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练习:必修一 第一单元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练习:必修一 第一单元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练习:必修一 第一单元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规范演练1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截至2020年1月1日,国内汽车市场已有包括阿尔法罗密欧、法拉利、斯巴鲁、沃尔沃、福特、保时捷、奥迪、奔驰、宝马等超过20个汽车品牌发起召回。召回总量多达654万辆!这些被召回的问题汽车()

①没能完成商品到货币的“惊险一跃”②被召回的根源在于使用价值不合格③召回进行维修时已不具有商品身份④召回后厂家重新拥有了汽车的价值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被召回的汽车存在缺陷,说明被召回的问题汽车根源在于使用价值不合格,所以维修时已不具有商品身份,故②③符合题意;被召回的问题汽车已经完成商品到货币的“惊险一跃”,只是由于质量问题进行维修,①错误;被召回的问题汽车是进行维修,为消费者提供合格的使用价值,④错误。

答案:C

2.2019年3月5日,福布斯2019年全球富豪榜正式公布,千亿美元级富豪杰夫·贝索斯蝉联榜首,其为亚马逊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身家净值比2018年提高190亿美元,增至1 310亿美元。人们习惯用货币衡量一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货币成为财富的象征,这是因为()

A.货币的价值能通过其他商品表现出来

B.货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C.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D.货币体积小、价值大、便于保存

解析: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即货币产生。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故货币成为财富的象征,C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

答案:C

3.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人民银行于2019年9月发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金银纪念币,该纪念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下列对该纪念币的认识正确的是() A.纪念币具有收藏价值,但不能流通

B.从本质上看,该纪念币是一般等价物

C.该纪念币只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D.纪念币的发行会导致通货膨胀的风险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金银纪念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可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B项入选;该纪念币是法定货币,具有货币的所有职能,A、C 两项不选;当货币的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时,才会导致

通货膨胀,D项错误。故此题选B。

答案:B

4.如果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5 000亿件,平均每件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那么,这一年里货币发行量应为________亿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 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________元,这会引起________。()

A.8 0000.5通货膨胀 B.4 0000.2购买力降低

C.16 0002纸币升值D.2 0003购买力提高

解析: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的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将上述数据带入公式,(5 000×8)÷5=8 000亿元,实际发行了16 000亿元,8 000÷16 000=0.5元,故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0.5元,这时流通中的货币量远远大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因此会引起通货膨胀。

答案:A

5.2018年国庆假期,小明的爸爸购买了一辆标价为10.8万元的轿车,经过讨价还价,最终支付9.8万元买下该车。该车挂牌时还缴纳了车辆购置税1.05万元。这里的货币职能依次是()

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C.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D.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解析:汽车标价10.8万元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购买时

支付的9.8万元属于流通手段的职能,缴纳车辆购置税1.05万元属于支付手段职能。这三个数据依次对应货币三个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6.2019年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在2019年全国货币金银工作会议上表示,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深入推进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发。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数字货币的主要目的是替代实物现金,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成本,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材料表明数字货币的发行()

①将进一步拓展货币的职能和使用范围②降低纸币发行成本,克服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③提升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供给和流通的控制力,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④有利于减少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数字货币的主要目的是替代实物现金,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成本,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这表明数字货币的发行有利于提升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供给和流通的控制力,减少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③④符合题意;数字货币的发行没有拓展货币的职能和使用范围,①错误;数字货币的发行有利于降低纸币发行成本,但不能克服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②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答案:D

7.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已经与英格兰银行(英国央行)续签了中英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规模为3 500亿元人民币/400亿英镑,今后两国在进行贸易结算时可以使用人民币或英镑。这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

①人民币对英镑的汇率上升,人民币升值②规避美元波动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③提高央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效率④促进中英经贸往来,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已经与英格兰银行(英国央行)续签了中英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今后两国在进行贸易结算时可以使用人民币或英镑。这有利于规避美元波动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促进中英经贸往来,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②④符合题意;用人民币计算不意味着人民币升值,也不是货币政策,①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C

8.长期以来,全球原油期货交易基本用美元结算。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进口原油需从美国指定的银行先把人民币换成美元,为此每进口一桶原油我国需要多支付1~1.5美元。近一年多来,我国推出以人民币结算的上海原油期货交易。这一举措有利于()

