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策略分析
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策略与模式探索

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策略与模式探索【摘要】小学英语会话教学对学生的口语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本文从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的重要性和研究背景入手,探讨了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的策略和模式。
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总结,提出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
教学反思与展望部分探讨了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最后结论部分强调了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的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总结,可以更好地指导小学英语会话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口语能力和交流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会话教学、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案例分析、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意义、未来研究、探索、教学展望1. 引言1.1 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的重要性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in English is essential in today's globalized world. As the most widely spoken language worldwide, English proficiency opens up countless opportunities for children in terms of education, career,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For young learners in primary school, developingspeaking skills is crucial as it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future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fluency.1.2 本文研究的背景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往往偏重于语法和词汇知识的灌输,对于会话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模式,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够掌握基本的英语会话能力,是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分析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分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
本文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水平和学习需求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并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环境相结合,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阅读、听力、口语和写作等方面的目标,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可以通过阅读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技巧,通过听力练习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通过口语表达训练提升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教师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故事、游戏和歌曲等方式,设计生动活泼、趣味性十足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讨论,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
可以通过讲故事、剧本表演、英语角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情感投入。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
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教学布置和引导,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愉悦和轻松,并且乐于表达和交流。
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展示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收获快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还可以通过互动式教学、情景模拟和游戏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愉悦中体验英语交流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四、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是教学策略中的重要环节。
教师需要通过实际情景、实际语境和实际任务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实用性和生活性。
在小学英语会话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在小学英语会话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摘要】对于学生而言,小学阶段则是奠定他们思维品质和能力的关键时期。
所以,各个学科都一定要注重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培养,尤其是小学中的英语学科。
那么,接下来,本文即围绕小学英语中的会话教学,来谈一谈发展并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会话教学;思维品质;方法策略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重视课本中理论的学习而看轻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这种教学模式根生蒂固,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极其不利的。
但是,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学校和教师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转变英语教学思想,以增加课堂上的亮点,活跃课堂上的氛围,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和好奇点,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效率。
那么,应该如何实现有效的会话教学呢?接下来,本文将围绕这个课题展开简要的讨论和研究,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方法,以期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有所帮助。
一、英语会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会话教学从某种形式上来说是属于口语教学的,它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十分有利,但是由于我国大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仅以自己的教学任务为中心,并且轻互动、重灌输,就导致学生只能被动的、安静地坐在坐位上接受知识,这种英语会话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以及思维品质有着极大的阻碍。
其次,口语交际是需要学生开口说,需要学生配合才能完成的一个教学环节。
可是,很多学生并不愿意参与课堂,致使课堂氛围非常沉闷。
笔者认为,小学生对英语课堂中的会话与互动之所以缺乏学习兴趣,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教师没有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合理教学。
所以,提出一些解决该问题的方法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在会话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法和策略(一)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构建主义”课堂意识就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的现状而言,必须要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并且还要采取合理的英语会话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因此,笔者提倡教师要树立“构建主义”课堂意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品质。
