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信号发生和模拟光发射光接收电路设计

合集下载

模拟信号光纤传输

模拟信号光纤传输

一、设计题目模拟信号光纤传输二、设计要求要求信号发生器产生信号为2MHz 峰峰值为1V的模拟正弦信号选做可由信号发生器产生发射电路由LED驱动电路和LED组成接收电路由PIN和放大电路组成要求接收到的信号能完整还原出原模拟信号。

三、设计分析一、原理 1.信号发生模块采用LC震荡电路产生因为普通的LR回路产生的信号都是低频要求产生2MHz的高频信号我们可以通过LC震荡产生简单的讲就是电路的充放电原理参考课本中信号产生相关知识从震荡条件与后面电路的匹配以及要求的参数出发着手设计。

2.发射模块由LED驱动电路和LED组成我们根据LED的P-I特性得知流经LED的电流要在它的工作范围一般为50 mA到100 mA之间方可保证LED的正常工作并且使得LED的发射功率达到PIN的接收要求发射的原理是驱动电路使LED的注入电流随着输入信号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将电信号调制到光信号上以实现光发射驱动电路是一个简单的放大电路选择合适的参数以使流经LED的电流和其两端的电压达到要求我们的设计采用共射极放大由集电极电阻提供LED的直流偏压在基极连接了一个电容阻容耦合当输入信号作用时由于信号电压将在基极直流偏置电阻Rb上有损失因而减小了晶体管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信号电压也就会影响电路的放大能力采用该电容解决了“共地”问题又使一定频率范围内的输入信号几乎毫无损失地加到放大管的输入回路。

3.接收模块由PIN和放大电路组成PIN接收到LED的光信号将之转变为电信号但这个电信号是很微弱的并伴随噪声信号所以必须经过放大电路将接收信号进行滤波并将其放大并且使接收到的信号不失真接收电路是一个简单的放大电路我们采用两级放大第一级为射极跟随进行滤噪放大第二级采用共射极放大也采用了阻容耦合但是放大倍数达不到要求因此我们在射极并联了一个旁路电容再选择合适的参数最终达到了要求的放大倍数。

需要注意的是发射和接受模块之间连接采用光纤由于发射的光功率本身比较小必须使光尽量耦合到接收端。

《光纤通信》课件第7章 光纤通信系统及设计

《光纤通信》课件第7章 光纤通信系统及设计

图7.7 AM和FM系统中, 功率预算和谱呈抛物线形状, 即随着基带频率的增高, 解调噪声也越来越大。 为了 均衡整个信号带宽内的解调噪声,提高传输质量,需 要在调制器之前对视频信号加入预加重处理, 当然在 接收端解调之后要进行去加重处理。另外,用户接收 FM信号时,需要附加FM-AM转换器, 以便与用户接 口设备兼容。
7.1.2 模拟调制技术 对光纤通信系统来说,数字通信系统所采用的数
字调制方式具有较强的数字处理能力、抗干扰能力, 无噪声积累且适宜于长距离干线传输。但这种方式设 备复杂,价格昂贵。而模拟设备比较简单便宜, 调制 方式多样,使用灵活,因此在图像和数据信号的传输 中获得了较多的应用。
对于图像信号的传输, 一般采用基带电视信号直 接调制光脉冲强度, 称为基带直接强度调制; 另一种 调制方式是先用脉冲幅度调制(PAM)、脉冲频率调 制(PFM)、脉冲宽度调制(PWM)、脉冲间隔(位 置)调制(PPM)的方式把基带信号调制到一个电的 副载波上,再用这个副载波去强度调制(IM)光脉冲。 几种不同的脉冲调制波形见图7.2。
/ Req
(7.9)
7.2.2 多信道传输
前面所述的基带直接强度调制仅是单信道传输的 情况, 对于光纤巨大的带宽资源, 可以使用多路信号 的复用技术。 首先可以把基带信号用AM、 FM、 PM 等调制方式调制到频率为f1、f2、…、fN的N个载波(称 为副载波)上,然后再把这N个信号频分复用 (FDM),调制一个光源,如图7.4所示。
发送机、 光纤传输信道和光接收机。
图7.1 模拟链路的基本单元
光发送机可以是LED或LD。采用LED设备简单, 价格便宜。而用LD作光源,比用LED有较大的入纤功 率,可以延长传输距离,但引起系统非线性失真的因 素较多。

