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法名词解释小结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一,名词解释1,对外开放:要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加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以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步伐。
2,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他是独立关税主体间以自愿结合方式,就贸易自由化及相关问题达成的协定。
3,外贸依存度:即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它具体又分为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进口依存度(进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4,主动配额:是指在输往国家或地区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国家对部分商品的出口,针对具体国家或地区主动实施的数量限制。
5,关税配额:是指对货物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对在一定时期内规定的关税配额内进口的货物,按照配额内税率缴纳关税,属于关税配额外进口的货物,按照配额外税率缴纳关税。
6,加工贸易:是指从境外进口全部或部分原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利用国内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加工成制成品后出口并获得相应利润的经营活动,通常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种方式。
7,来料加工:又称对外加工装配业务,广义上的来料加工包括来料加工和来件装配两个方面,是指国内的厂商利用外商提供的原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按照外商提出的规格、质量和技术标准要求加工成制成品或半制成品,交由外商销售,加工商不负责盈亏,只收取加工费(工缴费)8,国际技术贸易:是指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按一般商业条件进行的技术跨越国境的转让或技术使用用许可行为。
8,专利权:是指获得法律地位的专利发明人所获得的使用专利发明的独占权利。
9,专用技术:是指为制造某一特定产品或使用某一特定的工艺所需要的一切知识、经验和技能。
10,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的价格将商品挤进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
11,补贴:是指一成员方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向“某些企业”(即指一个企业、产业或一组企业、产业)提供的财政捐助以及对价格或收入的支持,以直接或间接增加其领土输出某种产品或者减少向其领土输入某种产品,或者对其他成员方利益形成损害的政府性措施。
对外贸易法名词解释

对外贸易法是指国家对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它包括宪法、对外贸易法、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对外贸易法在当今世界各国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部法律的重要性,是由该法律调整的对象和范围决定的。
对外贸易法调整的是一国对外贸易及投资法律关系的。
而在当今世界,各国外贸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外贸法地位也日趋重要。
美国宪法明确规定,对外贸易的管理权直接掌握和控制在国会手中。
该对外贸易管理权是通过制定法律、批准条约、决定征税以及掌握开支等方式行使的。
行政部门则负责外贸法的实施和执行。
美国政府中负责对外贸易管理的机关决不只由商务部负责,它同时还设有其他部门共同负责,主要有美国贸易代表以及一个独立机构——国际贸易委员会。
美国还专门设有国际贸易法院和联邦巡回区上诉法院,分别受理一审和二审的国际贸易案件。
美国总统作为行政最高长官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享有很大的权力,他可以直接介入贸易事务并根据有关部门的建议采取措施,在是否采取保障措施、贸易禁运、贸易制裁等方面享有最终决定权。
美国对外贸易法的内容丰富而具体,仅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就达1000多页,其内容涉及贸易待遇,包括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互惠待遇、普遍优惠待遇、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进口救济与贸易秩序,包括反倾销法、反补贴法、保障措施、调整援助、市场扰乱、不公平贸易做法和非经济原因的进口管制;出口促进与管制,包括301条款制度和贸易促进、出口管制。
日本政府的贸易管理组织主要包括日本贸易会议、经产省、大藏省、日本银行、日本进出口银行、经济企划厅、公正交易委员会等。
但日本贸易会议的主席由内阁总理大臣亲自担任,其成员包括经产省、大藏省、农林水产省、外务省、运输省等重点省大臣、日本银行及进出口银行总裁、公正交易委员会委员长、经济企划厅长官等组成。
日本的特点是总理亲自处理,重要部门联手共管外贸。
中国对外贸易(00092)——-名词解释学习资料

