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精细动作训练的常用方法

合集下载

自闭症的孩子手机精细训练

自闭症的孩子手机精细训练

智力,在指尖上跳着舞。

对孩子而言,手的动作,代表着他的智慧,因为大脑用来处理来自手的感觉信息和指挥手的运动占的比例最大。

大脑有许多细胞专门处理手指,手心,手背,腕关节的感觉和运动信息。

所以手的动作,特别是手指的动作,越复杂,越精巧,越娴熟,就越能在大脑皮层建立更多的神经联系,从而使大脑变得更聪明。

手功能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孩子以后的生活自理能力,在自闭症儿童的训练中,生活自理能力是很基础也是很重要的环节。

生活自理能力主要包括吃饭、穿衣、洗漱和如厕四个方面。

我们常常发现,自闭症儿童可以推着桌子跑动,却不能用勺子舀起饭粒;他们总是用整只手去抓取东西,却不会用拇指和食指捏物品。

这是因为他们的肌肉协调性和控制力差,精细动作完成不了。

孩子的手部小肌肉发展完不完善,这与在家庭环境中有无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有密切的关系,而我们很多孩子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手部基础能力不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家长要多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动手锻炼的机会。

这里我们先将一些常见的精细活动分解开来,好让家长或老师能一步步帮助孩子进行精细活动的训练。

1、用勺的训练练习用勺舀塑料穿珠(或玻璃珠);练习用勺舀绿豆(或米);练习用勺舀湿沙子;练习用勺舀水。

这项训练重点是提高孩子的腕部与手的配合协调能力。

2. 用筷子的训练练习用拇指和食指穿珠(黄豆、纸片);练习用镊子夹穿珠(或黄豆、绿豆);练习用筷子夹纸团(或花生米、穿珠、玻璃珠)。

这项训练的重点是提高孩子拇指、食指和中指为主的手指的配合协调能力。

3. 拧毛巾的训练练习拳头合拢、分开的动作:练习转动手腕(手攥拳头或打开.)的动作;用蘸湿的小方毛巾(手帕)练习拧毛巾,协助孩子两只手向相反方向拧动——尽可能拧干水,再逐步去掉辅助。

这项训练的重点是手腕的转动、握拳的力度和双手的协调。

4. 解、系纽扣的训练穿珠子训练(大珠子,小珠子):手指训练,如拇指与其他四个手指分别碰触,单独伸出每一个手指;用旧衣服练习解纽扣(大纽扣、小纽扣),再练习系纽扣。

儿童康复精细动作训练

儿童康复精细动作训练

儿童康复精细动作训练
1. 拼图和积木游戏:拼图和积木游戏可以帮助儿童锻炼手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从简单的拼图和积木开始,逐渐增加难度,以挑战他们的手部控制能力。

2. 穿珠子和线绳活动:让儿童使用细线或塑料绳穿过珠子或小孔,可以锻炼他们的手部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可以逐渐增加珠子的大小和线绳的粗细,以增加难度。

3. 剪纸和折纸:使用安全剪刀,让儿童进行剪纸活动,或者教他们折纸技巧。

这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手部灵活性、力量控制和空间认知能力。

4. 绘画和写字:提供绘画工具,如蜡笔、彩笔或铅笔,让儿童进行绘画和写字练习。

这可以锻炼他们的手部协调和精细动作控制。

5. 日常生活活动:鼓励儿童参与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照顾活动,如穿衣、系鞋带、使用餐具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手部的灵活性和自理能力。

6. 球类运动:玩球类运动,如拍皮球、投掷和接球等,可以提高儿童的手部协调和反应能力。

在进行儿童康复精细动作训练时,要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和能力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指导。

与专业的康复治疗师合作,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并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提供持续的支持和练习机会,将有助于儿童更好地发展他们的精细动作能力。

