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史必读书目及参考文献

现代文学史必读书目及参考文献
现代文学史必读书目及参考文献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林纾《致蔡鹤卿太史书》蔡元培《答林琴南书》《文学研究会宣言

成仿吾《新文学的使命》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评论节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

郑伯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王瑶《论五四时期对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第二章鲁迅一《狂人日记》《孔乙己》《在酒楼上》

《无常》《死火》《影的告别》《腊叶》《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通读《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

评论节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张定璜《鲁迅先生》

王富仁《<呐喊><彷徨>综论》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

第三章小说一冰心《超人》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王鲁彦《菊英的出嫁

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庐隐《海滨故人》

许地山《缀网劳蛛》

评论节选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沈从文《论中国创作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册陈平原《许地山:饮

温儒敏《一份率真,一份才情》丁帆《乡土文学派小说主题与技第四章通俗小说一徐振亚《玉梨魂》李涵秋《广陵潮》张恨水《春明外史》

程小青“霍桑系列”

第五章郭沫若《凤凰涅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地球,我的母亲》

《太阳礼赞》《瓶·第十六首:春莺曲》《瓶·第三十七首》

《屈原》《论诗三札》《我的作诗经过》《<少年维特之烦恼>评论节选温儒敏《郭沫若其人其诗》邹羽《批判与抒情》

王文英《论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的审美价值》

第六章新诗一胡适《蝴蝶》《一颗星儿》沈尹默《月夜》刘半农《叫我如何不

冰心《繁星》第1、7、10、75、131首,《春水》第5、105首

李金发《弃妇》闻一多《忆菊》《死水》《发现》

评论节选冯文炳《谈新诗》杜荣根《寻求与超越》龙泉名《中国新诗流

郭小聪《在新世纪的门槛上》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

第七章散文一周作人《故乡的野菜》《喝茶》《苦雨》《北京的茶食》

冰心《往事》其二至八 《山中杂记》之七 《寄小读者--通讯七》评论节选刘纳《五四新文学中的散文》佘树森《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

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

第八章戏剧一田汉《获虎之夜》丁西林《一只马蜂》

评论节选孙庆升《中国现代戏剧思潮史》侍桁《西林独幕剧》

第九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二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

鲁迅《文艺与革命》《“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周起应《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

评论节选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

马良春、张大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荣太之《中国左翼作第十章茅盾《蚀》《子夜》《春蚕》

评论节选茅盾《<子夜>是怎样写成的》乐黛云《<蚀>与<子夜>的比较分析》

第十一章老舍《骆驼祥子》《月牙儿》《断魂枪》

评论节选樊骏《论<骆驼祥子>的现实主义》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

樊骏《论<骆驼祥子>的悲剧性》张慧珠《老舍创作论》

第十二章巴金《家》《寒夜》《春天里的秋天》

评论节选陈思和《人格的发展·巴金传》曼生《别了,旧生活!新生活万

第十三章沈从文《萧萧》《丈夫》《边城》

评论节选汪曾祺《又读<边城>》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

王晓明《沈从文:“乡下人”的文体与“土绅士”的理想》

第十四章小说二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柔石《为奴隶的母亲》

李劼人《死水微澜》萧乾《雨夕》林徽因《九十九度中评论节选茅盾《女作家丁玲》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

孟实《<谷>和<落日光>》郭沫若《中国左拉之待望》

秦林芳《萧红创作的文体特色》吴福辉《带着枷锁的笑

第十五章通俗小说二张恨水《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刘云若《红杏出墙记》

第十六章新诗二殷夫《我们》臧克家《难民》《春鸟》蒲风《咆哮》

何其芳《预言》《花环》《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卞之琳《距离的组织

废名《十二月十九日夜》林徽因《别丢掉》

评论节选卞之琳《戴望舒诗集·序》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

阎京城《波澜壮阔的平淡》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潮流的回顾与第十七章鲁迅二《灯下漫笔》《这个与那个》《“友邦惊诧”论》

《病后杂谈》《阿金》《铸剑》《采薇》

评论节选画室(冯雪峰)《革命与知识阶级》何凝(瞿秋白)《<鲁迅杂感选

王瑶《鲁迅<故事新编>散论》《论鲁迅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第十八章散文二郁达夫《故都的秋》《钓台的春昼》何其芳《独语》《画梦录》

萧红《过夜》吴伯萧《夜读》

评论节选朱自清《论现代中国的小品散文》林语堂《论小品文笔调》

钱理群《名作重读》唐湜《人似屏中行》

杜丽莉《论<画梦录>》谢友祥《论林语堂的闲谈散文》

第十九章曹禺《雷雨》《北京人》

评论节选刘西渭《雷雨》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钱谷融《“你忘了你

钱谷融《谈谈<日出>中的陈白露》辛宪锡《<雷雨>若干分歧问题探第二十章戏剧二夏衍《上海屋檐下》

评论节选王文英《现实主义的杰作--<上海屋檐下>》

第二十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三毛泽东《在延安文学座谈会上的讲话》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评论节选胡乔木《当前思想路线的若干问题》温儒敏《胡风的体验现实主义批

何其芳《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

第二十二章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评论节选黄修己《总也忘不了他》戴光中《赵树理》杨天舒《农村舞台上第二十三章小说三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张天翼《华威先生》

