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含含有科学道理古诗词句

合集下载

与科学有关的诗句

与科学有关的诗句

与科学有关的诗句诗歌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之一,它通过优美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和深刻的思想表达,呈现了人类在自然界的感知、认识和探索。

其中,与科学有关的诗歌在人类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下面呈现一些与科学相关的诗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与文学的融合。

1.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唐诗家李白这句诗用人的情感变幻和月亮的轮回阐述了自然规律的变化。

它将情感与自然景象融合在一起,展现了文学作品中的科学启示。

2.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诗家杜甫这句诗表现了风雨和花落的关系,展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相互作用。

它通过诗歌传递了科学与自然的和谐。

3.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诗家王之涣这句诗创造了真实的自然环境,如卷起的屋顶草茅、风声呼啸等。

它通过自然景象刻画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显示了科学与诗歌的环境描绘。

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诗家孟浩然这句诗表现了春天的景象,如沉睡的世界、鸟儿的歌唱。

它通过描述自然界的现象来展现科学文学的特色。

5.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诗家张继这句诗表现了秋天的美景,如月落、鸟鸣、江风。

它通过自然中的景象描绘出人类的情感,让我们感受科学与文学的交融。

6.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唐诗家李清照这句诗表现了人生的短暂和世界的变幻。

它在诗歌中体现了物质与精神的交融,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的哲学思考。

在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中,人们往往忽略了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的价值。

科学与文学的碰撞和协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和生活观念。

因此,在探索科学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文学的感悟和启示,深刻领会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和关系,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反映科学哲理的诗句

反映科学哲理的诗句

反映科学哲理的诗句1、今宵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月末蛾眉月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水循环3、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下弦月4、南枝向暖北枝寒(next88),一样春风有两般。

地形坡向与气候5、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风力搬运6、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船棹风。

伏旱7、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散射8、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喀期特地貌9、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玉盘。

满月10、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平原1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山地垂直气候1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冷锋1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月初蛾眉月1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新月15、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对流雨16、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17、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18、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

地上河19、月落乌啼霜满天夜半钟声到客船。

上弦月20、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暖锋2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暖锋22、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

昆明准静止锋、喀斯特地貌2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满月24、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高山气候2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潮汐与月相2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内蒙古高原27、落江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生物循环28、日照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青藏高寒气候29、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橘杨梅次第新。

南亚热带气候3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华南准静止锋3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山谷风与地形雨3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赤道线速度和公转3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外力作用与地貌。

科普的古诗词

科普的古诗词

科普的古诗词
以下是一些含有科普知识的古诗词:
1.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石灰吟》)这首诗描绘了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化学过程,体现了科普知识。

2.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宋朝·罗大经《鹤林玉露·一钱斩吏》)这里用水滴石穿比喻持之以恒,集细微的力量也能把困难的事情做好。

其中的化学知识包括石灰石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石灰乳的过程。

以上古诗词中都蕴含了一定的科学道理,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科普的古诗词,建议查阅古诗书籍。

富含科学知识的古诗

富含科学知识的古诗

富含科学知识的古诗
古诗中有许多蕴含着科学知识的作品,以下是一些例子:
1.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入海的景象,表达了人们追求进步、不断超越的精神。

同时,诗中提到了“千里目”,暗示了远眺的视野,展示了对地理知识的了解。

2.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以明月为背景,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同时,诗中提到了“地上霜”,描绘了月光下的景象,反映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

3.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以草原为背景,描述了草木的生长和枯荣循环。

诗中提到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反映了自然界中火灾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展示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这些古诗中融入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展示了古人对世界的探索和思考。

它们既是文学艺术的表达,也是对科学知识的一种呈现。

蕴含科学现象的古诗词

蕴含科学现象的古诗词

蕴含科学现象的古诗词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乏蕴含着科学现象的佳作。

以下是一些蕴含科学现象的古诗词:
1. 《登高》(唐代:杜甫)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这首诗描绘了巍峨的青山和陡峭的山路,在诗中出现的“蚕丛”与“鱼凫”实际上是云雾和雨雾的形象描写,这是由于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而产生的科学现象。

2. 《静夜思》(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孤独的人在夜晚望月思乡的情景。

诗中提到的“地上霜”实际上是月光照射在地面上形成的反射现象,这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

3. 《观沧海》(宋代:文天祥)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碣石山上观赏海景的情景,通过描绘海浪、山岛、树木、百草等自然景观,表现了大自然的壮阔和神奇。

诗中提到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实际上是天文学上的景象,这是由于地球自转和
公转所产生的现象。

这些古诗词蕴含的科学现象,不仅揭示了古人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科学启示和文化遗产。

包含科学道理的诗句 [包含哲学道理的诗句]

