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

合集下载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章制度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章制度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章制度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的治疗场所,但也是感染传播的高危区域。

为了预防和控制手术室内的感染,制定并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非常重要。

以下是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章制度的一些建议:一、手术室卫生管理:1.定期对手术室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消毒,包括地面、墙壁、手术台等。

2.所有手术室的设备和用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洁和消毒程序后方可使用。

3.手术室内的医护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包括洗手、戴手套等。

二、手术室操作规范:1.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和工作流程的指导,确保手术操作规范、无菌技术正确。

2.手术室内应设立专门的无菌区域,避免非必要人员进入。

3.手术器械和物品应当遵循严格的无菌原则,医护人员必须按规定使用器械和物品。

三、手术室空气质量控制:1.手术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设备,控制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

2.手术室内严禁吸烟,以避免污染室内空气质量。

3.手术室内应定期检测空气质量,如温湿度、微生物浓度等。

四、手术室医护人员健康监测:1.手术室医护人员应接受定期的健康检查,如体温、血常规等。

2.如有患者感染报告,手术室医护人员应立即进行相应的健康检查。

3.有患者传染病疑似或确诊时,手术室医护人员应戴上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

五、患者感染控制:1.手术前应进行合理的感染筛查、评估和预防,避免患者感染手术室。

2.对于患者的开放性伤口、感染性疾病等应采取适当的感染控制措施。

3.手术室医护人员应做好手术后伤口的处理和感染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最后,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需要所有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手术室规章制度,不断提高自身的卫生意识和操作规范,以确保手术室的清洁、无菌和安全。

医院亦应定期检查和培训,加强对手术室的管理和监督,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控制手术室感染的发生。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案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案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案一、背景和目的手术室是医院中高风险区域之一,因为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和术后恢复阶段的感染预防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医院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因此,制定和实施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

二、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1. 环境管理手术室环境的管理是预防感染的第一步。

手术室应保持清洁、明亮、无尘、无菌。

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确保手术室内的细菌浓度低于一定标准。

手术室应采用层流通风系统,以保持空气的新鲜和无菌。

此外,手术室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对手术室内的表面和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

2. 人员管理手术室人员是预防感染的重要环节。

所有手术室人员都应接受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培训,并严格遵守相关规程。

手术室人员进入手术室前应进行手卫生和更衣换鞋。

手术室人员应佩戴消毒口罩、帽子和手套,根据手术需要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

此外,手术室人员应减少手术间的人员流动,严格控制参观人员。

3. 患者管理患者是手术室感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状况评估,对于有感染风险的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手术室应采取有效的皮肤消毒措施,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消毒。

手术后,患者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防止感染传播。

4. 物品和设备管理手术室内的物品和设备是感染传播的重要途径。

所有手术器械、敷料和物品都应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手术器械应采用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敷料应采用环氧乙烷气体灭菌或其他有效的消毒方法。

手术室内的物品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5. 消毒灭菌管理手术室内的消毒灭菌工作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应定期更换和检测手术室内的消毒液,确保其效能。

手术室内的灭菌盒应每天更换消毒灭菌,器械或敷料包应定期清理灭菌。

过期敷料或可疑污染物品应重新灭菌。

此外,手术室应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消毒灭菌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课件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课件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 与预防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 •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害
01
02
03
增加患者痛苦
感染会导致伤口延迟愈合 ,增加患者痛苦和恢复时 间。
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严格执行 手卫生规范,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加强手术室清洁和消毒工作
定期对手术室进行彻底清洁,包 括地面、墙面、天花板和设备表
面。
严格遵守消毒灭菌程序,确保手 术器械、敷料、手术衣等物品的
清洁和消毒质量。
定期对手术室空气进行质量检测 ,确保空气洁净度和微生物指标
符合标准。
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
03
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可能增加
自身感染的风险,从而将病原体传播给患者。
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
患者处于特殊生理时期
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病原 体。
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生理时 期的患者,可能因自身特点而增加感 染的风险。
患者患有其他基础疾病
患者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可能增加感染 的风险。
根据患者病情和感染病原体情 况,合理选用抗生素和抗病毒 药物。
严格掌握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 的用药指征,避免滥用和过度 使用。
加强药物管理,确保药物储存 、使用和处置符合相关规定, 防止药品污染和误用。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医院手术室感染事件
01 02
事件描述
某医院手术室在近期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感染事件,多名患者在手术后出 现伤口感染和发热等症状。经过调查,发现感染源来自手术室内的空气 和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一、目的为了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规范,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的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三、组织管理1. 医疗机构应当成立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评估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2. 手术科室应当设立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小组,负责具体实施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3. 医疗机构应当将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纳入医院感染管理考核体系,定期对手术科室进行考核和评估。

