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合集下载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模拟信号处理、模拟电路设计等内容,对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要求较高。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子行业的迅猛增长,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改革的需要。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等方面探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改革建议。

一、课程设置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第一步是对课程设置进行合理规划和调整。

随着数字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教学大纲应该及时追踪并修订相关课程内容,包括对模拟电子技术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全面梳理和更新,以满足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综合素质的需求。

应该注重结合当前工程实践的需求来设置课程,增加一些新的专业课程,如深入学习模拟信号处理、集成电路设计和分析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更加丰富和实用的知识,提高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方式传统的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方式以理论讲解为主,辅之以实验室实践,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学生对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的需求。

理论教学应该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开设一些案例分析和实际项目开发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还可以采用“项目式教学”、“问题驱动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参与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来增强其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环节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的重要途径。

在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实验室设施的改造和更新,更新实验室设备,引进新型的测试仪器和设备,完善实验室的软硬件环境,以改善学生的实验条件。

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和实验室项目,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科研机会和创新空间,如组织学生进行科研课题的研究和成果的展示,参与国际性的科技赛事等,拓宽其科学研究的眼界,提升其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四、课程评价改革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还需要对课程评价机制进行改革。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
验教 学及实验 考核 制度 等多方 面开展 的改革进 行 了 绍。这 些改革 有效地 提 高了实验 课 程 的教 学质量 ,体 现 了以 “ 介 以生 为本” 的教育理 念。
关键词 : 电路 与电 子技 术实验 ; 教学改革 ; 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 : 卢飒 (9 1 ) 】7一 ,女,浙江台州人 ,中国计量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 ,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 :电路与电 子技术理

二.编写与新体 系相适应的实验教材 目前国内高校使用的实验教材绝大多数都是有完整的电路 学生只要按照实验指导书一步 一步进行就可完成实验。这不仅

改 革 ,取 得 了 良好 的 效 果 ,对 提 高实 验 课 程 的 教学 质 量 、培 养 图、详细的实验步骤说 明和 实验 数据记 录表格的实验指导书,
实验结果进行讨论。通过实验 , 学生对理论教学 内容理解更深 ,
基于独立学院 的办学 目标是培养应用型 人才'我们所面对 能提 出自己独特 的设计方 案和实验 步骤 ,选择实验仪器,达到
的 学生 理 论 学 习 能力 和 学 习 自制 力相 对较 弱 ,学 习主 动性 欠缺 , 预期目的,真正做到 “ 以致用” 学 。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有助于
C P E E中国电力教育
2 1 年 第3 期 总第 1 2 00 1 8 期
DOI 码 :1.9 9 jis 10 -0 7 .00 3.5 编 0 36 / . n.0 7 0 92 1.10 4 s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
卢 飒 吴 霞
摘要 : 针对独立学院人 才培养的特点,对中国计量学院 “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在实验内容、实验模式、实验教学手段、开放式实
但思想活跃 ,兴趣广泛,实践动手能力并不逊于二本 学生。所 培养学生的综合设 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验类型上分为 “ 必 以我们培养人才的模式由知识型向能力型、 素质型转变 , 树立 “ 做 ”( 因 约占 7 % 0 )和 “ 选做”( 约占 3 %)两类。除了 “ 0 必做 的 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大力开展 “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 实验项 目外,学生可 自由选择 “ 选做” 的实验项 目,以满足不 同 的改革。我们在 “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 ”课程体系的建设、实 的专业 需 求 。 验 内容的优化、 实验教材的修订、 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手段、 开放式实验教学及实 验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 的研究 和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发挥 了有益的作用。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初探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初探
模式 , 采取 多种 教学 方法及 灵 活 的教 学形 式 , 学 生 使
资源优势 , 全方位采用现代教育手段 , 自行研制开发
了“ 拟 电子技 术 ” 模 课程 系列课 件 , 包括 电子教 案 “ 模 拟 电子技 术教 学课 件 ” 网络 课 件 :模 拟 电子 技 术 及 “
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在课 堂上 , 采取教师主 讲重点、 点及 要点 内容 , 难 有指导性 的组织 学生 自

