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及护理
医院管理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常规

医院管理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常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的髓核凸出,压迫神经根引起腰痛、腿痛等症状。
可保守治疗或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同骨科术前护理。
2、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早期采用保守治疗。
可以卧硬板床,局部热敷、理疗,急性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严格卧床3周,禁止坐起和下床活动。
3、可采用骨盆牵引治疗,重量为7~10kg,利于髓核的回纳。
牵引3周,每次1~2次,每次1~2小时。
4、保守治疗无效,伴有神经根功能障碍者需手术治疗。
(二)术后护理1、同骨科手术后护理。
2、术后平卧6小时,压迫伤口止血扭转。
轴线翻身每2小时1 次,防止脊柱扭转。
3、观察伤口引流同脊柱侧凸术后护理。
4、观察双下肢的感觉、活动,与术前作对比。
5、术后2~3天卧床期间进行直腿抬高锻炼,预防神经根粘连。
6、指导患者作腰背肌的锻炼(1)胸:患者仰卧,以双肘支起胸部,使背部悬空。
(2)五点支撑法(1周后开始):患者仰卧,下肢屈膝屈髓,双足放置在床上,双肘支撑体侧,用头、双肘、双足撑起全身,使背部尽量腾空离床。
(3)三点支撑法(2〜3周开始):让患者双臂置于胸前,用头及足部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后伸。
(4)背伸法(“小燕飞”5〜6周开始):患者俯卧,抬起头,胸部离开床面,双上肢向背后伸,双膝伸直,从床上抬起双腿。
即身体的两头翘起,双肩后伸,腹部为支点,形如小燕子。
(5)锻练的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在不疲劳、无痛苦的情况下进行。
(三)健康指导1、同骨科健康指导。
2、卧硬板床休息,减少腰部疲劳。
3、行走时要佩戴支具,以防发生意外(如腰扭伤)。
4、继续腰背肌锻炼。
5、佩戴支具3个月。
6、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
7、半年内不可提重物。
不可急弯腰。
三、主要护理问题(一)疼痛与疾病有关。
(二)躯体移动障碍与疼痛和疾病有关。
(三)如厕自理缺陷与疼痛和活动受限有关。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及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及护理腰椎间盘突出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或压迫马尾神经、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其主要症状为腰痛及一侧或双下肢痛,合并下肢感觉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治疗的方法很多,如针灸、推拿、牵引、药物、小针刀等等。
近年来,我科基本上运用小针刀手术配合连续提腿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显著。
现将治疗及护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2006年8月~2008年6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118例,男73例,女45例;年龄24~60岁。
患者均有较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经CT或MRI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其中L3~L414例,L4~L550例,L5~S131例,L4~L5、L5~S123例。
患病时间7个月~2年45例,3~6年17例,7~10年56例。
伴有骨质增生38例,坐骨结节囊、纤维硬化22例,腰肌劳损40例,脊柱变形35例,中央型突出29例,单侧突出10例。
1.2 治疗方法1.2.1小针刀治疗做好术前准备,常规消毒,在罹患椎间两侧和上下棘件间选三点进行,两侧切开松解横突间肌和横突间韧带,中间一针松解棘间韧带。
1.2.2手法治疗让患者俯卧于手法治疗牵引床上,做骨盆牵引,牵引力在40~120 kg之间,持续20 min后做连续提腿复位手法,使其复位。
手法治疗后按脊柱外伤病人搬运方法送病房,在搬送时保持患者身躯平直,仰卧于病床上,下肢可做屈伸活动,但躯干不得任意活动,更不得坐起。
在床上可翻身,但也必须保持身体平直,不能扭转腰部,大小便时要保持腰部前凸位,需卧床2~3周。
手法治疗后1周,嘱患者在床上做飞燕式练功法,50~100次/d。
2护理2.1基础护理为新病人准备硬板床,上垫棕垫,再铺薄褥,强调平整、柔软、干燥、舒适,防止褥疮发生。
准备病人的茶具、餐具,开水送至床头,尽量减少患者活动。
2.2饮食护理3 d内少食不消化、高糖、高脂食物和易引起腹胀食物,如牛奶、蛋糕类。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治疗方法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多发于中年人群,尤其以男性居多。
该病主要由于椎间盘退化,压力过大,移位压迫神经根而引起腰部疼痛、下肢无力、麻木等症状。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有多种,下面我将详细介绍。