四、防控措施1. 患者准备(1)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既往病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以便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

(2)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

(3)对患者进行术前教育,告知患者手术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配合度。

2. 手术室环境(1)手术室应当保持清洁、安静、舒适,定期进行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

(2)手术室应当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器械,确保器械的清洁、消毒和灭菌。

(3)手术室应当实行严格的进出管理制度,限制无关人员进入手术室。

3. 手术人员(1)手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巧。

(2)手术人员应当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3)手术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手术操作技能和感染预防意识。

4. 手术器械(1)手术器械应当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和灭菌,确保器械的灭菌效果。

(2)手术器械应当定期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器械的性能和安全性。

(3)手术器械应当进行妥善的保管和维护,避免器械的损坏和污染。

5. 术后管理(1)术后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手术部位的异常情况。

(2)术后对患者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和免疫调节,提高患者的抵抗力。

(3)术后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促进患者的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和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根据《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严谨、高效的原则,实行全面管理、全程控制、全员参与。

第三条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应结合手术室实际情况,制定并落实针对性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提高手术室感染管理水平。

第四条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应注重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意识和能力。

第五条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应加强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风险,持续改进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二、组织管理第六条手术室应设立感染管理小组,由科室负责人、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护士长、麻醉科主任等组成。

感染管理小组负责制定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监督评估,及时处理感染相关问题。

第七条手术室感染管理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分析手术室感染风险,制定并更新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第八条手术室应配备充足的感染控制专职人员,负责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日常管理和执行。

三、人员管理第九条手术室医务人员应具备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知识和技能,定期参加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培训和教育。

第十条手术室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做到术前、术后手卫生,佩戴手套,遵循无菌操作规程。

第十一条手术室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及皮肤化脓性感染的人员,应暂时禁止进入手术室。

第十二条手术室外来人员应严格执行准入制度,限制参观人员数量,减少手术间人员的流动。

四、环境管理第十三条手术室应合理布局,分为无菌区、半无菌区和污染区,明确各区域的标识和界限。

第十四条手术室应保持干燥、洁净、通风,空气消毒设施应定期维护和检测,确保有效运行。

第十五条手术室地面、墙壁、手术台、器械等应定期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第十六条手术室应配备有效的消毒灭菌设施,如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器、紫外线消毒灯等,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引言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感染的一系列疾病,是医疗机构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手术室是医院内感染风险最高的区域之一,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2、定义与分类2.1 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的与医疗过程相关的感染。

2.2 手术室感染:手术室感染是指在手术室内进行手术过程中患者感染的病例。

3、预防与控制措施3.1 手术前准备3.1.1 患者筛查:对患者进行相关病史调查和评估,以及各项感染指标检测。

3.1.2 术前皮肤准备:使用抗菌皮肤清洁剂对手术部位进行彻底清洁消毒。

3.1.3 手术室空气净化:保持手术室内空气质量良好,定期清洁和维护空气净化设备。

3.2 手术过程中的感染控制3.2.1 无菌原则:手术室内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使用无菌器械和消毒物品。

3.2.2 感染性物质处理:对于有感染性的物质,如血液、体液等,要采取正确的处置和处理措施。

3.2.3 手术室环境消毒:定期对手术室进行彻底的消毒,包括手术台、操作室、空气净化器等。

3.3 手术后的感染控制3.3.1 伤口处理:对术后伤口进行正确的处理和保护,包括伤口清洁、更换敷料等。

3.3.2 定期复查:对手术患者进行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感染的迹象和症状。

3.3.3 手术室设备维护:定期对手术室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无菌状态。

4、教育与培训4.1 医务人员培训:对手术室内的医务人员进行感染预防和控制知识的培训,加强其对感染控制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4.2 患者教育:向手术患者提供相关的感染预防知识,引导患者主动参与感染控制工作。

5、监测与报告5.1 医院感染监测: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对手术室内的感染案例进行监测和统计。

5.2 报告与通报:及时报告和通报感染病例,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

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医疗事故责任:指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因违反医疗纪律或规范而造成的损害和责任。

医院感染在手术中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和手术室环境控制以及手术操作规范

医院感染在手术中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和手术室环境控制以及手术操作规范

医院感染在手术中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和手术室环境控制以及手术操作规范近年来,随着人们日益提高的医疗需求,医院感染问题日益凸显。