“ 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学校课程教材《 电子技术》模 ( 拟部 分、 康华光主编 )为蓝本 , ” 层次分 明、 晰、 清 合
理, 覆盖 整个课 程 教 学 内容 ;模 拟 电子技 术 实 验 网 “
上学习系统” 内容根据《 ,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课程教 学大纲 必开 实验 内 容 的要 求 组 织 , 增 加 电子 线 路 并
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 提高教学质量 , 改善教 学效果 ;
再者 加强 实践教 学 环节 , 实验课 独立 开设 , 加实 验 增
给出 自学提纲 , 要求学生 自学 , 并通过资料查阅 , 写
出读 书报 告 。 自学 效 果 通 过 讨 论 、 疑及 批 阅读 书 质 报 告等 方式检 查 。受到 学生 的欢 迎 。 4采 用启 发 式教 学 方 式 : 对 授课 内 容及 授 课 ) 针
方法 , 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 的主动参与意识 , 使 他们从被动的听讲转为主动 的学 , 激发 了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检测” 为其 主干 内容 , 提供 丰富动 画资源 ,讨论 留 “ 言” “ 问 我 答 ” 强 了其 交 互 性 , 设 有 “ 别 专 、你 增 并 特
题 ”提供 一些 学术 动态 、 型 电路 等 , 大学 生 的知 , 典 扩 识面 ;模 拟 电子 技 术 网上 教 学 系 统 ” 内容 组 织 以 “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OBE教学方法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OBE教学方法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OBE教学方法摘要:在工程类专业认证的视域下,针对高校工程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等多种问题,基于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工程教育理念,以成果导向为出发点,对核心课程的教学进程进行改革与设计。

以电子类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模拟电子技术为例,分别对学情分析,课程目标,课程教学改革思路,课程改革特色与推广价值等方面进行阐述,形成一套符合工程认证标准、与人才培养目标对应的新的课程教学设计方法。

关键词:OBE;工程类;核心课程;教学改革1学情分析与课程目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类人才培养的特点,基于OBE理念,对标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知识、能力、素质全方位育人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本,以成果导向为前提,精选教学内容。

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代替原有单一线下面授或单一线上MOOC形式。

线上按知识点精讲,线下案例式串讲,以虚拟仿真形式在线下课程演示典型电路。

为实现工程类人才的实践能力提升,以成果导向为思路,课堂教学与企业案例、科研、学科竞赛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鲜活性和生动性,同时体现知识的应用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步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经过课程学习后,学生可以达到应用理论知识,分析产品电路功能;设计满足需求的功能电路的能力,按照需求,制定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器件和单元电路,搭建、测试、调试出满足需求的完整功能电路。

课程目标紧扣培养目标,以学生学习效果(即成果)为导向,进行反向教学设计。

2课程教学改革思路2.1课程教学改革重点解决的问题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内容逻辑性强,难度大,入门难,学生畏难情绪大。

本门课程隶属于应用型专业课程体系,课程目标中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注重理论结合实际能力、主动学习思考能力的培养,及自主电路设计思维的形成,而以从前的单纯线下讲授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差,学生能力提升不明显。

线下教学资源中的教材部分,无思政内容融入,重难知识点无视频、仿真等信息化手段辅助,不符合现阶段学生的认知习惯。

基于EDA技术课程的电子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基于EDA技术课程的电子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基于EDA技术课程的电子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摘要】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在电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通过对EDA技术在电子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的探讨,旨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文章首先介绍了EDA技术在电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及在教学改革中的优势,接着分析了相关教学案例并探讨了其效果评估。

随后具体探讨了EDA技术在电子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证明了其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结论部分总结了EDA技术课程对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最终指出了本文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为电子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EDA技术课程、电子专业、教学改革、实践、应用、优势、案例分析、具体应用、效果评估、推动作用、发展展望、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EDA)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来辅助进行电路设计的一种先进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EDA技术在电子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提高电路设计效率、降低设计成本、提高设计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电子专业的教学也需要不断改革与创新,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随着电子产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电子专业课程教学已经难以满足行业要求。

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往往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如何将先进的EDA技术引入电子专业教学,促进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提高教学效果,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围绕EDA技术课程在电子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展开探讨,通过案例分析和具体应用实例,探讨EDA技术在电子专业教学改革中的优势和效果评估。

希望能够为电子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推动电子专业教学朝着更加实用和有效的方向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探讨EDA技术在电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在教学改革中的优势,分析电子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案例,并针对EDA技术在电子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剖析,以及对教学改革效果进行评估,从而全面了解EDA技术课程对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

模电实践教学(2篇)

模电实践教学(2篇)

第1篇摘要: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工程领域的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是模拟电子技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模拟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为例,分析了实践教学的现状、目的和意义,并探讨了实践教学的改革方法。

一、引言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工程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模拟信号的产生、放大、变换、滤波、调制和解调等。

实践教学是模拟电子技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本文以模拟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为例,分析实践教学的现状、目的和意义,并探讨实践教学的改革方法。

