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果林产品贸易格局及中国果林产品对外贸易状况分析
世界主要种类水果的生产和贸易现状

世界主要种类水果的生产和贸易现状摘要:水果是世界大宗农产品之一。
自1990年以来全世界主要水果产量产值均呈现增长,20个主要生产国占据了总生产量的90%左右。
发达国家水果生产商品率高,贸易量大;发展中国家以小农户经营方式为主,果品加工水平较低。
中国是水果生产大国,多种水果产量产值位居第一,但出口贸易量仅达世界平均水平一半。
未来世界水果生产的趋势是安全性、区域化、产业化、省力化和方便消费化。
水果种类繁多,市场消费量大。
根据水果生产地区的不同,可分为温带水果、亚热带水果和热带水果。
2005年世界水果种植面积约4 871.5万hm2,产量5亿t左右,苹果、柑橘、葡萄、香蕉、梨是全世界种植和消费最多的5种水果。
中国水果总面积占世界果树总面积的20.48%,居世界第一位,人均水果面积为79.50m2,接近世界人均82.96m2的水平。
一、世界主要种类水果的生产和贸易现状自1990年以来,主要水果如苹果、柑橘、葡萄、香蕉、梨和桃等都呈现出产值递增的趋势,其中香蕉和苹果变化明显。
苹果 2006年全球苹果种植面积约478.61万hm2,产量6 380.5万t,实现产值188.32亿美元。
目前世界上生产苹果的国家有80多个,年产量超过或接近100万t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土耳其、意大利、法国、波兰、德国、俄罗斯、智利、阿根廷、日本、巴西等,其产量构成全球苹果总产量的9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鲜苹果贸易量随着苹果产量的迅速增长同步提高,占到世界水果总量的10%。
2000—2007年间,鲜苹果的进出口净增量超过100万t。
主产国的出口量占总产量的比例从2000年的9.5%增长到2007年的12.4%,同期,进口量也由7.3%增加到9.8%。
2007年中国苹果种植面积193.34万hm2,产量2 786万t,平均666.7m2产量930kg.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40%以上。
苹果栽培主要集中于渤海湾、西北黄土高原、黄河故道和西南冷凉高地4大产区。
新时期我国林产品对外贸易研究分析

.
r e s ul t s h o ws t ha t f o re s t p ro d u c ts i m p o r t a n d e x p o r t ma r k e t i n C h i na i s hi g hl y c o nc e n t r a t e d
,
i m p o r ts
,
m a i nl y p ri m a r y f o r es t p r o d uc t s a s e n vi r o n m e n t al l y s e ns i t i ve , wh i l e e x p o r t s l o w v a l u e — a d d e d
一
、
引言
材 的 国 内供 应 从 此大 幅 减 小 。但 随 着 社会 经 济 特 别
是 林 业 经济 的 快 速发 展 , 林产 品 的国 内需要 目益 旺
根据 第 七 次 全 国森 林 资源 清 查 主 要 结果 显 示 , 我 国森 林 面 积 l 9 5 4 5 . 2 2 万 公 顷 , 人 均 森 林 面 积 0 . 1 4 5 公 顷 ,不足 世 界 人均 占有 量 的 1 / 4 ;森 林覆 盖
我国主要林产品的出口贸易变化

我国主要林产品的出口贸易变化[摘要]本文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了我国主要林产品的出口贸易变化。
[关键词]林产品;出口贸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林产业顺应国际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自由化潮流以及世界林产品需求日益增加的趋势,不断壮大和发展自身生产规模,增强和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使中国林产业的生产和供给能力显著提升,林产业的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林产品对外贸易也随之扩大。
1 纸和纸板出口贸易变化在中国各类林产品的出口贸易中,纸和纸板出口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从出口额及其增速来看,1991—1999年,中国纸和纸板出口额在波动中实现较快增长,年均增速13.57%,从1991年的3.20亿美元升至8.86亿美元。
进入21世纪,中国纸和纸板出口步伐加快,进入高速增长期,2000—2007年,年均增速高达25.89%,从13.55亿美元发展至67.88亿美元。
受影响于世界金融危机,2008年,中国纸和纸板出口增速放慢,仅比2007年增长8.88%,低于1991—2007年的平均增速21.03%,实现出口额73.91亿美元。
从出口的市场结构看(见表1),2006年以前,香港一直是中国纸和纸板的第一大出口市场,2006年及以后,在中国纸和纸板的各出口市场中排列第二。
自1991年以来,中国对美国的纸和纸板出口规模逐年增长,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增长势头更为强劲,美国在中国林产品出口中的位次呈上升态势,1994年以前,未入围前五,1994年跃居第二位,2006年占据首位,并延续至今。
日本在中国纸和纸板出口贸易中的地位较为稳定,一直保持中国纸和纸板的第三大出口市场。
20世纪中期以前,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中国纸和纸板的重要进口国,位列前五位,以后被澳大利亚和韩国所替代,退出前五位。
近年来,澳大利亚和韩国的位次保持不变,分别居第四和第五位。
2 人造板出口贸易变化中国人造板出口贸易的变化轨迹更多地与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相一致,换句话说,中国人造板的出口增长对国内和国际经济、制度等因素变化较为敏感。
全球林产品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

