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因素及测定方法
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概念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的定义为在一定的施工环境下对混凝土拌和物综合性能的一种外在评价。
它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及保水性等指标性能。
工程中主要从下列几个角度来计量并评价和易性:(1)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在本身自重和其它机械振捣的双重作用下能够流动并均匀地填满模板的一种性能。
(2)粘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在施工过程中其组成材料之间有一定的结合力,不致产生分层和离析的现象。
(3)保水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在施工过程中拥有的一定范围的保水能力,不致产生超标的泌水现象。
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1.水泥浆数量和单位用水量水泥浆的主要作用是使混凝土拌合物有一定程度的流动性。
在水灰比(标为W/C)不变的情况下,单位量的体积内,如果水泥浆越多,则拌合物的流动性越大。
但是如果水泥浆过多,反而会出现流浆现象,使得拌合物粘聚性变的过差,也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这时水泥的用量也大。
但是如果水泥浆过于少,不能填满骨料间空隙或不能很好包裹骨料表面时,往往就容易产生崩塌这种现象。
因此,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泥浆的数量应以满足流动性和强度要求为基准,绝对不能过度。
2.水泥浆与骨料的相对用量的影响水泥浆包裹在骨料的表面,在骨料间由于产生滚珠效应,从而减少了骨料颗粒间的摩阻力。
所以,水泥浆用量越多,则流动性越好,同时还增大了拌和物的粘聚性。
水泥浆用量较小,则相对骨料用量较为多,水泥浆不足以包裹骨料表面从而形成润滑层,骨料间的摩擦力就比较大,拌和物则相对不易流动。
增加水泥浆用量,就增加了骨料表面润滑作用,这有利于拌和物和易性;但如果水泥浆过多,超过了一个必须的量,则不仅使拌和物的流动性不能明显增加,反而会出现流浆和泌水,分层,离析现象,同时也会造成水泥浆的浪费,不符合经济效益。
3.骨料的品种、级配和粗细程度;骨料性质对和易性影响较大一般而言,级配良好的骨料。
空隙率比较小,和易性好。
混凝土的和易性是什么意思

引言: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在浆体状态下的可流动性和可塑性,是评价混凝土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是关于混凝土的和易性的进一步阐述,着重探讨了和易性的具体定义、测试方法及影响因素,以及和易性的改善措施和应用。
概述: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混凝土工艺性能中的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施工性和使用性。
和易性的好坏可以通过浆体的流动性和可塑性来评价,流动性主要指混凝土的坍落度、泵送性和流动度等,可塑性则表现在混凝土的塑性变形能力和保水性能等方面。
一个具有良好和易性的混凝土可以更方便地施工和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
正文内容:1. 和易性的具体定义和测试方法:1.1. 和易性的定义:和易性是指混凝土在浆体状态下的流动性和可塑性,是衡量混凝土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1.2. 和易性的测试方法: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坍落度试验、流动度试验和泥饼试验等。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了解混凝土的流动性、坍落度和可塑性等参数,从而评价其和易性。
2.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2.1. 水灰比:水灰比是混凝土和易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和易性越差。
2.2. 水胶比:水胶比也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过高的水胶比会导致混凝土分散性差,流动性差,降低和易性。
2.3. 水泥种类和用量:不同种类和用量的水泥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有不同的影响,适宜的水泥种类和用量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2.4. 骨料的粒径和形状:骨料的粒径和形状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有较大影响,细骨料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而角状骨料则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可塑性。
2.5. 外加剂的选择和掺量:适量添加外加剂,如减水剂和粘结剂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3. 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的措施:3.1. 控制水灰比:合理控制水灰比,使其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3.2. 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和用量:根据工程需要和混凝土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和用量,如采用细磨水泥、优质普通硅酸盐水泥等。
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的因素

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的因素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在施工中的可塑性、流动性和易于浇筑的性能。
和易性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影响着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最终的结构质量。
以下是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几个主要因素:1.水灰比(W/C比):水灰比是指水与水泥质量之比。
W/C比决定了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塑性。
一般来说,水灰比越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越好,但同时也会使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降低。
2.水胶比(W/S比):水胶比是指水与胶凝材料中胶体的比例。
