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品位金矿氰化堆浸提金工艺的应用
堆浸法提金简述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堆浸法提金简述堆浸法作为现代提取金、银的最新技术之一,除了它的方法简便外,基建和设备投资约为氛化工厂的20%~50%,生产成本约为氰化工厂的40%,因而,人们普遍把它看成从低品位矿石中提金的最理想方法。
堆浸,就是将低品位矿石或含金废料等堆放在不透水的地面上,该地面上预先设置有完备的供排水系统,然后在矿堆上喷淋氰化物等浸出剂进行淋滤浸出,浸出后的含金贵液通过管道收集于贵液池中,以作提金处理,这种工艺称之为堆浸法提金。
它的出现,给早期被认为无经济价值的许多小型或低品位金、银矿带来了生机,也使从早期采矿废弃的含金废石中提金成为可能。
20 世纪70 年代后期金价的猛长,更加速了此法的发展。
至1982 年止,在美国内华达州、科罗拉多州和蒙大那州等地较大的堆浸厂已发展到27 个,金、银产量分别占美国1982 年生产金、银总量的20%和10%。
此后,堆浸法还在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印度、津巴布韦、前苏联以及我国等国家广泛应用。
1967 年美国矿业局提出了用堆浸法处理低品位含金氧化矿石,1969 年正式发表了堆浸提金的试验报告。
1971 年堆浸法在美国内华达州的卡林及科特茨等矿山开始推广应用。
特别是美国矿业局研究出制粒堆浸技术后,使金矿堆浸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1980 年,美国将制粒技术应用于堆浸工业生产中,由于制粒堆浸的成功应用,使相当数量的矿石、废料和处理过的尾矿中的金得以回收,极大地促进了世界黄金生产的发展。
1987 年Wade 公司将滴淋布液系统应用于Rochester 金矿的堆浸,在以往堆浸的喷淋布液技术上又引起了重大的革新,所有这些都标志着堆浸法提金技术已趋于完善和成熟。
我国是20 世纪70 年代末期开始研究和推广堆浸提金工艺的,于1979 年冶金部黄金局科技处下达了堆浸试验研究项目,由当时的辽宁省黄金公司、辽宁省冶金研究所、丹东市黄金公司三家承担,迈出了。
金矿堆浸与池浸技术工艺

金矿堆浸与池浸技术工艺1.金矿堆浸技术工艺堆浸工艺简述:堆浸就是把细矿粒与保护碱(石灰)混合,堆置在不渗漏的地面(浸垫)上,将氰化物或者无毒提金药剂的溶液淋洒在矿堆上面,当溶液由上而下缓慢的穿过矿堆(渗滤)时,发生金的溶解,从底面流出的含金溶液(贵液)送去沉淀贵金属,脱金后的氰化物溶液或者无毒浸金溶液(贫液)返回喷淋矿堆循环使用。
矿堆的大小、高低、形状、以有利于浸出液能均匀、顺利地渗透料层为准,还考虑生产规模。
有的一堆只数十吨,有的数百万乃至上万吨。
堆浸法主要适用于低品位矿石,平均品位0.8-1.5g/t,根据黄金市场价格情况,甚至更低到0.5g/t左右,生产建设周期短。
一般四个月到半年就可建成投产,而且基建设备投资少,约为氰化厂的20%-50%,同时生产费用低,约为常规法的40%。
堆浸法有工艺简单、设备少、投资少、见效快、生产成本低和矿石的性质、品位、数量的适应性强等优点。
堆浸的全过程包括取样、实验室小试、中试、现场试验、堆浸场地设计和基建、生产操作直到停产结束后矿堆的处理。
适合堆浸提金的矿石类型: 氧化矿,金未与硫化物矿物密切共生的硫化矿,含有微小金粒或者金比表面积大的脉金或者砂金。
衡量可堆浸矿石的三个重要物理性质:细粒级含量、饱和水溶率,松散密度。
堆浸法的工艺特点:关键在于筑堆方法和喷淋技术,从收集的贵液中提取金属则可以采用多种工艺,主要有:金属锌置换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提金法,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提金法。
堆浸法的影响因素:氰化物或者无毒浸金药剂的浓度;浸出液pH的影响,浸出液中氧浓度的影响,杂质的影响,浸金剂喷淋强度的影响,矿石粒度的影响,矿石表面状态和金赋存状态的影响。
这些因素基本可以通过实验室试验确定。
池浸与堆浸技术方案集。
筑堆工艺:分为原矿直接堆浸和破碎后浸出。
1原矿直接堆浸;一般不做过分破碎,粒度-152mm,直接运到预先制好的浸垫上浸出。
2.破碎后的矿石堆浸;通常破碎直-19mm,甚至-6mm。
从低品位含金尾矿中氰化浸出金

从低品位含金尾矿中氰化浸出金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加强矿产资源的二次利用十分必要,从含金尾矿中回收金具有现实意义。
近年发展起来的制粒堆浸技术具有浸出指标好、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等优点,用于从湖北蛇屋山金矿浮选尾矿中回收金,效果良好。
蛇屋山金矿矿石属强风化红土型金矿石,其中的金呈高度游离状态,为次显微金或超显微金,银和有色金属含量甚低,因而,无论采用何种物理选矿方法都不可能获得金的独立矿物使其富集为金精矿,只能采用化学选矿、溶剂浸出法提取金。
