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案
普通化学课程设计

普通化学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本门普通化学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化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
本课程内容包括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周期律、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平衡和化学热力学等。
此外,本课程还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让学生能够进行基本的化学实验,并学会加强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会:1.了解化学的基础概念和化学反应的基本法则;2.熟悉常见元素的周期律和基本属性;3.理解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和平衡原理;4.掌握化学热力学的基本内容;5.学会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并将所学实验知识应用于实验结果分析和结论的提出。
三、教学内容3.1 化学基础在本章节中,我们将会涵盖如下内容:•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常见化学反应类型和反应方程式;•化学计量和化学计算。
3.2 元素周期律在本章节中,我们将会涵盖如下内容:•元素周期表的基础知识;•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变化。
3.3 化学反应动力学在本章节中,我们将会涵盖如下内容:•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动力学的基础概念;•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条件和反应物质量的关系;•反应机理和反应速率的表达式。
3.4 化学反应平衡在本章节中,我们将会涵盖如下内容:•化学反应平衡的基本概念;•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和热力学意义;•影响化学反应平衡的因素。
3.5 化学热力学在本章节中,我们将会涵盖如下内容:•焓、熵、自由能和比热等热力学基本概念;•化学反应的焓变和熵变等热力学变量的计算;•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平衡。
四、教学方法本门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课程内容:通过教师讲授课程内容,让学生掌握化学基础概念并深入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法则、周期律、反应动力学、反应平衡和热力学等知识点。
2.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并学会加强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的能力。
3.课堂互动: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深理解。
普通化学课程大纲

《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普通化学 General Chemistry二、课程编码:三、学时与学分:48/3(含实验12学时)四、先修课程:无五、课程性质:必修六、课程教学目标及要求1.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化学基础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前沿;2.引导学生了解有关化学与水处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生对于自身专业价值的认识;3.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七、适用学科专业给水与排水工程八、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1学时)【内容】(1)化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2)化学的地位(3)化学的发展史(4)化学与给水排水的关系(5)课程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6)课程要求与考核【基本要求】(1)了解化学的定义和地位(2)认识化学学科的地位(3)理解化学与给水排水的关系【重点与难点】重点:化学对给水与排水工程专业的重要性;难点:化学与给水排水工程的关系。
第一章热化学与能源(6学时)【内容】(1)关于反应热的几个基本概念(2)反应热的测量【(1)(2)用一大节2课时来完成】(3)热力学第一定律(4)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3)(4)用一大节2课时来完成】(5)反应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5)用一大节2课时来完成】【基本要求】(1)掌握与化学反应热有关的基本概念(2)掌握反应热测量的方法(3)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方法(4)掌握化学反应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方法【重点与难点】重点:与反应热有关的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难点:反应热的测量、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化学反应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6学时)【内容】(1)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2)化学反应的判断(3)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的计算及应用(4)反应限度的判据与化学平衡(5)平衡常数和多重平衡规则(6)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7)化学平衡的移动及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8)浓度的影响和反应级数(9)温度的影响和阿仑尼乌斯公式(10)反应的活化能和催化剂【基本要求】(1)掌握化学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化学反应的判据(2)掌握化学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的计算方法(3)理解反应限度的判据与化学平衡、平衡常数及多重平衡规则(4)掌握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5)理解化学平衡的移动、温度、浓度和催化剂对平衡常数的影响【重点与难点】重点:化学反应的判据、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反应的判据、化学平衡、平衡常数及其计算、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难点:化学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的计算、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大学普通化学精品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 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4.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简要介绍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化学的重要性。
二、新课讲授1. 讲解化学基本概念,如原子、分子、化合物等,帮助学生建立化学知识体系。
2. 介绍化学基本原理,如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等,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现象。
三、实验演示1. 展示化学实验操作,如溶液配制、滴定实验等,让学生了解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课堂练习1. 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
2. 解答学生在上节课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二、实验操作训练1.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训练,如溶液配制、滴定实验等,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2. 强调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科学探究活动1. 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如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化学反应速率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2. 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实验操作训练,评估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
2.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3. 通过课堂讨论和反思,评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大学普通化学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操作规范;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4. 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2. 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操作规范;3. 化学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教学难点:1.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2. 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3. 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化学是什么吗?2. 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化学学习内容,引出大学普通化学课程。
二、新课讲授1. 化学基本概念:物质、原子、分子、离子、化学键等;2. 化学基本原理: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速率等;3.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天平称量、滴定、溶解、过滤、蒸馏等;4. 化学实验操作规范:实验安全、实验记录、实验报告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列举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化学实验操作规范。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掌握情况;2. 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1. 化学实验数据的收集和记录;2. 化学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3. 化学实验报告的撰写。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化学实验,收集实验数据;2.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五、布置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2.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2. 加强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3. 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普通化学简明教程课程设计

