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症---肺痿分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PPT课件】肺痿

【医学PPT课件】肺痿

证机概要:肺阴亏耗,虚火内炽,灼津为痰。 治 法:滋阴清热,润肺生津。 代 表 方: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
证治分类
1.虚热证
用药加减
①如火盛,出现虚烦、咳呛,呕逆者,则去 大栆,加竹茹、竹叶清热和胃降逆;
②如咳吐浊黏痰,口干欲饮,则可加天花粉、 知母、川贝母清热化痰;
③如津伤甚者加沙参、玉竹以养肺津; ④如潮热加银柴胡、地骨皮以清虚热,退骨
肺痿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张琳琪
目录
1.概 述 2.病因病机 3.诊查要点 4.辨证论治 5.结语 6.临证备要
概述
1.定义 2. 西医相关病证 3.历史沿革
病因病机
久病 损肺
痰热久咳
耗伤阴津
大病久病 耗伤阳气
误治伤津
津气严重耗伤
阴肺 损失 及濡 阳养
肺叶枯痿
诊查要点
蒸。
证治分类
2.虚寒证
辨证依据 主症:咯吐涎沫,其质清稀量多,不渴,短
气不足以息,头眩,神疲乏力,食少,形寒, 小便数,或遗尿
舌脉:舌质淡,脉虚弱
证机概要:肺气虚寒,气不化津,津反为涎 治 法:温肺益气 代 表 方: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加减
证治分类
2.虚寒证
用药加减
1.若肺虚失约,唾沫多而尿频者加煨益智
咳吐浊唾涎沫
咳嗽、咯血、 潮热、盗汗 身体逐渐消瘦
病机

虚(虚热、虚寒)
阴虚
转归
失治久延
肺痨后期
相关检查
普通检查
X线检查 肺功能检查 血气分析
特殊检查
❖ 肺核素扫描 ❖ 支气管肺泡灌流 ❖ CT ❖ MRI ❖ 冠脉内压力导丝
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学--肺痿PPT文档30页

中医内科学--肺痿PPT文档30页
中医内科学--肺痿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中医内科学课件-肺痨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课件-肺痨PPT课件
明 ·虞抟《医学正传·劳极》则提出“杀虫”和“补虚”的两大治疗原 则。
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及其传染特点,与西医学的肺结核基本 相同。若因肺外结核引起的劳损,也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2020年10月2日
6
病因病机
感染“痨虫”
痨虫蚀肺,耗损肺阴
正气虚弱
阴虚火旺 气阴两虚 阴损及阳
第一课件网网站
2020年10月2日
以其症状特点而定名---骨蒸、劳咳、急痨、伏连、 肺痿疾等。
2020年10月2日
3
历史沿革
《内经》---对本病的临床特点即有较具体的记载,认
为本病属于“虚劳”范围的慢性虚损性疾病。
《素问·玉机真脏论》说:“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 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胭……肩髓内消。”
《灵枢·玉版》篇云:“咳,脱形,身热,脉寸以疾”,
若肺虚不能制肝,肾虚不能养肝,肝火偏旺,上逆侮肺,可见性急善怒,胸肋掣痛等 症。
如肺虚心火乘之,肾虚水不济火,还可伴见虚烦不寐、盗汗等症。
脾为肺之母,肺虚子盗母气则脾亦虚,脾虚不能化水谷精微,上输以养肺, 则肺亦虚,终致肺脾同病,土不生金,伴见疲乏、食少、便溏等脾虚症状。
肺痨久延而病重者,因精血亏损可以发展到肺、脾、肾三脏交亏。
2020年10月2日
13
二、病证鉴别
1.肺痨与虚劳
合而言之: 肺痨后期表现同虚劳重症,也可按照 需者补之,损者益之的治疗原则。
病因 传染性 病位 病性
肺痨 感染“痨虫”
有 主要在肺
阴虚
虚劳 内伤虚损 无 五脏并重,以肾为主 阴阳2.肺痨与肺痿
两者病位均在肺, 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此外,少数患者可呈急性发病——出现剧烈咳嗽,喘促倚息,咳吐大 量鲜血,寒热如疟等严重症状,俗称“急痨”、“百日痨”,预后较 差。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ppt课件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ppt课件

