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导学案:第八章 珠江三角洲 第3节:香港澳门
粤教版地理八下8.3《香港 澳门》授课教案设计

第八章珠江三角洲第三节《香港、澳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并能评价一个区位的优越性与经济发展的意义。
(2)了解“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及拓展空间与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理解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和意义。
2、能力要求通过全面比较香港、澳门的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要求讲述港澳被侵占史,阐述回归后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政策的意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都是中国领土;香港和澳门经济的发展。
三、教学思路运用电教手段,采用歌声引入,讲述、综合提问,引导自学,归纳补充,分析比较等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
四、教具准备《七子之歌》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学生随多媒体播放齐声合唱歌曲《七子之歌》。
(二)出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齐读。
阅读课本并结合导学案将P34页的基础感知完成;找出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了解香港澳门的历史文化等。
(三)位置和范围1、位置:我国大陆的东南端。
(学生通过看地图描述)(学生通过看地图描述)教师总结:过渡:知道了香港、澳门的位置,那么同学们了解他们的范围吗?请同学们通过阅读地图找出答案。
过渡:平时,我们在观看港剧的时候了解到香港的房价特别高,同学们为什么呢?下面我们通过做题了解一下原因。
那么,香港、澳门人多地少他们是怎样扩展城市城市建设用地的?过渡:同学们,我们在看奥运会的时候,见过香港、澳门的区旗吗?由什么组成,有何寓意?过渡:香港、澳门的经济发展又如何呢?(四)经济发展“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陆香港被称为“东方明珠”、“亚洲四小龙”之一,说明它经济发达。
亚洲四小龙:香港、新加坡、韩国和台湾问一问:香港经济的发展有何有利条件?(从地理位置、资源、历史基础)答:①、地理位置优越香港背靠广袤的祖国大陆,南近东南亚,是沟通远东各地,联系澳大利亚、欧洲、美国等国的水上要冲,与许多国家和地区有便利的海运和航空运输,居国际贸易的有利位置。
粤教版地理八下8.3《香港 澳门》 课程教学设计

《香港、澳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在八年级下册最后一节安排学习香港和澳门,既是认识这两个与珠江三角洲经贸合作密切的省级行政区,也是认识我国两个地位特殊的特别行政区。
在讲授过程中,要结合史实说明香港和澳门的特别之处和经济发展状况,深化认识港澳和珠江三角洲、乃至泛珠江三角洲的密切合作,突显港澳的回归和港澳与内地的密切合作对促进两地共同繁荣的重大意义。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有学习区域地理的经验,加上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珠江三角洲的学习经验,对与两地的密切联系比较容易理解。
教学目标一、使学生掌握香港和澳门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
二、理解香港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及其经济的发展;澳门产业的变化三、理解祖国大陆与港澳经济发展中的相互作用。
教学重难点:香港、澳门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与内地经济的密切联系和意义。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法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从辨别香港、澳门的区旗引入:香港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正如同学们在歌中唱的那样,它经历了100年的荣辱、沧桑、风雨和成长;澳门曾被葡萄牙侵占了400多年,也和香港一样,是祖国母亲又一个在外漂泊400多年的儿子。
如今她们已先后回到祖国的怀抱。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香港和澳门地区,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
【板书课题】第三节香港和澳门【引入】首先我要看看同学们阅读和归纳的能力怎么样?【学习活动一】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开始,教师在黑板画出表格后巡视课堂,并指导部分学生【转折】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已经完成了老师布置的要求了,完成得还不错。
不过,仍然有极个别的同学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需要同学们的帮助。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学习活动二】小组内(或同桌之间)教学自主学习成果,已完成的同学帮助没有完成的同学。
【转折】相信交流一下,同学们基本上完成了老师的要求,下面来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成果怎么样?【点评小结】教师点评小结,并穿插提问,完事知识结构。
粤教版八下第八章第三节 香港、澳门导学案

八下地理第八章第三节香港、澳门班级___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一、概况香港:我国_______部;位于______带;地处珠江口以_____,北接广东省_______市,南临_______;1、位置扼守珠江与南海交通的咽喉澳门:我国_______部;位于______带;地处珠江口以_______,北连广东省_______市,南临_______;扼守珠江与南海交通的咽喉香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组成澳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3、面积、人口:香港、澳门面积_______,人口_______。
_______是我国面积最小、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区,其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
为获得更多的陆地空间,缓解人地矛盾,使人地协调发展,香港的措施是“上天入海,即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澳门则使土地面积比原来扩大了____________以上1842鸦片战争后年被_________强占,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香港使主权,成为我国的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区旗是红白两色的紫荆花旗,标志性建4、被侵占筑是_________________等与回归 16世纪开始被__________长期霸占,______年____月____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澳门成为我国的一个_______________,区旗是白莲花旗,标志性建筑是_______________等5、社会制度:我国政府在香港、澳门实行“_____________”政策,其中的一国是指_________________。
地形:澳门以________为主;香港多_________,少_________二、自然环境气候:两地均属_______________气候;夏秋季节多_______灾害自然资源_______三、人文地理环境气候宜人位于侨乡,临东南亚→_______________优越利有优良的深水港,________便利条件背靠珠江三角洲,市场_________国家的对港优惠政策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价高,工资水平高香港经济结构:以第_______产业为主经济地位:是重要的国际_________中心、国际_________中心和国际________中心,世界旅游业发达的城市之一。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香港、澳门》说课稿3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香港、澳门》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香港、澳门》这一节主要介绍了香港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以及与祖国内地的联系,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以及回归祖国等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香港、澳门的基本情况,认识它们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省区的地理位置、名称、轮廓等基本知识。
