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长大隧道施工控制测量方法

合集下载

如何进行隧道工程施工测量与监控

如何进行隧道工程施工测量与监控

如何进行隧道工程施工测量与监控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建筑工程,其施工测量与监控是确保项目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隧道工程施工测量与监控,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过程。

1.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施工测量之前,必须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测量方案,包括测量方法、仪器设备选择和布置等。

其次,需要确定测量控制的基准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对测量现场进行调查和踏勘,了解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因素,以便合理确定测量方案。

2. 施工测量的内容和方法隧道工程施工测量包括纵向测量、横断面测量、隧道轴线测量和管片安装测量等。

其中,纵向测量主要是对隧道的纵向坡度、纵断面的几何尺寸进行测量;横断面测量主要是对隧道断面的几何形状进行测量;隧道轴线测量主要是测量隧道的轴线位置和曲线半径等参数;管片安装测量主要是对管片的安装位置、水平度和垂直度进行测量。

在进行测量时,可以采用传统的测量方法,如全站仪和测量尺等,也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激光测量仪器、GNSS定位系统等。

3. 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在进行施工测量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检查和校正,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相应的测量结果,如隧道的几何尺寸、轴线位置等。

最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以确定施工的合格性和进展情况。

4. 施工监控的方法和技术为了保证隧道工程的安全和质量,需要进行施工监控。

施工监控主要包括沉降监测、应力监测和变形监测等。

沉降监测是通过测量隧道或周围地面的沉降量,来判断隧道开挖对地表的影响;应力监测是通过测量隧道内部的应力变化,来评估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变形监测是通过测量隧道断面的变形量,来确定隧道的形变情况。

为了实现施工监控,可以采用传统的监测方法,如人工测量和离散点监测等,也可以使用现代化的监测技术,如全站仪监测、激光扫描监测和遥感监测等。

谈长大隧道测量管理

谈长大隧道测量管理
Ab s t r a c t :L o n g t u n n e l me a s u r e me n t ma n a g e me n t p l a y s a v i t a l r o l e i n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t u n n e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t h e l e v e l o f l o n g t u n n e l
摘要 : 长 大隧道测量管理在隧道工程 施工申发挥 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长 大隧道测量管理水平的 高低是衡量施工企业隧道施_ T - 管
理水平的一个重要 指标。长大隧道施 工测量管理 工作开展的主要 目的是提 高隧道测量 的准确度。 因此, 本文将针对 隧道测量管理工 作进行分析和探 讨。
me a s u r e me n t ma n a g e me n t i s a n i mp o r t a n t i n d i c a t o r o f t h e c o n s t uc r t i o n e n t e r p i r s e S ma n a g e me n t l e v e 1 .L o n g t u n n e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me a s u r e me n t ma n a g e me n t S ma i n p u po r s e i s t o i mp r o v e t h e t u n n e l me a s u r e me n t a c c u r a c y . T h e r e f o r e ,t h i s a r t i c l e wi l l d i s c u s s t h e t u n n e l

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方案为了保证隧道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必须进行准确可靠的测量工作。

本文将针对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提出具体的方案。

首先,我们将介绍测量的项目和目的,然后讨论测量的方法和仪器,最后总结测量方案。

一、测量项目和目的隧道工程施工中需要进行的测量项目主要包括:控制测量、偏差测量、质量测量和安全测量等。

控制测量目的在于测量隧道横断面、纵断面和轴线等位置控制点,以确定隧道的几何位置和形状。

偏差测量用于测量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偏差,如偏离设计轨道、偏离设计高程等。

质量测量主要是针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要求进行检测,如地下水位测量、土层位移监测等。

安全测量用于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如监测隧道围岩的稳定性、检测隧道内部空气质量等。

二、测量方法和仪器1.控制测量方法控制测量主要采用经纬仪、全站仪等仪器进行,可以使用三角测量法、正算法、反算法等方法来测量隧道的几何位置和形状。

2.偏差测量方法偏差测量主要使用全站仪、测距仪等仪器进行,可以使用蓝牙技术将仪器与计算机进行连接,实时反馈测量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判断偏差情况。