张爱玲《金锁记》《封锁》孙犁《荷花淀》丁玲《太阳照在桑干评论节选赵园《路翎小说的形象与美感》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钱理群《新小说的诞生》赵园《孙犁对“单纯情调”的追求》

第二十四章通俗小说三秦瘦鸥《秋海棠》予且“都市百态”小说新鸳鸯蝴蝶派(“新第二十五章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北方》《旷野》《黎明的通知》

评论节选杨匡汉、杨匡满《艾青传论》骆寒超《时代感 历史感 传统感》

王彪《论艾青诗歌的力感》

第二十六章新诗三田间《给战斗者》阿垅《纤夫》绿原《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

冯至《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我们准备深

穆旦《赞美》《诗八首》《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春》《合唱》评论节选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袁可嘉《九叶集·序》

郑敏《诗人与矛盾》许霆、鲁德俊《十四行诗在中国》

第二十七章散文三萧红《回忆鲁迅先生》冯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梁实秋《雅舍》沙汀《随军散记》纪果庵《小城之恋》评论节选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余光中《文章与前额并高》

第二十八章戏剧三《白毛女》《芳草天涯》

评论节选孟悦《<白毛女>的演变启示》陈坚《夏衍的文学和生活道路》

周作人《人的文学》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书》《文学研究会宣言》沈雁冰《文学与人生》

大系·建设理论集》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王瑶《论五四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学的价值重估》

《示众》《阿q正传》《阿长与山海经》《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野草>英文译本序》

陈涌《鲁迅小说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

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小说的精神象征》

王鲁彦《菊英的出嫁》台静农《拜堂》

冯文炳《竹林的故事》

沈从文《论中国创作小说》

陈平原《许地山:饮过恒河圣水的奇人》

土文学派小说主题与技巧的再认识》

春明外史》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

《地球,我的母亲》《夜步十里松原》《天狗》

《瓶·第三十七首》《我想起了陈涉吴广》

《<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

蒋铮《人的解放与艺术的解放》

刘半农《叫我如何不想她》汪静之《伊底眼》

宗白华《夜》

朱湘《采莲曲》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龙泉名《中国新诗流变论》孙玉石《最丰富的想象在这里开花》

情感与形式》孙玉石《穿起那串散乱的珠子》

俞平伯《清河坊》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春》

小读者--通讯七》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梁遇春《观火》

代散文研究》孙席珍《论现代中国散文》

林独幕剧》胡宁荣《谈丁西林独幕喜剧的特色》

死去了的阿Q时代》茅盾《从牯岭到东京》梁实秋《文学与革命》冯雪峰《关于“第三种人文学”的倾向与理论》

朱光潜《谈美·开场话》

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吴中杰《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

荣太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夜>的比较分析》王晓明《潜流与漩涡》

国现代小说史》赵园《北京:城与人》

老舍创作论》樊骏《认识老舍》

了,旧生活!新生活万岁!》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

王安忆《走出凤凰》

沙汀《代理县长》艾芜《山峡中》吴组缃《一千八百担》林徽因《九十九度中》施蛰存《春阳》张恨水《啼笑因缘》

王晓明《沙汀艾芜的小说世界》赵园《论小说十家》

许子东《重读<日出>、<啼笑因缘>和<第一炉香>》

微笑》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红杏出墙记》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

蒲风《咆哮》陈梦家《再看见你》戴望舒《雨巷》《寻梦者》卞之琳《距离的组织》《断章》林庚《春天的心》

情感与形式》孙玉石《梦中升起的小花》李书磊《春天的心是关不住的》主义诗歌潮流的回顾与评析》孙玉石《新诗:现代与传统的对话》

惊诧”论》《二丑艺术》《捣鬼心传》《奇怪》

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刘再复《文学的反思》

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

独语》《画梦录》李广田《回声》林语堂《方巾气研究》

论小品文笔调》鲁迅《小品文的危机》李健吾《李健吾批评文集》蒋心焕、吴秀亮《试论闲适派散文》

的闲谈散文》

钱谷融《“你忘了你是怎样一个人啦!”--谈周朴园》

<雷雨>若干分歧问题探讨》朱栋霖《曹禺戏剧与契诃夫》

现实主义的路》

胡风的体验现实主义批评体系》支克坚《胡风论》

杨天舒《农村舞台上的“丑角艺术家”》

钱钟书《围城》路翎《饥饿底郭素娥》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中国现代小说史》温儒敏《<围城>的三重意蕴》

纯情调”的追求》

新鸳鸯蝴蝶派(“新洋场小说”)

