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考试重点
2013药物分析考试重点概论

2013药物分析考试重点概论2013药物分析考试重点(最新版)绪论1药品: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是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治病,保护健康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
2.药物分析是一门研究和发展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学科,运用物理学,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及微生物学的分析方法,研究化学结构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及中药制剂和生物制品及其制剂有代表性的质量控制方法。
3.国家药品质量标准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药品标准。
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Ch.p;美国药典(USP);美国国家处方集(NF);英国药典(BP);日本药局方(JP);欧洲药典(Ph.Eur);国际药典(Ph.Int);5.《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定》(GL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LP);《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分析质量管理》(AQC)第一章1.《中国药典》(2005年版)分为一部、二部、三部,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单味制剂等。
二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第二部分收载药用辅料。
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2.《中国药典》的内容A凡例:解释和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并把与正文品种、附录及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加以规定,避免在全书中重复说明。
B正文:为所收载药品或制剂的质量标准 C附录:包括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指导原则 D索引:中文、英文3.《中国药典》设计原则:使用安全、疗效可靠、工艺合理、质量可控、标准完善4.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检验报告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下的国家级药品检验机构是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6.标准品与对照品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制备、标定和供应。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分析学考试重点:盐酸利多卡因和盐酸丁卡因的分析

一、鉴别
(一)盐酸利多卡因
1.制备衍生物测熔点与三硝基苯酚反应,生成黄色沉淀。
2.与重金属离子反应在碳酸钠试液中,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紫色配位化合物,溶于氯仿则显黄色。
3.氯化物反应
4.红外光谱法
(二)盐酸丁卡因
1. 制备衍生物测熔点溶于5%醋酸溶液,加25%硫氰酸铵,析出硫氰酸盐白色结晶。
2.显色反应加水溶解后加硝酸,生成N-亚硝基化合物,显黄色。
3.氯化物反应
4.红外光谱法
二、含量测定
脂烃胺侧链有叔胺氮原子,显碱性,采用非水滴定法测定含量。
盐酸利多卡因系盐酸盐,用高氯酸滴定产生氢卤酸,不利于反应定量进行,滴定前应加入醋酸汞排除干扰。
盐酸丁卡因含量测定与盐酸利多卡因相同。
滴定前加入适量醋酐,可增强盐酸丁卡因碱性,使滴定终点敏锐。
2.测定游离溴和碘易挥发,操作中采用碘量瓶。
为校正误差应按平行条件进行空白实验。
药物化学考试重点总结

药物化学考试重点总结
一、药物化学基础知识
1. 药物的分类与作用机制:了解各类药物的基本作用机制和分类,如抗生素、抗肿瘤药、抗炎药等。
2.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性质:理解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其理化性质、稳定性及生物活性的关系。
3. 药物代谢:掌握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包括代谢酶及代谢产物的性质和作用。
二、药物合成与工艺
1. 药物合成方法:掌握常见的药物合成方法和技术,如还原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等。
2. 药物合成工艺:理解工业化生产中药物的合成工艺流程及优化方法。
3. 药物合成路线的设计与选择:了解药物合成路线的评价标准,掌握设计药物合成路线的思路与方法。
三、药物分析
1. 药物分析方法:掌握药物分析中常用的检测方法和技术,如色谱法、光谱法等。
2. 药物质量控制:理解药物质量控制的标准和要求,掌握药品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
3. 药物制剂分析:了解药物制剂的分析方法,掌握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四、药物设计与新药开发
1. 药物设计的原理与方法:掌握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基于片段的药物设计等原理与方法。
2. 新药发现的途径与方法:了解新药发现的途径和策略,如高通量筛选、虚拟筛选等。
3. 新药开发的流程与评估:理解新药开发的流程和评估标准,掌握新药开发的风险与机遇。
药物分析工中级工考核复习提纲

药物分析工中级工考核复习提纲一、药物分析基础知识1.药物分析的概念、种类和方法,对常用药物分析方法的原理和特点进行掌握。
2.药物分析中常见的试剂和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操作。
