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四版)
18页组织行为学复习思考题(第4版).doc

组织行为学复习思考题[第4极丿L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作为一个整体行为,包括那3个部分?答:⑴是指社会组织(包括企业)为实现创立时的宗旨,自行产生动机,采取行动和取得效果的过程。
它是动机,行动和效果的统一。
⑵其构成包括3个部分:①管理行为;②群体行为;③个体行为。
2,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分为那4个层次?答: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的运行极其规律的学科。
其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四个层次:①对个体行为的研究;②对群体行为的研究;③对组织行为的研究;④对社会环境的研究。
3,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其研究方法的类型有哪些?答:⑴按照研究的目标的不同可分为①描述性研究;②预测性研究,③因果性研究;⑵按照应用的广度不同,研究方法可分为:①理论性研究;②应用性研究,③工作性研究;⑶按照可控制性不同,研究方法分为①案例研究,②现场研究,③实验室研究。
4,试述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五个特征。
答:①收集资料的客观性;②观察或实验条件的可控性;③分析方法的系统性;④所得结论的再现性;⑤对未来的预见性。
5,组织行为学的3个主要学派和泰罗科学管理的5大原理是什么?答:⑴组织行为学的3个主要学派是:①古典学派;②人际关系学派;③系统学派。
⑵泰罗科学管理的5大原理是:①定额和分工;②工作标准化;③科学选择工人并激励;④ 培训工人;⑤鼓励合作并进行物质刺激。
6,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那些?答:有8个方面。
它们是:①通过制定定额提高劳动生产率;②必须为每项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③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④采用鼓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⑤工人和顾主两方都必须认识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双赢,改分大饼为共同把大饼做大的精神革命;⑥把计划职能(管理职能)同执行职能(实际操作)分开;⑦推行职能制和直线职能制;⑧组织机构上的控制原理(把例外事件和例内事件分开)。
7,吉尔布雷思夫妇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答:丈夫重视工作效率,妻子重视劳动者的心理作用,两人合作从事动作分析研究,发明和应用许多新技术。
张德《组织行为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导论1.1复习笔记研究组织行为,涉及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动的影响方式,二是组织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
一、组织与组织行为1.组织(1)组织的含义组织是一群人的集合,为了完成共同的使命和目标,组织成员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合作结成有机整体,从而形成单独的个人力量简单加总所不能比拟的整体力量。
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不同学派对组织的定义见仁见智。
任何一个组织的存在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组织由人构成,组织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资源。
组织既是物质结构,又是社会结构。
②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任何组织都有其基本的使命和目标。
③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组织的存在是由于有自身的使命和目标。
为了完成目标,组织中的活动实现了专业化分工——作业和管理两大类。
分工和协作使组织活动形成互相联系的层次网络结构,组织的成员也根据各自的权利、责任制度形成正式的层级指挥体系,即组织的层级制内部结构。
(2)组织和环境①组织环境任何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特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存在于组织之外并对组织产生一定影响作用的外部事物和现象构成组织环境,包括:人、财、物、气候、市场、技术、文化、政策、法律等自然、科技、人文、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要素。
②组织和环境相互作用,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a.组织的产出、服务为环境所接受的程度是限制组织活动的边界条件。
组织活动的效率受制于环境条件的优劣。
组织活动必须适应环境的需要。
b.组织和环境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组织和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其他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这些其他组织和个人构成了组织的利益相关者。
组织和环境之间进行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实际是通过和它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交换实现。
c.组织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必须有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准确地感知环境变化,不断调整、改革,同时要始终保持结构的灵活性,才能获得发展。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组织行为学(第四版)》张德高等教育出版社)1、管理技能中人的因素: P 6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管理技能包括技术技能、概念技能、人际技能三大方面。
技术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概念技能是指综管全局、洞察组织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复杂性的能力,具体包括理解事物相互关联性从而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的能力、确定和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权衡不同方案优劣和内在风险的能力、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
人际技能是指与处理人事关系有关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2、组织行为研究的三个基本分析单元——个人、群体、组织,前两个单元——组织中个人行为和群体行为的研究,构成组织行为学的微观理论。
把组织作为基本的分析单元而进行研究,构成组织行为的宏观理论。
P 93、“新组织”的特点: P 20①网络化②扁平化③灵活性④多元化⑤全球化4、马斯洛需求的主要论点: P39马斯洛认为,需求由低级到高级形成一个阶梯,在低层次需求得到相对的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更高一级的需求,只有为满足的需求才能影响行为。
人的行为是由主导需求决定的。
人们的需要的追求各有差异。
5、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两重性 P39I、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科学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有其科学性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