《中国对外贸易》——2006年版名词解释第一章对外开放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基础上,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前提下,根据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利用国际分工的好处,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以及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沿海地区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我国沿海地区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地区。
BOT为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转让方式,是政府将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经营权授予承包商。
承包商在特许期内负责项目设计、融资、建设和运营,在特许期结束后将项目所有权移交政府。
官僚资本是帝国主义的总买办,它依靠估计垄断资本的势力,凭借反动政权的权利,控制了旧中国的金融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口额+出口额)■国民生产总值X 100%出口商品战略是我国根据本国在一定时期内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状况和国际市场的供求状况,对出口商品构成所做出的战略性安排。
CNAB即“中国国家进出口企业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实施名牌战略就是通过创名牌、保名牌,树立我国优质商品和知名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形象和地位,以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出口创汇能力。
全面质量观它不仅包括产品自身内在价值,还包括产品外在的质量,即产品的生产质量、销售质量、服务质量等综合性的质量。
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是根据国际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有重点、有计划地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新市场,改变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状况,逐步建立起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总体格局。
进口商品战略是指根据国内生产、消费的需要,对一定时期进口商品的构成所做的战略性规划。
电子产业是一个包括电子材料、电子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的产业群体。
加工贸易是指“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贸易方式,即从国际市场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国内加工装配、制造,成品出口国际市场。
外贸专业法律知识点总结

外贸专业法律知识点总结作为一个外贸专业的从业者,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外贸交易中,涉及到合同、知识产权、国际贸易法等方面的法律问题时常出现。
因此,本文将从几个重要的法律知识点出发,向大家提供一些有关外贸专业的法律知识总结。
1. 合同法合同是外贸交易的核心,也是双方权益的保障。
在合同的签订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律要求:a) 合同的成立: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的成立应符合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合法目的和合法形式等要求。
b) 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履行包括物品交付、货款支付等各个环节,合同双方应按照约定的方式和时间履行各自的义务,并且应注意到合同的解除、修改等相关规定。
c) 合同的违约责任: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如赔偿损失等。
2. 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在外贸交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几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知识点:a) 商标法:商标是标识商品来源的特殊标记,在国际贸易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应注意商标的注册和保护,以确保自己的商标权益。
b) 版权法:版权是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
出口企业在涉及到拷贝、传播他人作品时,应该遵守版权法,避免侵权行为。
c) 专利法:专利是保护发明的独占权,对于涉及到技术和创新的行业尤为重要。
在外贸交易中,如果涉及到了专利技术,应详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3. 国际贸易法国际贸易经常面临着来自各个国家的法律要求和限制,因此了解国际贸易法是不可或缺的知识点。
a) WTO法: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则对于国际贸易具有重要影响力。
多边贸易体制下的准则和协议,如最惠国待遇、非歧视原则等,都会对外贸交易产生影响。
b) 反倾销法:反倾销是贸易中常见的争议之一。
了解反倾销法的相关规定,更好地应对和处理反倾销调查是非常重要的。
c) 贸易法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进出口贸易法规,包括关税、禁止出口等措施。
外贸从业者需要了解并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以免违法。
外贸中的名词解释

外贸中的名词解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外贸已经成为了现代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然而,对于涉及外贸的人士来说,熟悉外贸术语和名词的定义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解释一些常见的外贸名词,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外贸业务。
1.贸易术语1.1 出口和进口出口指的是将产品或服务从一个国家运往另一个国家。
进口则是指将产品或服务从其他国家引进到本国。
出口和进口是外贸业务的基本概念,也是国际贸易的核心。
1.2 货物和服务货物指的是物理性的商品,如电子产品、纺织品等。
而服务则指的是非物质性的经济活动,如旅游、咨询等。
在外贸中,货物和服务都可以作为贸易对象。
1.3 贸易平衡和贸易逆差贸易平衡是指一个国家的出口和进口之间的收支平衡。
当一个国家的出口超过进口时,称为贸易顺差;而当进口超过出口时,则称为贸易逆差。
贸易顺差有助于国家的经济增长,而贸易逆差则可能导致经济不平衡。
1.4 贸易壁垒和自由贸易贸易壁垒是指限制自由贸易的各种限制性政策和法规,如关税、配额等。
而自由贸易则是指没有贸易壁垒,允许各国之间自由进行贸易的一种贸易方式。
2.支付方式2.1 信用证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支付方式之一。
它是由买方的银行出具的一种保函,承诺在卖方提供相关文件的情况下支付货款。
信用证可以为买卖双方提供付款的保障,降低交易风险。
2.2 托收托收是一种透过银行进行交易的支付方式。
买方将货款委托给卖方的银行,卖方在出口货物后,向银行提供相关文件,银行只有在收到货款后才会将文件交给买方。
托收比信用证更为简单,但风险也更高。
2.3 电汇电汇是一种通过银行进行的电子转账方式。
买方将货款汇给卖方的银行,卖方收到款项后即可出具货物,或向其他供应商支付费用。
电汇具有快捷、安全的特点,但对双方信任程度要求较高。
3.物流与运输3.1 船运船运是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运输方式之一,特别适合大宗货物的长途运输。
船运可以分为散货船运和集装箱船运,根据不同的货物特性选择不同的船运方式。
外贸总结知识点归纳