试验六模拟信号电—光光—电传输试验

试验六模拟信号电—光光—电传输试验

实验六模拟信号电—光、光—电传输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数字光纤系统的通信原理2.掌握各种模拟信号的传输机理。

3.初步了解模拟电话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二、实验内容1.用示波器观察各传输信号的波形。

2.用实验系统中提供的各种信号进行光传输实验,有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三角波和HDB3码等。

三、基本原理本次实验主要完成各种不同频率的模拟信号的光纤传输,本次实验所用到的模拟信号主要是标准正弦信号、三角波和HDB3码。

其实验框图如图8-1、图8-2和图8-3所示。

本实验所用到的正弦信号和三角波产生电路的电原理图如图8-4所示,PCM编译码部分可参考实验四的介绍。

图8-1 模拟信号光纤传输方式一图8-2 模拟信号光纤传输方式二对于模拟信号的传输,可以有多种方式,一种是直接用模拟信号,经过光纤直接进行传输;另一种方式是把模拟信号经过数字化后,调制成为数字信号后再进行光纤传输,最后经解调把信号还原成原始信号。

图8-3 HDB3码光纤传输示意图图8-4 标准正弦信号产生电路原理图现在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是PCM编译码方式,对于PCM编译码的详细资料请参考实验四——PCM编译码实验。

四、实验步骤1310nm光纤模块实验:1.认真阅读光器件操作说明。

2.熟悉光发送模块和光接收模块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了解半导体激光器件PHLC-XXX-R和PHPC-1S01-PFC性能及在操作上应注意的事项。

3.打开系统电源,观察电源指示灯是否正常。

用示波器检测标准信号源的输出三角波和正弦波的输出是否正常。

4.关闭系统电源,用实验导线把标准信号源的正弦输出端与光发送模块的,模拟输入T1相连接,检查光发送模块的切换开关S1是否拨向模拟状态,同时检查模块电源开关是否处于开启状态,接通系统电源,用跳线短接J8,用示波器观察J8点的波形及电压,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正常状态时,此点的波形应该与输入点的波形同相,只是幅度变小。

波形可参见图5-5 模拟信号发送波形检测5.适当调节光发单元的R86,R95以防止输入信号失真。

光电课程设计_光学仿真

光电课程设计_光学仿真

概述:一、光源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源器件可实现从电信号到光信号的转换,是光发射机以及光纤通信系统的核心器件,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和质量指标。

光纤通信系统要求光源具有合适的发射波长,处在光纤的低损耗窗口之中;有足够大的输出功率,从而有较长的传输距离;有较窄的发光谱线,可以减少光纤的色散对信号传输质量的影响;易于与光纤耦合,确保更多的光功率进入光纤;易于调制,响应速度要快,调制失真小,带宽大;在室温下能连续工作,可靠性高,寿命至少在10万小时以上。

下面简单介绍已广泛应用的两类半导体光源: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 )和半导体激光二极管(LD )。

1 发光二极管(LED )发光二极管(LED )是低速、短距离光波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光源。

