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音乐大师及其名作

合集下载

电影配乐

电影配乐

TOP7:电影配乐多面手——莫里斯.贾尔(Maurice Jarre)
大家熟知的《人鬼情未了》(Ghost)的主题曲,就是他的佳作之一。电影配乐多面手-莫里斯.贾尔(Maurice Jarre):作为著名导演大卫.里恩的亲密合作伙伴,电影配乐多面手-莫里斯.贾尔无疑是本世纪电影音乐创作领域最有成就的作曲家之一。
他的代表作为大家所熟知的有:《007系列》 前期的作品 《午夜牛郎》 《远离非洲》(out of africa) 《与狼共舞》 《时光倒流70年》(somewhere in time) 《桃色交易》 《卓别林和他的情人》(chaplin) 。
TOP3:电影音乐灵魂诗人----埃里奥·莫利康内(ennio morricone)

詹姆斯·霍纳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炙手可热的电影配乐高手,他所创作的情感主题音乐以其优雅的旋律、强烈的情节暗示带出唯美华丽、充满诗意的配乐风格,在乐坛独树一帜。
其代表作有:《光荣》、《燃情岁月》(legends of the fall)、《勇敢的心》(Brave heart)、《阿波罗13号》(Apollo 13)、《泰坦尼克》、《蒙面佐罗》(The mask of Zorro)、 《Deep impact>(末日大撞击)、《The devil’s own》 (Harrison Ford)、《美国鼠潭》。
TOP6:电声配乐的高手—— 范吉利斯(Vangelis)
范吉利斯(Vangelis)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集创作,演奏和音乐制作于一身,一个真正的全才。被人们称为现代的瓦格纳(Richard Wagner)。他的许多史诗般的电子音乐作品和电影配乐深得乐迷们的钟爱。如 『Chariots Of Fire』 影片〖火的战车〗配乐,『Theme from Antarctica』电影〖南极〗主题曲, 『1492 Conquest of Paradise』 影片〖哥伦布〗配乐等等。

浅谈电影_音乐之声_艺术赏析(1)

浅谈电影_音乐之声_艺术赏析(1)

( 一) 通俗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如果单单从音乐的角度来看,电影 《音乐之声》 中的音乐既包含了音乐的通俗性,也包含了音乐的 艺术性。电 影 中 的 很 多 音 乐 欢 快、 悦 耳、 流 畅, 又 简单上口,很 多 观 众 都 认 为 电 影 中 的 音 乐 为 奥 地 利 的地方民歌。事实上,电影中的歌曲是由美国顶级
歌、热爱自然的性格使得她在修道院频频惹出麻烦, 实生活为背景创作产生的,经过音乐家的艺术加工,
于是院长借机让她去丧偶的年轻上校冯·特拉普家 其具备了远远高于生活的音乐价值。同时又通过音
担任家庭教师。玛利亚的温柔、善良与活泼的性格 乐的表现形式,将生活的美好场面以及人们善良、
很快使这个原本没有温暖的家庭接受了她,并赢得 朴实的内心活动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该剧一开始,
克斯影片公司改编为影片,由著名导演罗伯特主导; 都深深地感动,并随着一起唱起来。上校声音显得
厄内斯特·勒曼,任编剧; 米莉·安德鲁丝、克里 有些哽咽,此时,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一名军人
斯托弗·普卢默担任主演。该影片既包含了感人的 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玛利亚和孩子们也同他一起唱
故事情节,又包含了优美、动听的音乐,被称为电 起来,全家人的精彩演唱,使全场深受鼓舞。在颁
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奖之际,上校和家人偷偷离开会场。这时,又响起
一、故事简介
了爱国歌曲 《雪绒花》,再一次让观众感受到了强烈 的爱国主义情感,并且使整部剧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电影 《音乐之声》 是以玛丽亚·冯·特拉普的 在我国, 《雪绒花》 也是一曲深受人们喜爱的歌曲,
自传 《冯·特拉普家的歌手们》 为题材改编而成的。 在那婉转、悠扬的音乐声中,人们的内心常常生发
( 二) 乐曲音乐赏析 整部影片是由 14 组音乐场景构成,且作者对每 一场景都精心安排了与之相匹配的音乐,这些动听、 优美的音乐就如同粒粒珍珠般将故事情节串联起来, 并使人物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其中有几首歌曲风 靡全球,成为经典之作,被人们广为传唱。 《哆唻咪》 这首歌,是剧中孩子们初学时的一首 歌曲,而今,已成为很多儿童合唱团的必选曲目。歌 曲中将简单的音符 “1 2 3 4 5 6 7”组合在一起,一字 一句,乐曲欢快、明朗、简单、易懂。聪明、智慧的 年轻女教师玛利亚就是这样用简单的音符使得孩子们 喜爱上了音乐,同时也为全世界的孩子们开启了音乐 之门,带领孩子们走进了美妙的音乐殿堂。 《孤独的牧羊人》 这首歌是玛利亚以及孩子们特 意为迎接男爵夫人而精心准备的木偶剧,风趣、幽 默的表演 及 欢 快 的 音 乐 给 观 众 带 来 了 欢 乐 和 愉 悦。 该曲目以影中戏的方式展现给观众,与影片的故事 情节没有较大的联系。歌曲中运用 “来咿奥嘟” 做 衬词,表达 牧 羊 人 的 歌 声 大 都 采 用 高 昂 的 嗓 音, 用 假声演唱瞬间抬高八度的音乐表现手法,进而使歌 曲听上去更 显 得 活 泼、欢 快、有 趣,这 也 是 美 国 乡