支气管舒张剂
使用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支气 管舒张剂,缓解咳嗽、气喘等症状。
激素
在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抑制炎症 反应。
其他疗法
食疗
通过食用具有止咳、平喘、润肺 等功效的食物,如梨、百合、蜂
蜜等,辅助治疗咳嗽上气。
氧疗
对于严重缺氧的患者,可采用氧 疗方法,通过吸氧改善缺氧状况。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肺痿主要表现为咳吐浊唾涎沫,或咳血痰,气急喘促等症状;肺痈主要表现为 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等症状;咳嗽上气病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 呼吸困难等症状。
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舌象、脉象等,结合相关检查,如胸部X线、血常规等, 可对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进行诊断。
02
呼吸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腹式呼吸 等呼吸锻炼,增强呼吸肌力量,
改善呼吸功能。
05
预防与保健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接种疫苗
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及时 接种相关疫苗,提高免疫力。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 新鲜,降低病毒和细菌在空气
中的浓度。
避免接触感染源
避免接触患有传染病的人或动 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对于肺痿的治疗也有一定 的疗效。根据不同的证型,可以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针灸 治疗。如肺热津伤型可以选择鱼际、尺泽等穴位,而肺脾 气虚型则可以选择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
针灸治疗的优势在于操作简便、副作用小。通过刺激穴位 ,调节经络和脏腑功能,改善肺痿的症状。同时,针灸治 疗还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内科学_各论_疾病:肺痿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疾病:肺痿_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痿>>>
病因:
肺痿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肺痿
1.久病损肺: 咳嗽、肺痨、肺痈、 消渴、热病→日久不愈→耗伤阴津→虚热 内生→消灼肺津,变生涎沫→肺燥阴竭, 肺失润养→日渐枯萎; 大病久病、内伤久 咳、冷哮不愈、肺虚久喘、虚热肺痿日久 →肺气日耗,渐伤, 阳气→肺虚有寒, 气不化津→津化为涎沫→肺失濡
肺痿——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属 于虚证
联系——肺痈失治久延,可转化为肺 痿
2.肺痨——为痨虫蚀肺所致,以咳嗽、 咯血、潮热、盗汗为主症,具传染性。肺 痨后期也可转化为肺痿。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痿>>>
并发症: 肺痿并发症_肺痿有哪些并发症 眩晕、遗尿,气急喘促,形体消瘦,或见 潮热,皮毛干枯。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痿>>>
治疗:
乏力,食少—脾气亏虚,运化无力,精微 不足,形体失养,形寒肢冷,面白虚浮— 肺脾虚寒,小便数,或遗尿—肺虚不能通 调水道, 舌质淡,脉虚弱—肺气虚寒。
治法——温肺益气 代表方——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 加减。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痿>>>
预防:
肺痿预防_肺痿怎么调理
预防调护 1、预防: 积极治疗咳喘等肺部疾患, 防止其向肺痿转变, 加强体育锻炼;慎起 居,生活规律,视气候随时增减衣服,时 邪流行时,尽量减少外出,避免接触病人。 2、 调护: 注意耐寒锻炼,适应气 候变化,增强肺卫功能, 戒烟,减少对 呼吸道刺激,
内科学各论疾病部分 肺痿
内容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痿>>>
身体部位: 胸部。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痿>>>
科室: 中医科。

中医内科学课件肺痿讲课文档

中医内科学课件肺痿讲课文档
”指出肺痈溃后,热毒不净,伤阴耗气,可以转为肺痿;《外 台秘要●咳嗽门》引许仁则论云:“肺气嗽经久将成肺痿, 其状不限四时冷热,昼夜嗽常不断,唾白如雪,细沫稠粘 ,喘息上气,乍寒乍热,发作有时,唇口喉舌干焦,亦有 时唾血者,渐觉瘦悴,小便赤,颜色青白,毛茸,此亦成 蒸。”说明肺痨久嗽,劳热熏肺,肺阴大伤,进一步发展则成肺
2021/100//2266
中医内科学
第十五页,共24页。
(2)加减:
肺胃火盛,虚烦呛咳,加芦根、竹叶以清热;咳唾浊 痰,口干欲饮,加天花粉,知母、川贝母等以清热化 痰;津伤较著者,加北沙参、天门冬、玉竹等以益阴 生津;潮热较著者,加胡黄连、银柴胡、地骨皮、白 薇等以退虚热。
此外,如属肺痨后期,肺叶虚燥成痿者,亦可考虑选用 王海藏紫菀散方。本方用紫菀为主药,辛散苦泄,化痰 之力较强,辅以贝母、桔梗润肺化痰,茯苓健脾利湿, 助紫菀以化浊痰。人参、甘草补养肺气,知母坚阴清热 ,阿胶润养肺阴,五味子敛肺气而止咳逆,合而为止咳
2021/100//2266
中医内科学
第九页,共24页。
鉴别诊断
一、肺痿与肺痈的鉴别 两者同属肺脏疾患,多为肺中有热,胆肺痈属实,肺痿属虚,肺痈失治,久延,可以转为肺痿。 (一)病因 肺痈为风热壅结于肺,热壅血瘀,化脓溃破;肺痿为虚热内灼,或肺气虚寒,肺叶枯槁。尤在泾在《
金匮要略收典》中注本节云:“萎者,萎也,如草木之萎而不荣,为灼而肺焦也;痈者,壅也,如土之
而成涎沫;或因脾阴胃液耗伤,不能上输于肺,肺失濡养,遂致肺叶枯萎。火逆上气则喘 咳气促,虚火灼津炼液而成浊唾涎沫。
❖ 2、虚寒 其病理成因:一为气虚不能温化、固摄津液,由气虚导致津亏;一为阴伤及
阳,气不化津,以致肺失濡养,渐致肺叶枯萎不用。肺气虚冷,不能温化布散脾胃上 输之津液则反而聚为涎沫;肺气失于治节,“上虚不能制下”,膀胱失于约束,则小便