普通化学简明教程课程设计前言普通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不仅关系到生命的起源、物质的转化和能量的传递,同时也是其它自然学科快速发展的基础。
本文将围绕普通化学的知识点、教学方式、实验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初学者提供一个简明易懂的普通化学教程。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初学者掌握普通化学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化学元素、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化学反应、化学平衡和反应热、反应速率等相关知识。
•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反应、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等。
•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用途及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方式为了让学员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包括:线上教学我们将采用线上教学的方式,通过PPT、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式为学员提供全面而易懂的讲解。
课堂讲解针对重点难点内容,我们将进行详细而深入的讲解,并为学员提供课程笔记及相应的教材。
互动讨论我们鼓励学员在课程中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和疑问,并与教师和同学一起分享学习经验。
实验教学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为学员提供全面而安全的实验环境,让学员亲身参与实验并获得实践经验。
课程安排第一节:化学元素与化合物本节课程将介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帮助学员理解常见化合物的性质。
第二节: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本节课程将围绕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展开讲解,让学员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常用计算方式。
第三节:酸碱中和与氧化还原反应本节课程将介绍酸碱中和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并让学员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的使用。
第四节:高分子化合物本节课程将介绍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并为学员提供相应的实验和操作指南。
第五节: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本节课程将介绍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并为学员提供相应的安全注意事项,以确保学员的个人安全和实验室安全。
结语本文旨在为初学者提供一个简明易懂的普通化学教程,帮助学员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同时让学员在实践中体会化学之美。
甘肃农业大学普通化学课件第一章

的温度
19
1.2 溶液 1.2.1 分散系的概念
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 中构成的混合系统。
20
NaCl
水
泥土
水
脂肪蛋白
水
水滴
空气
灰尘
空气
气泡
水
金属氧/硫化物 岩石
分散质: + 分散剂 : =
被分散的物质
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10
1.1.1.2 气体分压定律(重点)
分压:混合气体中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整个混合
气体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pA
nART V
pB
nBRT V
pV = nRT
pC
nCRT V
11
nB
pBV RT
n 总 n 1 n 2 R p 1 V T p R 2 V T
(p1
p2
) V RT
p总
V RT
p总=
4
1.1 物质的聚集状态
固体 液体 气体 等离子体
不同聚集态可 以互相转化
常温常压条件 下的状态取决 于:分之间作 用力
5
无固状定之体原积1因与.1形.1气体
气体的最基本特征:可压缩性和扩散性 气体的状态描述:T、m、V、p、ρ、n
T:温度
p:压力
m:质量
ρ :密度
V:体积
n:物质的量
6
p:压力:密闭容器内粒子碰撞产生的压力
普通化学
虎玉森
2015.9
1
❖ 大学教育的目的
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 力,完成他的人格,让他为人类社会能 尽一分责任。
普通化学电子教案

课程内容与结构
化学基础知识: 原子、分子、化 学键等基本概念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的热力 学和动力学基础
化学物质性质: 酸、碱、盐、氧 化剂、还原剂等 物质性质及反应 规律
化学实验技术: 实验操作、实验 设计、实验数据 处理等实验技能
02
电子教案的构成
教学目标
掌握普通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普通化学电子教案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普通化学课程简介 普通化学基础知识 电子教案的优缺点
电子教案的构成
电子教案的实施 普通化学电子教案的应用 前景
01
普通化学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和目标
课程性质:普通化学是一门基础化学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化学基础 知识。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普通化学,学生将掌握基本的化学概念、原理 和实验技能,培养其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
化学平衡:在 一定条件下, 可逆反应达到 动态平衡状态, 此时正逆反应
速率相等
物质结构与性质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分子结构与化学键 晶体结构与性质 配合物结构与性质
04
电子教案的实施
课前准备
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
准备实验器材和药品
制作教学PPT 布置教室和实验室环境
课堂教学
电子教案的实施 可以提供丰富的 多媒体资源,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电子教案可以灵 活地调整教学进 度,满足不同学 生的学习需求。
电子教案的实施 可以加强师生之 间的互动,提高 课堂参与度。
电子教案的实施 可以提高教学效 率,节省教师的 时间和精力。
课后辅导
普通化学第一版课程设计