小学英语会话课教学方法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英语会话课教学方法研究开题报告小学英语会话课教学方法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英语会话课成为小学英语教育的重要环节。
然而,当前小学英语会话课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低、会话交流机会不足等,制约了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有效的小学英语会话课教学方法,以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小学英语会话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研究问题本研究将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1、当前小学英语会话课教学存在哪些问题?2、有效的小学英语会话课教学方法和策略有哪些?3、这些教学方法和策略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搜集与小学英语会话课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当前研究现状和已有成果。
2、实证研究:选取实验班级,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传统教学方法与本研究提出的有效教学方法对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影响。
3、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五、研究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提出一系列有效的小学英语会话课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小学英语教师提供操作性强的教学指导,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同时,本研究成果也可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六、研究计划1、第一阶段(1-3个月):进行文献综述,了解当前小学英语会话课教学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第二阶段(4-6个月):制定实验方案,选取实验班级,进行实证研究。
3、第三阶段(7-9个月):进行数据分析,评估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4、第四阶段(10-12个月):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提出有效的小学英语会话课教学方法和策略。
七、研究成员本研究团队由小学英语教育专家、语言学家、统计学专家和小学英语教师组成,团队成员具有丰富的教育和实践经验,能够为研究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策略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一、引言为了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实施的教学建议板块中明确提出,教师需要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设计并开展教学,需要认识到学生是语言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活动,学习并使用语言,获取新知、探究意义并解决问题。
可见,英语学习活动观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角色,关注语篇中的主题意义引领,重在学习并使用语言解决真实问题,根本在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然而,当前小学英语会话教学却存在一些典型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的设计缺乏对语篇特征的深度剖析、缺乏突出主题意义的情境创设、缺乏活动之间认知层次的进阶以及缺乏对学生生活联结的意识。
本文将以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May I take your order?中第一课时的对话语篇教学为例,阐释如何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有效开展小学英语对话教学。
二、授课内容分析英语学习活动的设计需要首先深入解读学习内容,明确所学内容的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及学习策略等六个课程内容要素,即先明确“教什么”的问题。
(一)主题语境语篇主题的明确,可以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方面进行。
本单元语篇分别呈现了人们商量点餐内容、服务员确认菜单、最终付费找零等与点餐相关的全过程。
语篇价值取向在于教会孩子如何点餐,并在点餐过程中关黄曼1,徐国辉2(1.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四小学,北京100013;2.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北京100120)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建议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需要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和实施教学。
教师结合北京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6May I take your order?新授课第一课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在英语学习活动观引导下有效开展小学英语会话教学,基于会话语篇内容及特征,设计学习理解类活动;深入理解语篇主题意义,设计应用实践类活动;超越会话语篇;设计联结学生生活的迁移创新类活动,最终助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策略

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为了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会话,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真实或虚拟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如购物、旅游、就餐等,使用所学的英语进行会话练习。
2.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音频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英语会话。
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或音频材料,让学生观看或听取,并根据材料进行会话练习。
3.分角色练习:在小组或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分配不同的角色给学生,让他们在设定好的情境下进行会话练习。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分工合作,提高英语会话的应用能力。
4.示范会话:教师可以通过示范会话的方式,为学生展示正确的英语会话表达方式。
同时,教师还可以演示错误的表达方式,并引导学生一起找到错误,并纠正它们。
5.实际情境练习:教师可以利用实际情境,如购物、旅游等,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应用的英语会话练习。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超市,要求学生用英语询问价格、购买物品等。
6.情感鼓励:在英语会话练习中,教师应该时刻鼓励学生,给予积极的反馈。
即使学生犯了一些错误,也应该积极引导他们,并注重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7.游戏化教学:利用游戏形式进行英语会话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通过互相问答的形式进行英语会话练习。
8.多样化评价方式:除了口语表达能力之外,还应该注重评价学生的听力理解、语音准确性等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综合评价的方式,如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进行全面的评价。
9.反复操练:英语会话的学习需要反复操练,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反复的练习。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形式,安排多次的会话练习,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10.细化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英语水平,将英语会话教学目标细化成具体的能力要求,如学会自我介绍、问候、询问时间等。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插图的应用策略分析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插图的应用策略分析小学英语是孩子们学习的第一门外语课程,对话教学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对话教学中的插图则是帮助孩子们更好理解和记忆对话内容的有效工具。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插图类型、应用策略等方面对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插图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教学目标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插图的应用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具体包括:1. 帮助学生理解对话内容:通过插图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对话场景、情境以及人物形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对话内容。
