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JFU外国城建史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城建史

第一章古代城市

城市起源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p.s.新石器时代中期:农业革命)固定居民点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剥离出来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品、货币交易、商人、私有制、阶级(BC4000-3000城市产生、城市革命)

古埃及

4个时期:古王国时期、中王国时期、新王国时期、晚期

1.城市概况

孟菲斯古城:(第一王朝/古王国首都)白城、持续千年

卡洪城:(见下文)中王国

底比斯城:(中王朝首都)分置尼罗河两岸、神庙位于城中、南北中轴、精美柱雕、凿岩为陵崖墓崇拜(巉岩)“百门之城”

阿玛纳城:(新王朝都城)崇拜太阳、无城墙带形城市、顺尼罗河布置、灵活的棋盘道路格局、北(下层)中(皇帝)南(官吏)三区、出现城市中心区、毁于风沙

2.卡洪城布局特点

1)布局特点:①绿洲小城、长方形(380×260)、砖砌城墙、东西分区(死墙)、南北分阶层(奴隶、贵族、中产者)。

②明显反映阶级对立:贫民住宅7~10 ㎡,贵族宅院有的占地60m*45m,70 多个房间,几层院落。

③城东有集市、城市中心有神庙,城东南角有一大型坟墓。

2)意义:①现存人类按网格体系规划居住地最早的证据

②城外建有巨大金字塔、墓葬和神庙,暗示城内住民除了从事农业,更多的人是从事修建金字塔的工作

③早期阶级分化的产物,有严格的阶级分区、功能分区;尤其是贵族住宅朝向北面凉风的位置(地中海),西部劳动人民住宅却迎着沙漠吹来的热风的方向,反映了明显的阶级差别3.古埃及城市建设成就

1)用地因地制宜,城镇庙宇建于尼罗河畔的天然和人工高地上,有利于解决水源与交通运输;金字塔建于尼罗河两岸,远离河道的高地沙漠上,使法老尸体不受河流泛滥之患

2)最早运用功能分区的原则,如卡洪城分两区,阿玛纳分三区

3)最早应用棋盘式路网,希波丹姆斯形式雏形

4)早期规划的”死者之城”及新王国时期规划的阿玛纳城均出色的进行了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计(中轴线布局、序列、对比、主题、尺度)

两河流域和波斯(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的两河流域及伊朗高原)

古巴比伦王国-埃及帝国&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两河文明)发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苏美尔地区

1.乌尔城(BC2000—2100)

有城墙城壕的卵形城市、内城为宫殿和僧侣府第、分区明显、以山岳台为核心的公共中心(税收、署衙、作坊、商店、仓库等)、四合院宫殿、小街避日晒

2.巴比伦城与新巴比伦城

3000BC巴比伦城 650BC新巴比伦城(跨河两岸)

矩形平面、双重城墙、设九门、高大的山岳台和神庙、狭窄的小巷、新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东方贸易中心

P.s.爱克巴塔纳(伊朗首府):中国的向天法地思想

古印度

死者之丘莫亨约达罗城(卫城、下城);周密计划的哈拉巴城;孔雀王朝时期的华氏城

古代美洲地区

1.三个文化中心:古墨西哥、古玛雅、古印加

2.古墨西哥:特奥蒂瓦坎城、丹诺奇迪特兰城

3.古玛雅:提卡尔城、奇琴伊察城(羽蛇城)

4.古印加:马丘比丘遗址

古希腊

1.4个时期: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

四大发展动因:朴素唯物论、奴隶制民主政治、科技发展、没有宗教特权阶层的阻挠

2.卫城(图)

1)目的

①赞美雅典,纪念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和炫耀它的霸主地位

②把卫城建设成为全希腊的最重要的圣地,宗教和文化中心,吸引各地的人前来,繁荣雅典

③给自由民工匠以就业机会,建设中限定使用奴隶的数量不得超过工人总数的25%

④感谢守护神雅典娜保佑雅典在坚苦卓绝的反波斯入侵战争中赢得的辉煌的胜利

2)布局特点:雅典作为最民主的城邦国家,卫城发展了民间自然神圣地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建筑物的安排顺应地势;为了同时照顾山上山下的观赏,主要建筑物贴近西、北、南三个边沿。