在手术中,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并发症和死亡。

因此,加强手术中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及手术室环境控制和手术操作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一、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1. 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手是医护人员最常接触患者的部位,也是尤其容易成为病菌携带者的部位。

因此,在手术室中,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包括正确洗手、消毒和佩戴手套。

同时,要定期培训医护人员正确的手卫生操作方法。

2. 充分消毒和灭菌手术室器械手术室内的器械和设备是感染的重要来源。

医院应制定完善的器械消毒和灭菌制度,确保所有器械在使用前经过充分消毒和灭菌处理。

医护人员在操作器械时也要注意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3. 加强患者感染控制患者本身就是感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医护人员在手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彻底的感染控制,包括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正确清洁和消毒手术部位,并防止患者术前或术后的感染传播。

二、手术室环境控制1. 空气净化与通风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对手术操作和医护人员的健康至关重要。

手术室应安装高效过滤器,不断进行空气净化,并保持适当的室内通风。

同时,定期检测和维护空气净化装置的性能,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建立洁净区域手术室内的洁净区域是手术操作和消毒灭菌的重要区域。

应划定清洁区、半洁净区和非洁净区,并且要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装修、设计和管理。

洁净区域要保持干净整洁,杜绝灰尘和异味的产生。

3. 垃圾处理和危险废物管理手术室产生的垃圾和危险废物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和管理。

垃圾箱和废物收集容器要进行分类,确保无菌区域的卫生和安全。

对于有感染风险的废物,要采取专门的处理方式,以防止感染传播。

三、手术操作规范1. 手术准备和消毒手术前的准备和手术过程中的消毒是手术操作规范中最基础的部分。

医护人员要按照相关规定,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剂,对手术器械和手术部位进行消毒。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和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根据《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全程、综合的原则,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策略。

第三条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应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手术室、医务部门、护理部门等共同负责,协同推进。

二、组织管理第四条医院应设立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感染控制的领导工作。

感染管理委员会由院长、分管副院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医学专家组成。

第五条手术室应设立感染控制小组,由手术室主任、护士长、感染管理人员、医务部门和护理部门代表组成。

感染控制小组负责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六条手术室感染控制小组应制定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并进行定期评估和持续改进。

三、人员管理第七条手术室工作人员应接受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第八条手术室工作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接受特殊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一)新进工作人员;(二)工作职责发生变化;(三)出现新的感染病原体或者感染控制策略发生变化;(四)其他需要接受特殊培训的情况。

第九条手术室工作人员在患有感染性疾病或者携带感染病原体时,应遵循相关规定,采取措施,避免传染。

四、环境管理第十条手术室应符合国家关于手术室建设标准和管理要求,保持干燥、洁净、通风良好。

第十一条手术室应定期进行卫生清洁,对空气、温度、湿度、物品表面等进行监测,确保符合规定要求。

第十二条手术室应设立专门的感染废物收集和处置区域,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规定。

五、无菌操作管理第十三条手术室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手术安全。

第十四条手术室工作人员应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穿戴消毒口罩、帽子、手术衣、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第十五条手术室应配备流动水洗手设施,严格执行手卫生管理,确保工作人员手部清洁。

