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概述诊断及分子学分型

合集下载

乳腺癌分子分型标准

乳腺癌分子分型标准

乳腺癌分子分型标准
乳腺癌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表现型和进展方式因个体差异而异。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治疗乳腺癌,科学家们根据其分子特征将乳腺癌分为不同的类型。

以下是乳腺癌的四种主要分子分型:
1.激素受体(HR)阳性型:这种类型的乳腺癌细胞对雌激素和孕激素有反应,因此通常对激素治疗敏感。

HR阳性型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70%。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以及激素治疗。

2.HER2过表达型:这种类型的乳腺癌细胞表达过度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20%。

这类乳腺癌通常对常规的激素治疗和部分化疗不敏感,但可通过对HER2的靶向治疗(如曲妥珠单抗)取得良好效果。

3.三阴性型:这种类型的乳腺癌细胞对雌激素、孕激素和HER2都没有反应。

三阴性型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10%。

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靶点,此类乳腺癌的治疗效果通常较差,且生存期较短。

4.基底样型:这种类型的乳腺癌细胞形态类似乳腺基底细胞,因此得名。

基底样型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5-15%。

此类乳腺癌通常对常规的激素治疗和部分化疗不敏感,但有研究表明某些靶向治疗可能对其有效。

以上就是乳腺癌的四种主要分子分型。

了解这些类型有助于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同时,科学家们还在不断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希望能为不同类型的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乳腺癌的病理学分类与分子亚型

乳腺癌的病理学分类与分子亚型

乳腺癌的病理学分类与分子亚型乳腺癌是指发生于乳房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

根据乳腺癌的细胞学特征和分子表达谱,病理学家们将乳腺癌分为不同的类型和亚型,以便更好地进行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的病理学分类以及不同分子亚型的特征。

一、乳腺癌的病理学分类乳腺癌的病理学分类是根据癌细胞的组织学特征进行的。

根据细胞的形态学表现、组织学结构和细胞核特征,乳腺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导管型乳腺癌:导管型乳腺癌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50%以上的病例。

这种类型的癌细胞源自乳腺导管,通常呈现出单纯的乳腺导管上皮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并逐渐恶化为乳腺癌。

2. 小叶型乳腺癌:小叶型乳腺癌是乳腺癌中第二常见的类型,约占35%的病例。

这种类型的癌细胞来源于乳腺小叶上皮细胞,通常形成实质性结节和浸润生长。

3. 黏液性乳腺癌:黏液性乳腺癌是一种罕见的乳腺癌类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的2%至3%。

这种类型的癌细胞含有大量黏液,形成囊腺状结构。

黏液性乳腺癌的预后相对较好。

4. 乳头状乳腺癌:乳头状乳腺癌是一种少见的乳腺癌类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至2%。

这种类型的癌细胞形成乳头状突起,常常伴有乳头溢液。

乳头状乳腺癌的预后较好。

5. 其他类型: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类型外,还有一些少见类型的乳腺癌,如纤维瘤样乳腺癌、浸润性小叶癌等。

这些类型的乳腺癌具有特殊的病理学特征和分子表达谱。

二、乳腺癌的分子亚型除了病理学分类外,分子学在乳腺癌研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乳腺癌细胞中特定分子标志物的表达情况,乳腺癌可分为不同的分子亚型,包括以下几种:1. 激素受体阳性(HR+)亚型:这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亚型,约占70%以上的病例。

这种亚型的乳腺癌细胞具有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的阳性表达。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敏感。

2. 基底样型(Basal-like)亚型:这是一种三阴性乳腺癌的亚型,表示乳腺癌细胞不表达激素受体和HER2蛋白。

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与分子分型

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与分子分型

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与分子分型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组织学类型和分子分型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子分型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析。

一、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通常根据癌细胞的形态和组织结构特征进行分类。

目前常用的乳腺癌组织学分类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1.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导管内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约占乳腺癌的80%以上。