矿石经预处理,其中91%的金得以回收,但部分细粒金仍留在尾矿中。
矿区已堆存大量尾矿,为了探讨其利用可能性,进行了柱浸试验。
一、尾矿性质2种含金尾矿的化学分析组成见表1,物相分析结果见表2。
表1 2种尾矿的化学分析结果 %(二)表2 2种尾矿的金物相分析结果 %二、结果与讨论氰化浸金过程中,矿石中的Au、Ag等金属与溶液中的CN-接触,生成Au(CN)-、Ag (CN)-配离子,按化学计量计算,每克金、银分别消耗氰化钠0.5g和0.91g,同时,矿石中所含的Cu、Fe、Zn等也要消耗部分氰化钠,每克铜、铁、锌、铅消耗的氰化钠分别为2.3g、5.26、3.0g和0.95g。
所以,溶液中氰化钠应适当过量。
当氰化物浓度在0.5~1.5g/L范围时,随其浓度增大金溶解速度也相应增大;但氰化物浓度增大到一定值后,金溶解速度反而有所下降,此时一些贱金属将被溶解,影响到对金的浸出。
试验中,氰化钠用量超过3kg/t 后,继续增大氰化钠用量,金浸出率变化不大。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氰化钠用量以3kg/t 较适宜。
加入氢氧化钠进行碱性预处理,可以减弱或消除矿石中有害元素的影响,改善浸出环境,取得较好浸出效果。
因为矿样中存在的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等矿物会产生Fe2+、Fe3+、S2-、Cu2+等有害离子,若不进行加碱预处理,氰化浸出时这些有害离子会消耗大量氰化物和溶解氧,严重阻碍金的溶解,造成金浸出率降低。
低品位金氧化矿石堆浸工程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一、堆浸技术应用前景我国金矿资源中,低品位氧化矿石量(矿石含金品位1-3g/t)占有一定的比例,处理这类矿石采用常规氰化法提金工艺经济上不合算,而采用堆浸生产工艺尚有经济效益。
堆浸提金工艺简单,操作容易,投资少,效益好,因此,堆浸提金工艺应用广泛。
二、堆浸选金工艺简介由于氧化矿一般埋藏较浅,所以采矿方式一般为露天开采。
矿石破碎至50毫米以下,对于坚硬矿石则为25毫米以下或更细,然后堆到经过防渗处理的堆浸台上,堆筑角度为30-45度。
矿堆在未喷淋石硫+碱催化合剂前,先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对矿堆进行碱浸,使浸出液的PH达到11-12,防止石硫+碱催化合剂分解,一般处理时间为1-3天。
矿堆经过碱处理后,用石硫+碱催化合剂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液(配比约为1:10)对矿堆进行喷淋浸出,石硫+碱催化合剂浓度0.06%左右。
浸出液喷淋程度:0.05-0.15升/吨矿·分钟,喷淋高度一般保持在10厘米左右,喷淋一小时,停两小时,喷淋时间为7-9天左右。
喷淋形成的贵液用活性炭吸附形成载金碳,贫液循环使用,载金碳经过电解或火法冶炼提炼出成品金。
三、堆浸工程主要环境污染与生态影响1、生态环境影响。
堆浸工程的生态影响主要是露采采矿、剥离排土和堆浸废渣破坏和占用土地,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影响区域景观,敏感地区还可能对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一定影响。
2、水环境影响。
堆浸作业项目的废水主要水污染源一般包括矿坑废水、凿岩废水、贫液、作业场雨水、堆浸废渣淋溶水、堆浸场渗滤水。
一般情况下矿坑废水、凿岩废水、作业场雨水污染物含量较低,对环境影响不大。
该类项目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含废水基本循环使用水环境影响主要是堆浸场渗漏、堆浸场事故排放的废水,如堆浸场防渗层破裂,或降雨导致堆浸场喷淋液外溢或跨堆。
3、大气环境影响。
堆浸项目的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开采、运输和筑堆过程中产生粉尘和堆浸过程中产生的氯化氢。
因此,堆浸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堆浸法提金处理低品位矿石

堆浸法提金处理低品位矿石堆浸法提金处理低品位矿石,取得的效益是比较满意的。
沿用的工艺流程为:矿石—破碎—筑堆—洗矿—喷淋—炭吸附—解析—电解—冶炼—成品金锭。
在吸附过程中,经过吸附后的贫液返回矿堆继续浸出而循环利用。
该矿区的矿石性质属易选型氧化矿。
深部有原生矿,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褐铁矿、赤铁矿、次为为黄铁矿、斑铜矿、黄钾铁矾、磁铁矿,少量的为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
含金品位极不均匀。
金的嵌布粒度细小,适合堆浸回收,而且矿石含泥少,易渗透。
随着碎矿粒度的缩小,浸出率可明显提高。