二、模拟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现状1. 实践教学内容单一目前,模拟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以验证理论知识为主,综合性实验以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

这种教学内容单一的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实践教学设备陈旧部分高校的模拟电子技术实践教学设备陈旧,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这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影响实践效果。

3.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部分高校的模拟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实践经验有限,难以指导学生完成实践任务。

4.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模拟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主要以实验报告和实验成绩为主,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全面评价。

三、模拟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改革方法1.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1)增加创新性实验项目。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增加创新性实验项目,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加强综合性实验。

通过综合性实验,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更新实践教学设备(1)引进先进设备。

根据教学需求,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2)加强设备维护。

定期对实践教学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提高实践教学师资力量(1)加强师资培训。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实践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改革及实践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改革及实践

"模拟电子技术 "课程思政改革及实践摘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越发重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

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提高对思政的重视程度,挖掘模拟电子技术中存在的思政要素。

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将专业课程内涵作为基础,制定专业课程培养目标,探讨课程思政实施途径。

下文中,将主要针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改革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改革;实践前言: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原则,在课程教学中融合思政理论教育,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

在电力技术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不作为增设课开展,而是教学手段,在课程教学中适当融入思政教育元素,通过知识传授对学生进行引导,形成大思政格局,在潜移默化下,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1.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思政要素1.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重点在于研究半导体元器件特性,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贯穿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将这一思想与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开展科学思维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例如:在学习PN结伏安特性这一内容时,当PN结低于开启电压时,会进入“死区”,高于开启电压会立刻导通。

人在成名之前,都会有奋斗期,度过这一阶段能够实现质的跳跃,引导学生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形成正确的方法论。

通过负反馈,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减少放大倍数,调节反馈深度,可以实现对其他性能指标的改善,这部分内容体现了矛盾主次、普遍性、特殊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在讲解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点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1]。

1.团队协作精神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电子系统。

在成立学习小组以后,团队协作制作电子系统,将实验项目分为四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确定方案,收集相关资料开展设计;第二阶段绘制电路原理图,选择器件,利用仿真软件调节参数。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第43卷 第2期2021年4月电气电子教学学报JOURNALOFEEEVol.43 No.2Apr.2021收稿日期:2020 01 23;修回日期:2020 05 20基金项目:江苏理工学院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项目(项目编号:10911711701)作者简介:高倩(1980 ),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电路与电子技术等教学和科研工作,E mail:largehawaii@jsut.edu.cn“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高 倩(江苏理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001)摘要:本文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结合课程建设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思想,提出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的融合方式,从知识的应用与传承、匠心精神、与实际相结合三方面进行阐释。

实践证明,探索课程思政融入教育教学改革,有助于理工科核心课程老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关键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模拟电子技术中图分类号:TN710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0686(2021)02 0046 04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TeachingPracticeforBasisofAnalogElectronicsTechnologyCourseGAOQian(SchoolofElectricalandInformationEngineering,JiangsuUniversityofTechnology,Changzhou213001,China)Abstract:Undertheguidanceofthestudent centerededucationalidea,combiningtheideasofcurriculumconstruc tioninthesamelinewith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thispaperputsforwardtheintegration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lementsandteachingcontentinthebasisofanalogelectronicstechnologycourse,andexplainsitfromthreeaspects:applicationandinheritanceofknowledge,craftsman'sspiritandcombinationwithpractice.Practiceshowsthatexploringtheintegration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tothereformofeducationandteachingisconducivetothecommongrowthofstudentsandteachersofthecorecoursesinscienceandengineering.Keywords: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fcurriculum;moralityeducation;analogelectronicstechnology0 引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电类专业本科生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明显的工程技术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 年 9 月 第 5 卷 第 3 期 : 理工 长江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 ( Nat Sci Edit) Sep 2008, V ol 5 No 3: Sci & Eng
335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 湖北 荆州 434023 )
2
教材的立体化建设
教材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的载体 , 教材建设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立体化
教材建设 , 就是建立以纸质教材为基础, 以多种媒体教学资源 ( 如音像制品、电子教案、电子图书、 CA I 课件、试题库、网络课程和教学资源库等) 和多种教学服务为内容的教学出版物集合。从而为课程 教学提供切实可靠的整体解决方案。进行立体化教材建设 , 首先要创建立体化教学包, 它是以主教材为 基础 , 以多媒体、多功能、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服务为内容的配套教学包 , 形成总体教学解决 方案。 截止 2006 年底 , 课程组编写出版了主教材 教材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程 题解答 , 制作了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 (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实验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习
336
长江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08 年 9 月
容有机结合起来 ,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 , 加强了学生对课程难点的理解, 拓宽了课堂内容。同 时, 年轻教师也在编写教材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锻炼和提高了计算机 应用和开发能力。
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 通过几年 的努力, 笔者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结合新编教学大纲, 对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大纲 进行 了重新编制, 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改革为多层次的实验, 由基本性验证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计算机 辅助分析实验 3 部分组成。根据新编的实验大纲, 编写出版了实验教材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程 , 满足了学生完成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本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计算机辅助分析实验的要求。 加强 实验室硬件建设。学院目前正在创建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示范中心 , 有较充裕的资金, 利用这个大好机 会, 更新和补充了新的实验装置, 尤其是增加了综合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和计算机辅助分析实验的 投入 , 使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验的设备水平完全符合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实验装置标准。 改进了 教学手段和管理模式。为了提高实验时间的利用率, 对学生加强了预习要求和检查 , 同时实验任课教师 制作了实验课课件, 尽量缩短讲课时间 ,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在实际操作上。另外实验室管理模式也 从传统的封闭式模式转变为部分开放式管理模式 , 学生通过网上预约实验选择时间和自己喜欢的的教 师, 虽然实验室在管理时间上没有实现全天开放 , 但有部分时间开放, 学生可以自主到实验室利用实验 资源完成实验,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南京 : 电气与电子教学学报 , 2007, 29 ( 2) : 24~ 25
[ 编辑 ]
易国华
4


