18+28+28= 459元/m2 2、管理费用 主要包括开办费和开发过程中管理人员工资等,约为开发成本的8%,则管理费用为:459×8% ≈37元/ m2 3、投资利息 以1项和2项为基础,开发期为1年,现行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为5.58%,假设各项费用在开发期内均匀投入,则投资利息为: [1+2]×[(1+i)0.5-1] =[459+37]×[(1+5.58%)0.5-1]≈14元/m2 4、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以上述1项、2项、3项、之和的3%计算为: (459+37+14)×3%≈15元/m2 5、销售税费 销售税费以上述1项、2项、3项、4项之和的5.5%计算为: [1+2+3+4]×5.5% =[459+37+14+15]×5.5% ≈29元/m2 6、开发利润

房地产估价之市场比较法

房地产估价之市场比较法

第四章市场比较法 教学时数:6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市场比较法的基本原理,掌握交易实例的收集与可比实例的选取,掌握估价对象房地产比较修正,掌握市场比较法应用举例与分析 教学重点:交易实例的收集与可比实例的选取 教学难点:估价对象房地产比较修正 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案例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基本原理 一、市场法的概念 1、市场法又称为市场比较法,交易实例比较法,买卖实例比较法,市场资料比较法,现行市价法等,简称为市场法或者比较法,是指将估价对象房地产与在估价时点的近期发生了交易的类似房地产加以比较对照,对这些类似房地产的成交价格做适当的处理来求取估价对象房地产价值的方法。 2、市场法是房地产估价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很成熟的方法,其本质是以房地产的市场交易价格为导向求取估价对象的价值。 ——类似房地产:在用途、建筑结构、所处

地区等方面,与估价对象房地产相同或相类似的房地产 ——估价对象房地产:一个具体项目中需要估价的房地产 ——前提:交易市场已经形成——比准价格 3、理论依据:替代原理 4、公式:待估宗地价格=比较案例宗地价格×交易情况修正系数×估价期日修正系数×区域因素修正系数×个别因素修正系数 二、适用条件与对象 适用:房地产市场较为发达情况,也就是要在同一地区或同一供求范围内的类似地区中,与估价对象房地产相类似房地产的交易较多时,才是有效方法。 不适用的情况: ——没有房地产交易的地方 ——在农村等房地产交易较少的地区 ——某些类型很少见的房地产,或交易实很少的房地产,如古建筑 ——难以成为交易对象的房地产,如教堂、寺庙 另外,对估价人员要求: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需要进行交易情况,交易日期,区域因素和个别情况的修正) 三、市场比较法的操作步骤 ①搜集交易实例②选取可比实例

土地估价市场比较法例题

市场比较法作业 又知,可比实例乙、丙的付款方式均一次付清,可比实例甲为分期付款:首期96万元;第一年末72万,月利率1%;第二年末72万,月利率1.05%。2002年8月初人民币与美元的市场汇价为1:.8.5,2003年8月初的市场汇价为1:.8.3。该类房地产人民币价格2001年逐月下降0.8%,2002年逐月上涨1.0%,2003年逐月上涨1.2%。又知1m2=10.764平方英尺。试利用上述资料评估该房地产2003年8月初的正常单价(如需计算平均值,请采用简单算术平均值)。 解:(1)建立价格可比基础: 甲一次付清总价() ()() )(2162653%05.11%11720000 %11720000 96000012 12 12 元=+?++ ++ = 甲单价=2162.65(元/m 2) 乙单价=300×8.5=2550(元/m 2) 丙单价=2430000÷9687.6×10.764=2700(元/m 2) (2)计算比准价格 比准价格甲()()())/(19.2722%2.11%0.11%8.019510065.216227 123m 元=+?+?-?? = 比准价格乙()())/(34.2856102100%2.11%0.11100100255027 5m 元=?+?+??= 比准价格丙())/(22.2762105 100%2.11100100270026 m 元=?+??= (3)将上述三个比准价格的简单算术平均数作为比较法的估价结果 估价对象价格(单价)=(2722.19+2856.34+2762.22)÷3=2780.25(元/m 2) 上表中各百分数均是以估价对象为标准,正数表示比估价对象好,负数表示比估价劣。2002年6月1日到2003年3月1日,该类房地产市场价格每月平均比上月上涨1.5%。以3月1日为基准,以后每月递减1%,试利用上述资料评估该房地产2003年10月1日的正常价格。 解:(1)计算比准价格 比准价格A ()()() 25 /77.380999 100100100103100%171%5.11981003800m 元=????-?+?? = 以3月1日为基准,以后每月递减1%,则2003年3月1日到2003年10月1日之间的价格指数分别 为100、99、98、97、96、95、94、93。

