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

合集下载

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概念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的定义为在一定的施工环境下对混凝土拌和物综合性能的一种外在评价。

它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及保水性等指标性能。

工程中主要从下列几个角度来计量并评价和易性:(1)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在本身自重和其它机械振捣的双重作用下能够流动并均匀地填满模板的一种性能。

(2)粘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在施工过程中其组成材料之间有一定的结合力,不致产生分层和离析的现象。

(3)保水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在施工过程中拥有的一定范围的保水能力,不致产生超标的泌水现象。

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1.水泥浆数量和单位用水量水泥浆的主要作用是使混凝土拌合物有一定程度的流动性。

在水灰比(标为W/C)不变的情况下,单位量的体积内,如果水泥浆越多,则拌合物的流动性越大。

但是如果水泥浆过多,反而会出现流浆现象,使得拌合物粘聚性变的过差,也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这时水泥的用量也大。

但是如果水泥浆过于少,不能填满骨料间空隙或不能很好包裹骨料表面时,往往就容易产生崩塌这种现象。

因此,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泥浆的数量应以满足流动性和强度要求为基准,绝对不能过度。

2.水泥浆与骨料的相对用量的影响水泥浆包裹在骨料的表面,在骨料间由于产生滚珠效应,从而减少了骨料颗粒间的摩阻力。

所以,水泥浆用量越多,则流动性越好,同时还增大了拌和物的粘聚性。

水泥浆用量较小,则相对骨料用量较为多,水泥浆不足以包裹骨料表面从而形成润滑层,骨料间的摩擦力就比较大,拌和物则相对不易流动。

增加水泥浆用量,就增加了骨料表面润滑作用,这有利于拌和物和易性;但如果水泥浆过多,超过了一个必须的量,则不仅使拌和物的流动性不能明显增加,反而会出现流浆和泌水,分层,离析现象,同时也会造成水泥浆的浪费,不符合经济效益。

3.骨料的品种、级配和粗细程度;骨料性质对和易性影响较大一般而言,级配良好的骨料。

空隙率比较小,和易性好。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因素.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因素.

混凝土和易性影响因素水泥混凝土和易性是,水泥混凝土混合料在施工过程中的流动性和不易离析、易于捣实等综合性质。

对于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有:一、水泥数量与稠度的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或外界振动动力的作用下要产生流动,必须克服其内在的阻力,拌合物内在阻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为骨料间的摩擦力,一为水泥浆的粘聚力,骨料间摩擦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骨料颗粒表面水泥浆层的厚度,亦水泥浆的数量。

水泥浆的粘聚力大小主要取决于浆的干稀程度,亦即水泥浆的稠度。

混凝土拌合物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水泥浆用量越多,包裹在骨料颗粒表面的浆层就越厚,润滑作用越好,使骨料间摩擦力减小,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流动,于是流动性就大。

反之则小。

但若水泥浆量过多,这时骨料用量必然减少,就会出现流浆及泌水现象,而且好多消耗水泥。

若水泥浆量过少,致使不能填满骨料间的空隙或不够包裹所有骨料表面时,则拌合物会产生崩塌现象,粘聚性变差,由此可知,混凝土拌合物水泥浆用量不能太少,但也不能过多,应以满足拌合物流动性要求为度。

在保持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变得情况下,减少拌合用水量,水泥浆变稠,水泥浆的粘聚力增大,使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而流动性变小。

增加用水量则情况相反。

当混凝土加水过少时,即水灰比过低,不仅流动性太小,粘聚性也因混凝土发涩而变差,在一定施工条件下难以成型密实。

但若加水过多,水灰比过大,水泥浆过稀,这时拌合物虽流动性大,但将产生严重的分层离析和泌水现象,并且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绝不可以单纯以加水的方法来增加流动性。

而应采取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以增加水泥浆量的办法来调整拌合物的流动性。

以上讨论可以明确,无论是水泥数量的影响,还是水泥稠度的影响,实际都是水的影响。

因此,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决定性因素是其拌合用水量的多少。

二、砂率的影响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比。

砂率是表示混凝土中砂子与石子二者的组合关系,砂率的变动,会使骨料的总表面积空隙率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有显著的影响。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水泥浆的数量混凝土拌合物水泥浆赋予混凝土拌全物一宾的流动性。

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单位体积拌合物内,如果水泥浆愈多,则拌合物的流动性愈大。

若水泥浆过多,将会出现流浆现象,使伴合物粘聚性变差,同时对混凝土耐久性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且水泥用量也大。

