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欣赏-高中美术鉴赏课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 中国美术鉴赏《第三课华夏意匠——建筑艺术》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第三课华夏意匠——建筑艺术》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
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中国建筑艺术的经典——宏伟壮丽的紫禁城有个高二数学试卷分析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重点了解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
2、了解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其艺术成就。
3、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2重点难点
1、结合实例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2、故宫体现古代礼制思想、帝王的绝对权势,给人予以强烈的精神震撼。
3教学过程
1【导入】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前面我们说到了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在很多方面都为人类文明做出过不朽的贡献,在建筑艺术方面也同样如此: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其中尤以中国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
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它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位于北京旧城的中心位置,是我国现存最具代表性,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2【活动】1.大家花8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
大家花8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
3【讲授】故宫简介
2.故宫也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现改为“故宫博物院”。
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自明代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1420年落成。
高一美术-华夏意匠-建筑艺术课件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 即重要建筑都是以“群”的形式组成一个院落。除园林外,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横两条轴线进行布局,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故宫的这种总体布局,突出地体现了保守的封建礼制制度。而整个故宫的设计思想更是突出地体现了封建帝王的权力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例如: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
01
归元寺开山祖是白光、主峰两位俗家同胞兄弟,祖籍浙江。他们游方到汉阳兴国寺研究藏经,同时行医,行善三载。汉阳富商孙耀光、戴天成等人深受感 动,故此民间出钱修建归元禅寺。“归元”二字出自佛经《楞严经》:“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意指万法归一,方便于人的门道多得很。“禅”是“思 维”、“静虑”、“弃恶”等意,禅宗是佛教大乘教与儒学相结合的派别之一。数罗汉:“数罗汉”是人们游罗汉堂的趣事。据说我们任意从一尊罗汉开始,顺下数完自己的现有的年龄,这最后一尊罗汉的身份、表情和动作,便可昭示数者的命运。这一活动为人们参观罗汉堂增添了不少乐趣。
1
实际上,9999间半 的数字只是传说而已,并不确切。目前故宫里殿、宫、堂、楼、斋、轩、阁、总间数为 8707 间,那传说中的半间房又在哪里呢?
2
当参观游览故宫、走到景运门外箭亭南望的时候,会看到院墙围着的一座两层的绿色琉璃瓦建筑,那便是清代存放四库全书的文渊阁。就在那阁楼上的西边,有一独特之处,它和一般的楼阁不同,两柱之间不是一丈多的间隔,而是两根绿色柱子之间仅有五尺左右的距离,紫禁城的半间就在这里。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归元寺
归元寺
位于汉阳翠微横路西端,殿阁巍峨,林木葱郁,始建于清顺治。归元寺以弘扬佛法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于世,以建筑完美,雕塑绝妙,珍藏丰富并具有园林特色而声震佛门。寺庙由藏经阁、大雄宝殿、罗汉堂三组主体建筑组成。藏经阁存有贝叶真经、象牙、玉石雕和铜铸造像等珍贵文物。罗汉堂内有五百罗汉,这是最吸引人的地方。这些罗汉各具形态、栩栩如生。
教师招聘面试:高中美术《华夏意匠-建筑艺术》说课稿

教师招聘面试:高中美术《华夏意匠-建筑艺术》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是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中的第三课。
我的教学设计为本课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主要是通过欣赏故宫、天坛等宫殿式建筑,引导学生了解宫殿式建筑在布局、结构、建筑、色彩等方面的特点,熟知建筑与文化的关系,感悟传统建筑的美,学会鉴赏建筑艺术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二、说学情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具有更强的探究精神,思维比较活跃,见解独到,同时观察能力与感知能力增强,在美术学习中也希望了解更多本质性的、美术理论方面的知识。
能用较准确的语言来表达,但是并非发展的尽善尽美。
因此本课在教学设计上会更多的采用教师引导,然后抛砖引玉的方式展开,鼓励学生合理运用不同的美术鉴赏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作品。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新课标的理念,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宫殿建筑的特点,认识故宫在布局、结构、色彩等方面的特点,理解中国建筑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故宫的欣赏、描述、分析、讨论,体会宫殿式建筑的特点及其皇权的集中体现,提高审美素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古代宫殿建筑的恢弘气势,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本课的现有知识,我的教学重难点确立如下:重点:北京故宫的布局以及建筑特点,宫殿建筑与皇权的关系。
难点:故宫与文化的关系。
五、说教法、学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不断学习与更新着教学理念。
我们的教学必须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和美术学习之间建立联系,并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因此,我将基于以上的考虑,并结合美术学科的学习特点和教材内容,采用讨论法、提问法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交流协作,因此,在学法的指导上我主要安排了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中国美术鉴赏——第三课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4604.