人民音乐家贺绿汀

人民音乐家贺绿汀

音符是你杀敌的武器,旋律是你进攻的号角。

游击队歌常萦绕耳边,一代宗师人去精神在。

被誉为“人民音乐家”的贺绿汀,是一个既能作词也能编曲的战地红色音乐家。

尤其是在抗战时期,他曾经用音乐作武器,激励华夏儿女奋起抗日,发挥了枪炮难以替代的作用。

他一生创作了260多部音乐作品,包括3部大合唱、24首合唱、近100首歌曲、6首钢琴曲、7首管弦乐曲、10多部电影音乐及其他作品。

代表作有《游击队歌》《牧童短笛》《天涯歌女》《四季歌》《嘉陵江上》等,以其炽烈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深深地感染着人们。

一、贺绿汀的家乡和家世1903年7月20日,贺绿汀出生于湖南省邵东县九龙岭新庵堂村(今九龙岭镇绿汀村),原名贺楷,字安卿,号抱真。

他的父亲贺生春,除了种田是行家里手以外,还善于经营纸行。

贺家生有三男三女,贺绿汀的两个姐姐夭折,留下曼真、聚真、培真、抱真(即绿汀)四人,因贺绿汀排行最小,故乳名小六子。

贺绿汀的妻子叫姜瑞芝,出身邵阳名门,祖上做过清末的督销总办,岳父是富甲一方的财主,婚后她随贺绿汀在革命圣地延安生活了多年。

他们生有三个女儿,分别是贺逸秋、贺晓秋、贺元元,另有一小儿子在延安夭折。

贺绿汀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音乐成就,除了自己的天分之外,与家人的影响以及传统文化尤其是湖湘文化的熏陶分不开。

其家庭成员中有一个重要的共产党人——贺绿汀投身革命的引路人,比他大7岁的三哥贺培真(1896-1990)。

贺培真又名贺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毛泽东同窗同寝室五年半,与蔡和森一起赴法国勤工俭学,是新民学会成员和中共党员,1925年从苏联归国。

他参加过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是粤东潮汕地区红4师党代表。

贺绿汀随贺培真参加了广州起义,一度在中共海丰县委工作。

贺绿汀还有一个亲戚贺民范(1866-1950),又名贺希明,字洪畴,邵阳市邵东县魏家桥镇两头塘(今民范村)人,两家相距很近。

贺民范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支持湖南新军响应辛亥革命并担任省临时议会秘书长;五四时期成为湖南早期共产党员、长沙船山学社社长、湖南自修大学校长,是刘少奇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任弼时等赴俄罗斯留学的介绍人。