⑴心理学已经证实了人的意志行动开始于需求以及由需求引起的动机。
⑵如果撇开需要的社会内容,就起心理发展的形式而言,马斯洛把需求分为五个或七个层次在国外虽有争议,但他所指出的需求层次性和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向,是一般人共同的心理过程。
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组织管理指出了调动积极性的工作方向和内容。
II、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局限性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以个人的价值、利益为出发点,强调个人需要,认为人都是自私的。
⑵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基本上谈的是人的自然需要,尽管有些也赋予了一定的社会内容。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介绍《组织行为学》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组织行为学是系统地研究人在组织中所表现的行为和态度的学科,它是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以行为科学为基础,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相交叉的边缘性学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促使了企业组织的发展,组织行为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组织行为学”已经成为工商管理类各专业本科教学的核心课程之一。
加强此课程的研究与教学,对于学生毕业后提高管理水平,特别是对于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对所属员工的心理和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及时协调个人、群体、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将分成四大单元、共十一章进行讲授。
具体章节详见下表“课程内容”部分。
三、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组织行为相关的理论知识体系,形成组织行为能力发展的良好基础;同时要求学生对于组织行为方面的基本技能有所掌握,理解并能运用基本的组织行为技能。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分析个性差异、管理压力、防御挫折,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具体培养目标为:1、使学生强化对我们的民族自信和理论自信,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2、使学生全面了解组织行为学的体系,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组织中人的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3、使学生建立分析、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为学习相关的专业课程或深入研究组织行为理论打下基础;4、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敬业爱岗、吃苦耐劳、团队合作、沟通表达、勤劳务实与细致耐心等职业精神。
七、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分四个模块依次进行教学:第一,组织行为学概述模块:采用课堂授课形式,着重讲解组织行为学的总体理论框架及其要点,掌握组织行为学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内涵、地位和作用,此教学模块重在引导学生培养其对组织行为学的认知能力。
第8章-组织行为学简明教程(第4版)-陈国海-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二节 政治
一、政治行为
(一)政治行为的定义
组织中的政治行为是指那些不是由组织正式角色所要求的但 又 影响或试图影响组织中利害分配的活动。政治行为分为正当的政 治行为和不正当的政治行为。
(二)政治行为的现实
政治行为可能会导致积极和消极的结果:它可能产生满意或者 不满意的决定,而要避免政治行为则需要付出某些实际的代价。
权力与政治
学习重点
1.区分权力、职权和威信 2.掌握权力的五种类型和基础 3.了解政治行为 4.了解权术和联盟的方法
• 2010年,国美电器创始人兼大股东黄光裕和董事局主席陈晓的控制 权之争甚嚣尘上,引起了广泛关注。2008年11月,黄光裕以操纵股 价罪被调查,随后,陈晓接替黄光裕出任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为国 美控制权之争埋下伏笔。为应对债务危机,陈晓主导了美国贝恩资本 进入国美,接受了贝恩的苛刻条款,黄光裕在狱中对此投出反对票, 否决贝恩资本的三名代表进入董事局,陈晓却率董事会推翻股东大会 结果,重新委任贝恩资本的三名董事加入国美电器董事局。至此,陈 晓完全控制董事局,黄陈二人的矛盾也公开并激化。
区别: 领导始终以目标为基础,领导需要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双方对目标 有一致的看法; 权力可以在没有目标的情况下存在,只要有依赖性存在即可。
领导方面的研究,多强调领导者的风格、特质,下属对决 策的参与等方面
权力研究的范围更广泛,重点在于获得部属顺从的权力战 术应用。
二、权力的来源和类型
“马克思·韦伯(Max Weber)根据合法权力的主要来源
政治行为的负面功能
组织中的个人或团体,为了掌握决策制定的主导权和争取到更多 的资源,必然会采取许多具有攻击性的权力手段,进而引发组织 内部的冲突
(三)引发政治行为的因素
2014年陕西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

2014年陕西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考试科目及代码参考书名称、版本、作者、出版社336艺术基础《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中国美术史教程》薄松年主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现代设计艺术史》董占军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337专业基础综合《工业设计符号基础》胡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设计造型基础》何晓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包装及结构设计》孙诚、王德忠,中国轻工出版社,2008年501设计表现(6小时)与创意设计及表现相关书籍502专业设计(6小时)无指定参考书目503绘画基础(6小时)无指定参考书目(素描人像5小时、速写人物全身1小时)504专业创作(6小时)无指定参考书目505艺术设计基础(6小时)《平面构成》辛华泉,湖北美术出版社(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专业教材),2002年《色彩构成》辛华泉,湖北美术出版社(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专业教材),2002年《立体构成》辛华泉,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8年《装饰图案》赵茂生,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年610有机化学(理)《有机化学》(第三版)胡宏纹,高教出版社61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张雷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612设计史《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艺术设计概论》林继尧,北京大学出版社613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第六版)