其特征是癌细胞起源于导管上皮细胞并可形成导管结构。

导管内癌分为非浸润性和浸润性两种类型,其中浸润性导管内癌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特点。

2.小叶内癌(lobular carcinoma):小叶内癌发生于乳腺小叶内的腺上皮细胞,约占乳腺癌的10%。

其特征是癌细胞呈单个或散在的浸润性生长,缺乏特定的细胞形态学特征。

3.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乳头状癌源于乳腺导管的上皮细胞,其特征是形成乳头状的病灶,癌细胞呈分叶状或上皮样生长。

乳头状癌通常具有较好的预后。

4.黏液癌(mucinous carcinoma):黏液癌是一种罕见的乳腺癌类型,其特征是病灶内含有大量黏液成分。

黏液癌通常具有较好的预后。

5.髓样癌(medullary carcinoma):髓样癌是一种较少见的乳腺癌类型,其特征是癌细胞呈高度分化的实质样形态,伴有淋巴细胞浸润。

髓样癌通常预后较好。

二、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分子分型是根据癌细胞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类,其能够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乳腺癌的异质性和临床表现的差异。

目前主要的乳腺癌分子分型系统有以下几种:1.激素受体阳性(H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乳腺癌:这是最常见的乳腺癌分子分型,约占乳腺癌的70-80%。

该类型的乳腺癌表达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不表达HER2。

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通常有较好的预后,对激素治疗敏感。

乳腺癌怎么分期和分级(一)2024

乳腺癌怎么分期和分级(一)2024

乳腺癌怎么分期和分级(一)引言概述: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对于乳腺癌的分期和分级是指通过对癌症的患者进行不同方面的评估,以确定肿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分期和分级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评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的分期和分级相关知识。

正文:1. 乳腺癌的分期a. T分期包括原发肿瘤的大小和侵犯范围。

i. T1期ii. T2期iii. T3期iv. T4期b. N分期涉及腋窝淋巴结的侵犯情况。

i. N0期ii. N1期iii. N2期iv. N3期c. M分期判断是否有远处转移。

i. M0期ii. M1期d. 综合分期根据T、N、M分期结果综合评估。

i. 0期ii. I期iii. II期iv. III期v. IV期2. 乳腺癌的分级a. 组织学分级根据癌细胞形态特征分为三级。

i. Ⅰ级(分化良好)ii. Ⅱ级(分化中等)iii. Ⅲ级(分化差)b. 分子生物学分级根据癌细胞分子标志物进行分级。

i. 分子分级1型ii. 分子分级2型iii. 分子分级3型3. 乳腺癌分期和分级的关系a. 分期与分级的异同分期注重肿瘤的本地程度,分级注重肿瘤的病理学特征。

b. 分期和分级的意义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预测有重要意义。

4. 乳腺癌分期和分级的评估方法a. 影像学检查i. 乳腺超声ii. 乳腺X线摄影术iii. 核磁共振成像b. 病理学检查i. 病理检查样本的采集和处理ii. 组织学分级和分子生物学分级的评估5. 乳腺癌分期和分级的临床意义a. 治疗方案的选择i. 手术治疗ii. 放射治疗iii. 化学药物治疗b. 预后评估i. 存活率和复发率的预测ii. 临床治疗效果的判断结论:乳腺癌的分期和分级对于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和预测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乳腺癌的T、N、M分期以及组织学分级和分子生物学分级的评估,可以更准确地确定肿瘤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预后。

因此,临床医生和患者应密切合作,确保乳腺癌的分期和分级工作的准确和有效进行,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估。

乳腺癌分型标准

乳腺癌分型标准

乳腺癌分型标准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为了更好地进行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医学界采用了乳腺癌分型标准。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的分型标准及其意义。