一、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方法,它包括休息、体位调整、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一)休息:避免劳累、体力工作,并在腰部放置一个软垫,缓解腰部压力,减轻疼痛。
(二)体位调整:可以采用侧卧、半卧、膝胸位休息等体位,缓解腰背部压力,对病情缓解有一定帮助。
(三)物理治疗:可以采用理疗、按摩、针灸、拔罐等方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减轻症状。
(四)药物治疗:包括止痛药、消炎药、解痉药等,用于缓解疼痛、炎症、肌肉痉挛等症状。
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进展明显时,手术治疗就是必要的选择了。
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有椎间盘切除术、细胞成形术、脊柱融合术等。
手术治疗能够快速缓解疼痛,但手术后需要进行康复锻炼和注意避免反复发作。
三、注意事项(一)不要长时间站立或坐着,避免长时间的弯腰或绷背的动作,保持良好的姿势。
(二)避免过量运动,如跑步、过度跳跃、扭曲身体等,避免腰部受力过大。
(三)适当进行腰背部的加热、按摩、拉伸等运动,加强肌肉的适应能力。
(四)多吃富含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以维持骨骼健康。
(五)避免过度依赖药物,如镇痛药,长期使用可能会产生依赖性。
总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同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和锻炼,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并预防病情进展。
腰椎钙化是什么意思还能治疗好吗,治疗方法腰椎钙化是指椎体后缘及椎间盘处发生钙化,导致椎间隙狭窄、脊柱强硬、骨化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腰椎钙化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
本文将详细介绍腰椎钙化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腰椎间盘突出,该怎么康复和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该怎么康复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的退行性改变,特别是髓核。
在外力作用下,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到椎管后部或椎管,导致相邻的脊髓神经根受损或压迫。
随着社会的发展,腰椎疾病不再是中老年朋友的“专利”,计算机的普及以及对腰椎病的不重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步入了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行列。
据报道,有一半的白领工作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腰椎病。
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后,一定要积极的接受相关治疗,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恶化,缓解疼痛。
一、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有以下几点:1、体力劳动者,往往是肩扛重物,运动员也很常见,如举重、体操、摔跤等剧烈运动,容易损伤腰椎,加重腰椎损伤和发生变形,这些在运动员。
许多职业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中老年后,容易出现腰腿痛。
据统计,临床上有许多腰腿痛患者,他们可以回忆起腰椎外伤的原因。
2、日常因素:腹压升高,如剧烈咳嗽、便秘:排便用力等。
当腰部处于屈曲位时,如果突然旋转,容易诱发髓核突出。
突然负重,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增加腰椎负荷,容易引起髓核突出。
腰椎损伤、急性损伤可影响纤维环、软骨板等结构,并促进髓核变性突出。
3、外伤:由于腰椎生理性突出,椎间盘前后变薄,患者发生腰椎损伤、跌倒、扭伤等时,椎间盘髓核向后移动,导致椎间盘后突出。
4、不良生活习惯所致腰椎间盘突出症许多年轻人患病主要是因为不良的生活和工作习惯。
错误的坐姿、站立姿势和长期的弯腰或繁重的体力劳动是致病的原因。
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引起麻木、肿胀、四肢无力和疼痛。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能否进行锻炼取决于患者的病情。
一般来说,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期,我们必须在硬床上休息,并采取适当的治疗,绝对禁止运动。
5、退行性病变: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根本原因是脊柱退行性病变。
所谓的退行性疾病就是衰老。
脊柱退变包括脊柱退变和椎间盘退变。
脊柱的退变表现为骨刺的形成、关节突的肥大、椎板的增厚和黄韧带的肥厚,最终导致椎管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PPT课件

01
评估患者病情:了解患者的 症状、病史、生活习惯等