【欧美经典音乐】电影《葡萄酒和玫瑰的日子》同名主题音乐安迪·威廉姆斯

【欧美经典音乐】电影《葡萄酒和玫瑰的日子》同名主题音乐安迪·威廉姆斯

【欧美经典音乐】电影《葡萄酒和玫瑰的日子》同名主题音乐
安迪·威廉姆斯
1962年上映的美国影片《Days of Wine and Roses(葡萄酒和玫瑰的日子)》讲述因夫妇均沉湎于酗酒而破坏了一个幸福家庭。

影片被1963年奥斯卡奖五项提名,其中由美国著名电影配乐大师亨利.曼西尼作曲,强尼.莫瑟填词的该片同名主题曲获最佳原创歌曲金像奖。

英文短语“Days of Wine and Roses(葡萄酒和玫瑰的日子)”出自英国作家Ernest Dowson(1867年---1900年)诗作,结合上下句系指“梦幻般的美好时光(不长久)”。

Lama以为上述短语及其寓意被引用于影片(名)与主题曲(名)。

温馨浪漫而略显忧郁的该片主题音乐及合唱出现于片头、片尾及夫妇没有酗酒的场景。

Lama编译歌词大意:
葡萄酒和玫瑰的日子
像一个嬉戏的孩子
微笑着跑开
如同微风拂过
寂寞的夜让我明白
一切美好都是过眼云烟
而在我满满的记忆中
是葡萄酒和玫瑰的日子和你
---影片主题音乐视频--- (“musicmemories”提供)
---影片主题曲合唱音频---
---安迪·威廉姆斯演唱版视频--- (“Rachel Reyes”提供)
-------------------------------
链接(点下面蓝字歌名跳转到)
《春光无限恨》之《你微笑的倩影》
《蔚蓝深海》之《你属于我》
《爱归来》影片同名主题曲
-------------------------------。

《泰坦尼克号》音乐鉴赏

《泰坦尼克号》音乐鉴赏

《泰坦尼克号》音乐鉴赏一、音乐简介《me hert will go on》中文名《我心永恒》,著名爱情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由好莱坞主流电影著名作曲家詹姆斯·霍纳一手制作。

加拿大女歌手席琳·迪翁演唱。

发行于1998年,Celine Dion的代表作,也是世界上最为人所熟知的歌曲之一。

具有浓烈民族韵味的爱尔兰锡哨,登上多国单曲榜第一位,是世界上最畅销的单曲之一。

获得第70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大奖,第41届格莱美奖,最佳影视媒体作品歌曲,席琳·迪翁获得最佳流行女歌手。

中文名译为《我心永恒》、《我心依旧》、《爱无止境》、《心与你相依》,意大利语名:il mio cuore va。

歌曲的旋律从最初的平缓到激昂,再到缠绵悱恻的高潮,一直到最后荡气回肠的悲剧尾声,短短四分钟的歌曲实际上是整部影片的浓缩版本。

二、作曲家简介詹姆斯·罗伊·霍纳美国著名音乐人、作曲家,好莱坞最负盛名的电影配乐大师,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他两次获得奥斯卡音乐奖,并且11次获得提名。

他还两次获得金球奖。

其他作品还有《燃情岁月》、《勇敢的心》、《泰坦尼克号》、《美丽心灵》、《阿凡达》等电影的配乐。

1.个人平生:詹姆斯·霍纳于70年代末期转入电影界成为美国电影学院及柔格·克曼的新世界电影公司出品的一些低成本恐怖片和科幻片配乐。

在80年代末开始崭露头脚,1986年他为《异性2》配乐,并获次年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提名。

詹姆斯·霍纳在1990年代进入黄金时期。

于2015年遇难,享年61岁。

2.创作特点:詹姆斯·霍纳对于电影音乐创作,霍纳有几个特别的概念。

首先,他认为作曲家像画家一样,音乐只是作曲家的调色盘,音乐曲调,乐器类别,和表现格局都是这个调色盘上的颜色而已,作曲家要让画作呈现什么色彩,就会选择最适当颜料上画,素雅或缤纷,黑白或彩色,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外国现代作曲家:汉斯·季默人物简介

