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师培训课程----热标准
2023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标准培训pptx

制定相关法 律法规
加强监管力 度
推广绿色能 源
促进循环经 济发展
加强环境教 育
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案例
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提高资源利 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节能减排:推广节能型家电、绿色建筑、节能交通工具等,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 排放
低碳生活:倡导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用气等低碳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加强能源管理: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加强能源计量、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能源浪 费问题。
推广节能技术: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能源节约的实践案例
家庭能源节约:通过合理使用电器、调整空调温度、使用节能灯具等方式,降低家庭能源消耗。
工业能源节约: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未来能源与生态环境形势分析
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清洁能源与低碳经济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 未来能源与生态环境挑战与机遇
未来能源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方向
能源转型与清洁能源发展:推动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智能化与数字化技术应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能源管理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实现智能化、精细化管理。
交通能源节约:推广使用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使用,降低交通能 源消耗。
建筑能源节约:采用节能建筑设计、使用节能材料、实施建筑节能改造等方式,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现状与挑战
生态环境现状:全 球气候变化、环境 污染、生物多样性 丧失等
面临的挑战:资源 短缺、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治理难度 大等
能源管理体系年度培训计划范例

123456789101112
1能源体系标准GB/T23331:2012能源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员
3小时√能源工程师2政府能源政策和节能指标能源领导小组1小时√能源管理代表3能源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能源工作小组成员3小时√能源工程师4能源体系体系文件管理干部和能源工作小组成员
3小时√能源管理代表5节能机会识别方法
能源工作小组成员2小时√
能源工程师6各种主要能耗设备操作指导书(含节能技术和经济运行要求)主要能耗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2小时√设备主管/设备工程师
7能源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管理干部和能源工作小组成员
1小时√
能源工程师8能源体系内审员培训能源体系内审员12小时能源咨询公司
9
能源使用管理
全体员工1小时√
√能源工程师/各部门主管10能源数据统计培训能源抄表、统计人员
2小时√√
能源工程师/财务主管11能源演习
全体员工
1小时
√能源工程师/行政主管
审批:日期:
20 年度能源体系培训计划
月份
制表:序号培训课程及内容
受训人员
授课时数组织者或讲师。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课程

能源管理体系理论基础
采用与其他管理体系相同的系统理论:发挥能 源管理体系的整体优势,达到系统节能的目的。 采用PDCA(策划-实施-检查-处置)运行 模式:持续改进的循环模式有助于改进组织的 管理业绩。 应用过程方法:使所有过程有机地结合,促进 PDCA循环发挥更显著的管理效率。 注重融合与协调: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相 融合,以达到管理体系的相互兼容、相互协调。
推行能源管理体系的意义
对社会的作用
— — — __ —
有利于提高民众的节能意识,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建立和谐社会 有利于发挥企业节能的积极性 有利于促进国家有关能源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的落实; 推广先进有效的节能技术和方法,挖掘和利用最佳的节能实践与经验, 有利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统一,促进可持续发展 对企业的现实意义 — 建立和完善能源管理组织架构,规定职责; — 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 提高市场竞争力 — 保持良好的公共、社会关系,增进相互了解 —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2006年主要国家的人均二氧化 碳排放量