中医内科学——肺痿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肺痿PPT课件
14
• 三、相关检查 • (一)X线检查 可观察病变程度和范围,
且常可查出病变的某些原因。 • (二)肺功能检查 反映肺脏功能的状况,
动态观察肺功能对诊断、疗效评价、病情 进展和判断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 (三)其它如肺核素扫描、支气管肺泡灌 洗、CT、核磁共振等检查有助于原发病 的鉴别。
15
【辨证论治】
证型
虚 热证
虚寒证
病 机 肺燥津伤
肺气虚冷
咯痰 咯吐浊唾涎沫,质较粘稠或带血。 咯吐涎沫,质清稀、量多。
症 咳嗽 咳声不扬或音嘎
不咳或少咳
呼吸 气急喘促 其它 潮热,消瘦,皮毛干枯。 状
渴 舌脉 治法 主方
口渴咽燥 舌红而干,脉虚数。 滋阴清热,润肺生津。 麦门冬汤、清燥救肺汤加减。
气短,动则不足以息。 形寒、神疲、头眩、小便数 或遗尿。
• 一.辨证要点 • 主要辨虚热虚寒。 • 虚热—易火逆上气,常伴咳逆喘息; • 虚寒—常见上不制下,小便频数或遗尿。
16
• 二.治疗原则 • 总以补肺生津为原则。 • 虚热证—生津清热以润其枯; • 虚寒证—温肺益气而摄涎沫。 • 治应时刻注意保护津液,重视调理脾、
肾。
17
• 三、证治分类 • (一)虚热证 • 1、症状: • 主症:咳吐浊唾涎沫,其质较粘稠,或咳
21
• (二)虚寒证 • 1、症状: • 主症:咯吐涎沫,其质清稀量多,不渴,
短气不足以息。 • 兼症:头眩,神疲乏力,食少,形寒,小
便数,或遗尿。 • 舌脉:舌质淡,脉虚弱。
22
• 2、证机概要:肺气虚寒,气不化津,津 反为涎。
• 3、治法:温肺益气。 • 4、主方: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加减。
• 提示肺痈、肺痨、久嗽、喘哮等伤肺,均有转化成为肺痿的 可能。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课件PPT91页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课件PPT91页
第7页,共91页。
讲解
1.肺痿(虚热性)的成因:
汗出
全身阴虚,虚火上炎
呕吐

