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例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感染分析
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病例荟萃分析

综述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病例荟萃分析陈 博, 杨 威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造血干细胞移植; 荟萃分析中图分类号:R 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 7708(2011)03 0237 04Cyto megalovirus i nfecti ons after he m otopoietic ste m cell transplantation i n l eu ke m i a patients :a m eta analysis of clinical casesC HE N Bo ,Y ANG W ei . (D e p art m ent of H e ma tology,Shengjing Affiliated H os p ital of China M ed ical Universit y ,Shenyang 110022,China)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血液内科,沈阳 110022。
作者简介:陈博(1985 ),女,硕士在读,主要从事白血病诊断与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通信作者:杨威,E m ai:l yangw @sj hosp i ta.l org 。
造血干细胞移植(hc m atopo ietie ste m ce ll trans plantati o n ,H SCT )是目前根治白血病的有效方法,但是移植后并发症是患者主要死因,巨细胞病毒(C MV)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病死率较高。
影响发生率的易感因素包括异基因移植尤其是半相合、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GVHD )尤其是急性GVHD 、化疗次数、去T 细胞移植、强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供受者移植前C MV I gG 阳性移植、移植时身体状态欠佳者移植、女性供者、预防GVHD 的预处理、高剂量TB I 等。
国内的诊断标准多以C MV 抗原血症(C MVpp 65)阳性,血清学显示C MV I gG 、I g M 均(+),组织和体液分离出病毒,C MV DNA 检测阳性,C MV I gG 效价高于正常4倍以上等,这也是国际公认的检测HC MV 活动性感染的标准方法。
与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关的感染

与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关的感染Raymond Liang香港玛丽医院血液和肿瘤科引言感染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致病和致死的常见原因。
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先前的感染、异体对抗自体移植、未配对或配错的移植、病情的严重程度、移植物对抗宿主疾病和及其的治疗、中心置管的使用、黏膜炎等等。
在这篇文章,我想强调4种感染:乙肝、BK病毒、非结核分枝杆菌和真菌。
乙肝病毒感染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是一种在亚洲许多地方流行的疾病。
例如,在香港,至少有10%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接受者是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核心抗体阳性(HBcAb)。
人们普遍认同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强烈的免疫抑制一般会导致HBV的反应。
这可能导致严重的肝衰竭,和非常高的死亡率。
强烈的免疫抑制增加了肝脏的病毒负荷。
一旦患者的免疫功能恢复,对病毒负载细胞的免疫性破坏将会导致严重的肝脏损伤。
因此HBV反应通常在移植后几个月发生。
现在推荐对所有的接受造血干细胞(HSC)移植的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患者尽早进行提前的抗病毒治疗。
血清HBV水平是一个筛选患者和诊断病毒反应的好办法。
拉米夫定是常用药物,并且非常有效。
最佳的抗病毒疗程还不确定,但是该药应该在所有免疫抑制终止之后继续使用至少3个月。
对于移植患者也有推荐长达一年的疗程。
移植前的高HVB-DNA水平是一个高危因素。
然而拉米夫定仍然有接近10%的治疗失败率。
这一般与耐药性的发展(YMDD突变)和治疗时间超过1年有关。
人们期待新一代抗HBV药物会更加有效。
这些药物被推荐早期使用,但是临床资料仍然缺乏。
阿德福韦耐药性低,且对于对拉米夫定的耐药的HBV是有效的。
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替诺福韦都比拉米夫定更有效。
然而,替比夫定也有一个相对较高的耐药的发生率。
对于对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耐药的HVB,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的药效也降低了。
另一方面,替诺福韦对于刚刚开始治疗和已经接受治疗的患者都有较高的疗效。
HBV反应也可能发生在表面抗原阴性,但是表面抗体/核心抗体(HBaAb/HBcAb)阳性的患者中。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真菌感染病例分析