其寿命很长,受温度影响较小,输出光功率与注入电流的线性关系较好,价格也比较便宜。

驱动电路简单,不存在模式噪声等问 题。

发光二极管结构简单,是一个正向偏置的PN 同质结,电子-空穴对在耗尽区辐射复合发光,称为电致发光。

发出的部分光耦合进入光纤供传输使用。

LED 所发出的光是非相干光,具有较宽的谱宽(30~60nm )和较大的发射角(≈100°)。

自发辐射产生的功率是由正向偏置电压产生的注入电流提供的,当注入电流为I ,在稳态时,电子-空穴对通过辐射和非辐射复合,其复合率等于载流子注入率I/q ,其中发射电子的复合率决定于内量子效率ηint ,光子产生率为(I ηint/q),因此LED 内产生的光功率为()int int /P w q η= (2.1)式中,ω 为光量子能量。

假定所有发射的光子能量近似相等,并设从LED 逸出的功率占内部产生功率的份额为ηext ,则LED 的发射功率为()int int /e ext ext P P w q I ηηη== (2.2) ηext 亦称为外量子效率。

由上式可知,LED 发射功率P 和注入电流I 成正比。

模拟信号发生器实训报告

模拟信号发生器实训报告

#### 一、实训背景模拟信号发生器是电子工程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测试仪器,主要用于产生各种模拟信号,以供电子电路设计、调试和性能测试使用。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深入了解模拟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和应用领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电子测量技术。

#### 二、实训目的1. 理解模拟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2. 掌握模拟信号发生器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

3. 学习如何利用模拟信号发生器进行电路测试和分析。

4. 提高学生在电子工程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 三、实训内容1. 模拟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 介绍模拟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包括信号产生、放大、调制等过程。

- 分析模拟信号发生器的内部结构,如振荡器、放大器、调制器等模块。

2. 模拟信号发生器的操作方法- 学习如何启动和关闭模拟信号发生器。

- 熟悉信号发生器的前面板和后面板的各个功能键和接口。

- 学习如何设置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幅度、相位等参数。

3. 模拟信号发生器的性能指标- 了解模拟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范围、幅度精度、相位噪声等性能指标。

- 分析不同型号的模拟信号发生器在性能上的差异。

4. 模拟信号发生器的应用- 学习如何使用模拟信号发生器进行电路测试,如放大器、滤波器等。

- 掌握利用模拟信号发生器进行信号分析的方法,如频谱分析、调制分析等。

5. 实验操作- 实验一:模拟信号发生器的基本操作- 目标:熟悉模拟信号发生器的操作方法和界面。

- 内容:设置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1kHz的正弦波,调整幅度和频率,观察输出波形。

- 实验二:模拟信号发生器在电路测试中的应用- 目标:掌握利用模拟信号发生器进行电路测试的方法。

- 内容:使用模拟信号发生器测试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响应。

- 实验三:模拟信号发生器在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目标:学会使用模拟信号发生器进行信号分析。

- 内容:对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和调制分析。

#### 四、实训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 成功启动模拟信号发生器,并产生1kHz的正弦波。

实验二 光发射机与光接收机实验

实验二 光发射机与光接收机实验

实验二光发射机与光接收机实验学号:XXX 姓名:XXX一、实验目的1.了解光源的调制的原理2.学习光发送模块的电路原理3.了解光接收机的组成4.了解光收端机灵敏度的指标要求二、实验内容1.介绍光源的调制方法2.介绍光发射电路的框图3.了解光接收机的组成三、实验仪器1.光纤通信实验系统1 台2.示波器1台3.光纤跳线1根4.万用表5.光功率计四、实验原理1、光发射机、光调制。

根据调制与光源的关系,光调制可以分为直接调制和间接调制两大类。

直接调制方法仅适用于半导体光源(LD和LED),这种方法是把要传送的信息转变为电信号注入LD或LED,从而获得相应的光信号,所以是采用电源调制方法。

直接调制后的光波电场振幅的平方与调制信号成一定比例关系,是一种光强度调制(IM)的方法。

间接调制是利用晶体的光电效应、磁光效应、声光效应等性质来实现对激光辐射的调制,这种调制方式既适应于其他类型的激光器。

间接调制最常用的外调制的方法,即在激光形成以后加载调制信号。

对某些类型的激光器,间接调制也可以采用内调制的方法,即在激光器的谐振腔内放置调制元件,用调制信号控制调制元件的物理性质,将改变谐振腔的参数,从而改变激光输出特芯以实现其调制。