①降低石油进口成本,增强企业盈利能力②规避美元汇率风险,主导石油交易秩序③拓宽石油进口来源,维护我国能源安全④提高交易结算效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用美元结算,每进口一桶原油需要多支付1~1.5美元,可见推出以人民币结算的上海原油期货交易,有利于降低石油进口成本,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提高交易结算效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①④符合题意;②中“主导石油交易秩序”的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用人民币结算,这与拓宽石油进口来源,维护我国能源安全无关,故③排除。故选D。

答案:D

9.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2019年9月29日报价7.1 218,而2019年6月28日报价为6.8 732。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对人民币汇率这一变动趋势的推导过程正确的是() A.人民币贬值——我国的外汇储备国际购买力提升——我国对美国市场投资增加

B.人民币贬值——美国居民来华消费的费用降低——可以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

C.人民币贬值——我国出口美国的商品价格上涨——我国外向型企业出口压力加大

D.人民币升值——以美元计价的债务缩水——对我国企业偿还外债有利

解析:2019年9月9日人民币外汇报价较2019年6月28日下调2 486点可知,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美国居民来华消费的费用降低,可以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B项正确;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我国

的外汇储备国际购买力提升,我国对美国市场投资减少,A项错误;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我国出口美国的商品价格降低,我国外向型企业出口压力减轻,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人民币贬值而非升值,D 项错误。

答案:B

10.“八年前出去吃饭、购物基本都是付现金;五年前出去吃饭、购物基本都是刷卡;而现在出去吃饭、购物付款都是扫一扫。”对这种现象从经济生活角度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纸币不断贬值,促使人们尽量减少使用现金

②结算方式的变化,使人们消费更加方便快捷

③支付方式的改变,促使人们的消费更加求实理性

④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深刻影响着居民经济生活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题干反映的是支付方式的改变,①纸币不断贬值与“促使人们尽量减少使用现金”没有因果关系;支付方式的改变与人们的消费更加求实理性之间没有必然联系,③错误;支付方式的变化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结果,同时也使人们消费更加方便快捷,②④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为保障2019年中秋节食品市场安全,全国各地工商机关从9月份开始就开展了月饼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作为食品流通环节的把关人,工商部门在严把月饼市场准入关的同时,还加强对月饼质量的监管,加大抽检力度,增加抽检频次,依法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月饼。

运用有关商品的知识,说明工商部门加强对月饼质量的监管、依法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月饼的原因。

答案:①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人们购买商品,首先是因为他们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具有使用价值。

②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月饼不具有相应的使用价值,不仅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而且对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因此不能作为商品用于交换,工商部门严把月饼市场准入关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月饼质量的监管,依法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月饼。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2019年8月26日1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7.0959元,而2018年同期1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6.8030元;2019年9月8日,1欧元兑换人民币7.4988元,而2018年9月21日,1欧元兑换人民币8.0653元。

材料二最近,外国央行开始“扎堆”设立人民币清算银行,力争成为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人们注意到,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正逐步加快,随着中国经济与金融实力不断增强,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

趋势不可阻挡。专家指出,人民币的币值较世界其他主要货币而言一直比较稳定,这些都为有强烈“保值增值”需求的各国央行提供了储备人民币的强大动力。

(1)根据材料一分析,外汇汇率是升高了,还是跌落了?此时,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中国企业选择哪个国家出口有利?请简述理由。

(2)结合材料,说明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现实意义。

答案:(1)①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升高了,欧元对人民币汇率跌落了。

②中国企业出口美国有利,因为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产品在美国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增加产品的出口量。

(2)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一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1)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不同的商品所以能进行交换,就是因为它有价值,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2)使用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 (3)两者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否则就不是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为实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必须支付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的是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所遇到的困难。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①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②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③一般等价物的产生阶段;④货币的产生阶段:在众多的商品中,金和银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等天然属性,因而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于是贵金属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这便标志着货币正式产生。 (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仍然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大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W--G――W’ 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金属货币与纸币: (1)纸币的含义: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纸币的本质:纸币只是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国家强制方能使用。 (3)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4)纸币的发行: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与发行数量,但不能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多,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少,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W价格水平×待售W数量/G流通速度)