3.质量测量方法质量测量主要使用水位计、位移传感器等仪器进行,可以设置监测站点,定期对水位、土层位移等进行测量和记录,以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地下水位和土层变化情况。

4.安全测量方法安全测量主要使用监测传感器、气体检测仪等仪器进行,可以监测隧道围岩的位移、应力等情况,同时可以对隧道内部空气质量进行监测。

三、测量方案总结针对隧道工程施工的测量,我们提出以下方案: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包括每个测量项目的具体内容、测量时间和仪器设备的使用等。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测量计划进行测量,并及时录入和分析测量数据。

对于出现的偏差和质量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在施工结束后,对整个测量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并对以后的隧道工程施工提出改进意见。

综上所述,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方案需要结合具体的工程情况和要求,采用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浅谈长大隧道的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技术

浅谈长大隧道的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技术

浅谈长大隧道的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技术摘要:文章首先从导线的布设及测量等级的确定,测量方法,导线的检测及洞内导线的测角及测边等几个方面介绍长大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进而分析在控制测量中注意事项及具体要求,以供参考。

关键词:长大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技术一、概述隧道控制测量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隧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开挖面的相向施工中,使其中线符合线路平面和纵断面的设计要求,在允许误差的范围内,在满足限界要求的条件下正确贯通。

隧道的平面控制测量分为洞外平面控制测量和洞内平面控制测量。

对施工单位而言,洞内控制测量精度的高低就直接影响贯通的精度,如何做好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是整个隧道控制测量工作的关键,也是测量工作的难点。

但由于受洞内狭窄空间的影响,洞内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案较少,不能采用三角测量、三边测量等检核条件,且因隧道施工在贯通之前无法通视,导线呈支导线无外部检核条件,同时受隧道内的光线和灰尘等影响,测量精度难以保证。

在此,为了保证隧洞在允许精度内贯通,文章就长大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二、洞内导线平面控制测量(一)洞内导线的布设及测量等级的确定长大隧道洞内测量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一般布置成若干个彼此相连的带状闭合导线环网。

除了洞口点位外,其它导线点基本上是同一断面左右两侧成对布设,每对点是相距1~2m为宜。

每个环中点数不宜过多,以4~6点为宜;导线环的边数为4~6条。

洞口点位:距洞口20m左右,以有效地减弱观测时洞内、外光线对比度,洞内满足通视条件;洞内第二排点位:距洞口250m左右为宜,以避免因洞内、外气象条件差异和全站仪最优观测距离产生较大误差。

导线边长需根据隧道长度、线路平面形状、施工方法及断面宽度作选择。

一般,在长直隧道中,采用全断面开挖或在已扩大地段设计的导线边长一般应≤500m;相邻导线边长度应小于1:3;分部开挖的导坑地段边长应≤250m;曲线隧道地段导线设计边长按下式计算:C= 8Rf式中:R——曲线设计半径,m;f——保证最大通视距离的安全断面宽度,m;f=b—O.7m(b为断面开挖宽度,m)。

特长隧道洞内控制测量实施方案

特长隧道洞内控制测量实施方案

特长隧道洞内控制测量实施方案隧道洞内的控制测量是为实现隧道内的比例分配,保证规定的洞内精度而实施的技术手段。

它包括三个主要的技术环节:1)建设前的方案设计;2)施工期间的控制测量;3)施工结束后的控制测量校核。

本文将从以上三个主要环节,探讨特长隧道洞内控制测量实施方案。

一、建设前的方案设计1.1调查依据实施控制测量必须结合本施工段隧道洞内比例分配、洞内要求精度等调查依据,制订出综合性的控制测量计划,指导施工控制测量实施。

1.2建立控制测量的控制网络控制测量的控制网络是由测量点、参考点和连接点等构成,其中测量点主要是洞口、洞尾、隧道中部和隧道周边的各个角点,参考点包括地面参考点和空中参考点,连接点主要是引用参考点以及测量点之间的连接点。