外国现代作曲家:汉斯·季默人物简介

原声音乐,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
佳原创音乐奖提名
提名
• 《盗梦空间》原声音乐获得格莱美奖
• 1990年代,季默开始为好莱坞大片
最佳原创音乐奖
创作音乐,成为电影配乐大师
汉斯·季默的音乐成就与荣誉
获得多项国际音乐大奖
• 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
• 格莱美奖最佳原创音乐奖
• 金球奖最佳原创音乐奖
• 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原创音乐奖
为音乐剧《黑暗骑士》创作音乐
• 2007年,季默为莫斯科大剧院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
• 2008年,季默为音乐剧《黑暗骑士》创作音乐
创作音乐
• 通过音乐来表达超级英雄世界的紧张和神秘,让观众感
• 通过音乐来表达童话世界的奇幻和美好,让观众感受到
受到音乐剧的魅力
芭蕾舞剧的魅力
汉斯·季默与音乐家的交流与合作
具有很高的辨识度 -他的作品与电影
画面紧密结合,为观众带来深刻的情感
体验
• 早期作品以电子音乐为主,如《黄蜂》
• 他的音乐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个性,
和《冰风暴》等
容易让人记住
• 后期作品则以古典音乐为基础,如
《星际穿越》和《盗梦空间》等
• 他还擅长将摇滚、流行等元素融入音
乐中,如《蝙蝠侠》和《阿甘正传》等
• 他的音乐作品跨越多种风格,包括古典、电子、摇滚等
影响了后世许多作曲家,成为音乐界的传奇人物
• 他的音乐风格和创作方法对后世许多作曲家产生了影响
• 他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配乐大师之一,成为音乐界的传奇人物
03
汉斯·季默的代表作品分析
与欣赏
《泰坦尼克号》电影原声音乐分析
作品以爱情为主题,具有很强的情感张力

10首优美纯音乐,做背景音乐特别有意境哦!

10首优美纯音乐,做背景音乐特别有意境哦!

10首优美纯音乐,做背景音乐特别有意境哦!给大家介绍10首中国风纯音乐,其中很多都是影视剧的背景音乐,说起名字可能你们有些会陌生,但听到音乐肯定会认识。

1、故乡的原风景《故乡的原风景》,当年被用在经典武侠剧《神雕侠侣》中,这首曲子出自日本陶笛大师宗次朗之手。

2、英雄的黎明《英雄的黎明》当年也是在神雕侠侣中经常出现的一首背景音乐,出自日本作曲大师横山菁児之手,原本是给动画片《三国志》作的主题曲。

3、故宫的回忆故宫的回忆,也叫故宫的记忆,是由日本神思者制作的音乐作品,原本是为NHK公司拍摄的记录片《故宫至宝》作的主题曲,音乐由浅入深,听上去仿佛看到故宫的大门缓缓大开,一个王朝的兴衰起落犹如画卷在我们眼前打开,很是引人入胜。

4、天地孤影任我行《天地孤影任我行》作为《东邪西毒》的背景音乐,出自香港电影配乐大师陈勋奇之手。

5、追忆《追忆》也是来自于香港电影配乐大师陈勋奇之手,同样是电影《东邪西毒》的配乐,而也用在了吕颂贤版本的《笑傲江湖》中。

6、昔情难追同样的陈勋奇的作品,同样是《东邪西毒》的配乐。

有人说陈勋奇为《东邪西毒》创作的配乐,代表了武侠电影的最高水平,我是表示同意的,而在吕颂贤版本的《笑傲江湖》中,当恒山定静师太被杀后,众弟子在海边跪别师太时,令狐冲在夕阳里抗着剑,也是用的这首曲子,很让人怀念呀。

7、踏古说到中国风,就不得不提一个人——林海,国内著名作曲大师,第一首是《踏古》,当时央视地方旅游宣传片中,有一段十分轻快的琵琶乐,我一直想找找不到,后来听林海时发现就是《踏古》。