第1课 神奇的货币知识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2.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3.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4.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只有使用价值(商品质量)好,才能顺利卖出商品,实现其价值。 5.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主要经历了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金银成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等几个阶段。 6.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7.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8.货币产生时就具有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9.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10.流通手段:货币出现以后,货币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应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手段的区别。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11.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社会财富被保存起来,这时货币执行着贮藏手段的职能。 12.支付手段: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是随着商品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赊购中,货币被用来偿还债务。后来,它又被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13世界货币:当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时,它就具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世界货币是外币,但外币不一定都是世界货币。) 14.纸币的产生:金属铸币在长期流通过程中会逐渐磨损,成为不足值的货币,一般情况下并不影响它同足值的铸币一样使用。后来,又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 15.纸币的优点: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所以,纸币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 16.纸币的含义:纸币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完整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一单元课文原文和翻译

必修1 第一单元 Reading 阅读 ANNE’S BEST FRIEND Do you want a friend whom you could tell everything to, like your deepest feelings and thoughts? Or are you afraid that your friend would laugh at you, or would not understand what you are going through? Anne Frank wanted the first kind, so she made her diary her best friend. Anne lived in Amsterdam in the Netherlands during World War II. Her family was Jewish so the had to hide or they would be caught by the German Nazis. She and her family hide away for two years before they were discovered. During that time the only true friend was her diary. She said, “I don’t want to set down a series of facts in a diary as most people do, but I want this diary itself to be my friend, and I shall call my friend Kitty.” Now r ead how she felt after being in the hiding place since July 1942. Thursday 15, June, 1944 Dear kitty, I wonder if it’s because I haven’t been able to be outdoors for so long that I’ve grown so crazy about everything to do with nature. I can well remember that there was a time when a deep blue sky, the song of the birds, moonlight and flowers could never have kept me spellbound. That’s changed since I was here.…For example, when it was so warm, I stayed awake on purpose until half past eleven one evening in order to have a good look at the moon for once by myself. But as the moon gave far too much light, I didn’t dare open a window. Another time some months ago, I happened to be upstairs one evening when the window was open. I didn’t go downstairs until the window had to be shut. The dark, rainy evening, the wind, the thundering clouds held me entirely in their power; it was the first time in a year and a half that I’d seen the night face to face… …Sadly…I am only able to look at nature through dirty curtains hanging before very dusty windows. It’s no pleasure looking through these any longer because nature is one thing that really must be experienced. Yours, Anne Using Language 语言运用 Reading and listening 读与听 1 Read the letter that Lisa wrote to Miss Wang of Radio for Teenagers and predict what Miss Wang will say. After listening, check and discuss her advice. Dear Miss Wang, I am having some trouble with my classmates at the moment. I’m getting along well with a boy in my class. We often do homework together and we enjoy helping each other. We have become really good friends. But other students have started gossiping. They say that this boy and I have fallen in love. This has made me angry. I don’t want to end the friendship, but I hate other s gossiping. What should I do? Yours, Lisa Reading and writing 读与写 Miss Wang has received a letter from Xiaodong. He is also asking for some advice. Read the letter on the right carefully and help Miss Wang answer it. Dear Miss Wang,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考纲考情·宏观把握] 考点一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重要程度:★☆☆☆☆] 1.商品 (1)是什么

①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2)怎样判断 ①定义法: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二者缺一不可。②属性法: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③领域法:虽为劳动产品,关键还要看是否已离开流通领域,离开流通领域就不再是商品。 2.货币的本质 (1)是什么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本质:一般等价物。 (2)如何产生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和贵金属金银等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交换。 3.货币的职能 (1)是什么 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 (2)怎样判断 从关键词来看,价值尺度多用“标价”“价格”等词汇,流通手段多用“购买”“买卖”“现场交易”等词汇,贮藏手段多用“保存”“退出流通领域”等词汇,支付手段多用“赊销赊购”“还债”“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词汇,世界货币多用“购买外国货”“国际收支”等词汇。 使用价值价值 区别 含义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形态具体抽象 体现主要体现在商品质量上主要体现在商品价格上 意义不同商品需要交换商品能够按一定比例进行交换 使用价值价值 区别 性质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主体卖者让渡买者让渡