由几百吨的小型堆浸发展到上万吨的堆浸。
由锌丝置换改为炭吸附。
由电加热解析改为汽加热解析。
该工艺不但简单易行,而且可充分利用毛坡矿渣和低品位矿产资源,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选矿设备主要有:干湿式、立式、圆锥球、搅拌式、水泥球磨机,鄂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双辊式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湿式磁选机、干式磁选机、高锑度磁选机、高强度磁选机、破碎设备、磨矿设备、选黄金设备、选磁铁设备、选铜设备、选褐铁、赤铁、钼矿、铅锌等多种选矿设备、磁选设备、洗选设备、筛分分级设备、烘干煅烧设备、矿山辅助机械、免烧砖机系列、复合肥设备等多种矿山设备。
一、无污染的选金工艺现在,金矿选矿普遍采用的是混汞、氰化、浮选等选金工艺。
不过这种工艺普遍存在对环境污染较大,很难达标排放,不但污染环境,而且贻害子孙。
而且黄金生产过程中采用的化学药剂毒性很大,对职工的身体有严重的损害。
其中,如混汞法用的水银,就是著名的“肝脏杀手”。
而氰化选矿,氰化纳和氰化钾只要有微量被人体所吸收,就会导致致命。
在以前的金选场,因为药剂引发的职业病屡见不鲜。
我公司会同黄金专家研制的采用国外最新技术的物理选金新工艺,生产的过程中无需添加化学药剂,首次实现了无污染的黄金生产。
这一新工艺的应用不仅解放了黄金生产工人,使其免受药剂之苦,生产、生活环境大为提高。
同时,因为免去了药剂的使用,生产成本也降低了很多。
氰化法在堆浸提金工艺的应用和研究

氰化法在堆浸提金工艺的应用和研究作者:王笃军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第35期摘要:本文根据实际应用,对氰化法在堆浸工艺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和注意事项,提高了现场实际生产效率,为客户创造了更大的价值,并对绿色新型浸金剂的应用提出展望。
关键词:氰化钠堆浸注意事项浸出率无氰浸金剂中图分类号:T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2(b)-0066-02氰化法是以氰化物等物质组成的混合溶液作为浸金的溶剂,目前常用的是NaCN水溶液,浸出含金矿石中的金,然后再从含金浸出液中提取金的方法。
氰化法提金主要包括氰化浸出:在一定浓度的氰化物溶液中,并有氧(或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含金矿石中的金与氰化物反应生成一价金的络合物而溶解进入溶液中,目前常用氰化钠,出金的工艺方法有槽浸氰化法和堆浸氰化法两类。
堆浸氰化法,又称堆浸法、堆淋法,主要用于处理低品位金矿石。
1971年世界上第一家工业规模的金堆浸场在美国内华达州投产,目前已发展成为成熟的工艺。
1 氰化法在堆浸提金工艺的应用金矿氰化堆浸提金工艺就是将低品位的金矿破碎至一定粒度(或造粒),堆积在由沥青、混凝土或塑料等材料铺筑的防漏底垫上,用低浓度NaCN在矿堆上喷淋,使金溶解,含金的溶液从矿堆上渗滤出来,然后用活性炭吸附等方法回收金。
1.1 堆浸常用物资金矿专用彩条布20m×30m(或土工布),喷头(水带),装喷头三通、弯头,喷淋分水管,柴油自吸抽水机或(电动自吸泵、离心泵)配套水管或软管,三通(可自制),喷淋主管四通或三通(自制),活性炭吸金塔(根据堆场大小自制半吨一吨二吨塔),过炭用自吸水泵配套。
活性炭电解机(大矿山用300、500、1000kg)活性炭可重复使用5~6次。
烧炭用大铁锅,370~500kW鼓风机,中频感应炼金炉,坩埚,金模,铗子,硼砂,硝酸,盐酸等。
土工挖机、汽车、装载机等生产工具,堆场水、电、生活用品,生产金矿堆浸工艺常用于开发矿体小或品位低的金矿,或两者兼有,而不能用常规方法开发利用的矿床。
堆浸技术在低品位金矿资源化中的应用

堆浸技术在低品位金矿资源化中的应用堆浸技术是一种将矿石堆放在大型堆浸堆栈中,通过喷洒溶解剂来提取矿石中有价金属的方法。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低品位金矿资源的处理中,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
首先,堆浸技术在低品位金矿资源化中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低品位金矿的利用率。
相比于传统的开采方法,堆浸技术可以将原本不经济的矿石资源转化为有价值的金属,从而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通过堆浸技术,即使矿石中金的含量较低,也可以将其从矿石中溶解出来,大大提高了低品位金矿资源的可利用性。
其次,堆浸技术在低品位金矿资源处理中具有成本低的优势。
相比于传统的开采和矿石处理方法,堆浸技术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开采和破碎工艺,降低了设备和人力成本。