房地产估价之市场比较法资料讲解

第四章市场比较法 教学时数:6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市场比较法的基本原理,掌握交易实例的收集与可比实例的选取,掌握估价对象房地产比较修正,掌握市场比较法应用举例与分析教学重点:交易实例的收集与可比实例的选取 教学难点:估价对象房地产比较修正 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案例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基本原理 一、市场法的概念 1、市场法又称为市场比较法,交易实例比较法,买卖实例比较法,市场资料比较法,现行市价法等,简称为市场法或者比较法,是指将估价对象房地产与在估价时点的近期发生了交易的类似房地产加以比较对照,对这些类似房地产的成交价格做适当的处理来求取估价对象房地产价值的方法。 2、市场法是房地产估价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很成熟的方法,其本质是以房地产的市场交易价格为导向求取估价对象的价值。 ——类似房地产:在用途、建筑结构、所处地区等方面,与估价对象房地产相同或相类似的房地产 ——估价对象房地产:一个具体项目中需要估价的房地产 ——前提:交易市场已经形成——比准价格 3、理论依据:替代原理 4、公式:待估宗地价格=比较案例宗地价格×交易情况修正系数×估价期日修正系数×区域因素修正系数×个别因素修正系数 二、适用条件与对象 适用:房地产市场较为发达情况,也就是要在同一地区或同一供求范围内的类似地区中,与估价对象房地产相类似房地产的交易较多时,才是有效方法。 不适用的情况: ——没有房地产交易的地方 ——在农村等房地产交易较少的地区 ——某些类型很少见的房地产,或交易实很少的房地产,如古建筑 ——难以成为交易对象的房地产,如教堂、寺庙 另外,对估价人员要求: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需要进行交易情况,交易日期,区域因素和个别情况的修正) 三、市场比较法的操作步骤 ①搜集交易实例②选取可比实例 ③建立价格可比基础④进行交易情况修正 ⑤进行交易日期修正⑥进行区域因素修正 ⑦进行个别因素修正⑧求出比准价格 第二节搜集交易实例 应具有充足的初级资料——尽可能搜集较多的交易实例,是运用此法的先决条件,如果太少,不仅会影响准确性、客观性,甚至会使市场法无法使用。搜集交易实例要日积月累,时刻留意。 一、途径 1、查阅政府资料 2、报刊租售信息 3、以购买者身份与经办人、交易当事人洽谈 4、交易展示会 5、同行相互提供 6、其他途径:如向当事人、四邻、经纪人、房地产登记代理人、金融机构、司法机关等调查了解 二、搜集交易实例的内容

土地估价基本方法

土地估价基本方法 土地价格评估的基本方法有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成本逼近法、剩余法和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另外路线价法也是土地价格评估中常用的方法。 (一)市场比较法 市场比较法是土地估价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估价方法之一,也是国际上通用的基本估价方法。市场比较法是根据市场替代原理,将待估土地与具有替代性的,且在近期市场上交易的类似土地进行比较,并对类似土地的成交价格作适当修正,以此估算带估土地客观合理价格的方法。市场比较法的理论依据是替代经济原理。根据经济学理论,在同一市场上,对于具有相同效用的商品,应该具有相同的市场价格,即具有完全的替代关系。在同一市场上具有替代关系的两个以上商品会因为相互竞争而使其价格相互牵制而趋于一致。市场比较法就是通过对具有替代关系的类似土地的交易价格进行修正,求得待估宗地的价格。 基本公式: Vd=Vb x A x B x D x E Vd—待估宗地的价格 Vb—比较实例宗地价格 A—待估宗地情况指数 / 比较实例宗地情况指数 = 正常情况指数 / 比较实例宗地情况指数 B—待估宗地估价期日地价指数 / 比较实例宗地交易日期地价指数 D—待估宗地区域因素条件指数 / 比较实例宗地区域因素条件指数 E—待估宗地个别因素条件指数 / 比较实例宗地个别因素条件