水泥浆过少,不能填满骨料空隙或不能很好地包裹骨料表面时,就会产生崩坍现象,粘聚性变差。

混凝土拌合物水泥浆的含量应以满足流动性要求为度,不宜过量。

2)水泥浆的稠度水泥浆的稠度是由水灰比决定的。

在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水灰比愈小,水泥浆就愈稠,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便愈小,水灰比过小时,水泥浆干稠,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过低,会使施工困难,不能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增加水灰比会使流动性加大,如果水灰比过大,又会造成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而产生流浆、离析现象,并且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所以水灰比不能过大和过小。

一般应根据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合理地选用。

无论是水泥浆的多少,还是水泥浆的稀稠,实际上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起决定作用的是用水量的多少。

因为提高水灰比或增加水泥浆用量最终都表现为混凝土用水量的增加。

一般是根据选定的坍落度,参考表1-1选用1m3混凝土的用水量.表1-15混凝土用水量选用表(kg/m3)卵石最大粒径,(mm)碎石最大粒径,(mm)10 20 40 15 20 4010-30 190 170 150 200 185 16530-50 200 180 160 210 195 17550-70 210 190 170 220 205 18570-90 215 195 175 230 215 1953)砂率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

砂率的变动会使骨料的空隙率和骨料的表现积显著改变,因而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产生显著影响。

砂率过大,骨料的总表面积及空隙率都会增大,在水泥浆含量不变的情况下,水泥浆相对减小,减弱了水泥、浆的润滑作用,使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减小。

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的因素

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的因素

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的因素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在施工中的可塑性、流动性和易于浇筑的性能。

和易性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影响着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最终的结构质量。

以下是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几个主要因素:1.水灰比(W/C比):水灰比是指水与水泥质量之比。

W/C比决定了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塑性。

一般来说,水灰比越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越好,但同时也会使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降低。

2.水胶比(W/S比):水胶比是指水与胶凝材料中胶体的比例。

高水胶比会导致混凝土过于湿润,失去可塑性,同时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风险。

3.粒度分布:混凝土中骨料的粒度分布会影响其流动性和塑性。

过粗或过细的骨料会减弱混凝土的流动性,从而影响浇筑、振捣和成型的效果。

4.胶凝材料类型和含量:不同聚合胶凝材料(如水泥、矿渣粉、石灰等)的种类和含量会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产生重要影响。

添加剂的使用也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5.温度:温度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凝结过程。

较高的温度可以降低混凝土的粘度,提高其流动性,但同时也会加快凝结反应,增加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收缩风险。

6.施工方法和设备:不同的施工方法和设备会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塑性产生重要影响。

如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振捣方式和振捣时间等。

7.混凝土的水化过程:水化是指水泥和其他胶凝材料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化产物的过程。

水化反应会释放热量,改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塑性。

总之,以上是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几个主要因素。

了解并控制这些因素对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确保施工中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塑性,最终提高结构的质量和耐久性。

普通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检测及影响因素

普通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检测及影响因素

普通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检测及影响因素一、和易性的概念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易于各种施工工序(拌和、运输、浇筑、振捣等)操作并能获得质量均匀、密实的性能,也叫混凝土工作性。

它是一项综合技术性质,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含义。

1.流动性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在自重或机械振捣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

流动性反映混凝土拌和物的稀稠:若混凝土拌和物太干稠,流动性差,难以振捣密实,易造成内部或表面孔洞等缺陷;若拌和物过稀,流动性好,但容易出现分层离析现象(水泥浆上浮、石子颗粒下沉),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2.黏聚性黏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各颗粒间具有一定的黏聚力,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抵抗分层离析,使混凝土保持整体均匀的性能。

黏聚性反映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

若混凝土拌和物黏聚性不好,混凝土中骨料与水泥浆容易分离,造成混凝土不均匀,振捣后会出现蜂窝、空洞等现象。

3.保水性保水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保持水分的能力,在施工过程中不产生严重泌水的性能。

保水性反映混凝土拌和物的稳定性。

保水性差的混凝土内部容易形成透水通道,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并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是以上三个方面性能的综合体现,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

提高水灰比,可使流动性增大,但黏聚性和保水性往往变差;要保证拌和物具有良好的黏聚性和保水性,则流动性会受到影响。

不同的工程对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要求也不同,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对和易性三个方面既要有所侧重,又要互相照顾。

二、和易性的测定由于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质,目前还很难用一个单一的指标来全面衡量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