(1)从货币的产生过程看,货币本身就是商品,最后才从商品中分离出来。 (2)从货币的定义看,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从货币的作用来看,货币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能够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综上所述,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

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知识点归纳小结

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知识点归纳 一、商品 1、如何判断一件物品是商品?(从两方面回答)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个基本条件/特征必须同时具备:用于交换、劳动产品)——重点背诵 (2)商品的2个基本属性(必须同时具备):使用价值、价值——重点背诵 注意:物品、劳动产品和商品的范围大小比较:物品>劳动产品>商品 二、货币 1、货币的产生过程——了解即可 简单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的出现——→贵金属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标志)【商品—商品】【商品—商品—商品】【商品—一般等价物(不固定)—商品】【商品—货币金银(固定)—商品】 2、为什么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呢?——理解掌握 (1)这句话的说法是正确的,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 (2)“金银天然不是货币”,是因为从货币的产生过程看来,金银不是从一开始就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3)“货币天然是金银”,是因为金银具备作为货币的优点: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 3、一般等价物的含义/两个特殊功能——背诵 (1)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2)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4、货币的含义和本质——重点背诵 (1)含义(是什么):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本质:一般等价物。 注意:商品、一般等价物、货币的范围大小比较:商品>一般等价物>货币,三者有价值(着重掌握) 5、货币的职能 (1)货币的职能的含义: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知道即可 (2)货币职能和货币本质的关系:货币本质决定货币职能,货币职能体现货币本质。——懂得区分

人教版高一政治新编必修一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教学设计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商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 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从具体材料入手,引导学 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出货币产生的必然性、货币的本质,实现对货币的科学 认识,使学生逐步学会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 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 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二、教学重点 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三、教学难点 物物交换的困难、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举例法、讨论法、实践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生活中无论是柴米油盐还是衣食住行都需要用到钱,日常生活中所讲的钱在经济学中我们称之为货币,商品和货币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早有体会,要想得到商品就必须付出货币,二者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那么历史上货币和商品是同时出现的吗?货币的本质又是什么呢?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二)新课教学 一、货币的本质(板书) 1、商品及其基本属性(板书) 思考:开学前你们都买什么商品了?这些商品有什么共同点? 引导:商品都需要用钱去购买(用于交换) 商品是人们生产出来过余的劳动产品,不是凭空产生的,不是神创造的。(必须经过劳动)

判断:母亲亲手为自己织的毛衣是不是商品?空气是不是商品?同学手中的笔是不是商品? 废品收购站里的废品是不是商品? 总结:商品的概念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板书) 思考:大家为什么要买商品? 引导:买衣服可以用来保暖,大家手中的笔可以用来写字学习。 总结: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做使用价值。 思考:在最初的商品交换中,不是像现在以货币为媒介,而是商品与商品的交换,简单的物物交换,为什么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成功?例如:一只羊=三把斧头,为什么一把斧头换不到一只羊 呢? 总结: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这两个属性是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了商品需要进行交换,商品的价值决定了商品能够交换成功。任何商品 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货币的产生(板书) 商品交换最初是以物物交换的形式,今天是以货币为媒介,货币是怎么产生的呢? (1)物物交换的困难(板书) 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的交易活动主要是一种物物交换,也就是用自己的劳动产品和别人的劳动产品相交换。假设我们现在就处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在进行物物交换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活动探究一:准备五张纸分别写上马匹、食盐、棉布、粮食、茶叶代表五种不同的商品。 找到参与活动的五位同学,将五张代表商品的纸分别发到他们手里。 要求拿到马匹的同学换到食盐,拿到食盐的同学换到棉布,拿到棉布的同学换到粮食,拿到粮食的同学换到茶叶,拿到茶叶的同学换到马匹。 (2)一般等价物的产生(板书) 为了克服物物交换的困难,人们找到了一个解决的方法,就是先把自己的东西换成市场上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比如动物皮毛、布匹、象牙等等),然后再用这种商品去换回自己所需的东西,人们把这种商品称为“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在各种商品交换中了各种各样的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就中国而言,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就有贝壳、龟壳、皮革、布帛、牲畜等等。在唐代,粮食、布帛均为法定货币。如白居易的《卖炭翁》,卖炭翁的一车炭,被宫中派出的宦官夺走,换来的就只有半匹红纱和一丈绫。美洲人把可可和烟草等作为一般等价物,而非洲人和印度人则把象牙作为一般等价物。