光源的调制方法及所利用的物理效应如下表所示。

光源的各种调制方法本实验系统采用的是直接调制的方法。

2、模拟信号调制与数字信号调制模拟信号调制是直接用连续的模拟信号(如话音、电视等信号)对光源进行调制从而使LED 或LD的输出光功率跟随模拟信号变化,如下图所示:由于光源,尤其是激光器的非线性比较严重,所以目前模拟光纤通信系统仅仅用于对线性要求较低的地方,要实现大容量的频分复用还比较困难,仅自一些小系统中使用。

对一些容量较大、通信距离较长的系统,多采用对半导体激光器进行数字调制的方式。

数字调制主要是用数字信号的“1”和“0”来控制激光的“有”和“无”,如下图所示:与LED 相比,LD 的调制问题要复杂得多。

实验五 模拟信号电—光、光—电传输实验-2

实验五  模拟信号电—光、光—电传输实验-2

实验五模拟信号电—光、光—电传输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模拟信号光纤系统的通信原理2.了解完整的模拟信号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3.掌握各种模拟信号的传输机理二、实验内容1.通过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方波信号、三角波进行光传输实验2.正弦信号通过PCM编码后进行光传输实验三、实验仪器示波器,GT-RC-II型光纤通信实验系统。

四、基本原理本实验用示波器观察光发送模块和光接受模块的的模拟信号波信,并通过调节模拟信号源模块的频率进行对比、比较,以了解和熟悉光纤传输模拟信号系统的组成。

其实验框图如下:模拟信号光纤传输方式一模拟信号光纤传输方式二模拟信号的传输,可以有多种方式,一种是直接用模拟信号,经过光纤直接进行传输;另一种方式是把模拟信号数字化后,进行调制,然后将调制好的数字信号再进行光纤传输,最后再经过解调,把模拟信号还原。

现在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是PCM编译码方式,对于PCM 编译码的详细资料请参考实验六-----PCM编译码实验。

五、实验步骤(以下实验步骤以1310nm光端机部分讲解,即实验箱左边的模块。

1550nm光端机部分与其相同)1.关闭系统电源,把光跳线分别连接到1310的TX和RX端。

2.将模拟信号源模块的正弦波或三角波、方波连接到光发送模块的模拟信号输入端口(P203)。

3.把开关S200拨到模拟传输端,短接跳线J200。

4.打开系统电源,用示波器在光接受模块的模拟信号输出端口观察输出信号。

5.通过电位器R257(调节直流分量电平)及R242(增益调节)得到最佳传输的模拟信号。

6.对于PCM的接线为:关闭系统电源,将开关S200拨到数字传输端。

集群通信实验接线方法左模拟信号源的输出-正弦波——PCM编译码单元的A_IN右模拟信号源的输出-正弦波——PCM编译码单元的B_IN PCM编译码单元A_TXD——PCM编译码单元TXD_APCM编译码单元A_RXD——PCM编译码单元RXD_APCM编译码单元B_TXD——PCM编译码单元TXD_BPCM编译码单元B_RXD——PCM编译码单元RXD_BPCM编译码单元PCM_OUT——光发送数字信号输入端(P202)PCM编译码单元PCM_IN——光接收数字信号输出端(P201/IC202)7.打开系统电源,用示波器在光接收模块的数字信号输出端口观察输出信号与光发送的数字信号输入端信号。

模拟光纤通信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模拟光纤通信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模拟光纤通信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书一、设计题目:模拟光纤通信系统二、设计要求:运用光纤通信以及模拟电路的知识实现模拟信号(要求频率1~3MHZ)的光纤通信系统。