吴立军,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14中外影视史《中国电影史纲》王晓玉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世界电影史纲》黄文达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教程》黄会林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16艺术概论《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617美术史《中国美术史教程》薄松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西方美术史教程》李春,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618中外电影史《外国电影史》郑亚玲、胡濒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中国电影史》钟大丰、舒晓鸣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世界电影史》萨杜尔中国电影出版社《中外影视大辞典》汪流、王志敏、陈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801有机化学(工)《有机化学》(第四版)高鸿宾,高教出版社802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夏清、陈常贵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化工原理》姚玉英,天津大学出版社,化工过程机械方向)803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李宪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804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第四版)天津大学编著805无机与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倪静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806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科学简明教程》夏炎,科学出版社807环境工程学《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高廷耀、顾国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08环境化学《环境化学》戴树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10环境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盛连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11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教程》(第三版)周德庆,高教出版社,2012812食品工艺学《食品工艺学》(第二版)赵晋府,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813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工程应用》吉涛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814离散数学《离散数学》(第2版)邓辉文,清华大学出版社815机械设计《机械设计》(第八版)濮良贵,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816电路《电路》(第5版)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817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胡寿松,科学出版社818线性代数及常微分方程《线性代数》(第二版)居余马,清华大学出版社《常微分方程》(第3版)王高雄,高等教育出版社819电子技术(含数字、模拟部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4版)华成英,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5版)阎石,高等教育出版社821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4版)吴大正,高等教育出版社822微机原理与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3版)冯博琴,清华大学出版社《C程序设计》(第四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823逻辑学《形式逻辑》(第四版),蔡贤浩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24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第四版)张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825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学》(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孙茂竹、文光伟、杨万贵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826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厉以宁,高等教育出版社《西方经济学》(第二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27企业管理《现代企业管理》(第三版)王关义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企业管理概论》(第二版)冯俊华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828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邱伟光、张耀灿,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2006年第十一次印刷829教育学《教育学》(第三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830财务管理学《财务管理学》(第六版)荆新、王化成、刘俊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832管理学《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周三多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833伦理学原理《伦理学》罗国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834法律基础《法律基础》周叶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835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制浆原理与工程》谢来苏、詹怀宇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造纸原理与工程》卢谦和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836纸张与印刷《纸张与印刷》王志杰,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837纤维化学与物理《纤维化学与物理》詹怀宇,科学出版社,2005年838轻化工设备的腐蚀与防护《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第2版)》闫康平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09年839轻化工机械与设备《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上)》陈克复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