者移 植后 合 并真 菌感染 的原 发病 、 移植 方 式 、 抗 真 菌治 疗 的反 应 进 行 分析 。 结果
染2 5 例. 其 中自身免疫性疾病 1 1 例, 4 例为未进行 C D 3 4纯化 自 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 7 例为C D3 4 纯化 自 体造
血干 细胞 移植 : 恶性 血 液病 1 4例 , 2例 为 自体造 血干 细胞 移植 , 1 2 例 为异 基 因造血 干 细胞 移植 。死亡 5例 , 3例
ma l i g na nc i e s ,bo t h a l o g e n e i c he ma t o p oi e t i c s t e m c e l 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n . Con c l us i o n s :I n a d d i t i o n t o t h e r i s k o f f u ng  ̄ i n f e c io t ns a n d t r a n s p l a n t t he wa y ,t he p r i ma r y d i s e a s e nd a f u ng l i a n f e c t i on s a r e a l s o a s i g ni ic f a nt c or r e l a t i on.The t i mi n g a n d c ho i c e o f a nf i  ̄n g l a t h e r a p y ma y a f e c t t h e p r o n o g s i s .
2 0 1 4 年 第O 2 期
综 纫 合 口 论 匕 坛
饮 食保健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真菌感染病例分析
张培 利 刘永青
治疗相关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分析

Efficacy analysis of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on therapy-related leukemia Zhang Shuqin, Fei Xinhong, Wen Hongxia, Liu Yuanyuan, Cheng Haoyu, Zhang Weijie, Wang Jingbo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Aerospace Central Hospital, Beijing 100049,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Jingbo, Email: dpwangjingbo@
2 结果
2.1 — 般 资 料 14例 患 者 原 发 病 的 类 型 :急性曱-幼粒细胞n 血
病 [急 性 髓 系 白 血 病 (AML)-M,]2 例 ,子宫绒毛膜癌 2 例 ,骨 肉 瘤 2 例 ,急 性 淋 巴 细 胞 内 血 病 (ALL) 1 例 , 乳 腺 癌 1 例 ,结 肠 癌 1 例 ,子 宫 颈 癌 1例 ,混合型畸胎 瘤 1例 ,侵 袭 性 葡 萄 胎 1 例 ,肝 癌 1 例 ,霍奇金淋巴瘤 (HL)1例 :原发病的治疗:白血病和妇科肿瘤患者均 接 受 化 疗 ,其他实体瘤患者均接受手术及化疗,淋巴 瘤患者均接受放化疗及自体干细胞移棺(表1) 2 . 2 造血重建情况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 on therapy-related leukemia (TRL).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4 patients with TRL who received allo-HSCT in Aerospace Central Hospital from April 2012 to February 202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survival status were also analyzed. Results Of the 14 patients, 5 were males and 9 were females; the median age was 35 years old (12-59 years old). There were 12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id leukemia, 1 patient with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cell lymphoma, and 1 patient 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t the time of transplantation, 4 patients achieved hone marrow complete remission, 3 patients achieved bone marrow partial remission, and the remaining 7 patients had no remission. Five patients received HLA-matched sibling transplantation, 9 patients received haplotype transplantation, and they all received myeloablative pretreatment schemes. All 14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implanted; the median engraftment time of granulocyte was 16 d (10-24 d), and the median engraftment time of platelet was 13 d (10-34 d). Grade I - II acute graft - versus - host disease (GVHD) occurred in 7 patients, chronic GVHD occurred in 6 patients, and grade HI intestinal GVHD occurred in 2 patients. The median follow up time was 32 months (4-97 months). Among 14 patients, 5 patients died. Conclusion The allo-HSCT can improve the prognosis and long-term survival rate of TRL patients.
干细胞植入感染医治分析【论文】

干细胞植入感染医治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感染的临床表现常不同于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往往起病急剧、发展迅速、病死率高,是移植后死亡的主要原因[1]。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感染一般分为造血重建前期(移植前至3周内)、造血重建后近期(3周至100d)和造血重建后远期(100d后)3个阶段,不同阶段的感染特点不同[2],抗感染治疗应有针对性。
本文主要分析造血重建后近期和远期阶段感染的经验性治疗和转归。
我们以抗感染药物更换调整为节点,进而对每个节段的抗感染治疗特点及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选择2007年1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感染患者。
纳入标准:(1)allo-HSCT植活后;2)确证髓系植入;(3)患者具有发热等系统感染症状;(4)正规抗感染治疗≥3d。
具有下列任意1项者,即剔除:(1)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者;(2)植入失败者;(3)仅为皮肤、软组织、口腔等局部感染者;(4)抗感染<3d;(5)治疗开始时病原学诊断已明确者。
共105例入选。
其中男33例,女72例。
年龄11~62岁,中位年龄30岁。
感染发生在移植后1~47个月,中位时间9个月。
105例患者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38例(M1型3例,M2型19例,M3型1例,M4型5例,M5型6例,M6型3例,M7型2例)。
急性杂合性白血病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亲属间HLA单倍型相合移植54例,同胞全合移植48例,非血缘移植3例。
感染发生时,合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者6例,均为Ⅰ~Ⅱ度;合并慢性GVHD者53例(局限型21例,广泛型32例);无GVHD者46例。
感染发生时未使用任何免疫抑制剂(包括他克莫司、环孢素A、皮质醇激素、吗替麦考酚酯、硫唑嘌呤等)者39例,使用1种免疫抑制剂者39例,2种者22例,3种或以上者5例。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现状与未来