精细动作训练

精细动作训练

智障儿童手部精细动作的训练(苏家屯特教)
智力障碍儿童的手部精细动作一般都会存在问题,想要训练其手部的精细动作,首先是要训练其手部的力量。

力量训练包括手腕和手指力量训练。

在手腕力量训练中有握、敲、拍手等。

通过悬吊的玩具吸引智障儿童练习抓握;模拟工人叔叔“敲钉子”;在学校,还可以两人一组随着儿歌上下、左右、前后、对拍、交叉拍手。

手指力量训练包括戳、拔、插、按等。

平时,利用桌面游戏中的雪花插片和宝高玩具等,引导儿童“盖楼房、拆楼房”,引导儿童插上、拔下,锻炼手指的力量。

其次是灵活性训练,包括手腕和手指灵活性训练。

训练手腕灵活度的动作包括拍、倒、抖、泼、摇、搅、手转花等。

可以让每一个儿童自带一个皮球放在教室,下课时让学生充分地练习拍球,既增加了课间活动的乐趣,又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训练手指灵活度的动作包括捏、撕、拧、拨等。

最后是稳定性训练,主要包括手腕和手指稳定性训练。

如搭积木、积木排队、多米诺骨牌等。

让智障儿童学会用手去控制物体的稳定。

此外,还要训练智障儿童的协调能力,主要包括双手协调性的训练和手眼协调性的训练。

如常用的串珠、穿线板、滚球、套环、插锁眼等。

星康自闭症康复训练——精细动作训练

星康自闭症康复训练——精细动作训练

星康自闭症康复训练:精细动作训练说起感觉统合,家长们最先了解到的是视、听、嗅、味、触、本体、前庭等方面的能力,大脑将这些从身体各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统合作用,就是我们所说的感觉统合能力。

但是无论是在专业的感统课程上还是在医院的检查测试中,大家都会提到一个叫做精细动作的能力,它到底是指的什么?感统精细训练又该怎么做?我们跟随星康自闭症学校的康复师一起来看一下。

精细动作是什么?是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运动,及手部功能。

它运用手臂和手腕作为稳定身体的支持点,继而用手掌和指头的肌肉来进行精细复杂的活动,包括基础能力和精细操作能力。

星康自闭症学校说,如:抓握,指尖动作(拿,捏,指,点,按)、手眼协调、手腕转动、执笔写、画等局部小动作,包括穿鞋,系扣等在内的各种精细运动,它是儿童能进行更复杂任务的前提。

精细动作怎么训练?1、搭积木训练时,由家长先搭好一个简单的图形,例如小汽车,让孩子去模仿。

根据孩子的情况,可适当给予协助。

星康自闭症学校解读:这项训练可以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模仿和空间感知力,在过程中引导孩子开发出更多的玩法,给予鼓励表扬,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2、夹小绒球家长准备一些小绒球放到小碗里,让孩子拿夹子挟出去,挟完后再重新放回到小碗里,如此反复,可以锻炼小朋友的二指捏能力。

3、画线练习首先要教会孩子正确的拿笔姿势,在此基础上,鼓励孩子在纸上随便乱画,进一步教会孩子画点、线(水平线、垂直线、斜线等)。

星康自闭症学校提醒:当孩子具备了控制手指动作的能力后,再教他们学画图形。

4、拼图练习可用废旧纸板画上小动物形象,然后将小动物图形的四肢沿线剪开,将部位拼图打乱,让孩子去拼合,锻炼孩子的手指活动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星康自闭症学校说:孩子获得知识的最好的方式是动手操作周围的环境,以此来锻炼小肌肉技能,为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认知基础。

最后,星康自闭症学校提醒各位家长,针对儿童自闭症一定要早发现,早干预。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精细动作训练的常用方法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精细动作训练的常用方法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精细动作训练的常用方法精细动作训练是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的重要部分,它可以帮助自闭症儿童提高手部力量、协调性及灵巧度,以及手眼协调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生活能力和思维水平的发展。

为了让自闭症儿童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进行精细动作训练,我们需要采用一些常用的方法。

对于2、3岁以内的孤独症幼儿,我们可以采用早期精细动作训练。

其中,将物体投入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在这个训练中,我们可以教自闭症儿童将小物体准确地投入,使用金属制品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且更换使用的物体可以让他们逐渐提高投放的难度。