指数 归结起来看,这种方法是在两个可比的土地商品之间按照它们的情况指数、价格指数、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的比值来确定待估地的价值。 (二)收益还原法 收益还原法又称收益法、收益资本化法、地租资本化法等。是将待估土地未来正常年纯收益,以一定的土地还原利率还原,以此估算带估土地价格的方法。由于土地具有永续性,因而人们可以期待外来的土地收益。当把这未来若干年延续而不断取得的土地纯收益以一定的还原利率折现为现在的价值时,它就表现为土地价格。从理论上讲,具有永续性的财产都可以出售,即都有市场价格。而这个市场价格也就是财产的现值,亦即等于其未来纯收益的折现价值。其简单意义就是,投资购买一块土地而获得的纯收益,在价值上等于将这笔投资存入银行而每年获得的利息量。这就是收益还原法的基本原理。 由于土地收益是不同生产要素组合的结果,土地只是其中的要素之一,还有人类劳动、资本、管理和科学技术等,因此,土地纯收益是在土地收益中扣除非土地收益的贡献量,或其应得的报酬后的余额。这种土地纯收益是因食用土地而带来的,理应归土地所有者所有,因此,它就是地租。 收益还原法一土地纯收益的确定为前提,因此,它只适用于由收益的土地和建筑物或房地产的估价。 基本公式: 土地收益为无限年期 V= a / r

土地估价方法——估价案例及报告

土地估价案例与报告精讲班第10讲讲义 三、估价方法 估价方法的应用应根据估价对象和估价目的,选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估价方法进行估价。有条件选用市场比较法进行估价的,应以市场比较法为主要的估价方法;收益性房地产的估价,应选用收益还原法作为其中的一种估价方法;具有投资开发或再开发潜力的土地的估价,应选用剩余法(假设开发法)作为其中的一种估价方法;其中居住用地宜选用市场比较法、剩余法、收益还原法、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对新开发完成的居住用地可以使用成本逼近法;工业用地宜选用市场比较法、成本逼近法和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在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收益还原法;商服用地宜选用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剩余法和和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综合用地宜选用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剩余法。 四、主要技术参数选择 1.市场比较法主要技术参数确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1)因素指数幅度要与当地公布或采用的基准价报告中的宗地因素条件修正系数表中的内容相同或相近,且修正幅度应参考基准地价计算宗地地价的因素修正系数表中的幅度。 (2)指标量化要科学合理。在确定修正幅度时,不同用途,其地价影响因素、影响程度不同。如住宅用地,对公共交通便捷度的要求较高,修正幅度可定高些;道路通达度对住宅用地有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如交通便捷度大,即其权重相对较小,修正幅度可定低一些。工业用地道路通达度的对地价影响程度大,公共交通便捷度对其地价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应充分考虑。 2.收益还原法主要技术参数确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具体说明实际总收益和客观总收益及估价时采用的收益额和相应的条件,容易出现的问题有: A.收益的确定不是采用客观收益,而是采用实际收益; B.收益不是长期可固定取得的收益,也不是安全可靠的收益; C未明确收益内涵、取得收益的方式; D.忽略了其他衍生收益,如租赁过程中承租方所支付押金的利息收益、企业经营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销售收益等; 已未考虑房屋的闲置(即空房损失等)。 (2)总费用中涉及到的项目和条项标准,要具体说明其确定的依据、确定方法和各项参数的选取标准,容易出现的问题有: A.未考虑收益的方式,盲目地确定费用; B.确定年折旧费时,缺少对房屋结构、耐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残值率等说明,同时在计算年折旧费时,对折旧年限把握不准; C.将利息计入总费用中。 (3)说明纯收益的测算依据和方法。 (4)明确说明还原利率(土地还原利率、建筑物还原利率、综合还原利率)的确定方法、依据和具体标准。 (5)明确说明土地使用年限、收益还原公式选取和收益价格确定; 3.剩余法(假设开发法)主要技术参数确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1)通过分析估价对象条件、利用现状等,考虑到规划利用及管理等限制条件,确定土地的最佳利用方式。应包括确定土地的用途、建筑物容积率、土地覆盖率、建筑高度等项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