十大环境问题
全球变暖 臭氧层破坏 酸雨 淡水资源危机 资源短缺
森林锐减 土地荒漠化 物种加速灭绝 垃圾成灾 有毒化学品污染
我国在节能方面的举动
能源审计 能源需求侧管理 能效标识 环境标志 清洁生产 节能产品认证 环境权交易 低碳产品认证(等等)
我国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石 油消耗趋势
我国的能源问题
2006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22.1亿吨标准 煤,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但是能源消费 的增长更加迅速。2006年,能源消费总量24.6 亿吨标准煤,超过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亿吨标 准煤以上。1990-2006年,石油消费由1.15亿 吨增加到3.5亿吨,煤炭消费由10.6亿吨增加到 23.9亿吨,16年间能源消费翻了一番以上。煤 炭每年增产2亿吨,仍然供不应求。
能源管理基础知识培训

一、能源基础知识
当量热值
当量热值又称理论热值(或实际发热值)是指某种能源一个度量单位本身所含热 量。当量热值是能源计算中经常使用的一个热值概念,其热值的计算可根据试样在 充氧的弹筒中(放有浸没氧弹的水的容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用燃烧后水温升高 计算出来的)进行实测。
等价热值
等价热值是指加工转换产出的某种二次能源与相应投入的一次能源的当量,即 获得一个度量单位的某种二次能源所消耗的,以热值表示的一次能源量,也就是消 耗一个度量单位的某种二次能源,就等价于消耗了以热值表示的一次能源量。因此, 等价热值是个变动值,随着能源加工转换工艺的提高和能源管理工作的加强,转换 损失逐渐减少,等价热值会不断降低。等价热值是对二次能源及消耗工质而言,因 一次能源不存在折算问题,因此也无所谓等价热值。
一、能源基础知识
能源消费总量
指能源使用企业(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数量。计算公式: 能源消费量=∑(某能源品种的消费量×某能源品种的折标准煤系数),(求和时不 要重复计算其中项,对有能源加工转换产出和回收利用的企业 ,在计算时要扣除能源 加工转换产出和回收利用量)
综合能源消费量
综合能源消费量(吨标准煤)=工业生产消费(吨标准煤) - 能源加工转换产 出(吨标准煤)- 回收利用(吨标准煤)
一、能源基础知识
耗能工质
指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那种不作为原料使用,也不进入产品,制取时又需要 消耗能源的工作物质(例如水、压缩空气)。
燃料热值
也叫燃料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指固体或液体)或单位体积(指气体)的燃 料完全燃烧,燃烧产物冷却到燃烧前的温度(一般为环境温度)时所释放出来的 热量。
固体或液体发热量的单位是千焦耳/千克(KJ/kg)或兆焦尔/千克(MJ/kg); 气体燃料的发热量单位是千焦耳/标准立方米(KJ/Nm3)或兆焦尔/标准立方米 (MJ/Nm3)。
能源管理师培训试题(带答案)

能源管理师培训试题(带答案)通用知识卷一、选择题(30分,每题2.5分)1.下面各种设备中,能量转换和利用结合在一起的设备是: B 。
A. 锅炉B. 炉窑C. 列管式换热器D. 热管2、若热量转化为电的效率为25%,则1kW.h的电力其等价热值为 B 。
A. 3600KJB. 14400KJC.900KJD. 7200KJ3.能量不仅有数量的多少之分,更有品位高低之分,现有3种能量,分别是电能、500℃热能、300℃热能,它们品位高低的排序为: A 。
(“>”表示高于)A. 电能>500℃热能>300℃热能B. 500℃热能>300℃热能>电能C. 300℃热能>500℃热能>电能D. 500℃热能>电能>300℃热能4.在建筑节能中建筑环境是指: C 。
A. 建筑物的外部环境B. 建筑物的内部环境C. 包括建筑物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D. 建筑物当地的气候条件5 能源效率标识中等级的数字越小,标明该用能产品能源效率 A 。
A.越大B.越小C.没有关系D.按具体的用能设备而定6.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D 。
A.太阳能B.风能C.水力能D. 天然气7.能源系统的总效率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 D 。
A. 开采效率、发电效率、照明效率B. 开采效率、燃烧效率、终端利用效率C. 开采效率、贮运效率、发电效率D. 开采效率、中间环节效率、终端利用效率8.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按消费量划分依次为 A 。
A. 煤炭、石油、水电、天然气、核能B.石油、生物质能、煤炭、天然气、太阳能C. 太阳能、石油、煤炭、核能、水电D. 石油、煤炭、风能、核能、生物质能9.热泵能将低温物体的能量向高温物体转移,而 B 。
A. 外界无需消耗功B. 外界需要消耗功C. 根据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的温差大小确定是否需要消耗功D. 外界获得电能10.变频节能技术中,变频是指: A 。