外贸总结知识点归纳一、外贸基础知识1. 外贸概念及发展外贸是指国际贸易的一种形式,即跨国之间的商品交换活动。
外贸的发展促进了国际经济的繁荣和进步,是全球经济联系密切的重要环节。
2. 外贸业务流程外贸业务流程包括市场开发、询盘、报价、谈判、合同签署、生产、运输、支付、保险等环节。
在这些环节中,与外国客户的沟通和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3. 外贸术语外贸术语是外贸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包括FOB、CIF、DDP、LC、DP等。
了解外贸术语可以帮助外贸人员更好地处理国际贸易中的各种事务。
4. 贸易方式贸易方式有多种,包括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转口贸易、外包装装配业务、流通领域和金融领域的服务贸易等。
二、外贸市场开发1. 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是进行国际贸易前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竞争情况、法规和政策等,为企业的出口行为提供有力的支持。
2. 产品定位在选择进入哪些市场时,企业要慎重考虑自身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以及目标市场的接受能力和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定位。
3. 生产调整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调整,包括产品功能、包装、质量、规格等调整,确保产品能够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
4. 市场开发策略市场开发策略包括直接出口、品牌推广、代理合作、参加展会等多种方式,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策略。
5. 进口国际市场了解国际市场的具体情况,包括政策、消费习惯、文化等,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
三、外贸订单管理1. 询盘与报价外贸人员要及时回复客户询盘,提供准确的报价,并了解客户对报价的反馈,积极争取订单。
2. 合同签署保存好每一份签订合同的原件,并对合同条款进行仔细审查,确保双方权益。
3. 生产与交货外贸订单涉及到生产和交货的环节,企业需要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进行生产,确保及时交货。
4. 付款方式了解不同的付款方式,包括信用证、托收、信用证附加担保、条款付款、担保付款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付款方式。
中国国际贸易法

中国国际贸易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是一部旨在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维护贸易秩序、保护贸易经营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法律。
该法于1994年5月12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自1994年7月1日起施行。
2022年12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再次进行修正,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正式颁布后,确立了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等原则,并奠定了对外贸易的基本法律制度。
自1996年12月起,中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同时自主大幅度降低关税,减少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
这些改革措施初步建立起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充分发挥汇率、税收、关税、金融等经济杠杆作用的外贸管理体制和调控体系。
涉外法律知识点总结