古代园林的特点 三、布局曲折自由(造园手法)
古代园林的特点
四、善于“借景”(造园手法)
古代园林的特点
• 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根 本原则)
• 二、诗情画意(最高境界) • 三、布局曲折自由(造园手法) • 四、善于“借景”(造园手法)
拓展
收集图片和相关知识,比 较中外古代园林艺术,它们各自 的特点是什么?
中外园林的对比
西方园林:非经人工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界“人工图案 装饰画”;写实的、理性的、重秩序、重规律。
中外园林的对比
中国园林: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境界;重 自然、重情感、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
爱护环境,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小结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不管是皇家 园林还是私家园林,它们都集中展 示了中国造园艺术的成就,在世界 园林史上自成体系,独树一帜,是 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德避暑山庄
私家园林:拙政园
苏州留园
狮 子 林
沧浪亭
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比较 私家园林:设计精巧、风格雅致; 皇家园林:规模宏大、豪华富丽;
中国园林的文化传统
背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主要为释道儒家:
儒家重人伦礼法,以仁和义为基础;人与自然的 和谐,寄情于景。
道家思想崇尚自然,追求虚静,逃避现实;道法 自然,山水合生。
佛家宣扬“修身养性、度己度人;自然在人心中, 天人浑然一体。
三家哲学思想与“天人合一”如出一辙 在这些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处处充满着生
活气息并渗透着人的主观情感。
古代园林的特点
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根本原则)
古代园林的特点
二、诗情画意最高境界)
清夜吟 宋 邵雍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高中人教版美术 鉴赏 (一)中国美术鉴赏 3华夏意匠 建筑艺术 课件 (共26张PPT)

午门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此门居中向阳,位当 子午,故名午门。
建
午门的平面呈“凹”字形,沿袭了唐朝大明 宫含元殿和唐朝正门丹凤门的形制基础,是
筑 从汉代的门阙演变而成。
规 格
正各有用途:①中门为皇
帝专用,此外只有皇帝大婚时,皇后乘坐的
情 况 总 结 如 下: 一 、 圆 满 完 成预算 编制修 定工作 上 半年 ,我 局早安 排、早 着手 ,结 合 20XX年的 预算编 制原则 ,圆满完 成预算 编制工 作。 一 是 修 订 预 算管理 办法,提 高预算 编制的 准确性 ,加强对 预算执 行偏差 的考核 ,将科 技 开 发 、 财 产保险 等费用 纳入可 控费用 管理,将 社保、 职工教 育经费 纳入相 对可控 费 用 管 理 ,利 用预算 管理系 统,实现 预算执 行的时 时监控 ,强化 控制,确 保经营 活动的 可 控 在 控 。 二是坚 持从紧 从严安 排各项 成本,树 立“过 紧日子 ”的观 念,对20XX年 新 增 资 产 不 安排材 料与修 理费,可 控管理 费用在 20**年 下降5% 的基础 上再下 降5% , 从 严控制 非生产 性支出 。三是 继续推 行标准 成本的 运用 ,成 本费用 水平和 资产规 模、 线 路 长 度 、 变电容 量、售 电收入 、职工 人数挂 钩,加强 对人工 成本的 管理,严格按照 政 策 核 定 社 会保险 费用等 人工成 本,进一 步降低 管理性 费用支 出。通 过以上 三项措
中国古代的屋顶样式繁多,而且有严格的 等级区别,根据房屋的重要性来灵活运用。 其中中国古代五大屋顶等级的排列如下:
庑殿顶 歇山顶 悬山顶 攒尖顶 硬山顶
︷
欣赏: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午门
前朝三大殿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 第17课 用心体味建筑之美——探寻建筑艺术的特点 教学设计(试讲)

第17课用心体味建筑之美——探寻建筑艺术的特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含义和特性有个基本的了解,知道如何科学的评价和欣赏一座建筑,为欣赏建筑艺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2、能力目标:利用图片欣赏,来引导、启发、归纳,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逐步提高欣赏建筑艺术作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欣赏建筑艺术的基本方法,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懂得欣赏建筑之美。
为学生塑造健全的高水平的艺术修养、健康高雅的情趣和丰富充实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弄清建筑的基本含义及其基本特性,对建筑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理解。
教学难点:了解建筑的艺术特征,探讨建筑风格的形成和演变原因,帮助学生懂得如何以理性的眼光去分析和欣赏建筑课业类型:欣赏课。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评委老师好!我是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我试讲的课题是《用心体味建筑之美——探寻建筑艺术的特点》,下面我开始今天的讲课。
一、导入课题同学们,一提起2008年奥运会,相信你们还记忆犹新,尤其是开幕式的表演给世界人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那开幕式是在哪里举行的呢?【课件出示:鸟巢图文】知道鸟巢属于什么美术类型吗?同学们,建筑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评价方式和观点。