8、欢沁《欢沁》是一首别样的中国风,出自林海,有了一种民俗的味道,可能是很多国内很多传统民族舞蹈上经常用这种音乐吧,听上去真的是比较欢沁呀,是一首非常经典的曲子。

9、琵琶语《琵琶语》是可能是林海最经典的曲子,相信大多数人都听过,因为用作影视剧的背景音乐的次数太多了,琵琶语的中国风味道很浓,曲子优美,略带感伤,只要听过的,都会喜欢。

谭盾--中国音乐的大师

谭盾--中国音乐的大师
《九歌》和《牡丹亭》的剧本是在已有诗集和剧本基础上拼贴裁剪而成;《马可波罗》、《茶
经》和《秦始皇》是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戏说。这五部作品的题材结构都具有印象主义、表现主 义和浪漫主义等现代歌剧的特征。
现代歌剧
印象主义:起源于印象主义音乐的一种歌剧形式,是由法国作曲家C.德彪西首创的一种音乐风
格,在象征主义文学及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大约始于19世纪80年代末,德彪西自罗 马归国定居巴黎之时。这种风格的特征为:崇尚柔和,抑制、排除过分的激情;避免文学性的铺 叙,借助标题和丰富的色调变化引起联想;含蓄的暗示多于热情直率的表达,强调朦胧的感觉印 象和变化多端的气氛。
鬼戏,其实就是中国巫文化中的傩戏。傩戏中的所有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可以互相沟通的。
花朵可以和蜜蜂对话,石头可以向水唱歌,云可以与大海呼应。傩戏都有迎神迎鬼、娱神娱鬼和 送神送鬼三部分。人们的气球与呐喊、奇异的肢体动作与各种道具的使用、人们对平安和顺的向 往与同灾难的斗争,不断表达着一种对生命意义的诉求。
谭盾
---属于中国人的音乐
介绍
谭盾,中国当代著名音乐作曲家之一,现旅居美国。其作品已充满创新精神的个性、大胆自由
地穿凿理念而著称。作为西方世界里拥有秉持独特风格的艺术家,他拥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作 为当代艺术家,他有着广阔的国际化视野。他的作品总是致力于打破现代 /传统、西方/东方/流 行/高雅的藩篱,致力于融合多元文化,这使得他的作品总是充满着“混血”、“杂交”的特质。 他的艺术穿凿涉猎范围较广,包括交响音乐、电影音乐、歌剧等。
完整的故事,充满意识流文学色
彩和对人性的哲学思考,展示了 地理、音乐和精神之旅。
极力融入中国元素
演员的挑选:张军,该剧唯一的华人演员,是谭盾等待了15年才找 到的合适人选。 中国元素:乐器的选择(包括铜锣、鼓、竹击乐器等)、中国戏曲的唱 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音乐大师及其名作
电影音乐不仅是联系银幕和观众的纽带,它包涵一切,将一切电影效果统一成一种奇特的体验。

电影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正如电影音乐大师伯纳德·赫尔曼所说:“银幕上的音乐能够挖掘出并强化角色的内在性格。

它能将画面场景笼罩上特定的气氛:恐怖、壮丽、欢乐或悲惨。

平淡的对话一经音乐的衬托便上升为诗意的境界。

电影音乐不仅是联系银幕和观众的纽带,它包涵一切,将一切电影效果统一成一种奇特的体验。


电影艺术的诞生早于留声机的发明,所以早期的电影胶片都是无声的。

但早在那时,人们便已感到电影是离不开音乐的。

电影院聘请钢琴家或小型室内乐队为沉默的电影添加声响。

大型的剧院甚至还请来交响乐团助阵。

演奏什么呢?当然是最适合影片内容和情节的类型。

留声机问世后,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利用它给电影胶片配上声响。

30年代,好莱坞的大多数影片已配上了音乐。

以往,播放电影时配制的全都是现成的音乐片段,如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之类。

稍后,专门为某一部电影创作的所谓“电影原声音乐”出现了。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影音乐。