高水胶比会导致混凝土过于湿润,失去可塑性,同时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风险。
3.粒度分布:混凝土中骨料的粒度分布会影响其流动性和塑性。
过粗或过细的骨料会减弱混凝土的流动性,从而影响浇筑、振捣和成型的效果。
4.胶凝材料类型和含量:不同聚合胶凝材料(如水泥、矿渣粉、石灰等)的种类和含量会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产生重要影响。
添加剂的使用也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5.温度:温度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凝结过程。
较高的温度可以降低混凝土的粘度,提高其流动性,但同时也会加快凝结反应,增加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收缩风险。
6.施工方法和设备:不同的施工方法和设备会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塑性产生重要影响。
如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振捣方式和振捣时间等。
7.混凝土的水化过程:水化是指水泥和其他胶凝材料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化产物的过程。
水化反应会释放热量,改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塑性。
总之,以上是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几个主要因素。
了解并控制这些因素对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确保施工中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塑性,最终提高结构的质量和耐久性。
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方法有

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方法有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其质量和易性的测定对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方法,以便工程施工人员能够准确评估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性能。
一、混凝土拌合物的测定方法。
1. 水灰比的确定。
混凝土的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通常可以通过试验测定水泥用量和混凝土中水的用量,从而计算得出水灰比。
测定水泥用量可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或称重法,测定混凝土中水的用量可采用干燥法或称重法。
2. 骨料含量的测定。
混凝土中的骨料含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可以通过试验测定混凝土中骨料的用量,从而计算得出骨料含量。
测定骨料含量的方法包括称重法和筛分法。
3.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的配合比例。
可以通过试验测定混凝土中水泥、骨料和水的用量,从而计算得出混凝土的配合比。
测定配合比的方法包括称重法和化学分析法。
二、混凝土易性的测定方法。
1. 塑性度的测定。
混凝土的塑性度是指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可塑性和流动性。
可以通过沉降度试验或坍落度试验来测定混凝土的塑性度。
沉降度试验是将混凝土倒入特定容器中,测量混凝土的沉降高度;坍落度试验是将混凝土倒入特定锥形容器中,测量混凝土的坍落度。
2. 抗渗性的测定。
混凝土的抗渗性是指混凝土抵抗水的渗透能力。
可以通过水压渗透试验或负压渗透试验来测定混凝土的抗渗性。
水压渗透试验是将混凝土样品置于一定压力下,观察混凝土的渗透情况;负压渗透试验是将混凝土样品置于一定负压下,观察混凝土的渗透情况。
3. 凝结时间的测定。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是指混凝土从开始搅拌到开始凝结的时间。
可以通过初凝时间试验或终凝时间试验来测定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初凝时间试验是观察混凝土开始凝结的时间点;终凝时间试验是观察混凝土完全凝结的时间点。
综上所述,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方法包括水灰比的确定、骨料含量的测定、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塑性度的测定、抗渗性的测定和凝结时间的测定。
普通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检测及影响因素

普通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检测及影响因素一、和易性的概念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易于各种施工工序(拌和、运输、浇筑、振捣等)操作并能获得质量均匀、密实的性能,也叫混凝土工作性。
它是一项综合技术性质,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含义。
1.流动性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在自重或机械振捣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
流动性反映混凝土拌和物的稀稠:若混凝土拌和物太干稠,流动性差,难以振捣密实,易造成内部或表面孔洞等缺陷;若拌和物过稀,流动性好,但容易出现分层离析现象(水泥浆上浮、石子颗粒下沉),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2.黏聚性黏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各颗粒间具有一定的黏聚力,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抵抗分层离析,使混凝土保持整体均匀的性能。
黏聚性反映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
若混凝土拌和物黏聚性不好,混凝土中骨料与水泥浆容易分离,造成混凝土不均匀,振捣后会出现蜂窝、空洞等现象。
3.保水性保水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保持水分的能力,在施工过程中不产生严重泌水的性能。
保水性反映混凝土拌和物的稳定性。
保水性差的混凝土内部容易形成透水通道,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并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是以上三个方面性能的综合体现,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
提高水灰比,可使流动性增大,但黏聚性和保水性往往变差;要保证拌和物具有良好的黏聚性和保水性,则流动性会受到影响。