3-11 GBT 23331-2012ISO 50001:2011 能源管理体系

GB/T 23331-2012/ISO 50001:2011 能源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班【课程描述】GB/T 23331/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已于2013年10月1日实施。
为了帮助客户培训能源管理内部审核员,使其能正确理解GB/T 23331标准要求,进而建立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掌握准备、执行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方法和技巧,是规范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组织最高管理者的又一项战略决策。
【课程特色】1.认识能源管理体系的的重要性,掌握能源管理的核心和关键指标:2.了解世界与国内能源趋势和政策法规3.学习国际最新能源管理标准要求4.掌握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实务及能效提升的关键指标5.掌握通用节能技术和能效评估技能【课程对象】企业管理人员、从事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工作的人员、在EMS实施过程中承担内部审核工作的人员、有志于从事ISO 50000能源管理工作的人员。
【课程大纲】第一部分能源管理体系理解一﹑能源管理及国际ISO50000管理体系发展概述1、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产生的背景2、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的作用和意义3、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建立的理论基础4、管理标准模式及其逻辑关系二、能源管理体系术语1.边界 boundaries2.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3.纠正 correction4.纠正措施 corrective action5.能源 energy6.能源基准 energy baseline7.能源消耗 energy consumption8.能源效率 energy efficiency9.能源管理体系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10.能源管理团队 energy management team11.能源目标 energy objective12.能源绩效 energy performance13.能源绩效参数 energy performance indicator(EnPI)14.能源方针 energy policy15.能源评审 energy review16.能源服务 energy services17.能源指标 energy target18.能源使用 energy use19.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20.内部审核 internal audit21.不符合 nonconformity22.组织 organization23.预防措施 prevention action24.程序 procedure25.记录 record26.范围 scope27.主要能源使用 significant energy use28.最高管理者 top management三﹑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的理解4.1总要求4.2管理职责4.2.1最高管理者4.2.2管理者代表4.3能源方针4.4策划4.4.1策划4.4.2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4.3.3能源评审4.4.4能源基准4.4.5能源绩效参数4.4.6 能源目标、能源指标与能源管理实施方案4.5 实施与运行4.5.1总则4.5.2能力、培训和意识4.5.3信息交流4.5.4文件4.5.4.1 文件要求4.5.4.2 文件控制4.5.5运行控制4.5.6设计4.5.7能源服务、产品、设备和能源采购4.6检查4.6.1监视、测量与分析4.6.2合规性评价4.6.3能源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4.6.4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4.6.5 记录控制4.7管理评审第二部分能源管理体系建立的技术一、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1.能源初始评估2.能源基准及能源绩效指标建立与监控3.能源管理体系建立流程4.能源统计与能效监控5.通用节能技术二、能源管理的法律法规1、能源管理体系相关法律法规概述2、能源管理体系相关标准概述3、典型法律法规及标准强制性要求讲解第三部分能源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及外部认证程序1. 能源管理体系审核策划2. 执行审核/审核技巧3. 不符合事项报告 / 审核报告4. 个案分析/练习。
合同能源管理课程设计