《我爱这土地》《手推车》

史感 传统感》赵午生《艾青--三十年代诗坛升起的灿烂明星》

天真的乐观主义者》郑敏《金黄的稻束》《音乐》辛笛《风景》

的暴雨》《我们准备深深地领受》陈敬容《划分》

《春》《合唱》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谢冕《一颗星亮在天边:穆旦诗全编·序》

四行诗在中国》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

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爱》

小城之恋》

谈静《“爱”的赏析》余凌《张爱玲的感性世界--析<流言>》和生活道路》

翻译硕士考研推荐参考书目和资料

翻译硕士考研推荐参考书目和资料【纯个人版本】 考研政治 1.基础:【必买】 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精讲精练 不喜欢肖秀荣官方语言的可以想办法搞到文都考研政治视频的附带讲义进行打印,文都的知识点讲解更加通俗易懂。 2.十月购买文都出品的《形势与政策》小书,其中专题部分特别有用,良心资料。 3.卷子:《真题》《肖八》《肖四》《徐四》 真题主要价值在熟悉选择题难度和保持练习量,肖八肖四尽量做完,肖四按照专题总结全部背完。徐四2017押题牛逼,2018没啥卵用,但是有时间的小伙伴可以尝试背一下主观题,选择题可以不做,没有参考价值。 PS:提供一个背诵方法,将要背的东西按照专题整理录音在手机里,语速保持较慢,一个问题读完之后停顿几秒,这样可以不依靠纸质材料在脑子里形成印象,并且走在路上也可以带着耳机听,贼省时高效。 提醒:不要把运气都押在肖四上,近几年反押题越来越厉害,一般都是压中了考试题目中的材料,而不是准确问题,但是准确的问题也至少能压中三个小问。所以心里要有逼数,即使对党的讴歌再恶心人也得关注别的材料。要特别说明的是,文都的形势与政策那本书专题模块的划线部分非常有用。 4.微博:肖秀荣、蒋中挺 微信公众号:文都考研(这个好)、蒋中挺、肖秀荣、有道考研 翻译硕士英语 1.词汇:刘毅10000、专八词汇、GRE词汇选两本。没时间的选专八或刘毅其中一本。 找一些近义词辨析看 2.单选题材料:专业四级单选(主要是语法和近义词) 以前的英语六级单选,群文件有(主要是词汇) MTI各校英语真题(时间充裕做) 3.完形填空题材料:历年英语一英语二真题 4.改错题材料:专八改错练习,专八历年改错真题 5.阅读材料:根据学校历年真题题型来练习 类似于专八的有选择和问答的做专八阅读真题和专八阅读模拟题,不要买星火,星火出题比较偏。 纯选择的做历年英语一真题和六级真题 6.作文材料: 雅思范文带解析版本,专八作文(推荐冲击波和2012年版本星火范文) 搜集近几年各校出的作文题目,挑选一些搜索是否有相关文章,看完后自己总结再写一遍。 翻译基础 1.专八翻译(偏文学类) 2.跨考黄皮书翻译基础真题及解析 3.张培基第一本,有时间可以看第二本(文学散文类,这两年不是主流,不用背,理解) 4.韩素音翻译大赛历年题目和参考译文,百度文库和群里都有 5.典籍英译文章,自己找

翻硕个课程参考书选择指导

翻硕个课程参考书选择指导 翻硕专业近年来受到考生的亲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报考翻硕,大家在进行翻硕备考的时候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这样我们的复习效率才能够高效,下面为大家带来翻硕参考书选择指导。 一、翻译&基础英语: 张培基《英译中现代散文选》(很经典,尤其是第二本,句子很精辟,很有味道) 何其莘《新概念英语(四)》(经典中的经典,教你地道英语,学成之后写作水平突飞猛进) 汪涛《实用英汉互译教程》(武大参考书目,汪老师写的很不错的说) 郭著章的《英汉互译实用教程》(整体还好,有一些其他类似书目不曾讲过的内容,但也有一些小错误) 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经典啊,大爱,建议反复看) 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基础的教程了,但内容太少,而且讲解不够深,不过还是很好的) 平卡姆《中式英语之鉴》(改掉redundancy之类的毛病,不解释,看吧) 唐静《翻硕(MTI)真题汇编》(编的挺好的,答案也不错,部分翻译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但学校不够全) 蒋经国《古文观止》(闲暇时修养身心一下,主要是看古文了,英文翻译倒是看得不多) 二、口译: 雷天放、陈菁《口译教程》(教材很经典,推荐)

吴忠明《口译笔记法》(不要模仿的太过死板,自己也可以创造一些,一句话,怎么得心应手怎么来) 林超伦《实战口译》(太难了,原文都看不明白,更别提翻译了……) 刘毅《刘毅语法宝典》(语法书很全很强大,但我没用多少,太枯燥……) 还有一本书也不错,是我复试时学姐推荐用的: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对于一些中国式套语的翻译很有帮助) 三、写作&百科: 刘军平《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武大参考书目,内容丰富,但是错答案太多了……) 石观海《中国文学简史》(内容太多了,看不过来,囫囵吞枣地翻了一遍) 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史》(武大百科的重头戏都在这里) 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同学推荐的,适合我们国人自己欣赏) 梅任毅《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就当准备专八咯) 陶嘉炜《中国文化概要》(书还是很好的,扩大脑容量) 陈纪宁《新编现代应用文写作大全》(书真的是好全好全好全,但我在作文上栽了跟头,大家千万不要忘记我们的国语啊) 网上有很多百科的资料,大家可以自行下载看一下。 四、政治: 政治红宝书(不解释,考研政治必看书目) 肖秀荣四套题(不解释,考研政治必看书目) 任汝芬四套题(不解释,考研政治必看书目) 跨考20天(不解释,考研政治必看书目) 翻硕参考书选择指导给大家带来过了,这些书都对我们考研很有帮助,希望我们能够学好这些书本里面的知识,相信对我们取得好成绩有帮助。 凯程教育:

最详细的论文参考文献规范格式说明

论文参考文献规范格式详解 一、文献格式的快速引用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的类型(即引文出处)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在文献名后并以方括号括起,具体类型标识如下: M ——专著、普通图书 C ——论文集 N ——报纸文章 J ——期刊文章 D ——学位论文 R ——研究报告 S ——标准 P ——专利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实例 1、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 [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2、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2] Spivak,G. Victory in Limbo[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 [3] Almarza, G.G.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4]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67.