3.药物分析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处理方法。
二、药物分析实验技术1.药物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方法。
2.药物分析实验的操作规范和实验安全措施。
3.药物分析实验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4.药物分析实验中的色谱分析、光谱分析和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
三、药物质量管理与评价1.药物质量标准及其评价体系的了解。
2.药物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标准。
3.药物质量评价和质量管理的相关知识。
四、药品安全管理1.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处理。
2.药品安全监测与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3.药品的贮存、运输和配送管理。
五、药物分析工作实践能力1.能够独立完成常见药物样品的分析和检验。
2.具备识别和处理药物分析中的常见问题和困难的能力。
3.能够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药物分析实验的方案设计和实验报告撰写。
六、职业素质及相关知识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道德素养。
2.了解药物法规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和其他科室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复习建议:1.对药物分析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复习,包括常用药物分析方法和试剂仪器的使用方法。
2.加强药物分析实验技术的训练,熟悉实验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
3.关注药物质量管理和药品安全管理的最新要求和方法,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
4.多参加药物分析实验和相关实践工作,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重职业素质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包括药物法规、职业道德和沟通协作能力的培养。
以上是药物分析工中级工考核复习提纲,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祝你考试顺利!。
执业药师资格复习重点及历年考点分析

执业药师资格复习重点及历年考点分析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对于想要在药学领域深入发展的人来说,是一道重要的门槛。
为了帮助大家更有效地进行复习,本文将详细梳理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复习重点,并对历年考点进行分析。
一、药学专业知识(一)这部分主要包括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和药物分析。
药剂学的复习重点在于各种剂型的特点、制备方法和质量要求。
例如,片剂的制备工艺、胶囊剂的优缺点、注射剂的质量控制等。
历年考点常涉及到新型给药系统,如缓控释制剂的原理和设计。
药物化学侧重于药物的化学结构、合成路线和构效关系。
常见的考点有各类药物的基本结构、活性基团以及药物的代谢途径。
磺胺类药物、巴比妥类药物等的结构和性质是经常考查的内容。
药理学要求掌握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和药动学参数。
重点药物如心血管系统药物、抗感染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是必考点。
此外,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也是常考的方向。
药物分析的重点在于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
熟悉各种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历年考点会围绕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分析方法的验证展开。
二、药学专业知识(二)这部分涵盖了临床药物治疗学和临床药理学的知识。
临床药物治疗学需要掌握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如高血压、糖尿病、感染性疾病等。
复习时要关注药物的选择原则、用药剂量和疗程,以及联合用药的注意事项。
历年考点常常结合具体病例,考查考生对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能力。
临床药理学主要涉及药物在体内的过程、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意义和影响因素。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影响因素是重点,同时要理解血药浓度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三、药事管理与法规药事管理与法规是考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其内容会随着政策法规的更新而变化。
重点包括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的管理规定,如药品注册管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等。
此外,特殊药品的管理、药品广告管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等也是常考点。
药物分析重点总结(通用6篇)

药物分析重点总结第1篇P440溶出度:系指活性药物成分从片剂(或胶囊剂等普通制剂)中的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
在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及肠溶制剂等中也称为释放度第三节注射剂分析1 溶液型注射液应澄清 2乳状液型注射液(不得用于椎管内注射)不得有相分离现象静脉用乳状液型注射液中,90%的乳滴粒径应小于1um,且不得有粒径大于5um的乳滴。