03
制定护理计划:包括药物治 疗、康复训练、饮食调理等
05
调整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病 情变化和护理效果,及时调 整护理方案
02
制定护理目标:缓解疼痛、 改善生活质量、预防复发等
04
实施护理措施:按照护理计 划进行护理操作,并定期评 估效果
护理效果评估
治疗方法:药物 2 治疗、物理治疗、 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消
3
炎镇痛药、肌
肉松弛剂等
物理治疗:牵
4
引、按摩、热
敷等
手术治疗:微
5
创手术、开放
手术等
预防措施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 加强腰部肌肉锻炼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3
腰椎间盘突出 的护理案例
典型案例分析
01
02
03
患者基本信息:性别、 年龄、职业、病史等
症状表现:疼痛程度、 持续时间、部位等
诊断方法:影像学检 查、体格检查等
04
05
06
护理措施: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
护理效果:症状缓解、 生活质量改善等
护理建议:日常注意事 项、定期复查等
护理方案制定
疼痛缓解 程度
活动能力 改善程度
生活质量 提高程度
康复时间 缩短程度
复发率降 低程度
4
腰椎间盘突出 的护理建议
专业护理建议
01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03 加强腰部肌肉锻炼
05
定期进行腰部检查,及时 发现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一、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导致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
中医护理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通过中药治疗、康复训练、中医按摩等综合手段,促进病变部位的恢复和康复。
二、中医病理学分析⒈阻络病理: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为椎间盘突出物刺激或压迫周围的血管和神经,致使气血流通受阻,营养供应不足,从而引起疼痛和运动障碍。
⒉痰湿病理:湿邪阻滞腰腿,易引发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使脊髓神经功能失调。
三、中医护理计划⒈中药治疗(1)舒筋活络方:选用温经活血、祛风理气的药物,如川芎、丹参、桃仁等,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疼痛症状。
(2)温肾壮腰方:选用滋养肾阳、温通腰周的药物,如菟丝子、杜仲、熟地黄等,以改善肾虚导致的腰痛症状。
⒉康复训练(1)腰腹肌锻炼:通过腰腹肌的有氧运动和力量锻炼,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腰椎稳定性。
(2)腰椎牵引:通过腰椎牵引放松椎间盘,减轻神经压迫,缓解疼痛症状。
(3)理疗治疗:采用中医按摩手法,如拔罐、刮痧、推拿等,通过刺激穴位、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⒊饮食调理(1)增加优质蛋白摄入:适量摄入鱼、瘦肉、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有助于修复椎间盘组织。
(2)补充维生素:增加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的摄入,有利于抑制椎间盘退行性变。
(3)禁忌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油腻食物和高盐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中医护理治疗方案表格、康复训练指导书、中医按摩手法操作视频等。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⒈中药:中医学中用于治疗疾病的草药、动物药、矿物药等。
⒉椎间盘:位于脊椎之间的软骨组织,主要作用为缓冲、支撑和保护脊椎。
⒊脊髓:脊柱内的神经组织,负责传递神经信号和控制运动、感觉等功能。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1.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肌力减退等。
中医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方案,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2. 中医诊断和治疗原则中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依据病史、脉诊、舌诊等。
治疗原则包括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祛风除湿等。
3. 中医护理方案3.1 调理全身气血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因此,调理全身气血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可以通过针灸、中药调理等方法来促进气血的运行,缓解疼痛和炎症。
3.2 调整腰椎间盘中医通过推拿、拨打、拍打等手法来调整腰椎间盘,减轻压迫,缓解疼痛。
