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气温

合集下载

温度和气温

温度和气温

2、测量室外温度。选择室外不同的地点测量气温。记录测 得的气温和地点。
教室里
阳光下
室内外温 度的比较
走廊上
大树旁
1、室内外的温度相同吗?哪儿的温度高? 2、哪一个温度可以反映当地的气温?
室外 阴凉通风处的 温度更能反映 当地的气温。
百页箱
清晨8℃ 上午16℃ 中午25 ℃ 下午20℃ 傍晚15 ℃
气温的单位是? 摄氏度 °C 怎样观测气温? 百叶箱
气温和气温的测定
玻璃管
刻度 液面ຫໍສະໝຸດ 液泡温度计的使用小活动:测量手心温度
1、要把温度计放在手心1-2分钟。
2、温度计的液柱稳定时再读数。 3、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室内外的温度一样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在操场上,太阳晒的背上很热,做操时流汗了 在教室里挺凉快,没有出汗
4.测量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的气 温,下午2时的气温最高,清晨温度最低。
5.从时间气温表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气温最高、最 低的时间和及气温的变化情况。
二、判断 1.在同一时刻,室内和室外的温度是一样的。( ) 2.气温的变化随着区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
3.一天中,气温往往不会发生变化。( )
4.不同天气状况,都会影响气温的高低变化。( )
5.在下雨时,测量量当地的气温比较准确。( ) 三、选择 1.一天中最高气温在( A.早晨 B.上午 ),最低气温在( )。 D.傍晚
C.下午
2.读温度计时,视线应( )温度计内液柱的顶端。
A.高于 B.低于 C.平视
3.测气温时,把温度计放在阳光下,测得的结果和 实际气温相比( )。
温度对大气的影响很大,是天 气日历中重要的数据。通过观察和 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就可以 知道当地的气温。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_郑明进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_郑明进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厦门市大嶝中学
郑明进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目录



导入新课 气温测定与相关概念 气温曲线图的绘制与阅读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请看《晏子使楚》的故事,说说这则故事 说明了果树的种植与气候中的什么因素有 关。
淮南的柑橘,又大又 甜。可是,橘树一种 到淮北,就只能结又 小又苦的枳。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气温/℃
30
20
10
0
厦 门 1、如何据图读出最热月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 2、计算厦门气温年较差。 2、计算厦门气温年较差。 3、描述厦门气温的年变化。 目录 上一页 3、描述厦门气温的年变化。
1
4
7
10 月份
下一页
结 束
气温 ℃ 30
气温 ℃ 30
气温 ℃ 30
20
20
20

判断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厦门月平均气温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3.2 12.1 14.2 18.6 22.5 25.1 27.3 28.1 26.3 23.5 19.2 15.4
用什么办法更能直观地表示厦门气温的 年变化规律,请亲自动手画一画。
3、你能说说为什么不同的地方种植不同
的果树?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小实验
1、温度计能测量什么物体的温度? 2、如何测量大气的温度? 3、气温用什么表示?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 束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哪幅图是南半球?为什么? 哪幅图是南半球?为什么?
甲图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的 月是夏季 南半球是冬季) 月是夏季,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的7月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
热带、温带、寒带四季气温变化的不同特征: 热带、温带、寒带四季气温变化的不同特征:
热带:各月气温都很高,气温年较差小。 热带:各月气温都很高,气温年较差小。 A 温带:四季变化显著,气温年较差大。 温带:四季变化显著,气温年较差大。 B 寒带:各月气温都很低,但各月寒冷程度不同。 寒带:各月气温都很低,但各月寒冷程度不同。 C
图3、14 、
表述为“ 冬季气温 0℃ 以上表述为“温和”、0℃以下为“寒 ℃ 以上表述为 温和” ℃以下为 冷” 夏季气温2 ℃ 以上表述为 炎热” 表述为“ 夏季气温 0℃ 以上表述为“炎热”、20℃以下为“凉 ℃以下为 爽”
3. 绘制气温曲线图 (1)绘出横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12 ) 段,逐月标上月份。 (2)绘出纵坐标轴,按相等的温度 ) 差标上气温刻度。 3) (3)将表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 注出来。 (4)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 划出一条曲线。
P51 活动 1.完成下列要求 完成下列要求
(1)读图最高月平 ) 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 22℃ 7月 ℃ 月 (2)读图最低月平 ) 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 1.5℃ 1月 ℃ 月 (3)算出该地气温年较差 ) 22℃-1.5℃=20.5℃ ℃ ℃ ℃ (4)说明该地气温的年变化 ) 该地气温夏热冬温, 该地气温夏热冬温, 年较差大,四季分明。 年较差大,四季分明。
气温/° 气温 °C
25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25
P51活动 2.画一幅气温曲线图 活动 画一幅气温曲线图