此外,穿珠子训练和翻揭训练也是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孤独症幼儿锻炼手指活动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另外,撕扯搓揉训练也是常用的精细动作训练方法。

这种训练可以帮助自闭症儿童锻炼手指力和手部协调性,可以使用一些易于撕扯和搓揉的材料,如纸张或黏土等。

总之,对于自闭症儿童的精细动作训练,我们需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逐步提高他们的手部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为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让孤独症儿童在纸上画直线、曲线、圆圈等,这有助于锻炼他们手部协调和手指灵活性。

可以先在纸上画好线条,然后让孩子模仿着画,逐渐提高难度,让他们自己画出线条来。

也可以使用练簿,让孩子在练簿上完成各种线条的练。

3.拼图训练拼图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孤独症儿童手眼协调和手指灵活性的方法。

可以先从简单的拼图开始,逐步提高难度。

在拼图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注意形状、颜色等细节,帮助他们提高观察力和认知能力。

4.塑料ine训练让孤独症儿童用塑料ine做各种形状的物品,如动物、植物等。

这可以锻炼他们手部协调、手指灵活性和想象力。

可以先从简单的形状开始,逐步提高难度,让孩子自己设计并制作出各种形状的物品。

教授幼儿画图形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

初学者通常不会正确握笔,因此自闭症康复治疗师或自闭症父母首先要教孩子正确的握笔姿势。

自闭症儿童精细课程训练计划

自闭症儿童精细课程训练计划

自闭症儿童精细课程训练计划自闭症儿童的精细动作训练计划旨在帮助他们提升手部协调能力、灵活性和准确性,这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技能、学习能力和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个基于先前信息及通常做法设计的自闭症儿童精细动作训练计划框架:**初级精细动作训练计划大纲:**1. **五指抓握练习**- **活动一:抓豆子游戏**- 使用不同大小和材质的豆子或小物件,让孩子通过张开五指去抓取,并鼓励他们尝试用拇指和其他手指配合完成抓握。

- 可以逐渐增加难度,比如使用镊子或夹子进行抓取。

2. **书写与绘画准备活动**- 从涂鸦开始,提供大号笔刷和粗杆马克笔,让孩子在大纸上随意涂抹。

- 进阶到描线、画圆圈等基本图形,锻炼手腕和手指的力量控制。

3. **拼插与组装玩具**- 提供乐高积木、拼图等玩具,鼓励孩子按照指示或自由创意进行拼装,这有助于提高手指灵活性和空间认知能力。

4.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穿衣、扣纽扣、拉拉链、系鞋带等活动,这些都包含了大量的精细动作元素,可以逐步引导孩子独立完成。

5. **手工制作**- 制作折纸、剪纸艺术,或者参与简单的手工艺品创作,这些活动能锻炼手指的精细动作技巧以及专注力。

6. **音乐节奏与乐器演奏**- 引入简单乐器如铃鼓、沙锤,或敲击键盘,通过跟随音乐节奏拍打或弹奏来增强手眼协调能力。

7. **定期评估与调整**- 根据孩子的进步情况,适时调整任务的难易度,确保他们在挑战中不断进步,同时保持训练的积极性。

8. **强化策略**- 在训练过程中,采用积极行为支持原则,对孩子的每一次成功尝试给予及时且恰当的强化物奖励,以此维持孩子的积极性和动力。

实施时应遵循个体化教育计划(IEP),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定制训练内容和目标,并考虑加入职业治疗师或特殊教育专家的专业指导,确保训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精细运动康复训练

精细运动康复训练

精细运动康复训练一、手部灵活性训练手部灵活性是指个体完成精细动作任务的能力,如抓握、操作物体等。

在康复训练中,可以通过练习不同的手指动作,如分指、并指、旋转等,来提高手部灵活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玩球、搭积木等游戏来训练手部灵活性。