这些手法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3.3 疏通经络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与脏腑经络间的气血不通有关。
因此,通过艾灸、刮痧、贴敷等手法来疏通经络,改善气血循环,缓解疼痛。
3.4 调整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非常重要。
中医建议患者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仰头,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劳累过度。
3.5 饮食调理中医饮食调理可以帮助缓解炎症和疼痛。
建议患者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如红枣、生姜、黄豆等。
4. 注意事项在中医护理方案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对于急性期的患者,需要休息和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和姿势变换;•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中医治疗方案需要个体化;•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中医护理,避免因误操作而造成不良后果;•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就诊。
5. 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包括调理全身气血、调整腰椎间盘、疏通经络、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
在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非常重要,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并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
通过中医护理,患者可以有效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并促进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及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及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多发生于成年人。
由于椎间盘退行性变,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因而出现疼痛症状。
【主要表现】(1)症状体征,先出现腰痛,同时出现一侧下肢痛,特点为沿臀部、大腿、小腿的后外侧、足背外侧或足底放射性疼痛,偶可放射至足趾尖,常伴麻木、酸胀感。
腰腿痛反复、多次交替性发作。
检查腰椎生理前凸变小或消失,脊柱侧弯,患侧腰肌痉挛,腰椎活动受限,棘间或椎旁有深压痛,并向患肢后外侧放射。
可有患侧伸拇肌、胫前肌肌力下降,病久者下肢肌肉萎缩。
患肢后外侧皮肤浅感觉异常,早期为皮肤过敏,后期皮肤感觉迟钝。
患侧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
(2)辅助检查:X线摄片检查显示腰椎生理前凸变小或消失,相应椎间隙变窄。
CT扫描可清楚地显示突出髓核的部位、方向及与神经根的关系,一般以腰4-5椎间盘突出居多,腰5、骶1次之。
CT还可显示椎间小关节增生及神经根管的狭窄情况。
【治疗与护理】(1)非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而愈。
主要措施包括:①卧硬板床休息。
②推拿按摩或椎旁肌肉封闭有一定的疗效。
③年轻患者,轻、中度突出可采用机械牵引方法。
④配合消炎止痛药物或神经营养药物可有效地缓解疼痛。
⑤症状缓解后应积极锻炼腰背肌肉,可在腰围保护下进行。
(2)手术治疗: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无效而症状明显,或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者。
手术方式多种多样,可采用椎板开窗、半椎板或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
(3)护理措施:①适当休息,劳逸结合,避免腰腿部剧烈活动,避免挑重担,避免腰腿部受冷,尽量局部保暖,避免不良动作和工作习惯;疼痛发作期卧硬板床休息,避免提拾重物。
②理疗的护理,腰部可用热水袋热敷,或用红外线照射、肩部按摩,以减轻疼痛。
③局部牵引的护理,根据医生嘱咐进行机械牵引方法时,避免重力过大,以免造成意外损伤。
④需要进行手术者,按要求进行手术前后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方岚
【概念】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LIDH),又叫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或髓核脱出症。
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
【解剖生理】椎间盘位于上下两椎体之间,由内部的髓核和外层纤维环组成,起弹性垫的作用,可吸收震荡引起的脊髓压力。
由于下腰椎负重和活动范围大,故多发生在L 4-L5,L5-S1。
【分类】 1、腰椎间盘突出症以突出物的大小分为膨出、突出和脱出三种类型。
(1)膨出型:纤维环部分破裂,但表层完整,髓核因压力而向椎管局限性膨出。