全球林产品贸易在保持供需两旺发展势头的同时,供求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地区和国家之间林产品贸易依旧失衡。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全球林产品需求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长趋势将变缓。
高附加值的林产品比例将大幅度增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地不断深入,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为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强竞争能力纷纷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甚至于资金和技术较高的产业(如制浆造纸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亚洲特别是中国正在逐渐成为世界林产品新的加工和贸易中心。
一、全球林产品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一)全球林产品贸易现状全球每年有1/4的林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2004年全球林产品贸易额3667亿美元,占世界商品贸易额(89,070亿美元)的4%,比1993年增加了1个百分点。
2004年比1994年(2381亿美元)的全球林产品贸易额增长了54%。
由此可以看出,近年来全球林产品的贸易量迅猛增长。
目前,全球林产品贸易集中在亚太、北美和欧洲地区。
从区域角度看,林产品贸易活动多发生在欧洲,其次是亚洲和北美,大洋洲的林产品贸易活动较少(见表1)。
从国家角度看,除中国外,林产品贸易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等经济发达国家。
从进口额看,美国仍然是全球第一大林产品进口国,其次是中国、德国、日本和英国,5个国家的进口额占全球总进口额的48%。
从出口额看,加拿大为全球第一大林产品出口国,其次是美国、德国、芬兰和瑞典,5个国家的出口额占全球总出口额的49%。
2004年位于全球前5位的主要林产品贸易国(见表2)。
(二)全球林产品贸易发展趋势1.世界工业原木市场持续呈低速增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表明,全球工业材原木虽有增长,但增长率将明显降低,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随着保护天然林、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限制和禁止出口原木的国家日益增多,加之西非一些国家因长期过量采伐和出口原木而即将面临资源枯竭,热带天然林资源迅速减少,目前热带材在全球木材市场占有份额将明显降低,其供给量每年不超过2000万立方米,今后出自天然林的木材将会越来越少。
全球林产品贸易现状与特点

49International Wood Industry 2019.03全球林产品贸易现状与特点Status quo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lobal Tradeof Forest productsAbstract: Th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olicies which influence Chinese forest products trade were analyzed firstly, then the status quo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f forest products were described based on different continents, including North America, Europe, Africa, Asia, Oceania and South America. At the same time, the status quo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fWang Dengju(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 Policy and Infor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Beijing 100091, China )forest product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imports and exports of main wooden forest products.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offered an overall analysis to 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y and threats (SWOT) of Chinese trade of forest products, presented future trends of forest products trade in China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wooden forest products, market, trade, policy王登举(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北京 100091)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我国林产品贸易发展的国内外政策动向,然后分区域(北美、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分析了近两年全球林产品贸易现状与特点。
中国林产品对外贸易格局及策略分析