2. 促进学生记忆对话:插图让学生能够直观地将对话内容与形象联系起来,有助于他们更加深刻地记忆对话内容。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色彩鲜艳的插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习不再枯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插图类型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插图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话内容和情境选择不同类型的插图,包括:1. 人物插图:通过绘制对话中出现的人物形象,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对话内容。
2. 情境插图:描绘对话发生的场景和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对话情境,从而更好地领会对话内容。
3. 动作插图:通过插图表现出对话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增加对话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三、应用策略1. 选择合适的插图在对话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插图至关重要。
插图要贴近对话内容,清晰明了,颜色鲜艳,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不宜过于复杂和抽象,否则会让学生产生困惑和阻碍理解。
2. 结合语言实践插图的应用要结合语言实践,让学生在观察插图的进行口语练习。
可以使用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描述插图中的情境和人物,从而巩固对话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激发想象力除了直观地理解对话内容外,插图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老师可以利用插图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想象和描述,让学生通过插图构建自己的故事情节,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对话内容。
4. 渗透文化元素适当的插图还可以渗透一些文化元素,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
小学英语情境会话课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PPT课件

• Conclusion and recommendations • References
01
Introduction
01
Introduction
Research background
Research on Teaching
Methods and Strategies for
Situational
目录
• Introduction • Teaching methods for situational conversation
classes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 In recent years,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has been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by society English is no longer just a foreign language, but has become a key skill for individuals to adapt to globalization and compete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Therefore, English education has been given high priority in primary education However, traditional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often focus on grammar and vocabulary, focusing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English communication ability This has led to many problems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education, such as students' layer of interest in English learning, low English proficiency level, and diversity in using English in real life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explore new teaching methods and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educat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新版外研社教材——如何进行会话教学曾芬小学英语会话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交际能力,提高会话技巧,最终习得并自如地驾驭语言能力的过程。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小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对话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容,而在新版外研社教材中,对话贯穿于教材的始终。
通过对话教学,学生可以进行听、说、读、写各方面技能的训练,可以说这是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最有效的途径。
由此可见,对话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而对话教学始终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传统教学中先讲授单词,然后讲句型,再讲课文,也就是采用“单词—句型—翻译”的模式,其弊端已显而易见,学生学会的只是一些独立的单词、词组和句型,最终还是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语言。
而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课堂教学中的大量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会话教学模式,在这里和各位一起探讨、研究和思考。
一、小学英语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目前小学英语会话教学存在的低效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生常出现会回答问题而不会提问的现象;交流时不能自然地引发话题;经常无话可说,有时不知从何说起;会话容单一,经常出现为回答而回答的现象,回答的容与实际生活不符;大部分学生只能针对所学的对话做一些替换练习;多数学生在语境中自主交流有一定的困难;学生会读会背不会运用或在具体的应用中反应会慢几拍等。
透过这些现象,我们可以把小学英语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四点:(一)重词句,轻交际表现为过多的强调对话中句子的汉语意思,无论对话的呈现和操练,基本都是英汉对译的形式,教师说句子,学生翻译,或者生生相互说句子翻译,这种英汉对译的形式既不利于学生英语思维习惯的形成,又因为没有语言情境,而导致学生会说句子明白句意却不会交际运用。
(二)重机械操练,轻意义操练会话课堂中缺乏能促使学生思考的会话活动,大量的机械练习使学生的口语表达呆板,使得课堂交流缺乏生动性和鲜活性。
(三)重语言知识的讲解,轻语言知识的运用主要表现为过多的讲解句子构成等语法知识,减少了学生听说练习的机会。
(四)重重复性地运用语言,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表现为教师完全以学生能读会说教材对话容为目的,拘泥于教材不能引申拓展,导致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完全是当堂所学的教材文本,既缺少与旧知的融会贯通又缺少对新容的创造性运用。
二、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的基本原则(一)情景性交际离不开语境,因此会话教学也应该力图在相对真实的语境下进行。
教师应结合教学容设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语言情景,在自然的情景中习得语言,使用语言并最终提高语言。
情景下的语言才是生活中的语言,自然生成的语言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意义和使用场合,并在此过程中体会情感,化语言,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行程和发展。
(二)整体性整体语言教学法强调语言学习的整体性,认为语言知识不能肢解,语言教学应从整体出发。
在会话教学中,处理会话文本的环节应该特别注意整体呈现。
语言输入和输出都应该遵循整体原则,通过听、看获取功能表达方式,通过说、演培养学生真实交际能力。
(三)活动性现代外语教学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特点和文本要求创设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反复感知,体验,操练语言并最终掌握语言。
活动的设置要求多样性,实效性强,并充分尊重小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
(四)主体性新课标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因此所有的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该紧紧围绕学生的已知未知展开。