下)》陈克复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840制浆造纸设备安装与维修《制浆造纸设备安装与维修》杨建桥,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84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白传悦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842设备管理与维护《制浆造纸设备管理与维护》张宏、杨军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843复合材料《现代复合材料》陈华辉等编著,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844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工艺学》李家驹,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玻璃工艺学》西北轻工业学院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年《玻璃工艺学》赵彦钊、殷海荣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845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教程》胡志强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846金属材料《工程材料学》王晓敏,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847有机与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化学》张兴英、程珏、赵京波,化工出版社,2006年848材料成形基础《材料成形技术基础》(第二版)胡亚民,重庆大学出版社849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850制革化学及工艺学《制革工艺学》魏世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851染整化学及工艺学《染料化学》何瑾馨,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染整工艺学教程》(一、二册)闫克路、赵涛,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852轻工技术基础理论《鞣制化学》张铭让、陈武勇,轻工业出版社(皮革方向)《皮革化学品的合成原理与应用技术》马建中、王学川、强西怀等,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皮革方向)《染整工艺原理》王菊生,纺织工业出版社(染整方向)《革制品材料学》丁绍兰,轻工业出版社(制品方向)853政治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王惠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54食品化学《食品化学》刘树兴,中国计量出版社,2008年855皮革分析与检测《皮革生产过程分析》俞从正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皮革成品分析检验》蒋维琪,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实用制革工艺学(分析检测篇)》魏世林,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856药物化学《药物化学》(第六版)郑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7年857服装服饰产品的设计与工艺《皮鞋工艺学》弓太生,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皮鞋设计学》李运河,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858服装与服饰产品分析检验《革制品分析检测技术》丁绍兰,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革制品材料学》丁绍兰,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859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叶文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60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奚旦立,高等教育出版社861生物工艺原理《生物工艺原理》(第二版)贺小贤,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862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反应工程》李绍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863食品分析《食品分析》(第一版)王永华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年864工程材料《工程材料》戴枝荣,张远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65控制工程基础《控制理论基础》董霞,陈康宁,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866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数控手工编程技术及实例详解》李体仁,孙建功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867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三版)熊诗波、黄长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869理论力学《理论力学》张功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870塑料成型工艺学《塑料成型基础与成型工艺》(第一版)黄锐,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871冲压工艺学《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姜奎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872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毕明树,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873过程设备设计《过程设备设计》(第三版)郑津洋,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875服装设计及材料《服装设计学》刘元风,高等教育出版社《服装材料学》朱松文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皮革设计学》李运河主编,轻工业出版社876美学原理《美学原理》杨辛,北京大学出版社877设计概论《艺术设计概论》林继尧,北京大学出版社878服装材料学《革制品材料学》丁绍兰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服装材料学》朱松文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879动画作品分析《影视动画影片分析》孙立军、马华,海洋出版社《当代电影理论与电影创作思辩》吴起,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880包装结构设计《包装结构设计》孙诚,轻工出版社881运输包装设计《物流运输包装设计》彭国勋,印刷工业出版社882包装工艺学《包装工艺学》潘松年,印刷工业出版社883产品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吴国荣,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884素描无指定参考书目885服装纸样设计《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