六、消毒灭菌管理第十六条手术室应使用经过消毒灭菌的器械、敷料和其他物品,确保其无菌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医院感染的定义
感染的病原体或其毒素导致的局部或全身 不良反应,且该感染在患者进入医疗机构不 存在或不处于感染的潜伏期。 感染地点--医院
感染对象--病人 陪护、探视 医务人员
医院感染控制的目标
—感染率下降 —住院日数减少 —死亡率减低 … 等等.
18
一、手术室布局流程
手术室的通道布置
一、手术室布局流程
手术室分区
一、手术室布局流程
手术室依据清洁程度划分为3区 ➢ 限制区 ➢ 半限制区 ➢ 非限制区 ➢ 各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分隔屏障,
并设有清晰的标志。
一、手术室布局流程
➢ 限制区:也称无菌区,包括麻醉准备间、手术 间、手术准备间、无菌物品储存间、外科手消 毒区、贵重仪器房、洁净走廊等。
➢ 多通道方式:当平面和面积允许时,多通道布置 更有利于区分医护人员和患者,清洁物品和污染 物品流线,能够达到人流与物流分开,医患通道 分开、洁污流线分开。
一、手术室布局流程
手术间的基本布局
一、手术室布局流程
➢ 尽端布置 ➢ 中心布置 ➢ 侧向布置 ➢ 环形布置
一、手术室布局流程
➢ 尽端布置:手术间集中布置在手术室的尽端,洁 净级别要求愈高的越靠尽端。其目的是尽量减少 人流、物流对手术间的干扰。
手术室
2015年8月15日
前言
手术室是担负着对病人进行手术和急危重病 人的抢救任务,是感染发生的高危科室之一,是医 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
因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医院的医疗护理效果。为了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 、提高医疗护理水平,我们必须加强手术室医院 感染的控制和管理工作。
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 统计,每年发生约50万例手 术部位感染,在我国手术部 位感染(SSI)居医院感染 的第三位,是外科主要的 医院感染。
➢ 中心布置:手术间布置在手术室的中心部位,可 以便捷地与各辅助房间联络。
➢ 侧向布置:手术间一字排开,布置在建筑物的一 侧,而相关的辅助房间布置在手术间的对侧,联 络既方便、快捷,又主次分明、各占一方,一般 中、小型医院的手术室经常采用这种布局。
➢ 环形布置:大、中型医院手术室有数量较多的手 术间时,往往采取环形布置方案,既便于手术间 和其他辅助房间的联系,也便于作做到洁污分明、 疏散方便。
一、手术室布局流程
手术室的通道布置有3种形式
➢ 单通道方式 ➢ 双通道方式 ➢ 多通道方式
一、手术室布局流程
➢ 单通道方式:患者、医护人员、清洁物品及污染 物品均由同一通道进出手术室。最大的问题是清 洁与污染流线不分。较少采用,单通道布置应具 备污物可就地消毒和包装的条件。
➢ 双通道方式:两条通道洁污分离,一条为洁净通 道,一条为污染通道,可将医务人员、术前患者, 洁净物品供应的洁净路线与术后的患者、器械、 敷料、污物等污染路线分开。中、小型医院采用 广泛。
纠正不良个人卫生习惯者(如搔头、挖鼻、搓皮 肤等)不可以进入洁净手术室。
二、进入手术室、手术间人员的管理
进入手术间人员数量的要求: 进入手术间的人数应在满足手术需要的情
况下降低到最少(如必要的手术医生、护士和 麻醉师),一般大手术不超过12人,中手术 不超过8人,小手术不超过6人,应严格限制 其他人员进入手术室,参观人员必须经主管部 门批准,并应控制人数(2-4人),按指定手 术间参观手术,不得随意走动和出入,不得距 手术台过近,应与手术者和手术无菌台保持 30cm以上的距离。
➢ 半限制区:也称清洁区,包括药品储存间、复 苏室、办公室、库房、更衣室、生活区(值班 室、会议室、休息室、卫生间)。
➢ 非限制区:也称污染区,包括换鞋前区、接受 患者处、器械清洗间、污洗间、杂用间、标本 存放处、医疗废物暂存处等。
➢ 各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分隔屏障,并设有清晰的 标志。
手术进行中应当关闭感应门,尽量减少人员 的出入。反锁通向外走廊的后门,术中不得随
医院感染防控,必须警钟长鸣
-----让院感爆发案例说话
首先 医院感染的定义
院内感染也称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 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 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也属医院感染。
二、进入手术室、手术间人员的管理
从感染控制的角度,以下人员不能进入手术室: 1.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 2.患有皮肤病,面部、颈部、手部等有感染者。 3.患有其他对手术室可能有不良影响的疾病或裸露
伤口的人员。 4.与手术无关的人员,如厂家、公司人员、留取解
剖标本的研究人员等。 5.未按规定穿好洁净工作服,未洗去化妆品者,未
三、医务人员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无菌器械桌的摆放
洗手护士检查包内消毒指示卡后将其放在无菌桌 右下角。
无菌包布铺于器械桌,四周下垂至少30cm。
三、医务人员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在手术部的工作人员和实施手术的医务人 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意开启,禁止由外走廊进入手术间。
二、进入手术室、手术间人员的管理
医务人员管理
按照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第二十三条,手术室应当加强医院感染 管理,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 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 。试行凡参与手术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手术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及环境卫生学管理方面的知识,并须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严格执行与手术部有关制度、规范。 严格控制入室人数:过多的人数超过洁净室的自净能力;过多的人 数影响新风量的不足;过密的人墙使尘埃反弹至手术野。
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最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 从而为疾病 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促进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无论对社会及个人均 带来严重危害。大量资料证明,只要护理管理严格、预防措施落实,医院感 染发生就少。为此,我们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每次消毒、灭菌、隔离 达到预定的要求,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