1.3确定测量点的量测方法此处要确定具体测量点的量测方法,可根据施工隧道洞内环境及本施工段要求的洞内精度,考虑采用哪种水平、垂直或全站(含水平、垂直)的测量方法。

1.4确定控制测量的量测时机根据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技术要求及洞内精度要求确定控制测量的量测时机,以便在施工中及时调整洞内设计尺寸。

二、施工期间的控制测量2.1准备控制测量施工要素施工前要准备两套测量仪器及各种配件,并将其运送至测量点。

此外,还要准备其它控制测量施工要素,如单位参考点、测量点及洞内参考线、洞内各类标志物,等等。

2.2定位参考点将测量仪器布置于洞口或洞尾,同时确定参考点的位置,将参考点坐标定位到施工绘图或综合测量系统中,确定控制测量的网络体系。

2.3施工特殊点控制测量施工特殊点要采用特殊的测量方法,例如洞口浇筑底部、中部、洞体围拱及高出洞体的洞顶部、施工前洞体的顶部、洞内塞口位置等等,都必须采取特殊的测量方法进行控制测量。

2.4测量过程中的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任何偏差都要立即进行调整,以保证控制测量的准确性。

三、施工结束后的控制测量校核3.1校核测量数据完成施工后,对洞内控制测量数据进行校核,确认与洞内设计精度是否符合要求,或者可能存在较大误差时,进行修正校核。

隧道施工测量方法及步骤

隧道施工测量方法及步骤

隧道施工测量方法及步骤引言隧道施工是指通过地下开挖或钻孔等方式建造通道,常用于交通运输、水利工程、地下管线等领域。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测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能够确保隧道的准确位置和尺寸,以及保障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隧道施工中常用的测量方法和步骤,以帮助施工人员进行准确和高效的测量工作。

一、前期准备在进行隧道施工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顺利进行。

具体的步骤如下:1.梳理测量任务:根据工程需求,明确隧道施工中需要进行的测量任务,并制定相应的测量计划。

2.准备测量仪器和设备: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准备好相应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包括全站仪、测量杆、测距仪等。

3.安装和校准仪器: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正确安装和校准测量仪器,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制定安全措施:确定测量现场的安全措施,包括设置警示标志、采取防护措施等,以保障测量人员的安全。

二、隧道轴线测量隧道轴线测量是隧道施工中常见的测量任务之一,它用于确定隧道的中心线位置,以指导施工工序的进行。

以下是隧道轴线测量的具体步骤:1.确定测量起始点: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隧道轴线测量的起始点,一般选择在隧道口附近的地面上进行。

2.设置控制点:在起始点和隧道端部适当位置设置控制点,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要合理,以便后续测量的准确性。

3.安装全站仪:在每个控制点上安装全站仪,确保仪器的稳定和水平,然后进行校准。

4.进行观测测量:使用全站仪测量各个控制点的坐标,可借助反射器或棱镜进行观测,并记录测量结果。

5.计算坐标及中心线:根据观测结果,进行测量数据的处理和计算,得到各个控制点的坐标,并通过插值计算得出隧道的中心线位置。

三、隧道断面测量隧道断面测量是为了确定隧道断面的形状、尺寸和位置,以保证隧道的施工质量。

以下是隧道断面测量的步骤:1.设置测量断面:根据设计要求,在隧道内的适当位置设置测量断面,一般选择在隧道的不同节段进行。

2.安装测量设备:在每个测量断面上安装全站仪或测距仪等测量设备,并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长大隧道洞内自由测站边角精密测量控制施工工法(2)

长大隧道洞内自由测站边角精密测量控制施工工法(2)