翻译硕士必看参考书目

翻译硕士必看参考书目 泛瑞翻译 考研应该怎么备考?资料又多又乱应该怎么看? 跨考孟老师为大家总结了翻硕考研备考的一些书籍,同时也希望大家不要一味的只买书而不看书,到考完研书还是新的。大家可以在各模块各找一本书坚持看完,坚持做笔记、读书总结,杜绝“abandon”。 1单词 背单词的话就背专八单词就可以。如果是报考华东师大、北航这种对单词要求较高的学校,可以准备GRE单词。大家可以以专八词汇书为重点,平时应该注意多看些文章,例如,每天一篇经济学人(大家可以加2016翻硕考研交流群427120314,从2015年2月3号起每天提供一篇经济学人材料以及材料中相对应词汇)。 2语法 按照专四语法复习,这部分大家一定要重视,很多同学都是载到了语法上。 3百科 百科知识的文学类的书给大家推荐《中国文化概要》,蓝色的封面。这本书一定要自己看自己做笔记,如果你看完就能记住当然牛叉,记不住的一定要记笔记。除此之外,如果有的学校的百科知识不是选择题而是填空或者简答题,那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考试的格式做笔记。百科的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自然科学12讲之类的,这种书说实在的可看可不看。如果大家觉得自己知识面不广的话,一定要结合自己学校的历年真题,有针对性的去找一些书来看。

这部分春季以词汇解释题为主,注意整理笔记。可参考中国通史、不可不知的2000历史常识、历史辞海、报栏文章、网络资源等。暑期通览中国文化概要、英美文学史、历史辞海、报栏文章、网络资源,做专八人文知识部分真题,议论文、应用文练习。秋季就要看各大高校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跨考专业硕士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解析与习题详解+作文练习 另外这两本书也不错:叶朗《中国文化读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白延庆《公文写作》,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4年; 4翻译 这部分大家除了看一些翻译理论外,还应该尝试翻译政府工作报告、真题中的阅读部分、英语笔译3级等。翻译理论给大家推荐以下书籍: 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陈宏薇《新编英汉翻译》(很多学校的参考书目,其中理论可能要大于实践); 叶子南《高级翻译理论与实践》(后面有学生的译文和叶老师自己的译文,大家在看的时候可以作对比); 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年; 刘宓庆《文体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 张培基散文108篇; 5口译 除了看一些教程之外,更多的是要坚持每日朗读,做一些口语练习。前期应该练习听力、复述,后期还要找partner互练口译。给大家推荐以下两本书目。 《基础口译》仲伟合、口译 《现代汉译英口译教程》(第二版)吴冰等口译 同时告诫大家,最近真题中多次复现原题,大家不妨把其他院校的历年真题也多做几套,考真题是有可能的。

参考文献的重要意义

一、正确使用参考文献地重要意义 (一)体现作者严谨、求实地科学态度.科学研究具有传承性,任何一项学术成果几乎都是在他人已有地成果之上经过不断提高获得地,而参考文献地标注正是起到联接新、旧科研成果地桥梁、纽带作用.准确规范地使用参考文献能够体现出作者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地治学态度.(二)有益于维护知识产权,保护作者及他人著作权.正确使用参考文献使作者成为维护著作权地第一人,在引用他人学术成果时,既能防止侵权行为地无意识发生,同时又维护了他人地著作权,体现了对他人劳动成果地尊重.(三)有利于审稿人评定稿件质量.审稿人作为相应学科地优秀科研代表,对该领域地进展情况有大量地资料储备,在审阅稿件时,通过标注地参考文献一方面可以看出作者在他人已公开发表成果地基础上做了哪些实质性研究,同时,又可通过参考文献地数量、类型、与作者研究内容地相关程度,包括综述性论文中引用外文资料地比例等衡量作者研究地广度和深度,为审稿人评定稿件质量提供一定参考.(四)可提高编辑工作者地工作效率.由于作者在撰写论文时,更多是从自身研究需要出发,对参考文献地重要作用认识不深,使得参考文献地使用不规范.因此,对于每一篇拟发表地论文,都需经编者之手加工处理,其中重要一项就是核对参考文献引用地位置、正文中出现地顺序及著录项目是否准确、无遗漏.作者完整、正确地引用文献可极大提高编辑工作者工作效率,将更多精力用于编辑加工文章内容.(五)方便读者阅读和使用.参考文献作为论文不可或缺地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作者借鉴,读者往往在阅读后,有时也会对其中所引用地文献资料进行更详细地查阅.因此,准确无误地引用参考文献详细信息,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二、作者、编辑工作者在参考文献使用上存在地问题 (一)作者方面.部分作者不清楚参考文献地作用,导致其只是为了拼凑篇幅,简单将其罗列在文后,或有地作者将“参考文献”与“引用文献”弄混,怕别人认为自己是抄袭他人成果,对于自己论文中参阅、引用地文献“只引不注” 另有部分作者不了解参考文献地具体规范要求,如标注位置、著录文献地取舍、各类参考文献地著录格式等.(二)编辑工作者方面.大多数编辑对参考文献地正确使用有一定程度上地认识,在编辑加工时,能够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核对.存在地主要问题是:一方面受出刊时间限制,不能仔细核对每篇参考文献地出处;另一方面是受版面限制,未从论文本身需要看问题.在文献取舍上,编辑只与作者稍做沟通,就将文献直接作删除处理.当参考文献作为作者所论述观点地重要依据时,此时将其删除,会使论证失去根基,严重影响论文地可信性,从而影响论文地学术质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三、如何正确使用参考文献地主要原则 (一)取舍原则、只引用最新、最全、最有价值地文献科学研究地传承性要求对所引参考文献地出版时间给予限制,越是最新地成果越能涵盖以前发表地科研成果,能够反映前沿水平.同时,所引文献中关于教科书、普通常识性知识不必引用,只著录与作者研究内容紧密相关、专业领域地文献,可以是相同意见,也可是不同看法,只要对文章论述有重要帮助就需采用.文献尽量搜集全面,包括各种类型、不同语言地出版物.建议研究类论文参考文献数量在篇以内,综述类文章则应控制在篇左右.、只引用公开发表地一次文献公开发表地文献在相关学术领域已通过专家地审阅,因此,能够保证其权威性及正确性,更具说服力.同时,引用公开发表地文献,有利于编辑核对及读者查阅使用,提高信息使用率.一次文献是指作者亲自阅读过地原始文献,它与转引文献有根本区别,后者是直接引用他人文章中摘引地文献.为了维护参考文献地真实性、准确性,除非作者亲自阅读过,一般不引用转引文献.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二)著录方式参考文献常用地标注方式有两种: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第一种方式在我国普遍采用,因此,这里重点介绍.顺序编码制即按正文中引用文献出现地先后顺序