通常以坍落度试验和维勃稠度试验来评定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

先测定其流动性,再以直观经验观察其黏聚性和保水性。

1.坍落度试验在平整、润湿且不吸水的操作面上放置坍落筒,如图5.2所示,将混凝土拌和物分三次(每次装料1/3筒高)装入坍落度筒内,每次装料后,用插捣棒从周围向中间插捣25次,以使拌和物密实。

浅谈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调控措施

浅谈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调控措施

浅谈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调控措施1 引言在施工中,常发生往预拌混凝土中随意加水调整坍落度的现象,这使混凝土拌合物水胶比增大、黏聚性和保水性变差,而导致硬化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严重下降。

为保证预拌混凝土满足不同施工要求及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本文从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黏聚性三个和易性指标着手,结合有关资料和工程应用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将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调控措施总结如下,以便与从事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人员共同学习、探讨,不断提高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

2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筑、捣实)并获得成型密实、质量均匀、不离析、不泌水的性能。

和易性一般主要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的内容。

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力或机械振动力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

流动性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输送、浇筑、振捣施工的难易和混凝土的质量;黏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中的各组分之间有一定的凝聚力,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不致发生分层和离析现象,使混凝土内部结构保持均匀的性能。

保水性是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在施工中不致产生严重泌水现象的性能,它是反应混凝土拌合物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3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3.1 单位体积用水量单位体积用水量决定胶凝材料浆体(以下简称浆体)的数量和稠度,它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因素。

在一定单位体积用水量范围内,以不同粗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其拌合物流动性与单位用水量成正比关系,即随单位用水量增大,其流动性也增大。

但过大时,会导致拌合物黏聚性变差,甚至产生严重的离析、分层、泌水,并使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严重降低。

3.2 砂率砂率的变动,会使骨料的总表面积和空隙率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有较大影响。

在一定的砂率范围内,随着砂率的增加可有效地改善混凝土流动性;当砂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混凝土流动性随着砂率的增加而变差,并影响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因素及测定方法

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因素及测定方法

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因素及测定方法一、和易性的概念............................................................ 1二、影响商品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 25.其他影响因素.............................................................. 4三、和易性的测定方法........................................................ 41.坍落度试验............................................................ 42.维勃稠度试验.......................................................... 53.增实因数法............................................................ 6四、结束语.................................................................. 6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城市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商品混凝土作为一种优良的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在各类商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成为关键控制程序。

适宜的和易性、稳定而匀质的商品混凝土、正确的施工和充分的养护,是保证商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前提。

因此,商品混凝土的和易性控制是整个商品混凝土施工工序控制中重要的一环,它对于提高硬化后商品混凝土的强度与商品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和易性的概念和易性:是指商品混凝土拌合物能保持其组成成分均匀,不发生分层离析、泌水等现象,适于运输、浇筑、捣实成型等施工作业,并能获得质量均匀、密实的商品混凝土的性能。

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新拌混凝土易性是指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影响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以下是影响新拌混凝土易性的几个主要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1.水灰比:水灰比是混凝土中水与水泥重量之比,水灰比越低,混凝土的强度越高,但易性越差。

改善措施是通过适当增加混凝土中的水,以提高易性,同时保持水灰比在适当范围内,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

2.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指水泥、砂、骨料和水的比例,不同的配合比会影响混凝土的易性。

如果骨料过多或过少,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改善措施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配制比例,确保混凝土中骨料的粒径和数量适宜。

3.混凝土掺合料:掺入适当的掺合料如矿渣粉、矿渣细粉、矿渣砂、粉煤灰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易性。

这些掺合料可以改变混凝土的黏度和流动性,提高易性,并且还能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4.砂浆粘结材料:砂浆粘结材料对混凝土的易性有很大影响。

添加剂如减水剂、增稠剂和黏结剂可以改善砂浆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并提高混凝土的易性。