技术(女装编)》刘瑞璞,中国纺织出版社886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视觉传达设计原理》杜士英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887视觉传达设计综合《视觉传达设计原理》杜士英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视觉传达设计系列教材—创意思维》赵世勇著,天津大学出版社888环境艺术设计及理论《外国建筑史》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外园林史》郭风平、房建斌,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889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环境艺术设计概论》郝卫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890动画基础《动画笔记》余为政,京华出版社891影视作品分析《世界经典影片分析与读解》潘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当代广播电视概论》陆晔、赵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892影视艺术基础《影视概论教程》张燕、谭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视听语言》邵清风、李銁等、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893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程国全,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年894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第四版)汪应洛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895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计划与控制》(修订版)李怀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896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仓储与库存管理》(第二版),唐纳德·沃尔斯特,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901药理学《药理学》(第七版)李端,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902数据结构《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904审计学《审计学》(第二版)陈朝晖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905设计基础《创造学原理与设计应用》金国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工业设计史》修订版何人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人机工程学》修订版丁玉兰,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906财务会计学《2013年中级财务会计考试指定用书》《中级财务会计》(第三版)陈立军主编,东北财大出版社907中药药剂学《中药药剂学》新世纪(第二版)张兆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908药剂学《药剂学》(第六版)崔福德,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909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初版,吴清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910药物分析《药物分析学》(第六版)刘文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912旅游经济学《旅游经济学》(第二版)田里,高等教育出版社913技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三版)吴添祖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914影视实务《影视剧作艺术》周涌,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分镜头脚本设计》(美)温迪.特米勒罗,王璇,赵嫣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915染整工艺原理《染整工艺学教程》(第一版)(第一、二分册)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916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物理》金日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高分子化学》(第三版)潘祖仁,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917纤维物理与化学《纤维化学与物理》蔡再生编,中国纺织出版社918纺织材料学《纺织材料学》于伟东,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919印刷工程《印刷工艺学》刘昕主编,印刷工业出版社,2005年920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田海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921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922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代史》李侃中华书局(第四版)《中国现代史》(上、下册)王桧林高等教育出版社925艺术学基础《艺术学的理论与方法》王廷信,东南大学出版社《美学十五讲》凌继尧,北京大学出版社926艺术综合《艺术管理学概论》余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创意产业导论》厉无畏,学林出版社,2006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王文章,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传播学教程》(第2版)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927文化产业概论《文化产业管理概论》李向民、王辰,山西人民出版社《文化产业:变革中的文化》李向民、王辰,经济科学出版社928文化产业实践与管理《艺术管理学概论》余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创意产业导论》厉无畏,学林出版社,2006年930政治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二版)张雷声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时事政治: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具体内容届时见复试通知)932过程控制工程《过程控制》,金以惠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933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朱明善,清华大学出版,2007年934传热学《传热学(第三版)》,杨世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35工程流体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第2版)》,禹华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938半导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学》(第七版)刘恩科,电子工业出版社939光学《工程光学》(第三版)郁道银,机械工业出版社《光学教程》(第四版)姚启钧,高等教育出版社941数值计算方法《数值方法(MA