二、手指力量训练手指力量是指个体在抓握物体时的力量。

在康复训练中,可以通过捏球、抓握力器等练习来提高手指力量。

同时,也可以通过其他运动,如手指屈伸运动等来加强手指肌肉的力量。

三、手眼协调训练手眼协调是指个体在操作物体时,手眼能够准确配合的能力。

在康复训练中,可以通过搭积木、拼图等练习来训练手眼协调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视觉追踪练习,如眼球追踪训练等来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四、抓握训练抓握是指个体在操作物体时的握力。

在康复训练中,可以通过抓握力器等练习来提高抓握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手指屈伸运动等来加强握力。

五、释放训练释放是指个体在抓握物体后,能够准确、有力地释放物体的能力。

在康复训练中,可以通过推球、松手等练习来训练释放能力。

此外,也可以通过搭积木等练习来提高释放的准确性和力量。

六、精细操作训练精细操作是指个体在操作物体时,能够准确控制手指动作的能力。

在康复训练中,可以通过搭积木、拼图等练习来训练精细操作能力。

此外,也可以通过手指屈伸运动等来加强手指控制的准确性。

七、书写训练书写是指个体在书写文字时的能力。

在康复训练中,可以通过描红、临摹等练习来提高书写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手指屈伸运动等来加强手指控制的准确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练习不同的笔划和字体,来提高书写的技巧和美感。

八、日常生活技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如吃饭、穿衣、洗漱等。

在康复训练中,可以通过模拟日常生活场景的训练,如吃饭训练、穿衣训练等来提高日常生活技能。

此外,也可以通过练习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精细动作任务,如用筷子夹豆子等来提高精细运动能力。

九、感知能力训练感知能力是指个体通过感官接受信息的能力。

精细动作训练师:帮助自闭症孩子做更多精细动作,这些方法招招

精细动作训练师:帮助自闭症孩子做更多精细动作,这些方法招招

主要承担协会的职业培训工作 欢迎您的咨询!精细动作训练师:帮助自闭症孩子做更多精细动作,这些方法招招 我们常发现自闭症儿童可以推着桌子跑动,却不能用勺子舀起饭粒;可以用整只手去抓取东西,却不会用拇指和食指捏物品,很多精细的手上动作他们都做不到。

人们常说“心灵手巧”,手指的动作,越复杂,越精巧,越娴熟,就越能在大脑皮层建立更多的神经联系,从而使大脑变得更聪明。

所以,训练自闭症孩子做一些精细的手上动作可以有效帮助他们开发大脑。

家长作为孩子的最好老师,在每天的陪伴中有什么可以训练孩子经常做的精细动作呢?小孩子很早节开始接触勺子,家长可以让孩子练习用勺舀或玻璃珠、绿豆、米、湿沙子、水等,能力高的甚至可以按粒舀。

这项训练重点是提高孩子的腕部与手的配合协调能力。

大一点或者能力高一点的孩子可以开始使用筷子训练了,可以依次训练孩子从夹纸团开始,到花生、小麦大米、黄豆、玻璃球等。

这项训练时应教给孩子筷子正确使用方法,训练重点是提高孩子拇指、食指和中指为主的手指的配合协调能力。

准备一些面粉、水和盆子,和孩子一起在盆中把水和面粉掺合成粘土状。

面揉好后,可以里面加一些红色添加剂,指导他们用手做成各种形状的物体如小狗、小人等。

当然也可以用橡皮泥,不过要健康的。

教孩子用铁丝或较粗的包皮电线做穿珠子、扣子等的游戏。

家长要交给孩子穿的方法,由模仿家长做、家长帮助做、到自己拿起扣子、珠子和线自己做。

可锻炼孩子双手协调、手眼协调的灵活性。

自闭症孩子多数是视觉敏感的,所以涂鸦训练是一个好方法。

可以按下面的顺序训练:随意涂鸦→→在大空间内图画→→在小空间内图画→→分区域涂色→→按规律涂色→→独立涂简单笔画并选色。

不用限定孩子颜色,限定区域就行,也许孩子真有绘画天赋呢。

书中自有黄金屋,不用让孩子看书,让他翻书就行。

最好是画册,能吸引他们。

看画册上的人和物这不是最终目的,其目的在于在翻揭中锻炼孩子的手指力和腕力。

主要承担协会的职业培训工作欢迎您的咨询!不管孩子看不看图画情节,只要他能一个劲地翻下去就行,哪怕是一次翻揭好几页也不要紧,随着手指灵活性的加强,渐渐会做到由厚到薄一页页地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精细动作训练的常用方法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动作,包括大把抓、对指捏和一些简单的技巧。