( 2) 中国的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具有明显的区 域性特征。中国林产品的进出口集中在亚洲, 这 同世界尤其是欧洲和北美洲绝大多数林产品贸易 在区域内完成的特征是一致的。一方面是因为大 部分林产品体积较大, 跨区域运输的成本较高; 另一方面是因为亚洲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 主要的林产品进口来源国, 也有日本、韩国等主 要的林产品出口目标国。
纸板的生产能
力增强, 可以
部分满足国内
的需求, 因此 进口额增长的
分析预测
- 31 -
2007.11( 总 343)
世界农业 World Agriculture
速度较缓, 低于原木、木浆和回收纸等林产品的 进口增长速度, 使得其所占的进口比重呈逐年下 降的趋势。
( 2) 原木和锯材等大量消耗森林资源的初级 林产品, 以及中间产品— ——造纸原料木浆和回收 纸的进口额增长的趋势明显, 而人造板以及纸和 纸板等附加值较高、技术密集型林产加工品的进 口额近年来有所下降。
林产品进口总额的 60%以上。
中国大量进口木浆和回收纸主要是因为: 首
先,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
国对纸和纸板尤其是中高档纸和纸板的需求量不
断增加, 但中国森林资源缺乏, 木浆供给量少,
而废纸的回收率较低, 且目前的国产废纸纤维质
量较差, 只能用于生产低档产品; 其次, 中国的
造纸工业正在进行原料结构的调整, 木浆和回收
从总体上看, 中国林产品对外贸易主要表现 在制成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流通, 而作为木材原 料交换的原木和初级产品锯材, 在林产品贸易额 中所占的比重正在逐步缩小, 这一点同世界林产 品贸易的产品分布呈现出相同的特征。
林产品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林产品国际贸易政策分析我国林产品贸易状况分析20世纪90年月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大规模开展的根底设施建立,都导致了木材产品的需求激增。
与此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木制品的消费量明显增加。
但我国国内的木材产品供给缺乏。
一方面,国内木材产品不适用于木制品的需求。
由于长期过度采伐和木材的廉价供应,森林资源锐减,林区经济危困。
此外,中国的林业治理水平较低下,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构造不合理以及其他因素都使国内木材产量不能满意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为了改善中国的森林资源,缓解生态环境恶化急剧下降的状况,国家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建立。
在国家的生态建立工程中,“自然林爱护工程”是影响木材供给最大的工程。
制止采伐自然林使我国木材产品的供求冲突进一步加剧。
为了符合参加世贸组织的需求,国家调整了林产品贸易政策和关税政策。
1.我国林产品进口状况据统计从2023年1月至9月,原木进口量为3201.87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24.58%,单月进口量在9月到达374.89万立方米。
目前,木材市场形势较好,原木进口除了从俄罗斯进口比去年同期削减1.47%以外,从其它国家的原木进口量都大幅度增长,如新西兰的进口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2.51%、从美国的进口增长了107.11%、从新几内亚的进口增长了22.28%、从加拿大的进口增长了136.37%。
我国锯材进口量从1月到9月完成了1595.52万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3.87%,仅9月单月的进口量就为186.65万立方米,占进口总额的11.7%。
由于刨花板是家具生产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所以刨花板在我国的消费增加了,但是不得不看到,我国高品质的刨花板仍不能满意家具生产的需要,每年需从马来西亚、泰国、西欧的一些国家购置肯定数量的高品质刨花板。
1月至9月,进口总额达37.3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46.79%。
由于中纤板是家具生产的最主要原料,虽然我国也是中纤板的生产大国,但是,由于高品质中纤板仍不能满意家具生产的需要,每年需马来西亚、从泰国、和西欧的一些国家购置肯定数量的高品质中纤板。
经济果林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初探

经济果林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初探经济果林是指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如果树、坚果树、香料树等所形成的一种产业。
它是一种以农业为基础,以经济树木为主要种植对象,以产业化经营为目标的经济作物生产方式。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健康食品和绿色环保的追求,经济果林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经济果林产业在我国发展迅猛。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果蔬等农产品方面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品质的追求,市场对高品质经济果林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经济果林产业迅速崛起。
地方政府也开始重视经济果林产业发展,通过引导农民转变种植方式,提供优惠政策,推动经济果林产业的发展。
经济果林产业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而经济果林所产出的产品,具有天然、绿色、无公害等优点,符合现代人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
由于果树、坚果树等经济树木所需的生长周期较长,增加了产品的稀缺性和附加值,提高了市场价格。
经济果林产业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经济果林产业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而经济果林产业的发展,可以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经济果林产业的种植方式相对灵活,可根据市场需求和地方条件进行调整,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农村经济的升级。
经济果林产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由于经济果林的种植周期长,农民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获得产出,这对农民的耐心和资金需求提出了一定要求。
由于经济果林产业发展尚属初级阶段,相关技术和管理经验相对不足,需要加强科研和人才培养,以提高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经济果林产业在我国发展前景广阔,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管理经验的积累。
政府和企业也需要加大对经济果林产业的支持和投入,提供科技支持、技术培训和市场开拓等服务,共同推动经济果林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