引用和编写参考文献的要求和规范

引用和编写参考文献的要求和规范 一、编写参考文献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参考文献一般应是正式出版、发表过的著作、文章和技术标准; ②参考文献的排序一般按照论文参考引用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排序,正文中凡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应加注; ③列出的参考文献应与论文内容相关,当是作者亲自阅读或引用过的,不应转录他人文后的文献; ④选择的参考文献应主要是近期的; ⑤要严格按照规范编写; ⑥参考文献中的外国人名书写时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姓用全称,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不加缩写点。参考文献中作者为3人或不少于3人应全部列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中文后加“等”,英文加“et al”。 二、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方法 ①顺序编码制是按正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 ②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中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如遇连续序号,可标起讫号“-”。 ③同一文献在论著中被引用多次,只编1个号,引文页码放在“[ ]”外,文献表中不再重复著录页码。 三、参考文献的类型 表1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标识 表3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四、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 ①专著著录格式 [序号]著者(用逗号分隔).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1]党跃武,谭祥金.信息管理导论[M]. 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例:[2] SEARLE, J R. Speech Act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例:[3] 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6-28 ②期刊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4]刘彪.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银企关系分析[J].经济研究,1994,(5):22-25 例:[5]Heider,E.R.& D.C.Oliver.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J].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1999,(3):62–67.

西外翻译硕士考研参考书

西外翻译硕士(MTI)官网推荐书目 西外翻译硕士(MTI)考试推荐书目 211 翻译硕士英语 张汉熙,《高级英语》 ( 修订本 ) 第 1 、 2 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 三笔教材 各类外刊 《GMAT语法改错精解》 《雅思九分作文》 357 英语翻译基础 1 .刘宓庆,《文体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 2 .冯国华、吴群,《英译汉别裁》,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 . 《英语文摘》 政府工作报告 CHINA DAILY 448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1 .杨月蓉,《实用汉语语法与修辞》,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 2 .叶朗,《中国文化读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 3. 卢晓江,《自然科学史十二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 英语笔译( 055201 ) 复试科目:汉英笔译 1. 方梦之,《实用文本汉译英》,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3 . 2. 贾文波,《汉英时文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 同等学力人员加试科目: 1 、英汉编译 2 、英文写作 1 .刘其中,《英汉新闻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 2 .Langan, J. College Writing Skills with Readings.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 英语口译( 055202 )

复试科目:汉英口译 1 .王逢鑫,《高级汉英口译教程》,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 . 2 .杨大亮、李文中,《高级英汉汉英口译教程》( 1 、 2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 同等学力人员加试科目: 1 、高级听力 2 、英汉口译 1 . Phillips , D., 《新托福考试综合教程》,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6 . 2 .杨大亮、李文中,《高级英汉汉英口译教程》( 1 、 2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西外翻译硕士(MTI)考试科目