(2)突出型:纤维环完全破坏,髓核突入椎管,仅有后纵韧带或一层纤维膜覆盖,表层高低不平。
(3)脱出型:破裂、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或碎块脱入椎管内或完全游离,引起神经根症状,且易压迫马尾神经。
2、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的位置分型可分为后外侧突型和中央型。
【病因】 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导致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主要原因是长期慢性积累性劳损。
常见于30岁以上,退变的腰椎间盘纤维变性,弹性减低、变薄、变脆、髓核脱水、张力降低,在此基础上,遇有一定的外力或椎间盘压力突然增高,即可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
2、损伤约有1/3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
常见的外伤形式有弯腰搬重物时腰部的超负重,在腰肌尚未充分活动情况下的搬动或举动重物,各种形式的腰扭伤,长时间弯腰后突然直腰,臀部着地摔倒等,这些外伤均可使椎间盘在瞬间髓核受压张力超过了纤维环的应力,造成纤维破裂,髓核从破裂部突出。
3、腰椎间盘内压力突然升高患者并无明显外伤史,只是在剧烈咳嗽、打喷嚏、大便秘结、用力屏气时引起的。
还有的患者是由于受寒冷或潮湿引起,这是因为寒冷或潮湿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腰肌反射性痉挛,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而致纤维环破裂。
【临床表现】腰腿痛脊柱姿势改变
腰椎活动受限下肢放射性疼痛
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
麻木及感觉异常间歇性跛行
肌肉瘫痪
【治疗】1、非手术治疗: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牵引疗法,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推拿治疗,针灸治疗,封闭疗法。
2、手术治疗:(1)、常规开放手术:
常规开放手术包括: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经腹椎间盘手术、椎体融合术等。
手术的目的是直接切除病变腰椎间盘髓核,解除神经根压迫而达到治疗目的。
由于腰椎的特殊生理位置的限制,因此手术破坏了正常的腰椎骨生理结,造成手术损伤大。
(2)、椎间盘镜微创手术:为了避免常规开放性手术的大损伤问题,
减少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在显微外科和关节内窥镜辅助腰椎间盘手术。
(3)、经皮穿刺的切吸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多数由于椎间盘内压力增高而导致突出。
经皮穿刺切吸可以显著降低椎间盘内压,减少突出的椎间盘内容,从而减轻或消除突出物对神经的压迫症状。
3、介入疗法(1)胶原酶化学溶解法胶原酶全称:胶原蛋白溶解酶,可以溶解髓核蛋白多糖,但人体对蛋白质和酶有过敏倾向,这种过敏有危及生命的危险,因此在我国的正规医院已经禁用了这种方法。
(2)超氧刀注射疗法超氧刀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第四代微创手术超氧刀是数字控制的机电一体化精密医疗设备.目前这种方法得到广泛好评。
【护理诊断及相关护理措施】
P1 疼痛与椎间盘突出、髓核受压水肿、神经根受压及肌痉挛有关
绝对卧硬板床休息;仰卧体位,轴线翻身,避免弯曲脊柱;骨盆牵引;药物镇痛,如阿司匹林,芬太尼,激素等;心理护理,音乐及聊天,分散注意力。
P2 便秘与马尾神经受压或长期卧床有关 (1) 排便训练 (2)
饮食和饮水:给予病人富含膳食纤维但易消化的软食,鼓励多饮水 (3)药物通便 (4) 创造适宜的排便环境。
P3 躯体活动障碍与椎间盘突出、牵引或手术有关(1)缓解肌痉挛(2)保持病人处于手术伤口和缝线张力最小的体位,一般多为平卧位及去枕平卧位,注意轴式翻身(3)功能锻炼四肢肌肉、关节的功能练习,直腿抬高练习,腰背肌的锻炼,行走训练。
P4 潜在并发症:脑脊液漏、尿潴留或感染(1)监测生命体征(2)选择合适的体位(3)加强切口和引流护理(4)泌尿道的护理(5)预防感染
【预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预防是关键。
鉴于此,在生活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⑴改善工作姿势,注意劳逸结合建议工作、学习60分钟后,应活动10分钟,缓解疲劳的肌肉。
⑵加强腰背肌肉锻炼强健的腰背肌肉对腰椎有维持和保护作用,游泳等活动都锻炼腰背肌肉的好方式。
⑶调整驾驶座椅应把座位适当地移向方向盘,使方向盘在不影响转向的情况下尽量靠近胸前,同时靠背后倾角度以100度为宜,不要使后倾角度太大,并调整座位与方向盘之间的高度
⑷学会合理用力在生活中,当需要弯腰搬重物、弯腰抱小孩或突然扭腰时,都有可能损伤腰部肌肉以及腰椎间盘。
因此,搬抬重物时,应蹲下来,将身体向前靠,使重力担在腿肌肉上。
尤其是那些较少进行体力劳动者或年纪较大的人更应该注意这一点。
此外,还要注意对腰部的保暖。
良好生活习惯。
⑸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饮食要规律,减少通宵熬夜,尤其是在电脑前通宵工作或玩游戏都是不好的。
饮食调配得当,多摄取高蛋白及高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水果及蔬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