信号发生器:产生2MHz的正弦模拟信号,要求其能直接连在发射电路上时,发射电路能把它发射出去。

模拟光发射电路:信号的发射由发光二极管(LED)实现。

LED是电流驱动的,要求交流电流:50--70(mA)之间,直流电流:50mA左右的模拟光发射电路。

模拟光接收电路:光信号的接收由光电二极管(PIN)实现。

设计的电路要求能够稳定准确地发射并接收信号。

三、分析设计:1、实验原理我们设计的是模拟光纤通信系统。

既然是通信系统,那就包括通信系统的所有的模块,如信源、调制、信道、解调、信宿五大模块。

对于光纤通信系统,又有其特殊性,是因为载波为光波。

信源用信号发生器产生的电信号来代替,而调制是用光发射机把电信号调制到光频上发射出去,信道是光纤,解调用光接收机来代替,信宿是信号的使用者,这里不考虑。

光发射机的基本功能是将携带信息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将光信号送入光纤中。

为了实现这一功能,发光射机要有适合的光源及其驱动电路以及一些使系统正常、可靠工作的辅助控制电路组成。

我们是用电信号调制光的强度把信号发射出去的。

光源要求其产生的光波能够在光纤中低损耗低色散传输,并切其产生的光能够尽可能的耦合在光纤中,且易于调制,工作可靠信高。

可用半导体激光器(LD)和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

这里用发光二极管(LED)5V,同时要防止静作光源。

但要特别注意:发光二极管(LED)的电压不得高于+电!所以上光时要带防止静电的手镯。

发光二极管的P-I特性:指的时输出的光功率随注入电流的变化关系。

当注入电流较小时,线性度非常好;但当注入电流较大时,由于PN结的发热,发光效率降低,出现了饱和现象。

同样的注入电流下,面发光二极管输出功率比边发光二极管大2.5~3倍。

是因为边发光二极管受到更多的吸收和界面复合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模拟信号发生和模拟光发射/光接收电
路设计
专业班级:
姓名:
班内序号:
指导教师:
地点:
时间:
电子科学与技术教研室
一、设计题目
模拟信号光发射与光接收电路设计
二、设计要求
将信号源的正弦信号,通过光电调制变为光信号,用光纤传输,然后再光电解调,恢复为原始的电信号。

恢复的电信号可随信号源的电信号频率及幅度改变。

三、分析设计
1、分析:
1)、系统原理:
光电通信系统首先将欲传输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合适的光导传输系统后,再将光信号复原成电信号。

完成这些转换
和传输功能的关键元件是光发射机、光纤和光接收机等。

在光线通信系统中,光发射机的基本功能是将携带信息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输送入光纤中。

发光射机主要由
光源及其驱动电路以及一些使系统正常、可靠工作的辅助控制电
路组成。

模拟光发射机的基本组成包括光源、输入电信号的接口电路、光源的驱动电路以及光源的控制、保护电路等四部分,结构
如图所示。

要传输的电信号首先通过光发射机的接口部分进入光
发射机,实现信号的幅度、阻抗的匹配,以适应光发射机的要求。

模拟光发射机框图:
系统结构图:
2)、 发射电路为LED 驱动电路,根据LED 的P —I 特性,要求注入电流30mA 至80mA,驱动电路使光源的注入电流随着输入信号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使光源发出的光携带有输入信号的特性,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实现光发射。

在实际搭建电路中,由于发光二极管的电阻大约为10欧姆左右,我们可用10欧姆电阻代替LED 管(调试好后再换为二极管,以防止损坏器件),用示波器可以测得该电阻的直流分压。