长大隧道洞内自由测站边角精密测量控制施工工法一、前言长大隧道洞内自由测站边角精密测量控制施工工法是一种应用于隧道洞内施工的测量控制方法。

通过使用自由测站技术和边角测量仪器,可以实现对隧道洞体的精密度量和控制,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二、工法特点1. 精密度量: 该工法可实现对隧道洞体的精密测量,测量结果精度高,能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

2. 自由测站技术: 采用自由测站技术,不需要在洞内设置固定的测站点,能够灵活地调整测量位置,提高工作效率。

3. 边角测量仪器: 采用先进的边角测量仪器,能够准确测量洞体的边角,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平直度和直角度。

4. 可视化和自动化: 通过使用现代化的测量仪器和软件,实现测量结果的可视化和自动化处理,减少人工操作的误差。

三、适应范围长大隧道洞内自由测站边角精密测量控制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隧道洞体的施工,包括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地铁隧道等。

其中,对于边角要求严格的特殊隧道,如水利隧道和地质隧道,该工法尤为适用。

四、工艺原理1. 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详细分析和解释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包括控制点选择、测量方式和数据处理等方面。

2. 采取的技术措施:介绍采取的具体技术措施,如使用边角测量仪器、自由测站技术和数据处理软件等,以及如何处理测量数据并对施工进行控制。

五、施工工艺详细描述施工工法的各个施工阶段,包括准备工作、设站测角、数据处理和施工控制等。

通过具体的描述,让读者了解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并能够应用于实际工程。

六、劳动组织介绍该工法的劳动组织安排,包括测量人员和施工人员的配备和分工,以及沟通协调的工作流程。

确保工法的顺利实施和施工的高效进行。

七、机具设备详细介绍该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包括边角测量仪器、自由测站仪器、数据处理软件等。

对这些机具设备的特点、性能和使用方法进行介绍,以便读者了解和选择适合的设备。

八、质量控制介绍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包括控制点的选取、测量误差的控制和数据的有效性验证等。

特长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

特长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

浅谈特长隧道的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摘要】:本文陈述长距离隧道的平面控制网布设情况。

洞外控制测量采用先进的gps技术,采集数据经过合理处理后,满足隧道施工规范的要求;洞外控制测量的导线铺设采用左右双导线网布设和线性交叉导线网布设联用的方式,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满足规范规定要求。

关键词:隧道;gps;控制测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便于人员来往交流和提高货物的流通速度,高速公路、铁路的建设任务越来越多,同时需要修建的长大、特长隧道也越来越多。

如何有效地控制好隧道的贯通误差,无论是从经济方面还是从技术方面考虑都显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以电磁波测距仪、全站仪为代表的测绘技术快速发展,使勘测手段得到很大改进。

然而,随着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技术的问世及其被广泛应用于勘探领域,勘测设计与施工必将取得更大的改进。

本文根据以往控制测量经验,结合秦岭某隧道实际测量情况,研究长大隧道的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方法。

1、工程概况某隧道所处的地理位置具有自然环境复杂、植被茂密、气候条件差、交通十分不便及测区相对高差大、控制点不易布设等不利条件。

隧道由两座基本平行的隧道组成,两隧道中线水平间距为28m,垂直距离2.4m。

线隧道全长16.85km,隧道进口端洞口高程约863m,出口端洞口高程约981m。

ii线隧道全长16.71km。

隧道进口端洞口高程约865m,出口端洞口高程约983m。

隧道两端洞口均位于半径为450m的曲线地段。

本文的讨论是以线隧道为例。

2、洞外平面控制测量考虑到隧道所处地理位置的实际情况,如果采用常规的三角控制测量,工期长且精度也难以保证,所以应用gps技术进行平面控制网设计,这样不仅可以满足隧道贯通精度,而且有利于施工测量、减小施工强度。

控制点正确合理的选择有助于gps外业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同时也为后续施工提供可靠便利条件。