气温和气温的变化

气温和气温的变化

气温曲线图是怎么组成的呢?
气温/℃ 30
20
10
(2008年)
月份
气温 (℃)
1 2345 6 10.2 10.7 13.4 18.2 22.1 25.5
7 8 9 10 11 12 28.8 28.2 26.0 21.7 17.5 13.1
1
4
7
10 月份
某地气温年变化图
一横月、二纵温 三描点、四连线、五写名
一日内日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日平均气温
怎样由日平均气温推算出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
• 月平均气温:
一月内日平 均气温之和 ÷当月天数=月平均气温
• 年平均气温:
一年内月平 均气温之和÷月数(12)=年平均气温
气温的日变化
气温最高值? 气温最低值? 温差是多少?
26℃(最高值)- 2℃(最低值)= 24℃ •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气温和气温的变化
举例说明气温与生产生活的 关系
看哪组同学说的好!!
饮 食
饮食
衣着
交通
闽北受冻害的蕃木瓜
农业
体育运动
测定气温的工具是? 温度计
气温的单位是? 摄氏度 °C
怎样观测气温? 百叶箱
日 平 均 气 温
思考
( 7 + 15 + 13 + 4 ) ÷4 = 陆地 海洋
月 月


南半球
陆地 海洋




A
B
气温/℃ 20 10
23.3 21.6
19.7
13.9
14.3
5.8

常温层温度与气温

常温层温度与气温

常温层温度与气温常温层是大气层中的一部分,位于对流层之上,高度约为10至50公里。

在这个大气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上升,这与我们平常所感受到的气温情况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地球上的气温是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逐渐下降的。

这是因为地球表面受到太阳辐射的热量,导致地表温度升高,而空气会通过对流的方式向上升腾。

随着海拔的增加,空气的压力变得越来越低,分子之间的碰撞变得较少,导致温度下降。

然而,在常温层中,却出现了温度随高度上升的情况。

这是由于常温层中的臭氧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释放起到了重要作用。

臭氧层主要位于常温层上部,它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并将其转化为热能,从而导致温度上升。

常温层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太阳活动和大气成分的变化。

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会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度,进而影响常温层的温度。

大气成分的变化,如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也会对常温层的温度产生影响。

常温层温度的上升对地球的气候和天气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常温层温度的上升导致对流层中的温度梯度变大,从而增加了大气的不稳定性,促使大气中的气流和气象现象的发展。

其次,常温层温度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地球的辐射平衡,进而影响到地球的能量收支和气候变化。

在科学研究和应用中,对常温层温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家们通过观测和模拟,不断深化对常温层温度变化的认识,以揭示其背后的物理机制。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和气候变化,还能够为环境保护和气候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常温层温度与气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常温层中温度随高度上升的特点,是由于臭氧层的吸收和释放作用所致。

这种温度变化对地球的气候和天气产生着重要影响,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研究和观测,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常温层温度的变化规律,为环境保护和气候调控提供科学支持。

温度和气温教学反思

温度和气温教学反思

温度和气温教学反思我先和学生回顾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在此基础上,出示气温计,让学生观察气温计,交流使用气温计应该注意的事项。

继而,进行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通过对测量的温度进行比较和分析,引导学生明确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的气温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我在教学中加以尝试。

又发现了一下几点问题:1、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温度在复习了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基本方法,提出应注意的问题后,学生开始测量教室内的温度,各小组交流测到的实际温度,学生观察数据后发现,各组测量的温度有一定差距,最高的30摄氏度,最低27.5摄氏度。

为什么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温度会不同,我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有的是读数不准确造成的数值上的误差;有的是有阳光透进窗户、电风扇正在使用或者开窗通风这些环境因素造成的这样的讨论,意在引导学生注意如何减少测量中的差异,使测量得到的结果更正确,体现数据的科学性。

让学生自己寻找误差的原因,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温度在学生讨论现在这个时间内教室内外的温度哪个会高一些时,他们有的认为是室外的温度高,有的认为室外的温度低,我肯定了学生的猜想,引导学生讨论采取什么方法证实自己的猜想,他们就想到到室外去测量。

我把学生分成2大组,分别要求在向阳处、背阴处测量当时的温度并做好记录。

每个小组按地点不同把测量到的温度写在黑板上,学生观察这些数据后,才发现自己刚才的猜想并不完全正确,阳光下的温度的确比教室内高了2~3摄氏度,但背阴处的温度却比教室内低了1~2摄氏度。

通过讨论,学生终于明白室外背阴处测到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当时的气温,所以,我们每天记录天气日历时,要选择室外通风阴凉的地方去测量气温。

对比室内温度、室外温度,让学生明白室外温度更适合反映当地的气温。

而室外温度中,向阳处与背阴处相比较,背阴通风处测到的空气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当时的气温。