attributable mortality still remains high. Hence 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 / CT and non-culture based
adjunctive diagnostic tests,such as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for galactomannan ( GM ) and ( 1,3 ) -β-D-
prolonged neutropenia,graft-versus-host disease and adopted immunosuppressants and so on in HSCT patients,moreover
there are the difficult acquirement of histopathological specimen and time consuming,few positive blood culture,the
Abstract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 IFI ) are associated w ith considerabl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fter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 HSCT) . Recently,the epidemiology of IFI has changed notably by evolution in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2011; 19( 2) : 517 - 522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病毒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病毒感染的诊断与治疗【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病毒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viral diseases in recipients of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刘启发综述Lin and Liu,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2013, 6:94 流行病学由于多数病毒感染没有临床症状或只有亚临床表现以及流行病学的改变、诊断方法的不同,HSCT患者的病毒感染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
目前尚未有大宗病例的流行病学报道病毒感染在HSCT患者中的发生率。
有限的资料显示,社区获得性病毒感染以呼吸道和肠道病毒感染为主,其中最主要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PIV),其次为流感病毒和人类变性肺病毒(HMPV)。
在疱疹病毒家族中,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以及巨细胞病毒随着有效预防已明显减少。
人类疱疹病毒-6(HHV-6)在异基因HSCT患者中有所增加。
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异基因HSCT患者的病毒感染多数是机会性的,与免疫状态紧密相关。
因此影响植入和免疫重建的因素都会引起病毒感染。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较骨髓或脐带血移植的病毒感染发生少,就是因为有更好的造血和免疫重建。
HLA不合的抑制由于更强的预防GVHD措施的应用如ATG,导致免疫重建延迟,从而增加了病毒感染的风险。
GVHD也可以延迟免疫重建,因而也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其他因素包括移植前供受者血清学状态、受者年龄也会影响病毒感染的发生。
如CMV抗体阴性的受者接受CMV抗体阳性供者的干细胞会增加感染风险,儿童也是社区获得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诊断策略免疫低下患者的病毒性疾病诊断需基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感染情况及循环、降阶梯应用抗生素效果分析