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课知识点

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课知识点 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课知识点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1)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不同的商品所以能进行交换,就是因为它有价值,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2)使用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 (3)两者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否则就不是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为实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必须支付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的是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所遇到的困难。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①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②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③一般等价物的产生阶段;④货币的产生阶段:在众多的商品中,金和银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等天然属性,因而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于是贵金属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这便标志着货币正式产生。 (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仍然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大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W--G――W’ 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金属货币与纸币: (1)纸币的含义: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纸币的本质:纸币只是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国家强制方能使用。 (3)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4)纸币的发行: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与发行数量,但不能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多,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少,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W价格水平×待售W数量/G流通速度)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知识点(整理)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必须具备的条件: A、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一定不是商品。 B、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 C、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D、商品一定离不开流通领域,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不再是商品。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A、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前者是自然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 B、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C、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1、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两者关系:对立统一 统一:同时存在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因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没有用的物品人们是不会要的),作为商品,必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这是两者统一的表现。 B、对立表现在: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他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也必须支付出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实现。 2、货币 ①货币产生: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注:偶然的物物交换不是等价交换。) 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③货币的职能: A、基本职能:(1)流通手段,只需现实货币。(2)价值尺度,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人教版必修一)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人教版必修一) 一、教材分析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和纸币等知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能力目标 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难点:纸币。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有一定的生活感知,教学中有些问题可以略而不讲,重点放在难点知识的突破上,可运用先学后教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初步把握本节主要知识。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讨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金钱,提出问题:金钱就是经济学中的货币,本节课将从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等方面去了解货币,从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本质

高中政治步步高第一轮必修1复习第一单元 第一课

[考点展示] 1.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货币与财富;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 1.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活动中货币执行其基本职能的是() ①书店中现代汉语词典标价26元②某学生购买一件衣服当场支付200元③某职工上缴个人所得税600元④某国向另一国提供500万美元的国际援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①②符合要求.③是支付手段;④是世界

货币. 2.下列对于欧元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欧元的本质是货币②欧元的发行量以欧盟决定为依据③欧元的使用是强制的④欧元能够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B 【解析】①错误,欧元属于纸币;②错误,欧元作为纸币,其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3.在核算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时,人们通常使用的结算方式是() ①债券结算②银行转账③外汇结算④现金结算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D 4.下列关于外汇汇率与人民币币值之间关系的曲线走势图,正确的是() 答案 B 【解析】外汇汇率与人民币币值成反方向变动,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外汇汇率降低,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B项正确. 核心考点一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商品的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和价值 (2)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提醒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但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提醒 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最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固定”,即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而一般等价物并不固定. 图示 3.货币的职能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道商品的含义,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理解货币的本质, 理解货币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知道货币还有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职能,纸币及其流通 教学难点:纸币的发行规律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1.1.1解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教学过程 同学们喜欢逛商场或超市吗?走进超市我们会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只有要足够的人民币,我们就能买到我们喜欢和需要的东西。这一生活体验包含了三个重要概念:商品、货币和纸币,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三个重要概念。 合作探究一: “种菜大王”的两种菜 “种菜大王”老张把自己种的蔬菜留下一部分自己食用,然后把剩下的部分拿到集市上卖掉。 问题1:老张的两种菜都是商品吗,为什么? 问题2:人们为什么会购买老张的蔬菜,人们购买的这些蔬菜是从哪里来的?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展示交流结果,教师加以评价总结: ①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要想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于交换。