)篇二:温度和气温教学反思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过并会用温度计。

气温和气温变化

气温和气温变化

1、绘制坐标 2、标出各月气温 3、连接成平滑曲线
20 10 0 –10 –20 –30 1 4 7 10(月)
3、世界气温的(垂直、水平)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世界气温的(垂直、水平) (1)气温的垂直分布 (1)气温的垂直分布 规律:随海拔升高,气温下降,平均每升高100。米, 规律:随海拔升高,气温下降,平均每升高 。 气温下降0.6℃ 气温下降 ℃。 原因:对流层空气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辐射,并 原因:对流层空气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辐射, 且随着海拔升高, 且随着海拔升高,空气密度下降
(2)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2)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①从全球气温分布大势看
无论1月或 月或7月 南半球或北半球, ● 无论 月或 月、南半球或北半球,气温都从 低纬向 高纬 递减 原因: 原因: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原因
太阳 光与 地面 夹角 低纬 地区 高纬 地区 单位 面积 获得 太阳 光热 气

大 小
多 少
高 低
请大家判断甲、乙两图分别位于南、 请大家判断甲、乙两图分别位于南、北 半球的哪个半球?判断依据是什么? 半球的哪个半球?判断依据是什么?
甲地位于北半球,因为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 甲地位于北半球,因为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 乙地位于南半球,因为气温自北向南逐渐降低。 乙地位于南半球,因为气温自北向南逐渐降低。
天气
气候
二.气温和气温的变化 气温和气温的变化
(1)气温 )
气温的观测 日平均气温的计算 年平均气温的计算
气温的日变化
(2)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年变化 )
气温曲线
气象站观测的气温是放在______里的温 气象站观测的气温是放在 百叶箱 里的温 度计测得的。记做____读做 读做______。 度计测得的。记做 ℃ 读做 摄氏度 。

中国气候之气温与温度带

中国气候之气温与温度带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使学生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

3.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等温线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技能,以及运用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2.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教学难点】阅读我国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分析概括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教具准备】中国气温分布和温度带课件【教学课时】本节教学可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复习已学知识,引入新课。

具体步骤如下:[展示图片] 1.2月份黑龙江省的漠河和海南省的海口的景观照片。

2.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和广州“迎春花市”的照片。

[提问] 从照片上看,冬季我国南北两地的气温有什么差异?[讲述] 2月份,黑龙江省漠河冰天雪地,而海南省的海口是阳光明媚春意盎然了;哈尔滨的冰灯中外闻名。

当地人利用冬季封冻的松花江天然冰块,精心雕刻成各种奇异壮观的冰雕艺术品,在各色灯光的映照下,色彩缤纷。

冰灯游园会一般从元旦开始,一直延续到春节以后。

每年都吸引很多游人冒着严寒前来观赏。

而南国的广州,素有“花城”的美称。

但花色最多、品种最齐、赏花人最多的要算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了。

迎春花市从春节前三天开始,一直到除夕之夜。

虽然这时正是我国最冷的季节,但在这里却是百花盛开,春意浓浓。

可见,冬季我国南北气温相差十分悬殊。

[承转] 那么,同学们,你们能回答我几个问题吗?1.我国南北气温存在着怎样的差异吗?2.我国气温分布有哪些特点呢?3.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南北气温的差异呢?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能找到答案,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板书] 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一、气温的分布[板书] 1.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PPT展示] 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或让学生阅读课本P32图2-2)。

[读图回答] 1.在图2-2中找出0℃等温线,在图上用彩笔描出(教师向学生说明,等温线就是在地图上把地面上气温相等的各点连结起来的圆滑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和气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
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
前面一节课我们绘制了天气日历,每天的气温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那么我们如何来测量并记录气温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在研究以前,先考考大家:你们知道什么是气温吗?气温与温度是一样的吗?你听说过描述一个地方气温的哪些词语?
2、那么一个地方的气温该怎么测量呢?
3、我们在测量气温时选择任何一个地点都可以吗?
教室内的温度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
4、复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温度计的组成
(2)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
(3)平视温度计。

计数稳定后再读数。

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5、现在我们就用温度计到不同的地点测量温度并记录在每小组的记录表中。

6、每位组长领取记录表和温度计。

强调分组纪律。

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

6、汇报交流。

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
7、总结: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介绍百叶箱
三、气温的测量
1、看来不同地点的温度不同,不同时间的温度是一样的吗?比如操场在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的温度一样吗?
2、现在是一个同学的测量结果,通常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可以把记
录结果绘成统计图。

3、出示气温柱状图,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
4、除了柱状图,我们还可以绘制折线图,从这张图中你能看出什么时间气温最高?什么时间气温最低?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5、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
四、课后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总结:我们每天测量的时间、地点要一致
五、课外拓展
室内外温度记录表
室内外温度记录表时间:组号:
室内外温度记录表时间:组号:
室内外温度记录表时间:组号:
室内外温度记录表
室内外温度记录表时间:组号:
室内外温度记录表时间:组号:
室内外温度记录表时间:组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