1. 乳腺癌的分类乳腺癌一般可以分为非浸润性和浸润性两类。

非浸润性乳腺癌指肿瘤细胞仅局限于导管或小叶内,未侵犯基底膜。

浸润性乳腺癌则是肿瘤细胞已经侵犯到周围组织。

2. 乳腺癌的分期乳腺癌的分期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患者预后的判断非常重要。

一般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远处转移情况,将乳腺癌分为0期到Ⅳ期。

3. 分子分型为了预测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确定相应的治疗策略,医学界提出了分子分型的概念。

根据乳腺癌细胞的分子特征,将其分为四种分型:激素受体(HR)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型、HR阳性/HER2阳性型、HR阴性/HER2阳性型和三阴性型。

4. 组织学分级组织学分级是根据乳腺癌细胞的形态特征和核分裂指数来确定肿瘤的恶性程度。

通常分为I级到III级,I级为低度恶性、III级为高度恶性。

5. Ki-67指数和P53蛋白Ki-67指数是衡量细胞增殖活力的指标,P53蛋白则是调节细胞周期和DNA修复的重要蛋白。

这两个指标对于判断乳腺癌的生长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6. 肿瘤标志物除了上述分型标准外,医生们还可以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来辅助诊断乳腺癌。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包括CA15-3、CA27-29和CEA等。

总结乳腺癌分型标准是对乳腺癌进行分类、分期和评估的重要依据,可以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预测患者的预后。

通过乳腺癌分型标准的应用,可以更好地进行乳腺癌的临床管理,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分型标准请咨询专业医生或参考相关医学文献。

)。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及分子分型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及分子分型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及分子分型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它来源于乳腺组织,可以对乳房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造成严重的破坏。

病理诊断是乳腺癌确诊与分期的重要依据,而分子分型则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乳腺癌的特点和预后,并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病理诊断是通过乳腺癌组织的形态学特征、组织学染色以及免疫组化等技术手段来确定病变的性质。

常见的病理诊断包括乳腺癌的组织类型、分级和浸润深度等。

乳腺癌可分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乳头状癌、黏液癌、腺泡状癌等不同类型。

组织学分级则根据细胞核的形态学特征和分裂指数来评估癌细胞的恶性程度,一般分为Ⅰ、Ⅱ、Ⅲ级,级别越高,癌细胞的恶性程度越高。

此外,浸润深度的评估可以帮助确定病变的临床分期,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除了传统的病理诊断,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也成为了乳腺癌研究的热点之一。

分子分型可以通过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特定基因表达情况来确定不同的分子亚型。

目前,根据乳腺癌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将乳腺癌分为四个分子亚型: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型,激素受体阴性/HER2阳性型,三阴性型以及激素受体/HER2均阴性型。

这些分子亚型的出现与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对预后评估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和分子分型在临床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可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恶性程度,从而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分子分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乳腺癌的分子特征,从而预测患者的预后和生存期。

对于不同分子亚型的乳腺癌,我们可以选择针对性的治疗策略,如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总之,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和分子分型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辅助诊断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和分子机制,并依此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和分子分型将会在临床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乳腺癌诊断及分子影像学分型

乳腺癌诊断及分子影像学分型
可与乳腺X线联合用于某些乳腺癌高危人群的乳腺癌 筛查。
精选ppt
7
乳腺B超:B超扫描能
够鉴别乳腺的囊性与实
性病变。乳腺癌B超扫
描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
内部回声不均匀的低回
声肿块,彩色超声可显
示肿块内部及周边的血
流信号。目前,国际公
认乳腺钼靶X线摄像是
最有效的乳腺普查手段。
但是钼靶X线摄像诊断
乳腺疾病的准确性会受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Perou 等在2000 年最先报道了乳腺 癌的分子分型,包括: 管腔型( luminal subtype) 、基 底细胞样型( basal-like subtype)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 体2过表达型( HER-2 over-expression subtype) 和正常 乳腺样型( normal breast-like subtype) 。
机会性筛查是妇女个体主动或自愿到提供乳腺筛查的 医疗机构进行相关检查;
群体普查是社区或单位实体有组织地为适龄妇女提供 乳腺筛查。
精选ppt
5
乳腺X线:是一
种经典的检查手
段,是通过专门
的钼靶X线机摄
片进行实现的。
乳腺癌在X线片
中病灶表现形式
常见有较规则或
类圆形肿块、不
规则或模糊肿块、
毛刺肿块、透亮
精选ppt
10
精选ppt
11
精选ppt
12Βιβλιοθήκη BRCA1BRCA1 定位于人类17 号染色体q21。
属于抑癌基因,编码抑癌蛋白,对肿瘤生长起负性调 节作用。
BRCA1 突变或缺陷可导致基因结构不稳定,促进细胞 增殖,阻止细胞正常分化,诱发了肿瘤发生。
其突变与30%-45%的家族性乳腺癌 、卵巢癌有关。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基因表达和预后的相关性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基因表达和预后的相关性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基因表达和预后的相关性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肿瘤,其发生和发展与许多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对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和基因表达的研究逐渐深入。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基因表达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