自闭症儿童由于脑部发育迟缓或大脑损伤,精细动作发展不良,手部力量、协调性及灵巧度都不足,手眼协调能力较差,影响他们生活能力的发展。

精细动作训练可以丰富他们对事物属性的感知和认知,从而提高思维水平。

我们要在自闭症儿童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创造条件让他们进行精细动作训练,掌握抓、握、拍、打、叩、敲、击打、挖、写、画等动作,培养手的灵活性、准确性、提高手眼协调能力,为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根据孤独症儿童发育的实际情况和自闭症儿童的特点,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资深康复指导师把孤独症儿童的精细动作训练分为如下几部分内容:一、对2、3岁以内的孤独症幼儿的早期精细动作训练1. 将物体投入容器训练教自闭症儿童把小物体准确地投入容器,所使用的小物体和窗口最好是金属制品,既不容易破碎,又会发出声响。

这种金属敲击时发出的悦耳的声响会激发他们的兴趣,自闭症幼儿会不厌其烦地继续干下去。

使用的物体要根据孤独症幼儿投放的情况更换,由大变小。

如由原来的罐头盒内投放小锁,小汽车等改为向小瓶子、小碗内投放葡萄干、大米等。

父母也可同他们一起做“套圈”游戏,谁套得准就鼓励谁。

在投的过程中既训练了手指活动的灵活性,又锻炼了手眼的协调性。

2. 穿珠子训练教孤独症儿童用铁丝或较粗的包皮电线做穿珠子、扣子等的游戏。

自闭症康复指导师或父母要交给他们穿的方法,由模仿自闭症康复师做、自闭症家长帮助做、到自己拿起扣子、珠子和线孤独症儿童自己做。

可锻炼自闭症幼儿双手协调、手眼协调的灵活性。

3.翻揭训练孤独症康复指导师或自闭症父母和孤独症幼儿一起看画册或像册等,鼓励自闭症幼儿自己用手去翻揭。

看画册上的人和物这不是最终目的,其目的在于在翻揭中锻炼孤独症幼儿的手指力和腕力。

因此,不管孤独症幼儿看不看图画情节,只要孤独症患者能一个劲地翻下去就行,哪怕是一次翻揭好几页也不要紧,随着手指灵活性的加强,渐渐会做到由厚到薄一页页地翻了。

4.撕扯搓揉训练如拿一些用过的纸、过时的书、画等让自闭症儿童去撕扯,要鼓励孤独症儿童大胆地去撕,并且撕得越碎越好,因为撕得越碎对孤独症幼儿手指技巧的要求就越高,说明他们两手的拇指、食指之间的对捏力越强。

父母还可拿一些较硬的纸或碎布料让自闭症幼儿去搓揉或搓卷,这既可锻炼他们手指的灵活性,又可锻炼自闭症幼儿的腕力。

父母在洗衣服时也可让婴幼儿在一边学着用手去搓洗,这同样能起到训练他们手指技巧的作用。

5.挟物训练孤独症父母或自闭症治疗师在一个盒子里放上一些小的物体如豆粒、石子、花生米等,让自闭症幼儿用镊子或筷子挟出放到地上,挟完后再重新把地上的挟回到盒子中去,如此反复。