普通化学第一版课程设计1.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包括化学反应、化学平衡、化学能量、化学动力学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化学现象和化学反应机制,为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2. 教学目标•理解化学反应、化学平衡、化学能量、化学动力学等基础概念•掌握化学反应、化学平衡、化学能量、化学动力学等方面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 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3.1 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概述2.化学反应速率3.化学反应的热力学4.化学平衡5.化学反应机制3.2 化学能量1.热力学基础2.热力学第一定律3.热力学第二定律4.热力学第三定律3.3 化学动力学1.化学反应机理2.化学反应速率常数3.反应级数4.表观反应级数3.4 实验1.化学反应实验2.化学能量实验3.化学动力学实验3.5 总结与展望1.课程总结2.学生心得体会3.课程展望4.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课外作业3.实验操作4.学生讨论5. 考核方式1.期中考试:占40%2.期末考试:占40%3.实验报告:占10%4.课堂表现:占10%6. 参考教材1.《化学原理》2.《化学反应动力学》3.《热力学基础》4.《化学实验指导》7. 授课教师化学系蔡XX8. 教学条件化学实验室9. 科研意义化学是自然科学中唯一研究物质变化的学科,其应用广泛,包括医药、化妆品、材料等行业。
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未来的科研和工作提供基础和帮助,对于提高其实验操作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有着重要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介绍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举例让学生分别使用 、 、 计算反应的 ,进而判断反应的自发性,进一步强调 所适用的温度条件。
3、详细分析温度对反应自发性的影响,并通过图表总结。
4、通过分析使学生理解转化温度就是平衡温度,并掌握转化温度的计算办法。
2
12
同离子效应; 缓冲溶液
2
13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沉淀的生成与溶解
2
14
沉淀的转化;配合物的组成;
2
15
配位平衡; 配合物的应用;
2
16
氧化数与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原电池1;
2
17
原电池2; 电极电势与电池电动势
2
18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2
19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电极电势的应用
2
20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1;
教 学
基 本
要 求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如下要求:
1、了解本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研究范畴及在基础科学中的地位。
2、掌握化学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3、了解物质结构的基本理论知识。
4、掌握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溶液及胶体的有关知识。
5、了解与农业和环境科学有关的重要元素及化合物。
教 材
虎玉森.普通化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主要参
考资料
任丽萍.普通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虎玉森.普通化学学习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赵士铎.普通化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时数
教学内容
讲课
实验
小计
备 注
气体 溶液和胶体
6学时
化学热力学基础
6学时
化学反应速率
4学时
化学平衡
3学时
2
21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1; 核外电子排布
2
22
元素周期系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2
23
离子键; 共价键1——价键理论
2
24
共价键2——杂化轨道理论;
2
25
配合物价键理论
2
26
分子间力; 氢键
2
27
11.重要元素选述
228总复习2 Nhomakorabea合 计
56
章 节
第二章第五节(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自由能及自由能变的意义;
1、 定义
2、化学反应 的计算: =∑νB
2.5.3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
1、公式: = -T
2、温度对反应自发性的影响
3、转变(平衡)温度的计算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自由能判据;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理解自由能及自由能变的意义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1、复习焓判据和熵判据,引入自由能是判断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据,介绍自由能及自由能变的意义,引出自由能判据。
2
4
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焓和热化学1
2
5
.焓和热化学2;自发过程和熵;
2
6
吉布斯自由能与化学反应的方向;
2
7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
8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
9
平衡常数;平衡常数与自由能变;
2
10
化学平衡的移动;酸碱质子理论
2
11
溶液酸度计算;
2.熟悉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并熟练利用物质的 计算化学反应的
3.利用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熟练计算标准态、任意温度化学反应的的 (T);
4.掌握温度对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影响,会计算各种转化温度。
教学内容
2.5.1吉布斯自由能与自发过程
1、自由能与自由能变
2、自由能判据
2.5.2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
课程名称
普通化学
课程代码
学分
5
总学时
80
讲课学时
56
实验学时
24
课程性质
基础课(√ ) 专业基础课( ) 专业课( ) 必修课(√ ) 选修课( )
任课教师
虎玉森
职称
副教授
授课时间
~
授课对象
动医07、动科07
教 学
目的与
要求
化学学科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础,是生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未来生命科学工作者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化学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化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化学基本理论理解生命的本质,为学生今后的专业课学习及今后的科研、教学、生产工作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
5、注意强调 、 、 状态函数的特点;
6、本章小结,布置作业。
强调 的使用条件
板练
例题+板练
划表详细分析
例题(2种类型)
课后补遗
酸碱平衡
5学时
沉淀平衡溶解平衡
3学时
配位化合物
3学时
安排习题课
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
8学时
原子结构与周期系
6学时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8学时
重要元素选述
2学时
部分内容自学
总复习
2学时
教 学计划 进 程
节次
授课内容(章节)
学时
1
气体;溶液的组成标度;溶液的依数性1;
2
2
溶液的依数性2;强电解质的依数性
2
3
胶体溶液;表面活性剂;乳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