亵渎圣灵,总不得赦免

合集下载

致死的罪丁道尔解经

致死的罪丁道尔解经

1. 一件特殊的罪。

在摩西的律法中,有些罪会招来死刑(如:利二十1~27;民十八22;参:罗一32)。

而在旧约中,罪是有区分的;无知而犯的罪可以藉献祭来洁净,但故意或“任意妄为”的罪(诗十九13)是心存骄傲而犯,就不能得赦免。

“在一般拉比的著作中”,这种区分“也很常见”(Westcott);当然,有些早期的基督教教父亦将它带进了福音的时代。

亚历山大的革利免与俄利根都认为,可赦免的罪与不可赦免的罪之间有一条界线,但他们却不愿作划分。

特土良则更进一步,他列出一些重大的罪(包括谋杀、奸淫、亵渎,和拜偶像),认为是不可赦免的,而其它小罪则可蒙赦免。

后人又发展出较为人熟知的诡辩式区分,即“重大的罪”与“轻罪”,以及特定的“七项致命的罪”。

可是新约并没有为这类人为的区分作保,“将它应用在这里,无疑是时代错误”(Dodd)。

虽然 RSV 将它译为“一项极大的罪”,NEB 译为“一项致死的罪”,其实约翰究竟是否指某一项特定的“罪行”,或是指“罪”(如一8),就是“故意犯罪的状态或习惯,是自决的、持续的”(Plummer),还很难说。

2. 背道。

第二种解释,认为至于死的罪不是某个特殊的罪,甚至也不是“信心退后”,而是彻底的背道,否定基督、弃绝信仰;现代注释家,如布鲁克、劳罗伯和托德,都欣赏这种解释。

主张者大半将这几节连于希伯来书六4~6、十26以下、与十二16~17等经文,并应用于假教师,就是公开弃绝真理、离开教会的人(二19)。

但是,一个从神而生的基督徒难道会背道吗?约翰在这封信里明明教导,真正的基督徒不能犯罪,也就是不会持续犯罪(三9),更不用说全然跌倒了。

下面他立刻重复道:“我们知道凡从神生的必不持续犯罪,从神生的必保守自己,那恶者也就无法害他”(18节)。

那“不持续犯罪”(18节)的人,怎么会犯至于死的罪(16节)?再说,约翰刚刚写到有生命(12节),且知道这事(13节)。

一个接受了永远生命之人,怎么会失去它,而“犯罪致死”(AV)?除非约翰的神学自我矛盾,否则那犯了至于死之罪的,显然不是基督徒。

对耶稣说的金典语录

对耶稣说的金典语录

对耶稣说的金典语录(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唯美句子、经典句子、励志句子、名人名言、搞笑说说、个性说说、语录大全、祝福短语、生活短句、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data, such as aesthetical sentences, classic sentences, inspirational sentences, celebrity quotes, funny words, personalized words, quotations, blessing phrases, life sentences, other data,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对耶稣说的金典语录1.不要试图去改变任何人,除非你已经被蜕变,否则不要进入别人的生命。

一个真正重生得救的人可能亵渎圣灵吗

一个真正重生得救的人可能亵渎圣灵吗

一个真正重生得救的人可能亵渎圣灵吗?答:不可能,因为重生得救的人是圣灵重生了他,圣灵既然重生了他,他就已经领受了赦罪之恩。

那么如果他再背叛呢?一个基督徒可能犯的罪是:消灭圣灵的感动、使圣灵担忧、没有顺服圣灵的引导,这些都是可能的。

保罗说:”你们不可消灭圣灵的感动。

’这是对基督徒说你们可能犯的罪。

保罗又在以弗所书四30说:“你们不要叫上帝的灵担忧,你们原是受了他的印记”这也是指你们可能会犯的罪。

“你们要顺服圣灵,顺服肉体就是死,顺服圣灵就是生命”,记载在罗马书六章,这也表示你们可能会不顺服,所以基督徒还是会得罪圣灵的,但是得罪圣灵在几个层次中到了抗拒圣灵,到了亵渎圣灵,或者拒绝圣灵施行的救恩,这个是非基督徒所作的,不是基督徒所作的。