控制点选在四周较开阔且稳定的岩石上,以便满足接收卫星信号的要求,控制点远离高压线附近以减少电磁辐射源的影响,每个洞口有4个控制点是为了后续施工放样的检核和控制点稳定性的检验,每个洞口两相邻控制点间的距离在300~500m之间且相互通视,便于全站仪的施工放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长大隧道施工控制测量方法
发表时间:2019-04-24T14:58:20.65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作者:尹志红
[导读] 本文结合某隧道施工控制测量技术与方法,简述如何实现测量精度及误差控制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重庆 401121
摘要: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长大隧道对于控制测量的要求极高,尤其是在山岭地区的长大隧道,因其受到洞外地形、通视边较短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对于隧道的控制测量精度要求更高。

为了确保隧道的顺利贯通,要建立隧道内外施工测量控制网,使其贯通精度符合相关的规范和要求,本文结合某隧道施工控制测量技术与方法,简述如何实现测量精度及误差控制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长大隧道;施工;控制;测量
引言
高速铁路的速度均在250kM/小时以上,对线性、地形的要求比较高,因此隧道在高铁线路中的比例非常高,且长大隧道较多。

为加快施工进度,长大隧道常采用长隧短打的方法即增加工作面,多开斜井、平导、竖井等,这样各工作面之间的贯通精度直接决定了隧道的质量,因此,隧道内外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测量控制网布设的好坏,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贯通精度能否达到设计要求。

这对于高速铁路施工,隧道顺利贯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某隧道在特定条件下以常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及其观测精度情况谈一点体会。

1工程概况
某隧道最大埋深约220m,全长7288m。

最大开挖面积109.3m2,正洞主要采用三台阶法进行开挖。

2测量难点分析
1)某隧道为大断面重载铁路,隧道设计铺设无砟轨道,对控制测量要求较高。

另外针对某隧道所处地形,进出口及斜井口均处在山坳之中,设计提供的控制点均在山顶位置,对洞外和洞内的联系测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必须建构引测进洞隧道洞外施工控制网,并使之具有高精度和独立性。

2)为了确保长大隧道的正确掘进,要实现逐层控制,即:临时中线点控制掘进方向、正式中线控制临时中线点、洞内控制点控制正式中线点。

3)隧道掘进开挖面的高程由临时水准点控制,洞内初砌及洞内建筑物的高程由真实水准点控制。

4)控制点的布设质量和精度对于隧道贯通精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有直接的影响,必须将控制点布设在安全不易损坏的位置,并采用支导线的方式实现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确保洞外控制网、洞内施工控制测量的精度。

3长大隧道施工控制测量方法
3.1洞内控制测量措施
由于测站的数目越来越多,隧道横向贯通的误差也很明显的增大。

在确保测角和测距的精确度不能降低的条件下,我们应在根据不同的洞内通视条件,适当的延长原来导线的边长来减少测站从而也就减少了方位角的传递误差。

影响精度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洞内的照明不足以及存在烟尘。

为了达到严格的测量条件,必须要定期的停止所有会影响到观测的工程。

一般情况下洞内均为闭合导线网,导线以洞口所投GPS点为起始点,按双导线向内测设。

形成闭合导线环,导线每延伸一到两个控制点,两导线交会成一个节点,再将其坐标取平差值来判断其是否能继续向前延伸。

根据不同的工程存在不同的车行横洞,我们可以基于一洞多闭合环的大前提下利用起来形成新的左右闭合环。

这样一来四个不同的闭合环就将隧道大致的分成了两段大概七百米的线路,车行横洞长度在二十五米左右,加上加宽带隧道净宽,穿过横洞的短边可以控制在五十五米左右,接近平均边长的三分之一。