在此过程中被挟出的物体也应由大变小、由少变多。

同时在这个时间父母要尽量训练自闭症幼儿使用筷子自己挟出饭菜的能力。

6. 拧旋训练如拿一些螺丝让自闭症幼儿拧紧或放松,或者拿一些用过的瓶子让他们拧紧或旋开瓶盖。

7. 拨算盘训练拿一算盘,让孤独症幼儿用手把算珠拨上拨下,既要一个个地拨,又可同时拨动几个或一排、几排。

既可用一只手去拨,又可用两手同时在算盘上拨动。

拨动时,算盘珠碰撞时会发出“叭叭”的声音,使他们乐意用手去拨,效果也很好。

8. 插孔训练用一较长的有一定厚度的木条,在上面钻上一些在小不同的孔(大的能插上筷子,小的能插上吸管)。

开始让婴幼儿先用筷子、蘸笔管等向大孔中插,继而练习能把吸管插到小孔中去。

9.揉面训练准备一些面粉、水和盆子,和婴幼儿一起在盆中把水和面粉掺合成粘土状。

面揉好后,可以里面加一些红色添加剂,指导他们用手做成各种形状的物体如小狗、小人等。

二、对4、5岁及大龄自闭症儿童早期精细动作训练1.折纸训练这是锻炼智力障碍儿童手的技巧、手灵活性的很好的办法之一。

在刚练习折纸时,孤独症儿童由于手指的软弱无力,手指不听使,动作不灵活,对此教师不要着急,慢慢地教他们一步一步去折。

最好是教师折一步,然后再让幼儿模仿折,每次只教一个步骤。

当他们每一步都学会,教师可从头至尾把几个步骤连起来折成一件成品。

折纸的难易程度要根据幼儿智力残疾的程度以及每个幼儿所完成的情况而定。

2.画线练习教幼儿画线的方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刚开始幼儿往往不会握笔,自闭症康复治疗师或自闭症父母首先要教会他们正确的拿笔姿势。

在此基础上,鼓励幼儿用笔在纸上随便乱画,只要能画上道道就行,克服其害怕写、画的心理,进一步教幼儿画点、线(水平线、垂直线、斜线等)。

当幼儿具备了控制手指动作的能力后,再教他们学画图形。

方法有以下几种:(1)在已画好的直线上用与原直线不同颜色的笔去描,如原先是用蓝色笔画的,让孤独症幼儿用红色笔在上面描。

(2)让自闭症幼儿用不同于原颜色的笔在已画好的虚线(垂直线、水平线)上描。

(3)自闭症康复治疗师或自闭症父母用疏密不同的点画一些自闭症孩子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体形状,如桃子、苹果、茄子、香蕉等,然后让幼儿用不同于原颜色的笔去连点成物体。

(4)画两条平行线,让孤独症孩子在已画好的限定线内画水平线或垂直线。

两条限定线的距离可由窄到宽。

(5)让自闭症患者听命令与孤独症康复治疗师或孤独症父母交替画线。

如教师画一竖线或横线,让幼儿挨着画一条竖线或横线;教师画一竖线,让幼儿画一条水平线,或教师画一条水平线让幼儿画一条竖线;教师还可以与幼儿双方交叉画线,如教师画一横线,让幼儿画交叉的斜线等。

这样画线更带有游戏性,趣味性,幼儿也更愿意与成人合作去画。

3.画圆形和弧形训练做法如下:(1)孤独症康复指导师画一个圆,让孤独症儿童用不同于原颜色的笔在已画好的圆上描。

(2)自闭症康复治疗师用虚线画圆,让幼儿沿虚线画。

(3)教师用点画圆,让幼儿连点成圆。

(4)让幼儿与教师交替画圆。

如教师先画一个圆,然后让幼儿也画上一个圆;教师画一个大(小)圆,让幼儿画一个小(大)圆或者教师画一个大圆,让幼儿在大圆内画小圆,抑或教师画一个小圆,让幼儿在小圆外画大圆,用大圆去套小圆。

当儿童学会画圆后,再教他画弧线。

弧线有大有小,初教时可把弧线画得大小点,幼儿容易辨认,也容易画,以后慢慢画短、画小。

一边教幼儿画弧线,一边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述,比如说:“这条像小桥,小桥弯弯,跨河两边。

”这样容易调动智力障碍儿童画的积极性。

方法如同画圆。

4.学画图形训练当孤独症幼儿学会了画点、线、圆和弧形以后,即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后,要不失时机地教会他们学画图形。