② 人们购买商品,是因为它们有用,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商品能够满足人 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商品的质 量、用途、有用性就是 指其使用价值)。 ③生产商品都耗费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 无差别的人 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进行交换,就是因为 它有价值,价值是商品 交换的基础)。 ④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 ⑤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问题 3:根据所讲内容,请同学分析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之间有着怎样的关 系?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作图,利用图形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练习内化: 1. 判定下面哪些是商品: a 空气、阳光 b 书店里卖的书籍 c 中国政府对四川灾区人民提供的一批救 灾急需物资 答案: bf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价值 B. 劳动产品就是商品 C.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 D. 使用价值是商品和价值的统一体 答案:C 教师提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家去购买商品是需要货币的,那么商品和货 币是不是一起产生的呢? 指导学生思考,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教师针 对学生的见解 作点评,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最后归纳总结:货币的出现要比 商 d 农民种植供自己食用的大米 列等待出售的电饭煲 e 小红圣诞节收到的一张贺卡 f 超市里面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练习题 (1)

第一节神奇的货币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纸币、货币、一般等价物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纸币是货币的符号,能代替货币执行各种职能 B. 纸币、货币与一般等价物都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C. 纸币、货币与一般等价物没有本质区别 D. 纸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到商场购买服装、文化用品、水果等,这些需要购买的物品都 是商品。以下关于商品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它们都是劳动产品 ②都有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都耗费了人的劳动 ③生产者生产它们的目的是因为它们有用 ④与货币同时产生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 3.央视纪录片《货币》的片头词这样写道:“她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仿佛是空气,是水, 是阳光,是陪伴人一生的东西……人们知道她从哪里来,但不知道她到哪里去,她——就是熟悉而又陌生的货币。”货币之所以如此重要,最根本的原因是 A. 货币是特殊商品,有满足人们一切需要的属性 B. 货币具有神奇的魔力,能买到人们需要的一切 C.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社会财富的代表 D. 货币是国家强制使用的,代表着人们的经济利益 4.2019年新年第一天(大年初一),影片《流浪地球》火爆全国,不断刷新我国的票房 记录,以一骑绝尘之势远超其他春节档电影,截止2月17日中午1点,其票房记录已突破36.58亿元人民币大关。在这里() ①该影片是商品,因为它凝结着人类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且用于交换

②该影片不是商品,因为它是无形的劳动产品 ③该影片没有价值,只有使用价值 ④该影片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以你所需换我所求”,时下换物网站日渐火爆起来,正为时尚白领所追捧。借助当今 的高科技网络平台,这种在货币被发明之前的原始交易方式得到了“新生”。 利用网络换物() ①突破了原有交换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 ②是一种新的商品流通方式 ③使换客获得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④使交换物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减少了资源浪费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6.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说过:“人类的未来没有尽头。人类的未来不仅取决于空间、 能源和耕地,更取决于人类智力的开发。”这意味着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给“脑袋定价”。 给“脑袋定价”是因为知识产权() ①是商品,其被人们的重视的程度决定了它的价值②是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其价值可由货币来衡量 ③有用,其价格受到供应量和市场需求量的直接影响④不是商品,不是通过人类劳动所 创造出来的产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某国去年商品价格总额为20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4万亿元。假如货币流通 速度不变,今年商品价格总额30万亿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理论上今年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 A. 5万亿元 B. 6万亿元 C. 7.5万亿元 D. 10万亿元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教学分析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一)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的知识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价格的定义。纸币是国家发行、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经济往来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汇票。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 物物交换的困难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货币为什么能够充当价值尺度。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与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有何不同。商品流通的定义及其公式。纸币与金属货币的联系和区别。纸币发行的规律。各种信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范围。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的问题 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的角度,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地对待金钱。运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以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1、从具体材料入手,引导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出货币产生的必然性、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实现对货币的科学认识,使学生逐步学会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通过简要说明纸币的含义和作用,使学生懂得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并了解与人民币相关的知识,提高鉴别假钞的能力。 3、通过演绎信用卡、支票、汇票等几种信用工具的使用,使学生感受现代经济生活中学会正确使用信用工具的好处,增强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到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2019高考政治复习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神奇的货币附答案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一、选择题 1.(新题速递)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一直以来,优质农产品物美但价高,各国居民在买与不买之间犹豫、徘徊。中央推动优质农产品供给,有望减轻这种矛盾之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居民充满矛盾之情,体现了商品两个基本属性之间的对立②原生态食品的高品质决定了其价格较高③人们欲买优质农产品是因为人们的消费理念在悄然变化④居民的犹豫,说明收入水平是消费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B 想购买却因价格高而却步,体现了消费者对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注,①符合题意;人们开始追求优质农产品,体现了消费理念的变化,③符合题意;价格的决定因素是价值,②错误;材料没有直接涉及收入水平,且生产决定消费,排除④。 2.(2016·福建永安检测)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下列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培育工匠精神有利于实现从商品到货币的跳跃②技术创新与工匠精神的结合确保企业经营成功③对产品的精雕细琢和精益求精可能导致价格昂贵④工匠精神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标志和主导力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A 培育工匠精神,会提高产品品质,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交换成功,①符合题意;价值决定价格,精雕细琢和精益求精会增加产品劳动量,导致价格较高,③符合题意;影响企业经营的因素很多,②不科学;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是劳动工具,主导力量是劳动者,④夸大了工匠精神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2016·福建四地六校联考)黄金自古以来被视为五金之首,有“金属之王”的称号,享有其他金属无法比拟的盛誉,其显赫的地位几乎永恒。正因如此,黄金成为财富和华贵的象征,具有金融储备、货币、首饰等功能。到目前为止黄金在上述领域中的应用仍然占主要地位。这说明( ) ①作为货币,黄金被赋予越来越多的职能②作为贵金属,黄金具有特定的商业价值③作为硬通货,黄金还具备了投资的功能④作为普通商品,黄金具有更多基本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解析:D 黄金成为财富和华贵的象征,具有金融储备、货币、首饰等功能,说明作为贵金属,黄金具有特定的商业价值,②符合题意;黄金具有金融储备职能,③符合题意;黄金未必以货币形式存在,且黄金作为货币时其职能并未增加,①错误;黄金目前仍有作为货币的情形,④不科学。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教案