TLAB版)》(第四版) J.H.Mathews,电子工业出版社942常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第三版),王高雄等,高教出版社943运筹学《运筹学》(第三版),《运筹学》教材编写组,清华大学出版社944密码学《计算机密码学》(第三版)卢开澄,清华大学出版社945 C++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第四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946普通物理《大学物理学》吴百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947固体物理《固体物理学》朱建国等,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948太阳能技术与储能《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第1版)周志敏,电子工业出版社949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版)刘智恩,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950过程装备制造基础《机械制造技术》王世敬,张立军主编,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9年951化工原理(B)《化工原理》夏清,天津大学出版社952影视理论《影视艺术概论》袁玉琴、谢柏梁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影视美学》(修订版)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53传播学《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传播学概论》威尔伯·施拉姆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954新媒体技术《新媒体艺术》张燕翔,科学出版社《新媒体研究前沿》熊澄宇,金兼斌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955艺术创作《电视节目策划与编导》张静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影视艺术概论》袁玉琴,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956文化传播综合《跨文化传播导论》孙英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跨文化传播》(美)萨默瓦,(美)波特著,闵惠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957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三版)周群英、王士芬著,高等教育出版社958影视创作《电影剧本写作基础》悉德·菲尔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电影电视导演术》刘书亮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电影镜头设计》史蒂文·卡茨世界图书出版公司959包装材料《包装材料学》王建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960工业设计综合《人机工程学》(第4版)丁玉兰..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工业设计符号基础》胡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工业设计史》何人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工业设计程序与方法》鲁晓波.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961艺术学基础理论《艺术学的理论与方法》王廷信,东南大学出版社《美学十五讲》凌继尧,北京大学出版社《美学原理》杨辛,北京大学出版社962色彩创作无指定参考书目963艺术史《中外艺术史要略》张维青山东人民出版社。
组织行为学教程(第4版)资源-第九章 团队与团队建设

三、团队与群体的关系
团队和群体经常容易被混为一谈,但它们之间 有根本性的区别,主要区别如表 9-1所示: 。
表9-1 群 群体与团队的区别 体 团 队
个人目标各自独立; 认为自己只是一名雇员; 被告知如何去做; 成员之间不了解,不支持; 彼此小心,沟通不畅; 个人才能不愿奉献; 没有机会参与
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一致; 强烈的组织归属感; 个人天赋、知识无保留奉献; 相互信任、鼓励发表意见; 在公开诚恳的环境中; 团队支持个人发挥其技能; 成员参与任何影响团队的决定
Hale Waihona Puke 四、成功团队的特点成功的团队有以下特点: ⑴责任自负、功能自建 成功的团队能确保完成组织所规定的任务, 承担起生产或经营的责任。 ⑵配置合理、平衡一体 优秀团队的成员有不同的层次和特长。尤其 重要的是,团队成员之间要能够取长补短,互相 配合,在技术和人格特点上达到平衡。
⑶目标一致、团结协作 优秀的团体通过共识或强有力的领导来达 到共同的目标和愿景,并由此把团队成员连 接起来,使他们能够求同存异,相互协作。 ⑷环境宽松、关系和睦 团队成员之间亲密无间,无虚情假意,相 互尊重互相接纳。民主风气浓厚,沟通渠道 顺畅。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渠道,增进成员之 间的了解,培养成员之间的友谊。
⑸有效约束、职责分明 保证信息畅通无阻地传播,保证工作高效运转。 注重明确职责和责任,避免职责不清,责任不明, 导致工作重复,使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⑹共同愿景、善始遏终
团队把每个人的合理愿景结合起来,创造出巨 大的驱动力。每个人在实现愿景的过程中能自觉 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精益求精,不懈追求。
二.团队的构成要素 团队的构成要素,总结为“5 P”。 1.目标(Purpose) 团队有一个共同的既定目标,没有共同目标, 这个团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陕西师范大学学硕参考书目

801
刘学智:《中国哲学的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康中乾:《中国古代哲学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第二版),中山大学出版社
815
李 芹:《社会学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
胡安顺、郭芹纳:《古代汉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
816
兰宾汉、邢向东:《现代汉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第三版),北京大学1997年版
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6月版 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 [苏]伊•斯波索宾等合著:《和声学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3月版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中州书画社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20
蒲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出版 邵大箴、奚静之:《欧洲绘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傅小英:《艺术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07
聂欣如:《动画概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10 003教育学院