但对于香港、澳门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可能还有一定的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从地理、历史、等多角度认识香港、澳门的重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认识香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认识澳门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香港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
2.教学难点: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的联系,以及它们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香港、澳门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授新课:(1)介绍香港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阐述香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介绍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阐述澳门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分析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强调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
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8.3 香港澳门

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
--培根大湾中学八年级地理学科课时备课设计授课人:课题第八章:珠江三角洲第三节:香港、澳门课型新授课主备成员课标分析课时目标:1.通过阅读香港和澳门政区图让学生能够说明其地理位置和范围,总结香港和澳门的地理特点2.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综合概括出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的模式、意义及影响因素。
教材分析本课分析:在八年级下册最后一节安排学习香港和澳门,既是认识这两个与珠江三角洲经贸合作密切的省级行政区,也是认识我国两个地位特殊的特别行政区。
本教材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组成范围等方面介绍了本区的自然特征,后从国际经济贸易、旅游等方面分析香港、澳门的人文地理特征。
知识梳理:资源挖掘:旅游资源学情分析已有知识经验:通过两年的地理学习,学生已形成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学习技能。
已有生活经验:从电视、港剧、代购等渠道对香港、澳门有了些认识。
策略经验:经过前面两节珠江三角洲的学习,学生对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特点有了些了解,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加深对香港、澳门的学习。
学习困难障碍:学生对香港、澳门的了解也不过是有部分学生知道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区花等零星的知识点,但缺乏对香港、澳门的经济特点进行系统的学习。
学生个性差异:学生的地理学习基础上的差异以及看图读图的能力,综合归纳概括能力上的差异。
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
--培根教学目标1.通过读图,能够说明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熟悉香港、澳门的回归时间和区花3.理解香港、澳门的经济特点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读图,分析说明香港、澳门优势的地理位置难点:了解港澳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与祖国内地的关系密不可分突破措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准备课件、黑板、图片材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评价活动预设与补救导入新课教师提前准备好一张港币,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纸币吗?学生:港币检查学生对纸币的认识情况预设:可能大部分学生都不认识补救:教师展示图片和材料让学生多了解讲授新课一、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活动1:多媒体展示香港、澳门地区图,概括出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小组合作读图概括出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读图能力预设:本知识比较简单,学生可以直接看图说出答案补救:要求学生熟记并掌握1.位置:香港:珠江口东侧、邻近深圳澳门:珠江口西侧、邻近珠海2.范围:香港:香港岛、新界、九龙半岛澳门:澳门半岛、氹(dang )仔岛、路环岛二、地狭人稠的香港与澳门活动2:阅读课本92页案例并完成活动题,概括出香港澳门的人口和陆地特点人口特点:面积狭小,澳门更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香港、澳门》教学设计4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香港、澳门》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香港、澳门》教材内容丰富,包括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地图和实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香港、澳门的特殊地位和特色。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香港、澳门的进一步了解,为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提供帮助。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香港、澳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他们对香港、澳门的特殊地位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还不够深入。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更深入地了解香港、澳门。
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好,有能力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和特殊地位。
2.掌握香港、澳门的经济、文化、政治等特点。
3.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他们对国家统一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和特殊地位。
2.香港、澳门的经济、文化、政治等特点。
3.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地图和视频等形式,直观地展示香港、澳门的特点。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例,深入理解香港、澳门的特殊地位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4.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使用总结归纳法,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地图和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案例分析的材料,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3.准备小组讨论的话题,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深入思考。