1.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分子分型是根据乳腺癌基因表达的模式和特征将其分类的方法。

目前,乳腺癌主要被分为四种分子分型:激素受体阳性(H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HER2+)、三阴性(Triple negative)以及基底样(Basal-like)。

这些分子分型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基因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基因表达是指在细胞水平上基因转录产物的表达水平。

众多研究表明,乳腺癌基因的表达模式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例如,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通常具有较好的预后,因为这种类型的乳腺癌对激素治疗的敏感性较高。

相比之下,HER2阳性和三阴性的乳腺癌往往预后较差,因为它们对激素治疗不敏感。

3. 基因表达谱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乳腺癌的基因表达谱时,常用的方法包括PCR、DNA芯片和高通量测序等。

PCR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可以测定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

DNA芯片技术利用微阵列上固定的探针探测样本中的mRNA,从而获得基因表达谱。

高通量测序则是将RNA序列通过高通量测序仪进行扫描,从而揭示出基因的表达模式。

4. 预后与分子分型的综合分析近年来,许多研究利用大规模数据集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乳腺癌的基因表达谱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与预后相关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

这些研究结果为乳腺癌的预后评估和治疗选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通过分析乳腺癌患者的基因表达谱,可以预测其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

5. 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发展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和基因表达谱的研究为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基于分子分型和基因表达谱的预测模型,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无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核磁检查是软组织分辨率最高的 影像检查手段,较X线和B超有很多优势,如:对多中 心性病灶的诊断可靠;敏感性、特异性均达90%以上。
可作为乳腺X线检查、乳腺临床体检或乳腺超声检查 发现的疑似病例的补充检查措施。
可与乳腺X线联合用于某些乳腺癌高危人群的乳腺癌 筛查。
乳腺B超:B超扫描能够鉴别 乳腺的囊性与实性病变。乳 腺癌B超扫描多表现为形态不 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的低
关于乳腺癌的筛查
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 o p p o r t u n i s t i c screening) 和群体普查(mass screening)2种。
机会性筛查是妇女个体主动或自愿到提供乳腺筛查的 医疗机构进行相关检查;
群体普查是社区或单位实体有组织地为适龄妇女提供 乳腺筛查。
乳腺X线:是一种经 典的检查手段,是 通过专门的钼靶X线 机摄片进行实现的。 乳腺癌在X线片中病 灶表现形式常见有 较规则或类圆形肿 块、不规则或模糊 肿块、毛刺肿块、 透亮环肿块四类。 另外乳腺钼靶对于 细小的钙化敏感度 较高,能够早期发 现一些特征性钙化 (如簇状沙粒样钙 化等)。
津等大城市的统计显示乳腺癌同
样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乳腺癌发病的年龄分布在东西方国家有所不同, 在高发区如北欧、北美等国家,乳腺癌从20岁左 右开始出现,在绝经期即45-50岁之前保持快速上 升势头,大约年龄每增长10-20岁发病率上升1倍, 绝经期后上升相对缓慢,75-85岁达到最高。而在
流行病学
乳腺癌是女性排名第一的常见恶 性肿瘤。2011年美国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杂 志(2010年影响因子94.262)公布 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美国2011 年预计将有230480例女性罹患乳 腺癌,占女性新发恶性肿瘤的 30%,排名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 第一位。在我国北京、上海、天