t a s s n0 s m cU .M0出,t t n at i et a t c w r tem s cm 0 i fnetn h jry e t nf j ft es rr uo e u l dgs 0 tsnlr t ee l ot o m nse0 i co .T ema i l a ma r n i a 1 t f i ot
o fci n c ud n t id e i e c fb ce i lgr f n e t o l o f v d n e o a tr0o ) i o n . 0n a e de _m tp yo ( c s. r u n e t n s o k i o e ma ・ e c s id f0 Sa h l c, u d e si fc i h c n b n r r c u 0 mw s p rs in p r d t o c s s de r m p 唱i u fcin, n I t e 9 c s swe es f t.C0 c u in I fc u pe s e i ,w a e id f o 0 0 As e Ⅱ si e t n o a d te ol r a e r aey l l 3 n I so s ne - t n i cd n e i e p 在 n s u d o n CT i h g i n ie c n t a e t n eg i g HS s ih,whc _ ae o d c e s fg a u o y e ’ s u n rb e i ・ o h ih I l d t e r ae o r n 1 c t .T l mo tv l e a l n e e fc in s ae mo 出 .tma , a t i ts n lta ta d c is m ,w t o e i e c f a t r l g . h y l n e e c 1— e t i r u o l t g s 0 ne d a rc n r u 1 r s i 1 vd n e 0 ce i o y T e c c ea d d ・ s a a ln b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1例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感染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情况。
方法统计161例白血病患者感染发生率、感染类型、病原菌分布的特点,结合白血病类型、移植方式等分析影响移植后感染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
结果161例中出现感染142例(88.20%),其中非重度57.04%(81/142),重度感染42.96%(61/142);感染死亡15.49%(22/142)。
肺部感染居首,占25.32%,其他次之。
移植时疾病状态、移植后中性粒细胞(ANC)和血小板(PLT)植活时间、有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其程度与移植后感染率和严重程度有关(P<0.05),与其他因素无关(P>0.05)。
结论HSCT后感染发生率较高,以肺部感染为主,革兰阴性菌居首位。
移植时疾病状态、移植后ANC和PLT植活时间及GVHD有无及其程度与移植后感染率和感染程度有关。
关键词感染;造血干细胞移植;白血病
随着HSCT技术日趋成熟,疗效明显提高,但感染仍是HSCT后主要并发症及致死原因之一。
特别是重症感染,成为影响移植疗效的主要问题[1]。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血液科2004年1月~2013年10月接受的161例HSCT白血病患者资料,其中男114例,女47例。
除4例自体外周血HSCT 外,血缘供者114例;非血缘供者43例。
疾病种类:急性髓系白血病6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9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53例,急性双表型白血病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例,淋巴肉瘤白血病1例。
移植方式:异基因外周血HSCT 155例,自体外周血HSCT 4例,同基因外周血HSCT 1例,脐血移植1例。
1. 2 方法
1. 2. 1 预处理方案全相合移植采用白消安(马利兰)+环磷酰胺或全身放疗+环磷酰胺。
半相合移植采用阿糖胞苷+环磷酰胺+马利兰+司莫司汀或全身照射(TBI)+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司莫司汀。
自体HSCT采用卡氮芥+足叶乙苷+阿糖胞苷+马法兰。
脐血干细胞移植采用环磷酰胺+进口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
1. 2. 2 GVHD防治全相合移植给予环孢素+麦考酚酯+甲氨蝶呤三联方案。
半相合移植再加上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
GVHD治疗:首选甲强龙,控制不理想者加用抗CD25单抗。
1. 2. 3 感染防治
1. 2. 3. 1 诊断将仅为皮肤、软组织、口腔等局部感染,经0.05)。
3 讨论
HSCT感染一般抗生素治疗效果差,且常与GVHD互为因果,后果严重。
根据HSCT后感染主要特点导致移植后不同阶段感染出现以下情况:一般预处理和骨髓抑制期,细菌感染为主,粒细胞恢复后病毒感染几率增加,随着GVHD 治疗,真菌感染率增高[5]。
本文表明细菌特别是革兰阴性菌为移植后最常见感染菌。
真菌检出率为14.94%,其感染率并不低。
本研究多数病例未予预防性抗生素,而是预处理后骨髓抑制期至ANC恢复期,密切监测出现发热症状时即予经验性广谱抗生素治疗,同时送检可疑感染部位的细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待试验结果出来后,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HSCT后粒细胞减少或缺乏期合并发热的处理一直存在分歧[6]。
鉴于现有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诊断方法,经验性治疗是必须的。
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单一抗生素治疗,适于标危组患者、年轻且健康状况较好的高危组患者及不能耐受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毒性患者;二联治疗,选择一种假单胞菌属敏感的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三联治疗即在二联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一种葡萄球菌敏感抗生素。
对常规二联治疗无效、证实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或由静脉插管引起感染用万古霉素。
对于耐药性细菌感染,联合应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7]。
真菌感染常继发于细菌感染,对慢性GVHD伴病原菌不明感染、常规抗细菌治疗无效的病例,即使没有确切的真菌感染病原学证据,也应高度怀疑合并真菌感染可能,给予抗真菌治疗。
参考文献
[1] 胡桂芳,符祥俊,林荟,等. 白血病患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感染的预防.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0):5058-5060.
[2] 黃晓军. 造血干细胞移植感染诊治策略.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2):2953-2956.
[3] 林韧,孙竞,毛玉景,等. 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感染相关死亡的分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9):1377-1380.
[4] 徐雪丹,林韧,周璇,等. 难治复发性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分析. 热带医学杂志,2014,14(5):647-650.
[5] 陈博,杨威. 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病例荟萃分析.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3):237-240.
[6] 刘丹波.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大连医科大学,2014.
[7] 曹伟杰,万鼎铭,刘长凤,等. 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研究. 临床荟萃,2016,31(9):100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