近年来,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 实践环节进一步加强 , 实验装置得到 更新 , 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正在逐年稳定提高, 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力不断增强。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艰 苦的工作 , 需要全体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长期不懈的努力。目前该课程还存在不足, 与重点院校和省、 国家级精品课程还有一定的差距, 如尚未建立课程网站, 尚未出版学习指导书 , 学生主动在开放实验室 进行研究性实验的积极性不高等, 这些都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1] 胡水星 [ 2] 王香婷 [ 3] 刘晓静 多媒体课堂教学应用的问题与解决 [ J] 试论 电工学 课程改革 [ J] 成都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 2005, ( 1) : 35~ 38 南京 : 电气与电子教学学报 , 2000, 22 ( 2) : 51~ 52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 J ]
[ 摘要 ] 介绍了近几年来我校在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 改革方面的 具体措施和 方法 。 结合我 校实际 情况提出 在多媒体教学探索与实践的同时 , 要积极 进行系 列化和立 体化教 材建设 , 以方便 教师组 织教学 和学生自主学习 , 提高课程整体教学 质量 ; 要将 理论教 学和实 践教学 有机结合 起来 , 加 强实践环 节 , 提 高学生综合实验技能 , 开发学生创新能力 。 最后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的方向 。 [ 关键词 ]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 ; 课程建设 ; 教学改革 [ 中图分类号 ] N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673 1409 ( 2008) 03 N 335 02
[ 1~ 3]

1
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探索
随着计算机应用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 多媒体技术以其形象直观、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等优势 , 正逐
步成为新型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教学结构以至 于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 结合我校多媒体教学的需要, 课程组成员于 2005 年制作了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多媒体课件, 其特 点是 : 针对课程电路图变换复杂频繁的特点, 大量使用了动画, 形象地表示了电路的变换过程 , 使课 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 将计算机仿真引入课堂 , 应用电子设计仿真软件 EWB, 采用电子虚拟仪器 , 图示电路的工作过程 , 如讲述一阶电路时, 通过改变电路参数 , 观察电路响应的变化; 讲述正弦振荡电 路时 , 观察电路的起振过程等 , 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在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同时, 要注意与传统教 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对于需要了解的内容, 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更多的教学内容, 解决了课时减少 的问题; 对于需要理解的内容 , 应采用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形式, 把握讲课的节奏。
( 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 , 编写了学习指导书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多媒体课件 。新编的系列教材将电路和模拟电子技术 2 部分内
[ 收稿日期 ] 2008 06 09 [ 作者简介 ] 高玉良 ( 1962 ) , 男 , 1983 年大学毕业 , 副教授 , 现主要从事电工电子技术与通信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是我校计算机类、机械类和勘探类等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是学生学习 电工基础理论和电子技术的主要窗口。该课程在 2000 年由电路和模拟电子技术合并而来 , 总学时由 100 学时左右调整到日前的 72~ 80 学时。而随着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发展 , 教学内容中需要增加一些新 知识和新技术。因此 , 必须对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改革和建设。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实 践就教学手段、教材建设、实践教学 3 个方面介绍改革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