也许有的人会怕说“也许我已经亵渎圣灵。

”一个真正亵渎圣灵的人,是一个不会再怕亵渎圣灵的人,所以如果你怕你犯上这个罪,就证明你没有犯这个罪。

这是给你的安慰,不是要使你继续犯罪,乃是要你从魔鬼的捆绑中起来,靠着真理站立得稳,因为一个有追求的人,在追求的过程中,魔鬼常常用各样的办法混乱他。

第一个混乱,是使你有不成熟稳定的感觉,给你过份敏感的感情,让你因一点小错就很害怕,结果你大小分不清,活在惧怕中,接受魔鬼的控告,振作不起来,太敏感的感情原是好的,因为对小罪有大敏感是圣人的记号,对大罪不敏感的人是脏人,一个圣徒对小错会敏感,但是那个敏感如果过度。

例如一个青年怕结婚,因为觉得婚后的男女关系不圣洁,不荣耀上帝,这样的想法是太过敏感了。

因为神创造了性,也叫人可以享受之,所以不可把性当作污秽的,私情邪欲是不对的,但是婚姻内的情欲是可以的。

魔鬼时而会令人太敏感而被它控制。

第二,一个人在追求的过程中,魔鬼会让他把没有犯的罪当作是犯上的罪。

把影子当作实体,这是很多追求的人常有的错觉,这不是他要或故意的,乃是过份敏感的负面结果。

这时你要跪下祷告,而魔鬼会说:“不必了,反正你亵读了圣灵,不会蒙赦免的。

十戒是否反对无礼和亵渎?

十戒是否反对无礼和亵渎?

十戒是否反对无礼和亵渎?一、禁止亵渎神圣的名字在十诫中,第三诫明确规定:“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

”这一规定是在警示人们不要随意、轻率地使用神圣的名字,并且要尊重神的名字。

亵渎神圣的名字不仅是一种对神的不敬,更是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破坏。

无礼和亵渎的行为可能导致社会道德沦丧,人们的思想境界逐渐变得低俗和庸俗。

因此,作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应该避免无礼和亵渎的行为,尊重神圣的名字。

二、禁止谋杀和伤害他人在第六诫中,十诫明确规定:“不可杀人。

”这一诫命是在告诫人们要尊重他人的生命权,不可以任何形式对他人进行伤害和谋杀。

无礼和亵渎的行为往往与对他人的伤害和谋杀有一定关联。

一个无礼和亵渎的人可能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从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痛苦。

因此,我们应该坚守十诫中对谋杀和伤害他人的禁止,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遵循尊重他人的原则。

三、禁止欺骗和诬告他人在第九诫中,十诫明确规定:“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这一规定是在阐述人们应当保持诚实和正直的原则,不可对他人进行欺骗和诬告。

无礼和亵渎的行为通常与对他人的欺骗和诬告有一定关联。

一个无礼和亵渎的人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满足个人欲望而对他人进行诋毁和污蔑。

因此,我们应该遵守十诫中对欺骗和诬告的禁止,并且保持诚实和正直的品质。

四、尊重他人的财产权和婚姻权在第七诫和第十诫中,十诫明确规定了人们应该尊重他人的财产权和婚姻权。

无礼和亵渎的行为通常与对他人财产的侵犯和对婚姻的破坏有一定关联。

一个无礼和亵渎的人可能会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者贪婪而侵犯他人的财产权。

同时,他们可能会对婚姻制度和家庭价值缺乏尊重,并且经常从事婚外情等不道德的行为。

因此,我们应该遵守十诫中对财产权和婚姻权的尊重,并且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操守。

综上所述,十诫禁止无礼和亵渎的行为,通过规定了不亵渎神名、不谋杀伤害他人、不欺骗诬告他人以及尊重他人的财产权和婚姻权等一系列规定,要求人们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尊重他人和神圣的价值。

宗教裁判所经典语录

宗教裁判所经典语录

宗教裁判所经典语录‎宗教裁判所经典语录‎宗教裁判所经典语录1‎.想要不朽,就需要拒‎绝做神的玩偶。

2.‎最能保密的,不是亲人‎,不是心腹,而只能是‎死人。

3.只要有猎‎物,猎手便没有休息的‎理由。

4.我的子孙‎,骄傲,贪婪,好色,‎愤怒,贪食,妒嫉,懒‎惰,这七宗罪,若你犯‎了其中三四项,那就不‎要来天国见我,下地狱‎去吧。

如果你全犯了,‎好吧,我承认你是我的‎子孙,我在天国庇佑你‎。

5.姓氏有卑微之‎分,可与灵魂的贵贱无‎关。

6.伊耶塔:“‎神说:你要进窄门。

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孩子,‎你要追寻我的足迹,方‎能走向荣誉,步入不朽‎殿堂。