不同的工程对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要求也不同,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对和易性三个方面既要有所侧重,又要互相照顾。
二、和易性的测定由于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质,目前还很难用一个单一的指标来全面衡量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
通常以坍落度试验和维勃稠度试验来评定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
先测定其流动性,再以直观经验观察其黏聚性和保水性。
1.坍落度试验在平整、润湿且不吸水的操作面上放置坍落筒,如图5.2所示,将混凝土拌和物分三次(每次装料1/3筒高)装入坍落度筒内,每次装料后,用插捣棒从周围向中间插捣25次,以使拌和物密实。
浅谈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调控措施

浅谈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调控措施1 引言在施工中,常发生往预拌混凝土中随意加水调整坍落度的现象,这使混凝土拌合物水胶比增大、黏聚性和保水性变差,而导致硬化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严重下降。
为保证预拌混凝土满足不同施工要求及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本文从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黏聚性三个和易性指标着手,结合有关资料和工程应用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将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调控措施总结如下,以便与从事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人员共同学习、探讨,不断提高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
2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筑、捣实)并获得成型密实、质量均匀、不离析、不泌水的性能。
和易性一般主要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的内容。
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力或机械振动力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
流动性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输送、浇筑、振捣施工的难易和混凝土的质量;黏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中的各组分之间有一定的凝聚力,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不致发生分层和离析现象,使混凝土内部结构保持均匀的性能。
保水性是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在施工中不致产生严重泌水现象的性能,它是反应混凝土拌合物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3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3.1 单位体积用水量单位体积用水量决定胶凝材料浆体(以下简称浆体)的数量和稠度,它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因素。
在一定单位体积用水量范围内,以不同粗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其拌合物流动性与单位用水量成正比关系,即随单位用水量增大,其流动性也增大。
但过大时,会导致拌合物黏聚性变差,甚至产生严重的离析、分层、泌水,并使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严重降低。
3.2 砂率砂率的变动,会使骨料的总表面积和空隙率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有较大影响。
在一定的砂率范围内,随着砂率的增加可有效地改善混凝土流动性;当砂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混凝土流动性随着砂率的增加而变差,并影响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因素及测定方法

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因素及测定方法一、和易性的概念............................................................ 1二、影响商品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 25.其他影响因素.............................................................. 4三、和易性的测定方法........................................................ 41.坍落度试验............................................................ 42.维勃稠度试验.......................................................... 53.增实因数法............................................................ 6四、结束语.................................................................. 6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城市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商品混凝土作为一种优良的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在各类商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成为关键控制程序。
适宜的和易性、稳定而匀质的商品混凝土、正确的施工和充分的养护,是保证商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前提。
因此,商品混凝土的和易性控制是整个商品混凝土施工工序控制中重要的一环,它对于提高硬化后商品混凝土的强度与商品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和易性的概念和易性:是指商品混凝土拌合物能保持其组成成分均匀,不发生分层离析、泌水等现象,适于运输、浇筑、捣实成型等施工作业,并能获得质量均匀、密实的商品混凝土的性能。