但是这一切又基于对建筑艺术的真正了解。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有关建筑艺术的知识。
【板书:第17课用心体味建筑之美——探寻建筑艺术的特点】二、新知探究1、什么是建筑?同学们,一提起建筑大家觉得很熟悉,因为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建筑。
那建筑仅仅是指我们常说的房子吗?在你们的生活中除了房子你还见过那些不同形式的建筑?【板书:建筑的类型】小结:同学们,建筑不仅仅是指房子,诸如桥梁,陵墓,纪念碑、广场等都属于建筑【课件出示:桥梁、纪念碑、广场、陵墓等图文】。
所以,比较准确地讲,建筑是利用物质材料创造一种供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人为的空间。
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左图中的这座庄严巍峨的塔没有用到一根钉子,经历了诸如地震、大风、雷击的灾害却屹立了近千年;这座建于辽代的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的木构建筑——这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塔”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应县木塔为什么能屹立不倒?
江苏无锡锡山寄畅园的借景
江苏苏州拙政园的借景
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相比,规模比较小,因此它的设计手法更加精巧。私家园林的另一特色,是在文化内涵上追求典雅的士大夫气息,建筑类型更加丰富多样,厅堂、楼阁、亭榭、游廊、小径、墙体、门窗等可以非常灵活地配置选择,使园林面貌变得极为丰富多样。同时,江南私家园林为了体现自然与人工的巧妙结合,在山水景观的营造上更具特色,以水池为园林中心来组织景观的表现方式在江南私家园林中随处可见。江南私家园林的园主大多是文人士大夫,体现了文人园林的特点。
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徽派建筑最初源于古徽州,是江南建筑的典型代表。历史上徽商在扬州、苏州等地经营,徽派建筑徽派建筑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硬山式木构架,沿进深方向共有四排柱子。前后两排为檐柱,内侧两排为金柱。檐柱与金柱之间为廊。在檐柱和金柱之间柱头部位架设抱头梁,梁下设穿插枋。金柱之间承接五架梁,梁下设随梁枋,梁上立瓜柱,瓜柱之上架设三架梁,然后再止脊瓜柱,柱顶直接承托承托脊檩。
富于节奏感的建筑群组合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宫殿、住宅、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
高一【美术(人教版)】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2)-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学科中学美术年级高一学期秋季课题《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2)》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必修(美术鉴赏)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7月教学人员姓名单位授课教师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学生在赏析图片的过程中识别与解读中国传统园林的类别与风格;能够掌握基本的比较方法,表达自己对园林的感受;感受和认识中国传统园林的魅力,并能够对其进行形式美法则的描述、分析和评价;能够进行课程的评价,完成自评、互评及相关反馈;比较中国传统园林在文化上的呈现,感受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与团结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园林的不同风格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发现、感受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形式美。
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2分钟课堂导入1.视频导入。
播放《园林》纪录片片花。
1)提问: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什么内容?你是如何定义它的?2.引出课题。
《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2)》。
1.观看视频并尝试回答。
预设回答:亭台楼阁、公园。
2.明确课题。
16分钟课堂新授1.中国传统园林概述。
1)历史①萌芽期:从周至汉。
②形成期:魏、晋、南北朝。
③成熟期:隋、唐、五代。
④高潮期:宋⑤二次高潮期:明清2)地位影响①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②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3)类型①皇家园林②私家园林2.清代皇家园林。
1)北京颐和园。
①概述。
②一池三山。
③其他景色。
2)承德避暑山庄。
①概述。
②外八庙。
③其他景色。
1.观看图片1)了解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脉络。
2)明确中国传统园林的地位和影响力。
3)了解中国传统园林的类型。
2.学习清代皇家园林的知识。
1)学习北京颐和园的相关知识及景色,了解一池三山在园中的运用。
2)学习承德避暑山庄的相关知识景色,了解外八庙是民族大团结的象征。
3.江南私家园林。
1)巧于因借。
2)建筑丰富。
3)山水营造。
4)文人气息。
“拙政”与“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