”7.没有利‎益基础的忠诚,就象无‎根的浮萍,微风起,便‎抓不住,因为它就象政‎客的誓言,商人的承诺‎,妓女的贞操,你只‎能当着一个小玩笑。

‎8.活着比死亡更需要‎勇气,所以别轻易挂掉‎。

9.置自己于死地‎,才有余生的可能。

‎10.胆大包天不意味‎着真的可以目空一切。

‎11.自负是一座深‎不见低的坟墓,足以埋‎葬任何一位伟人和智者‎。

12.公爵夫人(‎爱葛莉丝):“孩子,‎我教你一个诀窍,要想‎某个将来的帝国元勋或‎者大人物对你一辈子怀‎有敬畏,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他的童年时代留下‎深刻的心理阴影。

”‎13.罗桐柴尔德家族‎创始人:孩子,脱下你‎父辈赐予你的权势外衣‎,你还有什么?14‎.我不信誓言,我只相‎信我自己。

15.巫‎婆:“如果一个人发现‎镜子中的人比镜子外的‎人还要真实,他会崩溃‎的。

”16.当我年‎轻时,我试图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时,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们的国家,我最后的愿‎望仅仅是改变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第四课认识罪

第四课认识罪

第四课认识罪【罗3:23】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

【罗6:23】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 。

一、罪的定义在圣经原文希伯来文与希腊文中,“罪”都有“矢不中的”的意思,就是说射箭没有射中靶子。

罪包括:A、不信神的存在。

罗1:19-21。

神的事,人都是能看到的,能知道的。

我们总说“我的天啊” ,其实,就是呼求神。

B、得罪神。

诗51:4 我向你犯罪,惟独。

C、违背神的命令。

约壹3:4 凡犯罪的,就是;就是罪。

D、没有达到神所要求的标准。

罗3:23。

因为世人都、亏缺了神的。

E、离弃神。

赛1:3。

何4:6。

犯罪必被神所离弃。

F、不信神所差来的耶稣基督。

约3:18 信祂的人,不被;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

罗2:16。

罪的种类多到不胜枚举,例如:(1)出20:3-17 提到的罪:拜偶像、咒诅、不孝敬父母、杀人、奸淫、偷窃、说谎、贪心。

(2)罗1:29-31 提到是罪:不义,邪恶,贪婪,恶毒,嫉妒,凶杀,争竞,诡诈,毒恨,谗毁,背后说人,怨恨神,侮慢人,狂傲,自夸,捏造恶事,违背父母,无知,背约,无亲情,不怜悯人。

(3)加5:19-21 提到的罪:奸淫,污秽,邪荡,拜偶像,邪术,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嫉妒,醉酒,荒宴。

(4)西3:5-8 提到的罪:淫乱,污秽,邪情,恶欲,贪婪,恼恨,忿怒,恶毒,毁谤,污秽言语。

(5)林前6:9-10 提到的罪:淫乱,拜偶像,奸淫,作娈童,亲男色,偷窃,贪婪,醉酒,辱骂,勒索。

(6)提前1:9 -11 提到的罪:不法,不服,不虔诚,不圣洁,恋世俗,弑父母,杀人,行淫,亲男色,抢人口,说谎话,起假誓。

(3)行不义阻挡真理是罪。

(罗1:18)(7) 知善不行是( 雅4:17)(8) 假冒为善是(太23:1-36 )(9) 亵渎圣灵是(太12:22-(10) 自以为义是(路18:9-14 )(11) 见死不救是(林前9:16-(12) 骄傲自大是(彼前5:5)等圣经之所以说人人都有罪,乃是因为人人都偏离了上帝为人设立的目标。

关于犹大的三种传说

关于犹大的三种传说

堕落似乎已经在劫难逃。

T.E.劳伦斯①:《智慧七柱》,103①劳伦斯(1888—1935),英国军人、作家,在阿拉伯国家为英帝国收集情报,进行策反工作。

公元2世纪,当巴西利德斯①在小亚细亚或亚历山大城宣称,宇宙是有缺陷的天使们莽撞或险恶的即兴创造时,尼尔斯·吕内贝格已经以他特有的激情领导一个诺斯替小教派。

但丁也许会在《神曲》里把他打入炼狱;他的名字在萨托尼洛和卡波克拉底斯之流的异教创始人名单上增添了一个;他的谩骂性说教的某些片断也许会留在伪撰的《异端邪说诸家批判书》里,也许在一座寺院藏书楼的大火烧毁最后的一本《语录》时付之一炬。