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体验,根据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生理特点,尊重爱说爱唱爱动爱演的天性,设计出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活动,并在此过程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小组活动互帮互助,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面,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五)生活性目前小学英语对话教学课堂存在明显的非真实交际现象,很大的原因是设计的情景并非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离学生实际较远,从而造成学生无话可说,或者仅仅套用词汇句型完成虚假交际。
因此,会话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真实的课堂让他们充分理解语言使用的意义,从而缩短课堂教学与实际使用的距离。
三、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策略根据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和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对话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小学生正处于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因此,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的策略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为学生创设情景,采用整体教学模式学习对话众所周知,语言不是独立的,而是一个复杂的整体。
语言只有在特定的情景中才有意义。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采用先讲单词,然后讲句型,最后再进入对话的学习。
这种模式看起来是先把难点给学生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就会如鱼得水。
但是效果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学生并不理解课文容,运用语言更是遥不可及。
为什么学生学了很多年的英语,最后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可能原因就在这里。
对话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在理解语篇的基础上学习语言,这样语言就有了生命,就成了活生生的语言。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整体教学的模式,把词汇、语法放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
也就是说,教师的任何活动都是围绕对话的情景进行的。
把对话在最开始就呈现给学生,然后通过提问、实物、动作等帮助学生理解。
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其含义,还学会了如何运用,可谓是一石二鸟,一举两得。
3. 采用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听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工具,是所有其他能力发展的基础,也是学习的基础。
通过听说,学生可以学习概念、扩充词汇、理解语言结构、培养语感。
培养一定的听说能力是教学的最基本的要求。
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说出来的一定是他们先听到的或听懂的,要求他们读出来的一定是他们先会说的。
具体在教学中,可以在听完对话后先说说听到的信息,然后再具体到课文的大意,最后再听一听细节。
其次,在跟录音读课文的环节中先让学生不见文字重复听到的容,然后再看文字朗读。
可能这样在开始会浪费一些时间,一句话可能要听几遍,甚至十几遍,学生才能说出来。
但是如果长期坚持下来,我们会发现学生的语感提高了,而且口语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他们实际上是在说英语,而不是在读英语,反复训练之后,学生在相应的场合就能达到脱口而出。
4.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由于对话的话题不同,难易程度也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知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例如:可以把一个单元的对话教学容进行整合,可以把一些抽象的对话或是较难理解的语言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语言。
总而言之,教师不必拘于一种教学模式,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最终达到学习语言的最佳效果。
5. 注重在对话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本身就应该涉及文化的容,没有文化教学的英语教学是不完整的。
不难发现,小学英语会话中很多都涉及到文化的容。
例如:西方的节日,颜色在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西方的饮食……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西方的文化,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6. 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游戏进行对话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有趣和新鲜的事物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也能让他们记忆深刻,持久。
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材料,如让学生朗读简单的英语童谣、儿歌,做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
小学生喜欢表演,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对说英语的羞怯感较少,不怕犯错误,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语言。
此外,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说英语、讲英语的机会。
四、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步骤和方法我们通过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的会话教学模式:Warm-up——Task presentation(New language learning)——Language practicing——Task fulfillment——Summary and homework,下面就这一教学模式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Warm-up活动形式:听、说、玩、演、唱等活动听可以听歌曲、对话、简短的英语故事,说可以说对话、根据图片说一句话、讲小故事,玩可以做游戏,演可以表演对话或者小短剧,唱指唱英文歌曲。
热身活动的目的是创设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旧带新,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因此选用的歌曲、歌谣等容最好与新授容有关。
如:对话中涉及到颜色,在热身活动中可以唱唱有关颜色的歌曲;对话中讲到数字,在热身活动中可以复习一下学过的数字;在对话中出现许多动词,在热身活动中可以做做Let’s do 。
外研社版的教材每一单元第一部分刚好就是一个热身环节,有时候是一首歌谣,有时候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老师们可以直接用它来导入新课。
(二)Task presentation(New language learning)以前上对话课,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有时直接教读句子或者写句子,然后翻译过来,再领读,学生跟读,学生都会读了就算完成任务了。
这样枯燥灌输式的教学,或许节省了一点时间,但也省去了学生思维、理解、体验的一个过程,也省去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处于机械记忆的状态,有口无心的状态,忘记的自然也快,更谈不上灵活的运用了。
所以说这种做法其实非常不可取。
人类学家马林斯诺指出:“如果没有语言情景,词就没有意义,也不能代表什么。
因此词语也只有在情景语境中才能产生意义。
”同样,对话也是如此。
对话是在一定的情景下的习惯性语言,脱离了情境,对话也就失去了意义。
所以,在这个环节里,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语篇,熟悉本课的话题,传递给学生最准确的语言信息,以真实的情境呈现功能句。
当然,很多时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可能把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带入课堂,外研社教材的编排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教材的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会话形式的情境故事,这些故事的话题贴近生活,真实而有意义,且生动有趣,不用老师们再费尽心思想着如何去创设情境了。
(三)Language practicing意义操练因为赋予了新的容,新的词汇,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比较高,所以意义操练提供的语言素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操练新句型要用旧词汇,但这个阶段的联系不是为了学习更多的词汇,而是让学生就新学的重点句子,利用许多学过的词、感兴趣的事进行句型结构的套用、替换,比机械操练更具真实性、趣味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