4.准备课堂小测,检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香港、澳门会成为世界的焦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2.呈现(15分钟)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和特殊地位。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香港、澳门》教学设计3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香港、澳门》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香港、澳门》介绍了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内容是对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的详细介绍,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两个地区,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为学生展示了香港和澳门的独特魅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我国省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等知识。
他们对香港和澳门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局限于表面现象,对两个地区的深入了解还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认识和理解香港和澳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的认识,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香港和澳门的独特魅力及其在祖国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香港和澳门的图片、地图和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
2.案例分析法:以香港和澳门为例,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认识和理解两个地区。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香港和澳门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香港和澳门的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料。
2.准备相关知识点的提问和讨论题目。
3.准备板书设计,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展示香港和澳门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让学生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对两个地区有更深入的了解。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香港、澳门》教学设计1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香港、澳门》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香港、澳门》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了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香港和澳门的基本认识,重点让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以及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香港和澳门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来增加对这两个地方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
2.让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以及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教学难点: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香港和澳门的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理解香港和澳门的特点。
3.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加深对香港和澳门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香港和澳门的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香港和澳门的案例分析题。
3.准备小组讨论的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香港和澳门的图片,引导学生对这两个地方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呈现(10分钟)采用多媒体教学,呈现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以及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让学生对香港和澳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理解香港和澳门的特点。
可以设置一些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加深对香港和澳门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澳门》学案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并记住港澳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分析说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运用教材提供的数据说明港澳地区“人多地狭”的特点,以及因地制宜拓展空间与保护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理解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举例说明港澳与祖国的密切联系,分析这些联系对港澳和祖国内地的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了解港澳地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现象。
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一、位置和范围
项目香港澳门
位置
珠江口_____,与广东省_____
市相邻珠江口_____,与广东省_____市相邻
组成
由A_______、B_________、
C_____和附近很多岛屿组成由_________、氹仔岛、路环岛组成
人口约710万人(2019年)约55万人(2019年)
面积 1 104平方千米(2019年)29.7平方千米(2019年)回归祖
国时间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的组成部分和跨越伶仃洋海域的关键性工程,是连接珠江东西两岸新的公路运输通道。
为完善国家和粤港澳三地的综合运输体系和高速公路网络,密切珠江西岸地区与香港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改善珠江西岸地区的投资环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珠江----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保持港澳地区的持续繁荣和稳定,促进珠汀两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港珠澳大桥是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
港珠澳大桥工程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海中桥隧工程;二是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连接线。
根据达成的共识,海中桥隧主体工程(粤港分界线至珠海和澳门口岸段)南粤港澳三地共同建设;海中桥隧工程香港段(起自香港石散石湾,止于粤港分界线)、三地口岸和连接线由三地各自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