翻译硕士参考书选择指南

翻译硕士参考书选择指南 翻译硕士专业近年来受到考生的亲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报考翻译硕士,大家在进行翻译硕士备考的时候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这样我们的复习效率才能够高效,下面为大家带来翻译硕士参考书选择指导。 一、翻译&基础英语: 张培基《英译中现代散文选》(很经典,尤其是第二本,句子很精辟,很有味道) 何其莘《新概念英语(四)》(经典中的经典,教你地道英语,学成之后写作水平突飞猛进) 汪涛《实用英汉互译教程》(武大参考书目,汪老师写的很不错的说) 郭著章的《英汉互译实用教程》(整体还好,有一些其他类似书目不曾讲过的内容,但也有一些小错误) 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经典啊,大爱,建议反复看) 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基础的教程了,但内容太少,而且讲解不够深,不过还是很好的) 平卡姆《中式英语之鉴》(改掉redundancy之类的毛病,不解释,看吧) 唐静《翻译硕士(MTI)真题汇编》(编的挺好的,答案也不错,部分翻译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但学校不够全) 蒋经国《古文观止》(闲暇时修养身心一下,主要是看古文了,英文翻译倒是看得不多) 二、口译: 雷天放、陈菁《口译教程》(教材很经典,推荐) 吴忠明《口译笔记法》(不要模仿的太过死板,自己也可以创造一些,一句话,怎么得心应手怎么来) 林超伦《实战口译》(太难了,原文都看不明白,更别提翻译了……)

刘毅《刘毅语法宝典》(语法书很全很强大,但我没用多少,太枯燥……) 还有一本书也不错,是我复试时学姐推荐用的: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对于一些中国式套语的翻译很有帮助) 三、写作&百科: 刘军平《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武大参考书目,内容丰富,但是错答案太多了……) 石观海《中国文学简史》(内容太多了,看不过来,囫囵吞枣地翻了一遍) 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史》(武大百科的重头戏都在这里) 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同学推荐的,适合我们国人自己欣赏) 梅任毅《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就当准备专八咯) 陶嘉炜《中国文化概要》(书还是很好的,扩大脑容量) 陈纪宁《新编现代应用文写作大全》(书真的是好全好全好全,但我在作文上栽了跟头,大家千万不要忘记我们的国语啊) 网上有很多百科的资料,大家可以自行下载看一下。 四、政治: 政治红宝书(不解释,考研政治必看书目) 肖秀荣四套题(不解释,考研政治必看书目) 任汝芬四套题(不解释,考研政治必看书目) 翻译硕士参考书选择指导给大家带来过了,这些书都对我们考研很有帮助,希望我们能够学好这些书本里面的知识,相信对我们取得好成绩有帮助。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参考文献(此四字用黑体、三号、居中) 具体文献按在正文中引出的先后次序列出,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字体用宋体五号。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 1 专著著录格式 [序号] 著者. 书名[M]. 版本(第一版不写). 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例: [1] 孙家广, 杨长青. 计算机图形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5. 26~28 [2] Sun Jiaguang, Yang Changqing. Computer graphics[M].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1995. 26~28(in Chinese) 例: [3] Skolink M I. Radar handbook[M]. New York: McGraw-Hill, 1990 2 期刊著录格式 [序号] 作者. 题名[J]. 刊名, 出版年份, 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 例: [4] 李旭东, 宗光华, 毕树生, 等. 生物工程微操作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2, 28(3): 249~252 [5] Li Xudong, Zong Guanghua, Bi Shusheng, et al. Research on global vision system for bioengineering-oriented micromanipulation robot system[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02, 28(3): 249~252(in Chinese) 3论文集著录格式 [序号] 作者. 题名[A]. 见(英文用In): 主编. 论文集名[C].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例: [6] 张佐光, 张晓宏, 仲伟虹, 等. 多相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拉伸行为分析[A]. 见: 张为民编. 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6. 410~416 例: [7] Odoni A R. The flow management problem in air traffic control[A]. In: Odoni A R, Szego G, eds. Flow Control of Congested Networks[C]. Berlin: Springer-Verlag, 1987. 269~298 4 学位论文著录格式 [序号] 作者. 题名[D]. 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 年 例: [8] 金宏. 导航系统的精度及容错性能的研究[D].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 1998 5 科技报告著录格式 [序号] 作者. 题名[R]. 报告题名及编号, 出版年