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新拌混凝土易性是指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影响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以下是影响新拌混凝土易性的几个主要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1.水灰比:水灰比是混凝土中水与水泥重量之比,水灰比越低,混凝土的强度越高,但易性越差。
改善措施是通过适当增加混凝土中的水,以提高易性,同时保持水灰比在适当范围内,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
2.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指水泥、砂、骨料和水的比例,不同的配合比会影响混凝土的易性。
如果骨料过多或过少,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改善措施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配制比例,确保混凝土中骨料的粒径和数量适宜。
3.混凝土掺合料:掺入适当的掺合料如矿渣粉、矿渣细粉、矿渣砂、粉煤灰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易性。
这些掺合料可以改变混凝土的黏度和流动性,提高易性,并且还能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4.砂浆粘结材料:砂浆粘结材料对混凝土的易性有很大影响。
添加剂如减水剂、增稠剂和黏结剂可以改善砂浆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并提高混凝土的易性。
5.施工温度和湿度:施工时的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的易性有很大影响。
在高温和低湿度条件下,混凝土易性会变差,热量会引起混凝土迅速凝结,湿度不足会导致水分流失。
改善措施是通过增加水量和使用防止混凝土过早凝结的措施,如覆盖防水材料和喷水保湿。
6.搅拌和振捣方法:搅拌和振捣方法对混凝土的易性也有影响。
搅拌时间太长或振捣不均匀会导致混凝土的分层和凝结,从而影响易性。
改善措施是确保搅拌和振捣的时间和方法适当,并保证混凝土均匀搅拌和振捣,以提高易性。
综上所述,影响新拌混凝土易性的因素多种多样,可以通过调整水灰比、混凝土配合比、掺合料、砂浆粘结材料、施工温度和湿度以及搅拌和振捣方法等措施来改善混凝土的易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因素及测定方法一、和易性的概念 ............................................................................................................................................1二、影响商品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25.其他影响因素 ..................................................................................................................................................4三、和易性的测定方法...................................................................................................................................41.坍落度试验..............................................................................................................................................52.维勃稠度试验.........................................................................................................................................53.增实因数法..............................................................................................................................................6四、结束语..........................................................................................................................................................6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城市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商品混凝土作为一种优良的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在各类商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成为关键控制程序。
适宜的和易性、稳定而匀质的商品混凝土、正确的施工和充分的养护,是保证商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前提。
因此,商品混凝土的和易性控制是整个商品混凝土施工工序控制中重要的一环,它对于提高硬化后商品混凝土的强度与商品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和易性的概念和易性:是指商品混凝土拌合物能保持其组成成分均匀,不发生分层离析、泌水等现象,适于运输、浇筑、捣实成型等施工作业,并能获得质量均匀、密实的商品混凝土的性能。
商品混凝土的和易性是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对商品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综合评价。
它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性能。
通常从以下几方面测量并评价商品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1.流动性是指商品混凝土拌合物在本身自重或施工机械振捣的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
2.粘聚性是指商品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其组成材料之间有一定的粘聚力,不致产生分层和离析的现象。
3.保水性是指商品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不致产生严重的泌水现象。
发生泌水现象的商品混凝土拌合物,由于水分分泌出来会形成容易透水的孔隙,而影响商品混凝土的密实性,降低质量。
由此可见,商品混凝土的和易性的各个方面有其各自的具体内容,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
例如加大用水量对增大混合料的流动性来说很有效,可很快降低混合料的稠度,但对粘聚性和保水性不利,并对商品混凝土的强度影响很明显。
因此,所谓商品混凝土的“和易性”就是这几个方面的性质在某种具体条件下的矛盾统一。