5.施工温度和湿度:施工时的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的易性有很大影响。

在高温和低湿度条件下,混凝土易性会变差,热量会引起混凝土迅速凝结,湿度不足会导致水分流失。

改善措施是通过增加水量和使用防止混凝土过早凝结的措施,如覆盖防水材料和喷水保湿。

6.搅拌和振捣方法:搅拌和振捣方法对混凝土的易性也有影响。

搅拌时间太长或振捣不均匀会导致混凝土的分层和凝结,从而影响易性。

改善措施是确保搅拌和振捣的时间和方法适当,并保证混凝土均匀搅拌和振捣,以提高易性。

综上所述,影响新拌混凝土易性的因素多种多样,可以通过调整水灰比、混凝土配合比、掺合料、砂浆粘结材料、施工温度和湿度以及搅拌和振捣方法等措施来改善混凝土的易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
简介:从水泥数量与稠度的影响,砂率的影响,组成材料性质的影响等方面介绍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
关键字:影响,混凝土,和易性,因素
对于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从三个方面分析
一、水泥数量与稠度的影响
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或外界振动动力的作用下要产生流动,必须克服其内在的阻力,拌合物内在阻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为骨料间的摩擦力,一为水泥浆的粘聚力,骨料间摩擦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骨料颗粒表面水泥浆层的厚度,亦水泥浆的数量。

水泥浆的粘聚力大小主要取决于浆的干稀程度,亦即水泥浆的稠度。

混凝土拌合物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水泥浆用量越多,包裹在骨料颗粒表面的浆层就越厚,润滑作用越好,使骨料间摩擦力减小,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流动,于是流动性就大。

反之则小。

但若水泥浆量过多,这时骨料用量必然减少,就会出现流浆及泌水现象,而且多消耗水泥。

若水泥浆量过少,致使不能填满骨料间的空隙或不够包裹所有骨料表面时,则拌合物会产生崩塌现象,粘聚性变差,由此可知,混凝土拌合物水泥浆用量不能太少,但也不能过多,应以满足拌合物流动性要求为度。

在保持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变得情况下,减少拌合用水量,水泥浆变稠,水泥浆的粘聚力增大,使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而流动性变小。

增加用水量则情况相反。

当混凝土加水过少时,即水灰比过低,不仅流动性太小,粘聚性也因混凝土发涩而变差,在一定施工条件下难以成型密实。

但若加水过多,水灰比过大,水泥浆过稀,这时拌合物虽流动性大,但将产生严重的分层离析和泌水现象,并且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绝不可以单纯以加水的方法来增加流动性。

而应采取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以增加水泥浆量的办法来调
整拌合物的流动性。

以上讨论可以明确,无论是水泥数量的影响,还是水泥稠度的影响,
实际都是水的影响。

因此,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决定性因素是其拌合用水量的多少。

二、砂率的影响
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比。

砂率是表示混凝土中砂子与石子二者的组合关系,砂率的变动,会使骨料的总表面积空隙率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有显著的影响。

当砂率过大时,骨料的总表面积和空隙率均增大,当混凝土中水泥浆量一定的情况下,骨料颗粒表面积将相对减薄,拌合物就显得干稠,流动性就变小,如果保持流动性不变,则需增加水泥浆,就要多耗水泥,反之,若砂率过小,拌合物中显得石子多而砂子过少,形成的砂浆量不足以包裹石子表面,并不能填满石子间空隙,在石子间没有足够砂浆润滑层时,不但会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而且会严重影响其粘聚性和保水性,使混凝土产生骨料离析、水泥浆流失,甚至出现崩散现象。

由上可知,在配置混凝土时,砂率不能过大,也不能太小,因该选用合理的砂率值。

所谓合理砂率是指在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能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且能保持粘聚性及保水性能良好的砂率值。

三、组成材料性质的影响
(1)水泥品种的影响
在水泥用量和用水量一定的情况下,采用矿渣水泥或火山灰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其流动性比用普通水泥时小,这是因为前者水泥的密度较小,所以在相同水泥用量时,它们的绝对体积较大,因此在相同用水量情况下,混凝土就显得较稠,若要二者达到相同的塌落度,前者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必须增加一些,另外,矿渣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泌水性较大。

(2)骨料性质的影响
骨料性质指混凝土所用骨料的品种、级配、颗粒粗细及表面形状等。

在混凝土骨料用量一定的情况下,采用卵石和河沙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其流动性比碎石和山砂拌制的好:用级配好的骨料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和水性好,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较差,但粘聚性和保水性好。

(3)外加剂的影响
混凝土拌合物掺入减水剂或引气剂,流动性明显提高,引气剂还可以有效的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二者还分别对硬化混凝土的强度与耐久性起着十分有利的作用。

四、拌合物存放时间及环境温度的影响
搅拌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随着时间的延长会变得越来越干稠,塌落度将逐渐减小,这是由于拌合物中的一些水分逐渐被骨料吸收,一部分被蒸发,以及水泥的水化与凝聚结构的逐渐形成等作用所致。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还受温度的影响,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混凝土的塌落度损失的更快,因为这时的水分蒸发及水泥的化学反应将进行的更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