合同能源管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同能源管理的概念、原理及在我国的应用情况;2. 掌握合同能源管理的基本要素、合同类型及关键条款;3. 了解合同能源管理的实施流程、节能效益分析及风险管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合同能源管理知识分析实际案例的能力;2. 提高学生设计合同能源管理方案及撰写合同文本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方法进行节能项目评估和风险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能源节约与环保,增强节能减排意识;2. 培养学生具备合作、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精神;3. 培养学生对合同能源管理行业的兴趣,激发其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热情。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二年级选修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合同能源管理的基本知识,提高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能源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际案例有较高的兴趣,但可能缺乏合同能源管理的实践经验。
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案例教学;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课堂互动;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合同能源管理基本概念与原理- 合同能源管理的定义与作用- 国内外合同能源管理发展概况- 合同能源管理的原理与基本模式2. 合同能源管理的关键要素与合同类型- 合同能源管理的关键要素:节能服务公司、用能单位、节能项目、合同期限等- 常见合同类型:节能效益分享合同、能源费用托管合同、能源绩效合同等- 合同关键条款解析:节能目标、费用支付、风险管理、违约责任等3. 合同能源管理实施流程与节能效益分析- 项目前期调查与评估- 节能方案设计- 合同签订与实施- 节能效益监测与评估- 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4. 合同能源管理案例分析与实践- 典型案例介绍:包括工业、建筑、公共机构等领域的案例- 案例分析:从合同能源管理角度分析案例中的成功与不足-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具体案例设计合同能源管理方案5. 教学进度安排与教材章节对应- 第一周:基本概念与原理(教材第1章)- 第二周:关键要素与合同类型(教材第2章)- 第三周:实施流程与节能效益分析(教材第3章)- 第四周:案例分析与实践(教材第4章)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
能源管理师培训试题(带答案)(1)

节能培训试题(B卷)(2009年)通用知识卷一、选择题(30分,每题2.5分)1.下面各种设备中,能量转换和利用结合在一起的设备是: B 。
A. 锅炉B. 炉窑C. 列管式换热器D. 热管2、若热量转化为电的效率为25%,则1kW.h的电力其等价热值为 B 。
A. 3600KJB. 14400KJC.900KJD. 7200KJ3.能量不仅有数量的多少之分,更有品位高低之分,现有3种能量,分别是电能、500℃热能、300℃热能,它们品位高低的排序为: A 。
(“>”表示高于)A. 电能>500℃热能>300℃热能B. 500℃热能>300℃热能>电能C. 300℃热能>500℃热能>电能D. 500℃热能>电能>300℃热能4.在建筑节能中建筑环境是指: C 。
A. 建筑物的外部环境B. 建筑物的内部环境C. 包括建筑物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D. 建筑物当地的气候条件5 能源效率标识中等级的数字越小,标明该用能产品能源效率 A 。
A.越大B.越小C.没有关系D.按具体的用能设备而定6.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D 。
A.太阳能B.风能C.水力能D. 天然气7.能源系统的总效率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 D 。
A. 开采效率、发电效率、照明效率B. 开采效率、燃烧效率、终端利用效率C. 开采效率、贮运效率、发电效率D. 开采效率、中间环节效率、终端利用效率8.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按消费量划分依次为 A 。
A. 煤炭、石油、水电、天然气、核能B.石油、生物质能、煤炭、天然气、太阳能C. 太阳能、石油、煤炭、核能、水电D. 石油、煤炭、风能、核能、生物质能9.热泵能将低温物体的能量向高温物体转移,而 B 。
A. 外界无需消耗功B. 外界需要消耗功C. 根据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的温差大小确定是否需要消耗功D. 外界获得电能10.变频节能技术中,变频是指: 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合理用热标准
四、掌握重点
(一)燃料燃烧的合理化 3.燃料设备的检查与维修 (1)检查并维修燃烧装置、安全装置、供风引风装 置、燃烧控制系统、管路、阀门等,使之保持良好状态 。燃烧设备应有定期检查维修制度,明确检修技术要求 ,建立检查与维修记录档案。 (2)定期按规定检查、校正和维修计量仪表,使之 正常运行。
理
传热的合理化
用
热
减少传热与泄漏引起的热损失
标
合理用
准
热标准 的主要
余热的回收利用
内容
实行热能的综合利用与用能
设备的合理配置
能源管理师培训课程----热标准
第四节 合理用热标准
二、了解内容