涉外法律知识点总结涉外法律是指涉及跨国交易、外国企业、外国人、外国法律等涉外事务的法律规定和制度。
涉外法律是国际法与国内法的交叉领域,其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开放性。
因此,涉外法律知识点的掌握对从事国际贸易、外商投资、合作经营等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一、国际贸易法律知识点总结1.国际贸易法是指各个国家就跨国贸易活动制定的法律规定,包括国际贸易合同、国际运输、国际保险、国际货币等相关法律规定。
2.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合同法是最基本的法律知识点。
国际贸易合同的签订、履行和解决合同纠纷的法律规定非常重要。
3.除了合同法外,国际货物运输法也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法律知识点。
不同国家对国际运输的监管和规定不同,因此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必须遵守相应的国际货物运输法规定。
4.国际贸易中的支付和信用证也是涉及的重要法律知识点。
其中包括不同的支付方式和信用证的开立、修改、撤销等相关法律规定。
二、外商投资法律知识点总结1. 外商投资法是指各国为了吸引外资、保护外国投资者的权益和管理外商投资活动而制定的法律规定。
2. 外商投资法律知识点包括外商投资准入、外商投资保护、外商投资审批制度等内容。
3. 不同国家的外商投资法规定不同,因此在进行跨国投资活动时必须了解相关国家的外商投资法律规定,以避免法律风险。
4. 外商投资法律知识点中,外商投资准入是最基本的内容。
准入制度包括国家对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条件、程序等相关规定。
5. 外商投资保护是外商投资法律知识点中的重要内容。
包括外商投资者的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投资纠纷解决等相关法律规定。
三、国际商事仲裁法律知识点总结1. 国际商事仲裁是指跨国商事纠纷的解决方式,其在国际商事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是涉外法律知识点中的重要内容。
2. 在进行国际商事合作活动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合同履行纠纷、商品质量纠纷、知识产权纠纷等问题,因此了解国际商事仲裁法律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3. 国际商事仲裁法律知识点涉及仲裁协议的签订、仲裁庭的组成、仲裁程序的进行以及仲裁裁决的效力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说明:课本上有的名词解释,在后面会注明页数;课本上没有的,给出了百度上的答案,并且附上课本相关内容页数。
Anti-dumping:反倾销P165
Anti-subsidies:反补贴P222
Automatic Import License:自动进口许可证P53
自动进口许可证是指在任何情况下,对申请一律予以批准签发的进口许可证
Chambers of commerce:商会P307
是指商人依法组建的、以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促进工商业繁荣为宗旨的社会团体法人Constructed price:推定价格P176
Customs Clearance:清关P134
Customs Declaration:报关P133
Dumping:倾销P165
Dumping margin:倾销幅度P177
Export credit insurance:出口信用保险P334
Export Quota:出口配额P58
Export tax refunds:出口退税P321
Foreign Trade:对外贸易P3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简称“外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Foreign Trade Law:对外贸易法
对外贸易法是指国家对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它包括宪法、对外贸易法、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Foreign Trade Operator:对外贸易经营者P40
对外贸易经营者是指依法取得对外贸易经营资格而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
Foreign Trade Order:对外贸易秩序
对外贸易秩序,是指国家运用法律措施规范对外贸易竞争行为,制止不正当竞争与不公平交易,维护本国经济利益,形成对外贸易井然有序的发展局面。
Foreign Trade Remedies:对外贸易救济
是指对在对外贸易领域或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国内产业由于受到不公平进口行为或过量进口的冲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各国政府给予他们的帮助或救助。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地理标识P116
GSP(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普惠制P118
Home market price:国内销售价格P176
Import and export credits:进出口信贷
Import Quota:进口配额P52
Inspection:查验P133
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P138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国际服务贸易P77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国际间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贸易方式。
贸易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服务并获得收入的过程称为服务出口或服务输出,购买他人服务的一方称为服务进口或服务输入。
国际贸易狭义的概念是指传统的为国际货物贸易服务的运输、保险、金融以及旅游等无形贸
易。
Judicial Review:司法审查P26
Material Injury:实质损害P230
MFN (the Most-favored-nation Treatment):最惠国待遇
又称“无歧视待遇”。
它通常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
National Treatment:国民待遇
又称平等待遇,是指所在国应给予外国人以内国公民享有的同等的民事权利地位
Normal Value:正常价值P176
Origin to goods:货物原产地P109
Products of Origin:原产地域产品P115
Safeguard Measures:保障措施P248
Separate customs territories:单独关税区
在单独关税区内,货物进出境地监管、关税及其他各税地征免,均按该地区政府颁布地海关法规执行。
目前在WTO中存在四个单独关税区,即欧洲共同体、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北。
单独关税区不享有主权,但是,在WTO内根据多边贸易协议,享有与国家同样地权利,承担同样地义务。
Special Safeguard Measures(SSG):特别保障措施P264
State Trading:国营贸易
国营贸易是指国家(政府)所出资设立的或所经营的并具有进出口权的贸易企业所从事的具有强烈行政色彩的贸易活动,这里所指的进出口权是指由国家对国营贸易企业所特别授予的一种特权,具有排他性和垄断性。
Subsidies:补贴P222
Tariff Quotas:关税配额P52
TBT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技术性贸易壁垒P103
Third country export price:向第三国出口价格P176
Threat of Material Injury:实质损害危险P230
TPSSM Transitional Product-Specific Safeguard Mechanism:特定产品过渡保障机制P266 Trade Barriers:贸易壁垒P272
Trips: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包括假冒商品贸易)协议(草案)》的简称。
P141
Two-track system:双轨制P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