包含科学道理的诗句 [包含哲学道理的诗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包含科学道理的诗句 [包含哲学道理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那么,包含哲学道理的诗句有哪些呢?小编为你分享!包含哲学道理的诗句【精选篇】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3.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5.吃一堑,长一智。

(古谚语)6.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8.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10.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11.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江红》)1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1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1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老子》)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18.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19.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20.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温庭筠《梦江南》)2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22.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2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24.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王维《汉江临眺》)2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26.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2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28.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

(陶行知)29.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包含哲学道理的诗句【热门篇】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具有科学知识的古诗

具有科学知识的古诗

具有科学知识的古诗
1 《放言》
放言孤帆远影碧空尽,
病树前头万古春。

开拓宪法浩翰穹皋,
苍劲枯橘赐良因。

这首诗来自唐代诗人孟浩然,把自然风光和古文明混合讽刺宰相
暴政的企图:指出宰相只知开打无知病树,而不知开拓宪政的穹苍。

2 《饮马长城窟行》
骑马入长城,上青天探幽冥,望尽燕、赵之境,空断故人情。

这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一首双联体诗,把现实的地貌风物与古
代的凄凉情怀合而为一体。

诗中描绘的是饮马南下之际,翻山越岭,
把山里奇崖异壁,纵横曲折的古长城纳入眼帘,举马而望,空见元族,鸣金收兵之地,曾经能弹琴调女词的故人情也被片波横空断绝。

3 《折花衣》
衣袭轻游宇宙深,
折起碧玉植下仙。

人言仙家在云宵,
晴空一片月河绵。

这是宋代杨万里的诗句,这位诗人按照几何学的原理,把天体的运行轨道,变在文学语言中,按照玉米花的结构折叠,形容星辰之间的深远无穷,这种诗歌形象受到折纸艺术的启发,把众星之间的恩怨爱恨,艰难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与科学有关的诗句

与科学有关的诗句

与科学有关的诗句科学是探索真理的手段,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在古今中外的诗歌中,也有许多与科学相关的诗句,表达了人类对科学的追求和崇敬,下面将就此展开阐述。

1、“红粉佳人似曲非曲,动人心魄多科学。

”(白居易《赠妓者》)这句诗意味深长,引申出科学如同曲调般悠扬动人,能够引领人们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对于新生事物的研究,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创新、拓展视野与思维。

2、“天山路转几重山,远芳侵古铜华暖。

”(王昌龄《塞下曲》)这句诗描述的是古丝绸之路的一段,它承载了古代商贸与文化传播的重任。

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人们构架世界的方式,更好地连接世界,促进文化的融合和经济的发展。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杜甫《春夜喜雨》)这句诗是描述春天的花香和美景,科学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便在此呈现。

科学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也在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但对待自然仍应心存敬畏。

4、“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惜。

”(李白《将进酒》)这句诗表达了短暂的“享受当下”的哲学思想。

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但科学技术的应用也会带来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因此我们需要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不断呼吁保护地球环境,追求可持续的发展。

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王之涣《登鹳雀楼》)这句诗表达出对自然景色的赞叹和品味。

其中涉及到的自然科学知识十分广泛,如大漠与漠化、山与气候变化、月相以及天文知识等,表达的大自然神奇无限,也让现代化的科技空前得以应用。

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这句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的崇敬与畏惧,体现出科学与艺术的交织。

从古至今,诗歌一直是人类抒发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色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智慧的光辉。

7、“深致识心者,由来独兴奇。

”(崔颢《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句表达的是对于科学家作为“通晓大千世界,了解人类本质”的高尚形象的赞叹。

对于科学家而言,他们的职业选择与普通人不同,他们拥有开拓未知领域,发挥个人智慧能力的优越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蕴含含有科学道理古诗词句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唐代)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说明高度差异形成山地垂直气候,气温不同,花开时节不同。

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朱熹(宋代)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说明渠水要清澈必须要有泉源活水。

谏太宗十思疏(节选)
作者:魏徵(唐代)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说明要想树木生长高大,必须保护好树根,要想河流源远流长,必须疏浚泉源。

《登鹳雀楼》王之涣(唐代)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荀子《劝学》(节选)(先秦)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说明了站得高看得远。

《凉州词》王之涣(唐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说明海陆差异,我国玉门关以西地区处于季风区之外
《暮江吟》白居易(唐代)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说明十月月初的峨眉月像弧形的弓,深秋夜里会有露水。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晚清)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说明自然界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部分现象。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唐代)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说明植物的生长习性和草原的植被的根系发达,恢复力比较好。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代)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说明了春季的鸟语花香,莺和燕子开始筑巢繁殖的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