合理用热标准概述: 以GB/T 3486 - 1993《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 导则》为基础陆续制订以下标准: GB/T15316 - 2009《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GB/T15317 - 2009《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GB/T17954 - 2007《工业锅炉经济运行》 GB/T18292 - 2009《生活锅炉经济运行 》 等配套标准
能源管理师培训课程----热标准
第四节 合理用热标准
四、掌握重点
(一)燃料燃烧的合理化 1.燃料燃烧的控制指标 (1)燃料燃烧的主要控制指标,包括根据燃烧设备、 使用燃料的种类及不同燃烧方式,规定的空气系数、排 渣含碳量等指标。 举例:容量>0.7-2.8MW:热效率≥65%;炉渣含碳量< 18%(烟煤) <23%(无烟煤);排烟温度<220℃。 影响排渣含碳量的因素:燃煤品种的燃料特性、燃烧 方式、炉膛温度等。教材P99
第四节 合理用热标准
四、掌握重点
4.改善燃料燃烧的措施 (5)燃烧设备与所使用的燃料品种应相互适 应并保持质量相对稳定,对燃料应进行合理调 配合理加工(如动力配煤和型煤)与合理存放 ,鼓励开展劣质燃料、煤矸石等的综合利用。 (6)遇有严重结渣而无法调整时,可采用化 学除渣剂给予清除,所选用的化学除渣剂应不 损害受压元件和耐火衬里。
能源管理师培训课程----热标准
第四节 合理用热标准
四、掌握重点
1.燃料燃烧的控制指标 (2)采用火床燃烧的工业锅炉,实际操作中应采取
必要的措施降低排渣含碳量。详见教材P98-100 (3)可燃性气体的排放应符合GB 13271的要求。对锅
炉烟气中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 度和烟气黑度的排放限值作了规定。
四、掌握重点
4.改善燃料燃烧的措施 (3)安装燃烧控制装置,应根据排出烟气中 的含氧量(或二氧化碳量),调节空气与燃料 的比例,使之符合空气系数管理的要求,并使 排出炉膛烟气中可燃成分降低到最低值。 (4)研究采用新的燃烧方法、燃烧装置及其 布置方式时,应采用合理的炉型结构,以进一 步提高热效率。
能源管理师培训课程----热标准
能源管理师培训课程----热标准
《节能法制与政策制度》(中)
第五章 节能标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节能标准化概述 通用节能标准 能耗限额类标准 合理用热标准 热电联产标准 合理用电标准
能源管理师培训课程----热标准
第四节 合理用热标准
一、知识结构
合理用 热标准 概述
合
燃料燃烧的合理化
(2)供风引风系统必须保证必要的风量与压力,供风 、引风系统的能力必须和燃料主体、设备相匹配,其富 裕度不应过大,尽量采用变速调节系统。一般鼓风机的 转数高于引风机。风量富裕量为10%。
风量调节的方法:节流调节、变速调节、导向器调节
。教材P106
能源管理师培训课程----热标准
第四节 合理用热标准
能源管理师培.燃料燃烧方面的测量与记录 (3)分析与检验排出烟气及灰渣中的可燃成分量; (4)燃料燃烧监测仪器的配置,应能满足评价用热合 理性的需要,能反映燃料燃烧的真实情况; (5)燃油设备及容量大于等于7MW的工业锅炉、燃耗 1500tce/a以上的窑炉,应配备燃烧过程自控系统,有 条件的应装设燃烧过程微机控制和检测系统。
能源管理师培训课程----热标准
第四节 合理用热标准
四、掌握重点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 3486-1993)的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燃料燃烧的合理化; (二)传热的合理化; (三)减少传热与泄漏引起的热损失; (四)余热的回收利用; (五)实行热能的综合利用与用能设备的合 理配置。
能源管理师培训课程----热标准
第四节 合理用热标准
四、掌握重点
(二)传热的合理化 合理的传热就是通过改进加热或冷却的方法和改 善换热设备,尽可能的减少能耗,取得较高的经济效 益。传热的合理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热管理的要求; 2、与传热有关的测量与记录; 3、传热设备的检查维修; 4、改善传热的措施; 5、改善传热设备的运行管理; 6、采用高效的设能备源管与理师节培训能课程工----热艺标准流程。
监测所用仪器仪表能满足要求,完好,在检定周期内 ,精度不低于2.0级。教材P103
能源管理师培训课程----热标准
第四节 合理用热标准
四、掌握重点
4.改善燃料燃烧的措施
(1)燃烧装置类型及其特性参数的选择,必须适合燃 料种类及其理化性能,适合热设备与工艺的要求,且要 有足够的可调范围,以满足加热负荷变化的要求。
能源管理师培训课程----热标准
第四节 合理用热标准
三、理解要点
(一)标准的实施时间 GB/T 3486-1993《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
术导则》(以下简称标准)于1994年2月1日 开始实施。
(二)标准的适用范围和目的 适用于一切用热企业,是指导企业合理 用热的综合性标准。目的是引导企业充分合 理使用热能,提高热能利用效率。
燃烧的基本条件:教材P102 (4)采用合理的燃烧设备和燃烧工况,选择适当的助 燃剂,防止各类燃烧装置在运行中结渣和沾污,提高锅 炉热炉率。既减少了能能源管耗理师,培训有课程减----少热标了准 环境污染。教材P102
第四节 合理用热标准
四、掌握重点
(一)燃料燃烧的合理化 2.燃料燃烧方面的测量与记录 (1)分析与记录燃料的成分(包括煤的工业分析) 及发热量; (2)应配备必要的计量仪表,测量与记录燃烧装置 的燃料、助燃空气与雾化剂的用量、温度与压力,并 测量与记录排出烟气中的含氧量(或二氧化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