一开始所画图形不要太难,要尽量简单,如画太阳、月亮、饼干、牙刷、茶杯、钢笔、小刀等。

以后根据孤独症幼儿所画情况适当加大图形的难度,如教画小动物、人、房子、桌子、凳子等。

在教幼儿学画图形时要尽可能地画一些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或用到的物体。

如水果中的苹果、桃、梨、香蕉、西瓜等;蔬菜中的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南瓜等;家具中的桌子、凳子、椅子、床等;动物中的狗、猫、鸡、鸭、鹅等;衣服中的褂子、裤子、鞋子、帽子、袜子、围巾等;炊具中的盆子、碗、勺子、汤匙、筷子、锅、刀等及其他的一些诸如茶杯、茶壶、茶碗、茶盘等等。

这样,智力障碍儿童在画时就容易与其已有的心理表象产生共鸣,所以他们容易去想,乐意去做,并且画起来也形象逼真。

同时,这也更进一步强加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培养对生活的热爱。

5.学写汉字练习汉字的笔画复杂,其空间配置和结构也很不一致,因此,汉字笔画和结构的不同就为锻炼智力障碍儿童手指的技巧提供了不同的内容。

每个汉字都是由一定的横、竖、点、撇、捺组成,正如前所述,写“一”画“1”这本身就是训练手指技巧的很重要内容。

同时,由于汉字结构、搭配的不同,要求幼儿地写字时运用手指技巧的能力不同,汉字结构复杂的,要求控制手指的精确性更高。

在教孤独症患者写汉字时,最初可让他们去描红,但描红的模子一开始不可太小,应从大到小、循序渐进。

汉字的难易程度、笔划多少也要视幼儿完成的情况而定,也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当他们有了一定的写字基础、经验后,进一步指导幼儿把字写到方格即田字格中去。

开始教师可自行设计田字格,其规格也是由大到小,最后达到田字格本中的标准。

教师所教汉字最好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简单物体的名称,如“米”、“瓜”等并配之以适当的物体的图片或实物,充分给以“标记”。

另外还可学写10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和大写“一、二、三、四、……十”以及自己的名字等。

对于一些较难写的汉字可采取分步教学法进行。

6.剪纸训练教智力障碍儿童用剪刀剪纸也是训练手的技巧、功能的很好方法。

使用剪刀重点是拇指和食指的用力配合,而拇指、食指在整个手指抓、握、拿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使用剪刀的意义重大。

同时,使用剪刀剪纸也是很好的视、动协调的过程,它需要眼与手指动作密切配合,才能剪出所需要的样子来。

在训练孤独症儿童剪纸前,最好先拿一些用塑料做成的玩具剪刀做合、开练习,即先学会使用剪刀的姿式和手指用力的大小等。

在此基础上,用秃头(圆头)、刃较厚但能剪纸的剪刀来剪。

为安全起见,切不可用过于尖利的剪刀。

具体的剪纸方法如下:(1)拿一厚薄适中的纸让幼儿用剪刀随心所欲,无拘无束地去剪,只要能把纸剪开或剪下来就行。

(2)在纸上画一横线或斜线,让幼儿沿线把纸剪开。

这种剪法难度较前加大,幼儿的手指不太听使,剪时往往偏离画线。

对此教师或父母不要指责他们,要耐心地教并鼓励他大胆去剪。

(3)老师或父母在纸上画一弧形或圆形,让幼儿沿线剪开。

刚开始时,弧形或圆形不要太小,以后慢慢由大变小,循序渐进。

(4)在纸上画一些简单的图形如勺子、筷子及其他一些小动物的大体轮廓图形或者在废旧画报上找一些简单图形让幼儿剪下来。

7. 拼图形练习用较硬的纸或纸板,在上面用铅笔或钢笔画人或各种小动物的简单图形,然后分几个大的部分沿线剪开。

拿这些被剪开、打乱了的图形让幼儿用双手去拼,以此来锻炼幼儿手指的活动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除上述具体方法外,教师或家长还可指导智力障碍儿童(单手或双手)弹琴(脚踏风琴、钢琴、电子琴)等,也能起到很好地锻炼智力障碍儿童手指灵活性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