3除另有规定外,混悬剂注射液(不得用于静脉注射或椎管内注射)中,原料药物的粒径应小于15um,粒径为15~20um者不应超过10%;若有可见沉淀,振摇时应容易分散均匀。
药物分析重点总结第2篇一般鉴别实验:是依据某一类药物的化学结构或理化性质的特征,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
(只能证实是某一类药物,而不能证实是哪一种药物)1有机氟化物的鉴别经氧瓶燃烧法破坏,被碱性溶液吸收成无机氟化物,与茜素氟蓝、硝酸亚铈在溶液中形成蓝紫色络合物。
2有机酸盐水杨酸盐与三氯化铁生成配位化合物,中性红色,弱酸紫色。
加稀盐酸,析出白色水杨酸沉淀;分离,沉淀在醋酸铵试液中溶解。
酒石酸盐加氨制硝酸银试液数滴,水浴加热,试管内壁成银镜。
3芳伯氨基反应加稀盐酸煮沸,加等体积的亚硝酸钠和脲溶液数滴,振摇1分钟,滴加碱性B-萘酚试液数滴,生成由粉色到猩红色沉淀。
4托烷生物碱类发烟硝酸5滴,水浴蒸干,得黄色残渣,放冷,加乙醇2-3滴湿润,加固体氢氧化钾一粒,显深紫色。
5无机金属盐焰色反应钠盐鲜黄色钾盐紫色钙离子砖红色钡离子黄绿色绿色玻璃中透视蓝色铵盐加过量的氢氧化钠试液后,加热,即分解,发生氨臭;遇到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并能使硝酸亚汞试液润湿的滤纸显黑色。
6无机酸根氯化物法一:用稀硝酸酸化后,滴加硝酸银,生成白色凝乳状沉淀;分离,沉淀加氨试液溶解,再加稀硝酸酸化后,沉淀再次生成。
法二:加与供试品等量的二氧化锰,混匀,加硫酸润湿,缓慢加热,即产生氯气,能使润湿的碘化钾试纸变蓝。
硫酸盐法一:加氯化钡试液,产生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硝酸或盐酸中均不溶解。
药物分析知识点归纳总结

、精确度药典规定取样量的准确度和试验精密度。
2、美国药典usp 英国药典 BP 日本药局方 JP 欧洲药典 Ph.Eup 国际药典 Ph.Int3.药典的内容分为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
4、药品的鉴别试验来判断已知药物的真伪药品5.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一般为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检验报告6.红外光谱鉴别法:在用红外光谱进行鉴别试验时,中国药典和BP均采用标准图谱对照法7.一般鉴别试验(general identification test)是依据某一类药物的化学结构或理化性质的特征,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
8.药物的专属鉴别实验(specific identification test)是证实某一种药物的依据,它是根据每一种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及其所引起的物理化学特性不同,选用某些特有的灵敏的定性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
9.反应的灵敏度(sensitivity):在一定条件下,能在尽可能稀的溶液中观测出尽可能少量的供试品,反应对这一要求所能满足的程度.10.空白试验,就是在与供试品鉴别试验完全相同的条件下,除不加供试品外,其它试剂均同样加入而进行的试验。
11.对照试验:用已知溶液代替试液同样进行的试验。
对照试验用于检查试剂是否变质或反映条件是否控制正常12.zhi(火只)灼残渣定义:有机药物经炭化或挥发性无机药物加热分解后,高温(火只)灼,所产生的非挥发性无机杂质的硫酸盐。
13.干燥失重系指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失的量,以百分率表示。
14.杂质的来源1、生产过程引入的杂质。
2、贮藏过程引入的杂质。
15.杂质按来源可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
16.杂质按其性质还可以分为信号杂质和有害杂质。
信号杂质本身一般无害,但其含量的多少可以反映出药物的纯度水平,如含量过多,表明药物的纯度差,提示药物的生产工艺不合理或生产控制存在问题。
17.L=C*V/S*100% (计算)18.中国药典和USP均采用硫氰酸盐法检查铁盐。
药物分析总结期末题库答案

药物分析总结期末题库答案导论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中重要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药物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本期末题库答案将对该课程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药物分析的核心内容。
本文将从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常用分析技术、药物分析法规要求、药物分析实验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药物分析是指将药物样品进行化学或生物学检测、测定其化学组成和含量的相关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使用分析方法对药物样品进行分析,得到药物的质量或活性指标,从而评价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性。
药物分析的目的是确保药物的质量控制,对药物的原料药和制剂进行质量监控,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二、常用分析技术1. 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以物质对特定波长的电磁辐射吸收或发射的强度与其浓度成正比的原理进行分析的方法。
分光光度法可以用于测定药物的含量、纯度、荧光特性等。
常见的分光光度法包括紫外可见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等。
2.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将药物样品分离并测定其组分的一种分析技术。
该技术利用样品中化学物质与气相色谱柱上的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通过控制样品分子在传感器中的传输速率进行浓度测定。
气相色谱法主要应用于挥发性物质的测定和分析。