相反的是,上帝给了他在20世纪的隆德大学城重新出头的机会。

1904年,那里出了《基督与犹大》的初版本;1909年,又出了他的主要著作《神秘的救世主》。

(后者有1912年问世的埃米尔·谢林的德文译本,书名是Der heimliche Heiland。

)①巴西利德斯,生于叙利亚,诺斯替教派创始人。

在审视那些草率的作品之前,必须再次指出,尼尔斯·吕内贝格作为全国福音协会会员是十分虔诚的。

在巴黎,甚至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文人墨客的聚会上,很容易重新遇到吕内贝格的论点;那些论点无非是轻率或者亵渎神圣的无聊废话。

对吕内贝格却是破译一个重大的神学奥秘的关键;是思考和分析、历史学和语言学论争的材料,足以让人感到自豪、高兴和恐怖。

那些论点既证明了他的价值,又打乱了他的生活。

读者应该记住,本文涉及的不是吕内贝格的论证和证据,只是他的结论。

有人会注意到,早在“证据”之前已经作出结论。

但是谁会有这份耐心去寻找他不相信的东西,或者与他无关的说教呢?《基督与犹太》初版本的标题清楚明了,尼尔斯·吕内贝格本人几年后荒唐地延伸了它的意义:传统加在以色加略人扰大头上的事统统是假的,没有一件是真的。

(德昆西,1857)某个德国人先前也发表过相似的意见;据德昆西猜测,犹大之所以出卖耶稣基督是为了迫使他宣布他的神性,激起反抗罗马压迫的广泛的起义;吕内贝格提出一个形而上学的辩护。

第三课 罪

第三课 罪

第三课罪圣经说:“世人都犯了罪”,我从未作奸犯科,为什么就称我是罪人?谈到罪,很多人会理直气壮地问道:“我不偷不抢,没有杀人、放火,从未被判刑,何罪之有?!”从世俗的观点看,此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没有触犯社会刑律、或触犯了但未被他人发现、甚至虽然触犯了刑律而出庭受审,却因律师辩护有方而推翻起诉的,都算无罪。

人们这里所讲的乃是刑事犯罪(Crime ),然而圣经中所讲的罪远较世俗罪的含义深广。

圣经中讲的罪,按希伯来文和希腊文的含义都是“未中鹄”,或射箭没有射中红心;也就是说,所谓罪,是指人无法完全达到神的道德标准。

神对人在道德上的要求,集中体现在以色列的伟大先知摩西从神那里领受的十条诫命:耶和华是唯一的神;不可拜偶像;不可妄称耶和华的名;当记念安息日;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别人的房屋、妻子、仆婢、牲畜并他一切所有的(参见出廿 2 ~ 17 )。

新约的作者指出,“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

”(雅四17 )在这种意义上,应该做的不去做,是消极地在犯罪,即亏欠就是罪。

这些作者也指出另一种犯罪的表现,“凡犯罪的,就是违背律法,违背律法就是罪。

”(约壹三 4 )这种罪乃是人用言行直接对抗神的诫命,是所谓“积极犯罪”,如,不顾许多确据、故意不信神,和一切恶行和不义。

使徒保罗尖锐地指出,“他们既然故意不认识神,神就任凭他们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装满了各样不义、邪恶、贪婪、恶毒,满心是嫉妒、凶杀、争竞、诡诈、毒恨……。

他们虽知道神判定行这样事的人是当死的,然而他们不但自己去行,还喜欢别人去行。

”(罗一 28 ~ 32 )平心而论,谁能说自己与这些消极和积极的罪不沾边呢?达不到神的道德标准的人,虽不一定触犯世间刑律,在神眼里仍是罪人。

为什么一个人信主之后还会犯罪?信了耶稣,圣灵内住,新生命就开始了。

这新生命是圣洁的光,将旧生命的龌龊照得一清二楚。

每当旧生命凭着巨大的惯性蠢蠢欲动时,新生命立即敏锐地觉察到,并且尽力制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12:31 所以我告诉你们:人一切的罪和亵渎的话都可得赦免,惟独亵渎圣灵,总不得赦免。