山门:卫城西端陡坡上,是卫城的入口,因地制宜不对称;主体建筑为多立克柱式,内部采用爱奥尼柱式;从山门口就可以看到雅典卫城的中心-雅典娜女神铜像

胜利神庙:卫城山门南边一个向西突出的陡崖上,柱上浮雕主要是表现希腊人打败波斯入侵者的战争场面,起着铭记、激励和炫耀其强大的作用

帕提农神庙: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坐落山上的最高处,在雅典的任何一处都可望见;长方形平面的列柱围廊式。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纪念碑,代表最高成就“神庙中的神庙”

伊瑞克提翁神庙:爱奥尼样式代表(女像柱廊),建在高低不平的高地上,建筑设计精巧3.城市特点

1)大多数坐落有利于农业,防御和贸易的地方 2)大都有城墙环绕 3)宗教在城市布局和社会结构方面占主导地位 4)大都有中心广场,广场四周是宗教和政府的建筑物 5)从中心广场放射出宽阔的林荫道,在市中心的林荫道两侧居住着富人 6)从富人住宅的周围一直延伸到城墙的地带是其他人居住的地方 7)商人和工匠住在他们工作的地方,这里称为市 8)城市通知其周围的农业土地,从农民那里取得食物,作为回报,城市保护农民不受侵犯

4.希波丹姆模式(城市规划之父)——米利都城

1)公元前5世纪,希波战争后为大规模城市建设服务,对该形式进行理论阐述

2)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以取得秩序和美

3)采用几何形式、棋盘式道路为城市骨架的规划结构形式

4)城市典型平面为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一侧布置中心广场

5)根据古希腊社会体制,宗教与城市公共生活要求,把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工匠住区、农民住区、城邦卫士与公职人员住区)

6)成为典范,影响深远

典型城市——米利都

1)(位置)三面临海、四周筑城墙,城市用地的选择适合于港口运输与商业贸易要求

2)(道路)城市路网棋盘式,两条主要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

3)中心开敞式空间呈”L”形,有多个广场;市场及城市中心位于三个港湾附近,将城市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部街坊面积较小,南部街坊面积较大

4)城市中心划分为4个功能区东北及西南为宗教区,北与南为商业区,东南为主要公共建筑区;用地适合于港口运输与商业贸易要求

5)城南北两个广场,是一个规整的长方形;周围有敞廊,至少有3个周边设置商店用房

5.希腊化时期城市特点

1)大多按希波丹姆规划系统进行规划建设

2)严格按几何规律进行规划设计

3)卫城和庙宇不再是城市中心,新的城市中心是广场,广场在两条主干道的交叉点上

4)城市广场普遍设置敞廊,开间一致、形象完整,前希腊城市主体建筑位于高地以突出其高大形象,而此时通过其本身建筑体系与高度突出自己

5)城市供水自附近山巅蓄水供应,城市有绿化种植和花园,环境卫生条件较希腊前期好p.s.普南城、亚历山大城(古代最大的藏书机构、世界上最早的灯塔)

古风古典时期圣地建筑群:德尔斐的阿波罗圣地和奥林比亚圣地

古罗马

伊达拉里亚时期-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帝国时期

1.伊达拉里亚时期的城市建设:选择高地建城,先修城墙、后建城市;力求体现对天体和世界的认识,体现宗教思想;城市选址、城市区划及地块划分、奠基仪式&城市建设

2.罗马共和时期城市特点

1)自然发展,布局凌乱;

2)市中心形成广场群,是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心,广场的公共性较强;

3)广场有丰富的雕像装饰

3.罗马帝国时期

1)城市建设

①鼎盛期,主要兴建:娱乐设施、纪念物、宫殿和赢利性公寓

②帝国时期的古罗马城:台伯河的运输设施、古罗马输水道、公元前5世纪的上下水道、大型公共浴场、逐步完善起来的帝国广场

p.s.图拉真广场:轴线对称,多层纵深布局;正门是3跨凯旋门,进门后是120*90米广场,广场中立图拉真青铜像,两侧长廊各有圆厅,广场底部是巴西利卡;巴西利卡之后是24*16米的小院子,中央立高达35米的记功柱;穿过院子是一围廊式院子,内有崇拜图拉真庙宇,是广场艺术高潮所在

③以自然景观为背景的大型建筑群落:阿德良离宫

④凯旋门---与列柱街道、广场、交叉路口相结合,阅兵式

⑤营寨城提姆加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