708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司晓宏:《教育管理学论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司晓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论纲》,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 司晓宏、张立昌:《教育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十二院校编:《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杨建华、陈鹏:《现代教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斌贤、王晨:《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组织行为学定义
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 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 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实用文档
§1.2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
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二.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实用文档
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古代管理中的组织行为萌芽 工业革命时期的组织行为实践 “管理运动”中的行为研究 人群关系运动到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实用文档
1.人力资源学派出现
五十年代后期美国经济衰退,人际关系学派片面强调 关系的缺陷,员工需要和期望变化。
重视人的作用。由以“事”以中心发展到以 “人”为中心;由“纪律”研究到 “行为” 研究;由 “监督”管理到“激励”管理。
实用文档
二.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人力资源学派(Human Resources School)的 出现
权变观点进入管理领域 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组织行为学的深入 “新组织”兴起与组织过程的研究
以适应环境为前提。
实用文档
3.组织的演变
两种形态:维持结构,创造结构。 竞争性环境中,与环境的协调、适应程度决定
组织工作的有效性。 内部制度和工作效率决定投入产出比 专业化和分工是组织演变动因 规模收益和管理成本决定组织适度规模 员工需要和组织目标的动态平衡
实用文档
4.组织和管理
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 效的计划、组织、激励、领导和控制,以达到 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实用文档
1.古代的组织行为萌芽
古代管理的组织行为思想:与一般的 心理、行为研究基本上是一致的,直 观、简单。
实用文档
2.工业革命时期行为研究
工业革命:James Watt, Jr (1769—1848)规范化的 管理技术。
欧文(1871—1858) “人际关系之父”改善工作条 件;限制童工最低年龄;缩短劳动时间;提供厂内膳食; 设立按成本价出售生活必需品的商店;建造住房、修 筑街道改善工人居住条件等。
克虏伯----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险、低息贷款等 福利
实用文档
3.“管理运动” 的行为研究
铁路企业管理,职业经理人。1886年新美
国机械工程师协会。Henry Towne;监督流程 分析管理费用;固定资产核算; 薪酬制度;89年亨利·汤“收益分享方案”; 91年Frederick A Halsey 1891《工资报酬 制》,分析计时制、计件制、分红制等缺点, “奖金方案”;1895年泰勒“差别计件制”
实用文档
二.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的三个层次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实用文档
1.组织行为三层次
个体 :个体差异:传记特点;人格,能力,学习 ;
工作价值观、态度,状态、意志和情感;个体心理过 程:知觉,归因
群体 :团队管理;个人和群体决策行为;组 织中的沟通行为;领导行为;冲突处理和谈判 行为;
组织:组织变革、发展、学习,组织技术、工 作和结构、组织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压力; 未来发展趋势。
组织行为学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实用文档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导论
§1.1 组织与组织行为 §1.2 组织行为学的演进发展 §1.3 研究方法
实用文档
§1.1 组织与组织行为
一.组织 组织的含义 组织和环境 组织的演变 组织和管理 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
实用文档
1.组织的含义
管理的效果:组织效率,组织效能 组织效能:“做正确的事” 组织效率:“正确地做事”
实用文档
5. 管理中人的因素
在构成组织的各种资源要素中,人的因素是最活跃的 因素
管理职能中人的因素 管理技能中人的因素——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
技能 管理角色中人的因素——亨利·明茨伯格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角色
理论: 人际关系角色(Interpersonal roles)指所有的管
实用文档
4.工业心理学的创建
霍桑实验:1924--27,照明;27--32继电器装配工
人小组试验,访谈,接线班接线工作室试验
梅奥“人群关系理论”:工人是“社会人”, 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要求;非正式组织活动机制;
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以及周围的 人际关系
实用文档
“人群关系运动”
1929年“大萧条”,1935年Wagner Act Magna Carta of labor。
“人群关系运动” Dale Carnegie《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人们》
实用文档
行为科学
“行为科学” :1949年芝加哥大学 相关学科: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
类学,生理学。 组织行为的研究:60年代中叶之后,企业性组
织内人和群体的行为。
实用文档
组织行为与管理理念变革
组织行为学的出现反映了组织管理理念的重大 变革,人力资源成为组织最重要的资源 。
理者都要履行礼仪和象征性的义务;
实用文档
5. 管理中人的因素
信息传递角色(Information roles)指所有的管理 者在某种程度上,都从外部的组织或机构接受和收 集信息;
决策制定角色(Decision criteria)有4种。作为企 业家,发起和监督那些将改进组织的问题;作为资 源分配者,管理者负有分配人力、物质和金融资源 的责任;当管理者为了自己组织的利益与其他团体 议价和商定成交条件时,是在扮演谈判者的角色; 当组织面临重大的、意外的动乱时,负责采取补救 行动时,就是混乱驾驭者的角色。
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三要素 组织内部基本的专业分工----作业活
动、管理活动 组织结构
实用文档
2. 组织和环境
存在于组织之外并对组织产生影响作用的外部 事物和现象
自然、技术、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 组织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 组织的利益相关者 组织要适应环境的变化;组织对环境的影响,
实用文档
“管理运动”时期
Emerson消除浪费、降低成本和直线职能制, Cooke把科学管理应用到教育和市政组织上
1914年福特人事研究室 德国:Hugo Munsterberg《心理学与产业效率》
工业心理学。 Taylor (1856—1915)科学管理理论。 丽莲·吉尔布雷斯对工人心理研究。