经济生活前言教案【教材分析】 (一)地位作用 通过学习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要学习那些知识,以及如何学好这门知识。(二)教材特点 1.教材语言平易,贴近生活,但是内容相对抽象。 2.知识含量不大,基本没有知识上的要求,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教材,让学生入门。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了解高中政治都要学习哪些模块的知识。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解教材结构,学会阅读教材自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对学科产生兴趣,形成对学科探究的动力。 教学重点 学习这门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 如何学好政治这门课程。 【教学方法】 1.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主探究。

2.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体验式学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探究知识】 思考:学习政治课有没有用? 情景美元环游世界的经济、智慧旅行。 2002年,在英国攻读MBA市场营销专业的中国青年朱兆瑞仅仅花费美元,周游四大洲28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普通中国人经济周游世界的先河。 情景2.给国王画像。 有一个国王一条腿瘸一只眼瞎。国王请画师为他画像。第一个画师如是地画了一条腿瘸一只眼瞎的画像。国王大怒:你是在笑话我吗?拉出去斩了!第二个画师吸取了前车之鉴。他把国王画成了一个英俊魁梧的少年。国王又一次大怒:难道你是在讽刺我吗?拉出去砍喽! 思考:如果你是画师,你会怎么做? 情景3:模拟法庭 张三向李四借钱并立字据。一日,李四向张三要钱,张三振振有词地说,事物是运动变化的,此时的我已不再是原来的我了,我没欠你的钱,李四气得打了他一顿。二人闹到县衙,县官问张三:欠债还钱,乃天经地义,你为什么借钱不还?张三把他的理由又陈述了一遍。县官听了觉得很有理,又问李四,为什么要打人?李四说,事物是运动变化的,此时的我已经不是打他时候的我了,我没打他!县官只好不了了之。 同学们,你们能断这个案子吗?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的知识点

必修1《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 (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1)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本质:一般等价物 (3)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4)其它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3、货币流通规律公式? 商品价格总额= 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 / 货币流通次数 4、纸币含义? (1)纸币是由国家(或者某些地区)发行的并强制使用的 (2)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可能发生通货膨胀,小于这 个限度可能引发通货紧缩 6、汇率的含义?外汇的含义? (1)汇率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2)外汇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4)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含义和意义? (1)含义: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2)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 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2、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总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 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2)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 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关。价值总量=价值量×数量。 10、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 11、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 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是居民的收入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1)当前可支配收入(2)未来收入预期(3)收入差距 2、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1)含义: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3、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主要有哪些?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4、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生产、动与经营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 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 (1)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 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