然后测设新的闭合环角度平差来纠正节点传递角,再多测回对向观测横洞中的两个节点边长,最后取平均值。

这样一来不仅容易控制测距的误差,还能更好的控制住测角的误差。

然后将节点点位进行修正来提高其精度,让隧道的掘进起始控制边为前一导线点和节点这一条线,布设单洞闭合环继续引导隧道掘进直至下一个横洞闭合环。

计算出新增闭合环的贯通误差,并找出造成误差的因素来制订新的测设方案。

3.2贯通误差的调整
实际贯通误差宜在未施做衬砌的地段进行调整,并以满足轨道平顺性要求和线路设计规范为原则,调整后的线路应满足隧道建筑限界要求。

1)平面贯通误差的调整当平面误差小于或等于50mm时,根据线路敷设的设计,在保证隧道净空高度条件下,无需调整中心线,当贯通误差大于50mm时,应采用隧道CP控制网,采用线拟合法进行航迹调整。

调整后的轨道应符合轨道不平顺标准和隧道施工净空要求。

2)根据误差调整高度通过误差调整标高的方法是两端不做衬砌段,并根据衬砌长度调整各高程点的标高。

但在实际施工中也可在贯通后及时进行水准贯通测量,采用水准贯通测量成果对水准点高程进行更新,隧道后序工作可按更新后成果施工。

在隧道全部贯通后应及时进行水准贯通测量,检核是否存隧道断高。

当有断高存在时,它应延伸到双线水平,以满足高程闭合误差、固定终点高程、水平线受约束调整后的要求,调整标准点的高度调整范围,消除隧道破断高度。

3.3洞外平面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是确保隧道开挖轴线与设计轴线一致的保证,是确保隧道精确贯通的前提和基础。

本工程依照规范要求进行控制测量设计,确定适宜的测量等级,选择符合精度要求的测量仪器,最大程度上减少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要结合某隧道的长度,建立相应测量等级的隧道洞外精密控制网,采用GPS静态定位技术完成对设计院所给导线网、水准网及其它控制点的检核。

同时,严格贯彻多级测量复核制度,确保隧道贯通精度。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要建立隧道独立控制网,实现与隧道洞口附近原线路的联测,必须满足各等级GPS测量控制网的关键性技术指标,如:各项误差;静态测量指标等。

4隧道控制测量与隧道施工验收标准间存在问题探讨
由于测量误差无法完全消除必然存在,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我们只能依靠各种措施和控制标准尽可能将误差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尤其在施工阶段,隧道施工导线测量受各种环境因素、线路走向和仪器测量误差的影响,特别是隧道洞内施工导线无法完全约束的先天缺陷,导致隧道施工导线测量的误差控制尤为困难。

目前有效的措施也只有采用高精度测量仪器、使用自动测量采集软件、改善测量环境和经常性
复核等方法来控制误差和避免错误出现。

相关数据可知现行的《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中根据隧道长度不同规定的隧道贯通限差为100~360mm,同时测量规范中对贯通误差的调整也以线路满足隧道建筑限界和轨道平顺性为原则。

现行的《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中对隧道衬砌的规定为“隧道竣工后衬砌轮廓线严禁侵入设计轮廓线”,洞内电缆槽规定为“结构外缘距同侧轨道中心线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很明显高铁测量规范与高铁隧道验标之间存在一定冲突,测量规范中的技术标准是无法满足验标要求的,或者说验标中的验收标准尚未综合考量现有的测量技术能力。

结语
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离不开隧道施工测量的支撑,它就好比是隧道施工的“眼睛”一样,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可以说,隧道贯通误差的大小以及工程的质量都是由施工测量的精度决定的。

施工单位只有选择科学的测量方案和方法,才能有效地控制隧道贯通误差,才能保证贯通误差达到设计要求。

当然,一味的追求高精度也是不可取的,这样会在无形中增加工程成本。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在低精度的基础上控制好贯通误差。

参考文献
[1]贾亚宣.高速铁路长大隧道施工控制测量措施的探讨[J].广东建材,2015(2).
[2]文平.浅谈长大山岭隧道施工控制测量[J].价值工程,2018(07).
[3]冯玉峰.公路隧洞控制测量设计及精度估算[J].中国科技信息,2013(24).
[4]丁桦.浅谈特长隧道的控制测量[J].鄂州大学学报,20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