基底细胞样型 (basal-like)
ER- and/or PR-,HER-2 -,CK5/6+
由于基因芯片技术操作过程复杂、费用昂贵,且 无统一标准,很难在临床上广泛开展,目前只局
限于实验室,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操作简单、便
于定位,多数医院均有开展,因此目前临床上主
属于抑癌基因,编码抑癌蛋白,对肿瘤生长起负性调 节作用。
BRCA1 突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缺陷可导致基因结构不稳定,促进细胞 增殖,阻止细胞正常分化,诱发了肿瘤发生。
其突变与30%-45%的家族性乳腺癌 、卵巢癌有关。
典型的BRCA1 相关乳腺癌家族特点有: ( 1) 家族中既有 多名乳腺癌( 至少3 名) ,又有卵巢癌患者( 至少1 名) , 但没有男性乳腺癌患者; ( 2) 癌症的发病年龄往往比较 低( 一般小于45 岁) 。
免疫组化
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 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 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 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 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immunohistochemistry,IHC)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immunocytochemistry)。
BRCA2
BRCA2 定位于13 号染色体q12。
目前,BRCA2 的确切功能尚不清楚,仅知道BRCA2能 够与断裂的DNA 结合, 通过同源重组的过程进行 DNA“双链”断裂的修复。
在男性乳腺癌家族中,BRCA2 突变率高达80% , BRCA2 基因突变携带者发生前列腺癌、喉癌、胰腺癌等一些 癌瘤危险性增加。
亚洲等低发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在绝经后会略 下降,一般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在45-55岁之间,亚 洲人移居西方国家后仍保持这种年龄分布特征。
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乳腺癌家族史; 乳腺良性肿瘤史; 未育; 第一胎足月妊娠> 30 岁; 月经初潮< 12 岁或绝经> 55 岁; 进食过量动物来源食物; 绝经后超重; 长期应用雌激素。
回声肿块,彩色超声可显示
肿块内部及周边的血流信号。 目前,国际公认乳腺钼靶X线 摄像是最有效的乳腺普查手 段。但是钼靶X线摄像诊断乳 腺疾病的准确性会受乳腺致
密程度影响。年轻女性因为
腺体致密、纤维组织丰富,
常表现为整个乳房呈致密性
阴影,缺乏层次对比。因此 3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可将 乳房B超当成首选的普查方法。 另外,B超扫描对观察腋窝淋 巴结方面具有优势。
Sorlie 等又将管腔型分为A 型和B 型/C 型。
分型 腔型A (luminal A)
分子表达 ER+ and/or PR+,HER-2 -
腔型B (luminal B)
ER+ and/or PR+,HER-2 +
HER-2 过表达型
ER- , PR-,HER-2 +
正常乳腺样型 (normal breast-like)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
⑴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 ⑵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
位癌患者。 ⑶既往行胸部放疗的淋巴瘤患者。
乳腺癌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ER、PR HER-2 VEGFR P53 BRCA1/BRCA2
BRCA1
BRCA1 定位于人类17 号染色体q21。
大体原理
ER (IHC,SP法)
PR(IHC,SP法)
Ki67 (IHC)
关于HER-2的检测
FISH 原理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
肿瘤分子分型最早是在1999 年由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 提出,通过综合的分子分析技术使肿瘤的分类基础由 形态学转向以分子特征为基础的新的肿瘤分类系统。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Perou 等在2000 年最先报道了乳腺 癌的分子分型,包括: 管腔型( luminal subtype) 、基 底细胞样型( basal-like subtype)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 体2过表达型( HER-2 over-expression subtype) 和正常 乳腺样型( normal breast-like subtyp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