消渴,小便利 数


肺脏气阴受损

便难,被快药下利
肺气痿弱不振
肺痿
热在上焦
肺气上逆
久咳
第8页,共91页。
(2)脉证
寸口脉数——肺热 咳——热邪熏灼,肺气上逆 浊唾涎沫——邪热灼津,化为痰涎
第9页,共91页。
讲 解 2. 肺痿、肺痈的脉症
❖ 【附方】【原文】 《外台》炙甘草汤: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 液者。方见虚劳中。
❖ 【重点难点提示】
虚热肺痿的证治。 ❖ 【知识点精析】
肺气萎弱不用,津液不布,故涎唾多;津聚扰胃, 故心中温温液液。治用炙甘草汤。本方即桂枝汤去 芍药加人参、地黄、阿胶、麻仁、麦冬而成,以生 津润燥为主,可治虚热津伤肺痿。大量滋润养阴药 中稍佐以辛温之品,取其阳生阴长之意。
津不上承
(咽中有痰,干、痰稠难咯) 治法:清养肺胃,止逆下气
第14页,共91页。
方解
麦冬——润养肺胃,泻火生津,祛痰
参、草、米、枣——益气生津
半夏——豁痰降逆
第15页,共91页。
[ 临床应用 ]
治疗痨嗽、胃虚呕吐、病后虚喘、梅核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溃疡、肺不张、萎缩性胃炎及各种干咳等 属虚火上炎的病症。
第16页,共91页。
第36页,共91页。
❖ 【知识点精析】
1.肺痈的起因是外感风热之邪。其病变过程,大致可分 为三个阶段:即表证期、酿脓期和溃脓期。 ①初起,风热袭表,卫表不固,腠理疏松,见自汗出、发热 恶寒、寸口脉浮而数等风邪侵袭卫表症状。此时是”风中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治疗原则 • 总以补肺生津为原则。 • 虚热证—生津清热以润其枯; • 虚寒证—温肺益气而摄涎沫。
• 治应时刻注意保护津液,重视调理脾、 肾。
• 三、证治分类 • (一)虚热证 • 1、症状:
• 主症:咳吐浊唾涎沫,其质较粘稠,或咳 痰带血,咳声不扬,甚则音嘎,
• 兼证:气急喘促,口渴咽燥,午后潮热, 形体消瘦,皮毛干枯。
• (二)肺功能检查 反映肺脏功能的状况, 动态观察肺功能对诊断、疗效评价、病情 进展和判断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 (三)其它如肺核素扫描、支气管肺泡灌 洗、CT、核磁共振等检查有助于原发病 的鉴别。
【辨证论治】
• 一.辨证要点 • 主要辨虚热虚寒。 • 虚热—易火逆上气,常伴咳逆喘息; • 虚寒—常见上不制下,小便频数或遗尿。
【病因病机】
• 一、病因 • (一)久病损肺 1、肺虚热
痰热久嗽 肺痨病久 肺痈余毒未清 热壅上焦,消灼肺津 消渴津液耗伤 热病之后
• 2、肺虚寒
大病久病 内伤久咳 冷哮不愈 肺虚有寒,气不化津 肺虚久喘
• 二、病机
• (一)发病机理总属肺脏虚损,津气严重耗伤,以致肺叶枯 萎。
• 以上诸因,致肺脏虚损,津气耗伤,津伤则燥,燥盛则干, 肺叶弱而不用则萎。清·喻嘉言《医门法律·肺痿肺痈门》 “总由胃中津液不输于肺,肺失所养,转枯转燥……”, “于是肺火日炽,肺热日深,肺中小管日窒。”
甘缓补中;
• 桑叶、石膏—清泄肺经燥热; • 阿胶、麦冬、胡麻仁—滋肺养阴; • 杏仁、枇杷叶、半夏—化痰止咳,下气
降逆。
• 6、加减:
• 如火盛,出现虚烦、咳呛、呕逆者,则 去大枣,加竹茹、竹叶清热和胃降逆; 如咳吐浊痰口干欲饮,则可加天花粉、 知母、川贝母清热化痰;
• 津伤甚者加沙参、玉竹以养肺津;
• 舌脉:舌红而干,脉虚数。
• 2、证机概要:肺阴亏耗,虚火内炽,肺 失肃降。
• 3、治法:滋阴清热,润肺生津。
• 4、主方: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 前方润肺生津,降逆下气,用于咳嗽气逆, 咽喉干燥不利,咯痰粘浊不爽。后方养阴 润燥,清金降火,用于阴虚燥火内盛,干 咳痰少,咽痒气逆。
• 5、常用药: • 太子参、甘草、大枣、粳米—益气生津,
肺系病证 第八节 肺痿
【概说】
• 一、概念
• 肺痿:是指肺叶痿弱不用,临床以咳吐浊唾 涎沫为主症,为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患。 《金匮要略心典·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 说:“痿者萎也,如草木之萎而不荣。” 用形象比喻的方法以释其义。