由于要求注入LED 的电流为30mA 至80mA 。

为了在温度发生变化时能使Ic 维持恒定,所以采用射极偏置电路来稳定工作点,以达到恒定的C 极电流,从而使电路稳定工作。

放大电路
光发射电路
光接收电路
模拟信号
光 纤
模拟信号 驱动电路 保护
光源
温度 控制 功率控
3)、光接收电路由PIN和放大电路组成,PIN接收到LED通过光纤传来的光信号,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前置放大电路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滤噪放大,最后通过放大电路对接收到的电信号放大,恢复出模拟正弦信号。

2、设计:
1)、光发射电路:LED驱动电路如下所示(其中LED用10欧姆电阻代替):
Vb=R3/(R2+R3)*Vcc=6/(6+4)*5=3V;
Ie=(Vb-Vbe)/R5=(3-0.7)/10=23mA;
B=150>>1 所以Ic=Ie=23mA;
Vce=Vcc-Ic(R4+R5+R1)=5-23*(10+40+30)=3.16V;
静态工作点:
Q(Vce, Ic)=( 3.16V,23mA);
Rbe=200+(1+B)*26mv/Ie=200+151*(26/23)=370.7欧姆
输入电阻:
Ri=R2//R3//[Rbe+(1+B)Re]=4k//6k//[0.37+(1+B)0.004]=1.75欧姆
输入与输出波形如图所示:
*注:在上图中,下面蓝色的为输入波形,上面红色的为输出波形,由上图知,直流电流值应为:
(5—3.25)/30=58mA>30mA能够驱动LED,使LED工作。


出的正弦电压Vp-p=940mV.
2)、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输入波形图:
频率响应波形:
由上图可知:在2MHz时输出衰减为0.05dB.
对于其频率特性,根据小信号模型可知:C1,C2,C3越大则高频特性越好,因为其模型可等效为一个高通型滤波器.
3)、光接收电路:(该电路用正弦信号源代替PIN,输入电压为40mV,2MHz.)
接收电路输出波形:
*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比,大约放大β=90。

电路带宽为30Hz~3MHz. 4)、正弦信号发生电路:
产生信号波形为:
产生信号的频率为:
四、实验调试
系统电路的构建是由两个模块构成的。

在搭建电路的过程中也
是一个一个电路逐步调试,然后再将其组合起来。

在光发射部分遇到的主要问题是通过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大小不符合参数要求。

这个问题主要是通过改变三极管的直流工作点的位置以及发射极和集电极电阻的大小来达到要求的。

光接收部分在接收电信号的时候可以将其放大,在上述过程中我已经详细阐明提高放大倍数及提高频率特性的方法.
静态检测与调试:连好电路后,断开信号源,把经过准确测量的电源接入电路,用万用表电压档监测电源电压,发现无异常情况出现;接下来分别测量各关键点直流电压,光发射电路二极管对地的直流电压大约为 3.25V,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集电极对地电压为
5.5V左右,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端直流电压等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

另外对于放大电路用示波器观察无自激发生。

在此过程中还发现阻抗匹配,通过修改参数是电路进行正常工作。

在设计放大电路时,某一元件的选择不合适就会影响电路的放大效果,影响带宽,所以在仿真后通过不断的调试才得到最后的电
路。

但是实际还是和理论有较大的差别,由于各个器件的误差及其
他因素,实际连接的电路输出信号幅度比较小,放大效果不是很好,消光比也不符合要求,经过查找资料去解决问题。

使电路的参数接
近我们的需求。

六、体会
在本次专业课程实习中,我们把平时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在实际应用中,理论知识和现实应用是有一定的区别,如何使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对于模拟信号在光纤中
怎样传输的问题,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在光纤中只能传输光信号,而不能传输模拟信号,因此我们必须把模拟信号转换成光信号,然后再在光纤中进行传输。

最后通过光电解调,恢复出原始信号,但是经过光纤传输后,信号变弱,我们需要对信号进行放大。

通过本次实习我到了很多知识,把课本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通过设计电路使我又复习了模拟电路的知识。

七、附录
参考文献:
1、康华光、陈大钦.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
2、方强,梁猛.光纤通信.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