3. 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将药物样品溶解在流动相中,通过与固定相相互作用而进行分离和测定的方法。
液相色谱法常见的种类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药物成分的测定和定量分析。
4. 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通过对药物样品中分子的质量和相对丰度进行测定,判断样品的组成或结构的方法。
质谱法可用于测定药物的分子量、分子结构等。
常见的质谱法包括质子能谱法、质谱-质谱法等。
三、药物分析法规要求药物分析法规要求是药物分析的指导文件,包括国家药典、国家药品质量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药品分析检验指标等。
药物分析法规要求对药物质量进行严格的监控和控制,确保药物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以保证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药品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
我国已有九部药典第一部位1953年,第九部位2010年版世界各国药典缩写:美国药典usp美国国家处方集NF英国药典BP日本药局方JP欧洲药典Ph.Eur国际药典Ph.Int中国药典Ch.PGLP:《药品非临床质量管理规定》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CP《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AQC《分析质量管理》用于股管理分析结果的质量2005年7月1日起每版药典分为三部:药典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药典二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第二部分收载药用辅料;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中国药典的内容分为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凡例:1名称与编排2项目与要求3检验方法与限度4标准品、对照品5计量6精密称定标准品系指用于生物鉴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或ug)计,以国际标准品进行标定乙醇未指明浓度时,均系指体积比95﹪的溶液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索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用量不得超过规定的±10%试验中的空白试验指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代替供试液的情况下,按同法测得的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六条规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置或者确定的药品检验机构,承担依法实施药品审批和药品质量监督检查所需的药品检验工作”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领导下的国家药品检验机构是中国药品生物质品鉴定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检验所分别承担各辖区内的药品检验工作药品检验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取样(原则是均匀、合理)、药物的鉴别、药物的检查、药物的含量测定、检验报告的书写药物的鉴别试验均是用来证实贮藏在有标签用其中的药物是否为其所标示的内容,而不是进行定性分析。
药品鉴别试验项目中的性状鉴别:1)熔点:系指一种物质按规定方法测定,由固体融化成液体的温度、熔融同时分解的温度或在融化时自初融至全溶的一段温度。
一般鉴别试验:1)有机氟化物2)有机酸盐3)芳香第一胺类4)托烷生物碱类5)无机金属盐类6)无机酸根有机酸盐鉴别试验:方法一:取供试品的稀释液,加三氯化铁试液一滴即显紫色。
原理:本品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与三氯化铁试液生成配位化合物,在中性时呈红色,弱酸性时呈紫色方法二:取供试液加稀盐酸即析出白色水杨酸沉淀,分离、沉淀在醋酸铵溶液中溶解常用的鉴别方法有: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和生物法药物的杂质检查药物中的杂质主要两个来源:一是生产过程中引入二是贮藏过程中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引起物理化学特性变化二产生。
杂质的种类:药品中的杂质按来源分: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按照毒性分:毒性杂质和信号杂质;按理化性质分:有机杂质、无机杂质一残留溶剂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叫做杂质限量。
杂质限量(﹪)=杂质最大允许量供试品量杂质最大允许量X10﹪药物中杂质限量的控制方法两种:1)限量检查法2)对杂质进行定量测定杂质限量(﹪)=供试品量标准溶液的体积标准溶液的浓度Xx即L(﹪)=sCxVx100﹪在药典检查项下初春度检查外还包括有效性、均匀性和安全性三个方面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不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1)直接测定法2)经水解后测定3)经还原分解后测定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1)湿法破坏(适用于含氮药物的测定)2)干法破坏:1高温灼热法2氧瓶燃烧法滴定度:系指没1ml规定浓度的滴定液所相当的被测药物的质量准确度:细致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标示。
精密度:系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精密度的验证内容:1)重复性2)中间精密度3)重视性专属性:系指在其他成分可能存在下,采取的方法能准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检测限度是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