• 二、沿革
• (一)《金匮要略》列有专篇,对肺痿的主症特征、病因、 病机、辨证均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 (二)唐·孙思邈《千金要方· 肺痿门》将肺痿分为热在上 焦及肺中虚冷二类。
• 认为“肺痿虽有寒热之分,从无实热之例”,并提出治疗虚 寒肺痿可用生姜甘草汤(即生姜、甘草、人参大枣)、甘草 汤(即甘草一味);虚热肺痿可用炙甘草汤、麦门冬汤等。
• (三)历代医家均认识到肺痿是多种肺系疾病的慢性转归, 常与相关疾病合并叙述。
• 提示肺痈、肺痨、久嗽、喘哮等伤肺,均有转化成为肺痿的 可能。
• (四)清·张璐提出治疗要点。 • 在《张氏医通·肺痿》将肺痿的治疗概括为:“缓而图之,
生胃津,润肺燥,下逆气,开积痰,止浊唾,补真气”等七 个方面,旨在:“以通肺之小管”,“以复肺之清肃。”
• 三、讨论范围
• 凡某些慢性肺实质性病变如肺纤维化、肺 硬变、肺不张等,临床表现肺痿特征者, 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 (三)有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史,久病体虚。
• 二、病证鉴别
• 1、肺痿与肺痈的鉴别
• 肺痿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证,而肺痈以 咳则胸痛,吐痰腥臭,甚则咳吐脓血为 主证。虽然多为肺中有热,但肺痈属实, 肺痿属虚,肺痈失治久延,可以转为肺 痿。
肺痿、肺痈类证鉴别表
病名 病因 肺痈 风热舍肺
蕴结不解
病机
热壅血瘀, 成痈化脓。
虚热肺痿
内伤久咳 伤阳气 喘哮频发 久延阴伤及阳
肺津肺气亏损 肺叶干枯萎弱
肺中冷 虚寒
【诊查要点】
• 一、诊断依据 • (一)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唾呈细
沫稠粘,或白如雪,或带白丝,咳嗽, 或竟不咳,气息短,或动则气喘。
• (二)常伴有面色 白或青苍,形体瘦削, 神疲,头晕,或时有寒热等全身症状。
• 5、常用药:
• 甘草、干姜—温肺脾;
• 人参、大枣、白术、茯苓—甘温补脾,益 气生津。
• 6、加减:
• 肺虚失约,唾沫多而尿频者加煨益智;
• 肾虚不能纳气,喘息、短气者可配钟乳石、 五味子,另吞蛤蚧粉。肺痿Leabharlann 证论治简表证型虚 热证
虚寒证
病 机 肺燥津伤
肺气虚冷
咯痰 咯吐浊唾涎沫,质较粘稠或带血。 咯吐涎沫,质清稀、量多。
• 潮热加银柴胡、地骨皮以清虚热退蒸。
• (二)虚寒证 • 1、症状:
• 主症:咯吐涎沫,其质清稀量多,不渴, 短气不足以息。
• 兼症:头眩,神疲乏力,食少,形寒,小 便数,或遗尿。
• 舌脉:舌质淡,脉虚弱。
• 2、证机概要:肺气虚寒,气不化津,津 反为涎。
• 3、治法:温肺益气。
• 4、主方: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加减。 前方甘辛合用,甘以滋液,辛以散寒。后 方则以补脾助肺,益气生津为主。
• (二)病理性质有虚热、虚寒之分。
• 热在上焦,津枯则肺燥,清肃之令不行 • 脾阴胃液耗伤,不能上输于肺,肺失濡养
肺虚津伤——虚热肺痿
• 肺气虚冷,不能温化,固摄津液 • 阴伤及阳,气不化津,
肺失濡养——虚寒肺痿
肺痿病因病机示意图
肺燥伤津
肺痨久咳 热病伤津 他病误治
热在上焦 虚热
重亡津液
久病之后 肺气虚冷
症 咳嗽 咳声不扬或音嘎
不咳或少咳
呼吸 气急喘促 其它 潮热,消瘦,皮毛干枯。 状
渴 舌脉 治法 主方
口渴咽燥 舌红而干,脉虚数。 滋阴清热,润肺生津。 麦门冬汤、清燥救肺汤加减。
性质 实
症状
咳剧、胸痛、吐脓 血痰、有腥臭味。
肺痿 热在上焦 肺叶枯痿不 虚 肺中虚冷 用
咳轻,胸不痛,吐 浊唾涎沫,而无腥 臭味。
• 2、肺痿与肺痨的鉴别
• 肺痨主证为咳嗽、咳血,潮热、盗汗等 与肺痿有别。肺痨后期可以转为肺痿重 证。
• 三、相关检查
• (一)X线检查 可观察病变程度和范围, 且常可查出病变的某些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