二、影响商品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在影响商品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混合料的单位加水量、集灰比、水灰比和砂率,具体表现在商品混凝土中的水泥浆的数量与稠度以及砂与石用量比例。
此外,组成材料品种和环境温湿度、拌和以后经历的时间长短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1.商品混凝土的单位加水量。
根据实验分析,在采用一定的集料时,如单位加水量一定,在实际应用范围内:水泥用量少时,水泥浆稀而少;水泥用量增多时,水泥浆稠而多。
两种情况变化对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变化不大。
水泥用量即使有适量变化,只要单位加水量不变,坍落度可基本保持不变,这一规律通常称为固定加水量定则,或称为商品混凝土混合料需水性定则。
这个定则说明影响坍落度的最主要因素是单位用水量。
实际上水量未变、水泥增多,水泥浆稠了,对坍落度多少会发生些影响,所以这个定则是近似的,适用范围也是有限的,即水泥用量的变动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定则才符合实际。
但是这个定则的原理却给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带来了方便,即固定了单位用水量,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基本上可确定在某一范围内不变,在此条件下变动水灰比,就可以配制出不同强度而坍落度相近的商品混凝土。
2.水泥浆数量与集灰比。
在商品混凝土中水泥浆除填充集料间的空隙外,还需在集料表面围裹、形成一定厚度的浆体,以减少集料彼此之间的摩擦力,才能具有流动的性能。
显然,在一定范围内,水泥浆数量愈多,也就是集灰比愈小,集料周围的浆体包裹层愈厚,商品混凝土的流动性愈大,反之亦然。
但是,如果水泥浆过多,到一定限度时会出现粘聚性反而变差,出现淌浆(又称流浆)与泌水、分层等不良后果。
因而水泥浆过多不仅浪费水泥,也降低商品混凝土的质量。
3.当然水泥浆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商品混凝土的流动性必然与水泥浆的稠度(水灰比)有关,实际上一定强度的商品混凝土,其水灰比不能任意变动,也就是说总是在保持一定的水灰比条件下以增减水泥浆数量来调整和易性的。
4.砂率。
砂石混合集料中砂子含量占集料总量的重量百分数称为砂率。
砂率是表示商品混凝土中砂子与石子二者的组合关系,砂率的变动,会使骨料的总表面积空隙率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对商品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有显著的影响。
当砂率过大时,集料的总表面积及空隙率增大,耗用于包裹细集料表面的水泥浆数量增多,砂粒接触点处的水泥浆不足,甚至水泥浆不足以包裹所有砂粒,使砂浆干涩,商品混凝土的流动性随之变差,如果保持流动性不变,则需增加水泥浆,就要多耗水泥。
反之,若砂率过小,拌合物中显得石子多而砂子过少,形成的砂浆量不足以包裹石子表面,并不能填满石子间空隙,在石子间没有足够砂浆润滑层时,不但会降低商品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而且会严重影响其粘聚性和保水性,使商品混凝土产生骨料离析、水泥浆流失,甚至出现崩散现象。
由上可知,在配置商品混凝土时,砂率不能过大,也不能太小,应该选用合理的砂率值,即在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能使商品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且能保持粘聚性及保水性能良好的砂率值。
石子最大粒径较大、级配较好、表面较光滑时,粗集料的空隙率较小,可采用较小的砂率。
砂子的细度模数较小时,由于砂子的细颗粒多,商品混凝土的粘聚性容易得到保证,而且砂子在粗集料中的拨开作用较小,故可采用较小的砂率。
水灰比较小、水泥浆较稠时,由于商品混凝土的粘聚性较好,可采用较小的砂率。
施工要求的流动性较大时,粗集料易出现离析,为保持商品混凝土的粘聚性,需采用较大的砂率。
当采用加气剂或塑化剂等外加剂时,可适当减小砂率。
合理砂率的变化还与水泥浆数量、砂石的品种及粒径等因素有关:水泥浆量大时砂率应小;碎石商品混凝土的砂率应比卵石商品混凝土的大;细砂商品混凝土应比中、粗砂商品混凝土的砂率小一些。
5.其他影响因素5.1水泥。
在同一加水量下,水泥的标准稠度大者需水量大,所拌制的商品混凝土流动性要差一些。
不同水泥的熟料矿物含量不同,高铝水泥中铝酸盐含量高,需水量较大,而矿渣水泥的保水性较差,拌制商品混凝土易于泌水,其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般较用普通水泥时小。
水泥颗粒愈细,所拌制的商品混凝土流动性愈小。
5.2集料物理性状。
颗粒较大、形状较圆、表面较光滑、棱角少及级配好的集料,所拌商品混凝土混合料的流动性较大。
5.3外加剂。
除减水剂外,塑化剂、加气剂等外加剂对和易性也有一定影响,一般情况下空气量每增加1%,可使坍落度增加约2.5 cm。
5.4时间和温度。
商品混凝土一般都在搅拌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会变得越来越干稠,塌落度将逐渐减小,这是由于拌合物中的一些水分逐渐被骨料吸收,一部分被蒸发,以及水泥的水化与凝聚结构的逐渐形成等作用所致。
商品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还受温度的影响,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商品混凝土的塌落度损失的更快,因为这时的水分蒸发及水泥的化学反应将进行的更快。
三、和易性的测定方法商品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内涵比较复杂,难以用一种简单的测定方法和指标来全面恰当得表达。
根据我国现行标准《普通商品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规定,用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法、维勃稠度法和增实因数法来测定商品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并辅以直观经验来评定粘聚性和保水性。
1.坍落度试验这是使用历史最久、最为普遍的测定混合料流动性的方法,用标准坍落圆锥筒测定。
该筒为钢皮制成,高度H=300mm,上口直径d=100mm,下底直径D=200mm,试验时,将圆锥置于平台上,然后将商品混凝土拌合物分三层装入标准圆锥筒内,每层用捣棒均匀地捣插25次。
多余试样用抹刀刮平,然后垂直提取圆锥筒,将圆锥筒与混合料排放于平板上,测量筒高与坍落后商品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差,即为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
坍落度筒提离后,如商品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商品混凝土和易性不好。
观察坍落后的商品混凝土试体的粘聚性及保水性。
粘聚性的检查方法是用捣捧在已坍落的商品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此时如果锥体逐渐下沉,则表示粘聚性良好,如果锥体倒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现象,则表示粘聚性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