2016翻译硕士考研必看参考书目

2016翻译硕士考研必看参考书目 考研应该怎么备考?2016翻译硕士考研必看参考书目?资料又多又乱应该怎么看? 跨考孟老师为大家总结了翻硕考研备考的一些书籍,同时也希望大家不要一味的只买书而不 看书,到考完研书还是新的。大家可以在各模块各找一本书坚持看完,坚持做笔记、读书总结,杜绝"abandon”。 1单词 背单词的话就背专八单词就可以。如果是报考华东师大、北航这种对单词要求较高的学校, 可以准备GRE单词。大家可以以专八词汇书为重点,平时应该注意多看些文章,例如,每 天一篇经济学人(大家可以加2016翻硕考研交流群427120314,从2015年2月3号起每天提供一篇经济学人材料以及材料中相对应词汇)。 2语法 按照专四语法复习,这部分大家一定要重视,很多同学都是载到了语法上。 3百科 百科知识的文学类的书给大家推荐《中国文化概要》,蓝色的封面。这本书一定要自己看自 己做笔记,如果你看完就能记住当然牛叉,记不住的一定要记笔记。除此之外,如果有的学校的百科知识不是选择题而是填空或者简答题,那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考试的格式做笔记。百科的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自然科学12讲之类的,这种书说实在的可看可不看。如 果大家觉得自己知识面不广的话,一定要结合自己学校的历年真题,有针对性的去找一些书 来看。 这部分春季以词汇解释题为主,注意整理笔记。可参考中国通史、不可不知的2000历史常识、历史辞海、报栏文章、网络资源等。暑期通览中国文化概要、英美文学史、历史辞海、报栏文章、网络资源,做专八人文知识部分真题,议论文、应用文练习。秋季就要看各大高校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跨考专业硕士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解析与习题详解+作文练习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参考文献建议 1、资料查询建议大家可以利用图书馆数据库: 中文资料查阅中文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读秀学术搜索、万方医药信息系统等相对权威的学术资源; 英文资料查阅英文数据库:Science Direct, EBSCO, PUBMED, MOSBY’S Nursing Consult(护理人员专用库),Springer LINk等,(读秀也有英文资料) 2、若是网络资源,可以参考一些官方的网站,如卫生部,卫生厅等政府网站, 其中会有一些政府政策文件、统计数据等。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注意:红色字体显示是较常用的)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及其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专 著 论 文 集 报 纸 文 章 期 刊 文 章 学 位 论 文 报 告 标 准 专 利 析出 文献 其 它 数据 库 计算机 程序 电子 公告 文献类 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A Z DB CP EB 二、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和示例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辛希孟.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4]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6]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和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468-471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9]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f.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0]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g.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和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6d11473244.html,/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 [12]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h.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转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我国发布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为我国著录文后参考文献的国家标准。按规定,在科技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 1 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 一项科学研究取得的新成果通常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的新进展,它体现着科学科技的继承和发展。如,基于已有的理论、方法、思想、实验手段等,使本研究获得了新进展,有了新发现;或是将一个学科中的方法移植到另一学科中并取得成功;或是对已有方法做了改进。当在论文中叙述研究目的、设计思想、建立的模型、与已有结果进行比较的时候,就要涉及到已有的成果。如果在涉及到前人成果的地方再把已有成果的具体内容抄到论文当中,不但占去论文的篇幅,冲淡论文的主题,而且抄写这些已发表过的、读者可以查找到的内容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论文涉及到已有成果的地方,不去重抄已有的成果,而是指出登载这个成果文献(出处),这种做法叫做引用参考文献。引用了参考文献,就要在涉及前人成果的地方做一个标记,见到这个标记,读者就知道在这里引用了参考文献;按照这个标记在参考文献表中就能找到刊登这个成果的详细内容的文章。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一个标记,称为参考文献的标注。标注的方法称为标注法。 2 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和作用 对于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是不可缺少的。归纳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有继承性,现时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今人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在论文中涉及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阐述,必然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评价,著录参考文献即能表明言之有据,并明白交待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论文审阅者、编者和读者评估论文的价值和水平提供了客观依据。 2) 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论文报道的研究成果虽然是论文作者自己的,但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成果,包括观点、方法、数据和其他资料,若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则他人的成果将表示得十分清楚。这不仅表明了论文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而且也免除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 3) 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读者通过著录的参考文献,可方便地检索和查找有关图书资料,以对该论文中的引文有更详尽的了解。 4) 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论文中需要表述的某些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必详述,只在相应之处注明见何文献即可。这不仅精练了语言,节省了篇幅,而且避免了一般性表述和资料堆积,使论文容易达到篇幅短、内容精的要求。

参考文献的正确格式要求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6d11473244.html,)/毕业论文/论文格式 参考文献的正确格式要求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论文集;报纸*;期刊*;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 m c n j d r s p 2、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对于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及电子公告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db cp eb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及其标识: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二、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厦门大学翻译硕士考研参考书目一览

厦门大学翻译硕士考研参考书目一览 本文系统介绍厦门大学翻译硕士考研难度,厦门大学翻译硕士就业,厦门大学翻译硕士考研辅导,厦门大学翻译硕士考研参考书,厦门大学翻译硕士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厦门大学翻译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厦门大学翻译硕士考研机构! 五、厦门大学翻译硕士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由于厦门大学翻译硕士不指定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厦门大学翻译硕士王牌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以供参考: 《实用汉语语法与修辞》,杨月蓉,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化读本》,叶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自然科学史十二讲》,卢晓江,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知识应试指南》,林青松,东南大学出版社 《公文写作》,白延庆,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英语专业考研基础英语高分突破》,吴中东,世界图书出版社 《英语专业考研名校全真试卷——基础英语(全新精华版)》,张光明 《名校全真试卷(基础英语)》,郭棲庆 《英语笔译综合能力2级》,外文出版社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廖七一 《翻译学词典》,中英两版,Mark&Moira原著,谭载喜译著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李文革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清华大学出版社 《英汉翻译教程(修订本)》,张培基,外教社 提示:以上参考书比较多,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四、厦门大学翻译硕士辅导班有哪些? 对于翻译硕士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厦门大学翻译硕士,您直接问一句,厦门大学翻译硕士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厦门大学翻译硕士考研,更谈不上有翻译硕士的考研辅导资料,考上厦门大学翻译硕士的学生了。 在业内,凯程的翻译硕士非常权威,基本上考厦门大学翻译硕士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凯程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厦门大学翻译硕士深入的理解,在厦门大学深厚的人脉,及时的考研信息。并且,在凯程网站有成功学员的经验视频,其他机构一个都没有。同学们不妨实地考察一下。三、厦门大学翻译硕士各细分专业介绍 厦门大学翻译硕士全日制学费总额3.3万元,学制2年。 相对于很多专业,翻译硕士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专业,没有一流的老师就没有一流的学生,请最好的老师培养翻译硕士人才,这是行业需要。确实,翻译硕士就业薪水高是事实,只要将语言学通了,将来的就业肯定不成问题。 其专业方向如下: 英语笔译、口译