定量限(LOQ)是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其测定结果应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线性:系指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影响值)与试样中被测物的浓度或量直接成正比关系的程度范围:系指能达到一定及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生物样品种类:血样、唾液、尿液蛋白质的去除;1加入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2加入中性盐3加入强酸4加入含锌盐及铜盐的沉淀剂巴比妥类药物的分析巴比妥类的主要性质:巴比妥类药物通常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具有一定的熔点;在空气中稳定,加热多能升华。
1)弱酸性2)水解反应3)与重金属例子的反应:1与银盐的反应2与铜盐的反应3与钴盐的反应4与汞盐反应被巴比妥类的鉴别试验:一:丙二酰脲类的家被试验1银盐反应去供试品约0.1g加碳酸钠试液1ml与水10ml,振摇2分钟,滤过,滤液中逐滴加入硝酸银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振摇,沉淀即溶解,继续滴加过量的硝酸银试液,沉淀不再溶解。
2铜盐反应取供试品约50mg加吡啶溶液(1-5)ml溶解后加铜吡啶试液1ml即显紫色或生成紫色沉淀。
三:利用特殊取代基或元素的鉴别试验1利用不饱和取代基的鉴别试验。
含有不饱和取代基的巴比妥类药物药典收藏的有司可巴比妥钠。
1)与碘试液的反应取本品0.10g加水10ml加碘试液2ml所限棕黄色用在5分钟内消失2)与高锰酸钾的反应2利用方环取代基的鉴别试验1)硝化反应2)与硫酸-亚硫酸钠的反应3)与甲醛-硫酸的反应3硫元素的反应硫代巴比妥分子中含有硫元素,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与铅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热后沉淀转变为黑色的硫化铅。
被试验可供硫代巴比妥类与巴比妥类的区别巴比妥类药物含量测定:1银量法2溴量法3酸碱滴定法4紫外分光光度法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典型药物的分类与性质一:苯甲酸类:苯甲酸丙磺舒甲芬那酸二:水杨酸类:水杨酸阿司匹林对氨基水杨酸双水杨酯贝诺酯鉴别试验:依据防酸类药物的性质,可采用显色反应、沉淀反应、以及红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色谱法鉴别与铁盐的反应1水杨酸及其盐类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可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配位化合物。
2苯甲酸盐的中性或碱性溶液与三氯化铁试液可生成碱式苯甲酸铁盐的赭色沉淀3丙磺舒加少量强氧化钠试液使生成钠盐溶解后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即生成米黄色铁铁盐沉淀重氮-化偶合反应贝诺酯具有潜在的芳伯胺基,加酸水解后产生游离芳伯胺基结构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试液进行重氮化反应,生成的重氮盐在与碱性β-萘酚耦合生成橙红色沉淀水解反应: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加热水解,得水杨酸钠及醋酸钠,加过量稀硫酸酸化后则生成白色水杨酸沉淀并发生醋酸的臭气;分离沉淀物,可溶于醋酸铵溶液中,于100-105℃干燥后,熔点人156-161℃分解产物的反应1苯甲酸盐可分解成苯甲酸升华物,可用于鉴别。
2寒流的药物可分解后鉴别。
特殊杂质检查阿司匹林中特殊杂质的检查:1澄明度的检查2水杨酸(检查的原理是利用水杨酸可在弱酸性溶液中与高铁盐反应呈紫色,而阿司匹林中无游离酚羟基不发生该反应因而随杂质的检出无干扰。
氯贝丁酯中特殊杂质的检查用气相色谱法含量测定一:酸碱滴定法1直接滴定法2水解后剩余滴定3两步滴定法二亚硝酸钠滴定法三双相滴定法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p160鉴别试验一重氮化-偶合反应。
二与三氯化铁反应三与重金属离子反应四水解产物反应指示终点的方法有电位法、永停滴定法、外指示剂法、内指示剂法杂环类药物分析吡啶类药物的主要性质:1吡啶环的性质2弱酸性3还原性吡啶环的开环反应适用于吡啶环的β或γ位被羧基衍生物取代的尼可刹咪和异烟肼。
酸性染料比色法影响因素:1水相最佳PH值的选择2酸性染料及其浓度3有机溶剂的选择4水分的影响5酸性染料中的有机色质硫酸盐类药物的测定1硫酸阿托品测定硫酸阿托品与高氯酸反应的化学计量摩尔比为1:1 2硫酸奎宁测定硫酸奎宁与高氯酸的反应比为1:3 3硫酸奎宁片的测定这是硫酸奎宁与高氯酸的比为1:4 4二氢必定类药物的测定硝苯地平与硫酸铈反应的比为1:2 5异烟肼与溴酸钾反应的比为3:2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三氯化锑反应原理:维生素A和无水三氯化锑的无醇三氯甲烷溶液反应即显蓝色渐变成紫红色。
硫色素反应原理维生素B1在碱性溶液中可被氰化钾氧化生成硫色素,硫色素溶于正丁醇中显蓝色荧光。
Vc鉴别试验1与硝酸银反应2与2,6二氯靛酚钠反应3与其他抗氧化剂反应4糖类的反应Vc含量测定一碘量法二2,6-二氯靛酚滴定法三高效液相色谱法维生素E鉴别试验一硝酸反应原理其在硝酸酸性条件下水解成生育酚,生育酚被硝酸氧化为邻醌结构的生育红而成橙红色杂质检查生育酚原理利用游离生育酚的还原性可被硫酸铈定量氧化甾体类激素药物分析四氮唑比色法是用于皮质激素药物含量测定的方法异烟肼比色法原理甾体激素C3-酮基及某些其他位上的酮基能在酸性条件下与羰基试剂异烟肼缩合形成黄色的异烟腙柯柏反应比色法是指雌激素与硫酸-乙醇反应呈色,在515nm出处有最大吸收。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行量测定或效价测定1微生物检定法(最基本法)2理化法3抗生素活性表示方法(以效价单位表示)鉴别试验326页一茚三酮反应2Molish试验3N-甲基葡萄糖胺反应4麦芽酚反应5坂口反应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分析性质本类抗生素的母核上C4位上的二甲氨基显弱酸性C10位上的酚羟基和两个含有酮基和烯醇基的共轭双键系统显弱酸性故四环素类抗生素是良性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