一切的罪。

甚至“亵渎”都能得赦免—只有一个例外。

亵渎的话。

基督在这里指的是在特别的情形中,一群法利赛人在完全知道他们的控告是虚假的情况下,曾将圣灵的能力归(见对第28节的注释)给魔鬼(第24节)(见《历》第三十三章)。

正是这种对亮光的故意拒绝才使他们逐步走向“亵渎圣灵”的地步。

值得注意的是,清楚显明耶稣神性的证据日益增长,法利赛人却不断拒绝,正是在这种拒绝的最顶点,他们说出了亵渎的话(见《历》第二十一、五十九章),这个过程从耶稣降生就开始了(见《历》第六章),但在他传道的进展中变得越来越强烈了。

证据越明显,他们对他的反对就越强烈(参何4:6)。

随着时间的进展,每一次与耶稣遭遇都只是显明他们的假冒为善,他们就变得越来越苦毒并且直言不讳了。

现在,他们公然出来,宣布基督是被鬼附的并且是与撒但联合作工的,是他的帮凶之一(参《证》第五册原文第634页)。

自此以后,他们就处于他们曾控告耶稣所隶属于的那权势之下了(《历》第三十三章)。

亵渎圣灵,或者不可得赦免的罪,乃在于越来越严重地反抗真理最终达到顶点,不可挽回地决心反对它,在有充分认识的情况下蓄意决定从事自己的行动方针,反对神圣的旨意。

良心因不断反抗圣灵的感化而烙惯了(枯萎了),当一个人已经作出了致命的决定时,自己几乎还没有意识到呢。

在作出决定行事要与上帝的旨意一致时,可能确实会有不断的失败(见《历》第三十三章)。

一个人若常常苦恼于担心自己已经犯了“不可得赦免的罪”,从而就有确证证明他并没有犯那种罪。

世上最可怜的人就是良心不安的人,因为在知道自己应该做正确的事时,却做了错事。

一个可怜的基督徒的经验通常是没有做到其所得到的亮光的结果。

一个良心不安的人可以用两种办法中的一种,解决这个问题并消除压力:他可以屈服于圣灵的改变之能,并且响应圣灵的激励改正对上帝对人的错误;他也可以通过消灭圣灵的感动烙惯自己的良心,并消除其令人痛苦的激励(见弗4:30)。

采取后一种行径的人无法悔改,因为他的良心已经变得永远没有感觉了,并且他也不想悔改。

他已经故意地将自己的心灵置于神圣恩典的范围之外了。

他顽固地滥用选择权,结果就丧失了识别善恶的能力。

邪恶最终看起来就是良善的了,而良善看起来就是邪恶的了(见弥3:2;见对赛5:20的注释)。

这就是罪的欺骗。

良心一直被称作人心中上帝的眼睛。

它乃是上帝培植在人心中的一个监控器,激励人总要过顺从已向他们显明之亮光的生活。

对良心有丝毫的损害都是在冒永恒损失的危险。

蓄意地并且顽固地违背上帝,最终就变成了无法打破的习惯(见《历》第三十三章)。

请比较一般说到是“心刚硬”的过程(见对出4:21的注释)。

不得赦免。

不是因为上帝不愿意赦免,而是因为已经犯了这种罪的人一点儿也没有得赦免的愿望。

这种愿望对于得赦免乃是极其必要的。

这样的一种人已经断绝了自己与天庭的交通线,以便可以不再受圣灵警告性呼召的烦扰。

太12:32 凡说话干犯人子的,还可得赦免;惟独说话干犯圣灵的,今世来世总不得赦免。


人子。

见对太1:1;可2:10的注释。

得赦免。

请比较基督为钉他在十字架上的兵丁们所做的求赦免的祷告(见路23:34)。

许多祭司和百姓的领袖,连同数以千计的其他人,最终“信了他”,并在五旬节圣灵沛降后
和门徒们站在了一起(见约12:42;徒6:7)。

他们可以得赦免,因为他们先前没有完全认识耶稣的神圣品格(《历》第三十三章)。

他们之所以没能认出耶稣就是预言的弥赛亚,乃是因为他们误解了旧约圣经的预言(《历》第二章),但这并没有使他们对真理不敏感,当他们确实看到真理其实在基督耶稣里时,就大胆地采取了支持它的立场。

不得赦免。

见对第31节的注释。

今世。

直译是,“这个时代”(见对太13:39的注释)。

来世。

即,就要来的“时代”或来生,没有第二个宽容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