它的出现标志着电影音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正式问世了。

最早灌成唱片的电影原声音乐问世于1908年,作曲者是大名鼎鼎的法国大师圣桑。

这是为一部名叫《刺杀吉斯公爵》的影片编配的音乐。

斯坦纳的工作热情十分高涨,经常多部影片齐头并进,如当他为《飘》谱曲时,同时还在为另外3部电影配乐,每天埋头工作20小时,靠注射甲状腺药物和维生素B12维持体力。

他最后为影片《飘》谱写了99段音乐,最著名的当然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塔拉庄园主题”。

这段音乐出现在影片开始打出片名字幕的时候。

最早的好莱坞电影音乐作曲家们大都来自欧洲。

其中最有名的一位,麦克斯·斯坦纳(MaxSteiner),来自维也纳。

在为华纳兄弟影业公司服务的30年间,他为155部影片谱写了音乐,包括《卡萨布兰卡》、《轻旅突击》、《大睡眠》、《凯恩号兵变》、《现在起航》、《希拉马德的珍宝》、《自从你离去》、《飘》等经典之作。

他谱曲的习惯与众不同:要等到影片画面全部完成后才开始作曲。

更有意思的是,他作曲时竟掐着秒表!这是因为他坚持认为电影音乐一定要与画面上的活动对准,一秒不差才行。

或许正是为此,他的音乐在表现人物情绪和映衬画面气氛方面极为成功。

同时期好莱坞最有影响的作曲家则是另一位来自维也纳的移民——埃里克·康戈尔德(ErichKorngold)。

这位音乐家以神童闻名于世,其天赋才华可能仅次于莫扎特。

他是个严肃的古典音乐作曲家,有歌剧、交响乐作品、室内乐作品和器乐作品传世。

小提琴迷不会忘记他为海飞兹创作的妖娆艳丽的小提琴协奏曲(协奏曲主题均来自他的电影插曲)。

他和好莱坞电影也有着不解之缘。

《罗宾汉历险记》、《海鹰》、《伊丽莎白和埃塞克斯》等均为他的手笔。

在好莱坞的那个黄金时期,统治着那些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经典电影的,正是斯但纳和康戈尔德两人共创的罗曼蒂克的、豪华的声音和风格。

除这两位大师外,另外还有些名气略差、但成就不凡的人也值得一提:华纳兄弟公司的瓦克斯曼(FranzWaxman),作有《日
落大街》和《两个卡罗尔夫人》;蒂奥姆金(DimitriTiomkin),作品有《失去的地平线》、《纳瓦隆的枪》;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纽曼(AlfredNewman),作品包括《来自卡斯蒂尔的船长》;派拉蒙公司的维克多·扬(VictorYoung),作品有《上帝的左手》;美高梅公司的罗扎(Mik1osRozsa),作品有《撒哈拉》、《圆桌骑士》和《恺撒》。

伯纳德·赫尔曼也是电影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这个脾气暴躁、难以对付的音乐家喜欢使用极其富有想象力的奇特反常的配器手法,营造出特有的气氛。

被许多电影评论家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公民凯恩》的插曲就是他的手笔。

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一些经典影片如《晕眩》也出于他之手。

在希区柯克的《精神分析》一片中,他只用一支弦乐队,便造成了戏剧化的效果。

当女主人公驾车在黑暗中,驶向汽车旅馆中的敌手时,音乐使紧张的气氛达到了顶点,令人不寒而栗。

雨中谋杀的那一段,当小提琴在高音上突然爆发出一阵刺耳的尖叫,观众的心不禁为之颤抖!
美国RCA胜利唱片公司曾录制过一套“经典电影音乐”系列唱片,80年代再版为CD,国家爱乐乐团演奏,格哈特(Char1esGerhardt)指挥。

由于参与录制的音响工程师是鼎鼎大名的威金森(K.E.Wilkinson),这套唱片音质优异,至今仍为发烧友们珍藏。

在这套CD中,我们能欣赏到很多好莱坞电影音乐作曲家的杰作,斯坦纳、康戈尔德、赫尔曼、瓦克斯曼、蒂奥姆金、纽曼、罗扎、弗林(ErrolF1ynn)等人每人都有一张专集。