而且堆浸技术中使用的溶解剂一般是比较便宜的,可以大量使用且多次循环使用,减少了对溶解剂的需求,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再次,堆浸技术的处理过程简单,操作方便。
堆浸技术中的堆栈构建和喷洒溶解剂的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的机械设备和技术,降低了生产过程的复杂性。
此外,堆浸技术中的溶解剂喷洒可以自动化控制,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稳定可靠。
因此,堆浸技术在低品位金矿资源处理中的操作性更强,可靠性更高。
最后,堆浸技术还具有较好的环保效益。
传统的金矿开采和处理方法通常会导致大量的固体废弃物产生,而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而堆浸技术因为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破碎、研磨等工艺,大大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
与此同时,堆浸技术中使用的溶解剂可以通过多次循环使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堆浸技术在低品位金矿资源处理中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有助于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堆浸技术在低品位金矿资源化中的应用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操作简便和环境友好等优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推广,相信堆浸技术将在低品位金矿资源处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金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
进一步探讨堆浸技术在低品位金矿资源化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氰化法提金工艺讲解

• 黄金生产的不断发展和金矿资源的迅速开发,自20世纪80 年代起泥质高的含金氧化矿石大量增加,开发对这类矿石 进行全泥氰化搅拌浸出的研究,并在黑龙江团结沟金矿建 设一座日处理500t矿石的氰化厂,1983年投入生产。从此, 全泥氰化法提金工艺日渐推广应用,先后在河南、吉林、 河北、陕西、内蒙古等地采用此法建厂提金。与此同时, 为解决泥质氧化矿石在浓密过滤固液分离上的困难,于 1979年11月长春黄金研究所开始对团结沟金矿的矿石采 用无过滤的炭浆法提金工艺,进行了历时两年的试验研究, 获得了成功。在此基础上,于1984年8月在河南灵湖金矿 自行设计利用国产设备建成我国第一座日处理50t矿石的 炭浆法提金厂。使我国氰化法提金工艺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炭浆法提金工艺成为处理泥质氧化矿石的岩金矿山就地产 金的重要方法之一。此后在吉林、河南、内蒙古、陕西等 地建起了炭浆法提金厂。1984年末,冶金工业部黄金局为 推动炭浆法提金工艺在我国的应用,移植消化国外先进技 术和设备,与美国戴维麦基公司合作,在陕西省西潼峪金 矿、河北省张家口金矿,分别建起了一座日处理矿石250t (西潼峪)和一座450t(张家口)的炭浸提金厂。据调查 张家口金矿达到93.54%(1988年炭浆回收率为90.25%) 的回收率。
金粒表面的薄膜
浸出生产中的误区及问题
• 1、有人说“只要氰化物加得足够多,就能够保证较高的浸出 率”,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由金在浸出过程中溶解的方程式可知,金的溶解速度与 [4当值C.比达N6--值到]7/.超 临[4)O过 界2]时有临 值,关界 时金。值 ,的当时金溶该,的解比速溶速值度解度小与速与于度[[O临最C2]N界成快-]值比。成(例另比理,外例论而,,值与金而为[的与CN6溶[, -O]解2实]无无是验关关一值;;个为比 扩散控制的反应过程,因此,使金得到较快溶解速度的合理条 件既不单是溶解氧的浓度,也不单是游离氰化物的浓度,而是 两者浓度的合理比值和适宜的搅拌强度。 就在2010年,有一家氰化厂就出现了氰渣跑高的现象,现 场操作加大氰化钠用量,氰渣当时仍最高达10-20g/t,现场操 作加大氰化钠用量,最后排查工艺操作条件,发现溶解氧严重 不足,原因是矿石含药量高冒槽严重,部分操作人员将浸出用 风管全关闭,造成氧量低,浸出效果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