科技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作用及标引原则

科技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作用及标引原则 蓝译编译指出,科技论文是研究者在某个学科领域或就某一研究课题从观测的、试验的或理论的角度所取得的创新成果或见解及知识的记录;或是将某种已知理论、原理应用于实际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对于科技论文而言,参考文献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与意义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论文价值的评价作用。任何科学研究都是一个连续的、不断积累的过程。也就是说,科研工作者在进行某项研究时,首先要详细了解该课题整体的研究状况和当前的进展情况,这项工作最终反映在论文中就是文后的参考文献。因此,参考文献从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论文作者吸收外界信息的能力,同时反映出作者研究的起点、深度、广度和新度,从而为评价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创新性价值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二、学术信息的扩展作用。一篇有价值的科研论文,除本身可以给相关的读者提供有价值的研究信息之外,其文后的参考文献也可从一定程度上扩展读者的学术视野。读者可据此检索、查找相关资料,由于作者与读者的关注点不同,所以有时对某些读者而言,参考文献的学术价值也许超过论文本身的学术价值。这样,参考文献便从客观上起到了扩展论文学术内涵的作用。 三、保护知识产权的作用。科技论文作为科研成果的产出形式之一,其中凡是引用他人的数据、观点、方法、结果之处,都必须详细标明。所以,参考文献的恰当标引,不仅仅是作者严谨的学术态度的

体现,也表现了作者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高尚学术品格。同时,对论文作者与引文作者的知识产权从客观上起到了一种双向保护的作用。 四、精炼文章内容的作用。参考文献的恰当引用,极大地丰富了论文的内容。同时,由于只在引用之处标明文献出处,而不必详述具体内容,从而避免了一般性表述和资料堆积,达到了精炼文章内容、节省论文篇幅的目的。 五、对学术期刊质量评价和文献计量学研究的作用。参考文献作为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著录质量直接影响到科技文献的存储、传递、检索和文献计量学的研究。例如,由参考文献统计得出的影响因子是历年来SCI选刊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近年来中国对科技期刊进行学术质量评价和筛选核心期刊的一个重要依据。 鉴于上述功用,对于参考文献的标引和著录应遵循下述原则: 1.新颖前沿。一定要标引最新、最前沿的参考文献。对于一篇科技论文而言,如果在文献表中看不到近年的文献,那么就无法证明研究成果的新意。若是通过检索查寻,确证无相关的新文献,则一定要在引言中阐明,以表明自己成果的创新价值。对于一些陈旧的、业内人所共知的经典文献,在非必要的情况下,一般无须标引。 2.客观求实。一定要引用与自己研究密切相关,自己读过并理解消化了的文献。例如,有时可能无法查寻所需的原始文献,只是通过相关的二次文献进行间接的了解,这种情况下,则只能标引二次文献而不可标引一次(原始)文献。 3.规范完整。参考文献的标引和著录要严格遵循GB 7714-2005中

北外等32所高校翻译硕士考研的官方指定参考书目

北外等32所高校翻译硕士考研的官方指定参考书目 小编收集2014年各高校关于翻译硕士考研官方指定参考书,同学们可以在最后的这段时间看看自己是否有复习完全,抓住考前最后最后一秒,预祝大家考研成功。 2014翻译硕士考研各高校指定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中式英语之鉴》Joan Pinkham 、姜桂华着,2000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庄绎传着,2002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着,200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 《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罗进德主编,2004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非文学翻译》,李长栓着,2009年9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李长栓着,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张培基(三册中至少一册)非常经典,练基本功非它莫属 《高级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汉译英的经典之作,体裁实用,读来作者亲授一般 《中高级口译口试词汇必备》很多词汇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很实用。 《专八词汇》试题中出现比较生僻的单词的话,读了这本词汇书基本你就认识了 《中国文化读本》叶朗朱良志翻译的体裁有时候和中国文化有关,作为译者应该了解中国文化。《名作精译》青岛出版社都是名家翻译的,可以长长见识,看看翻译到底可以翻得多出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美散文选读(一)、(二)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蒋显璟2008年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陈宏薇 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第三版)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王恩冕 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知识应试指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林青松 公文写作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白延庆6-西方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庄锡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Dictionaryof Translation Studies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年)MarkShuttleworth & Moira Cowie 《翻译研究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谭载喜主译 《英汉互译实用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郭着章,李庆生着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综合教程》(1-6册) ,主编:何兆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 《英汉互译实用翻译教程》第三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 北京林业大学《英汉翻译入门》第二版,陈德彰编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出版《中国文化概要》,陶嘉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应用文写作》郝立新,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北京师范大学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张汉熙,《高级英语》(修订本)第1、2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张卫平,《英语报刊选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10 夏晓鸣,《应用文写作》。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北京科技大学《实用英汉翻译教程》2002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申雨平、戴宁编 《实用汉英翻译教程》2002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曾诚编 《翻译研究百科全书》2004年上外出版社Mona Baker编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200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叶子南着 《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2004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李昌拴编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