在欧洲,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法国作曲家伊贝尔、霍涅格,英国作曲家沃尔顿(代表作为《亨利五世》、《理查三世》、《哈姆雷特》等),沃恩·威廉斯、巴克斯、阿诺德(《桂河大桥》)、布里斯(《两个世界的人们》、《哥伦布》、《即将到来的事》)等作曲家也在从事电影音乐的创作。

其中最后提到的例子:布里斯为科幻电影《即将到来的事》所写的电影音乐堪称典范之作,既为影片场景提供了极佳的氛围和效果,同时其本身也是一部精彩的古典音乐作品,常单独作为古典作品上演和录制唱片。

英国作曲家和电影音乐有着特殊的渊源。

约翰·巴利(JohnBarry)就是其中最成功的一位,作品不计其数,包括许多难忘的经典,如《生来自由》、《冬天的狮子》、《走出非洲》、《与狼共舞》、007系列等。

最出名的大约还要数007系列。

《诺博士》、《来自俄罗斯的爱》、《金手指》、《钻石恒久远》等007名片都出自他之手。

另一个多产的英国电影音乐作曲家是古德文(RonGoodwin)。

他的专长是战争片,如《不列颠之战》、《雄鹰敢至之处》等。

法国作曲家德勒鲁(GeorgesDe1erue)则是为浪漫爱情电影配乐的高手,代表作有《钢木兰》和《海滩》。

还有一位法国作曲家莱伊(FrancisLai)也以此著称,法国电影《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对你来说太美了》就是他的力作。

1970年拍摄的催人泪下的好莱坞爱情名著《爱情的故事》更使他扬名天下。

法国人莫里斯·雅尔(MauriceJarre)也是才气横溢的音乐家,看过《齐瓦戈医生》的影迷,谁能忘怀那迷人的“拉娜主题”呢?至于《人鬼情未了》更是乐迷、发烧友人人皆知的名曲天碟。

美国作曲家曼奇尼(HenryMancini)的名字乐迷朋友们应该不会觉得陌生。

赫本主演的《蒂芬尼的早餐》(令人魂萦梦牵的“月亮河”主题)、《粉红豹》等极其成功的作品足以使他名留史册。

今天的电影圈里,谁是风头最劲的电影音乐大师呢?有人会说:《泰坦尼克号》的音乐作曲者詹姆斯·霍纳!的确,以《勇敢的心》等精彩的电影配乐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霍纳不愧为当代电影音乐界的奇才,但如果和约翰·威廉斯(Johnwilliams)相比,他就略逊一筹了。

别把这儿的约翰·威廉斯和同名的著名吉他演奏家混为一谈。

我们这儿说的是电影音乐作曲家威廉斯,《星球大战》的作曲者!《星球大战》的电影原声唱片销售了四百多万张,在历来所有的电影原声音乐唱片中,数一数二。

更说明问题的是,他为影片创作的这些音乐有多种不同的演奏版本和唱片,也就是说,即使独立于电影之外,它们仍是优秀的音乐作品,为大家喜闻乐见。

1959年至今,约翰·威廉斯已担任过75部影片的音乐指导,获得33次奥斯卡提名,并夺得5次奥斯卡大奖、4次英国学院大奖和16次格莱美大奖。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获得奥斯卡奖的几部:《屋顶上的小提琴手》、《下巴》、《星球大战》、《外星人》、《辛德勒的名单》。

威廉斯的创作风格之多样化令人惊愕。

从儿童式英雄崇拜的《太阳帝国》到令人恐惧的《下巴》和《侏罗纪公园》;从悲剧性的《JFK》到科幻式的《星球大战》以及《第三类接触》;从恐怖的《生逢7月4日》到悲天悯人的《辛德勒的名单》,还有充满古怪幽默感的《意外的旅行者》、黑暗而催人醒悟的《尼克松》……,所有影片的背景气氛都捕捉得准确而生动。

他最新的一些作品,眼下也正大受美国听众的欢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